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6468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乡镇机构改革方案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第一篇】

一、切实增强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清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农村改革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布置上来,确保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国总体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乡村支持农村”发展阶段,1充分认识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紧迫性。当前。县作为激进农业县和国定贫困县,农村人口多,二、三产业发展滞后,遥远山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单薄,三大流域发展不均衡等现状,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摆在面前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县乡镇机构改革,就是这种大形势下展开的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有利于使农村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明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对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2充分认识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重要性。抓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肯定要求。只有通过改革,减机构、减冗员、减不必要的事务,管好该管的事,搞好为农服务,才干提高乡镇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从而加强基层政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其次,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才干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第三,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乡镇机构改革承担着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效果、为农村其他改革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的重大责任,直接关系到其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取得效果。只有通过改革,增强乡镇党委政府执政能力,才干消除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

提高效率。本次改革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3充分认识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的艰巨性。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一是转变职能。对乡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二是撤乡并镇,精简机构。依照省、市的要求,本次乡镇机构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撤乡并镇,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县由过去的16个乡镇减少到13个镇,不再保管乡的建制,撤并比例为19%三是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依照这次改革要求和市上相关文件精神,对乡镇党政机构进行了精简,乾佑、凤凰、杏坪3镇统一设党政办、宣传文化办、经济发展办、社会管理办、公用事业管理办等5个内设机构,其他10个镇只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管理办等3个内设机构。四是改革乡镇事业机构。本次改革将对乡镇事业机构和县直部门派驻乡镇的事业机构进行调整规范、归并整合,各镇统一设立农牧综合、文化综合、社会事务、林业、水务、人口和计划生育等6个站所,并对农村中小学、卫生院等单位的服务范围、结构名称进行规范和明确。五是严格控制编制。这次改革,将严格依照省、市文件精神,控制机构设置,重新核定各镇行政、事业编制和领导编制名额。从上述的五项任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县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要求我高度重视,从严实施,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二、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掌握重点。

县委、县政府依照省、市关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和意见精神,关于这次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县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这里,再强调需要掌握好的几个重点问题:

正值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时期,3做好工作衔接。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头绪繁杂。而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乡镇工作人员都面临着竞争上岗的压力,必需统筹兼顾,正确处置机构改革和各项日常工作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真正实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时、发展不慢”目标。一要尽快做好工作交接。今天会上将宣布干部任免名单,岗位调整的人员要立即到岗。原任领导要向新任领导做好手续交接,特别是要做好工作任务的交接,近期有哪些重要工作,哪些急办的事项等,都要逐一做好衔接,实现工作上的无缝”对接。新任领导要尽快进入角色,尽快深入村组调研,尽快吃透镇情,尽快熟悉工作。同时,要与县直各部门做好沟通,加强对流和工作汇报,决不能因人事调整而影响项目、资金的争取和工作支持。二要认真开展“三定”工作。各镇要按照规定的顺序和要求,制定好“三定”方案,报县编办审定和县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备案,确保在乡镇换届前完成人员定岗任务,为转换职能、提高效率打好基础。各镇遇到问题,要及时与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由办公室按程序处理,对能够在职责范围内解决的要立即解决;对于政策问题难以掌握的要请示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各镇“三定”审核工作。各镇要正确对待职能、机构、编制、职数的调整,以实际行动支持乡镇机构改革。三要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这次乡镇机构改革范围较广,调整的人员较多,很难兼顾每个干部职工,极易引起干部思想动摇。各镇及县直各部门要做好稳定人心的各项工作,加大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岗位调整人员的思想工作,使干部职工情绪平稳,心情舒畅,新的岗位上更好地开展工作。严禁擅离职守、推诿拖拉、弄虚作假,确保机构改革工作平稳过渡,坚持大局稳定。

