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心得体会范文实用5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毛概心得体会范文实用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毛概心得体会1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高校;《毛概》教学改革;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1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毛概》是通过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教育,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原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课程。在《毛概》中,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思想体系最根本的原则,它与群众路线、独立自由理论一起被誉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以实事求是为根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客观真理。这一点,在高校《毛概》教学改革中,同样适用。
一、高校《毛概》教学改革现状
1.高校《毛概》教学改革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教化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思路是:从转变教学理念开始,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优化教学内容为主线,以改革教学方法好手段为突破口,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针对性,将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一改革思路适用于所有的思政教育课程,但是,与其他思想政治课程相比,《毛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决定了高校《毛概》教学改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高校《毛概》课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毛概》课程距今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和鲜明的党性,该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改革开放后流入中国的、腐朽的西方思想文化意识持坚决抵制态度。这也要求高校在《毛概》教学改革中,要坚持其思想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坚持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要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思考能力,为学生思想意识、身体并重发展打好基础。
2.高校《毛概》教学改革现状
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都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概等课程的改革状况,并就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多次做出了重要指示。在2015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家办公室先后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高校按照中央要求,重视广大师生的意识形态建设。教育部重要领导也随之就高校教师的个人修养提出了要求,要求广大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守道德、法律和政治底线,禁止不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出现在高校课堂上,要求广大教师经济传播正能量,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然后借助高校教学改革的东风,开展了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改革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为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高校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同时对西方文化进行了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面貌也焕然一新。
二、高校《毛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改革方向不明确
《毛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给大学生更多的人文社科、党史国情方面的知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再就是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掌握和能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改造客观世界。但是,结合实际来看,许多高校在《迈高》教学改革中,都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这一个问题,如许多高校在《毛概》课程设置中,都没有根据学生现实需要,合理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从比例,教学始终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内容陈旧、老化,也没有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开设富有特色的毛泽东思想课,教学目标不明确,实事求是思想在《毛概》教学改革中的指导作用没有体現出来。
2.教学内容和方法单调
毛泽东思概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指导作用。直至今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毛泽东思想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各级党和政府都要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毛概》中的许多理论和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对于大学生来说,许多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将《毛概》理论教学与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许多教师在《毛概》教学中,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教学方法单调,导致《毛概》课堂教学缺少情趣、气氛沉闷,学生对《毛概》教学不感兴趣。
3.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有待优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毛概》教学考试与评价都以期末考试这种终结性考试方式为主,不同的是有的学校采取的开卷考试,学生的发挥空间较大。有的学校采取的是闭卷考试法,考试内容和答案都非常客观,对学生的记忆力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学生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自从2007年高校课程改革以来,各高校都针对《毛概》教学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统一命题考试、分班命题考试等被应用到《毛概》考试中来。但是,不管是统一命题还是闭卷考试,它们实质上都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考核方式的表现,都脱离了实事求是的范畴,都无法真实、全面反应《毛概》教学效果,它也使得高校《毛概》教学始终停留在“应试”的框架内。
三、实事求是思想在高校毛概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1.实事求是,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毛泽东思想与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就是水火不相容的。《毛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接受毛泽东思想教育、引导和改造,使大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的作用和意义。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社会主义发展转型关键时期,受市场经济大环境、多元文化和“互联网+”时代影响,许多大学生都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艰巨性不断提高。要想确保高校《毛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取得高效,高校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并在改革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去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争取通过《毛概》教学改革与教学,使大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性,使学生理性看待中国转型时期发生的各种问题,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2.与时俱进,革新教学内容
《毛概》是一门思想性、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具有与时俱进特质的课程,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于与时俱进。要想提高《毛概》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改革中,高校要根据学生思想状况、发展要求,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具有针对性的《毛概》课程,并在教学中将相关理论与历史知识、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将更多有用的素材和资料应用到教学中去,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如在文学院开设《毛泽东诗词、书法》教学,在管理学生开设《毛泽东领导艺术》教学,紧贴学生专业方向进行《毛概》教学,以促使学生思想和专业能力并重发展。在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观点教学中,教师要重点讲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并联系当前时政热点,譬如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有关毛泽东思想的新提法、新建議,大国关系进展及中央在国与国问题上的新对策等,使学生了解党的执政方针和方向,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又如,在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时产生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名人轶事、典故等应用到教学中去,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手法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根本则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价值选择,它赋予了高等教育更加丰富的内涵。“以人为本”与实事求思想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两者的交互性体现在,它们都要求高校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具体到高校《毛概》教学中,高校要抓住大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转型时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等,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法,变枯燥、抽象的知识为活生生的例子,变生硬的教条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师生互动、案例教学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宣传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利用微信公共号、宣传栏等进行知识传播,利用《毛概》教学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掀起毛泽东思想学习热潮,以拓宽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端正学生的认识。
4.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评价
科学的教学评价,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毛概》教学改革中,高校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文理科学习背景、思维特点和知识结构,构建一套科学、公平的考核体系,选择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考评方法。然后,创新考核方式,加大材料分析类主观题在《毛概》考试中的比重,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如许多高校在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毛概》教学中,将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辩论演讲、社会实践等都纳入到教学考核与评价范畴,同时建立了动态试题库,使考题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更为紧密,并在闭卷考试中,采用了口试、答辩等考试方式,将考试重点放在分析性、逻辑性、创新性知识上,尽量避免了答案的唯一性,从而使《毛概》教学考核脱离了“应试”的怪圈,考核结果也更具说服力。
综上所述,在《毛概》教学改革中,高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去对教学思想、内容、形式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以实现教学、教育与育人的统一,尽快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陶林,张振。 “三个代表”进课堂——《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创新之我见[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200-202.
