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实用卢永根事迹观后感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500字(优推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100字]实用卢永根事迹观后感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500字(优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00字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500字【第一篇】
卢永根,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
卢永根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稻的遗传资源、稻的经济性状遗传、稻的雄性不育遗传和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遗传等方面。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卢永根今年已84岁高龄,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每天仍行走在华南农业大学的高树绿荫之下,行走在家里和办公室之间。他的治校和治学理念已经融入华南农业大学的精神,而他本人,也成为华南农业大学最宝贵的财富。
40多岁的年龄差异,并没能阻挡两人互相学习的劲头:在学术上,卢永根不停地向丁颖靠拢;在政治上,丁颖也经常向卢永根请教。
从“香港仔”到革命者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县,即如今的广州市花都区。其祖父幼年家贫,辗转至香港谋生,先在一家海味店当伙计。因为为人诚实勤劳,在香港得以立足,并逐渐富裕。卢永根的父亲卢国棉是一家英国律师行的高级职员,家境已颇为殷实。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在这个典型的中产家庭中排行第四。1936年开始入读香港粤华中学附属小学,接受到较好的香港教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香港仔”。1941年,在卢永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卢国棉眼看局势危急,便安排将卢永根等几位儿女送回老家的乡下避难。但广东花都当时也属于沦陷区,不仅三天两头有日军到乡下来骚扰、很不安宁,而且那里的物质生活也非常贫乏。和之前在香港的生活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卢永根自小接受香港殖民地教育,民族意识本来比较淡薄,但此时亲眼目睹日军凶残,也体会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体会到当亡国奴的苦楚,他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乡下待了将近两年之后,卢永根返回香港,入港侨中学读初中。不久,日军宣布投降,部分国民党军队进驻香港。然而,媒体报道的“国军”在香港的种.种行为,让年轻的卢永根日益失望。
初中时期,有两种学校可供他选择:一是上英文书院继续接受英式教育,另一是上中文书院。民族意识已经觉醒的卢永根没有遵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读英文书院,而是自己选择了岭英中学。
在岭英中学,卢永根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语文老师林莽中(萧野),并经他介绍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在卢永根看来,培侨中学的三年时光,是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里他从一个无知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培侨中学是一所爱国的进步学校,爱国和民主思想非常活跃,学校里经常有来自内地的进步人士,在这里举行读书会、时事报告会等,卢永根深受感染,他自己也开始热衷于投身各种进步活动,成为一名非常活跃的进步学生。他参加民主竞选,当选为香港培侨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席。他组织辩论会,号召同学们关注社会的未来。
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8月9日,年轻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在高中即将毕业的时候,党组织通知卢永根,高中毕业后他可能有三种去向:一是直接投身解放事业,回内地打游击;二是继续留在香港升学或工作;三是回内地,继续学习。经反复研究,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00字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500字【第二篇】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电视、手机,一遍遍和一个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国84岁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钟南山现在已经是国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这个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钟南山院士就是那个“定海神针”,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为信赖的人了。一个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却神奇地拥有了100%的可信度。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
20__年这个春节,他不顾年事已高,在广州、北京、武汉三地奔波,连续奋战。他一边提醒公众“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却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去武汉的高铁,赶往防疫最前线!
当前的疫情,是病毒变异的结果。细菌性的病人,一般都有特效药抗菌治疗。但是这次的冠状病毒因为是新型的,第一次发现,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当然了,没有特效药,也不是不能治,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很硬的医学基本功。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他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医术去战胜它。
钟南山曾说,他永远忘不了他中学老师说的一句话:人不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这句话,钟南山牢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我们要学好科学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利,更对我们的国家有利。以后,不管将来干什么职业,做什么事情,要想走得远,都必须拥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好学习是一种责任!我要谨记在心,创造并拥有更好的中国。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00字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500字【第三篇】
常言,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自人类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又有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足以体现粮食于人们而言的重要性。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败之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民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灾祸来临,饥荒严重,人们的生活遭遇严峻考验。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对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学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漫漫研究长路。他,就是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颧骨突出。青丝间染上了白雪的颜色。手掌宽大粗糙。衣着朴素。话并不多。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却朴实得像个平凡的农民。他亦笑称自己,“再怎么打扮都是个农民”。
不同于别的院士坐在室内、享受国家的津贴,袁隆平是实实在在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在田里劳苦了一辈子。
袁隆平是坚韧而执着的。在探索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他遭遇过太多太多的困难,遇到过太多太多次的失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拥有博爱,宽厚的胸怀,怜悯苍生,以己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研究尚未成功时,袁隆平为了寻找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间,头顶毒阳,脚踏烂泥,一穗一穗的仔细寻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抚过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倾诉梦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植杂交水稻后,产量大增,获得了全国无数农民大力称赞。之后,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引进种植。杂交水稻,养活了中国,养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他能够成功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袁老说过,他信奉这样一条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首先,知识——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其次,汗水——几十年如一日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其三,灵感——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论证出“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其四,机遇——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这几点,他都具备了,所以他成功了。而这四点其中,最可贵的莫过于“汗水”,试问有谁能坚持把一生的时间都花在田里?若是几个月,或许有人能坚持,若是几十年,都怯了。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袁隆平。
袁隆平是专注而敬业的。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没多久,袁隆平便起身告退,“水稻长了,要到田里去了。”是这般的朴质的话语,满溢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本业的钻而不倦,如何不教人感动!如今的人们,已经被社会上的浮华迷失了眼睛,灵魂覆满尘埃,空洞而贫乏。袁隆平获得成功的道理与我们能否获得成功,本质上是相通的,我们企望获得成功,却总是不愿付出,与成功屡屡擦身而过,终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说他拯救了世界也并不为过。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他泽被苍生的胸怀。
这位老人,现已过古稀之年。他仍然用他的生命烛光照亮着世界,关注着农业,将一生献之天下苍生。在他身上,彰显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盛而不衰的传统美德——孜孜以求,钻之弥坚的探索精神,博爱无私,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他用他的智慧,支撑了世界以亿计的人民!