三、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精心组织。

也是一项很敏感的工作。本次乡镇机构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各镇及县直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肃纪律,努力把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县组织、人社、财政、审计、民政、档案等部门,二要加强部门配合。乡镇机构改革面宽量大。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工负责,积极配合编制部门做好工作,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直各部门不得以项目、资金、评比、检查、达标等手段干预乡镇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核定,不得要求上下级机构完全对应。县编办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管好机构、管好编制、管好领导职数,对于违规违纪行为,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于纠正。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不留过渡期、不许拖延。这是根据我省、市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也是总结历次机构改革得出的一个基本经验。各镇要有时间观念,三要保证按期完成。省、市要求。严格依照《县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迅速贯彻落实,不折不扣执行,加快改革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各项任务。

增强透明度,四要营造良好环境。各镇要搞好改革政策的宣传。让每名工作人员对改革政策都能熟悉和掌握。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镇域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干部职工正确对待个人的岗位变化,自觉服从组织布置。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为乡镇机构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扎实推进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统筹布置。

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今年。适逢省、市、县、镇党委换届之时,尤其是当前正值乡镇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要统筹安排,合理安排,做好乡镇机构改革的同时,扎实推进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决不能因机构改革贻误工作。

切实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一要抓好重点项目。各镇各部门要依照新上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建成、建成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的要求。力争全年确定的72个地方重点项目在二季度开工率达到80%以上,尤其是对关乎发展的200万吨钒钛磁铁矿、30万吨油井管等项目,必需加快前期工作,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县发改局和各项目责任部门要深入现场,逐项目了解情况,破解制约难题,力促项目建设加快进度。县招商局要精心组织,筛选包装一批精品项目,切实做好西洽会、世园会等节会招商引资的准备工作,力争签约项目、引进资金有新的突破。

重点抓好今年确定的17个工业项目建设,二要抓好工业经济。要以实现“十二五”工业经济开门红为目标。力促工业项目早日开工、加快建设,不时增强工业经济后劲。要以全市“千人进企业促发展”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县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各金融机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百人进企业促发展活动,继续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办法,协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工业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力争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产值提前实现“双过半”目标。

要以溶洞省级地质公园揭碑暨游客服务中心开业庆典、九天山景区开园为重点,三要抓好旅游开发。近期。全面做好景点建设、设施配套、宣传促销、活动组织、环境整治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要切实加快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凤凰古镇景区开发、安沟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景点建设,快速推进五洲(万国)大酒店、汇生源大酒店、龙钢大酒店、安德鲁西亚度假山庄、秦岭国际狩猎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要以旅游旺季的来为契机,加强旅游营销、行业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和档次,唱响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来柞休闲度假,不时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协调各镇组织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农时,四要抓好农业生产。县农业部门要加强对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检查指导。积极推广良种和新技术,加强农业生产工作,坚持粮食生产稳定。各镇要根据各自实际,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时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气温逐步回升,正是动植物防疫的关键时刻,畜牧、林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动植物防疫工作,强化防疫、监测和预防,确保农产品质量平安。要尽快启动新农村示范村和巩固村建设,为完成全年新农村建设任务打好基础。

针对单薄环节和突出问题,五要抓好平安生产。要进一步加大对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抓紧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尤其是要深入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活动,坚持把专项整治同隐患排查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各类事故隐患并跟踪督促整改,隐患不消除、问题疑惑决,绝不放过。要把依法打击平安生产非法经营行为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县安监、公安、工商、质监、住建、交通、交警、消防等负有平安生产监管职能的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检查,严防平安事故发生。清明节即将到来,当前要特别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县林业局和各镇要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分地域落实镇、村、组干部及护林员的监管责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议文明平安祭祖,落实得力措施,杜绝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第二篇】

