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52444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当代企业管理;积极管理

Abstract: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trend of rise of psychology development by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sitive psychology mainly studies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human, to see the human with openness and appreciate the vision. Based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related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on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ot only able to make employees happy in the work,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aff,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Key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ctiv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 积极心理学背景与含义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其兴起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当时美国社会正在逐步从战争、贫困的环境进入一个平稳、富裕的阶段。当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们的关注点也将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从物质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是美国国民的生活幸福感指数并没有任何增长。相反,美国社会中的抑郁症患者数量反而增加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与关注也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之外,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也受建构主义和存在主义及四大宗教的影响。这些学派的理论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心理学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心理学的目的就是充分实现人的潜能、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治疗和矫正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2009)。随着心理学的逐渐发展,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对传统心理学所忽视的领域进行补充研究。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着必然性与不可忽视的作用。

“积极”这一概念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但是对于这一概念的表述一直不十分明确。知道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这一概念才逐渐在心理学界得到明确。目前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含义这要是指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解释人们的心理现象,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与优秀的品质。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心理学非常关注积极情绪体验。心理学一直非常关注情绪体验这一领域,但是之前的研究大圩偶数集中于消极情绪或者消极情绪将导致怎样的结果。积极心理学将积极情绪作为研究重点。积极情绪“拓展-构建”理论提出,积极情绪能都构建个体的思想或行为。积极情绪有利于个体的长期发展。后续的大量研究也证实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体的行为或者思想。目前主要的研究包括主观幸福感的研究(Diener,2000)、快乐的研究(Lyubomirsky,2001)和积极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Salovey,2000)。

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被称为积极人格理论。积极人格来源于塞里格曼对于个体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他通过对儿童进行困难活动的研究发现,人们在经历过很多次失败之后,当再次遇到相似的情景或者活动的时候,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Seligman,1991)。塞里格曼指出,导致人格出现问题的原因中,失败是最容易导致不良人格的。但是并不是每一次失败都会导致不良人格,并且对于不同的个体,也许面临同样的失败,有的人会导致问题人格,但是有的人却不会。对于这种差异,他将其解释为不同的人格类型会导致不同的解释问题的风格。他将人大致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其中乐观型的个体会将失败看作是外部原因所致,并且是暂时的。成功是可控的,来源于自己的努力。然而,悲观型个体则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为自己内部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类型的人往往认为成功是偶然的。

积极人格的形成不但需要个体的内部体验,同时还需要一个积极的外部环境。积极心理学所指的积极外界环境是那种能促使个体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并且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的环境系统。这个环境系统包括积极的社会系统,即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重要的政策;积极的工作场所或生活场所组织系统,只要涉及到个体的工作及生活的环境;家庭组织系统,也就是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涉及面广,内容相对繁多,心理学目前并未在这一方面有较系统的研究体系。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积极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积极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

塞里格曼在研究中,曾对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中筛选出的1100名运功进行长达5年的追中后发现,具有积极情绪的经纪人的业绩比消极情绪的人高出88%。由此可见,员工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帮助组织产生更好的绩效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从员工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和构建积极的工作环境三方面探讨。

员工积极的情绪体验

工作的意义不单单在于做什么事和赚多少钱的问题上,工作关系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

关于工作的定位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的员工将职业仅仅定位于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这样的员工只有在得到物质报酬时才会感到满意。这样的员工较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一旦物质报酬不能达到心理预期就会抱怨,这类员工较易产生离职倾向。还有一类员工比起物质报酬更在意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这类员工往往热衷于升职,他们将工作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但依旧没有真正的将工作与内在价值相融合,一旦在主观上感受到升职的瓶颈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最后一类员工将工作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对工作具有河大的兴趣。这类员工在工作中最不易于产生消极情绪,也是三类员工中产生抱怨最少的员工类型。

