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编5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编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植物学实习报告1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笔者特别注重对室外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有益探索与实践,从灌输式实习转向互动式实习,由教师全程指导式实习向教师辅导与学生独力能力培养相结合式实习过渡,将讲述法、比较法、自学法、直观法、综合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专题式、多媒体课件、自制录像片放映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效果。在此仅例举4种教学效果比较显着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法
此方法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小组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法倡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研究,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且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教师会把很多有关植物实习的内容纳入到单独开设的植物学实验中,这样做不仅丰富了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内容,更是为室外实习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同样在理论课教学计划安排上,凡涉及室外实习的理论,都在实习前讲授完。教师可在植物分类实验课中讲解有关实习的基础知识,如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压制、检索表等工具书的使用、相关科技文献的检索和论文的撰写方式与格式要求等,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检索表能力和科技论文的撰写方法。其次,针对室外实习,教师尽可能提前一个月布置预实习内容,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积累与室外实习相关的论文图片等资料。学生8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本组人员所认植物档案。要求学生每人要积累200~250种植物的原始材料,实习基地一般在哈尔滨帽儿山或大庆校园附近。由组长负责组织充分讨论,之后由小组整理出一份植物目录,并制作一份电子文档或图文并茂的PPT提交给老师。再次,预实习过程中,老师会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图书馆植物图谱、图鉴、植物名录、植物志等工具书及植物图片信息数据库等网址文献资源,通过学生实习前的预习、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了学生对实习地点植物的知识与资料储备,为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了保证。
二、启发式教学法
根据“植物学”室外实习教学方式开放性、教学内容复杂性及植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笔者采用了以指导老师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为特征的启发式教学法并将其贯穿于植物实习始终。此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先对所观察的植物做一些必要的提示,指导学生亲身体验这些特征的认识过程,通过观其叶花果的形态、表皮附属物、用手揉嗅气味、撕裂是否有乳汁、甚至口尝微量等方法进行自主观察,启发学生将自身体验到的结果与所学过的理论联系起来,把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科的识别要点联系起来,由学生自己确定被观察植物的科、属,再通过查阅《黑龙江植物检索表》,正确鉴定出植物的种名。如:观察白花碎米荠、垂果南芥时,提示学生先观察其外部特征,从而发现它们叶片互生、花白色、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长角果,有了这些特征,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确定他们属于十字花科;再如:观察白屈菜、荷青花时,先提示学生观察撕裂的茎叶是否有有色乳汁,再观察其叶是否互生、羽状全裂、聚伞花序、花瓣四枚、鲜黄色、蒴果,有了这些特征,学生很快就联想到了罂粟科,再通过检索表的查询,全株含血红色汁液的是荷青花,全株含黄色汁液的是白屈菜。通过这种教学,教授学生观察、用术语描述植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鉴定植物的基本技能。
三、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专题,用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性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主要工作首先是设计“问题”,然后是激发学生去思考、设计、总结和报告,工作由学生自主自觉完成。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教师提供的源于实际的问题入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和调整工作计划,组织讨论会,最后以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我们在植物实习中减少验证性实习内容的做法,充分体现研究性实习的特点。研究性实习是充分重视科学问题的答案的不明确性、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在不提倡具体的科学的答案的前提下,由学生通过植物学的思维过程来探索寻求出科学问题的答案而进行的实习,从而使学生在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并有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在每小组都有研究题目的前提下由小组同学根据研究计划和预实习期所查阅的文献资料,采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为实习后期实习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积累素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既锻炼了室外调查的能力,又取得了可信的科研成果。
四、多媒体网络教学法