一、思想落实。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充分认识搞好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抓好试点工作的自觉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与以往不同,将引起农村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涉及县乡政府职能转变、新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等等,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从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的历史视角,深刻认识乡镇机构改革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关键,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具有重要作用,对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切实增强搞好乡镇机构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领导落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难度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郊区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提上重要日程,摆在重要位置,紧紧抓在手中。党政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一把手要亲自抓,一定要有主动改革的见识、决心,要见真见实地、真正有效地推进改革。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明确总体要求,把握正确方向,精心安排部署,务求实际效果。对试点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特别提倡各级领导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想、改革的作风和改革的措施,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要组建得力的协调机构和工作班子,负责处理具体事务,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三、目标落实。要明确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即通过转变乡镇职能,整合事业中心站所,精简机构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凋发展,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型、法制型的乡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郊区要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来思考、筹划、进行试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任务落实。乡镇机构改革的任务很明确,要—项—项抓好落实。按照上级精神、联系郊区实际,具体说有七项: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整合乡镇机构,二是核定人员编制,四是精简领导职数,五是改革事业单位,六是分流超编人员,七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对上述每项任务,省里都有明确、具体、刚性的要求,要严格按照要求下功大抓好落实工作。版权所有

五、工作落实。要认真学习有关政策,充分进行调查研究,虚心借鉴外地经验,进而紧密联系郊区实际精心制定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案经市编制部门审核后,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并报省编制部门备案。本文转载自网改革方案要周密翔实,每个步骤和每个环节都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要明确的处理办法。方案报批后,要抓紧实施。根据省会议要求,改革方案要在今年底报批,方案实施要在明年到位。

六、责任落实。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这项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协凋运作。机构编制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把关作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改革方案,抓好督促检查:组织、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干部配备、人员定岗分流等工作;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负责改革纪律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工作:其他相关部门要根据乡镇职能转变等情况,建立适合乡镇工作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本文转载自网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统筹安排,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运作的工作格局。

七、宣传落实。要搞好政策宣传,提高改革工作的透明度,把改革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乡镇工作人员。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争取广大乡镇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改革氛围,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和社会稳定。版权所有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河南乡镇机构;合作型博弈;改革动力机制;农村综合改革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拥有9600万人,其中农民人口就有7300多万人,“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省乡镇总数为2137个,行政村总数为万个,村民组总数为万个,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多达150万人以上,每年支出经费在100亿元左右 [1]。为了缓解地方财政短缺的压力和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河南省分别于1998年、2001年和2005年下半年进行了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但由于前二轮改革没有形成有效整合、协调一致的动力机制,其结果都变成了虎头蛇尾的“假改革”;“而这一次,河南省强化了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不再‘为改革而改革’,着力解决改革中所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2],因此可称得上是善始善终的“真刀真枪改革”。截止2005年底,全省撤并乡镇236个,合并各类事业站所3117个,精简乡镇领导职数接近1/3,清退乡镇临时人员20551人,分流乡镇超编人员170022人[3],仅用3个多月就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农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省委、省政府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合作型博弈机制。这对当前我国正在开展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重点从分析改革动力机制入手,试图在河南省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一、河南省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缘何“中途流产”?

1998年12月,河南省制定出了《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拉开了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序幕。当时,我在豫南大别山区某镇担任党委书记,直接参与了这次改革的全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省里《方案》统一规定,乡镇机构设置为五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农林水办公室、财经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科教文卫办公室),“七所八站”一律改成服务中心,统一核定乡镇编制人数,清退临时聘用人员和分流超编人员。但在具体操作上,该《方案》对如何解决乡镇超编正副科级干部待遇的问题,如何解决乡镇工作人员竞争上岗的问题,如何解决辞退人员和分流人员补偿的问题,如何解决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的问题,如何解决乡镇机构合并后与县以上部门机构工作衔接的问题,如何解决县、乡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合理划分的问题,都没有制定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因此,这次改革基本是“走过场、搞花架子、玩数字游戏”。

