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一篇】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健康心理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美好人生的坚实基础。关注心理健康,就是关注人的生命质量;重视心理健康,就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据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有15%-20%的人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至于偶然出现的或轻微的局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或多或少地存在于许多大学生身上,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干扰着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表现自己,阻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认知方式,勇敢地面对挫折,主动调整对挫折的看法和态度,减少挫折感受,使自己尽快从恶劣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培养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为了维护心理健康,大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培养健康心理调适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注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因为在生活环境中,那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常常是在世界观、人生观等基本思想方法上存在缺陷,它成为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着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决定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对社会、人生持正确的认识,并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第二:客观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对自己采取辩证的评价,防止极端主义评价是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的核心。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越接近现实,态度就越平衡,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反之,过低或过高评价自己,常会感到焦虑、紧张、不安而产生心理问题。
第三:调整自我认知方式。一个人对事物错误的认知方式,即不合理的信念将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加强理论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认知水平,变不合理信念为合理信念。
二、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一时的失败或障碍、阻力,致使个人目的不能顺利实现,个人的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时产生的内心反应。挫折对人心理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作为一种精神压力,既可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一种负担,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对待它。大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人际关系的受挫,爱情的失意等,都可能带来挫折感。面对挫折,就必须坦然地接受它,勇敢地面对它,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第一:建立正确的挫折观。既然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就要有勇气面对它,保持热情乐观的心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面对现实,不逃避现实。以为我现在虽然生活不快乐,但将来大学毕业,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或者完成了某个任务取得了某种成功后,自己就会快乐起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要知道,快乐是一种习惯,如果你不从当下或眼前去了解和实践,那么,你将来仍然体会不到快乐。其次,要学会在挫折中体验乐观。人生中所谓的灾难与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现象采取的态度。像癌症病患者,据统计,80%-90%的病人是吓死的。为什么呢?有些人平时身体很好,一诊断是癌症,人的精神就跨了,这样反而加剧了病情的恶化。反之,如果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也许奇迹就出现了。所以,如果,受害者的内在态度从恐惧转为奋斗,它就会成为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使人变得聪明,坚强,成熟,灾难与挫折就会成为你走上成功的土壤。
第二、培养坚强的意志。当代大学生在意志品质上,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以及勇气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增强,但同时也存在着惰性、易冲动、自制力仍显得薄弱以及胆怯软弱等不足。可见,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仍存在着缺陷,还必须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自觉性的锻炼。要培养自己高度的自觉性,首先要确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理想,就有了奋斗了目标、方向,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就会激励自己不懈的努力。其次要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不能订得太高或太低,要跳一跳够得着。再次,要学会体验成功。当人们感受到成功时,通常自信心就会增强了;最后要持之以恒。把计划贴在床头,贴在桌上或告诉好友、同学。这些都是自我督促的方式。也可以与同伴一起订计划,这样可以互相督促,互相激励,从而提高行动的持久性。自制力和坚持性的锻炼。一是要加强体育锻炼;把目标细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古人说:“忽以善小而不为,忽以恶小而为之”。说的是道德修养应当从一点一滴的抑恶扬善的小事做起。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有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也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磨练出来,甚至就是在做一些小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的大学生认为,忽视小事没有关系只要能做大事就行了。这种不愿在小事上下工夫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试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己身边的小事都不愿意去做,又怎能去干大事呢?事实上,许多取得了成就的科学家,无一不是在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的。