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优秀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优秀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第一篇】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致和统一,现代教学理论早已阐明,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并非易事,其中既有教学思想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艺术方面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根据小学语文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的,我比较注意把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动口、动脑、动手,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由浅入深、及时点拨、渗透总结,通过学生的.掌握,让学生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阅读教学为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有意识地改变“学生跟着老师阅读”的做法,课前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及用什么方法去学,学生明确了“主攻”方向,在阅读过程中就能积极主动地进击并一步步逼近“目标”。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为教学主体服务,教师必须不断地改进教法,以自己的善教为学生善学树立榜样。同时,教师应设法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以便通过师生的共同劳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注意吸引每一个学生投身于课堂教学之中,努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完每篇课文我总要问“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给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总结、分析不完善的地方,启发学生自己补充。对于有些内容,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争论,从而形成师生协作、共同探索的局面。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教师付出不懈的努力,我认为只要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市政;功用设施;建设。
一、规划建设社区居住环境时要以原有迁移合并的村庄为邻里单元。
为了使建设用地得到节约,在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备时,要以不同邻里单位的中心、社区的中心规模不同而相异,并且要将居住区规划容积率设定在。为了使原有村庄中良好的邻里互助关系得到延续,从而使社区邻里单元中人们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形成,在进行居住模式的规划时要以原有村庄的邻里单元为依据。为了使人们对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不同使用需求得到满足,并使“以人为本”的聚居环境创造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在建设社区环境时,需要改造迁村并点建设区域的环境,增加交往场所,例如以社区开敞空间、街巷空间、院落空间为处理的重点。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原有的稳定的居住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农民离开了多年居住升息的村庄,还要迁并在一起,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众多社会问题产生。
所以,规划小区的常规手法将被打破,要建立一种以人情较浓的社会伦理特点的“新村社区”理念,使村庄住户稳定、村民熟的特点挖掘出来,从而保证相对独立的以原有人员组成和结构为特征的布局,使安定的村庄社会秩序得到保证;为了使搬入新村的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体会到更多的原有熟悉的生活氛围,从而使村民的心理得到满足,在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和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相关配套的同时还要对各村出入口、产业用房、村委会、村级活动场所等进行独立设计。这不仅使迁村并点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对新村的社会安定也有所贡献,在和谐农村社会的构建方面起着不可获取的重要作用。
二、新旧村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完善的公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
为了使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丰富,使村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配套例如商业金融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时要以人口规模、与建设规模形式应的方式、随社区规模发展而生长的建设空间为依据。为了使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农民新村的条件得到创造,旧村周边的实证设施建设、资金筹集的多面性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自来水普及率应该达到100%;按照雨污分流制建立排水系统,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社区居民的燃气化率达到100%;城镇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在新村建设中,注重家庭生产与集体组织相结合。
在新村附近集中的饲养场地,饲养家禽家畜;集中布局运输业车辆存放场地,由村集体组织统一管理,较好地解决了新村建设与农民原有家庭生产的矛盾问题。
新村社区作为村民的居住生活场所,社区绿化是村民室外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村民在新村中生活、学习、活动的时间最长,绿化的环境对村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对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新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和广场不仅是新村社区空间的骨架,同样一也是新村社区形象和景观的核心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发展的历史、文脉和空间特点,展示若社区经济、文化发展取得的成果,展现了新农村社区的风貌和特色,是新村社区中最具活力的空间,通过对街道和广场的认识,人们可以认知一个村庄。
四、在新村社区的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农业背景。
重点规划新村及其周围的绿化环境,应统一考虑社区绿化的设置,尽量保留现有环境绿化,以突出村庄特色为主题,将新村绿化与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绿化相结合,将公共绿地与道路绿地、宅间绿化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新村绿化要注重保护现有树木、花草及原有果园、林地,以观赏树种和经济作物相结合为原则。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易管、易长并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充分利用滨水、道路两侧、宅间,路旁空闲地和其他可利用的零星土地进行绿化,营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的绿化环境尽量避免在村庄建设中片面追求对地面的.硬化,侵占绿化用地,形成过分人工化环境,这样做虽能使村庄做到整洁,但却会使村庄缺乏生气,不利于良好生活环境的创造,同时一也不利于现有植物的生氏和村庄乡土特色的保持。
由干新村规模的限制,新村社区中不适宜设置大规模的集中绿地,建议可将集中绿地与广场及村民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设置,以提高利用率。在集中绿地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村民活动的特点和对绿地使用的要求,将观赏性和实用性充分结合,既要保证绿化所占比重,一也要留出适当面积的硬质地面作为组织公共活动的空间;在具体的绿化布置中,要做到乔、灌木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兼顾不同季节的景观要求进行植物的配置;在设置绿地中的小品时应充分和绿化环境相结合,以使社区绿地做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满足广大村民的使用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小兵.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老区建设,2008,(24).
