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实例)(3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实例)(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1
1992年,世界旅游理事会把旅游业确认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越了农业、钢铁业、电子业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很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旅游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对旅游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宣传营销是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景区获得经济效益的重点所在,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旅游宣传营销的有效带动,可以提升景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客源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一、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现状
2011年,石林景区接待游客达到32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亿元;2012年接待游客33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亿元;2013年游客人次367万人次,2014年约为380万人次。石林景区游客人次每年均占石林县旅游总人数的80%以上,创造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旅游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石林景区持续推进宣传营销工作是分不开的,目前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电视营销和报刊营销。石林景区曾和中央电视台长期合作,拍摄了一些专题片,例如《云南散记――石林》、《阿诗玛,您在哪里》、《石林传奇》等;播出了许多专栏节目,例如《七彩云南。魅力中国――2007元旦双语晚会》,《旅游指南》等。同时,石林景区和上海东方卫视、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石林电视台等合作播出了许多石林景区的新闻和专题报道。石林景区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旅游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等报刊上,刊登了许多景区的宣传资料,围绕申遗成功刊出了200余篇专题报道。
活动营销和会展营销。石林景区围绕“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开展了多次节庆营销活动,通过网络、电视、报刊进行实时报道;举行了“世界喀斯特的精华、中国阿诗玛的故乡――石林全国摄影大赛”新闻会;举办了全国摄影大赛“香飘石林”、“童话石林”、“人体彩绘”等系列活动;现场录制“《快乐大篷车》――石林之旅”;承办了“2006年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活动和第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国文化考察石林活动等。石林景区还积极组织参加各项会展活动,例如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国家地质公园和电视媒体联合展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2008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200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
网络营销。石林景区不仅建立了旅游网站,还和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合作开设了“云南石林”窗口;和新华网云南频道、人民网等链接,在中新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有关石林旅游宣传方面的信息稿件数千篇;在大理旅游网、丽江旅游网开设了“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窗口,实现了网络互联、相互宣传的作用。
合作营销和海外营销。石林景区和云南省市的110家重点旅行社代表单位――昆明城新联合体进行合作,与大理旅游集团、丽江玉龙雪山管委会合作召开了“云南省精品旅游景区战略合作研讨会”,签订了三方景区的战略合作协议。石林景区也很重视海外营销工作,曾在越南胡志明市电视台、日本TBS电视台、日本朝日电视台、德国黑森州电视台、美国《国际日报》、德国《南德日报》、凤凰卫视等制作了石林旅游专题宣传片和宣传报道。
二、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石林景区通过扎实的宣传营销工作,加大了石林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国内外客源市场,推动了石林县旅游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定程度制约着石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分析如下:
(一)营销政策激励性不足
石林不仅是国内游客为主导、观光旅游居首的景区,也是团队旅游为主、半天旅游形成的景区,石林景区的这一短板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这就要求石林景区尽快向自助游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结合转变,同时制定相应的旅游转型升级营销政策。而从目前来看,石林的营销激励方式受体制机制影响较大,景区旅游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由于新的土地政策、银行信贷政策的影响,以及部级风景区对项目规划的高要求,因而景区对许多旅游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繁琐、规划耗时过多,导致一些投资企业对景区信心不足;对旅游宣传的营销政策研究不够,奖励政策单一,不利于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
(二)营销机制不畅
目前为止,石林景区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独立的营销组织机构全权负责整个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组织工作,宣传处仅仅作为管理局下设的一个小分支。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来组织和负责实施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一方面会导致营销受行政区域束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石林景区和石林县其他旅游资源及营销资源缺乏深度整合,没有实现整体营销的格局,所以会导致旅游营销工作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不专业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旅游营销的预期效果。