从小事做起,应先从自己最容易忽略也最容易暴露自己弱点的小事做起。比如,你不是好睡懒觉吗,那就从早点“睁眼”做起;你不是一拿书本就想打瞌睡吗,那就强迫自己安下心来读一阵书。你不是在老师上课时爱说话吗,那就找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只要你天天坚持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习惯总会产生的,坚强的毅力也就会随之形成。最后要学会自我鼓励和暗示。失败者和成功者之间的差别,往往不是能力和想法好坏的差别。而是是否有勇气坚持到底的差别。当遇到失败时,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却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坚持了下来。前者只能在失败中去品尝痛苦,而后者将痛苦留给了过去,一身轻松地继续前行,最后,他收获了成功,收获了喜悦。果断性的锻炼。人们在决定时犹豫不决,既想这样做,又想那样做,最终又放弃了自己的选择。为了克服在做决定时的犹豫不决,提高自己的果断性,每个人都应该强迫自己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上快速决断。譬如,决定看哪一部电影,买什么样的衣服等这样的事,都要强迫自己在短时间内做出决断。当然,在面临一些重大的问题上,还是要重考虑的。此外,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对自己的决定产生怀疑。不要过多地征求别人的意见,自己决定,无论对错,都是自己决定的结果。
第三,学会调节控制情绪。能合理控制情绪的人,就能用一种平和的心境去面对一切事情。情绪过度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三国演义》里面说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诸葛亮利用周瑜易怒的个性,多次作弄他,硬是把正值盛年的周瑜活活气死了。这是不愉快的情绪会使人丧生的例子。那么,愉快的情绪又如何呢?《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说道,范进苦读二十载,朝思暮想的是“金榜题名”,却一次次落第,到五十八岁,“中举”的喜报突然传来,喜极致疯。这两个例子说明,保持情绪的适度,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适度的情绪,就要学会调节情绪。调节情绪的方法很多,如:学会保持良好的心境,表现为情绪乐观,开朗,遇事不慌,临危不乱,沉着稳重,轻松愉快等;学会合理渲泄不良情绪,如向朋友倾诉,畅快地哭一场,在旷野中大声喊叫,拳击沙袋,到运动场上猛跑一阵等;学会主动转换生活环境和内容,如苦闷时,出去散步,听听音乐,写写日记,避开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或人,通过转移注意力达到稳定情绪,调整心境的目的;此外较高地涵养,幽默的语言,积极的暗示都是调节情绪的有效手段。
三、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通过交往,同学之间彼此倾诉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可以寻求友谊、理解和帮助,还能够激发各种兴趣和爱好,丰富精神生活,对身心的健康十分有益。大学生们搞好人际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相互平等尊重。平等待人互相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仅管主客观因素、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不同,但人格上却是平等的。要知道只有尊重他人并且懂得自重自爱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人才愿意与之交往。
第二,要相互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人际关系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诚实就是表里如一,毫无虚伪做作。即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守信就是格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只有彼此双方心诚意善,讲求信用,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才能使人际关系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第三,要宽人律已。就是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严以律已就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宽以待人就是宽宏大度,既能容忍对方的长处,又能容忍对方的短处。当然,宽容并不等于是非不分,包庇袒护他人缺点错误。第四,要互助互利。交往是一种需要,互助互利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要求。在交往过程中,双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既能满足各自的需要,又能加强彼此的联系,深化感情,并体验人际的真善美。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的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群体,人的身心健康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交往使人多知,友情使人欢悦。人际交往贵在主动,贵在真诚。主动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真诚相处,体谅尊重,就可以拥有和谐人际关系。
四、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对于在大学生而言,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心理卫生知识,了解自身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认识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大学生们除专业学习以外,还可多多参加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参加各类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兴趣,丰富生活;还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心理辅导是保持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与来谈者的交流、探讨、协商、解释,对来谈者施加心理影响,改变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促进来谈者心理健康,改善其生活适应,帮助来谈者达到目的的过程。主动寻求心理辅导员的专业性帮助,将有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品格完善。参考文献:
。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二篇】
每年的9月,都是入学的季节,同时也是众多大四学生开始奔走忙碌的季节,开始填写自己的简历,开始参加众多的招聘会,进行接二连三的公司面试,接受公司优胜劣汰的挑选,开始体会到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告别以往校园里平静、安逸的生活,那么作为应届大学生,在此开始找工作的季节,应该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呢,为自己以后人生事业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获取一个很好的起点呢,北大青鸟成都名流专家,结合多年的教育培训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1、过于理想化,这个主要体现在与社会接触比较少的大学生群体之间,尤其是大学里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当中,他们或许认为自己经过了大学四年,拥有了真才实学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所以眼光定得很高,只关注一些知名企业招聘信息,这个从某种角度来看,是没有错的,但是伴随而来的竞争激烈,一旦被淘汰,很大可能回转向理想的反面—自卑,所以北大青鸟成都名流专家认为:大四学生应该好好的给自己定位,自己喜欢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更多关注自身能力和企业需求的衔接。
