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86424

【导言】此例“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实验室规划方案【第一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园区建设;环评要点

1引言

随着国内生物制药产业近20年的不断发展,注册的生物技术公司超过200家。但是大多规模较小,生物制药占整个制药产业比重仅为%。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生物制药为科技中长期发展和战略新兴领域产业。《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末生物产业产值达4万亿元,其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万亿元。在良好的政策与市场环境下,生物制药及相应的现代化规模化新型生物产业园区势必成为发展趋势和追逐热点,但该类项目对环境污染重,研究其环评十分必要。

现代生物制药企业园区一般分为实验研发区、生产区、中试试验区、生产辅助区、行政-生活区及污染处理区,并对各分区的分布有严格要求。本文所举示例项目位于市郊,为生物制药类企业园区建筑群及配套设施建设。园区规划引入企业包括现代生物制药公司、创新化学药物类公司、生物农业类公司、生物环保类公司等类型企业。

本文以西部某生物制药园区新建项目为例,从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规范标准、项目组成特征、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技术等方面入手,试分析此类项目环评的技术要点及工作思路[1~3]。

2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项目必须符合相应政策和规划才能获批建设,环评应调查并分析与生物制药相关的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对生物制药园区建设逐一分析其符合性,并给出结论和项目立项文件。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工信部《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出:“应推动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一批管理规范、环境友好、产业关联度高、专业配套齐的医药产业聚集区”,《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和鼓励医药企业向符合规划要求的工业园区集聚”,《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制药行业应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引导和鼓励医药企业向符合规划要求的工业园区集聚”,故新改建生物制药项目应落户于专业规范的产业园区,该示例项目符合要求。此外,环评应提出针对引入企业的要求:首先,企业类型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一类 鼓励类,第十三条、医药”的项目;其次,该示例项目园区因位于西部地区,需分析是否与《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符合;若为外商投资,则应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修订)》中“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十一)医药制造业”或《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8年修订)》对应。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要求不得入驻。

规划符合性分析

在环评报告中,须提供相关依据,如立项文件、开发区用地意向文件、规划审批部门的意见[4]。生物制药应符合《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及《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要求的“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医药产业;因地制宜,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示例项目所在地药材资源丰富,具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条件,符合国家行业规划。亦须符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三、四级实验室须获得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从事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并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新改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该示例项目已通过当地有关部门审核并立项,符合规定及地区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环保等规划。

3项目选址及外环境合理性分析

建设项目选址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应符合地区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和环境功能区划,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敏感区域的方位,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表1)。

考虑到生物风险性,除环保要求外,选址还需多方征求意见,尤其是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微生物等方面专家的意见,确保项目选址科学、合理[5],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应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承担实验室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咨询工作。

该示例项目位于市郊,园区规划范围周边为居民区,不符合三、四级实验室对周围建筑距离的要求,环评明确要求其不可引入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4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平面布置合理性关键在于能否保障药品研发及生产的环境需求,若能则同时可满足环保对各污染源分布要求。国家相关规范已设定了明确的技术参数及要求,评价时只需对应参照即可。

由表2可知,产生污染的建筑应按污染由轻至重顺序沿风向分布,减轻干扰。针对该示例项目,环评分析了产污区与非污染区、产污区与居民区相对位置合理性并提出:辅助区、行政-生活区应与实验研发区及生产区相呼应,便于生产管理,与生产部分要有通道相连,并布置在车间上风向,减小对周边环境及园区内活动的不利影响;建议中试放大置于多能车间内进行,按GMP标准化建设,视为小规模生产区域,既保障生产安全,也便于污染治理。

5环境污染因素及治理措施

环评重点是评估污染物来源、传播途径并提出治理措施。园区设计方案虽符合建筑规范,但很难全面考虑污染防治要求。环评目的是为真正做到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故其核心在于分析污染源及治理方案,评估设计施工是否为入驻企业预留了污染收集治理设施的布设空间。

