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精彩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61936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大全【第一篇】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兴趣是开发智力、启蒙智慧的钥匙。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数学游戏,从而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态度。这样一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引出:10个数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是队长,9命令其他数字排好队,他看见0最小,走到0面前骄傲的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的,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非常伤心,这个时候,1走到0旁边,和0一起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对付9,猜猜看,1和0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数字娃娃1说:“我和0站在一起比9还大,你说对吗?”这样,不仅儿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和培养。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做口算题时,教师可以采用速度接力赛跑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学生很乐意的来参加比赛,再次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裨益。

例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中,“2”和“7”是一组好朋友,“3”和“6”是一组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映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总之,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让数学游戏更恰当的融入课堂,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将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大全【第二篇】

最近,我在《人民教育》看了两期专辑,一期是“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另一期是郭思乐“生本教育”专辑。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有兴趣,慢慢体味,感觉到这两位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是给我县、我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指出了一条光明之道,希望之光。这学期我校也正在开展“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我认为这两位专家的教育思想与“三位一体”改革试验极为相似。因此,促使我把学习心得写出来跟老师们交流,希望对“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有所启迪,郭思乐和魏书生专家的教育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仅想把感受最深的几个问题谈一谈。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试验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现在我们先回顾审视一下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解放前,我们基本上是沿用孔夫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进行教育工作,当时的“师道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解放后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三中心”理论,即“教师为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片面追求升学率盛行。因此,应试教育越搞越猛,造成学生忙于拼命,不少学生抬不起头来,厌学现象加剧,教师加班加点,压力重重,教师“跳槽”现象也加剧。一段时间,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重而自杀,甚至杀害亲生父母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触目惊心。引起了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后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重新把“人”的发展放在了核心地位,突出了对教育根本性质和使命的理解,突出了对人的关怀,恢复了教育核心价值地位。这不仅可以保证教育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而且对其他消极社会因素的冲击也形成一种抗击力量。近十多年,广大教育工作者苦苦探索,有失败的悲伤,也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见分”不“见人”,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成功者,紧紧抓住了“人”,切切实实“以人为本”。在这一根本观念指引下,引发了一系列观念的转变。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的新观念。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他把“生本教育”定义为: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施的策略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此,我们必须实现几个观念的转变:

1、生本教育的学生观。

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作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

随着对学生认识的深化,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学生观逐渐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教育实践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个体来看待,把教育看作是追求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在教育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主动性,认识到学生虽然作为未成年人,仍然有主动应答、选择、发现、思考、策划、行动、反思的可能,强调学生要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关注学生的潜在性,认识到学生存在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既要把握学生的现有状态,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才能真正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都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地发展。

新型的学生观与传统的学生观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旧的观念认为儿童是无知的,是接受教育者,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把学生看做是贮藏知识的容器。在教育上教师采取的是高压的强迫的、控制的手段;在教学上采取的是填鸭式、满堂灌,埋怨学生不懂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现。

2、生本教育的教师观。

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来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教师不仅要做“春蚕”,而且要师生共同发展,师生生命价值共同体现。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在“传道”的基础上,借助于课堂环境,自身行为综合渗透“道”的要求;既要“授业”更要“授渔”;既要解学生之“惑”,又要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研究者,要拿起研究的武器,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不再是单一的课程实施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科知识的要求,自身的教学风格等开发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形成适宜的教学方案;不再是教学模式化行为的体现者,而是教学智慧的创造者,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应对各种新的情况,新问题;不再是单一的教学者而是学习者,要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襟,把学习力作为教学力的支撑。

3、生本教育的教学观。

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到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式。

我们需要的课堂的强调人的发展的课堂。短期指标课堂得到了短期效应,但却失去了人。而人的发展的课堂,却保持着人的活力,它不像我们的指标设想那样是匀速的,它是依着人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是非匀速的。生本课堂指标几乎是空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学生的生命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生活中,心灵中和联想中产生和发展基本知识的丰富资源和活动联系被激活,而“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所谓短期指标,是指隐性或显性的被分解到课堂完成的分数指标(表现为题型和知识点系列)本本指标(表现为课本内容的僵化处理),教者意志规定的任务指标(表现为细密的追随教者意志的教学环节设计)。其要害是离开了学习的主体,缺失了以学是教的活的灵魂。生本教育的研究发现:

(1)指标的刚性与人的发展的活动性和无限性存在巨大矛盾,就指标论指标,连指标也达不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拔苗助长。

(2)教育教学存在超越这些指标的因素,这就是人的生命自然因素,这是本质的因素。找到并发挥人的因素的结果,将大大超越相关的指标,这就是所谓“素质好,何愁考”。

(3)人的这种因素是内在的,先前具有的,可培养的,可发展的。生本教育认为,培养和发展人的积极因素的办法,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把核心学习交还给学习者,犹如把土地交给农民一样。

(4)最大限度地把核心学习交还给学习者的障碍,恰好就是课堂短期指标化。例如周周清,堂堂清,这也如市场经济的前提是改变计划经济一样。

课堂生成的观念是近年来在基础教育界风靡开来的,是课堂观念的深层次变革。他把课堂看做是师生积极交往的场所,而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反对课堂上由教师完全主宰,也反对课堂完全由学生来掌控,主张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边,双向乃至多向的沟通;把课堂看做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而不是一味管理学生的场所,反对师生之间有明确的上下之分,尊卑之别,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文化特征,生成境遇,认知水平,实现在此基础上的引导,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把课堂看做是知识探究的场所,而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的场所,反对把知识当做固是的结论灌输给学生,主张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分析知识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借此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学会学习的本领;把课堂看做是教师教学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而不是模式化执行教案的场所,反对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支配所有课堂,认为课堂在师生相互作用下,是变动不居的,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远比预先设定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全部教学智慧来应对。