[2]项东,陶林。 论增强《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则与路径[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5:163-166.
毛概心得体会2
-------------------------------------------------------------------------
学习毛概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这门课来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学说。它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史论结合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沃土之中,它的产生和发展以经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过程,也是近现代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过程。其二,是与现实结合的问题。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发展的学说。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这门课程帮助我们学生充分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这对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关和深入贯彻学习“三个代表”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使之成为更自觉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新的世纪里,立志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时时刻刻都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它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还有助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人也是一种有精神追求的动物,需要一定的精神信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真正内涵,才能真正的领会到毛泽东思想的真谛,才能科学地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今天地学习和工作
毛概心得体会3
人会变月会圆,现在毛泽东则成为了我走向未来的方向的指引。而改变的开始要从初二时说起。那时候热播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从剧集中我认识到年少时代的毛泽东有着一种豪迈的气概,尽管出身贫穷,一介草民,却心怀国家有着大志,人说人穷志短,但在他身上看到的则是一个反例子。在那里,我看到了无限对未来中华建设的希望。也不知道是否真的,还是演毛泽东的那位演员的演技精湛,总觉得他的眼里也投放出一种光芒,微弱但足以燃烧起整个中华民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是出自毛泽东之手,这似乎早就预示着他带领下的中国。用我那穷乏的文字,迟钝的言辞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想到毛泽东时所掀起的那番激动。兴奋的心情就像是见到自己的恋人般美好。
有时想,若自己回到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自己或许回爱上他,就如当年的杨开慧一样。可惜年代不同,他只能时我成长的方向。说实在,我也觉得毛泽东少年的时代是当代青少年所需要学习的,而且是颇为重要的营养。何出此言?敢问时势造英雄,当年局势动荡,毛泽东的发起,建立了新中国,而今和平之势,有谁可以作英雄呢?中华之崛起,有赖于当代少年,若当代少年已站不稳了,那中华之大业何以建得更高。每次何同学说起,自己要改变中国时,他们总认为是娃娃话、戏言。可我却说得那般执着,核苷那中国的命运来开玩笑。他们说,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他们说得没错,一个人确实做不了什么,但连站出来的人也没有,那一定就不行,我不屑他们的话。你我同为少年,中国之少年,我们不站出来,难道等老一辈继续为我们而操劳,难道要外国人到我们的国土上领导我们吗?
