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样例【优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1644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样例【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第一篇】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说是良好的,但是,有的小学生也存在突出的心理问题。如,厌恶学习、自卑失望、情感脆弱、逆反报复心强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厌恶学习。

由于有的父母存在着“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拿着棍子逼孩子拼命地学习;教师存在“严师出高徒”的愿望,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没完没了地考试,使他们那稚嫩的心灵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重重压力,难免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惑与创伤。这种“过度的教育”使他们在小小年纪就“透支着生命”。没有游戏和交往的时间,没有自己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不知摧毁了多少天才少年。结果,有的学生发出了“上课劳累过度,回家作业无数,实在支撑不住”的哀叹;有的离家出走;有的沉溺于游戏机和网吧里。

例如,重庆市有一名12岁的女孩从8楼的楼顶纵身跳下,因为她的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虽然已经尽力,但是成绩还是差,她认为父母和老师都不喜欢她,因此,她选择死亡来“解脱”。

(二)情感脆弱。

情感脆弱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经不住一点点挫折,特别是在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尤为突出。这些学生总是喜欢受到表扬、获得奖励、享受种种荣誉和“光环”,对被批评或失败往往没有心理准备,难以接受。当这些小学生受到挫折时,就会做出压抑性的、消极性的反应,如退缩、逃避、苦闷、忧虑、沮丧、怨恨等,对个人的精神和身体造成损害;个别学生还会逃学,甚至自杀。

例如,7月的一天,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团考不上重点初中受到挫折而服农药自杀而永远地离开了人间,在她留给父母的短短100多字的遗书里“我是一个差学生”、“我辜负了您们的心”、“我死了可以帮您们节约10万元”等字眼,深深地刺痛着人们的心。

(三)自卑失望。

有一部分小学生由于先天不足或在学习中遭到失败时,总是感到恐慌或焦虑,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失望的心理。他们性格孤僻、不合群、不愿意与人交往,对陌生人持敌视态度,不能与老师、同学们和谐共处;自尊心过强,不能接受不同意见,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有时老师还没说几句,他就愤怒而离校出走。这类小学生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

当小学生长期辛劳而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陷入极度悲观、焦虑、失望之中。

(四)逆反报复。

一些小学生因为在学校表现不好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指责,心理就会产生偏差。他们常常听到的是讽刺、挖苦的声音,看到的'是冷若冰霜的面孔,认为这些老师和同学是故意刁难自己,因此,产生了憎恨、仇视、逆反的心理,千方百计找机会对批评过他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报复。如,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纪律,或暗地里拔掉老师的自行车气门芯,用刀划破老师的摩托车坐垫等等。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捷。

(一)必须帮助小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个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用不断取得的小小成绩来激励他们,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恢复自信心。

题海战术只能造成小学生的心理疲劳与学习效率降低的并发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应当适当控制作业量,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题,做到精讲精练,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

(二)必须教会小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自强精神老师要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受挫折是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使小学生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老师还要教育小学生将个人理想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社会舆论、个人成败、荣辱,使小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境来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从而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三)必须让小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自卑感就是产生于失败之后的体验。因此,老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小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以敏锐的洞心理健康教育察力,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在实践中体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

本人所教的一名小学生原来考试成绩很差,又不遵守纪律,同学们讨厌他。于是,我进行家访,发现他的父母一直在广东打工,把他留给奶奶带,他从小就没有体验父母之爱的滋味。我在学习上帮助他,在生活上关心他,及时表扬他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同学们慢慢接受他,他违纪的次数减少,学习成绩进步很快。

(四)必须使小学生消除逆反心理,建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表现不好的小学生对待老师一般都有逆反心理,他们总觉得老师是管他们、治他们、与他们作对。他们怀疑周围的一切,甚至对好话也不轻信,似乎有点“铁石心肠”。因此,老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用铁杵磨针的精神去爱护、关心他们,期望他们变好,同情他们的处境,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自觉地接受教育和管理。要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纪守法,为中华崛起而刻苦学习。

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第二篇】

目前,许多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由于学业、就业压力、情感挫折以及家庭困难等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残和恶意伤害事件屡见不鲜[1].这些当年艰难走过独木桥而进入“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为何如此地脆弱,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象牙塔”的莘莘学子心理发生了变化甚至扭曲?我们感慨的同时,不得不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对策,营造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促使大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业压力。