4、生本教育的评价观。

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消减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生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或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生本教育彻底改变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传统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教师的“表演”,好课堂就几乎等同于教师的才艺展,台下的学生仅仅是“捧场”的角色这种观念,远离了教育的初衷,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生本课堂以学生是否学得积极,学得高效,学得快乐为主要评价标准。一堂成功的生本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小组讨论,班级发言等,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舞台,真正意思上的好课,是教师以不见自我的方式,成就了学生潜能迸发的自主学习,教师以高超的智慧,以最少的语言开启学生智慧闸门,以适时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潜能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生长。

生本教育也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传统方式,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厌学问题。生本教育采用评研模式,使学生在自评、互评、全班评的过程中优化了学习效果,深化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还避免了习惯性评价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如惧考低分造成的自卑沮丧,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不良心态等。

生本教育的基石,就是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认识。在这里,学生不再被看做一个需要管教,需要告诉的被教育者,而是有强烈学习本能的生命,他们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如果不从心底里敬畏生命,不打算依靠生命那么任何活动与讨论,任何高科技手段,都只能成为花样摆设,任何教育教学改革,都不能彻底。

二、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组织。

1、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上面所讲到的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等都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激扬生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信心高涨,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运用,从而形成了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

2、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学过程一般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采用个人先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教学的前提。所谓“先学”,就是“前置性学习”(即过去说的预习)。怎样做好前置性学习呢?这里介绍几位教师的成功经验,以供参考。广州市四中的数学老师周伟峰,他说:我们提倡让学生“做”数学,让他们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中提高能力,而不是让他们“看”数学,“听”数学。他备课时考虑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内容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突出知识的主干,大量消减可以不由教师讲而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感悟的内容”。他认为“教学的核心是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故而数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应是“过程的学习”。他把课本里的例题都改为“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先去思考,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之处。他认为:“只有在老师讲之前学生已经深入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练在讲之前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科求知的无穷乐趣。我们要用学科的内在魅力去打动学生。学生学习数学最兴奋的时候就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

广州市番禹区洛溪新城中学语文教师叶z,他认为:设计教学活动,不在于活动本身想得如何尽善尽美。相反,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活动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方便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生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理念:“低入”。所谓“低入”,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从而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做”。“低入”不等于“不设难度”。真正的“低入”,一定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抓住知识中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后,再从中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起点,用最直接的方式交给学生。他认为在选择切入点,设计问题的时候,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切入点的选择上,要避免传统教学的细致和琐碎,要根据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抓住最根本,最精华,最能代表文章特色的某个方面进行设计。

其次,在设计问题,交代任务的时候,应当注意“低入”的技巧,处理好“直接”与“含蓄”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直接”,指的是在提出问题,交代任务时,教师要简单明了,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们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1、《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情节引人入胜,文章里还有不少细节,不仅诙谐,而且蕴含着许多别样的意味。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发现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在你心有触动的地方做好圈画,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记录下来,准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这个故事说起来妙趣横生,同学们好好回家“演练“一下,准备在课堂上比一比,看谁说起来更完整,更生动。

3、童话是儿童的专利,除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我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故事,都是大家熟悉的作品,你读过哪些?又有哪些是让你难以忘怀的?找些来在班里和同学交流一下,可以在班里举行一次“童话故事大王“交流会哦!

最后,“低入“还应当把握一个原则,即我们所选择的入口,所设置的问题,都必须是适合学生群体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也是他们容易完成的。

作者认为,学习语文有一条最简捷,最根本的思路:就是“大阅读”,“大写作”。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思想,在写作中表达思想,在讨论中交流思想。

广东省佛山市渝石中学英语教师邓小春,她把精彩的教学环节变成“毛估估”式的语言活动。她说现在很多老师仍然习惯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冗长的“引入”。开展细技末节的语法分析。其实,这些老师只是关注到了课堂中的“我”即教师本人;“我”的教学计划,“我”的教学进度,“我”的教学文本,“我”的教学目的,等等,却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她彻底摆脱这一束缚,把精致的教学环节变为“毛估估”式的学习语言活动。

她的做法是,开展“有声作业”活动。每天学生都在“四人小组”内完成一定量的口语交流,包括音标识读,一句话练胆,对话秀以及各种背诵,复述等活动。初始年级,我们主要关注学生的拼读单词能力,建立学生音标档案,在“有声作业”时段,不断刺激学生对音标和音节的认识与表述,最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拼读生词关。在此基础上,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便开始出现在“有声作业”里。每天,他们向小组同伴描述自己熟悉或喜爱的人和事:从家庭成员到学习伙伴,从城市到家园,从动物到植物等。从一开始的三五句到后来的大段描述。许多时候,开展朗读和背诵。课后几分钟里,小组成员围拢在一起朗读、背诵。不少经典文段就是在这“毛估估”式的背诵中变成了学生丰厚的语言积累。除了口语和阅读外记忆也是天天必修的活动功课。每天,在课内或课外的某个时段,小组成员聚在一起,听写或默写。没有达到目标的,继续补测,直到完成任务。