[2]曾令报.市政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0,(08).
[3]陈玉华.对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05).
[4]陆佩华,王英利,王苗苗.新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民参与问题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02).
。
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第三篇】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学的成败。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为了唤起学生美的体验,我设计了各种巧练,品味美的意蕴。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到渠成,达到了优化的效果。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在课堂上,我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叫学生进行回答,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
三、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会大打折扣。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教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例:在教学课文《少年闰土》“跳鱼儿”这部分内容时,突然有个学生向我提问:“课文中介绍的跳鱼儿真有趣,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而且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老师,我从来没看见过跳鱼儿,它到底是什么样儿的?”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一下子把我“问倒”了,开始我只是惊呆,无言以待。后来我坦诚地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老师也没有看见过这种鱼,我们同学中谁见过这样的跳鱼儿?”这一问学生们立刻趣味盎然,他们见多识广,有几个学生回答说,这种鱼会跳跃,比其他鱼多了两只青蛙似的脚。由于我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上语文课大胆发问,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其实,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不可能万。
事精通,被学生“问倒”之后,教师要表现出“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千万不能怕尊严受挫而训斥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虚心好学,积极探寻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问号下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这样,自主学习就落到了实处,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省永顺县大坝乡九年制学校)。
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第四篇】
培养目标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课程体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教学则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目标和课程都要以课堂为中介作用于学生,因此,也可以说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正道。这一种认识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素质结构的形成过程,素质水平的提高作为出发点,来重新组织我们的课堂教育,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乐学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是说,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会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明确任务?一般采用的是下列三种方法。第一种,开宗明义法: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挂出小黑板(或是口头讲述)揭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看清、记住。第二种,筛选讨论法:教师把学生预习课文或自学后提出的不懂的地方,加以筛选,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习。第三种,分步揭示法: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是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达到“学有所获”。
激趣的途径、方法很多,包括: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成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等等。
二、培养质疑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从矛盾开始,而这个矛盾以往都由教师想当然的揭示:你们学生不明白哪些,我教师就教哪些。这样一来,容易出现课堂上教师问得多,讲得多,学生重复机械被动接受的多,这也是语文科教学一直耗时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问题,学生通读课文后就能自己解决,就可指导学生自己去看,以读代讲。
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做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在引导时,教师要作出恰当的处理:是因读书马虎而产生的疑问,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去释疑;是自己经过学习、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游离于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
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批评甚至训斥。要知道,一旦挫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质疑能力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内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都用以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
问题提出来了,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创性意见,勇于自我评价,使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的自主构建巧妙地统一起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导”将起大作用,导说,导辩,最后教师还要适时小结,去粗存精,统一认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三、善于架梯展现过程。
所谓“架梯”,指的是教师要积极,有效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乐学教育”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分析学生回答的思维出发点,然后相机引导。
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由不懂到懂,这就是展现训练过程。展现训练过程是每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性原则要求教师不能遗漏了那些差生,教师就要设计方法,比如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降低问题的坡度(即前所提及的“架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弄清楚。那种把结果和盘托给学生的“好心”做法,是有损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的。
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比如阅读教学要重视通过变式训练来抓语言理解、积累、运用,引导学生不断向新思维广度发展。例如用”勤劳”造句,第一个学生说:”我的妈妈很勤劳。”紧接着造句的学生,往往只把主语“妈妈”改成“爸爸”、“奶奶”......如果不及时提醒,学生产生思维定势,训练效果就差。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此时进行启发“谁能把妈妈怎么勤劳,说给大家听听?于是学生会说。“我的妈妈很勤劳,下班回家还买菜烧饭。“我的妈妈很勤劳,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句式基本相似,但内容有了变化。教师进一步引导:“谁能换一个说法,先说说妈妈怎样勤劳,然后再用上‘勤劳’。”学生在教师的再指导下,跟着作变式训练:“我的妈妈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很勤劳!像这样的训练过程就做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
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发展相结合。比如理解课文,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的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有不少教师就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在布置作业时,还可设计“弹性作业”,不同层次学生有相应的作业要求,这样做到目标多元化,更是“面向全体”的体现。