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后,有不少大一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出现了失落、空虚、焦虑、失眠等综合症。心理学家将此种现象称为“大一综合症”.当年,大多数人都是身经百战,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才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们能在众多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表明他们是很优秀的。在经历了的寒窗苦读之后,有的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彻底“解放”了,不用再像从前那样课上专心听讲,课下还要复习、巩固。于是,有的学生生活失去了重心,上课不认真听讲,旷课、迷恋网络,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不知道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作为学生,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知道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大家是因为学习而来到校园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不能顾此失彼。

然而,大学与高中时代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调整、适应。上高中时,你不懂老师还会一遍又一遍地给你讲解,而且你与老师几乎天天都能打照面,有不会的也能及时答疑解惑。大学则不同,完全靠个人自学。老师讲授的内容非常多,你要认真听,不能走神,有时一个课时就把书中的一章内容讲完了。老师下课就走,也不可能有太多时间与你交流。另外,老师课后还会留大量的作业,有的从书中可以找到答案,但大部分还需要学生们从互联网或图书馆的书籍中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后,最终整理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能生搬硬套。所以大学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如果学生不学会自学,难以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还停留在中学时的应试教育中,就会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使得上课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考试自然一塌糊涂。就这样恶性循环,结果一学期高挂了好几门课,学校对挂了几门课以上的学生会进行留级或是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的处理,让他们觉得颜面无存,心理上也难以承受。

除了要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公共课之外,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整天忙于各种各样资格证书的考试,比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造价师、建筑师、会计师等各类考试。为了拿到这些证书,就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长此以往,大脑常常处于紧绷状态,无法放松,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导致事倍功半;再加上身体和心理倍受煎熬,使人精神濒临崩溃。如果最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会挫伤人的自信心,更有甚者会产生厌学情绪。

情感挫折。

失恋是在校大学生群体中时常发生的一种情感现象。有专家指出,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问题被视为“洪水猛兽”或“司空见惯”,要么避而不谈或极力封堵,要么视而不见或见怪不怪,很少有老师、家长采取科学积极的态度去教育、引导或研究、探讨,因而大部分人要么是“一张白纸”,要么是“糨糊一盆”.到了大学,他们对男女情感以及性纯洁、性安全等知识知之甚少,思想单纯,认识单一,懵懵懂懂的青春期里开始了男女交往行为,于是,恋爱活动发生了,失恋现象也无法避免地出现了。

大学生处于人生中恋爱欲望最强烈的时期,在他们看来,爱情是浪漫、美好、幸福、独特而微妙的情感体验。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青年大学生的情感交往多是波波折折、磕磕碰碰的。原本就感情表现脆弱、心智尚不成熟、思想单纯的大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心理就容易出现失衡,难以自制。在对待失恋现象时,若有调节、控制不好者,或者引导、转化不力者,又不能积极主动找人谈心、倾诉,而是自暴自弃,悲观厌世,甚至丧失理智,失去控制,最终做出了害人害己的蠢事,后悔莫及[2].

就业压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现实。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形势也一年比一年严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

进入高等学府的门槛低了,的确很多人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但却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普遍下降。加上往届毕业生未就业,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现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可以说是“僧多粥少”,经常是几百、几千人在竞争一个就业岗位。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而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有所提高,但有的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又缺乏工作经验。在应聘工作岗位时,又屡屡受挫,没有对自己做很好的定位,就会陷入迷茫、失落中。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尤为明显。

大学生毕业时,年龄一般在21~25岁之间,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而女大学生一旦结婚,就面临着怀孕、妊娠。有的企业或用人单位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意录用女性求职者,在性别上明确要求招聘男性,使女大学生心灰意冷,恨自己是女儿身,空有满腔热情却无用武之地。每年过完农历旧年,各大城市都会召开大型的招聘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总会把精心准备好的简历投向自己比较中意或符合自己专业的企业、公司等,但是招聘的人数有限,大学生的简历迟迟得不到回复,仿佛石沉大海,或者是面试时由于各种原因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处处碰壁的境况,让他们越挫越勇的心也开始摇摆不定,怀疑自己技不如人或是综合能力不强等,当初的雄心壮志不复存在,父母长辈的殷殷期盼,同学之间的互相攀比,一切的一切都令人窒息,就会陷入茫然,无所适从,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等等。例如,石家庄学院大三女生刘伟(化名)即将毕业,在一次次的招聘会上,由于自己所学专业限制,社会阅历较浅等种种原因,很长时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最终她不敢坦然面对现实,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并留下了10万字的日记,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家庭经济困难。