但是,到了2000年3月,河南一家官方媒体居然报道称:“在这次改革中,全省共精简乡镇富余人员多达10万余人,每年可为农民群众减负8亿元”。仅仅时隔1年,又是这家官方媒体报道称:“据河南省财政厅测算,全省共有乡镇2130个,村委会48900个,村民小组近40万个,其中需要财政供养者有110万人,需要农民直接负担者有63万人。全省实行税费改革后,每年将减少乡级财政收入亿元,每年将减少村级集体收入亿元。这些缺口资金将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精简乡镇机构、压缩富余人员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方式来消化”[4]。由此不难看出,所谓的“河南十万乡官大裁员”,实际是分而不流,流而未走,工作照样干,工资照样拿,“一个都不能少”。对此,河南官方和部分学者给出的一般解释是:“由于第一轮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等原因,结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痼疾”[5]。这种说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所在。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互相推脱承担改革成本分摊的责任,各方利益主体分散决策、权衡比较的结果是缺乏协调一致的行动。

首先,从这次改革的政治价值取向看,各级政府都希望通过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进而捞取“政治资本”。但是,由于目前河南省乡镇临时聘用人员和超编人员,大多都是县乡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女、亲戚,这些人社会关系盘根错节、相当复杂,而到乡镇工作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又是按国家人事分配政策统一安置的,大多都是乡镇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让谁走,不让谁走?”对于现任的乡镇主要领导来说“比登天还难”。如果来真的,既会得罪“圈子内的人”(指临时聘用人员),又会得罪“体制内的人”(指超编人员),可以说是“两头做人难”;如果来硬的,一旦失去了“群众基础”,将危及乡镇主要领导的个人政治前途,稍有闪失很可能引发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等不安定因素,到头来又将面临着“一票否决”的政治风险。因此,对于这次改革,最不愿意参与和组织实施的就是现任的乡镇主要领导,几乎没有谁愿意“争当改革排头兵”。这样,一直拖延到1999年底,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几乎没有实际行动。有的乡镇甚至还没有向机关干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干脆就把“五大办公室”的牌子挂上去了,上报的辞退人员名单和分流人员工资表基本是编造的虚假数据。总之,当上级政府把自身能够解决或不愿意解决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推给基层解决时,乡镇一级只能是“应付了事”。

其次,从这次改革的经济价值取向看,由于各级政府财政实行“基数包干、超收分成”的管理体制,乡镇承担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80%左右,村级管理费支出全部由农民负担。这次改革即使搞成功了,受益者是广大农民群众,而受损者则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正是由于这次改革的“政治收益”远远小于它的“改革成本”,所以省、市、县三级政府决不会轻易去改变原有的财政分配格局。因此,在“强势集团”与“弱势群体”之间博弈过程中,“受益者”往往是各级政府组织,而“受损者”永远都是广大农民群众。

总之,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山东莱芜、诸城、内蒙古卓资、湖南华容、山西隰县、河南新郑等地率先搞起的县乡综合改革“中途夭折”[6],还是1998年河南省进行的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途流产”,都说明了“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问题是要搞得比较稳妥一些,选择的方式和时机要恰当”[7](p267)。只有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机,当看到它的成功可能性较大时再下决心,才能保证这项改革取得成功。因为,乡镇机构改革不仅牵扯到一个省上百万名乡镇工作人员的“去留、饭碗、面子”问题,而且涉及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之间的权利分配问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正如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7](p177)“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7](p176)“所以,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7](p252)“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7](p277)

二、河南省第二轮乡镇机构改革缘何“草草收兵”?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第四篇】

乡镇机构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乡镇职责任务,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推动乡镇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权责一致的原则。从有力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出发,明晰县级政府和乡镇的职责权限,着力解决权责脱节问题。

2、政事分开的原则。明确乡镇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人员分类管理。

3、重在转变职能的原则。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合理设置机构,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提高效率。

4、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乡镇人口、面积、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