(三)售后服务体系不全,旅游服务意识和宣传意识淡薄
石林景区还没有建立系统的售后服务体系,对游客的档案服务缺失,不能定期对游客进行回访,一定程度导致了景区的游客流失,影响了景区的宣传营销和旅游经济发展。部分景区工作人员旅游服务意识和宣传意识淡薄,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在工作中存在服务主动性不够、热情不够的现状,不愿意自觉宣传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品牌优势,没有形成全员营销的氛围。
(四)旅游宣传营销缺乏长远规划,营销方式创新不够
石林景区目前对旅游宣传营销缺乏长远的规划,主要针对新推出的景点进行营销策划,比较看重短期的销售目标。由于没有指定长远的旅游宣传营销计划,景区的一些项目存在盲目经营问题,对景区的长远发展不利。
旅游宣传营销方式方面,尽管石林景区综合运用了多种宣传途径和手段,但仍然以“游击式”营销方式居多,所开展的宣传营销活动往往热闹一时却很难产生持续的影响力,影响了旅游宣传营销工作的效果。
三、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的优化对策
针对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存在的问题,石林景区应持续加大宣传的营销力度、创新营销模式,把景区的资源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提高石林旅游的综合效益,推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完善营销政策支持
旅游、发改、国土、建设、交通、农业、文化、林业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以促进政策的配套衔接。对涉及旅游业发展的交通、旅游设施等项目要加快审批并尽快开工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旅游项目,在新增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上要给予倾斜。同时,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要用配套的奖励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石林景区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制定合理的旅行社激励措施,加强和旅行社的合作,充分调动旅行社的营销积极性,促进景区旅游的稳步发展,从而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健全宣传营销机制
旅游营销观念的建立是以建立专业的营销组织为标志,石林景区应打破常规,依托机构改革,统一管理局属营销资源,组建市场营销处,整合宣传处、信息办、票务中心和财务处门票结算等资源,公开招聘营销服务等管理专业人员,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模式,实施严格的营销考核机制,奠定旅游宣传营销的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有效利用文化交流、文化宣传、贸易招商等大型活动平台,积极实施目的地营销方案,形成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与经贸相结合的广域营销局面,把石林景区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理顺了旅游宣传营销机制,建立旅游宣传营销基金,才能进行深层次、高密度和大力度的持续营销,才能对旅游市场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经济效益也才会明显。
(三)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和全员营销意识
石林景区要把旅游宣传作为对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建立外部联手、内部联合、上下联动的整体宣传促销机制,在宣传推广和对外交流中努力推广石林景区旅游的品牌形象,全力打造“爱情圣地、狂欢之都”的公共品牌,加大对景区旅游形象的宣传力度。石林景区要大力宣传全员参与旅游营销的浓烈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推销员、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观念。同时,让全体员工树立“游客就是上帝、服务就是形象”的意识,带动周边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旅游的大营销格局。
(四)编制宣传营销长远规划,创新宣传营销模式
针对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缺乏长远规划的问题,石林景区应树立营销战略观念,除了抓好项目建设、体制改革和招商引资外,还应高度重视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制定系统的旅游宣传营销工作规划,内容包括短期(5年内)、中期(10年内)和长期(10年以上)的省域内旅游宣传计划、省外客源城市旅游宣传及营销措施、国际旅游市场宣传营销策略等。在此基础上,打造营销平台、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努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不断增加景区旅游直接收入和全县旅游综合收入。
首先,打造全国直销网络平台。按照营销前移的思路,依托现有的招商引客考核办法,抽调人员组建石林全国专业招商引客营销数据平台网络;通过科学分工与合作,借助重庆“滇联旅游”网、浙江“云美之旅”网营销平台、省市旅委资源、长水机场及铁路数据平台,为景区旅游发展提供数据依据。
其次,打造景区电商营销平台。以数字石林、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为基础,利用省旅委把石林列为云平台试用推广示范点的契机,制定营销优惠政策,发挥彝乐传媒公司和云南阿诗玛旅行社的作用,和石林县内餐饮美食、酒店食宿等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利用景区营销电商平台、招商引客数据平台,开展联合营销,减少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果,增加旅游综合收入。
再次,培育网络营销渠道。针对自由行和自驾游散客市场,和同程网、携程网、去哪儿网等网络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和产品,制定积极合理的销售政策,扩大景区门票的网络销售额。