植物学实习报告2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药用植物学》是运用植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植物的一门学科,与中药的基源研究、品质评价、临床效用及开发研究密切相关,是中药学、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以实践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为学科主要特点。而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生的重要实践活动。笔者针对目前该校开展野外实习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建议,旨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独立、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1 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实习经费短缺、师资比过低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费、食宿费和景点门票不断上涨,交通费及高额的门票使实习经费变得异常紧张。按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学费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学费没有区别,实习费用即成为学校的额外支出,这部分费用与野外实习构成了一定的矛盾。另外,缺乏师资培养经费,能带教野外实习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少。据专家论证和国内外高校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师生比一般规定为1:14,而本校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师生数量,2009年带教教师7人,学生254人,师生比为1:;2010年带教教师7人,学生318人,师生比1:;2011年带教教师8人,学生361人,师生比l:;2012年带教教师8人,学生382人,师生比l:。而且在所有带教教师中,主要是青年教师,占到70%的比例。青年教师理论知识强而实践经验匮乏,带教困难,而野外实习教学实践性很强,需要经常在野外了解、认识、熟悉、辨认各种植物,而植物种类多样,记忆也非常困难,没有严格的培训计划是很难培养成熟的带教老师,这已成为开展野外实习的瓶颈。
实习地点过于集中,教学时间短而集中
在传统《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药用植物辨认和标本制作是一项基本任务,均以辨认药用植物、采集标本为前提。而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仅对实习地点的植物种类、常用生药进行基本识别,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到的仅仅是表面地识别药用植物的水平上,而且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周围总是形成多层包围圈,无片刻闲暇。这种实习模式表面上看具有一定规模,而实质上却收效甚微,因为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很多,但学生能记住的内容却很少。另外,目前很多大专院校都设有药学或生物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基本上开设药用植物学或植物学课程,而野外实习均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考核模式不当
考核是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考核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与之对应。不合理的考核制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校虽然把药用植物野外实习作为单独一门课程,但考核仅仅只要求每组采集150份植物标本,每个同学制作、鉴定一份标本,而且制作、鉴定的这份标本是在老师讲解后进行鉴定,所以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实习,将野外实习当成了观光旅游;同时考核内容主要围绕常见药用植物的采认、重点科的掌握以及标本的制作进行,而植物形态描述、未知植物的检索、已知植物正确与否的鉴定以及资源调查方法等涉及不多,整个实习过程最后在考核的方法上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面。
2 改进对策和建议
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
针对实习经费短缺,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对策,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本校内植物种类丰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参考书,根据《药用植物学》及多种参考书描述植物的基本特征,鉴别校园内的常见物种。也就是教师可以采取平时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影响实习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实习成本,减轻学校和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在平时实验中,植物分类部分的实验带领学生到校园认识、鉴别植物,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让学生识别校园内各种药用植物和其他如观赏植物等,这样做能够与教学进度相协调,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选择实习地点,确定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实习内容;便于学生多次观察,增强记忆;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校园内组织实习,也不需要经费、经济、安全、易于组织。而且识别校园植物是学生了解物种、走向大自然的第一步。针对教师少学生多的特点,本教研室进行了一些改革,将实习时间固定,在每年的9月初;学生分两批实习,中药专业7天,药学专业5天,这样学校野外实习的师生比就有了转变。
学生分批实习,限制采集标本的数量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随意采集、随意丢弃植物标本的现象,在实习前一周,教师必须做好必要的宣传和讲解,还要重点强调对标本采集的要求,重点讲清学生在采集植物标本的同时,还要更好地保护资源环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必须保证以实地观察为主、采集为辅,能认清的则不采,需要采集的标本要严格控制"质"与"量"的关系。所谓"质"就是指标本既要有代表性和完整性,又要突出药用部位和鉴别特征,还要附上详细的产地、生境、性状等记录;"量"是指严格控制标本采集数量,同种植物每组不得超过两份,两份标本本组同学可以互相传递着观察、识别,进一步用于复习和练习制作标本。对于个人而言,老师在讲解时可用手机或数码相机将要认识的植物及时拍摄下来,以备复习和制作标本时使用。坚决杜绝过去那种随意采集、随意丢弃的现象,并将这种行为作为学生平时表现和考核的二个评价指标。同时,学生采集标本时,要分工协作,如:有的同学负责采集标本,有的同学负责记录,有的同学负责收集采集好的标本,有的同学负责拍照。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可以保证采集单份标本而不至重复采集造成浪费。
明确考试模式