2、过于简单化思维,对于大多数的大四学生来说,可能一直都生活父母的'呵护之下,一直生活在安静和谐的校园里面,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所以往往会用校园思维去看待充满商业元素的社会,一些看法过于理想化、学术化和片面性,由于接受信息的滞后性,过于轻信一些承诺,把现实中的问题简单化处理。
3、缺乏职业定位,由于大学教育不在是精英教育,而是逐渐走向大众教育,所以大学的课程相似程度很高,体现在同一个系别的不同专业,所以许多的大四学生毕业后,感觉知识涉猎比较多,但是专业程度却远远不够,所以一时之间很难掌握自身的择业方向,加上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很大,专家关注到:大四学生投递简历的时候很盲目,只要与专业相关就投,但是这样往往会造成职业定位的缺失,放任自己漂到哪里算那里,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4、求职知识和技巧缺乏,可以很肯定的说,很少有大四学生之前认真的阅读过《劳动合同法》等相关的企业用工法律,对于劳动者的权利,求职时的个人权益保护知之甚少;此外,也很少有学生之前会完善自己的求职知识,如简历撰写、电话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等多个方面,很多学生属于临阵磨枪、赶鸭子上架的类型,这两个方面都是当前大四学生需要关注的。
5、职业技能和社交能力的不足,因为大学是一个自学成材的环境,同时也是一个放任个性的地方,所以很多的大学校园的学生不是很热心于一些团体活动,而只是混迹于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群子里面,这样容易导致性格的偏激、孤僻和自我,缺乏企业所需要的信任合作意识,导致自身社交能力的欠缺;同时由于是自学的氛围,所以掌握的技能知识方面,很有可能和企业需求的脱节,虽然大学里面能够培养优秀的综合素质,但是企业需要的能够马上创造收益的员工,所以北大青鸟教育专家认为:大四学生职业技能和社交能力都明显存在不足。
1、兴趣挖掘是重点,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清晰让自己知道喜欢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在开始职业生涯之时,可以在网络寻找一些性格测试网站,如名流学员的性格测试网站等,同时和父母、老师、朋友做深层次的沟通,做一个完整性格测试,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关注自己人生追求的兴趣点,这样你才能让自己最好的心理状态、最好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预先订立的目标,让自己生活在充满奋斗的阳光生活之中。
2、保持务实的本质,作为大四学生,你应该让自己明白,你即将毕业,告别的不单单是大学校园,告别的是更多的和谐、浪漫和充满幻想的大学生活,请把你曾经的理想收缩在内心,成为个人奋斗的动力之源,不要展现于和他人的言语之中,更应该让自己理想建立在勤奋踏实的工作之上,你的生活改变依托于你一点一滴的付出。
3、接近企业需求,持续学习,作为大四学生,不应该生活在天之娇子的光环之下,你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大学时期塑造的综合素质,由于知识涉猎范围广,所以知识接受和知识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也就是企业所需要的快速学习能力,企业所看重的可塑性,所以成都名流专家认为:大四学生应该积极的接触自己想从事行业,通过网络、企业实习和与行业专家老师的互动,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知识更新和研究的前沿,发现自己职业技能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加强学习和实践,才能满足目标企业的需求,为公司创造收益,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拥有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4、加强时间观念,实行计划性人生管理,作为大四学生,应该让自己明白,一个人的青春时光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所以请你们给自己强化自己已经不在年轻的意识,不要总把自己的理想所需要付诸的实践,留待明天,你们是活在当下,请你从今天开始,开始亦步亦趋的计划性管理,同时为自己不能日事日毕而自责。
5、注重规则,建立强大的社交关系网,作为大四学生,应该走出大学里面过于自我、偏激和独立的怪圈,要让自己明白一点,不论是社会规则、还是企业规则,你都必须了解,并且遵从他,这样你才能玩转规则,才能再规则运行之下实际自己各方面的价值,除非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让别人遵从,但是同时你也要遵从自己制定的规则;此外,专家强调:个人职场和事业的成功,将会依赖于你的人际关系网,你应该深深的体会物以类聚,种以群分的深意,请你的慎重交友的同时,注意扩展的你的人际关系网,因为你的个人成就的大小,将极大的可能取决你的人际圈子,你结交朋友的成就情况,因为互相之间的攀比可能会激发的你的人生奋斗,同时在事业拓展时也会有雪中送炭的可能。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三篇】
89.都以为大学是恋爱的天堂,不过别忘了,你是为了求学才来到大学的。你的校园爱情第一课往往是从这首诗起步的:“自古*大无美女,石器恐龙排成行”。
90.我们不反对在大学里谈恋爱,我们反对在大学里只顾着谈恋爱。
91.如果你家里不富裕,不妨专注学业,毕竟恋爱多少会造成经济负担很穷,别追漂亮女生,大部分情况下你追不起。
92.作为女生,最可悲的事情是穿衣打扮已经专业八级,英语还是过不了三级。
93.不要因为性而恋爱,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不要因为无聊而恋爱,不要因为别人都在恋爱而恋爱。
94.你可能会因为追求爱情而受伤,不过请记住,大学里还是容易找到很纯很纯的爱情,即使那让你受伤。
95.大学可能有真实的爱情,但是记住只是可能。但是真爱,还是值得追求的。
96.如果在大学里把容貌当作重要的东西而过分重视,早晚会吃亏的。
97.“我爱你”这三个字别对很多人说。这是尊重你爱的人,更是尊重你自己的感情。
98.爱慕你的人,不管你接不接受,你都应该感谢对方,这是尊重。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四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步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从阐述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意见和建议。
1994年以来,教育部在总结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实行了“并轨”招生、交费上学、双向选择就业等重大改革,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分担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已逐步形成。伴随着交费上学,使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大学生上学出现困难,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又进一步增大了贫困大学生群体。据统计,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5%-30%,特别困难的学生超过10%。在这种经济困难、后顾之忧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他们难以安心学习,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进而导致言行上的非正常表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新的难题。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同龄人,成长在大学校园的同一屋檐下,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与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上的自卑与依赖心理。