大气环境

实验研发区域

实验研发区域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治理途径见表3。

表3实验区大气污染及治理措施

污染源污染物处理途径最终处置 (实验室排风系统)实验室内部空气气溶胶、熏蒸消毒挥发消毒剂经负压排风进入实验室排风系统动物负压隔离设备、动物独立通风饲养设备(IVC)排气带菌、带毒气溶胶及恶臭气体经设备高效空气过滤器及过滤器外侧安装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进入实验室排风系统负压通风柜、生物安全柜排气生物气溶胶与化学废气经高效空气过滤器处理后,均进入实验室排风系统干/湿热消毒灭菌器、离心机排风罩尾气可能未灭活病菌经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局部排风污水处理房及污水处理仪器尾气可能未灭活病菌排气管中安置高效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4]排风系统(清洗消毒间、淋浴室和卫生间单独设置)设置高效空气过滤器(四级实验室在排风口设两道B类以上过滤器)及废气净化装置(设在排风机负压段),通风系统内部采用化学熏蒸消毒,尾气经内设废气净化装置处理,排风经楼顶2m高以上排口入大气

生产区域废气收集治理

(1)有组织排放。车间内废气(含微生物及病毒)经由排风系统高效空气过滤器(最多设置2级)和消毒排风装置处理;含尘废气通过净化空气调节系统负压段的除尘器捕集;溶剂经蒸馏塔进行回收,并作为生产工艺主要部分,不能回收的燃烧法处理;发酵尾气通过活性炭吸附、喷淋法、活性氧化法和生物法进行臭气处理;酸、碱废气采用吸收处理。

(2)无组织排放。一般通过操作的规范避免。如容器的敞口操作,易挥发物质密封储存等。

污染治理区域废气收集治理

污水处理厂建于封闭房间内,设置废气收集和吸收措施,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送排风,沼气脱硫后用于锅炉供热,恶臭经收集后用碱吸收、化学吸收或生物吸收等方法处理消除二次污染。焚烧炉废气经排烟管道的烟气吸收或吸附净化装置处理后排空。

水环境

实验研发区废水收集治理方案

(1)含病原微生物的污水治理。废液与废水先在实验室进行化学或物理消毒,然后排至专用特种灭菌罐(分间歇式、连续式两种,见图1、图2[6])灭菌,再排至室外污水管网至本单位专设的综合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大型实验动物设施粪便量大,含病原微生物多,需单独设置化粪池集中处理。若实验活动产生低放射性污水应采用衰变池处理。

图1间歇式活毒废水处理流程

图2连续式活毒废水处理流程

(2)含重金属污染物污水治理。单独收集,在实验室内采用膜分离法、吸附法、化学沉淀技术、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方法等方法处理达标后,再排入下水系统[7,8]。

(3)普通污水治理。同处理后的含病原微生物、含重金属废水一道排入综合污水处理站,经集中处理达标合格后排入城市下水道或水体。综合污水采用“二级生化+消毒”工艺处理。

生产区废水收集治理方案

生化制药产生废水主要分为:生产工艺废水,辅助废水,冲洗废水,制药用水制备产生的高盐废水,回收残液等。废水应分类收集处理:含病毒细菌的工艺废水经灭菌、灭活后采用“二级生化-消毒”组合工艺处理(发酵废液经灭活、灭菌处理后作为危险废物处置)。有毒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应预处理。高浓度废水经厌氧处理后与低浓度废水混合,好氧生化处理达行业排放标准后,排至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不得设置排水沟收集实验室及车间废水,排水管道必须为明管以便于检修和消毒。

2014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消毒灭菌技术

常用的技术方法是热力消毒灭菌(物理法)和化学药剂消毒灭菌(化学法)。热力消毒灭菌法通过加热使废水温度达到或超过有害微生物存活最高极限以灭菌。化学药剂消毒灭菌法利用化学药剂对有害微生物杀菌消毒,常用的有臭氧、消毒、氯酸钠、二氧化氯、甲醛、碱消毒等。