据教育部统计数字,全国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并且数量在逐年递增。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各个学校的学费也有所提高。那么对于偏远山区的农村或城市低收入者的家庭来说,考上大学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或是没有收入,或是靠低保来维持基本生活,真得难以再负担一个大学生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而这些学生一般都比较要强,自尊心很强,即使家庭困难,也不愿意让别人可怜同情他们。为了不让父母太过操劳,他们刚上大一就出去做各种兼职工作。有的甚至不和同学交往,怕大家看不起自己,尤其对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很敌视,有一种仇富心理,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欢和人交流,不合群,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别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觉得日子很漫长,担心自己没有好的前程,愧对含辛茹苦的父母,等等。每每想到这些,他们就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这种负面情绪在无法排解的情况下,最终令他们做出了报复他人或残害自身的傻事。

高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只有近距离接触大学生,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说到这个问题时,我们自然想到了政治辅导员这个角色。政治辅导员是校方派到学生中间的专门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方面服务的专任教师或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法律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等教师和管理人员。这些专职人员是架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和学生接触的“亲情型”教师,他们通过学生中的团干、学生会干部等学生自治组织成员,把学校的温暖送到每个学生身边,形成一个充满亲情、友情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大部分学生都是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身在异乡,很多时候会感到孤独,感到寂寞,有时受到委屈时感到痛苦和无助,想找个知己倾诉倾诉,想与温和的老师交流交流。可是,下课了,老师们夹着讲义不见了;看看周围,净是“熟悉的面孔、生疏的心灵”,不好交流;无奈,只有任其在个人心中捉弄、蹂躏、徘徊。此时,辅导员若能走进学生宿舍,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走一走,转一转,多关心下他们的学习、生活,走近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既能体会到师生间的友情,又能体会到父母般的亲情,学生自然而然就不会排斥辅导员,然后适时地旁敲侧击、开导劝解,定能事半功倍[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开设心理咨询机构。

一些高校的德育课教授、心理学教授都认为现在的青年大学生思想负担、心理压力太重了。在这个社会转型、突飞猛进的变革时代,他们必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特别是那些背负着种种重托和压力的学生,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就业岗位的选择、交友恋爱的困惑等一系列问题时,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目标在哪里?脚下的生活之路应该怎么走?我的人生价值要在哪里体现?如此等等,失落、恐慌、迷惑等便随之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职工的共同职责。高校的领导和管理层应该关心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以上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应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建立健全心理问题预防机制[5].单凭学校开设的心理课程以及一些心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应建立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并了解当代青年心理特点的专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学校应聘请心理学教授对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学习,使之有的放矢,通过心理咨询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走出情绪低迷,控制思想下滑,获得感情提升,让他们放下悲伤,丢掉委屈。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作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其不满有对象诉,委屈有对象泄,情绪有对象抚。尽快地消除各种不良情绪,并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励志其成才,把所有不快都尽可能地释放出来,净化心灵,跨越困境,学会为人处事之道,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高校应该培养政治思想素质高、人格健全独立、懂得生存的意义,并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珍惜、关爱生命为中心的一种教育。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让大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

如上所述,当今年轻的大学生们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心理问题。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无论是社会上的影响还是校内生成的原因,都不应该成为青年大学生放任自我,自暴自弃的理由。

“90后”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太多的风雨,一切都太顺利了。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往往缺乏人文精神的关怀,对生命、生活不懂得珍惜、感恩,做事没有担当,缺乏社会责任感。学校应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应近距离接触大学生内心,引导他们认识到生命是一种责任,不是个人的事。学生的心理问题若处理不当,容易走向极端。这对父母及亲人是最大的伤害,对社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开展此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理解生命的意义,思考人“何以为生”[6].

学生干部等应密切关注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干预。

高校应合理利用学生会干部、同寝室同学等有效资源,通过他们尽快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将心理问题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学生会干部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是最密切的,他们几乎天天和同学们碰面、接触,对各班的思想动态比较清楚。同寝室同学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对每个人的脾气、爱好以及个人情况比较了解。现在网络比较发达,有的同学心中有委屈或不满不愿意和任何人讲,就喜欢发表在qq或微薄上,从那些充满消极、郁闷的文字当中,就会发现些许端倪。学生会干部等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应立即与辅导员联系,说明情况。辅导员应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其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进行有效的干预,最终使他们重拾信心,乐观坚强地面对人生。

3结语。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心理成熟的前期,缺乏应对各种思想压力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大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都要十分关心和重视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对心理障碍者应该及时给予心理抚慰和思想关怀、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处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拯救他们受到伤害的心灵,使他们尽早、尽快地摆脱困境,适应大学校园氛围。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希望社会、家庭、校方领导层、管理层都来关注心理问题现象,要教育和引导他们,要对“心灵”进行自觉地修炼和升华,从而更好地实现安身立命,塑造精神,提升人格,让生命突破痛苦,去感受生活的真正意义,才是他们应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6]李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10(10):150,145.