药用植物实习考核应该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药用植物标本的识别和制作:在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时间内识别出50 种药用植物(学生自采40 种,教师另采10 种),学生学习使用规范术语描述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所属科及其生长环境。观察描述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要求学生除了观察植物形态、解剖特征以外,还要仔细观察植株生长环境、群落特征,并且能够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达,这些是学生进行检索鉴定的前提基础。在以前的辨认中,学生每看到一株不认识的植物,总是直接去问指导教师,教师也往往是直接给出答案,一种植物常常要问教师多次后才能记住。改革后,教师不再直接告知这是什么植物,而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解剖,用专业术语讲出该植物的特征,并与已经掌握了的该科的主要特征相比较,判断是哪个科的植物,这样有利于巩固和验证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又可避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指导者,学生必须自己动眼、动手、动脑,然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自觉性明显增强。(2)查阅检索表进行药用植物标本的识别。培养检索鉴定能力是野外实习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它包括对已知科属"种"的检索,未知植物"科、属、种"的检索,还包括已知科属种植物"真伪"的鉴定检索。野外实习认药是关键,但更重要的是认药方法--检索表的使用。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做到一通百通,离开教师后,对不认识的植物也可独立查出属于哪一个科,为何种植物。检索表是辨认植物的一把"金钥匙",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把这把"金钥匙"。教师在实习中进行专门讲授、辅导、练习,令学生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与此同时,练习已知植物"真伪"的鉴定检索,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遇事不盲从,就是教师讲解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要掌握自己鉴定真理的实践方法。(3)药用植物实习报告的撰写与汇报(以PPT形式)。(4)药用植物实习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考核(团队精神、互助互爱、实践动手能力等)(见表1)。
表1 中药学本科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合考核表
考核项目
内容要求
分值
总体表现
遵守实习纪律,圆满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各方面表现良好。
20
实习报告的汇报
以PPT形式总结报告,专科专属资源调查报告。
25
药用植物种类识别
完整描述3-5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不得与其他同学重复。写出教师给定的30种药用植物的科名、种名及药用部位。
35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每组采集的药用植物标本150份以上,每组上交合格的腊叶标本80份以上。
20
检索表的使用与编制
把十种花大、特征明显,易于解剖观察的花自主检索到科,编制给定的20种药用植物分类检索表。
10
另外,野外实习的教学改革中,还需邀请辅导员参与野外实习,可加强学生管理。辅导员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更熟悉和了解学生。邀请他们参与野外实习,并做好学生的动员、分组、带教等组织工作,使带教老师专心教学,不用分心管理,争取在野外实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从而提高实习效率。
总之,通过改革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又能提高其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以上各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仍需在野外实习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姚振生。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植物学实习报告3
关键词 植物营养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综合性实验是实验内容涉及一门课程的综合知识或多门课程知识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课程教学,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与传统的操作实验相比,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得到培养,并为科学研究储备科研人才。①②
植物营养学是高等农林院校中农业资源与利用、农学、植保、园林、草业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规律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改良植物营养遗传特性和改善养分管理方式,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优化营养环境,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③④⑤该课程既讲解基本理论与原理,又授予实际应用技术,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起促进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新疆农业大学(以下称为“我校”)的植物营养学课程只有40学时的理论课,没有开设基本实验课,更不用说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习环节。再有,课程教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采用讲解的方式,没有实验实习过程,致使学生只能感性认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从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深造。因此,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体系。通过开设植物营养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深化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 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的基本思路
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和拜访国内知名高校中与植物营养专业相关的教师,并依据植物营养学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求,初步构建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依托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项目和教师在研项目,结合植物营养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开展一系列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重点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
2 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实验课程安排
