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大学生记者团工作计划【汇集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66179

【导言】此例“大学生记者团工作计划【汇集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记者团工作计划【第一篇】

城乡建设学院记者团隶属于城建院学生会,是一个有高度凝聚力又朝气蓬勃的学生团体,主要服务于《院报》,将新闻触角延伸到能反映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态和高校科研、教改状况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事实,为院报和我院活动提供高质量的稿件。

一、日常工作

1、深化制度改革,将记者团初步分为采风部分与稿件部分。分别负责教学科研、学生活动的采写,文艺稿的采写,学生稿件的组稿工作。每次活动举办后,24小时内必须写出新闻稿。

2、在大一每班设立一个特约小记者,负责校园生活的一部分稿件,使文章来源更广泛。记者团负责整理稿件。

3、系统策划学生会上半年工作,并督促各部按计划举办活动。

4、各团员在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与各部加强联系,防止学院新闻漏报现象,同时采取措施加强同校内各单位、各媒体的联系工作。

5、加强与学校有关部门和各院系新闻中心加强联系,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二、活动安排

1、开学初,建立城乡建设学院记者团博客,把记者团的日常工作记录下来,并把所写文章,所拍照片上传,使记者团的工作公开透明。实时更新新闻,让大家零距离接触记者团。

2、招新活动:招纳一批对新闻采访、写作有兴趣的同学,为记者团注入新鲜血液,并及时进行培训。

3、开学初(四或五周),开展第一届城乡建设学院摄影大赛,大一大二同学用相机记录下我们美丽的校园,精彩的瞬间。也有助于大一新生对农大校园的了解。

4、期末(十六周左右),将这学期的照片,视频剪辑,合并,做成一段记录片,向同学们播放,使同学们了解我们的校园生活,发现校园生活的精彩。

三、新干事培训方案

1、培训方式:可以找有经验的教师、副团长定期培训。同时加强每期稿件的点评工作,切实让大家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培训形式:加强对具体稿件的点评,强化新闻写作的基础认识,促进新闻专题写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同时采用现场模拟等多种形式。

3、培训继续坚持分层次进行,即新老记者在培训初期分别展开培训,以期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打牢基础。

四、初步采访任务

1、暑假生活采访: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打工记,科学研究等

2、军训采访。

3、迎新采访。

4、大型活动台前幕后采访。

记者团工作计划【第二篇】

为了全面贯彻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各项教育方针及管理政策,加强团委会内部管理,以培养有能力、高素质的团委会干部,塑造严明实效,团结一致,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优秀学生干部组织。根据我校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团委会工作准则

1、团委会全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院院规院纪,在广大学生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不违反课堂纪律,不破坏团委会形象;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自始至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2、团委会全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团委会各项制度,要有明确的组织性,纪律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全体成员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抵制个人主义,工作中要秉公无私,吃苦耐劳,用于开创工作新局面,开拓新思路。

4、团委会成员仪表端庄、衣着朴素、整洁,不穿怪服,不理怪发;工作时自觉将工作证佩带在身上。

5、团委会成员举止文明,对人和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说脏话,不随便大吵大闹。

6、团委会成员为人诚恳,不摆架子,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批评,及时反省和改正,对无法处理的事情及时汇报。

7、团委会干部要积极配合学校领导、教室、辅导员、教官的工作,在班级自律和规范过程中起带头作用。

8、团委会成员应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不能因工作而严重影响学习或为了学习而放弃工作。

9、各部门举办活动前要有详尽的计划书及预算申请,活动前写好活动申请交学校审批,结束后要在一周内完成活动总结,并整理好全部的书面材料(包括协议、宣传资料、照片、有关表格等)存入本部门文件以便于管理。

10、对活动中计划书。申请书、协议书、报告总结及具体活动安排做重大调整,必须以书面形式向主席团提交详细的报告说明,经主席团审批后方可。

第二章 岗位责任制度

1、团委会在日常工作和开展活动过程中实行主要负责人问责制。在各项工作中,主席团成员、各部部长应把具体工作细化到人,明确分工,并做好相应记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追究责任。如因分工不明造成的事故,责任归咎于主席团成员和各部部长。

2、团委会的负责关系是部长对书记处负责,干事对部长负责,团委会成员要对所有学生工作负责,认清岗位,加强合作。

3、团委会各项事务的解释权归书记处所有。

4、书记处必须参加所布置的各项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同时做好协调。

5、各部搞活动时,主管副书记必须在活动开始前15分钟到场,与之相关人员在前10分钟到场,否则出现问题,将追究主管副书记,部长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上报院领导。