若一切都这样,我到不如死去罢了。改变一切,都由自己做起的。
当年有谁想到一个黄毛小子会成为主席,以为他的宣言只是只曲子,转眼间他们都得觉悟,当年自己看走眼了。
毛泽东犯了许多错,这是毋需置疑的事实,我也不能原谅他的错,但是他毕竟功大于过啊!除此之外,我也痛恨他的三次婚姻,恨他对江青的迷恋,但一切又怎样,就算他再伟大,都还不过是个平凡人,他也有自己的空间和对爱情的追求。尽管他是我们的主席,但他却不是属于我们的,他还是要做回真正的自己。想到这些,我也不想再去研究他心里究竟怎样想的,那都不是重点。
也许毛泽东的失误决策令许多人都受到苦难,家破人亡,我有也没有为毛泽东辩护的意思,只是想说,他的确是个传奇人物,没有他就没有新中国。
老人说,毛泽东时代安全,家门可以不上锁,不会有人做盗贼;邓小平时代,人人有饱饭吃。有的人总拿他们俩作比较,我也不知道可说什么,只可以这样概括,毛泽东是创世之雄,邓小平是治世之才。如果邓小平和毛泽东的历史位置调换了,我想新中国不会成立,新中国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一切的历史都得顺应自然事态的发展。
毛概心得体会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复合式教学方法;青年教师
党的十指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脑袋”。因此这对青春教师提出了严格而具体的要求―不仅进教材,理论授课与学生;更是要易识易懂、能灵活运用于生活,作为日常生活行为准则,是“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要求。故青年教师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上不仅理论功底扎实、上课方法得当,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更是一个常做常新、教学相长的课题。
现今95后大学生是大学的主流群体,他们时代特征鲜明: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个性不稳定。作为高校思政领域制高点的《毛概》课必须守住阵地,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
1 课前的注意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毛概》课在内都有理论多,内容枯燥难理解学生不易记忆难以灵活运用的授课难点,但是《毛概》课还有一些需要更加细化的特色需要青年教师注意,笔者自认为需要分析整个课程的设置和授课对象,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才能事半功倍。
(一)新时代特点:《毛概》15版面世前经历了两年的多次改版,与时俱进的速度快与课程重要性同等显示。该版整合了大学的整个内容,重体系,删重复,增新内容,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重新整理教学思路的过程,重塑框架。
(二)主观上:95后学生对于该课程的不重视与国家和教育各部门的要求相去甚远,这个矛盾调和的主体任务承担者即为该课程授课教师,责任大。
(三)客观上:首先,青年教师因年龄原因没有相关的历史经历,讲述课本相关理论背景时候极易照本宣科,降低吸引力。第二,课程设置单周授课时间长,学生易疲劳;课程合班人数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合班班级构成有差别,文理艺涵盖,学生理解力有差异。
因此青年教师需要纵观课程,合理解构课程安排,把复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提高上课效果。
2 复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复合式教学方法是指:在学科内与学科外寻找具有共性知识点、能辅助理清课程逻辑脉络的、帮助理解课程内容的、都可以在目标课程中引入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
笔者经历三年的《毛概》课的授课,正值经历三版教材的教学重大改革中,认为除去基本理论课上的讲授法、展示法、交流法等,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提高教学成效。
(一)史学为脉,古今对比
《毛概》课中前部分的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时间轴一致,在授课中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向分析中国历史进程,对比古今历史把握住正确的理论是指导实践并经得住事实考验,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该技能要求青年教师对史学知识跨度大,理解深刻并能融会贯通,用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来对比分析我们革命史中的胜利与失败,得出书本结论。
(二)事件为结,重点分析
《毛概》课中的中我党的成长过程与之产生的价值观是学生需要理解的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可以结合重点事件与当代的典型事件分析讲解。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是学生熟悉和能理解的过程的,现身说法的可能性较高,且能与青年教师产生共鸣的,善用事件即时政热点分析,可以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提高认可度。
(三)时间解构,互动动脑
《毛概》课中,为了克服学生的疲劳感,可以增加互动环节,结合时政事件分析将课程授课的时间调整为2:7:1,即开始的学生讲时政事件分析,主体还是教师授课,最后的点评时政事件和课程的分析。这要求青年教师在学生分析事件时快速理出所蕴含的理论,并能与时俱进地体会学生所表达的思想的主要诉求,以达到学生讲清事实,教师讲清理论,学生体会出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最后《毛概》课,经过笔者三年的教学所整理出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获得学生连续好评,并在社会实践环节得以体现:社会事件的事件和角度选择有针对性,理论分析得当,个人感悟丰富。对于这个结果笔者认为是《毛概》课较为喜人的结果。从以上教学方法得出对青年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完善个人知识体系,深入研究理论;不断扩大知识面,融会贯通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思政课实践教学“整体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2012(7):168.