展现训练过程,教师要加强反馈与校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进行监控、调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仔细认真地听,不仅要评价内容是否正确、完整,还要注意语言是否规范,有无语病。不能没有听清回答,就草率表态。也不能在学生意见有分歧时,不加评议,把问题搁在一边,而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加强巡视、辅导,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反馈、指导、校正,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展现训练过程,教师应保证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训练时间。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学生个体智能差异上。学生回答问题要经过“阅读--组织和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式--口头表达”这样三步。如果只让优等生回答,就会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因而就有必要在提问后适当延长时间。同样的道理,在范读或朗读指导后,也应增加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
四、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
五、民主教学体验成功。
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乐学教学”一个基本特征。鉴于这个,我们提出了针对教师而言的改善师生关系的三大原则:
1、信任与尊重原则。
(1)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基本学习能力。除了极少数智力低下者,其他学生都可以完成一般学习任务。许多学生成绩差,首先不是智力低下问题,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心理行为与行为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注意力不稳定、意志薄弱、缺乏学习习惯等。
(2)相信学生原来是有学习愿望的人。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在后天被泯灭的,他们的学习愿望可以被激活。
(3)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内化活动目标才能实现。严格要求的前提是充分的尊重。
2、理解与支持原则。
(1)理解学生现实的处境。他们由于学习上落后,已经受到或正受到老师、同学、家长及社会的轻视。
(2)理解学生由于自己未能很好完成学业任务而产生的自责与自卑心理。
(3)理解学生的现实愿望。他们想改变学习落后面貌、改变消极处境,改变过去不光彩的形象。
(4)支持学生的上进心与积极表明自己特长的愿望。
3、启发与鼓励原则。
(1)启发学生建立积极的,可行的目标。
(2)鼓励学生做出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教师要善于鼓励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
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第五篇】
面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下面以物理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理想和目标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源泉。
一个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会坚定而自觉地去追求并努力去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物理发展史,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倾注于发奋学习上来。教育学生,只有在中学打好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施展个人才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更需要教师的为人师表、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和情感去激励、熏陶、教育学生,激励尖子生勇攀科学高峰,鼓励其他学生奋起直追。
2.发挥主体作用的主动性源于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应用性很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基本素质,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研究物理的方法,为造就物理学专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教师从一开始要进行学习目标的教育,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去感受,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使思维更敏捷,更严密,具有创新性。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感悟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当中。
上进心需要信心作支持,学生的上进心、行为习惯、智力和能力等都因人而异,在呼唤公平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一视同仁,对全体学生充满真挚的爱,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热情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及家庭情况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激励强化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渴望成功的信念,使教育的人文性得以体现。这样,学生被老师尊重、关爱所感动,自然拉近了师生距离,和谐了师生情感。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主体教育理念的几点体会。
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学要达到“不教”之目的,就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自己去推论;给他们尽量讲得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导思路、导难点。物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教学过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创设师与生、生与生有效互动的情景。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总是担心漏讲或少讲。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重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共同探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
如习题评讲课,多数教师习惯从头到尾讲答案。初三习题量大,一节课教师要讲很多题,又结合知识的迁移、归类,教师讲得紧张匆忙,但多数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来不及认真思考,教师已说出了答案。这种教师包办代替的传统方式必须改变。课后作业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做;综合练习题留给学生完成的时间要保证。评讲前公布出答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在获取反馈信息后,精心设计复习题评价的程序,可以针对性选择,让学生自己评讲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从学生角度讲出来的思路更富有启发性;教师要精讲、讲准、讲到点子上。有些题可以让同桌学生互相评判;有些题可以不公布答案,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论;有些计算题可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几种解法都写出,让学生去分辨,激励全体学生主动探究。
3.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
学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教师作为学生活动中重要的、特殊的一员,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尊重知识、不断学习,做到有效获取、利用和传递信息,以自我示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第六篇】
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涵养提高自身素质就是要加强学习,丰富知识。
首先,要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次是要学习班务管理知识。三是要多看一些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读物或电视节目,如童话、动物故事、哲理故事、科学知识和儿童文艺节目等,有了这些知识,学生就会喜欢你、欣赏你。
增强自身涵养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班主任对待问题学生及其家长要多宽容,多忍耐之心,要给学生改错的机会;其次,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及学生家长。只有尊重了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第三,班主任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因学生的成绩差、纪律差或家庭状况不好而去歧视他们。
二、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一个班集体,建立建好班委会是必不可少的。
班委成员代表了班集体的形象,如班风、班纪、学习及活动、学生精神面貌等。所以对班干部的选拔要慎重。那种乐于奉献、敢说敢干、有号召力、表现良好、品质出众、以身作则的同学才可能被拥戴为班干部。