声环境

生物园区项目的噪声包括生产设备、实验设备、公用设备(如冷却塔、水泵、空调机组)产生的噪声[5]。在产生强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及居民区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或防护带。对局部噪声源采用消声、隔声、隔振等装置[9]。产生严重噪声的设备,通常将其放置于地下室,或独立的房间隔音。

固体废弃物处置及利用

三、四级实验室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固体废物在实验室内彻底消毒灭菌处理,并达到微生物指标零排放后,移出实验室彻底焚烧,或根据就近集中处置原则交具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操作应符合《医疗废弃物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要求。

制药生产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包括:高浓度釜残液、生产母液、菌丝废渣、过期原料、报废药品、废吸附剂和过滤器、废催化剂和溶剂、沾染危险废物的包装材料等,应按危险废物处置。废活性炭应回收再生利用,不能回收按危险废物处置。动物尸体作为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药渣做有机肥料或燃料利用。除尘捕集的药尘作为危废处置。焚烧炉炉灰安全填埋。污泥在清掏前进行消毒处理,再送至专门的处置场所。

根据生物制药各分区污染特征及处置技术,环评逐一对照分析该示例园区原设计施工方案,并结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提出了修改建议。

实验室规划方案范文【第二篇】

1实验室档案建设的内容

实验室档案是指在实验室建设、管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报表、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文件与图片材料[2]。实验室档案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实验室建设档案

实验室建设档案主要包括:上级部门批复的实验室专项资金建设文件;实验室基础设施图纸、房屋使用面积的大小、装修和验收情况说明等资料;实验室各种水电路的布线图;仪器设备的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仪器设备验收记录;大型仪器设备专用档案。

实验室管理档案

实验室管理档案主要包括: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实验室建立、改建和撤销的文件[3];学校与各实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与本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历年的实验室工作计划与年终工作总结;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室课外借用申请;历年的实验室信息统计资料;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借用、资产转移等记录;低值设备和低值材料的进账与领用记录;实验室开放情况统计表等。

实验教学档案

实验教学档案主要包括:自编实验教材及指导书;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实验室安排表、实验课表与学生分组情况;实验项目统计表,验证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表;各实验实际开出记录、开出成功率,实验室使用人时数统计等;学生实验报告及与实验教学考核的相关资料。

实验室队伍管理档案

实验室队伍建设与管理档案主要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汇总表;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履历表;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分工细则;实验室队伍培训计划、培训实施情况、培训总结等;晋级晋职、职称评聘资料记录[4];实验室人员值班安排、值班记录等;实验室会议资料。

科研与社会服务档案

实验室科研档案包括:历年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的申报书、上级批准文件、合同等;科研任务书和成果鉴定材料;发明专利;实验研究论文与出版专著等。社会服务档案包括:实验室社会服务安排,仪器设备的社会服务统计、记录等。

2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实践

高校的实验室档案工作存在着种类多、内容杂、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建立实验室档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5]。在实验室档案管理中,将集成思想应用于实验室档案管理实践的全过程。通过集成管理,对档案管理要素、管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进行重构,使各个要素依据档案自身的内在规律,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6]。按照档案保存的形式来分,实验室档案可分为实物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

实验室实物档案管理

实物档案包括纸质文件、图纸、磁带、光盘等,可以按照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结合现代化的档案搜索方式,使使用者能及时找到所需信息。实验室实物档案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等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直接的、有意义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纸质材料。按照档案编目(archivalcataloging)的基本原理,采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按实验室档案建设内容将实验室实物档案分为6大类,其中JS代表实验室建设、GL代表实验室管理、JX代表实验教学、DW代表实验室队伍管理、KY代表实验室科研、QT代表社会服务和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所有实验室档案材料按类进行归档,每类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类下面根据需要建立二级类目,每件档案都有唯一的编号。使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目录管理,方便档案的查询和利用,也可编制案卷目录,方便人工查询。