5、平稳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转变乡镇职能

乡镇党委、政府要通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搞好服务。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好乡村发展规划,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引导农民珍惜土地、增加投入,发展集约经营。落实强农惠农措施,确保农民受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优生优育,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推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做好防灾减灾、五保供养、优抚安置、低保、扶贫救济、养老保险和其他社会救助工作。发展农村老龄服务。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的服务工作,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是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农村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和宗教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协助县级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劳动监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四是推动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做好乡镇人大、群团、国防教育、兵役、民兵等工作。指导村民自治、完善民主议事制度,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引导农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把转变职能作为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改进经济工作方式,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上来。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通过“一站式”服务、办事制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办事。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理顺县乡职责权限。法律法规明确由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不能转嫁给乡镇;需要乡镇配合推动的工作,县级政府部门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并依法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完善考核办法,对乡镇的考核由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统一组织。不属于乡镇职能的事项,不得列入考核范围。探索建立以农民等服务对象意见为主的新的考核机制。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工作和领导干部的“一票否决”事项,继续清理和规范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二)推进撤乡并镇

县现有乡镇8个,按照省上撤并30%的比例要求,应撤并乡镇2个。结合该县实际,撤并方案如下:撤并高桥乡、南头乡。(1)将高桥乡新城堡村、桃林寨村、小泉村、公庄村、四知村5个行政村并入秦东镇,将高桥村、税村、北营村、南营村、三河村、张尧村、樊家村、布施河8个行政村并入城关镇;(2)将南头乡整体并入代字营镇。撤乡并镇后县共有城关镇、太要镇、秦东镇、桐峪镇、代字营镇、安乐乡等六个乡镇。

(三)加快重点镇建设

对于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重点镇,要积极探索依法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建立重点镇财政体制,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优先安排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企业和农民向重点镇集聚,努力实现镇居人口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

(四)统筹党政机构设置

2万人以上的镇:城关镇、太要镇、秦东镇、代字营镇可以设置党政办公室、宣传文化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等5个机构。2万人以下的乡镇:桐峪镇、安乐乡设党政办公室(含宣传文化办公室职能)、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含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职能)。乡镇党政机构主要职责见附件1。

注重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在社会管理办公室加挂综治办牌子。乡镇纪检、监察和人民武装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设置,日常工作确定人员负责。乡镇财政所维持原体制设置不变。

(五)改革乡镇事业站所

(六)创新公益服务形式

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农村公益服务项目可以由公益性事业机构或岗位承担,也可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向经营实体或社会服务组织购买服务。探索新的农村公益经费投入机制。

(七)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1、根据陕编办发〔2006〕113号文件精神,按照人口、面积等因素,将镇分为一、二、三类。

2、乡镇行政编制在省上下达的编制总额内,按照一类乡镇35名左右,二类乡镇30名左右,三类乡镇25名左右的标准由县上具体负责核定。

3、乡镇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按照一类乡镇26名左右,二类乡镇22名左右,三类乡镇18名左右的标准由县上根据实际具体负责核定。

4、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交叉任职,职数控制在7名以内。乡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1名,党委副书记兼乡镇长1名,党委副书记1名,纪委书记1名,人大副主席1名,副乡镇长2名。其中城关镇增配2名副镇长,秦东镇、代字营镇、太要镇各增配1名副镇长。

5、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全面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做到编制、岗位、人员相对应。乡镇不得自行设置机构,不得超编制配人,不得超职数配备领导。

(八)优化人员结构,分流富余人员

乡镇机关按新核定的编制和岗位要求,在现有公务员中实行公开竞争,择优上岗。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人事制。加强对乡镇干部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多渠道妥善安置富余人员。一是加强和充实县级统计调查队伍;二是提倡到村组任职;三是安排到镇文化站等公共服务单位;四是鼓励领办创办为“三农”服务的经济实体。到村组任职和领办创办经济服务实体的人员,工资和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不变,正常晋升工资,工龄连续计算,到达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尚未安置的富余人员通过自然减员等途径逐步消化。超编的乡镇不得新进人员。

三、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乡镇机构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规划,精心安排,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成立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编办,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54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