泥土和石头教案实用【优秀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泥土和石头教案实用【优秀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泥土和石头教案【第一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齐读课题,说说你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勘探叔叔奇怪一册足迹矿物刨根问底煤炭。
易读错的词:地壳好奇不禁。
(2)指名逐个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
(3)指名说说对课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
(4)再次练读生字词。
(5)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引导学生写好“勘”“探”“叔”“矿”“刨”。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并正音。
5、理清文章条理。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再读课文,在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
四、交流质疑的内容。
能通过初读课文理解的,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在有困难的留到下节课再解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同时在书中做好记号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
(2)大声读第七自然段,思考问题。
(3)生回答:(雨痕、波痕……)。
(4)练习说话。
你们能学习第五自然段那样说几句话吗?(中间用“像“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过渡:石头上也有“字“吗呀!那石头上有画吗?
8、学习第九自然段。
(1)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第九自然段,同时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
(2)指名回答:(树叶、贝壳、小鱼……)。
引导:这些都叫什么?(化石)你们看――。
出示:书中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9、学习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师:读了书后我们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十一、十三自然段,思考。
(4)生回答。
(5)课件演示地壳形成的过程。
(6)练习说话: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后来,这里变成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这里又变成了()石头书告诉我们()。
10、学生总结,练习说话。
(2)指名说说。
(3)现在,我们都了解了石头里的'学问了,怪不得叔叔叫它“石头书“呢!
(4)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妙,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你们还了解哪些关于石头的知识。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所学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课外书,到大自然中,看懂大自然这本“五字的书“。
---------------------------。
泥土和石头教案【第二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师述: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
2、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
3、(显示:6个问题)(只要读引号里的对话内容)。
(显示:刨根问底)指名读读。
过渡:做学问都应该这样,下面请大家也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把你认为能找到“为什么叫石头书”的自然段好好读读,或者做个记号。
三、学习课文:
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节。
交流(板书:一层一层)。
(从外形上看,书是一页一页、一册一册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很像)。
2、“你们看,……厚厚的书吗?”这是一句反问句。
叔叔这样说是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3、齐读第五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1、交流:书上有字,石头上也有字(板书:字)。
2、指名读第7段,评价读书(来啊,是比较兴奋的'语气)。
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矿物。
这里的省略号里让你明白了什么?(矿石还有其他的颜色,说明石头书上的字也是很多的)。
4、师生分角色读6、7两节。
第九自然段。
1、找到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读读。
2、说说理由:书上有画,石头书上也有画(板书:画)。
3、“树叶、贝壳、小鱼”都叫---化石。
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你在前一周的恐龙化石展里看到了哪些化石?
欣赏其他化石。
4、分角色读8、9两节。
5、师引导质疑:看到了这些化石,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
师:我们有一个问题能解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十一自然段。
1、指名当勘探员叔叔读11节(读好“很久很久”慢些)。
(1)显示:
___________________化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和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大海”,现在又变成高山。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
(2)联系7、9和11两节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练说。
(4)齐读11节。
十三自然段。
(1)“……”省略号说明什么?(石头书上的知识十分丰富啊,比如我们都没有见过恐龙,但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
2、从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们是多么高兴呀!
生齐读14节。
四、总结:
1、石头就是书,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书。同学们更要学会读这本身边的无字的书。
2、自己浏览各网站,把你刨到的关于石头书的知识发在网上。
附板书:
一层一层。
字
画
获得知识。
泥土和石头教案【第三篇】
学生:喜欢。
老师:都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啊?
学生:像语文书一样,印在纸上的,一页一页的书。
老师:今天啊,老老师请大家见识一本非常奇特的书
(出示石头)
学生:啊
老师:其实这也是一种书,他也能教给我们许多知识,这就叫做“石头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把手拿出来,跟老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注意“头”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老师板书课题)
老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说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呢?
学生1:石头怎么能做书呢?
学生2:石头书的作者是谁呢?
学生3:石头书上有些什么内容啊?
学生4:石头书有什么作用?
老师:同学们对课题提出了许多疑问,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来读读这篇课文。
(教老师出示自读要求,学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课文。)
老师:(出示词语)大家先自己读一下。(学学生自读)谁能读的请举手。(指名读)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些词语。(齐读)
老师:谁能解决刚才同学针对课题提出的疑问?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指名回答)
老师: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学生:他们不知道勘探叔叔在干什么!
老师: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不像,那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怎么说是书呢?
老师: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引导学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学生:因为那上面有字和画。
老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
[老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呢?
[学生]石头上的字,就是雨点留下的痕迹。
[老师]还有吗?
[学生]还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不点儿,叫矿石。
[老师]看看他们说得对不对?(教老师通过课件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上的字。”)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朗读一下。(一位学学生朗读。)
[老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了吗?
[学生]是雨痕和波痕。
[老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
[学生]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还有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老师]雨痕和波痕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学生]雨痕是一点一点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老师]石头书上的字就这些吗?
[学生]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老师](教老师指着视幕上的省略号问):这6个小点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老师]对的。这些小不点儿叫什么?
