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81320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

本章是高考命题的主体内容之一,应切实进行全面、深入地复习,并在此基础上,突出解决下述几个问题:(1)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须用定义证明,值得注意的是,若给出一个数列的前 项和 ,则其通项为 若 满足 则通项公式可写成 。(2)数列计算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公式及其性质熟练地进行计算,是高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3)解答有关数列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善于使用各种数学思想解答数列题,是我们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①函数思想: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都可以看作是 的函数,所以等差等比数列的某些问题可以化为函数问题求解。

②分类讨论思想: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应分为 及 ;已知 求 时,也要进行分类;

③整体思想:在解数列问题时,应注意摆脱呆板使用公式求解的思维定势,运用整

体思想求解。

(4)在解答有关的数列应用题时,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抽象化,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有关数列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解答此类应用题是数学能力的综合运用,决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套用所能完成的。特别注意与年份有关的等比数列的第几项不要弄错。

一、基本概念:

1、 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数列的项与项数:

3、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

4、 递增(减)、摆动、循环数列:

5、 数列的通项公式an:

6、 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7、 等差数列、公差d、等差数列的结构:

8、 等比数列、公比q、等比数列的结构:

二、基本公式:

9、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10、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1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1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

1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n= Sn=

三、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

14、等差数列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差数列。

15、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

16、等比数列中,若m+n=p+q,则

17、等比数列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

18、两个等差数列与的和差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19、两个等比数列与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

、 、 仍为等比数列。

20、等差数列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21、等比数列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22、三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23、三个数成等比的设法:a/q,a,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

24、为等差数列,则 (c0)是等比数列。

25、(bn0)是等比数列,则 (c0且c 1) 是等差数列。

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关键是找数列的通项结构。

26、分组法求数列的和:如an=2n+3n

27、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n=(2n-1)2n

28、裂项法求和:如an=1/n(n+1)

29、倒序相加法求和:

30、求数列的最大、最小项的方法:

① an+1-an= 如an= -2n2+29n-3

② an=f(n) 研究函数f(n)的增减性

31、在等差数列 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

(1)当 0时,满足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大值。

(2)当 0时,满足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以上就是高二数学学习:高二数学数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高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

这学期按照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教学任务比较重。选修1-1,第三章《导数》,根据教研室的计划,应该安排在春节前。鉴于期末考试临近,这一章没有学习,所以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选修1-1 《导数》,选修1-2,共四章《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二,教学策略

根据年山东省高考数学(文科)大纲的要求,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切实重视学生学习的实施,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劳动。精心备课,精心指导,针对目标学生不放松,努力使目标学生数学成绩有效,积极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认真学习《框图》,学习新课程,应用新课程。

第三,具体措施

这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工作:

1、注重学习计划指导学习,善用好学案例。注重研究老师如何说话,就是注重研究学生如何学习。

2、尽量分层次做作业,尤其是加餐,提高尖子生的学习成绩。

3、特别注意学生作业的落实,不定时查看学生的集锦和作业本。

4、组织单位通过,做好试卷讲评工作。

5、积极沟通目标学生的想法和感受

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3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苏教版)中 “互斥事件”第1课时。教材既介绍计算概率的两种简单模型——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开始学习求解复杂事件的概率。对复杂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就需要分析复杂事件与基本事件间的关系,以及复杂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间的关系,为此,教材引入互斥事件、对立事件概念,从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指导思想。本节内容在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为a级。

针对本校提倡的“先学——后批——自纠——点评——反思”教学流程,学生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对教学案中的“自学质疑”板块已有较好的把握,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其中问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基本事件三者概念产生混淆,对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应用不太熟练,对问题的情境的理解不够到位,分类讨论、正难则反的数学思想还没得到深度认同。

本节课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结合市教育局倡导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设计思路展开的,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突出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发挥引导、评价及完善功能。整个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决疑难问题的尝试活动,在知识巩固和灵活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从时间分配上来说,首先由学生回答课件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占用10分钟,接着有15分钟的精彩展示,由学生根据课前板书的。内容展开讲解交流,然后借助导学案的巩固题、变题进行讨论占用15分钟,最后有5分钟的课堂小结。

(2)从教学安排上来说,上课前,学案学生提前完成,教师及时审阅初步了解学情状况;课堂上,学生精彩展示细致书写并配以适当讲解达到自己说的出,大家听得懂,接着,提供变题让全体学生积极解答达到及时巩固升华的目的,接着学生完成本课时的巩固案,最后,让学生作出课堂反思总结。

(3)从内容安排上来说,分三大块:第一块,问题情景(课件);第二块,交流展示(预习案);第三块,巩固提高(巩固案、变题)。

1. 了解互斥事件及对立事件的概念;

2. 能判断两个事件是否是互斥事件还是对立事件;

3. 了解两个互斥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4. 注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在顺向思维受阻时,转而逆向思维;

5. 通过学生“自学、互学、群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概率的应用;

教学难点: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学案、巩固案、多媒体课件、遥控激光笔。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立足于问题处理,一方面,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思考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而且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从而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案批阅反馈的信息,很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抓住学生的难点和疑点,从而提高课堂讲解的实效性。

[师生活动] 教师:由课代表转发教学案(教学案另补附上)

学生:独立完成预学案部分,并及时上交(自学)

教师:及时审阅,做好反馈后返还学生

学生:领取教学案,相互讨论做好订正(互学、群学)

[学情预设] 学生通过“自学、互学、群学”后,主要会有如下疑难问题:

(1)交流展示中第1题,学生对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

(2)交流展示中第2题,学生在正面分析问题时分类的情况较多,尝试可以通过逆向思维解决,从而避免分类,渗透“正难则反”的数学思想。

(3)交流展示中第3题,学生在将复杂事件通过基本事件表示时有一定的难度,还有解答时的规范性有待加强。

[设计意图]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组好的问题将学生带入到一种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课堂上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师生活动] 教师:问题1.设置问题情景,一次考试中,一位学生能否既为良又为优? 学生:·······

教师:问题2.那么这位同学体育成绩为“优良”(优或良)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

教师:问题3.尝试抽象出互斥事件的概念及概率的求解公式?