班干部成员确立以后,作为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委会,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思想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干部,班主任要耐心、仔细、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干、怎样处理有关问题,这样就会不断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增强办事能力。
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育他们密切联系同学,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不以班干部自居,欺负同学等。(2)教育他们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战胜困难,做同学们的榜样。(3)要敢于放手使用班干部,使他们在实际中得到锻炼。班主任可定期考核班委成员,有意设置危机感。除了信任他们,给他们的工作给予极大的支持,维护其威信外,还对他们定期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对工作不负责,多次教育不改者进行调换,不仅是对在职者的一种促进,一种鞭策,而且也可给班上每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
三、鼓励学生参加有益活动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活动是人的本能。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有益活动是小学生的精神食粮,是个人、集体智慧的展示,是生命活力的体现。
学校和班上安排各种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另外,从集体活动中也可以看出班级管理水平的好坏。因此,班主任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有益活动。
四、重视家校联系、加强与科任教师的联系学生在校的表现、学习状况各不一样。
在学校,老师对好的一面要进行表扬,对表现差、作业完成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还不够,必须每期制定家访计划和校访计划。在开家长会时,要把握好时机,把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讲给家长听,使他们认识到教育孩子是共同的责任。平时,班主任要经常主动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多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小学生与语文、数学教师接触最多,尤其是班主任。于是,有的学生认为上好语文、数学课就行了,其它学科上不上都无所谓,导致个别学生纪律差,严重影响班风、学风。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换意见,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对个别违纪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是一种能力,任何一个单位都需要有能力,习惯好,踏实工作的人,那种处处讲条件,工作马虎的人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然而,一个人的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的`教育才逐步形成的。可见,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重要。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从细处抓起,如:学生出勤、生活规律、个人卫生、劳动、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小物品的摆放等都要多作强调。其次,培养学生敢说敢干,乐于奉献的精神。第三,训练学生的办事能力,组织能力和考评能力等。第四,培养学生树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理念,能够承受挫折的习惯。如果班主任在这几方面长期下功夫,学生长大后,必是社会的有用之才。
六、转化问题学生每个班都有差生或表现不好的学生,班主任千万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培养和转化。
第一,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学生都是平等的,对待问题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这就要求班主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其上进的火花。要尽一切可能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调整好心态。
第二,抓住特点,因势利导。问题学生的特点很复杂,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第三,处理问题要及时、认真、公平、彻底。
第四,处理问题之后,要善于观察,对表现好的,能及时改正错误的予以表扬,对仍未改正的还得寻求新的方法去处理。
七、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监督小组。
学生安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如果某个学生出了事故,涉及的人也会很多,要是处理不得当,就会直接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活动。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时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好活动记录,给学生传授一些自护自救的知识,同时在班上建立安全监督小组,让部分学生担任安全监督员。这样,班主任既可以减轻一些工作压力,又可以及时从安全监督员那里获得学生安全活动的信息。如发现不安全因素,班主任就可以立即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得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总之,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他们的优秀品质。唯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发挥好自身的“光源”作用,做好学生的“方向盘”,带领学生完善自我,走出亮丽的人生。每位班主任,只要在具体的工作中肯付出,肯摸索,班主任工作就会干得得心应手,就必然会带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而班主任本人也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第七篇】
摘要: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历史教学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历史知识、提高升学率;而是把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学目的放到了首位。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改;主体;主导。
一、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素质,部分教师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以为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新课程、新理念。二是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难以把控,得不偿失,因而满足于传统教育的成就,公开课也只是传统教学模式加课件,而不愿做实质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更新。三是认为教材内容多、高考任务重,没有时间玩新花样。
学生的主体作用包含选择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多个功能性特征。突出地表现为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形成班级活跃的学习气氛和敏捷的思维氛围,使学生能自主的选择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在学习用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独立感知、学习和理解教材,自主的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生提高能力、提升素质,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组织者;教学过程则是一种师生互动活动。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指导和对课堂学习氛围的把控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掘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有效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灵活地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学习目标.,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定位于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鼓动者、指导者。就必须改变观念,摈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习惯教法。潜心研究学生的学法,不断提升自己活跃和掌控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能力。变传授知识为教会学法、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制定学习目标,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巧妙地展开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的鼓舞学生学习地热情,巧妙的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广大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学习活动中某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时运用了某种学法,不管其历史观点正确与否,首先要肯定其学习方法,对其学习方法进行扩展式的理性分析后,对该生加以表扬。这样既鼓舞该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又强化了其学习经验,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全体同学传授了学习方法。活动中对于学生不同于教材观点的看法,只要其自成系统,就要加以肯定,对于偏执观点看法,要循循善诱,积极引导、鼓励,使之更加全面,切不可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给活跃的学习氛围浇冷水。