在我校植物营养学课程开设40学时理论课基础上,拟增加20学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同时在周末开放实验室和培养室,方便学生利用周末完成实验实习环节。此课程依我校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通常安排在相应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研究法等专业基础课学习,为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奠定了一定基础。实验以班为单位,6~8个同学自愿组成实验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组员分工合作,先优化设计实施方案,然后共同实施管理,最后获取相关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主干或灵魂,要求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设计时,教师依据学生兴趣和知识储备以及实验内容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个人先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由小组成员将各自设计方案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在老师指导下优化确定实施方案。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我们课程建设小组初步设计了两种培养方法(土培和水培方法)四个实验项目:作物缺素症观察(水培方法)、作物施肥参数研究(土培方法)、作物根系形态描述(水培方法)、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无损测试技术应用(水培方法和土培方法)。
实验实施
此阶段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训练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阶段。各小组成员依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布置实验,各组员之间分工合作,依据实验内容和作物生长特点,定期进行管理观测和取样,观察记载和取样要标准化和合理化,室内分析操作要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准确及时,出现问题时,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包括观察指标分析、生化和形态指标分析以及数据整理分析,此过程是加强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譬如做作物缺素症观察中的观察指标分析时,要分析比较各营养元素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等等,生化和形态指标分析时,首先要掌握这些生化指标和形态指标分析的标准方法,其次准备好这些指标测定的试剂和仪器,数据整理分析是试验成果表达的前提,首先仔细审查试验资料,发现错误设法更正,无法更正的予以剔除,其次通过运用学生掌握和理解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已学专业理论知识总结规律,最后作出合理的结论。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报告是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总结和反思,撰写模版以规范科技论文为模版,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以及讨论与结论等部分,题目和中文摘要主要锻炼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英文的撰写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一些专业英语及其表达,还有锻炼学生英语写作的意识,前言或引言主要锻炼学生网络信息、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综合概括能力,撰写的重点主要在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和讨论与结论这三部分,材料与方法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结果与分析和讨论与结论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深化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增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精神,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思维研究能力的主要过程。
实验考核
考核是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的有效方法,对实验教学改革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⑥植物营养学课程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考核与理论教学考核相分离,单独计入成绩和学分,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学生态度、实验效果、出勤、团队协作精神等;操作技能占20%,包括基本实验的操作规范能力、实验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分析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等;实验报告占50%,主要包括实验观测记载本详细程度、分析测定原始数据完整程度、实验报告规范程度、实验步骤描述完整程度、结果分析合理程度等。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阶段性地进行作业的批阅和反馈,使学生规范有序地进行实验实习,从而保障实验教学良性循环,达到预期目的。⑦
以上是我们在植物营养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并在农业资源利用专业092班进行了示范,该班总共36人,分成4个小组,完成了油菜、菠菜、生菜和小白菜四种蔬菜的缺素症状观察和肥效实验(采用土培方式,盆栽土为新疆北部灰漠土,有机质/kg、速效氮磷钾分别为68mg/kg、/kg、214mg/kg,估算出油菜、菠菜、生菜和小白菜四种蔬菜最佳N、P2O5、K2O的用量分别为26kg/亩、10kg/亩、3kg/亩,26kg/亩、6kg/亩、4kg/亩,25kg/亩、8kg/亩、/亩,23kg/亩、/亩、/亩),撰写了4篇拟投稿文章,示范效果明显。通过教学改革的尝试与示范,笔者深刻体会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知识和科研背景,依据专业和学生特点,不断发展和拓展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出面向社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土壤学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注释
① 曹爱红,黄其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与设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81-83.
② 尹元萍,汤利,赵平,等。农科院校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4):102-106.
③ 叶优良,王文亮,韩燕来,等。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186,188.
④ 孙霞,盛建东,蒋平安,等。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46-147.
⑤ 郎漫,李平。《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16):47-48.