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第三篇】

蕾蕾是某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现临近高考,近二个月来,她精神紧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而不得不来进行心理咨询。“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不停地开小差,总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用全部精力地投入学习,我感到非常着急,但越着急则越易开小差,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听讲,复习时看了前面的内容则忘了后面,有时一段内容看了好几遍仍无法记住,考试成绩越来越下降,原来是班里前十名,现在下降前十五、六名,虽然我们学校是重点中学,但这样下去我担心考不上大学,您能帮我集中精力学习吗?”

咨询师:“一节课五十分钟,你有多少时间在开小差?”

来访者:“大概十分钟吧。”

咨询师:“你希望能达到什么样程度?”

来访者:“当然一点不开小差最好。”

咨询师:“你认为有可能达到吧?”

来访者:“当然,我看别人都在全部精力地投入学习,为什么他们不开小差呢?”

咨询师:“你问过他们吗?”

来访者:“没有,看他们那么专注地学习,即使有分神的时候也是偶尔出现。”

来访者:“比如,听课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别人的成绩都超过我了怎么办?

咨询师:“你认为别人没有这个想法吗?”

来访者:“也许有,但我与他们不一样呀,因为我不能不考上大学。”

来访者:“上不了大学就没有前途了”

蕾蕾是一个普通工人家的孩子,父母没有机会接受高度教育。蕾蕾从小聪颖好学,学习上从来不用父母操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她从小就立志考上大学,中学考上市重点中学,初中时成绩总处在全班四十多人中的前十名,高中时调到重点班,竞争更为激烈,成绩由前十名下降到十五、六名,蕾蕾学习也更加刻苦,每天学到深夜12点多,也从不敢看电视或出去玩。

从以上了解到的情况中不难看出,蕾蕾对于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的认识驱使她不断给自己加码,放弃所有的娱乐时间,缩短睡眠时间,还要求自己丝毫不走神,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学习上。无形之中,她给自己制造了遭受挫折的条件,也可以这么说,她精力不集中正是将精力用至极点的表现。

咨询师:“按照你的说法,你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前十五、六名,如果真如你所说,将所有精力全部用到学习上,你会考到前几名?”

来访者:“我觉得考前三名没问题。”

咨询师:“你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别的同学如何?”

来访者:“我基本的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但效率太差,光从所花的时间上来看,我是最多的了。”

咨询师:“看来你已尽了自己所有的努力,更不是存心不集中精力学习,而是无能为力了。”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如此看来,你尽了力,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对得起自己了,也应该感到问心无愧了。”

来访者:“是这样,但我虽然尽了力,成绩上不去也不行呀?”

来访者:“所以我要找心理医生帮忙。”

咨询师:“根据你以前的经验,如果整天为不能将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而着急,并一味增加学习时间,减少睡眠与休息,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来访者:“好像越来越糟糕。”

咨询师:“看来为此事着急,不断给自己加压,会适得其反?”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既然如此,要想更好的集中注意力,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

来访者:“多注意休息……”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建议:

考前心理准备。

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自信,定时进行自信心训练。

调整考试动机和对上大学的错误认知。

制定考前复习策略,分清和评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以及在弱项的时间分配和学习方法。

考前体力准备。

学会自我放松。一、呼吸放松法。每天进行深呼吸训练,一般以每分钟6次的频率进行,最好每天坚持10分钟;二、运动放松法。考前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慢跑锻炼,不仅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还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咨询师应该透过现象看到行为背后,或者主诉背后更深层的东西。

例:

咨客:这个…就是…哦…近期的感觉那个就是感觉是有点那个压力,压力大的关系吧!有时侯感觉那个就是学习,学习好像是,我是学生.

咨询师:学生嗯.

咨客:学习成绩始终提不高呢!感觉好像已经学了很多,但是成绩始终上不来.

咨询师:学习得很多,但是成绩始终上不上来.

咨客:反正是….一般来说,站个中等左右吧.

咨询师:中等左右.嗯。

咨客:我感觉其他学生学的也不怎么样,考试好像也考得很好.

咨询师:平时学习也不是很多,但是考得也很好。

咨客:我记得有些学生是这样.

咨询师:您说其他的学生是吗?哦.明白.

咨询师:您感觉到就是说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可是我的成绩老是提不上去是吗?