如何落实这些活动的开展呢?我想告诉大家,学生中间蕴藏着何等丰富的课堂组织资源!我的课堂一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资源的开发,即得益于科代表队伍的建设和“四人小组”的科学管理。具体说,科代表们承担了以下工作:

1、组织、管理学生的朗读。朗读是英语学习的第一关,也是语言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

2、组织、评价学生的口语活动(有声作业)。

3、组织、检查、评价学生的作业。通过组织“四人小组“,科代表去批改、评价同学的作业。建立学生的课外阅读档案,科代表去检查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

4、组织、设计和评价学生的复习情况。

充分发挥“四人小组”的作用,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四人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一号当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二号当纪律员,负责维持合作时的纪律;三号当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学习情况;四号当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汇报。

这里我引用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你只是喊要自学,预习,这样不行,只是认识到自学,预习重要,这样不行,只有感觉到自学、预习很好,也不行,一定要真的去自学、去预习。自学预习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习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三、生本教育管理。

从开展了“生本教育”实验的学校校长和老师的亲身体验中,综合起来我提出几点建议:

1、下大力气,切切实实抓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凡是生本教育取得成功的学校或是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如果带着旧的眼光审视教育,带着应对考试是急功近利心态,就无法跳出这个“圈”,无法彻底地真正生本。因此,校长要亲自挂帅,一定要直接参与研究探讨,校长的直接参与即表明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给老师以鼓励和鞭策,以身作则,让老师心服口服。开始阶段要集中一段时间动员和组织全体师生和家长认真学习和宣传生本教育理论。深入了解生本教育理念的内容,深刻理解和掌握其内涵及本质。真正认识传统的“师本”、“考本”、“本本”的弊端,痛下决心摒弃旧的违背教学规律的观念。旧的观念不从我们的脑海中赶走,新的观念就进不了我们的心中。学校的教研室、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就是用来学生本,用生本,其他的都要为“生本”让路。以此同时,争取县领导的支持,拨给一定的活动经费,组织老师分期分批到广东去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或请专家来校传经。正如谭宇协校长说的:“学校开支大一点有什么关系呢?况且这些开支是值得的,因为老师们学到了有用的东西。”

2、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先试验后普开的办法。是否考虑先在初、高一年级作为试验班级,其余班级由科任教师自主决定。“试验”班级一律按“生本”理论管理,并制定一套管理制度,教研室的老师和教研组组长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生本”试验上。成立学校的“生本”试验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副教导主任、教研室人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在实验基础上,先总结经验,为全面普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骨干力量。

3、建立生本教育的教研活动制度。教师是生本教育的实验者,如果不把教师很好地组织起来,教研活动与生本教育教学脱节,或只流于形式,生本教育就无法有效地实施。为此,在教师之间营造一种群体性的探究、学习、交流、实践、反思、研究、合作的生本文化氛围。学校为教师学习、研究生本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积极搭建平台,老师们经常在一起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并把这一过程看作是相互学习,共同探究、分享经验,不断创造的过程。

四、魏书生老师的民主科学治教思想。

魏书生同志是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他从教34年,任了22年班主任,做了23年校长,当了市教育局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朱小曼同志说:“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呢?我反复体会,提炼出这样8个字:民主、科学、服务、共享。”他又说: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有三方面的启示。

第一,关爱人,关怀人的成长。

魏书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把人推向真、善、美的方向。他通过学科知识的传递,为人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建立了科学的基础。他用自己的全部情和爱践行着“要让中华民族的人,每个人都释放出自己的能量”的人生追求。他对今天中国教育的最大启示就是以爱为源头,以学为基础,以尊重为过程,以鼓励促进为基本方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把教育变成自娱,把教书变成自学为主,把育人变成自娱,自修自我成长。

第二,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能够真正体会到教书和育人是一体化的事情。

教师就是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魏书生给我的启示有两点。(1)只有能正确处理教书和育人关系的教师,才能既教好书,又育好人。这样的教师必须学问高、品行好,真正懂得生命意义、学科的价值,并且能焕发它、唤醒它。(2)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人性化,和谐化的关系。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每一种角色都含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如关怀者、照顾者、提问者、咨询者、引导者、合作者,也可以是伙伴、长辈、长者。魏书生把这些角色的作用融入到他的六步教学中,通过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实现了教学相长。

第三,也是最本质最核心的一点,他的教育管理以道德为基础。

他把全体师生引向具有社会价值的善意的目标,通过日复一日的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达成这一目标。他启示我们,今天的教育管理注重隐性目标,要有耐心,有韧劲儿。再者,他把教育看成一个共同体,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是互助互爱的关系,用科学计划管理共享互惠,用赋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做法:

1、学校管理的三个系统,(一)计划执行系统。(二)监督检查系统,有自检、互检、责任人检、集体检、管理者抽检。(三)总结反馈系统。有学生反馈、教师反馈、校长反馈、家长反馈、社会反馈。

2、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1)教务处严格查课,不得出现漏课现象;严把备课关,备课本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签字,签字后方可上课。要求一课一签,要有提前一周的备课量。

(2)教学目标(包括作业)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课堂提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每堂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次。