植物学实习报告4
数码影像设备是指以数字形式(0或1)来记录、存储以及再现影像信号的设备。使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或数码手机等均可直接捕获外界事物影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并转变为电信号,记录到记忆储存介质上;再将这些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作为数字影像进行加工和处理,最后通过数字文件存储下来;数字化的影像信号经投影仪可以再现出来。数码影像设备由于能够高效、真实地记录并反复再现客观事物的形态、颜色、动态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各个领域。
基于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性质和任务,我们认为把数码影像设备(即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有照相或摄像功能的数码手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数码投影仪等)应用于植物学野外实习,既能发挥卓越的教学实践功能,又能彰显现代教育改革的理论意义。
1 助推了学习的研究性
学生在拍摄茎叶花果等的形态特征时必然要进行比较甄别,以求卓越;在检索鉴定时,必然要联系和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以求客观准确;在照片被展示或标本合格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成就感,促进实习兴趣大增。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面对形形的植物学现象,在数码影像设备客观记录的前提下,促进了解决问题时反复观察、连续对比的实现,使实习资源共享率大大提高,数码影像设备使实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氛围更加浓厚。
2 促进了学习的合作性
实习教师按照学生的异质性即有无数码设备、性别等进行分组,为合作学习提供组织保证;数码作品直观,利于对照评比,增强竞争的公平性、公开性和公正性;组员在实习各环节如拍照拍摄、标本的采集制作等方面协同作业、互相切磋,可以凝聚全组的聪明才智,提高实习效果;通过展示照片、视频,达到最直观、最充分的交流和复习探讨,在团队中挖掘并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数码影像设备提高了实习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效果。
3 突出了学习的自主性
花草是美丽的,用手机、相机拍照拍摄更是愉快的,尤其是汇总后统一播放讲解,更能激发出实习的热情,数码影像设备能有效规避植物学野外实习中的厌学情绪。学生在拍照拍摄植物的微观特征的过程中,易于集中注意力,反复不断地观察比较、练习操作,利于锻炼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里进行连续多日的分组实习,学生们围绕各自的任务并对比他人的影像成果,都能产生良好的竞争性、合作性和参与性,数码影像设备突出了实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优势。
4 强化了实践活动的综合性
植物学野外实习本身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体验、研究探索课堂所学理论正是实习的目的之所在。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数码影像设备是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学生在反复观察中,要不断进行比较鉴定。个人的思维方式、研究角度必然要不断调整,拍摄制作、归纳总结、展示讲评等环节无不培养并展现着各自不同的认知取向,数码影像设备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养成自己的个性,数码影像设备强化了实习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二 数码影像设备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的应用方法
为有效地提高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整体水平,全面贯彻“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现代教学理念,针对数码影像设备在植物学教学日益普及的实际,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在不需要专门投资的前提下,努力挖掘并整合数码影像设备在野外实习中的作用,通过不断地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需要的数码产品有:便携式数码投影仪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数码摄(录)像机一台,以及实习学生个人的数码相机和具有数码照相功能的手机等,具体做法如下:
1 全员拍照,资源共享
指导并鼓励全体实习师生在实习过程中随时拍摄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形态学特征,经初步筛选后,及时汇总到笔记本电脑,由实习教师筛选、鉴定、归类,适时用便携式投影仪和笔记本电脑向全体实习同学播放讲评,从而实现不同班组实习细节的整合和实习情景的再现。还要随时表扬影像的作者,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和科研交流的热情。事实证明,此举既能大大提高识别鉴定植物的教学效果,也为教师以后的课堂教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2 组成动态实习的专题小组,统一展示汇报成果
按异质分组的要求成立各种专题小组,就一些动态变化的课题,如卷柏在干燥和潮湿情况下的不同形态、睡莲等植物花朵的开放与关闭、水绵早晨沉水与午间漂浮、禾本科叶片的抗旱运动等,由小组学生定点进行连续观察拍照,并在实习即将结束前在实习队汇报小组成果。此举能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强化对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连续观察生命现象、动态分析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方法。
3 用数码摄像即拍即播视频材料,共享技术要点和操作技巧