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的发明,很难想象我们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最诚挚的谢意与最真挚的感动,向袁老致敬!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00字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500字【第四篇】
此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海油刘锐,黄大年,王钰,黄大发等人,在此我就不一一例举她们的伟大贡献和令人深思的举动了。还有一个特别的致敬团体---塞罕坝林场建筑者。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呼,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的,前辈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响应党的建设,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更应该牢记并且积极响应团的建设: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团的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顶基本原则统一起来,使党的基本路线在团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
二、坚持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教育、引导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广泛团结青年,与青年保持密切的联系。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团根本的组织原则。要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要实行正确的集中,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保证团的决议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四、坚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团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五、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之中,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
六、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建设。基层组织是团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团的领导机关要确立基层第一的观念,发扬务实求实的作风,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不断增强基层活力。
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关心青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切实为青年服务,向党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开展社会监督,同各种危害青少年的现象作斗争,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平等合作相互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青年组织的交往和支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对于此次团课内容对我记忧犹新吧!对这些为中国科研事业,教有事业,等等都做公巨大贡献的前率们,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铭记于心,并且以他们为榜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记当初加入中国共青团时许下的诺言,要努力实现对党,对团的承诺,这才是一名共青团员应有的态度。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00字 卢永根事迹观后感1500字【第五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人大代表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因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并受邀在北京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观礼活动,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再次汇聚各方目光。近日,《中国人大》记者走近申纪兰,探寻这位90岁老人与人民代表大会风雨同行65年的传奇故事和她在新时代的履职新使命。
20__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颁授勋章。摄影/新华社记者 王 晔
一枚勋章,闪闪发光。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将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挂在了申纪兰的胸前。沉甸甸的勋章,照映着她初心不改的模样。
“上台领奖的时候我沿路走,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我把勋章戴上,还和我握了手表示祝贺,我心里头热乎乎的!没有想到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动!”
11月18日,申纪兰向《中国人大》记者讲述时依然激动万分。她那洪亮的嗓音、爽朗的笑声、用力拍着胸脯的双手,都向记者传递着发自肺腑的喜悦与感激之情。她说:“我是代表亿万农民光荣地领了这个奖,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我就领不到这个奖。‘十一’那天,我还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阅兵观礼活动,参加晚上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联欢活动,亲身感受了国家的强大,真是越瞧越高兴啊!我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继续跟群众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奔向小康、实现中国梦。”
20__年11月19日,在山西省委宣传部会同省直工委、太原市组织举办的“最美奋斗者”宣讲报告会上,申纪兰分享了自己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感人奋斗事迹。摄影/《中国人大》记者王 萍
01
勋章背后的倔强人生:
为中国妇女拼出“半边天”
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怎样的杰出贡献,才能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的嘉奖?她为中国女性争取“男女同工同酬”,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为什么始终坚持下地劳作、春种秋收,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从辫子上扎着蝴蝶结、充满青春活力到如今皱纹爬满额头、90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是什么力量支撑她把一生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西沟?