五、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概括而成的教学活动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或规则系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能力、提升素质,完成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方法的程序。
教材的处理必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教学内容为=载体、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为推动力,完成历史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性品质的有机整合。教学方法应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理性以至创造等主体性品质,克服学生思维的单一性,浅显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使“教”成为“学”的过渡与连接,使“学”在“教”的引导下高速运动。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学生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讨论合作为形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二)“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经验主义、建构主义思想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的有机结合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思想有所升华,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形式。
(三)“1+2+1”教学模式。
(四)“历史专题”教学模式。
模式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专题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五)合作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是本世纪70年兴起在美国,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国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学中师生的多边互动合作活动,通过合作、竞争和人个学习,三种学习情境,充分调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间的密切合作,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运行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六、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是专题、课时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教学内容总体设计。把一学期模块教学任务的总课时量,分解到每个专题课时中,以便于学生从宏观到细节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达到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目的。
总之,作为教师就应该时常关心教学动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强自身能力修养,采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知识更新快的高素质人才。
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第八篇】
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强调了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只有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念,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前提,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接触事物、认识事物、做好某项工程的先决条件,是学生的内驱力,是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写作,才能在写作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门窗,是获得感情表象的渠道,社会生活就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斑斓绚丽,赞可夫说过:“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写欲望。观察生活是激发学生举的主要手段,例如:
春暖花开时,我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大自然去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人物,观察植物、景物,让浓浓的春意拨动学生的心弦;秋天,我让学生观察皎洁的月夜;初冬,我让学生观察初冬薄雾、洁白的雾花;节假日,让学生随父母去商场,集贸市场观察人们是怎样购物的……为了增强学生写作欲望,我常常将有关写作的内容到网上下载来,如要求学生写一种小动物,作文课播放写作内容,并加以指导,要求有顺序的观察,学生被告神秘、奇妙而广阔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动物深深吸引住了,个个兴致勃勃,热烈的`情绪已成为推动表过和写作的动力,观察生活,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写作,单凭兴趣是不够的,还必须以正确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给学生方法就如同教给学生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并能选择和应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序地写作,才能保证作文课中充分发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我将读和写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读中悟写。
如教学《荷花》一文中,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我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把荷花写得如此美丽?引导学生总结描写景物的文章要做到“四抓”:(1)荷花—抓观察目的;(2)先荷叶后荷花——抓观察顺序;(3)荷花生机勃勃——抓事物的特点;(4)“我”变成了荷花——抓丰富想象。学习了记事的文章,教给学生作文“四要”:(1)写事文章要具体;(2)言情表情要写清;(3)心理活动要描述;(4)大胆想象要合理。 掌握了写作方法,应及时地让学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以写促读,使学生不仅愿写,而且会写。如学习了《再见吧,亲人》就写《再见了,母校》;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学习了《翠鸟》就写一种动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分类化,举一反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学生只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写作才有兴趣,才会主动,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好方法。
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题当作重要的教学内容,每次作文指导后要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例如:指导写作《我熟悉的一个人》这篇作文时,一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写这个人?”这一问题时,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并让全班同学集体讨论“为什么写”,再加以概括,这样,学生的作文不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写什么,怎样写,而且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什么写(即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学生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对待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多鼓励、引导,对问题提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问题提得质量低的学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千万不要训斥,否则挫伤了学生自尊心,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了一句空话。
俗话说:文章不压百回改,1篇好的作文,修改也是很关键,有的学生文不对题,错别字连篇,病句较多,词不达意,模糊平淡,关键是这些学生只管“写”,不管“改”,认为改是老师的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修改,要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修改,要求标准不要限得太死,要适当放宽,让学生认真的读几遍,遇到不顺口的,不明确的,不准确的要停下来修改一下,反复推敲直至准确、鲜明、生动为止。学生每次作文,能自觉修改或互改,层次越来越高,最后才能达到“改”是为了“不改”。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