(4)课堂上学生动口、动笔、动手时间不少于10分钟。

(5)教师讲课不得超过全课堂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小学不得超过15分钟)。

(6)学生课堂违纪,要求课后处理,课堂上批评违纪学生不得超过20分钟,避免矛盾激化,不能因此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7)下课前,对授课内容(围绕重点)要有总结(师生均可)。

(8)针对学生实际,留不同质量的作业,不增加学生负担,杜绝惩罚性作业(力求作业最佳质量)。

(9)下课后10分钟,和学生一起活动,听取学生意见,及时反馈。

(10)每节课后,在教案上总结一句话(成功或者失败之处)。

3、培养学生“八大学习习惯”:(1)定计划的习惯。(2)预习的习惯。(3)适应老师的习惯。(4)自己留作业的习惯。(5)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7)筛选资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4、承包“责任田”。在班级里,每名同学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把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承包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承包一块“责任田”是魏书生管理班级最有效的一种策略。通过让学生充分行使“主人”的权利,最终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

5、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盘锦,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开展了以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计划、自我鞭策为内容的自我教育实践。

(1)每天一格言。具体做法:抄录格言是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而且全班同学轮流做,每个人都有机会。每天早晨,由值日班长在教室黑板的一角,摘录一则格言,并写明格言的出处,由哪个学生摘录的。

(2)人人都有座右铭。在盘锦市每位中小学生的书桌的右上角,都摆放着自己的座右铭,座右铭上有三部分内容: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自己要追赶的本班同学的名字;针对自己的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

(3)读名著。每人手中都有一本英雄、伟人的故事书。很多学校,教师将读名著与“一分钟演讲”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阅读中受到了精神的陶冶。

(4)写说明书。学生总免不了要犯错误,犯了错误,不是批评责骂,更不是写检讨书,而是写说明书。例如:盘锦市二中某班一位学生的说明书:

老师,我不会再欺骗您了。

自习课已经开始了,我和其他同学们仍在闲聊,等班主任进教室,我们赶紧装作一副努力读书的样子,在老师巡视了一番,笑着离开了。

晚上回家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今天的自习课上,我不仅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欺骗了老师。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维护班级的荣誉。在自习课时讲闲话,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还给班级造成了不良影响。

现在,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的心情写下这篇说明书,我深深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自我教育,我要把这件事铭记在心,以后坚决不在课堂上说闲话,努力学习。

(5)“新我”战胜“旧我”。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自我比较,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有何进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自觉约束自己,以便找到“新我战胜旧我”的成功,从而享受到无尽的乐趣。

(6)写日记。盘锦市的每名学生天天都要写日记。日记,是对自己学习、生活的一次次感悟和思索,更是对自身修养的培植和训练。循序渐进,贵在有恒,这就像是道德的长跑一样。

例如,盘锦市一完中一位学生的日记: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把日记称之为“道德长跑”,是因为它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体现。我以前不爱写日记,把它视为负担,久而久之自己也变得懒惰,老师都不嫌麻烦,一遍一遍地督促我写日记。现在,一天不写日记就不习惯了。因为那是我情感和价值观的真实流露,而且坚持记日记的习惯让我的品格逐渐独立和坚韧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持之以恒的毅力。凡事坚持终可贵,不做半途而废人。

6、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对于转化后进生,魏书生有着丰富的智慧。

(1)互助“结对子”。互助“结对子”就是学校领导、老师、优秀生都要与“后进生”结对子两人互助、有计划、有办法、有监督、有总结、有表彰。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携手并肩,共同进步。

(2)帮“后进生”找长处,压担子。

(3)走进家门,叩开心门。

7、六步教学,让课堂更为精彩。

魏书生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1)定向:确定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每节课的学习重点既从本节课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从单元,从整册书,以至从学科总体知识的角度看,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看。

(2)自学:目标明确,学生可以驾驶着自己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

(3)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解决,不能解决,自己记下来。前后左右4个人为讨论组,研究自学过程中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

(4)答疑:分组讨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全班同学,学生如果会,则由学生解答,学生不会,则由教师解答。在答疑时,可提出教学重点所列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读书时发现的疑难问题。

(5)自测:自我测验。测验方式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重点自己出题,自己答自己出的题;也可以请一名同学出题,大家答;也可以教师出一组试题,或做教材后面的练习题。

(6)自结:学生自己回忆总结这节课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胡祥云。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大全【第三篇】

4月26日、27日两天时间,我参加了x市教育学会组织的“学习实践魏书生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验研究会”。会上,x市实验中学范宝丰校长、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魏书生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一仁老先生分别就自己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研究心得为我们参会人员做了一次朴实、生动的讲座。这次会议使我对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有了一个心的认识和理解,现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心得汇报如下: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要是年轻一半,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可见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魏书生的思想精髓可以用6个字总结“自强、育人、教书”。看似很简单但是他真真切切地从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开始。他主张人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互斗的关系,因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互相谅解的。在遇到矛盾、解决具体问题时,则应坚持“正面引导,搞心理穿透”,而不搞“互相碰撞”。每个人对自己应本着“宁让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的精神,坚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样,人就可以以活得轻松一些,人际关系也就会更协调。

他本着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切实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的、商量的办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三个方面的开发,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

他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在他的班级里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少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助手而没有对手,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还主张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的搞分数控制。魏书生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他的那些既具有规律性又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中。在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杨一仁老先生在会上把魏书生看做中国素质教育的第一人。

