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一语文教学计划【优推4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新教材高一语文教学计划【优推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高一语文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学习重点》
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
高一语文的课程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
(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1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文体简介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2、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__。)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二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三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月人
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
不变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如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三、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高中一年级语文课程 高一语文教案【第三篇】
《鸿门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项羽历史人物形象。
2、学习借鉴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提要勾玄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作家作品。
2、放录音或范读课文,准确认读,扫清语言障碍。
3、诵读课文,能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欣赏两首关于主人公的诗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一):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提示(二):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_》”,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_。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飨(xing)说(shuì)美姬(j)鲰(zu)生卮(zh)酒有郤(xì)玉玦(jué)瞋(chn)目目眦(zì)跽(jì)曰参乘(shèng)彘(zhì)肩不胜(shng)刀俎(z)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勾出疑点。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序幕--曹无伤告密
开端--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谢罪
_--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
五、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生字、异读字,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完成《优化设计》“自主梳理”部分练习。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把握文章故事情节。
2
教学要点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2、精彩片断赏析。
3、项羽人物形象探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范增献计
宴会前项伯夜访起因
(1、2)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范增举玦
(3、4)项庄舞剑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张良献礼结果
(5~7)无伤被诛
三、精彩片断赏析
阅读文章第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理清背诵思路。
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如下图:
玦项剑项帐项
举羽舞伯闯王
增不庄翼哙款范应项蔽樊待
四、项羽人物形象探究(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提问1: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提问2: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
(2)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拓展: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一)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二)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三)
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_巨猾对比鲜明。
提问3: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学生讨论)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五、分角色朗读
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教师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
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另外,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三、四段。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1篇随笔。
新教材高一语文教学计划【第四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二班和四班班的语文任课教师。由于学校根据上学期的成绩新分了班级,二班和四班班属于学困班。从具体学习情况来看,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习惯仍未完全养成,大多数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仍不会或不愿预习,课堂上听、记不能协调,不会主动记笔记;少数学生虽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全盘接受教师灌输的观念上,在认识和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要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的学习。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有几个方面的变化:
1、在继续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加强了教材的“人文性”;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能力;
3、加强和改进了文学作品的教学;
4、更加重视古诗文的鉴赏与诵读。
另外,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自读的指导。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进入大学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三、教学措施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加强技能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方法与措施:
1、充分发挥小先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