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让员工享受到工作过程的快乐。这种愉快的情绪包括外感官的愉快和心理上的愉快。相对于感官上的愉快来说,心理上的愉快更为持久。要帮助员工在衡量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时,多使用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减少外界对成功评判标准对自己的影响。积极的状态不但包括外界的指标,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综合的心理素质。

其次,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体会到收获与希望。完成目标是帮助员工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断的向员工提出适宜的工作目标,会激发员工的潜力,并且能在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和进步的欣喜感。有效的企业目标能够激发员工的向心力,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第三,帮助员工正确认识收获和已经拥有的成绩。引导员工寻找自己在工作中的长处和优势,这样就能在工作中寻找到热情。同时还要恰当的赏识员工,认识到员工的积极作用,克服员工的自卑心理。

员工积极的人格

员工的积极人格能够帮助其在工作中更多的体会到幸福感和快乐。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帮助员工在工作中完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帮助员工关注自我实现。关注自我实现的员工往往能够较深刻的理解工作的动机和意义。这样的员工会将工作与认知及情感相融合,对工作的判断也不仅仅是物质报酬或者权利游戏。具有这样积极心理的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形成较高的价值判断。

第二,培养员工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工作的推测和判断。这离不开管理者对员工的赏识和鼓励。所有的员工都期待管理者的赞扬,当管理者认识到员工在工作中的成绩时,要及时加以适当的赞扬。

第三,培养员工的自我调解能力。在现实的工作中,很多困难是难易避免的。哪个员工都不可能事事顺利。当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及时调整心态面对就显得非常重要。有过能换个角度看问题,挫折也能变成收获。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往往能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构建积极的工作环境

积极的工作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客观存在的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其中,客观的环境包括企业的厂房、办公环境、住宿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对于员工来说是真实存在的,每天都要接触的。如果物质环境不能得到保证,员工很难感受到幸福感,即使是工作的愉悦感也会大打折扣。积极的工作能够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增加员工的积极心理。

心理环境包括企业的文化因素、领导者风格和企业工作氛围。企业的价值观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领导者对于员工来说就是反射企业的一面镜子,他们从领导者身上能看到希望也能感受到失望,所以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和做人准则会对员工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工作氛围应该是友爱的、和谐的、轻松的、积极的。这样的工作氛围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同时也能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机会。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倡导企业管理者以员工为管理中心,通过对员工的肯定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来让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不但能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更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率,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乐观主义—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谢晓明,姜国清。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小企业中的员工管理[J].现代营销,2011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图书馆心理学 图书馆制度建设 心理教育

[分类号]G252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世界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如是说。可见人们对图书馆期望之高,因为天堂可以理解为幸福的代名词。图书馆是这样的地方吗?图书馆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幸福是什么?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1.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幸福是一种主观精神层面的情绪体验――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这是积极心理学给幸福下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幸福的科学。它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幸福、快乐、满意等人类一切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人类积极品质和社会制度的形成过程,来探索人类获得幸福的途径,最终目的是帮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

在20世纪,许多心理学家发现传统心理学研究中忽视了对个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其研究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故而被称为消极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索人的积极层面。继之大量的研究发现,对幸福、发展、快乐的追求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疾病更有价值。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把这门学科命名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了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了幸福、福乐(flow)和身体愉悦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则主要研究了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②主张心理学研究积极人格。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并对它们的形成过程作了具体的实证研究。③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都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虽然积极心理学的历史极其短暂,但科学家却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开始被应用到管理、教育、临床医疗等多个领域,而且效果显著,潜力巨大。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欣喜地发现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2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心理学