咨客:对啦!

咨询师:您现在是本科生?.

咨客:大三.

咨询师:您学的是什么专业?

咨客:我学的是管理.

咨询师:在北京吗?

咨客:在山东.

咨询师:您家在那呢?山东…..

咨客:不是.在东北.

咨询师:在东北.您到山东是住校念书的.您家里有兄弟姐妹吗?

咨客:也有.我家在农村的.我家的条件不太好.可能也有点影响不过不算大.

咨询师:家里在农村.有没有兄弟姐妹在念书呢?

咨客:我弟弟在念书。

咨询师:也是在外地念大学?

咨客:他在老家念高中.我姐姐已经结婚了。

咨询师:您在农村时是不是特优生?

咨客:当然是很好.一般能站到前几名的。

咨询师:村子里是不是只有少数的孩子出来念大学.?

咨客:是的.镇上大约有二,三个.

咨询师:只有二,三个.您对这个的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压力很大?

咨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压力.我好像没体会什么叫压力?

咨询师:我的意思是说,镇上只有二个学生上大学的,“我必须好好的念”.

咨客:我感觉就是我从来就没拿过奖学金.感觉是总应该拿一次.

咨询师:您是不是贫困生?

咨客:是。

咨询师:明白.您现在的学费是贷款的吗?

咨客:对.是助学贷款.

咨客:我经常想,我原来也和家里,和叔叔他们谈在大学里总得拿一次奖学金.担心学习成绩不好,将来能不能找一个好工作.我拿不到奖学金,别人问起来,别人会怎么看我呢?我没拿到过的话,可是原来学习是很好的.

咨询师:是吗?

咨客:特别是前一段时间,大二的时候对未来,对工作有情绪,有的时候感觉能不能找一个好工作,好争一点钱.

咨询师:你现在的生活费是家里凑给你的?

咨客:有贫困补助,和一般大家都有的补助.家里再凑一点就够了.

咨询师:噢.明白.明白.

咨客:我每到考试的时候,就感觉…..就是会要给心理咨询中心打电话特别多.因为,那时候我感觉压力大.就需要打电话.

咨询师:嗯.就需要打电话.

咨客:我也跟我们学校的老师交流.也经常交流.主要是一到考试时,我就要打电话,心理产生一些压力.

咨询师:你到考试的时候,心理想些什么呢?

咨客:可能是感到有些紧张吧。

咨询师:嗯.这紧张是紧张考不好还是紧张什么呢?

咨客:怎么能拿到奖学金吧!

咨询师:现在是不是又要考试了?

咨客:嗯…现在没有.现在是五月份.

应该继续这个问题,跳出来问他到底什么事情让他非常紧张。

咨询师:我能不能问你….你自己感觉怎么样你才能考好?

咨客:怎么样才能考好?

咨询师:嗯!

问题简洁,信息很多,每次考试紧张,害怕拿不到奖学金。他真正需要帮助的是什么,除了表面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他在老家习惯于第一,到大学以后不太容易得到很好的成绩,严重的落差,原来的优势不再存在。城市里面的孩子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出口,但是农村孩子没有很多的出口,所以压力相对更大。咨询的过程中怎样能够帮助到他,他要解决的并不是单纯的第一问题,深层次的压力是找到好工作,好好回报父母,不安全感、无助感带来了很多心理压力,担心的不是第一,而是将来的工作压力。这样背景的人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到底能帮助他什么。

说的是一件事,可能深层次的压力是另外一件事。大三面临的压力更多的是工作问题。

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第四篇】

1.要求孩子必须切合实际。作为家长,应该详细了解多动症的相关知识,对于多动症的儿童,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要求。只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肽过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提要求不应过于苛求。

2.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孩子精力旺盛活动就会过多,对于这类活动力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他们的过多的精力能发挥出来。家长和老师要组织他们多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如有条件,应安排他们做一些室外内活动,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释放出来。但是,在安排他们进行活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危险。

3.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注意力缺陷是每个多动症儿童都存在的,对于这类儿童应逐步培养其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以从看图书、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可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如果儿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以利于强化。

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第五篇】

当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生活上碰到的困惑,有时无法自行解决,长期如此会产生心理上的障碍。此时确实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帮助。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正是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服务的。为了使心理辅导进一步得到普及并更好地为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服务,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辅导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辅导,普及心理辅导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

3、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跟踪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4、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辅导工作更加规范。

三、辅导宗旨:

留下你的烦恼,带走我的微笑。

四、辅导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即对咨询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出积极的分析意见,鼓励其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批评态度。