魏书生把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学的基点,潜心钻研,着力摸索,从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入手,力求把人生观教育融汇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

魏书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功能,抓了思想教育,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文以载智”的功能,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带领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他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文道”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魏书生抓了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

他建立了计划系统,按计划行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事、时、人三者落到实处。他归纳出与语文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能放弃的事,制成具体规范化的措施,规定了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做事的方法。为了强化教学过程,魏书生又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方式,并制定了具体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惩措施。他很重视实践结果,又建立了反馈系统。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科学管理水平,他的教学实践体现了教育家的思想,改革家的魄力,思想家的气质。魏书生成功的经验是从实际出发,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能用语文这一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陶冶学生情操,能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掌握规律实行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的四步调控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他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天赋得到了发挥,特长得到了培养。他们在自由舒畅的民主自学环境中,恢复了“人”的本来面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学给语文带来了一派蓬勃的气象。正是他科学合理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他带的班级可以半个学期自学语文,但是学生的成绩还是名列前茅。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难怪有人会说:魏老师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当之无愧!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习、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每一个学生都有敏锐眼睛,他们好奇好探索,正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成人一样有了欲望创新也就从这开始了。但我们不能忽视学生正确认识,有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对于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就如一场足球比赛,并不觉得赢者就是代表胜利,而是过程。在这过程中,每一个学生是否对这场球赛重视,在踢时,每一个动作是否正确。这关键在于我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在过程中畅流到自由与美丽和对运动的热爱。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也就是他思想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刺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即传受知识,有开发智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与言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魏书生从教20多年里,其成就巨大,在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都引起不小的反响。魏书生有何等神功?为什么条件极差,成绩十分一般的班级到其手中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在带有疑问的反复阅读、思索中我深深体会到:魏书生没有神功,有神力。他这种力就是教书育人的动力,让学生爱学习的向心力、凝聚力。

正如魏书生所说的:“改变了自己,你觉得世界更可爱,水比昨天清,花比昨日艳,天空看起来都比昨日更蓝。”就会营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

以上是我对本次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努力的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做人的原则,争取更大的进步。

最后我想用魏书生的一段话与年轻教师共勉:尽管我们个人无法改变客观世界,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管理的天清日郎,能让自己更珍爱生命,善待他人,求真务实,奋发进取,能方善圆,宽容开朗。生活的大浪也许把我们冲上高峰,也许把我们卷入深谷,无论在哪一个坐标点上,我们都能让自己自强不息乐观进取,高楼住得,茅房居得;高官做得百姓当得;寒也耐得,暑也熬得;表扬禁得,批评听得,顺境处得,逆境受得。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大全【第四篇】

今年――年,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是讲情感,讲奉献,讲学习,关注人性发展的一年,至今为止,我们所经历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学习性,挑战性,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去回味、去反思。所以这一年对于我来说应该是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我的一年。

做为一名校长,我深刻的体会到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虽然我曾有过校长的实践工作经验,但对于新时期,新课程改革下的学校工作方式、方法、经验还是有待于提高的。自从观看了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光盘)和洋思办学经验(光盘)之后,尤其是在听取了臧局长在“新兴区文教局2006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校长队伍建设,提升一个素质,五种能力;向着研究型、专家型校长发展”的报告之后,我对于如何当好一名校长,怎样当好一名合格的校长,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多加努力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逐步的学习和内化,对魏书生教育思想和蔡林森校长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通过总结现谈谈认识体会如下:

一、魏书生、蔡林森的教育工作之成功在于他们具有超前的。

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正如市五小董欣在她的考察经验报告中的精辟分析:“学校领导关键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理念的引导,而先进的教育思想源于校长崇高的理想和境界。”可以说,校长的境界有多高,学校的办学思想层次就有多高。而校长的境界有来自高远的眼界,因此说“眼界就是境界,胸襟就是格局”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但目光要远大,眼界要高远,更应该境界崇高,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心一意为教育的长远发展,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着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所以一个成功的校长,必须有其独特的办学思想。综上所述,做为校长的我们真应该在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中去思考,思考怎样干好眼前事儿,分内事儿,事关教育发展的大事儿。

二、魏书生、蔡林森校长教育工作之成功在于他们健全的人格魅力。

平时我们在工作中总是要求教师这样或那样,应该干什么或不应该干什么,要求教师做到的往往我们自己却不能做到。带动力较差。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应该率先做到,不但做到,还要做到最好。像魏书生那样十几年如一日的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出现在全体员工的体操队伍面前,做好榜样与带动。像蔡林森校长那样每天第一个站在学校门口,用微笑和目光迎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他们都具备了优秀教育工作者所拥有的人格特质,那就是:有爱心讲诚信,尊重人坦诚宽容,勤俭朴素公正无私,虚心好学积极进取,有创造力和非凡的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待问题,处理问题“有方法”。他们所具备的这些特质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三、魏书生、蔡林森校长教育工作之成功在于他们对管理的科学化和对大局的运筹帷幄。