图书馆有自己的心理学,众所周知的是读者心理学。读者心理学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8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90年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至今没有重大突破,已处在边缘化的状态。笔者认为读者心理学的发展之所以停顿,原因有三:①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图书馆硬件及图书馆技术的建设上,对人的作用重视不够,因而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便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②读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较少,致使人们觉得用处不大,所以渐渐被淡忘,这是宣传问题;③从事读者心理学研究的人员数量太少,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更是有限,使得读者心理学的研究不够深入,较难取得重大突破。另外,近年来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对图书馆员心理的研究,即分析馆员心理现象、阐明其心理特征、心理活动、心理发展对图书馆工作的依存关系,引导馆员在心理上与图书馆工作在更高层次上的相互协调。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零碎分散,尚未形成体系,但在图书馆领域,读者心理学却因此扩展成为了图书馆心理学。

2.1 图书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进展

图书馆心理学是研究图书馆文献资料交流中人们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读者阅读需求心理的研究、馆员的心理对策研究、领导者心理研究和图书馆环境与心理研究4个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馆员的心理与图书馆环境心理两个方向上,特别是图书馆员心理研究方面,近期取得了重要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是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的“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这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第一次从实证角度,运用心理测量手段,大样本量地探究图书馆员主观生活质量,测算我国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尝试,得出了一系列极具说服力的调查结论,科学而准确的描画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图书馆心理学里程碑性的研究成果,它使图书馆心理学摆脱了纯感性推导的初级阶段,对图书馆心理学今后的研究方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心理学的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急待发展与壮大。而积极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力量,既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又代表着心理学发展的方向,通过研究与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图书馆心理学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观点,相信每一个人天生便具有许多优秀品质。着力研究每一个图书馆员和读者所具有的积极方面。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是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的观点,因为积极的理解能充分调动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会更有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

・图书馆心理学应加强对传统经典心理学的研究和吸收,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深度,并关注现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并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验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把积极心理学的具体成果创造性地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从而形成图书馆心理学自己的理论,使图书馆心理学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徐建华教授的“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正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徐教授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图书馆领域验证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观点,即通过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来发现影响主观幸福感一即快乐指数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权重与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目的是使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受。

随着整个社会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与关注,心理学越来越多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图书馆心理学也将迎来黄金的

发展时期。只要我们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研究出发点,以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为最终目的,图书馆心理学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3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制度建设

在开篇提到的名言中,博尔赫斯为什么愿意把图书馆比做“天堂”呢?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可以自由获取;有秩序井然、幽雅舒适的环境可以安坐;有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以享受;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权利得到有力的保护,身临这样的“仙境”,怎么会没有“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呢?所以图书馆应该成为天堂,必须成为天堂,否则就会在网络时代遭受淘汰的命运。

3.1图书馆员的从业状态

读者的需求我们已经了解,图书馆员的感觉又如何呢?那就要看图书馆的工作是否发挥了馆员们的才干,图书馆的收入是否令馆员满意,图书馆的同事关系是否温暖团结,一句话――图书馆员们是否体验到了幸福感?这对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实现图书馆的即定目标,保持图书馆员队伍的稳定性方面意义重大。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工作满意度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合理,超过50%的人对直接上级不满意,超过50%的人对自身的前途缺乏信心,接近40%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人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图书馆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徐建华教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快乐总指数为,这表明当今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整体快乐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然而被调查者自我评测的结果却只有,自评结果低于客观测量结果,这表明整个图书馆行业人员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自信心不足。这与图书馆行业公众关注度不高,行业形象不明晰,社会评价偏低的行业特征密切相关

3.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制度建设的启示

那么图书馆应该怎样做才能既达到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又使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愉快与自信呢?答案是建立积极的图书馆制度。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制度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的来源。积极的社会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学校等是几个重要的方面。

图书馆本来就是一种制度产品,即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保障公民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权利而提供的制度产品。图书馆制度又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国家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宏观制度),是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图书馆制度安排;行业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中观制度),是图书馆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则;机构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微观制度),就是各实体图书馆自己制定的管理与服务规则。我国图书馆界对微观制度的研究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成果,但对宏观和中观制度的研究却很少,而目前图书馆在这两个方面的缺位却比较严重,表现在图书馆立法缺位、职业自律制度缺位、职业权益保障制度缺位、职业准入制度缺位等。制度的缺位已经严重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为制度缺位必然带来职责的缺位和功能的缺位。