实验室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实验室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也逐渐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档案信息化可理解为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实际运用为基础,以档案信息的资源化为主导,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进步过程[7]。实验室电子档案包括两个部分:(1)可供全校查阅的档案信息化集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实验室档案的编目情况、实验室档案存储位置等,可供有需要的人员简单地查找相应档案所在位置并能迅速得到所需档案。(2)结合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编目、整理和保存的电子类档案。主要包括上级文件的电子公文、电子图纸、文档(电子版实验教材等)图片、视频、教学软件等内容,并把纸质文档中重要的内容进行扫描与电子化,保存在档案数据库中。(3)通过构建档案数据中心平台,结合档案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实验室开放预约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平台,将所有实验室的档案信息进行集成。实验室档案信息化集成的目的是将实验室档案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促进实验室档案的信息共享。

档案业务指导

加强实验室档案的建设,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水平,需要训练有素的实验室人员来配合。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开展中要注意不断积累、丰富实验室档案。要加强实验室人员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实验室人员在档案管理方面的素质[8]。为提高实验室档案工作的有效性,校档案室联合实验室管理部门对全校的实验员进行档案知识的培训,并聘任实验员作为兼职实验室档案员。学校为实验室兼职档案员定期开设档案知识讲座与培训,讲解实验室档案的归档要求,并在实验室档案归档时帮助、检查、指导具体档案整理工作。近年来,各实验室对档案归档工作的越来越重视,加之在实验员中对档案基本知识的普及,各实验室档案的归档水平逐步提高,有效地保证了正常实验教学的进行,保证了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第三篇】

关键词:实验室 规范 管理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 的成绩,进而也就成了福建省5所示范院校之一。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9月经过评审又再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这给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将成为我院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对学院今后的发展、实现创国家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责任。那么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阵地——实验室的管理,自然也就成了示范校建设管理的重头戏之一;如何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推动我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就成了我们每一位实验室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与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实验室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结合我院在示范校建设中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些做法,从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设、仪器设备的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实验队伍建设与管理、信息档案建立等方面阐述了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与同仁们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1.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术性人才。高职学生既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各种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实验的进行、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实验室评估的要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实验室的建设、学生的动手机会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实行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二、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1.规范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实验室要有严谨的学风、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机制和严明的纪律,首先要有明确、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有序、规范,实现现代化管理[1]。为此,我院于2009年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一次修订,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明确了实验室有关人员的职责。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一方面约束了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同时也为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规章制度既细又全,有利于实行量化管理和激励竞争,将实验室管理工作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引导,消除了随意的管理行为。

2.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入账、使用、维护等。为此,我院规定每个实验室在采购设备时必须按照政府统一采购的程序做好报批、采购工作,各实验室管理人员每学期必须对本实验室内的设备进行一次清查、核对,做到“账、物、卡”相符率为100%,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管理处要定期对账,特别是对新购入的仪器设备要做到及时入账,及时编制设备卡片,及时贴好设备标签。设备运行要有详细的记录,出现故障后要及时请人维修,以保证设备的完好率,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正常开展。对大型、精密仪器及特种设备要根据相关条例建立仪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做好相应的跟踪管理。仪器设备要分科、分类存放,标签齐全清楚,陈列有序,按保管要求,做好仪器防潮、防尘、防震、防压、避磁等工作。

3.规范实验教学管理

(1)规范实验教学大纲的制订[2]

规范实验教学大纲的制订,也就是规范实验项目及考核办法的制订。我院长期以来都很重视各专业各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务处要求,各学科教研组的教师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职业资格为导向,根据各专业从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内容进行细化,确定实验实训项目,避免重复性实验或同样的内容在同一门课程或不同课程中的重复设置现象,尽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引入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修改、扩充,使得各实验项目达到最优化。实验大纲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该门实验课程的考试考核办法,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我国实施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实际需要出发,规范优化考核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考什么、怎么考”直接关系到考核结果,即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师生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有什么样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

(2)规范实验教材的建设

原来我院各实验课所使用的实验教材,除部分是高职院校专用的教材外,大部分是校外本科院校编著的,或购买仪器设备所附带的实验实训指导书,与我们高职教学的目标任务及需求方面不相符,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内容方面不是太具体,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价标准不够明确,缺少实用、使用价值。为此,我院规范加强了实验教材的建设,凡是无高职高专专用实验教材的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根据这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自编实验教材,并由教务处进行审核。相关教师在编写实验教材时,必须根据当前行业、企业的技术及管理的发展水平情况,以应用为基础,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和一定的超前性,编写出能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实验指导书。