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经常要为生活犯愁,这与那些吃穿无忧的学生形成巨大的反差。面对这种反差,其心理上所产生的刺激是巨大的,使他们产生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他们情绪低落,对前途悲观失望。有些学生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缺乏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人际交往上的自我封闭心理。
有些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于是有意无意与同学疏远,尽量少参加班级活动,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希望被人特殊对待,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但理智与现实却不容他们拒绝和脱离他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驱使他们走向自我封闭、孤僻甚至心理畸形。
情绪上的焦虑心理。
贫困生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情绪烦躁不安的痛苦境地。表现为自尊心损伤、自信心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恐惧。一般情况下,适度的焦虑对人体并无害处,有时还会有助于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但这种焦虑状态持续下去,就会损害正常的心理活动,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悲观心理。
因为经济困难,学习成绩差等种种原因,有的学生逐渐地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使他们丧失了对个人前途的憧憬而心灰意冷,他们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和悲观色彩,最后甚至自暴自弃。
贫困生问题在各高校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要在了解贫困生心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来关心和帮助贫困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心理上帮助他们,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阴影,使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建立并完善“经济助困”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物质决定意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困难造成的。国家要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秋季国家开始实施新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中央财政支出由的18亿元,增加到20下半年的9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投入,达到154亿元。全年将达到308亿元。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以后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加强思想教育,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误区,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由于贫困生自身成长环境及生活体验的特殊性,高校贫困生工作仅对贫困生进行物质上的帮助是不够的,还要在精神上给予关心、引导,防止把贫困生工作简单化为一种经济行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教育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面临的困难和挫折,鼓励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化困难为力量,化被动为主动,在逆境中磨练意志,激发斗志,振作精神,真正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全力打造文明道德新风。
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对广大师生进行团结互助等方面的文明道德教育,积极倡导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对贫困生要有精神上的关爱,心灵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交流,使贫困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消除自卑、封闭心理。此外,还要在高校中形成艰苦朴素的舆论环境,抵制和克服腐朽落后思想和社会丑恶现象,营造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优化校园环境。同时,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注意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增进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对大学生贫困群体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或聘请专家开设心理教育讲座对贫困生进行集体辅导,或开设心理门诊对贫困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开设网上咨询中心,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使一些不愿抛头露面、自尊感强的贫困生能够得到心理咨询;还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使贫困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能够坦然面对贫困,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和悲观失望的消极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走出自我封闭的篱笆,争取早日回报社会。
总之,贫困生作为一个面广、人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普遍关注。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不仅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作为高校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做出自己的努力,以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黄向真,陈祖标.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
[2]@游秀清.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j].心理专线.辽宁教育,,(1).
[3]@柴敏.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2003,(10).