积极心理学认为,国家层面的积极社会制度的建立,需要国家在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社会舆论的营造、在国家发展计划等方面体现出积极的意义,即要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核心。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GDP崇拜”现象,把国家发展理解为一种物质的堆砌,造成了国家公共事业投入不足,与广大民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其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造成了目前制度缺位的严峻现实。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加强对图书馆行业的重视,继续增强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整个行业的社会地位。在行业层面,主管部门与行业学会应该加强责任感与凝聚力,完善行业的制度建设,加强公共关系意识,展现当代图书馆的明晰形象,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注与认同。在机构层面,一个单位或团队的工作制度是否积极,则是通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来反映的。首先,员工的被期望成功的需要和与工作有关的物质设备的需要是否满足;其次,员工在团体中的重要性是否满足,第三是员工的归属或参与的需要是否满足;最后是员工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当员工有了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任务的目标也就自然地达到了,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图书馆只有在宏观、中观、微观都建立了积极的制度,图书馆的事业才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所以加强制度研究已是图书馆界时不我待的任务,而在这个领域蒋永福老师提出了制度图书馆学的概念,韩继章先生呼吁建设包括技术图书馆学、人文图书馆学和制度图书馆学内容在内的完整的新图书馆学理论体系。这充分反映了图书馆人的使命感和时代感。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图书馆人在制度建设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4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质量的生活不仅仅只是指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物质,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以美国为例,20世纪末美国患抑郁症的人数是40年前的10倍多,而且心理疾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国内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比率约为10-40%,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怖、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这些消极情绪在心中久居不散,势必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4.1积极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是相互独立的,也即快乐情绪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减少,快乐情绪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增加;反之亦然。所以传统的诊疗性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问题的研究上,期望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幸福,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不能借助去除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来建设一个幸福社会,同样,人类也不能通过消除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获得幸福,幸福的获得必须踏上获得幸福的正确途径。只有通过培养积极力量才能真正阻碍和预防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

4.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积极心理学3

一、积极心理学和积极人格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人格特质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这类灵性资产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生积极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转变,因此这一阶段的初中生处在一个迷茫的阶段。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来发现或者塑造积极人格,对初中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初中阶段,应该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向他们灌输和渗透一些积极健康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他们积极人格的塑造是很重要的。同时,积极人格能够帮助这些初中生们应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应对挑战,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更好的享受生活。对于那些消极颓废的思想也能够去除,是初中生们以信心满满的姿态来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生积极人格塑造的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积极健康的思想,让初中生们能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塑造积极人格。课堂上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还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场所。积极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久努力的结果。学生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堂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积极乐观思想对初中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是极为有用的。在初中课堂里,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课堂,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这些内容里不仅是学习文字、史实,还可以学习其中的经验教训、思想内涵。例如通过学习课文《愚公移山》[1],可以教会学生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取得成功。通过课本内容,来逐渐渗透这种积极的思想。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可以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态,还有教师的言传身教。事实上教师的许多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面对问题和挫折,不逃避、不退缩,以乐观的心态去应对挫折,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能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继而培养积极的心态、塑造积极人格。同时,在教室黑板报还有墙上还可以贴上一些积极乐观的名言警句,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接触到,这样更有利于积极思想的渗透,对于初中生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二)大力开展团体活动,使初中生们能够在团体活动中体验积极,更有利于塑造积极人格。人们在群体活动中的感触对于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心流。心流指的就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感觉。体验心流的时候人们会感到满意或者是享受。初中生们经常参加一些团体活动,能够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感受,也就是心流,去感受幸福。因此,学校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团体活动,让初中生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团体活动,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参与感,体验心流,从中体会到幸福感,更有利于初中生们积极人格的塑造。像主体班会、文艺汇演、运动会等等[2]。除了校园内的集体活动,还应该把目光投入到校外的集体活动,如夏令营等。灵活运用这些团体活动,更有利于初中生人格的塑造。(三)通过积极的家庭影响来塑造初中生的积极人格。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通过积极的家庭影响可以有效帮助初中生塑造积极人格。积极的家庭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家庭教养,家庭教养对于初中生人格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好好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拥有好的家庭教养,更有利于他们积极人格的塑造。第二个方面是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于初中生们人格塑造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家庭和睦幸福、父慈子孝,家庭氛围较好的情况下,他们的孩子的人格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这些孩子能够在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迎接挑战。如果一个家庭整体氛围比较压抑、家庭氛围比较消极的时候,他们的孩子的人格应该是一种消极的、悲观的,这种人格将会使孩子无法正视困难、选择逃避。家长应该尽量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塑造积极人格[3]。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格,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渗透积极心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的家庭影响等方面的措施,来帮助初中生们塑造积极人格,使他们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处理问题,克服挫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项亚光,卫红云。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生积极人格之塑造[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01):41-45.