6、各部副部长应协助本部部长做好本部事务,并且应积极献计献策,并积极反映监督,必要时可直接将意见反映到书记处。

7、敷衍塞责,团委会各部应积极,高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不推诿,不拖拉,不推卸责任。

8、团委会各部应积极服从书记处的调配,协调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

9、凡团委会举办或参与的大型活动,都有书记处

第三章 团委会换届制度

1、宗旨:团委会换届要本着民主、公开、高效的原则,以逐步建立和完善换届章程为核心,

切实选拔出能够有效协助领导老师,真正代表广大同学,德才兼备的团委会干部团队。

我院团委会于每年的11月份进行换届,每次换届标志着团委会全体干部(包括书记、各级部长)聘用期的结束。

老一届团委会到期后要举行工作总结大会呈报工作得失,然后按照换届流程公开进行新一届团委会干部的竞选。

2、流程概述:

(1)将团委会书记处及各部的工作职能及权责进行公布和宣传,供广大学生了解和阅读,在扩大团委会影响的同时揭开本次换届序幕。

(2)有意参加团委会竞选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同学需提前报名并上交个人简历,简历主要包括姓名、年级、专业、特长、入学以来所有荣誉、对团委会的建议或意见,简历需附照片。

(3)对第一轮确定的人选进行有针对性的面试,书记处的面试应由原书记处成员协同老师公开进行,原书记处成员还应参加相关各部的面试活动,确立最终的候选者。面试题需由主考人员提前拟定,由老师及原书记处成员具体把关。

(4)选定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本届选举大型活动。评委由领导老师、原书记处成员及普通同学代表组成。书记处及各部采用竞选演讲的方式公开竞选,书记处最好放在各部之后进行竞选,最终由严格的投票及公证程序当场确定下届团委会书记处及各部部长的最终人选。最后举行新老两届成员的交接活动。

(5)各部副部长及干事由新任各部部长在指定的时间内配合新任书记处成员确定最终人选。

3、报名条件

综合测评成绩在班级前40%以内,有责任心及创新精神,人缘较好。有干部经历者适当优先。以上条件均会由相关人员调查核实。

4、考核要求

书记:具有极强的管理才能和号召力,具备团队协作及首创精神,能够紧抓总体思路及各阶段的工作重心,实施统筹规划及总体监督。思路缜密,作风稳健,能积极配合主席工作,做好资料的整理及存档工作,为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组织部长: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组织和调动成员同从管理,可以担负起会内的人事工作。

宣传部长:有一定特长,具有宏观思路及创新能力,能够特色鲜明的对我院的团学工作和成绩进行大力宣传,建立与同学们经常性的沟通,和主席团进行及时的交流,实现各种方式的互动。

文体部长:有一定特长,思维活跃,能够有发动广大同学,举办大型特色文艺活动的魄力及能力,配合宣传部长致力于本院文化的发展。

外联部长:了解团委会内部的运作,口才突出,甘于吃苦,魄力十足,主要工作是进行积极有效的外联工作,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

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责任心强,全心全意从事校内外爱心公益事业。

第四章 会议制度

1、每学期开学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对团委会工作做全面部署;学期结束时召开一次学期总结大会,对团委会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大会、换届选举大会由院领导做决定。

2、定期召开例会,团委会会议每周一次;部长级以上例会每周一次;部门例会每周一次。

3、会议召集人要提前通知与会人员,并做好会议记录,通知组织部考核签到。

4、团委会各项会议须按时到达会场,请假须在开会之前向会议负责人告辞,事后无故迟到一次者给予口头警告,两次者给予书面检讨处分,三次者给予记过处分(情节恶劣者开除),依次类推,无故未到一次者给予口头警告,两次者给予书面检讨处分,三次勒令退会,请假累计3次者通报,超过5次者记过处分。

5、学生组织的会议、部门例会团委会成员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迟到者,未到者按会议纪律处分,早退者按迟到论处。

6、组织部每次都要记录会议出勤情况,有事会提前请假,会后补假无效。

7、由书记安排专人进行会议的详细记录,会议记录于每学期年末存档。

8、例会要求规范、高效、简短、不形式化,充分调动各成员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第五章 请假制度

1、事前填写请假条,事后不不假。

2、团委会成员请假由部长审批,书记处审核,指导老师签字。

3、若有事不能参加会议的需用团委会专用请假条;大型活动(如运动会、元旦晚会)必须有部长与书记处签字后方可生效;小型活动(如部门例会、早操)直接由部长审批后方可生效。