管理是一门学问,科学管理更是一门我们应该必修的学问。学魏书生教育思想,学洋思的办学经验,我们应该从中总结出一个他们共同的闪光点,那就是“科学的管理决定大局的统一,大局的统一决定领导管理的高效”他们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并通过学习内化,生成为自己的实践理论。我们现在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的创新管理模式,向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逐步过度,并努力打造出学校管理的特色,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这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摸索、积累、总结。“许多事情有时不是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想到”这句话说的真好。我们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管理的奋斗目标时,真的应该好好的品味一下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魏书生、蔡林森校长教育工作之成功所在还有很多很多“显性”和“隐性”的深刻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我想只要我们挖掘出、总结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就受用无穷了。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在努力内化以上学习认识的`同时,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

一、在提高一个素质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情感素质”。

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会坚持做到“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以礼待人”结合文教局提出的“情感奉献年”的奋斗目标,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热爱自己的事业,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为建设一支“讲情感、讲奉献、敬业、爱生、勤学、善教”的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

的能力;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能力;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能力。”

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注重“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两支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牢固树立“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并提高认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工作,逐步增强教师的学习力,使我校教师向着“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发展,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师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做事的品质,为他们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有更好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牢固树立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在工作中,努力用方法用智慧来实施自己的领导,在实施办学中要“坚持全面育人,质量第一永远不变”的思想。牢固树立“教学”永远是学校中心工作的主题思想,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带领教师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教材教法,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学生,去实施课改实践,积累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坚持听、评、指导课,在工作中与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面临的、所要提高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提升“一个素质”。提高“五种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努力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专多能”型的校长。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的长远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大全【第五篇】

七月底,在xx局长亲自率领下,我区校级领导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魏书生教育思想的诞生地――辽宁省盘锦市参观学习。虽然没有见到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本人,但经过在魏书生老师工作和领导过的学校近一周的访问学习,通过深入到学校、班级、师生、领导中,近距离的看、问、交流,魏书生教育思想逐渐地深入到我们的内心,我们无不深深地被魏书生教育思想所折服,对魏书生教育思想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感悟。下面谈几点主要体会和思考。

魏书生育人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真正地悟出了教书育人之道,并坚定地践行之。魏书生教育思想核心是民主与科学。

首先,要深刻领悟民主思想,运用好民主思想。

魏书生教育民主思想解决了教育发展的本质问题。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调动师生发展的积极性,而推动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关键点在于调动教育者教的积极性和被教育者学的积极性,魏书生教育民主思想解决了”我想教“和”我想学“的问题,这样就解放了师生,也就解放了教育。此行,我们在盘锦市的学校里看到了一个个的鲜活事实例证。

1、民主思想体现在学校管理上。

校长治校民主。

一所学校能不能做到真正的民主,校长是关键。盘锦实验中学的现任校长谈到他第一次上任做校长时去请教魏书生老师该如何做校长,魏书生老师只送了一句话:”做好自己“。这真是耐人寻味,让我深思,魏书生老师讲的校长”做好自己“包含深意,校长”做好自己“就意味着要率先垂范,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校长希望学校能”民主“起来,校长自己一定得”民主“在先。做好自己还要修炼好自己的人格。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教师的人格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的发展;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魏书生非常重视自身人格的修养,他的人格魅力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他努力地实现人格的提升,用自身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我们看到魏书生老师是这样,他的追随者也是这样,我们见到的几位盘锦学校的校长在管理上都有这样的特质:事业至上、真诚待人、决策民主、做事光明磊落、做人坦荡大气。可见校长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学生管理民主。

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学校在解决学生早恋、带手机上学、迷恋时尚、严重违纪等的棘手问题时,无不首先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学生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在理解的前提下学校不是靠简单粗暴的”堵“,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讨论制定解决办法,让学生通过民主、自主、自治的方式实现学生管理民主,管理效果自然理想。我们看到和感受到这样管理所带来的自律、自由、清新的管理文化气息。

2、民主思想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解放学生就要解放学生天天学习的课堂,课堂民主了学生的学习也就解放了。在盘锦我们听了几节课,深深地感受到魏书生教育民主思想在课堂里的体现。盘锦学校的课堂基本的特性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师生平等交流,同学习惯于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于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有时师生共同探讨、有时学生做起老师、有时围着各自的小黑板激烈辩论…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角和主人,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民主的学习方式。

3、民主思想体现在文化、风气中。

民主思想在学校的最高表现形式应该呈现在学校文化、风气中。通过观察和座谈,我们发现盘锦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和干群关系都呈现出一种令我们羡慕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决策喜欢在商量中进行,执行在自觉、自动中完成,评价在严格和”正常“中展开,民主思想让学校人际关系简单而纯洁起来,让工作专注而高效起来。可以看出魏书生教育民主思想在盘锦的教育人中已深深扎根。同时,我们还发现这里的老师和领导特别爱”面子“。他们的”面子“是怕竞聘不上班主任、怕表现不好班主任不聘自己;他们的”面子“是唯恐自己的工作会拖了集体的后腿、自己的行为有违集体的荣誉。这种”面子“观就是一种正能量,它利于学校统一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它让学校积极向上的风气和主流文化长盛不衰。

其次,要深刻领悟科学思想,掌握好科学思想。

魏书生老师不仅有一套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还有一套严谨、科学的方法论。魏书生老师提出的教育科学思想解决了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魏书生老师强调科学化分三段,第一段,叫做建立计划系统。第二段,建立监督、检查系统。最后一段叫总结反馈系统。民主的层次越高,制度的规范越细。在盘锦学校实地参观,我们真切地触摸到魏书生老师科学思想的实践与发展。