用数码摄像机随时摄制标本采集和制作的规范过程,适时播放视频,结合实际讲解分析操作要领。此举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仅靠语言讲解而形成的不当操作,突出了直观性和示范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标本质量和实习效率。
4 鼓励学生提交电子版的实习报告
由于有了上述拍摄记录做基础,提交电子版的实习报告就很受学生的欢迎。电子版的实习报告易于修改,能客观地体现出色泽和动态等特征,也顺应了当代大学生普遍拥有计算机技能的形势,既提高了撰写效率和报告的质量,也节省了纸张资源。
三 数码影像设备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应用的优势
如上所述,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善于组织,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科学地应用数码影像设备,其教学优势是多方面的。
1 能显著提高实习效率
野外与室内相结合,实物与数码相结合,分组深入实习,统一直观示范,实习效率能显著提高。用数码投影仪集体辅导,相当于把多媒体教室搬到了实习点,如放大了的花、特写的果等,既丰富了多样性,又突出了特殊性,大大减少了指导教师重复性的辅导讲解,讲课效果更加规范高效。
2 能全面提升实习质量
把全面细致的野外记录进行筛选整合,再向全体学生展示讲解,利于学生对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对植物标本采集制作过程中的细节讲解能做到重点突出、利于统一要求。连续拍摄的数码照片能很好地展示生态实习中难以理解的生命现象和生态规律,培养学生在变化中探求植物生活规律的能力;电子版实习报告融形态、色彩、动态于一体,观察更直观、变化更连续、分析更客观。
3 能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
学生利用自己的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时,必然要仔细进行特征辨析;凡有摄影、美术基础的学生还能发挥示范作用,既利于提高实习效率,也利于加强团队协作;在统一展示照片和小组讲评时,能给拍摄者以成就感,有利于班组之间的竞赛与合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
4 促进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交流
每个班组每天所观察到的植物的具体特征必然有所不
同,统一播放讲解就是班组间的交流,包括内容、方法以及技巧上的交流;指导教师的选择性示范播放及讲解,就是师生间最有效的学术交流。
5 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辅助作用
特别是对于分类学教师和生态学教师而言,学生们的拍照记录,可以为教师的研究工作提供大量的基础素材。
6 可以丰富师生们实习期间的业余生活
植物实习地点一般都处于偏远山区,对于活泼好动的大学生而言,业余生活也是实习教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上述数码影像设备还可以适当地再现学生们的实习生活,以满足学生们的精神需求。
四 数码影像设备在植物学野处实习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尽管数码影像设备是先进的,但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应用还处于尝试阶段,尚无任何标准可循。而野外实习又是特殊的教学过程,许多环节还需要认真研究。现阶段,如下几点是实习教师应该注意的:一是组织鼓励学生用个人的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时,要充分考虑到还没有相机或手机等学生的情况,异质分组,以保证各自的效率和成绩不受影响;二是实习前要核实实习地的电源情况以及有无可供投影的白色墙壁,没有遮光设备的可以在晚上天黑后投影讲评;三是实习教师要提前明确拍照要求,尽量提高学生的拍照质量,每天回到实习驻地后,要求学生及时筛选、复制并上交照片,教师要尽快筛选、鉴定、归类,以便在当天晚上统一复习讲评;四是要求学生撰写电子版的实习报告,但要允许他们在返回学校后提交,以保证能用上电脑,还要允许尚无电脑的学生上交纸质报告。此外,教师还要随时提醒学生爱护数码设备,精细、规范地操作,以免造成设备损毁。
总之,数码影像设备已经走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多媒体教学手段日益普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实习需要。尽管植物学实习地点多是在偏远的山区野外,属特殊的教学过程,全面实施数码技术还有一定的困难,甚至永远不能和室内教学相提并论,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大力普及数码技术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每位实习指导教师都应该重视并努力践行现代教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造性地应用数码影像设备,以促进植物学野外实习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鸿浩,等,数码影像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沈亚强,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植物学实习报告5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园林、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实习计划教学实习定于2017年11月18 日至2017年11月22日在成都进行。实习时间为1周。主要任务是围绕园林工程施工、规划设计及其技术、植物的生产与管理三大版块进行。
二、实习目的
综合性教学实习是园林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验证课堂教学外,是巩固和深化所学到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工作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要通过对规划设计的方法技术、园林工程施工、植物的生产与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三、实习工作小组
1、带队老师