4、口头请假或托人请假一律无效(特殊情况除外)。事后请假,若没有特殊原因,均视为缺席。

5、请假理由必须是事实,若以编造理由来达到目的,记过处分。

6、由于特殊原因(如生重病)需请假者,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一周内可由部门部长审批,一周以上要交于书记处审批。在休假期间,可不参与团委会工作和日常事务,假期最长一个月。

第六章 团委会档案管理制度

1、为团委会成员建立人事档案,团委会认识档案包括团委会总体人员的任免、更替,及个人的档案信息两个部分。团委会认识档案有主席团负责收集整理。

2、团委会认识档案中的个人信息档案部分有书记团每月进行整理和统计,各部部长负责记录好本部所有成员出勤及奖罚情况(包括通报表扬、警告、记过、通报批评等)记录交书记团汇总。

3、每次活动都要由大家共同评选出两名“最佳表现成员”,选出对团委会本次活动出力最大、贡献最大的成员,记录在档作为评优依据。

4、每月月底开会时由书记负责作本月总结,同时对所记录的所有奖惩事项进行备案。备案文件作为年终评选优秀团委会干部的重要指标,占年终评选的50%计算。

5、各部门每学期末各做一份完整的学期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同意交由组织部归档整理。

大学生记者团工作计划【第三篇】

不知不觉在记者团已经一年半了,记者团是我进大学以来加入的第一个团体,所以我对它的感情是别的社团都比不了的,我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记者团会发展的更好。

大二上学期,记者团先后经历了纳新、放飞梦想活动、记者节以及许许多多的日常工作,我们是一个很优秀的团体,但是这半年来,我总感觉记者团缺少原来那种生机,我们需要往里注入一些新的东西。我想说一下存在的问题,然后号召大家一起努力。

一.首先,记者团的工作重心是校报,但是,这学期,校报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及时,我不知道是不是稿件不够用或者是质量不达标所造成的。身为记者团的一员,能够写出好的文章和报道是最基本的要求。

针对现在这个问题,我觉得下学期我们有必要:

1、多进行几次专业的培训。

2、然后让他们多写多练一下,无所谓一些字数要求,让他们多观察生活中最平凡的东西,然后挖掘出不平凡的内在,只有自己感悟出来的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3、如果说校报给他们提供的施展才华的空间有限,那我们就应该去为他们创造更多舞台,比如我们可以开记者团微博、认真空间,好好打理,让他们把最想展示的东西展示

在大家面前。或者,我们真的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去再一次争取校刊。只有我们给他们铺好一些路,他们才能充分发挥潜力,记者团也才能越来越好。

二.我觉得很一些制度不够完善,这就造成了多人还是比较慵懒的,留在记者团混日子,工作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还有就是,各部门分工太明确了,有的部门很忙,有的很闲,但是我们是一个整体,不应该这样。下学期我们应该针对这个情况做一下调整,比如:

1、完善考核制度,对表现好的进行奖励,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激励斗志的好方法。

2、可以适当的在刷掉一些人,留一些骨干、精英,让大家都有一定的压力、进而更有动力,并不是人越多越好,适当的筛选有利于一个集体好的氛围的营造。

三、各部门的同学不够熟悉,甚至本部门的也不怎么认识,这不是一个集体应有的问题。

1、多进行一些联谊活动。比如各部门联谊,文章交流会等活动不仅可以让们部门的成员相互交流,也能加强整个团体的交流。

2、各部门应该定时开部门例会,交流经验,找出问题。也可以两三个部门一起开会,加强交流。

3、整个记者团开例会的时候,给13级的同学更多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也能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彼此。

4、跟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带几个秘书和外宣部的同学,外宣部有活动也可以叫上其他部门的同学,让大家都能在这个团体学到更多的东西。

以上就是我目前所看到的记者团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希望可以引起重视,共同解决,共同提高,打造一流团队。

记者团工作计划【第四篇】

为提升高等学校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2004年起教育部启动了“长江学者和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经过三年的努力,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展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04 年6 月,教育部启动了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长江学者和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对以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从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给予重点资助。

时至今日,已先后有245个团队入选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教育部创新团队设立的意义、目的以及建设进展情况等,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张建华。

凝聚力量,组建优秀的创新团队

记者:2004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长江学者和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请问,教育部为何要实施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其初衷何在?

