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800字]实用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作文高中汇聚

网友发表时间 1042365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800字]实用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作文高中汇聚”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作文800字高中篇1

从影片宣传之初《金陵十三钗》就不断与好莱坞主动靠拢,一方面让十三钗能够大摇大摆的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却让太多潜在暗示影响了观者的心绪。张艺谋数次失意饮恨奥斯卡,不管他本人在意与否,这种遗憾却已然把自己赶鸭子上架,处于尴尬的境地。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联手严歌苓的这部十三钗也必然要将申奥之事顺水推舟。其实明眼人心里都懂,奥斯卡的光环再耀眼,也不过仅仅一个公关游戏,得奖要考量的因素太多,绝不是靠水准就能搞定的事,更何况是涉及到国际话题的最佳外语片呢。

回归到电影本身来讲,片子固然不差。从张艺谋自身找标杆比对的话,确实远超“十面满城山楂树”之流,也算对得起票价,但若真想以经典论之却还是底气不足,言之尚早。对这看似在所难免的失望思考了良久,觉得很大程度上缘于过多的期待。归根结底,毕竟这早就不是《黄土地》那般“单纯”的年代,市场的介入让电影技术的渴求有了买单的对象,可与之俱来的还有让人无所适从的机械感,纵使有恢弘的场面逼真的特效,却始终有种心生斥避的虚幻挥之不。

刘恒的操刀改编的确让严歌苓的故事更加张弛有度。删掉了原作中神父的角色,进而丰富了约翰的人物形象,而十三钗作为故事灵魂般的内核,玉墨、红菱、豆蔻、香兰、美花等十三个风情万种的妓女同样性格迥异,形象鲜明,能将相对庞杂的群戏控制得简而有序,实属不易。然而不同于一般影片的传统模式,影片后半段抛弃了大开大合的叙事走向,“女学生欲跳楼自尽,十三钗舍命代赴会”的重头戏之后,故事却在叙述者书娟的回想中戛然收尾,压抑的情绪无处宣泄,难免容易让人误解为高潮缺失,虎头蛇尾。但客观上讲,其开放性的结尾的确克制了相应的血腥与荒淫,也让故事的升华迎刃而解。

尽管如此,剧本中种种人物行为动机的处理还是显得刻板规整,为了使约翰的转变不突兀所以安排其亡女的情节,为了让玉墨的选择更具说服力于是交代她幼时被继父强奸的悲剧。诸多冲突的化解大多依靠台词陈述,生硬且不够讨巧。再如豆蔻如何逃出教堂,香兰缘何为一双耳环送命,这样关键情节的详略控制还是存在疏漏,以至于影片的戏剧性过于强烈,真实感大大降低。

当然,现在赘述所谓的缺点都更像鸡蛋里挑骨头,在我看来,《金陵十三钗》依旧瑕不掩瑜。特别是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在色彩的运用上相比前作更加恰如其分。灰暗的南京城对比爆破中的绚丽彩布、扫射下的破碎琉璃,每一道色彩的运用都蕴含着深刻的隐喻。沉重的战争之殇并不能埋葬国民军的壮烈无畏以及女学生的纯真善良,片中的每一个画面无不挥洒着国人面对残酷屠杀坚毅抗争的血性。更值得肯定的是,电影并没有流俗于刻意的煽情,配乐的浅淡以及镜头的克制让与悲恸随之而来的愤怒都点到为止,《金陵十三钗》无意利用民族软肋煽动政治仇恨,我感受到最多的,都是一个民族的自醒与自勉。

从最初的好评如潮,到最近的负面新闻层出,舆论的'陆续登陆让《金陵十三钗》的口碑喜忧参半,更准确的说,是两极分化。毫无疑问,这样敏感而特别的题材会引起太多爱国之士的义愤不耻,事实上,让我们自己来评断南京大屠杀本就是件不理智也不厚道的事。历史难以再现,质疑也无法控制,但无法容忍的是太多观者都带着可耻的有色眼镜评价这部电影。还原真实就难以避免流血暴力,戏剧表达也必然着力情节特性,主观客观都无力讨好,让金陵十三钗难逃某些孤芳自赏的偏执辱骂。