1、管理形成科学体系。

纵观盘锦的几所学校的管理,在操作层面上都已形成完善的现代化科学管理体系,忠实地践行着魏书生老师提出的”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科学管理理念。精细化的管理让我们在参观的学校里的每个角落几乎发现不了垃圾;让我们在参观学校里的课堂上发现了在落实”每节课都有检查评价“的课堂管理人员;让我们在参观学校大课间时发现各个环节和流程管理的细致与到位。我们感受到盘锦教育高品质的背后支撑着的科学管理。

2、养成教育形成科学体系。

我们发现盘锦教育的窥见了养成教育不仅仅只是大课间搞得好这么简单。我们从师生的文明程度、校园的环境卫生、一日常规、每天七个一分钟、课堂和活动的组织纪律、严格有章法的过程管理中窥见了盘锦养成教育科学体系的端倪。

3、教学改革形成科学体系。

盘锦的课改在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我们在盘锦的课堂里看到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江浙一带的教育风格和国外先进教学的理念。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从他们实施的教学案、教学过程监控、教研教学整体水平中也看得出他们的教学教改组织实施体系也很齐备和成熟。

仅是学校领导领悟了魏书生思想是不够的,校长要积极地通过开专题讲座和带领大家共读有关魏书生思想书籍,及时在实践中总结践行魏书生思想的心得体会,表彰学习实践先进,让魏书生教育思想在小林实验小学的师生心中扎根。

学习践行魏书生教育思想要抓住本质,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抓住本质就是要紧紧抓住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民主和科学两大核心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这样我们的改革就会保持正确的方向。同时,在践行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中要注重行动智慧。要虚心地学、创造性地学;要在借鉴中做、改进中立。要以民主科学管理、大课间、课改三个方面为为重点,扎实而创新地开展下学期的践行魏书生教育思想实践活动。让我们起而行,用魏书生教育思想为学校发展注入一股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大全【第六篇】

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魏书生的思想是真真切切地从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开始。他主张人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互斗的关系,因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互相谅解的。在遇到矛盾、解决具体问题时,则应坚持“正面引导,搞心理穿透”,而不搞“互相碰撞”。每个人对自己应本着“宁让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的精神,坚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样,人就可以以活得轻松一些,人际关系也就会更协调。

他本着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切实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的、商量的办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三个方面的开发,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

他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在他的班级里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少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助手而没有对手,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还主张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的搞分数控制。

魏书生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他的那些既具有规律性又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中。在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把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学的基点,潜心钻研,着力摸索,从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入手,力求把人生观教育融汇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

魏书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功能,抓了思想教育,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文以载智”的功能,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带领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他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文道”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魏书生抓了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

他建立了计划系统,按计划行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事、时、人三者落到实处。他归纳出与语文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能放弃的事,制成具体规范化的措施,规定了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做事的方法。

为了强化教学过程,魏书生又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方式,并制定了具体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惩措施。

他很重视实践结果,又建立了反馈系统。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科学管理水平,他的.教学实践体现了教育家的思想,改革家的魄力,思想家的气质。

掌握规律实行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的四步调控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他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天赋得到了发挥,特长得到了培养。他们在自由舒畅的民主自学环境中,恢复了“人”的本来面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学给语文带来了一派蓬勃的气象。

四、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难怪有人会说:魏老师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当之无愧!

五、学习他务实的品德,强壮的生命支柱。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习、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六、学习特指导学生创新。

每一个学生都有敏锐眼睛,他们好奇好探索,正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成人一样有了欲望创新也就从这开始了。但我们不能忽视学生正确认识,有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对于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就如一场足球比赛,并不觉得赢者就是代表胜利,而是过程。在这过程中,每一个学生是否对这场球赛重视,在踢时,每一个动作是否正确。这关键在于我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在过程中畅流到自由与美丽和对运动的热爱。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也就是他思想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刺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即传受知识,有开发智力。

七、学习他养成少说多干的好习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与言教是教师必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魏书生从教仅23年,但其成就巨大,其名声家喻户晓,在教育界引起不小的反响。魏书生有何等神功?为什么条件极差,成绩十分一般的班级到其手中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在带有疑问的反复阅读、思索中我深深体会到:魏书生没有神功,有神力。他这种力就是教书育人的动力,让学生爱学习的向心力、凝聚力。

正如魏书生所说的:“改变了自己,你觉得世界更可爱,水比昨天清,花比昨日艳,天空看起来都比昨日更蓝。”就会营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从魏书生的育人篇中我体会到:魏书生注重的是教育教学的方法、步骤,强化的是能力识的运用。古人所说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大全【第七篇】

今年――,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是讲情感,讲奉献,讲学习,关注人性发展的一年,至今为止,我们所经历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学习性,挑战性,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去回味、去反思。所以这一年对于我来说应该是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我的一年。

做为一名校长,我深刻的体会到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虽然我曾有过校长的实践工作经验,但对于新时期,新课程改革下的学校工作方式、方法、经验还是有待于提高的。自从观看了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光盘)和洋思办学经验(光盘)之后,尤其是在听取了臧局长在“新兴区文教局20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校长队伍建设,提升一个素质,五种能力;向着研究型、专家型校长发展”的报告之后,我对于如何当好一名校长,怎样当好一名合格的校长,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多加努力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逐步的学习和内化,对魏书生教育思想和蔡林森校长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通过总结现谈谈认识体会如下:

一、魏书生、蔡林森的教育工作之成功在于他们具有超前的。

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正如市五小董欣在她的考察经验报告中的精辟分析:“学校领导关键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理念的引导,而先进的教育思想源于校长崇高的理想和境界。”可以说,校长的境界有多高,学校的办学思想层次就有多高。而校长的境界有来自高远的眼界,因此说“眼界就是境界,胸襟就是格局”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但目光要远大,眼界要高远,更应该境界崇高,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心一意为教育的长远发展,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着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所以一个成功的校长,必须有其独特的办学思想。综上所述,做为校长的我们真应该在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中去思考,思考怎样干好眼前事儿,分内事儿,事关教育发展的大事儿。

二、魏书生、蔡林森校长教育工作之成功在于他们健全的人格魅力。

平时我们在工作中总是要求教师这样或那样,应该干什么或不应该干什么,要求教师做到的往往我们自己却不能做到。带动力较差。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应该率先做到,不但做到,还要做到最好。像魏书生那样十几年如一日的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出现在全体员工的体操队伍面前,做好榜样与带动。像蔡林森校长那样每天第一个站在学校门口,用微笑和目光迎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他们都具备了优秀教育工作者所拥有的人格特质,那就是:有爱心讲诚信,尊重人坦诚宽容,勤俭朴素公正无私,虚心好学积极进取,有创造力和非凡的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待问题,处理问题“有方法”。他们所具备的这些特质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三、魏书生、蔡林森校长教育工作之成功在于他们对管理的科学化和对大局的运筹帷幄。

管理是一门学问,科学管理更是一门我们应该必修的学问。学魏书生教育思想,学洋思的办学经验,我们应该从中总结出一个他们共同的闪光点,那就是“科学的管理决定大局的统一,大局的统一决定领导管理的高效”他们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并通过学习内化,生成为自己的实践理论。我们现在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的创新管理模式,向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逐步过度,并努力打造出学校管理的特色,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这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摸索、积累、总结。“许多事情有时不是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想到”这句话说的真好。我们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管理的奋斗目标时,真的应该好好的品味一下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魏书生、蔡林森校长教育工作之成功所在还有很多很多“显性”和“隐性”的深刻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我想只要我们挖掘出、总结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就受用无穷了。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在努力内化以上学习认识的同时,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

一、 在提高一个素质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情感素质”。

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会坚持做到“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以礼待人”结合文教局提出的“情感奉献年”的奋斗目标,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热爱自己的事业,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为建设一支“讲情感、讲奉献、敬业、爱生、勤学、善教”的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

的能力;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能力;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能力。”

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注重“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两支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牢固树立“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并提高认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工作,逐步增强教师的学习力,使我校教师向着“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发展,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师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做事的品质,为他们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有更好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牢固树立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在工作中,努力用方法用智慧来实施自己的领导,在实施办学中要“坚持全面育人,质量第一永远不变”的思想。牢固树立“教学”永远是学校中心工作的主题思想,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带领教师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教材教法,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学生,去实施课改实践,积累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坚持听、评、指导课,在工作中与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面临的、所要提高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提升“一个素质”。提高“五种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努力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专多能”型的校长。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的长远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大全【第八篇】

通过参加伊滨区魏书生班级管理专题报告会的学习,近距离的接触到了敬慕已久的魏书生老师,在朴实淳厚外表下面,蕴藏着无比强大的内心世界,一天的讲座,带给我们的是感动和震撼。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但我感触最深的是魏书生教育生涯的若干个细节,列举一二:

1、写日记。从普通教师到领导岗位,到教育大家,他写日记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这需要什么样的毅力才能如此的坚持呀!做好一件事容易,难就难在长期坚持做下去,由此想到我们学校的工作,认真梳理一下,那些事我们还在坚持做,还在坚持往细处做:我们的课改,全镇已经推进了四年,大部分学校还在坚持往深处、细处推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还仍有个别学校只是浮在水面上,还在观望,还在“等这阵风刮过去”;小学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今年我们重点抓的是阅读和书写习惯的培养,大家都找到了切入点,但是能否长期的坚持下去?司马小学的《书法周周展》和《金色年华文学社》,陈俊峰校长已经坚持三年了,还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梁村小学的社团建设从去年创建到现在,持续在做,并不断的完善和壮大;东吉小学的宋会阁校长,在那么小的学校里,在没有专业体育教师的情况下,长期开展跳绳活动,学生代表镇参加区运动会,取得了优异的的成绩。还有很多例子,不再枚举,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再小的事情,只要长期坚持做下去,做到极致,就是成就传奇!

3、课前唱歌。唱歌既是能放松解压,又能振奋精神、鼓舞士气,魏书生坚持课前唱歌的方法,其实我们平时也在做,我们大部分学校是在上下午预备钟后组织各班级唱歌的,在那个时间段,整个校园中荡漾着歌声,充满着朝气和活力。在这方面,苏沟小学的唱红歌活动就坚持的很好,不只是预备后唱歌,而且上下午放学也唱,学生排着整齐的路队,伴着嘹亮的歌声,走出校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道至简,魏书生的许多做法,我们其实也做过,或是正在做,我们缺的是坚持,长期的坚持,坚持做一个身体健康的教师,坚持做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96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