2、交友性原则。

咨询人员要和咨询对象交朋友,这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的重要原则。

3、启发性原则。

指咨询人员鼓励咨询对象吐露真情、启发他们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

4、保密性原则。

指保守咨询对象谈话内容的秘密,不得对外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拒绝任何关于咨询对象情意的调查,尊重咨询对象的合理要求。

5、预防性原则。

指咨询员在明确弄清咨询对象心理障碍的同进,应注意咨询对象的整个心理特点并及早提醒预防心理障碍的加深和可能出现的其它心理障碍,同时要向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发展性原则。

反映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求询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五、辅导内容: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开学第一个月,一年级新生的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第二个月,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分类辅导。

2、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乐于学习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考试心理辅导,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讨,进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小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坚定的学习信念和旺盛的进取精神。

3、智能辅导。

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先决条件,也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标志。

4、情感和意志辅导。

帮助小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克服悲观、怯懦、抑郁、紧张等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经常性地保持舒畅、喜悦、乐观、自信等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保持生动活泼、蓬勃奋发的良好心态,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5、个性心理辅导。

个性心理是一个独特的、多系统、多侧面、多层次和多级发展水平的开放性的结构系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人个性结构中的优势、潜力、特点或弱点,不仅制约着其社会活动的选择性、效能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6、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技能辅导。社会交往是人类意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基本条件。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生活技能辅导是我国现代社会生活提出来的新课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飞速发展,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

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第六篇】

她们以为只要把老公的三餐起居照顾好她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却忽视了尤其是优秀的男人更是需要精神层面的沟通和共鸣!

这对朋友夫妻我熟悉,女的在结婚之后就不去工作了,男的也口口声声说:我能养的活你。正是在男人的信誓旦旦下,女人安心地做起了全职太太,她的整个世界就是照顾老公的三餐起居。

我曾劝过她,找份工作干吧。“我能干什么啊?”是啊,一般的工作她看不上。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句问话越来越掷地有声。

终于有这一天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女人问:我的故事是不是特别通常?我说再家常不过了。很多婚姻通俗剧都是这样结束的。而女人总是要在离婚幕布拉开时才猛然醒悟,懊悔不及。

很多人羡慕全职太太,多悠闲自在啊,可以不经风雨不用努力可以享受。可是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有多安逸,就潜藏着多大的风险。

可以说,全职太太承受着比职业女性更大的风险。尤其是那些在职场上拼搏过的职业女性,常常把全职太太生活当作全面的休假。而当每天只能往返于菜市场和家的两点一线,谈论的话题只有老公、孩子和商品打折信息的时候,就会从心底里产生一种疏离社会的失落感。由此而产生“无能感”。这种“无能感”会随着脱离社会时间的增长而增强。

我有一个漂亮女友,生孩子之后当了3年多的全职太太。后来出来工作了,可是她换工作的频率相当快。后来才知道,每次当她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他老公就在一旁敲边鼓:辞职,我又不是养不起你!就这样女友动不动就辞职,走马灯似地换了无数个工作。这是全职太太的后遗症。职业的“断档”不但让她们的职业没有了连续性,她们本人也因为“全职太太”的经历而失去了坚持与坚韧的心态与品质。

某种程度上看,全职太太是一种“残”。一个人走路需要两条腿保持平衡。作为女人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家庭,另一条腿是工作,只有两者相互配合协调才能走得好、走得稳。

全职太太是自动斩去了自己的一条腿――工作,结果就一条腿走路了,一瘸一拐的。这样不但你的速度比不上别人了,风险也增加了一半。一旦婚姻出现问题,你就是一个瘫子。

工作或者说职业,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你从那里得到一定的经济报酬,更重要的是你在做事中不断挖掘开发自己,不断认识社会和人,包括你自己。你各方面的能力的锻炼提升以及对自己认识的深入,才是追寻幸福的根源。

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第七篇】

在那个奋斗向上的时光,寝室这块狭小的天地记录着他们的欢笑、泪水、悲伤、成功、失败。在那些70后、80后的讲述中,那些日子似乎都是他们最亲切的怀恋。然而30多年后的今天,现实中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寝室生活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和谐融洽。