我相信张艺谋并无娱乐大众之意,特别是执掌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沉重而严肃的题材,选择用这样虚构的故事以“局”概全,以“恶”向善,是他的创作,更是他的胆魄。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不是每个人都敢成为英雄。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牺牲的勇气,《金陵十三钗》正是这样一个在战争中激发人性的故事。正因生命无分贵贱,才让十三钗的故事能撼动人们日益麻木的心,而人性本就复杂,太多存在永无好坏之分,“恶俗”二字就更像欲加之罪。所以,那些叫嚷着影片宣扬情色丑化国耻的人,我更想告诉你们,只有简单善良的人才能看见一个美好光明的世界。

电影的产生即因娱乐,但也精妙于其“因材施教”的魅力。倘若抱着重读历史的态度,那《金陵十三钗》绝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但它本身并无错,错在太多轻佻的灵魂正缓缓偏向世界的堕落。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作文800字高中篇2

电影《金陵十三钗》一点也不晦涩难懂,其情节的连贯与故事的缜密甚至是张艺谋电影创作团队的刻意为之。电影通过一系列情节与人物彰显了人性的温暖与伟大,它们由无数的小溪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已经成为死亡之城的南京城里到处都是枪炮声与嘶叫声,还有日军的烧杀抢掠与奸淫;无数的被俘士兵遭到日军的集体屠杀,躲避战火与日军追杀的青年男女在残垣断壁中逃窜;战火与硝烟,还有恐怖,笼罩了城市的每一个空间。一小队仅存的中国军人本可以侥幸撤退出城,但他们却突然发现了十几个女学生被日军疯狂地追逐抓捕,遂放弃了逃离,就地阻击日军,与之展开激烈的巷战。女学生们逃脱了,一小队仅存的中国军人却几近全部阵亡。仅存的李教官在将一受伤的少年送进教堂后,重新回到巷子里,将数颗手榴弹布置在教堂周围。当发现冲进教堂的日军____女学生时,李教官对日本兵扣响扳机,然后与冲进来的一伙日军进行了最后的拼死搏斗。明知寡不敌众,明知还有逃生的希望,但他们在那一瞬间里,却选择了解救女学生。他们面对日军的坦克与枪林弹雨,挺起胸膛,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了中国男人的血性。作为电影的开端,他们的鲜血为这部电影涂抹了鲜红的英雄底色。

贯穿电影始终的是一名美国的殡葬师约翰,贪财的他冒死应约来教堂给被日军炸死的牧师作法事,不但没挣着钱,反而被卷入因保护女学生而与日军进行的生死搏斗之中。他本来有理由,也有机会与同伴一起撤离南京,但他亲眼目睹的日军的罪恶与暴行激发了他身上善的力量,他用他的勇敢与才智,并在“汉奸”、妓女及小杂役的协助下,成功地将女学生们救出。

约翰的出场,一切都是为了钱;而随后的遭遇,他不仅仅是由殡葬师转换成了牧师,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超越了国家与民族,让人性具有了人类普世的价值与意义。小杂役陈乔治用自己的生命替代一名女学生赴日军庆功会,出身的“卑微”遮掩不住他底层生命那微弱的闪光。十几位女学生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集体跳楼自杀,这一壮举确实让我们难以置信,她们还只是刚刚离开母亲怀抱的十四五岁的孩子。而女学生书娟在日本兵追逐她时向躲在地窖里妓女们的一瞥,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值得咀嚼的意味呢?

将女学生们从集体跳楼自杀的刹那解救下来的是13名妓女,她们无疑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最让人在人格与道德上进行多重诋毁的群落;而且她们强行进入教堂既破坏了教堂原有的宁静与和谐,还污染了学生们的心灵与宗教的神圣,并与学生们之间发生诸多龃龉。然而,就在女学生们生与死的紧要关头,她们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身体与生命代替女学生们前往日军的庆功会。她们的血性与大义并不输给那些在枪林弹雨中穿行的军人。她们那轻松灿烂的笑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苦涩的泪水,还有永恒的怀想。这一情节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思想,无论是电影艺术的呈现,还是理论批评的阐释,都有广阔深厚的空间。至此,人性的深度,或曰人性的光芒,在这些普通人物的身上得到极其鲜明且丰富的张扬与呈现。编剧之一刘恒说,《金陵十三钗》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04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