(3)规范实验报告

实验是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是学生参加工作所需要的、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实验报告是考核学生掌握实验技术技能的主要内容,学生实验报告的编写是否规范,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的批改是否认真、规范,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质量[3]。为此,我院教务处统一印制了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活页纸及牛皮封面纸,封面的内容包括实验课程、实验指导教师、实验者的班级、姓名、学号、日期等,活页纸的内容包括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日期、成绩,活页纸的正文部分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原理、主要仪器和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结果分析及思考题的解答等。学生在做实验前必须做好实验预习报告,否则不准进入实验室,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做到了心中有数、心存疑问。这样,在教师讲解时才能更注意地听讲,预习有收获,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放矢、注意观察、有所收获。实验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可从指导书上摘录后进行编辑,但对有原始数据的实验,必须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写出结论,分析成败的原因。教师在批改报告时,对写得不完善的地方,要写上评语,不能简单地写上等级或分数;另外,批改后必须签名,并注上批改日期,否则将考核为教师批改作业不规范。

(4)规范“三废”处理

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加大,实验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增,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多,实验室系统更加复杂,实验室环境的污染也随之日益明显。目前我院共有4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不同的实验室由于性质不同,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各不相同,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我院实验中心要求有污染源的实验室必须制订一套污染物的处理、排放方案,学生实验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照排放标准,把污染物处理后进行排放或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并且责任到人,若对环境造成污染,将对其进行惩罚。

4.规范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建立一支事业心强、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精干的实验室队伍,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实验室任务的根本保障[4]。因此,规范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实验队伍包含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各相关人员职责明确。为此,我院根据不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体制上实行了系管实验室和校管实验室这两种管理模式并存的管理体制,明确了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的职责,实行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所管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另外,学院还会从多方面创造条件,给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发展的机会,有计划地做好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5.规范各实验室信息档案

实验室信息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督促实验员管理好实验室的财产,对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同时,信息档案的建立还有利于督促教师认真准备实验,上好每一堂实验课,便于对实验教学实行量化管理[1]。为此,我院实验中心规范了各实验室的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将需要收集的档案材料归类为:

(1)仪器设备档案。

(2)实验教学档案。

(3)科研及实验教学成果档案。

(4)人员管理档案。

另外,对所收集的材料,要求各实验室管理人员利用电脑适时地对各种信息要素进行贮存、加工、检索和传递,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促进实验室工作水平,提高实验室效率。

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巩固示范校的评估结果,使我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出一流的高职学生,将是我们的责任与目标。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数字化建设发展迅速,校园网络给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为此,我院实验中心正筹划着在尽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实验项目信息系统、实验设备信息系统及实验管理人员信息系统3个子系统[5]。利用该系统,可以了解实验教学情况、实验设备利用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等大量的综合信息,可以确定实验室在最大限度完成实验任务时设备的缺口数据。由此可以制订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并有利于实验室综合利用和实验室资源共享,为全院师生提供一个网络信息平台,从而促进实验室管理走向科学化、信息化,把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赵秀勤 高校生物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尝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9):127-128。

[2]熊焰 邱义臻 以职业技能提升为目标,规范优化高职实验实训项目[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3(2):13-15。

[3]李德俊 高职院校实验报告的规范化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5-7。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第四篇】