[学生]叫矿物。
[学学生纷纷回答]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泥土和石头教案【第四篇】
1、初步认识沙子和石头的特征,知道沙子和石头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沙、石的用途以及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有用的石头。
2、课-照片:岩石。
3、幼儿用水彩笔。
4、幼儿搜集的小石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图片欣赏:漂亮的岩石。
教师提出疑问:漂亮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展开。
1、教师讲解岩石的形成。
岩石是经过风吹日晒,又经过雨水、空气等外力的作用,沉积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教师:你们出去旅游的时候看见过岩石吗?想一想在哪里见过岩石?(提示:海边,山林等)。
2、实验。
出示:一团捏在一起的湿沙。
你们看这是什么?现在,我们用吹风机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球上的沙,由于湿度的变化和挤压,可变成岩石。
老师告诉小朋友,岩石经过风吹、日晒或水浪的冲击可变成大石头呢。
3、了解岩石的沙化特征。
课件演示:岩石和沙子。
教师:看看照片上是什么?,你们知道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吗?
小结:岩石被风化成为小块后,还必须经水流的不断冲涮,才能形成沙子,粗沙进一步又可变成细沙。所以,可以说沙是石头变的,石头也是由沙变的。
4、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认识石头。
(1)让幼儿自己玩自己的石头(每人一块,颜色、大小、形状不一)。
(2)启发提问:
石头是什么样的?(硬硬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粗糙、光滑)。
你手里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石头是多种多样的,颜色有……,形状有……)。
5、讨论:石头有什么用?
课件演示:《有用的石头》。
铺路、铺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桥和石凳、石栏杆。
结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石头。
三、结束。
引导幼儿在小石头上作画。
泥土和石头教案【第五篇】
这是1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理解、品析课文。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练习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介绍一些内容。
2、交流分享的“泥土和石头教案实用【优秀8篇】”,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就像书一页一页。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许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紧紧抓住“刨根问底”一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意识。我在教学时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分对话通过自学交流,从而培养学习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2、课文写了几次对话?
3、你提的问题分别能在第几次对话中找到答案?
4、各自找伙伴分组学习:分角色读——说说知道的知识——看课件理解。
5、总结,说说石头为什么像书。
1、课文的条理清晰,整体感知好。
2、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
3、朗读,理解、说话的训练量大面光。
能顺利的理解“刨根问底”一词。
泥土和石头教案【第六篇】
教学重点及难点:
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1、 本文是1篇小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怎样让学生从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体会母
亲对儿子的疼爱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2、 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3、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4、 教时:一教时;
一、 情境导入:
1、 老师讲述故事: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了级的大地震,整座城市夷为平地,24万人丧生,成为有史以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最大的灾害。
在那次的大地震中,很多人都埋在了废墟里,其中有一对母子也被埋在了废墟里,母亲的半个身子被混泥土板卡住动弹不得,十多天了,没有吃,没有喝,可营救人员发现他们时,母亲刚刚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那个只有八个月大的孩子却还活着,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救护人员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原来啊,他的妈妈在危急之时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拼力咬断了自己的手指用鲜血让孩子存活下来。
2、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3、今天啊,我们也要来学习1篇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甜甜的泥土》,(幻灯片)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幻灯片
二、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请同学们准备简单复述。
人物+事情+结果
原来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离异母亲疼爱儿子机会渺茫,孩子小亮渴望母爱却难以得到,想想他们的生活,对照我们的日子,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文章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
2、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他知道这包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a、王小亮为什么不会想到爸爸和现在的妈妈呢?
b、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过去的妈妈非常爱王小亮?
3、如果文中的王小亮就是你,那么你拿到母亲送来的奶糖会怎么办?课文中王小亮又
泥土和石头教案【第七篇】
活动目标:1,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小的物体。2,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活动准备:1,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石头各4块。2,小猫,小猴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以讲故事为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前几天,动物王国涨水啦!小动物们回家的路被水冲走了,现在要找到很多的石头来铺好路,于是小动物们就来找石头铺路了。
2,看,这个是谁呀?(小猴),它很积极,第一个来帮忙,
看,它在哪里找到了石头(草地上)。
那它找到了几块石头呢(4块),请你们拿出手指来数一数。
二,石头比一比。
1,现在找到了石头就要来铺石头路了,的石头在哪里呢?最小的石头在哪里呢?(两幼儿回答)。
三,石头摆一摆。
1,但是铺路有一个要求,石头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来铺。那应该怎么来摆一摆?
2,把的石头放在红旗最前面,把最小的石头放在红旗最后面。
3,拿还剩几块石头呢?(2块),那哪个应该放前面?(大石头放前面,小石头放后面)。
4,小猫呀,它也很勤快,它在池塘边也找到了石头,它找到几块石头?(4块),请一个幼儿来帮小猫铺好石头路。
四,石头路铺一铺。(幼儿操作)。
1,现在小动物们铺路都累了,你们来帮忙好不好。你们的篓子里也有四块圆形的石头,操作纸一张。
操作时,老师有一个要求,先找到的石头和最小的石头,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来铺石头路。
泥土和石头教案【第八篇】
这是1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3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理解、品析课文。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介绍一些内容。
2、交流分享的“泥土和石头教案实用【优秀8篇】”,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