学生:······

教师:问题4.在两个互斥事件中,如果必有一个发生,则两者的关系如

何?

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关系并加以总结。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学生的内驱力是教师的艺术所在。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在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达到让学生不仅会写而且会说,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把自身的角色转换到听众的位置并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形成一种师生平等、共同进步的和谐局面。

[师生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板演内容,学生有序讲解。

学生:·······

教师:问题1:口述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基本事件的概念,并说明三

者的关系?

学生:······

教师:问题2:此问题可以从反面这个角度考虑吗,有怎样的效果呢?

学生:······

教师:问题3:比较发现设置的两个问题,给同学哪些启示?

学生:······

教师:问题4:变题介绍将“4只红球,4只白球中随机取出3只球”,

给出的下列事件是对立事件的有哪些?

学生:······

[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的深度应该逐层推进,注意将学生思维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从而达到智慧火花的碰撞。教师能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师生活动] 教师:问题1:迅速完成巩固案的强化练习,总结课堂所学知识点?

学生:······

教师:问题2:解答概率习题的规范?

学生:······

[学情预设] 既完成预学案上习题之后,教师发放巩固案供学生解答,主要问题预测如下:

(1)矫正反馈中练习题对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知识点的强化。

(2)学生对概率解答题的解答规范有所欠缺。

[设计意图] 经过习题演练过后,必须形成一定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将数学学活,

知识的升华过程所能达到的高度因人而异,但数学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交流互相弥补。通过学生的总结,不仅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各取所长,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境界。

[师生活动] 教师:问题1:变题中,分类的情况有哪些?

学生:, ······

教师:.

教师:问题2:出现“至多”、“至少”字眼时,常常需要逆向思维?

学生:, ······

(1)学生对问题分类过多时,需要细心思考,要求“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2)学生解决问题时习惯正面解决,对逆向思维的把握不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内化是需要一个过程,是经过学生自身的磨合才能得到认同的,经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能够及时巩固,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业布置] 1.巩固案必做题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1、获取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基本数学概念和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和结论的背景和应用,了解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计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培养数学应用和创新意识,努力思考和判断现实世界中包含的一些数学模型。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6、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渐了解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验数学的审美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材的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激发学习热情。

2、“问题”:用适时问题指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3、“科学”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通俗化、特殊化、转化等思想方法的应用,学会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

4、“时代性”和“适用性”:用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材料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三、教学方法分析:

1、选择内容典型、丰富、熟悉的材料,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造能反映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的概念和结论,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看发生了什么”的冲动,以培养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一班学习不错,但是学生自我意识差,自控力弱,需要时不时提醒学生培养自我意识。上课最大的问题是计算能力差。学生不喜欢算题。他们只关注想法。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程改革,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不够强,需要在新的教学时间补充一些内容。所以时间可能还是比较紧。同时它的基础比较薄弱,只能在教学中先注重基础再注重基础,力求每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堂、合理的要求、师生对话等方式,可以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在主观行动下提高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走向理性;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反复比较相似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的图形来说明抽象的知识;关注已有知识,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掌握公式的推导和内部联系;加强审查和检查工作;掌握典型例题的分析,讲解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实施整体建设,和谐教学。

6、注重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基本情况

X班共有学生56人,X班共有学生60人。X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没有尖子生,成绩特差的学生有4人,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有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X班的学生学习气氛不及X班,但是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的学生,但学习不够刻苦,学习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特差生比X班要少,此班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将来一定能赶超X班。但本期新课只有32课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提前仅行高考复习

二、教学要求

(一)知识要求

理解复数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几何、三角表示及其转换。

掌握复数的运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复数的运算,边理解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

掌握在复数集中解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的方法。

掌握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并能用这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论证一些简单问题。

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会根据所给的条件化圆锥曲线。

理解坐标变换的意义,掌握利用坐标轴平移化简圆锥曲线方程的方法。

掌握弦问题求解方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学记忆力。

2、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材简要分析

1、解析几何这一章是高考的重点。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

2、复数的三角形式,是“三角”与复数的有机结合。

3、复数的几何意义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4、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高考分数不多,但是也是难点。由于实际运用相当广泛,高考要求提高,不容忽视。

四、重点与难点

1、复数的三角形式、代数形式、几何形式、复数的几何意义是重点。

2、复数的辐角与辐角主值、复数的减法的几何意义、两非零向量相等的条件,复数的开方是难点。

3、排列组合综合问题、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运用是重点。

4、排列组合综合问题及如何区分排列与组合是难点。

5、轨迹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五段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六、课时安排

1、复数共26课时

2、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6课时

3、函数32课时

4、参数方程与极坐标10课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3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