张建华 :为了配合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高校任教、形成一批科研领军人物,教育部于1998年启动了“985工程”,并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通过“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推动了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技术创新生力军和产业开发方面军的作用,同时也为了能够把高校中优秀的科研人员更好地组织起来,更多地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科技计划,教育部决定启动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即“长江学者和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教育部实施“长江学者和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旨在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的人才团队,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 :创新团队确实能够把高校中优秀的科研人员真正地组织起来,集中精力,瞄准一个目标、向着一个方向去努力。

记者:如何才能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张建华 :据《“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成为创新团队的基本条件为: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和教育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主要从事以探索未知世界、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目的的开创性、探索性研究;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前沿研究;有明确的技术路线、能产生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

创新团队一般应以国家实验室或近五年内经过国家评估且结果为优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业绩优秀的国家或教育部工程化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具备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条件,团队带头人及成员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资助的研究工作。

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一般应为在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全职工作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等中青年专家。

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在高等学校同行中应具有明显优势,研究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10人以上),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技问题,以及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

记者: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可以任意申报教育部创新团队吗?

张建华 :不是的。教育部每年都会把指标分配到各个高校,由学校进行筛选推荐,而并不是任意申报。这主要是考虑到每年资助的数额有限,另外任意申报也可能会造成一些科研人员的浮躁情绪,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实践证明,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离不开学校的支持,能把国家(教育部)的目标与学校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有生命力的。

记者:教育部对申报的创新团队如何进行评审?

张建华:教育部委托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对申报的创新团队分领域进行同行评议,每一领域评议专家不少于15人(其中高等学校以外的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进行差额遴选。

由相关领域业务专家和管理专家5~7名组成考核小组,根据创新团队的条件和统一评估标准对专家评议通过的创新团队进行实地考核,提出资助意见,形成建议资助方案。

教育部对建议资助方案进行审批,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一个月,如无异议,正式公布获资助的创新团队名单。

记者:教育部对已入选的创新团队有何具体的支持措施?

张建华 :教育部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三年。资助经费合计30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期内的科研工作,属自主研究经费,一次核定,分年度下拨。实施“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等学校入选团队的资助经费由所在高等学校“985工程”建设经费列支。其他高等学校入选团队的资助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高等学校按1 :1 比例共同资助。获资助创新团队所在高等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部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账,专款专用,由获资助创新团队统一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

记者:教育部对创新团队的评选,在研究方向上有何侧重?

张建华:教育部创新团队的申报领域包括数理、化学化工、农业、能源、信息、人口健康、资源环境、材料、先进制造、管理等十大类别。在实施评选过程中,我们会结合实际,从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角度来考虑。比如当前国家急需临床医学、中医药、资源环境、管理、能源等方面的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我们在评选创新团队时就会相应地侧重于这些方面。

记者:教育部创新团队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创新团队相比,其特色在哪儿?

张建华 :教育部创新团队最关键的特色在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这也是高校的一个最大特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依托高校建设的创新团队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自然会注重人才的培养。此外,我们还特别要求各团队带头人不得担任学校负责人,其目的就是希望带头人能够带领团队,潜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研究。

记者:目前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的进展情况如何?

张建华 :从2004年开始,每年遴选60个左右创新团队,现在已经连续评选了四批,总共有245个团队入选。概言之,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教育部创新团队对提高高校科研水平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包括高校在申请国家重大项目、重大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和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记者:按照《“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第一批获资助的创新团队将于今年年底结束(2005~2008年)。那么,对于已到期的创新团队是否会给予新一轮的资助?

张建华:教育部对发展前景较好的已到期团队可能还会继续给予一定的支持,但具体措施还没有确定,目前正在准备编制方案。

记者:教育部对创新团队建设有何新思路?

张建华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看到创新团队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每年分为十大类别申报,这不仅不利于组织专家评审,增大了评选的难度和任务量;同时也使得一些较为优秀的团队,因归属类别过于庞大、申报团队较为集中而落选。基于此,我们正在考虑按年度分类别地进行评选。比如,前一年评选资源环境和人口健康等几个类别;再一年评选材料、机械等几个类别。这样不仅有利于组织专家进行前期评审,也有利于三年资助期结束后的终期检查。

记者:教育部实施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现实意义何在?

记者团工作计划【第五篇】

记者:许总您好,一般来说每到岁末年初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制定工作计划了,那么您觉得,为什么要制定年度计划呢?