(一)缺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专用空间。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物理空间往往分为两类,在具有MPA专业学位点的二级学院公共管理案例本科教学基本设于MPA中心;在没有MPA专业学位点的学校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公共管理案例实验课改为课堂讲授的理论课这样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成者在借用计算机中心的电子设备勉强完成实验课程。由于我国MPA专业学位点是为了适应专业硕士而进行功能设计的因此,它的功能不能完全对应现有的本科学生而对于国内的几百所没有专用实验室的公共管理专业而言其案例实验课往往只能沦为形式。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落后缺乏专业管理与服务人才。现有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明显落后基本延续工科实验室管理方式,缺乏制度设计,对实验室的人、财、物缺乏长远规划责任、权力、利益关系安排失当,容易挫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缺乏专业的管理与服务人才也是制约实验室发展的瓶颈。专业管理人才是指对实验室进行硬件维护维修、软件升级与制定操作手册、配合授课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案例实验、对实验室内部进行保洁的专职工作人员篙理人才的缺乏易导致实验室硬件运行不畅;服务人才主要是专业的案例编写人员或案例研究员(casewrti-er)s月及务人才的缺乏导致实验室缺乏自主产权的案例与案例库易导致软件更新能力受限。

(三)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长远规划不足。实验室长远规划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基本上是一次采购、持续消耗,缺乏更新理念,容易导致电子设备等加速老化及快速折旧;二是实验室软件采购不能适时更新往往为了节约经费而导致学生利用过时案例,无法达到更新知识与提升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目标;三是从学校到二级学院往往没有意识到案例研究员的重要性,缺乏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政策;四是现有高校教学实验管理体制处于教学科研管理的末端导致相应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训与再培训机制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老化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四)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缺乏双向交流。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缺乏双向交流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面临的又一困境。一方面,学校分配一个实验员编制给二级学院下辖的实验室实验员既要分担硬件维护维修的任务、兼顾软件的调试任务、录课与剪辑任务还要负责消防安全与保洁任务,往往工作重点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另一方面教学科研人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利用实验室作为教学场地这样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两者既无双向交流的任务,更缺乏双向交流的激励机制。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软硬件升级换代与性能匹配。一是实验室硬件采购与更新要适合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培养方向,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采取全方位采购战略即对软硬件采取一揽子采购战略,便于此类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多领域的实践化培养目标的达成。二是软件要及时更新换代软件更新的速度与软件采购的质量是提升案例实验教学的核心它标志着一个时期以来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三是硬件与软件要实现谐和、共进式的采购与匹配战略,既要避免软件更新过快而计算机等硬件更新速度无法跟进池要避免硬件投资过多而软件升级停滞导致的“空机”现象。

(二)设置案例研究员职位,重视公共管理数据库组建与更新。一是必须设计专业的案例研究员岗位,聘请或内部培养具有制作公共管理案例能力与技巧的案例研究员。二是尽量做到组建自己的公共管理案例数据库(erposotiyr),可以效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做法,案例数据库按照“研究地域”与“研究领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以国内公共管理为研究对象可以按照东、中、西部作为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领域”分类灰可以划分为决策科学、经济发展政策、教育科技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学科进行分类。三是数据库必须做好充实基础与定期进行更新工作既要保证外购案例质量,更要做好内部的案例编写与审查工作;按年度淘汰过时案例。

(三)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配备。当前实验室管理人员作为“教辅”人员,与教学人员相比其行政编制与物质待遇不受重视,同时,自身的管理技能培训与敬业精神严重不足。因此从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出发必须完善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一是从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中招录管理人员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维护保养更需要懂得专业同时又掌握一定电子设备维护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中选拔任用。二是必须在政策层面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重新认定,提高其在单位内部的地位,并且逐步改善其物质待遇,改进实验员的职称评聘标准。三是强调实验员的管理职能与操作技能,同时沫曾加实验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性。

(四)转变管理观念浏新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一是变管制型、管理型的管理观念为服务型的管理观念。将以往对实验室采取二级或三级管理的方式,转为系或教研室按照学科或研究方向直接管理实验室,并下放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聘用权、简化设备采购流程等,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官僚体制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管制型观念,真正落实以学生学习实践文本、以专业教学科研为重的服务型理念。二是可以试行教学人员兼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方式在不需转变教师编制的同时,便于教师熟悉实验室的各项设施设备做好备课和案例准备工作。三是鼓励实验室创新研究方法与管理方法,实验室本身应向新的“学术增长点”方向发展。四是实验室建设应具有开放性,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有识之士献策献力形成一个“问题研究基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58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