根据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要求分析,大学寝室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物质、制度、精神以及行为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基础,主要包含室内基础设施、布局、环境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的摆放等,它属于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硬件部分。物质文化的建设对于寝室其他形态的文化存在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奠定意义,合理的物质文化有助于美化寝室环境,并且达到影响学生,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这种物质文化中包含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大学生寝室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必须要引起相关领导以及学生的重视,共同为构建良好的寝室环境不断努力,促进大学生在优秀的寝室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制度文化,它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重要保障,有助于规范大学生的生活行为秩序,以规范化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管理,规范的寝室文化制度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第一课堂教育以外的约束力,并且可以激励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行为规范。让学生在制度下,规范学生自身的言谈举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制度文化对于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道德情操,它作为寝室文化的核心内容。具体包含着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价值趋向以及精神风貌等内容,精神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帮助时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宿舍成员之间和谐共处,达到育人的目的,并且对于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有着一定的教育作用。行为文化,它属于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表现内容之一。有助于规范学生的交往行为、道德行为等,它主要以实践为表现形式,直接反映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的内涵,并且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推动了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地,并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环境,因此正确认识大学生寝室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体现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影响力。笔者通过自身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到:大学生寝室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优秀的大学生寝室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在和谐的寝室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来开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求高校领导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正确认识大学生寝室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发挥积极的效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寝室文化有着影响作用。构建和谐、优秀的寝室文化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且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最后,大学生寝室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通过开展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增强对大学生政治教育领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高校寝室文化的建设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

目前,各大高校的教育都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针对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1000多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寝室文化调查”,并且针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最终认为:在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十分有必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积极的思想态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以较强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寝室文化不断建设和完善。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其结果表明: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1000多名大学生的寝室文化建设现状表现为:

4、在行为文化方面:大学生寝室文化活动呈现多样性,并且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但是,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参与校院文明宿舍评比的人数占到%,经常参与文体活动的人数不多,学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从学生寝室成员之间的交往分析,各个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遇到问题时能够和谐沟通,最终解决。但是大学生寝室文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要根据学生的爱好以及兴趣等,多组织文体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大学生寝室文化的不断建设。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健康、和谐的寝室环境,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物质需求,而且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寝室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自身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到:大学生寝室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1、物质文化方面:由于各部门缺乏协作意识,这就大大降低了寝室文化建设的效率,并且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高校并没有将寝室文化建设纳入到学生的长远发展计划中,忽视了寝室文化建设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学生普遍认为只需要改善寝室的硬件设施,因此这就忽视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以及实用价值。寝室文化中物质方面,由于相关的配套实施不够健全,这就使得与学生追求的高质量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无法实现学习、娱乐一体化的生活环境。另外在寝室楼道内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寝室环境,没有发挥寝室楼道的.特色文化,不利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成长。

2、制度方面:目前,高校的制度文化不够完善,这就制约着寝室文化的建设,另外在制度上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具体表现在:寝室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受到自身文化水平以及政治素养的限制,不利于学校寝室文化的建设,达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寝室管理制度内容缺乏,在制度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忽视了人性化教育。最后制度文化对于学生自治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并没有发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3、精神文化方面:根据实践调查表民,学生寝室文化在建设中由于缺乏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使得寝室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偏差,限制了寝室文化建设发挥育人的功能,在强调“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许多不良的现状,大大影响了寝室精神文化氛围,对于发挥育人作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4、行为文化。在大学生行为文化中缺乏创新性,这就影响和限制了寝室文化建设。具体表现在:寝室文化在建设中并没有发挥教育功能。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主要以文体娱乐为主,忽视了专业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并没有意识到寝室文化建设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另外,在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下,高校领导缺乏对网络功能的认识,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寝室文化建设,影响了教育效果,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正确观念的形成。

根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笔者通过多年教育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并归纳到一些对策,改善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问题,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寝室文化建设,并且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体对策表现在:

(一)创设优质的物质文化环境。

在提高高校寝室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按照学生的需要合理规划,在寝室楼的设计方面,要融入现代化设计理念,保障大学生个人隐私,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寝室环境,有助于发挥寝室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二)建立健全制度文化体系。

学校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保证该制度在实行过程中,能够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在制度方面要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体现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另外在制度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建设。

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构建现代化的寝室文化建设,最终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较高的思想觉悟,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鼓励学生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

(四)以网络平台弘扬积极的寝室行为文化。

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让学生充分利用,积极推进寝室文化建设,进而加强对高校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领导的引导下,要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构建特色文化。另外还需要加强寝室文化活动的教育性,充分发挥寝室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另外,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于实现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探究,通过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其育人的功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寝室环境,以健全的人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努力。

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问题【第八篇】

孩子学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

昨日,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聘督导陈默指出,虽然上海心理健康教育在硬件和团队的整个架构都很完善了,但在软实力上仍有待发展。

华师大一附中。

华师大一附中一向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据介绍,该校的所有学科老师都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其中通过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老师占到了15%,该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课。