[4]@王献敏.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矛盾及其化解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五篇】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其严峻性日益凸显,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并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我调适,对大学生群体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尚玉峰刘超赵彦军作者单位:尚玉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公寓管理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0)。
刘超,赵彦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河北,秦皇岛,066000)。
刊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electricpowereducation年,卷(期):2009”"(1)分类号:g64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六篇】
1.请暂时收起被录取的喜悦,在新的学校你的优秀需要重新再证明。(通知书只能代表过去。大学活得精彩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很快找到自己角色的人,很快适应学校的人。开学后的100天是同学们适应大学的关键,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
2.你是去上学,不是搬家哦,所以不要带太多行李。
3.出发前请认真查看录取通知书上的入学须知,按要求准备好证件,记得多带一些一寸照片。
4.如果你准备申请贫困生贷款,请准备好盖过章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5.出发前请上网查清楚你的学校招办电话,还有你将报到院系的学生处电话。
6.出发前请电话咨询学校在火车站或汽车站是否有专人安排统一接待,尽量坐学校专车。
7.启程前上网了解下车后到学校最近的路线、是否需要转车、准备好转车时的零钱。假如你是晚上到,请学会用地图搜索算出你打的的路线和费用(通过搜索引擎查出当地出租车价格乘以你的乘车距离和夜间加价系数)。
8.办一张银行储蓄卡(尽量选择每个城市都很方便汇款的大银行),大额现金别带在身上。
9.一旦离家,储蓄卡密码就是你的最高机密。凡是用种种理由套取密码的人都要小心。
10.实在不放心,可以等到校后准备缴费时,再让爸爸妈妈转账。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七篇】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可能出现的上述心理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调适办法,使他们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健康地走向社会。而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高校社团活动,是对他们进行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高校社团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团体,而正是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社团使学生之间有着更强的凝聚力,为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的舞台,提供更强的归属感,同时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在调适心理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为贫困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一方面贫困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丰富了社交范围,走出相对封闭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活动获得认可,满足他们渴望得到承认的心理,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社团活动中与其他优秀同学的交流互动,促进他们自觉、自励、自省、自强的心理意识不断增强,消除各种消极心理的影响,能以一种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社会。例如常州工学院成立的“爱心社”,这是一个由贫困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类的社团。社员几乎都是贫困生,他们一般都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也同样承受着经济的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社团就成为了社员们的“家”,为社员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平台,社员们在这个社团里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通过对这个社团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就能充分挖掘出贫困生各方面的潜能,并在社团内互相感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下表中列出了同批贫困大学生在加入高校社团前后对相同问题的回答(见表2)。
促进贫困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高校贫困大学生们都身负全家人的期望,家人指望他们成才,从根本上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因此,贫困大学生们都非常重视学习。但由于家庭条件和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学习成绩之外诸如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方多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整体素质偏低。笔者所在学校就曾有一位贫困大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还是我第一次真正摸到电脑呢。”可想而知,这位学生绝对要比其他家庭经济条件富裕、从小接触电脑的同学在课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经过调查,还发现进入大学后,贫困大学生在学校里担任学生干部、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较少。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据统计,贫困生在学生干部中的比例仅占10%。“不是不想用贫困生当学生干部,实在是贫困生的能力偏低,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一高校辅导员语)。高校社团则为贫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贫困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在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地锻炼和提高。如常州工学院的“英语角”,已经成为学生英语实践的平台,提升了社员们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协会的社员们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已经形成了一去具有网页制作、硬件维修、部分软件开发能力的团队;校实践小分队通过到农村、社区等地实践调查,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信息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爱心社”提升了社员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等等。无论是学习类还是志愿服务类的社团,都从方方面面提高了贫困生们的素质,对他们的心理起到了较好的调适作用。
促使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不断增强。
高校社团活动在提升贫困生自助能力的同时,可以培育他们的“助人”意识,逐步消除惰性心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充分发挥“爱心社”、“青年志愿者”等服务类社团的作用,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环保节能等志愿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虽然已经得到帮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帮助,应该让爱心持续传递下去,使自我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在开展社团活动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端正思想认识,在身体力行之中矫正价值取向,使其人格不断完善。
通过上述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较独特的心理状态,但只要我们在管理工作中注意准确把握他们的心态,鼓励他们经常参与形式多样的高校社团活动,引导贫困大学生心理意识不断成熟,促进贫困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其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不断增强,最终达到心理调适的,一定能使贫困生克服消极心理,振奋精神,健康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黑龙江高教研究,(2).