许芳:制定工作计划很重要,因为没有计划的目标是近乎空谈,没有计划的方向是摇摆的,没有计划的行动是紊乱的,没有计划的团队是无序的,没有计划的成果也是不可控的。这些,都是我们制定年度计划的理由。

一个企业制定计划的水平,很大程度地反映着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而一个部门制定计划的能力,则反映该部门的对企业整体目标和战略的支撑能力。所有优秀的部门,无不高度重视年度计划的制定。

记者:制定人力资源部部门工作计划需要注意那些事项?

许芳:有效的人力资源部门计划,肯定不是凭空构想而来,它需要高度重视计划背后的需求来源,高度重视局部计划和整体目标的关联。我觉得,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年度计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客户导向。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其所有的价值和贡献都体现在自身之外。因此,HR部门制定年度计划的思考点,必须自外而内,基于“客户”的真正需求。HR部门的客户,一是整个企业,二是各个业务部门,三是所有员工。HR部门必须清晰理解企业整体战略,让年度计划能够促进战略的落地。比如,人才配置与引进,必须符合企业业务的转型要求。其次,HR部门制定计划时,必须深入各个业务部门,了解其真实需求,找出与HR相关要素并以此设计工作重点;再则,HR的计划应该包含对人的关注与发展,通过发展人促进组织发展,也通过企业的发展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相互影响与交替促进,同时,要倡导人文关怀式管理。

二,强调成果。HR部门的所有行动,必须关注成果而非活动本身。制定年度计划时,必须以终为始,明确每个项目、每个行动的产出成果。一切没有成果导向的项目和行为,都是成本的浪费。成果的衡量应明确定量和定性描述,没有清晰的衡量就难以有成效的管理,也难以传递价值。

三,着力当下,关注未来。HR工作,既要解决企业和业务部门当下的问题,如满足当下用人需求,提升人均劳效等。同时更要考虑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如后备骨干的培养、组织能力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等;当下和未来,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些矛盾,在制定计划时必须很好地进行平衡。

四,注重HR自身队伍建设。HR部门要有力支撑企业战略,要成为优秀业务伙伴,自身能力必须快速成长——比其他部门要更快。在制定年度计划时,要考虑如何在工作中、学习中提升HR自身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记者:能简要介绍下您是如何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的吗?

许芳:真正的计划是经过精密的逻辑推理出来的。好的年终总结要从计划开始。制定年度计划既要关注目标和分解,更要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实现路径,要明确实现途径中的关键节点,以及需要匹配的相应资源和这些资源的获取及保障方法等等。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年度计划。同时,计划的制定,需要群策群力,所有人都愿意执行自己参与其中的决定。因此,所有参与执行计划的员工都应该在计划环节就参与其中。

记者: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需要一些资料做参考,于是前期的信息手机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您认为应当如何做前期信息汇总工作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呢?

许芳:我觉得在进行前期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对企业外部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如对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态势,人才市场整体状况,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调整变化等。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与解读,了解企业的机会和风险,提前做好人力资源领域的相应准备。

二是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如通过对企业整体经营指标及重点项目,各部门业务指标及行动计划的了解和沟通,结合人力资源相关盘点信息(人员结构、流动率、能力盘点等)分析用人需求,梳理人员编制,制定招聘与人才培养计划,设计绩效改进项目,并进行人力资源政策相关修订。

记者:部门工作计划与员工个人工作计划是怎样的关系?

许芳:在设计原则上,部门的整体目标必须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而部门的行动必须自下而上逐级支撑。从部门到个人,再从个人到部门,涉及对整体目标的分解细化,对整体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相关职能支持、过程检查、各种管控和修正的一个完整闭环。同时,我们鼓励跨职能合作以及在计划中要纳入员工个人学习与发展重点。

记者:众所周知,再好的计划若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它就是一纸空文。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保证工作计划能得以切实执行?

许芳: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年度计划得以切实执行的前提,是部门上下对计划的高度认可。首先,在制定计划的过程,要尽可能保证团队的共同参与和达成共识,共识达成的过程与计划的最终呈现结果同样重要。

其次,在制定计划时,要符合SMART原则,目标明确,可衡量,可接受,可实施,时间限定),必须落实到行动计划层面,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有相应的跟进、管☆☆控与反馈制度,并与相关绩效评估和考核挂钩;

最后,市场是变化的,各业务部门的需求也是动态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年度计划也必须有一定的弹性,因需而变,不能过于机械僵化。这些变化要在计划与预算时就应该能够考虑到,有效的做法是将所有计划分类管理,界定保底与力争,清晰卓越与底线。

(TCL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心高级经理杨军对本文亦有所贡献)

TCL简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76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