2、带队及指导教师职责
(1)在方向上予以指导使实习步步深入。实习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特殊教学环节。在实习过程中,结合工作中心一些具体技术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一般采用提问及解答方式,画龙点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建议和假设。
(2)不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及时对同学提出具体要求,使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更加深刻、细致地思考一些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3)在实习后期,则重引导学生作好总结工作。
(4)充分利用实践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
(5)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安全与纪律要求
1、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切行动必须听从老师的指挥,强化安全意识,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2、实习期间学生统一住宿,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晚归,更不得外出住宿。
3、任何人不得擅自单独行动,有事外出必须请假,且必须有三人以上同行。
4、野外学习、参观时注意安全,不得擅自攀缘或到危险的地方去。
5、爱护一草一木,在没有得到老师的同意时不得滥采标本。
6、讲文明礼貌,注重大学生的风范,不得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特殊事件立即向老师报告。
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艰苦朴素,学习认真刻苦,勤于思考。
8、干部同学要以身作则,积极配合老师搞好实习中的各项工作。
9、有违反纪律者,实习领导小组有权给予纪律处分,实习成绩以零分记。
10、认真做好实习日记,回校后做好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
11、每5-7人学生分为一组,指定组织能力和责任心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协助指导老师作好安全工作。
五、实习内容与成果要求
(一)实习内容
通过调研、讲解、测量各类绿地,分析人们的行为活动,同学们总结绿地规划设计的手法; 通过案例分析绿地各专项工程,总结工程施工材料、技术、构造与方法;
通过调研各类植物的生产栽培,了解成都地区常见园林植物、设施栽培的植物种类、花卉应用种类及其生产栽培技术,盆景的材料与造型管理方法。
(二)实习成果与要求
1、每人应提交成都城区园林绿地的调查报告一份(不少于2000字),主要内容如下:
对成都市区某公园景观进行观摩,从工程施工与使用角度分析其设计、施工的优确定,以图片进行说明,总结绿地各专项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方法。
分析成都市区各类绿地中人们对景观使用的行为分析,总结规划设计的注意事项,用照片说明。
收集装饰贴面材料的种类、性质和价格范围。
上交园林设计、工程施工方面的优秀图片以及实习活动场景图片,每套不少于30张
2、绘制图纸一套
内容包括:
根据调查,用电脑绘制某城市绿地的彩色平面图,手绘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等,并选择2个局部场地的施工套图。(2个人)
调查成都地区常见的植物名录,包括乔、灌、草、花卉、设施栽培观赏植物(园林专业)、盆景植物种类(园林专业)及其栽培管理与应用等,提交各类植物图片与名录。
六、实习过程
1、准备阶段: 查找资料,了解实习地的地理环境,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准备实习资料和用具。
2、实习阶段: 详见日程安排。
实习时间为第11周,共1周。11月17日-11月16日。
去成都实习的具体安排如下:
园林班
景观班
在永川实习的同学,实习安排如下:
指导教师:廖静、张媛媛
每人应提交永川区园林绿地的调查报告一份(不少于2000字),主要内容如下:
(1) 对永川区某公园景观进行观摩,从工程施工与使用角度分析其设计、施工的优确定,以图片进行说明,总结绿地各专项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方法。
(2) 分析永川区各类绿地中人们对景观使用的行为分析,总结规划设计的注意事项,用照片说明。
(3) 收集装饰贴面材料的种类、性质和价格范围。
(4)上交园林设计、工程施工方面的优秀图片以及实习活动场景图片,每套不少于30张
绘制图纸一套
内容包括:
根据调查,用电脑绘制某城市绿地的彩色平面图,手绘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等,并选择2个局部场地的施工套图。
调查永川区常见的植物名录,包括乔、灌、草、花卉、设施栽培观赏植物(园林专业)、盆景植物种类(园林专业)及其栽培管理与应用等,提交各类植物图片与名录。
3、总结阶段: 每人上交实习总结报告与设计图纸,经考核给出实习成绩,搞好实习总结会。
4、成绩评定与学分:
(一)考核依据:实习的出勤情况,实习态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成绩,完成任务的质量,实习报告的编写水平等。
(二)考核方式:实习过程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口试、笔试考试。
(三)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凡缺勤天数超过规定实习天数的1/3、未交成果资料和实习报告、实习成果,均作不及格处理。
七、实习纪律
1、实习用品的保管: 所有实习用品,包括资料、工具等,一律实行责任到人,由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确保不会遗失;
2、实习安全: 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生命科学系学生实习安全纪律守则》(附后),实行小组长早晚点名制,外出考察时必须3人或以上,学生党员、班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指导教师高度负责,确保实习过程中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