[2]孙艳梅.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8).
[3]李径宇.贫困的尊严[j].中国新闻周刊.,(211).
[4]林良夫,吕澜,费英勤.高校贫困生助学策略管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八篇】
11.无论到哪里,现在请记得养成随身带身份证的习惯。
12.坚持坐火车去你的学校,假如旅途够长,也是你认识很多有趣同龄朋友的机会(请不要指望在火车上有很多艳遇)。(铁道部的交通补贴不要浪费了)。
13.第一次出远门的,请注意准备一些防晕车的药。(一般来说,火车是不会晕车的,汽车则不同)。
14.一定要去正规售票窗口买票,不要让别人给你代买车票!第一次出门,安全第一。
15.下车时提前15分钟清点好自己的行李,不要多更不要少!(养成,钥匙手机钱包,一样不能少的好习惯)。
16.小心特别热情邀请你的“的士”或“校车”。不打表的“的士”不要上!
17.下的士时一定要索取车票,通过车票可以查找到的士车主,万一有东西遗漏,还可以找找看。
18.如果是半夜到达,你不要相信还在车站等你们的“学校领导”(笑哭)。
19.会有很多人举牌接待你,但激动前请看清楚:也许他的牌子大字下有一行小字才是他真正的身份,那里可不是你要去的地方。
20.记得带一些零钱在钱包备用,用大额钞票万一遇到换假钞的魔术你就欲哭无泪了。
21.不要把所有的现金都装在一个口袋里,也别老用眼睛瞟自己装现金的口袋。
22.如果你带了个背包,那么把你贵重的物品(手机钱包证件)放在前胸位置,这样安全一些。
23.别扔了你的车票,报销旅途费用的时候还需要。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九篇】
当今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后将是国家少数民族工作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骨干力量,高校有责任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人才,因此,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思想上要高度统一,坚持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身份平等,管理尺度和标准一致,不开绿灯,不搞特殊,不另眼相看。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国家有关宗教信仰和高校禁止开展宗教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基本要求,从而杜绝了产生特事特办的思想苗头。
二、在工作方式上,坚持深入细致、情感投入和帮扶引导。
高校在处理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的过程中,应坚持深入细致、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坦诚相待。高校可以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事务专项专人负责制,设立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专员,学工队伍团队协同配合,按要求建立台账,深入细致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内高班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人际交往情况、学习生活情况,在学生遇到问题时,适时介入给予引导和帮扶。高校可以尝试建立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领导沟通会、辅导员座谈会、民族学生互助会三层沟通体系。高校可以聘请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老师每月定期召开民族学生沟通会,充分利用其自身少数民族身份,与学生畅谈个人成长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学习成绩差异,这一定期沟通机制必将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护航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发展上,坚持人人发展百花齐放的原则。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基础教育水平差异,在学习上与内地学生存在明显差距。高校应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发展,不与内地学生拼学业功底,客观认知奖学金等级差异,而是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把自己培养成出色的个体回到家乡发挥建设者的作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多才多艺的特点,高校应开辟途径、提供机会,让其才艺得到彰显,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比如鼓励平时表现优秀的同学加入学生会,担任班委;鼓励多才多艺的同学加入舞团;鼓励有主持天赋的'同学加入主持团;鼓励有运动天赋的同学加入足球队、篮球队等等,此举是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并逐步建立自信。
四、在先进典型的塑造上,坚持先进引领,强化少数民族学生。
自我服务和管理高校可以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塑造典型,实现先进典型模范引领作用,强化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意识。高校应努力挖掘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优秀者可以吸收为中共党员,塑造先进典型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高校可以聘请该部分学生为“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专员”,通过长期深入地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了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轨迹,潜移默化地对其他同学起到积极的激励和影响作用。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应当坚持引导、重在疏导、情感投入、管理到位、模范引领、多途径帮扶、师生协同配合,使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积极,以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并逐步成长为高校认可度极高的一个优秀群体,争取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心理调适建议【第十篇】
本文对农村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探讨了必须进行转变观念教育,必须进行自尊自强教育,必须进行集体观念教育,必须进行自我认识教育,必须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必须进行自我调节教育,必须进行自救教育等问题.
作者:黄荣峰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学院刊名:教育界英文刊名:jiaoyujie年,卷(期):”"(22)分类号:g64关键词:农村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分析调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