毛概心得体会5
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探索如何围绕重要概念组织生物学教学,成为许多一线教师的关注点。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为例,尝试围绕重要概念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并反思。
1 教学背景分析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要落实的是10个主题中第五个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中“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中血管的相关内容。对于血管的认识,学生会感到比较抽象,所以本节教材在编排上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亲眼看到不同血管中血液流动情况,从而认识到高等动物体内有不同的血管,并加以区分。至于人体内具体有哪些血管以及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和功能,教材按照血流方向,进行了编排。这一过程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因创伤而出血的经历,因此对于出血的现象是熟悉的,但是学生对于不同的创伤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现象则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让学生亲自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既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实验操作能力,通过问题串的提出,使学生观察有的放矢。
2 本节课的重要概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在“生物圈中的人”主题下,建议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为“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具体到本节课,重要概念为“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为了突破该重要概念,在阅读教材和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如下4条次重要概念,并提取出支撑每一条次重要概念的事实性知识。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动脉
(1) 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2) 动脉一般分布较深,也有些分布较浅。颈部及腕部内侧能够摸到搏动的血管就是分布较浅的动脉。
(3) 与心脏相连的动脉较粗,远离心脏后动脉不断分支变细,管径有大变小,最小的动脉在分支成毛细血管。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1) 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2) 静脉有些分布深,有些分布浅。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
(3) 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接着进入小的静脉,然后逐级汇集到较大的静脉,再送回心脏。
(4) 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1) 它数量大,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2) 它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 它管壁很薄,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4)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1) 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到达组织细胞,最后被细胞利用。
(2) 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血液被运走。
其中“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属于较上位概念,而属于核心概念。其中,概念中4条内容的概念就是概念事实,但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帮助学生认识理解。
3 教学目标
针对核心概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描述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能力目标: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3) 情感目标;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 教学过程及策略
利用生物学前概念激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概念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对血管有所了解,但是认识不够全面准确,应用前概念解释一些生活事实比较困难,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进一步的学习兴趣。如本节的导入采用“视频《报天下》新闻:一人打蚊子右手臂动脉被割破,血液喷射而出险些发生生命危险”。这则材料既与新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内容相似,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进一步提出疑问:平时我们不小心割破了手或者手臂血液并没有喷射而出,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样可引发学生对前概念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题。
所有教学活动(包括探究)都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
利用概念事实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在概念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提供给学生可供分析的图片、模型或情景材料,而不要只是让学生空洞地想象。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并没有机会真正观察过血管,所以笔者按照教材顺序首先安排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的实验。鉴于此时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具体概念,而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小鱼尾鳍内有三种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和管径大小各不相同的血管,如果直接提问“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吗”显得有些突兀,所以笔者对新教材上的问题进行了改动,提醒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为:(1) 血液在小鱼尾鳍内血流速度一样吗?流向尾鳍的血流速度快,还是流出尾鳍的血流速度快?(注意显微镜下成的像为倒像)(2) 小鱼尾鳍内血管内径一样吗?最细的血管中,红细胞是呈单行移动的吗?这样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又起到引导作用,使实验观察有的放矢,避免漫无目的的观察。
又如实验后,选择完成比较快的学生利用讲台上的电子显微镜的大屏幕透镜功能给全班学生进行展讲,其他组的学生质疑,最后全班共同形成概念。
对关键性的概念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找出容易弄混和弄错的地方
如三种血管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课本,观察图片以及实验现象,从概念、结构、功能几方面比较对三类血管进行列表比较学习。在此处笔者改变了课本的呈现方式,采用先动脉静脉对比学习,然后再学习毛细血管的方式。
理解概念的目的是应用概念
在理解概念之后,应该设置一些小反馈使学生学会应用概念。如在知道三类血管概念之后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血管;让学生试着解释为什么静脉注射血管为什么会鼓起;尝试用不同方法区分三类血管……笔者在最后又引入导课时的事例,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帮助伤者进行包扎,既使得概念得以运用和巩固,又教给学生一定的急救知识。
帮助学生在章节的学习中形成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本节学生以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关系图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三者的关系,又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做铺垫。
5 教学反思
本节围绕概念教学以“血流的管道——血管”为例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该课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学生学习科学不能仅仅是背诵一些事实或孤立的信息。概念的形成应该基于概念事实,从现象入手进而提炼概念,所以笔者在一开始遵循课本顺序先让学生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从而认识到小鱼尾鳍内存在三种血管,且三种血管管腔、血流速度等特点各不相同,先让学生有一感性认识,并且以问题串的设计使学生观察时有的放矢。
(2)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教师设计了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特点能够完成且乐意完成的活动,巧妙创设问题和探究情景,始终以重要概念为中心引导学生在课堂展开猜想、取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知和自我建构概念。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视频、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并且适时回归课本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种手段并用,达到了较为有效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