在最近的一次心理健康课上,就解决了高一学生小茗的问题。小茗其实是一名漂亮的女孩子,但最近却不断地照镜子,越照越觉得自己难看,最后搞得情绪低落。在她向老师求助后,老师想到了一个方法。

在近日的心理课上,老师要求每一名同学写出“你心中班级里长相最美的同学”,统计结束之后,小茗的得票还不少,而且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得票。针对这样的结果,老师开导说“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所以选择的同学也会不同,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人觉得你长得漂亮,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而是要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经过这样的心理课,小茗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除了设有心理健康课,该校还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学校还成立了心理社,与众不同的是,华师大一附中心理社的活动基本上都由学生自己策划,老师仅提供活动所需的支持,如奖品和场地支持。

虹口实验学校。

打造一支专业教师队伍。

在虹口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正式排入了课表。该校还特地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标准的老师就有14位,还有13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和4位家庭教育重塑师。学校还有一个心理健康中心,里面的吴玮老师被同学热情地称呼为玮玮姐姐,学生们课外去找吴玮谈心则是学校里常见的场景。

针对一些特殊心理问题学生,虹口实验学校甚至会出一些专门的方案。学生君君(化名)曾经辍学在家好几年,担心自己不适应集体环境,心中有焦虑,一直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盯着她看。针对君君的情况,入学前学校就提前派出心理老师对她进行了入学心理疏导,而且提前对她所在的班级也做了布置。

君君入学的第一天,为了让她不再焦虑,心理老师先让班级所有学生去操场活动,只留下她的同桌,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君君自然地走进了教室,遇到了可亲的同桌,同桌热情地告诉她坐在哪里,哪些是她的书,然后两个女孩畅谈起来。

同学陆陆续续地回到教室后,在老师的提前叮嘱下,为了不使君君焦虑,其他同学没有对这个新同学表现得太过关注。一切都那么自然,君君也放松下来,后来她顺利融入了班级。

尚德实验学校。

心灵交流约定“保密”原则。

尚德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充分结合了音乐。该校“心灵之音”社团是学校的特色社团,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心理社团”,受到了尚德学生的喜爱。

一名刚参加完社团的学生小林对记者说:“我们每周四都会上心灵之音社团课。在这堂课上,在音乐声中,我们可以说出心中的秘密,探讨关于健康生活、人际交往、自我自信、学习创造、情绪管理、青春两性、合作共赢、生涯展望、生命价值等各类困惑。”

据透露,这里的活动有鼓圈热身活动、用散打乐器轮流当lead-er、歌曲讨论等,学生们会在这些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小秘密,但这些秘密除了在社团教室,出了教室是不允许私自讨论的。小林介绍说:“活动时大家都很投入,我们一开始就约定了‘保密’原则,每个人都遵守得很好。每当我说话的时候,大家都很专注地看着我,有时候我会表达一些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想法。”

另外,学校特别建造了音乐治疗室,这是一个用音乐治疗心灵的神圣场所,希望能通过音乐实现放松、治疗、互动参与等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技巧。而学校的心理中心负责人李雪芹系音乐科班出身、心理学硕士,具有音乐教育和心理教育双重专业背景。

[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昨日,“少儿成长培训师”的资深讲师明月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其实很多学校购买了不少心理辅导方面的设备,但都是盲目地采购,因为没有专业的心理专家,导致了这些设备形同虚设,并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明月指出:“现在心理教育逐渐普及,但学校在选取心理专家的时候不够专业化,有些人虽然通过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但是他们只是有一张证明,很多人缺少实际经验。因为心理学没有一个明确的上岗标准,所以缺乏合格的心理老师。”

据了解,各个学校在具体执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不少差异,有些学校只有学生提出申请的时候,才能安排心理健康老师对接,日常缺乏统一的规划。甚至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学生一年到头都没碰到过心理健康老师。

专家建议。

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

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聘督导陈默则认为,上海是全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最领先的城市,目前硬件和团队的整个架构都很完善了,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软实力的发展。陈默介绍说,按照国家要求,上海每个学校都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上海的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有两年以上了,而且教育学院也设有负责带队的教研员。

陈默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老师一个人的问题,应该落实到校长、教导处、班主任、教师每个人,“目前学校全员发动的力度还不够,等到真正把这些软实力的发展落实下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才可以做得更好。”

陈默建议说:“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督导制度,心理老师每个月接受一次督导,由教师进修学院的老师进行督导。”这种督导制度的存在,能够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实执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191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