循着“共和国勋章”的无上荣光,记者开始探寻申纪兰光辉而又别样的人生。
时间回到1951年。这一年,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1岁的申纪兰当选为副社长。她发动妇女走出家门、去地里劳动。但妇女们遇到一个问题:干同样的活儿,得的工分却比男社员少。倔强又聪慧的申纪兰提议,妇女们和男社员开展劳动竞赛,比撒肥、比间苗、比锄苗。经过多次争取,西沟村妇女们终于能够干一样的活儿得一样的工分,太行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的文章,报道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妇女争取权益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由于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的巨大影响力,1954年,25岁的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写入宪法。
02
“我的根在农村,我是代表亿万农民领了这个奖”
1973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决定,任命申纪兰为山西省妇联主任。从1973年到1983年,申纪兰当了10年省妇联主任。
按照常规逻辑,申纪兰应顺理成章走上一条农民进城当干部的平坦之路。但担任这个正厅级职务之后,申纪兰却向组织提出了“六不”约定——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动工作关系,不脱离农村。这“六不”约定也让“心系农村”“无私奉献”“勿忘劳动”成为申纪兰一生的鲜明底色。
1984年冬天,从省妇联主任卸任回到西沟村的申纪兰脚步不停,带着几名村干部一路南下考察,辗转河南、江苏、上海等地,开始为西沟“找项目”,迈出创业步伐。
申纪兰介绍,当年,西沟村是石头山、石头沟,谁干谁发愁,可西沟人就是不服输,在石头山上种树,逢土必种。西沟几十年来持续不懈地发展生产、植树造林,如今的西沟,两万亩荒山披上绿装,干石山变成“花果山”,乱石滩变成“米粮川”。申纪兰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关停村办污染企业,并建起香菇大棚,引进光伏发电和服饰床品,发展红色乡村休闲旅游。这些都是她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推进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直到现在,申纪兰仍担任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并仍在想方设法帮助村里发展产业,用实际行动弘扬着劳模精神。她告诉记者:“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离不开劳动。我的根在农村,我只是一名农民,我获得的荣誉也属于劳动人民。”
共和国民主进程的传奇
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已成为共和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传奇。她是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却是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她尽心履职,在全国人代会上提交的关于山区交通建设、耕地保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教育等议案、建议,不断得到采纳和落实。她也因此被外国人称为中国最资深的“国会议员”,是当之无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常青树”“活化石”。
连任十三届,她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人民代表大会让人民有了说话的权利。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__年,申纪兰领衔提交“关于保护耕地的议案”。“修通路,迈大步,带领大家去致富。路修好了,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与交通相关的建议,申纪兰也提过很多。1996年,在申纪兰的持续建言下,长治到北京的直达列车顺利开通。20__年,她向大会提交推动山区交通建设的相关建议。20__年,她向大会提交加快修建林长高速公路的相关建议。20__年,她向大会提交一件“关于加快推进聊(城)邯(郸)长(治)客专项目的建议”。
20__年,申纪兰向大会提交一件“关于支持平顺县创建中药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议”,并在闭会期间多方推动,助力平顺产业振兴、脱贫攻坚。她还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大扶持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等问题发表意见、提交建议。
20__年11月19日,在山西省委宣传部会同省直工委、太原市组织举办的“最美奋斗者”宣讲报告会结束后,申纪兰与现场聆听报告的来自山西省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亲切交谈。摄影/《中国人大》记者王 萍
04
将纪兰精神传递下去
不朽功勋,镌刻国家发展史册;光辉榜样,照亮民族复兴征程;平凡岗位,却能书写壮阔历史。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20__年,习近平到西沟看望申纪兰时强调,“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
如今,申纪兰对党忠诚、执着为民、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一代代人。每天都会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干部、群众还有学生,到平顺西沟实地走访,亲眼看看老党员、老劳模、老代表申纪兰,听她讲党课,从申纪兰身上汲取精神营养。
以此次申纪兰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为契机,全社会对纪兰精神的学习、传承与发扬也再次掀起热潮。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郭迎光介绍,山西正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向申纪兰学习、做人民好代表”活动,就是要引导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申纪兰是我们从小就打心眼儿里崇拜的人,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向申纪兰学习、做人民好代表’的活动非常及时,让我们近距离见到申纪兰、再次深刻认识申纪兰。”王润梅、董林、任红梅等人大代表告诉记者,“她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英雄模范,是共和国的骄傲、奋斗者的榜样、人大代表的楷模,我们敬仰她更要全面学习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绵薄力量!”
20__年11月19日,在山西省委宣传部会同省直工委、太原市组织举办的两场“最美奋斗者”宣讲报告会上,申纪兰用质朴的讲述、真挚的感情,分享了自己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感人奋斗事迹,来自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共享和接受了一场及时的精神盛宴与思想洗礼。
报告会结束后,与会者纷纷向记者表达感受与体会,“人生不能复制,精神却能共鸣。以前见申纪兰总是在报纸上见、电视上见,今天是第一次在生活中见到。报告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火种,让我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她始终对党忠诚执着,扎根基层,为民朴实奉献,心地无私、品德高尚,不仅值得我们钦佩,更应该成为我们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