[2]张慈,刘晓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积极人格塑造的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4):131+133.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4

如何才能改变不良的习惯?

改变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个步骤,明确你到底要改变哪个习惯。

比如说你希望克服拖延的习惯,你希望戒烟,你希望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不管你的习惯是什么,一定都有方法可以改变。

改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明确你要改变的,你最好拿出纸笔把它写下来:我每天要运动30分钟,或我要成为一个不抽烟的人……先把它写下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二个步骤,改变要靠意愿。

你必须激起自己100%要立刻改变的意愿,也就是不是"想要"改变,而是"一定要"改变。我时常问一些想要减肥的人:"你们在座有想要减肥的,请举手!"我看一下,当然就有很多人举后,有些人身材已经很瘦还要减肥,也不知道他到底举手要干什么。"你们想减肥想了多久了?"他们说好多年了,我说到底多少年?他们说有20年了,我说了没有?他们说当然没有。我说因为你们只有"想要"减肥,而不是"一定要"。

所以说任何习惯都可以改变,可是你必须先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而且是现在就要改变。同时你必须,现在一定要改变,而不需要十几次。

第三个步骤,打断自己的惯性。

比如说想要减肥的,建议下次你去餐厅的时候,就拿大堆的食物,当你要吃的时候,你就大声地喊说:"我是一头猪。"在餐厅里大声吼,很多人就会看到你,觉得你这个人很奇怪。你有这样的经验,你可能会吓一跳,自己会觉得很丢脸,所以下次一拿很多食物要吃的时候,就会想到此次惨痛的经验,这样就可以停止自己的行为举止。或是每当自己有负面情绪和时候,告诉自己"停止",这样一句话,你就会立刻振作起来。

很多习惯之所以没有办法改变,是因为惯性没有被打断。当你在抽烟的时候,你可能把烟反过来抽,一下烫到嘴巴,说:"啊!好烫。"打断惯性是很重要的。或者你喝啤酒,一次喝25瓶算了,喝到全部吐出来还要继续喝,满脸都沾到这些东西,你觉得实在太恶心了,下次一定要戒掉。

所以打断惯性是很重要的,之所以习惯没改掉,因为惯性没有被打断。

第四个步骤,必须要输入新的惯性或是新的习惯。

举例,当你想要每天吃蔬菜水果的时候,你觉得有益于身体,那你是想打断以往肉食过多惯性;可是你办公室附近都是一些牛排、炒菜、炒肉或是一些肉羹、肉圆之类的餐馆,这时你可能会习惯地说:哎呀!算了!另外一家好远,就近吃了吧!

你必须找一个好的弥补方案,所以你必须打听到一个固定的餐馆,它可以提供你要的食物,你每天去那个地方要求他改变菜色,这样就等于有另外一个新的解决方法,你才可以形成素食的新习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85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