最后,打造景区宣传平台。投入适当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制定系列优惠政策,组建一支会营销、懂营销的队伍,广泛收集编撰完善宣传资讯,结合营销和市场实际,加大传播力度。继续巩固传统媒体形象宣传成果,加大新媒体宣传平台构建,把景区网站、微博、微信平台打造成信息传播和电子商务合一的平台,形成线上依托电子商务平台、线下依托云南阿诗玛旅行社的宣传模式,为石林自由行和自驾游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做大石林旅游资源增量,提高旅游综合收入。
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2
一、20*年工作目标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850万元;
市场营销宣传投入达到220万元;
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超7亿元;
签约旅行社1500家,实际发生数超680家。
合同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万美元,实到内资1200万元,注册资本400万元。
二、具体工作措施
(1)把握一个龙头,加大规划建设力度。
以规划建设为龙头,完善30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及15平方公里围垦区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做好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完成绿化发展规划。以民房搬迁工程为重点,完成立项、报批、制定方案等前期工作,完成土地征用、出台搬迁安置政策,启动安置新区工程建设,实施核心景区民房建设整治,清理违章搭建,推进核心景区居民的有序搬迁。村庄建设规划在核心区外实施试点。借助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加快集镇建设,逐步改善形象。启动南湖疏浚,开发启动山林景区景点及服务设施项目,启动三湾门楼至鹰窠顶沿线景观林建设。整修和重新布展金九展示厅,重新包装推出谈*休闲项目,增加文化气息,丰富景区内涵,提升综合竞争力。配合完成围垦区道路建设,打好开发基础。
(2)依托两大载体,加大旅游发展力度。
依托*旅游节和金秋风情游两大载体,继续做好大型旅游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扩大*品牌影响。20**旅游节将继续贯彻文化休闲的主题,融合体育、时尚等元素,结合“五一”黄金周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展示*风采。金秋风情游将结合重阳、中秋、国庆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挖掘桔文化,丰富采摘游内容。在充分运用两大载体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五大基地建设。策划多日游线路,延长游客居留时间,充分发挥“休闲、度假、居住”功能。围绕“人生得意山水间”这一宣传主题,以网络、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推广,启动*网站改建,构筑传媒平台。按照“立足长三角、主攻大上海,拓展苏锡常,开发新市场”的营销思路,进一步完善营销政策,落实营销责任,明确营销重点。利用周边区域旅游资源拓宽营销渠道,促进景区、媒体、旅行社相互渗透,走借势营销之路。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做大做精“潮声湖韵”带动与周边景点的互动,继续联合营销,扩大*的综合效应。进一步完善景区交通组织体系,加强交通运营管理。进一步完善重点整治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旅游环境、旅游秩序整治机制。加强旅游环境管理,整治景区主干道两侧环境,整治集镇的“路面、街面、立面”。加强旅游秩序管理,规范个体摊点经营,完善景点、门楼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卫生、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市场管理机制和严格的票务管理机制。
(3)推行“三个转化”,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坚持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继续推进“三个转化”。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壮大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突出抓好黄沙坞柑桔等水果采摘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三产,完善农家乐发展管理;大力发展旅游农产品,做好相关品牌;加快*林业观光园区建设。切实加大农村投入,积极发展村级经济,全力扶持经济薄弱村。切实加大农村投入,加强以小农水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整治村建设计划,巩固省级示范村的创建成果。强化农民经营技能、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全力抓好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生态建设,完善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落实松材线虫病各项防范措施。
(4)健全四大体系,加大和谐社会建设力度。
健全综合治理体系。深化“平安景区”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不安定因素排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法治建设,实施五五普法。创新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区村二级联动机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健全安全防范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食品卫生责任制,不定期进行各类安全检查。完善安全事故预警机制,特别制定汛期、火灾频发期、旅游高峰期的保卫方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景区和谐稳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落实各类优抚政策,健全慈善救助体系,健全五保和三无人员集中供养长效机制,认真抓好老龄、“双拥”工作,深化助残、扶残活动。建立并完善人口与计生管理工作新机制,人口自增率控制在2‰以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以“851”工程为抓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争创科普示范村;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并参加各种体育赛事。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巩固“五费合征”机制,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3
武汉城市圈 周边景区 旅游营销旅游业资源是集多种产业和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当前各大城市争相发展带有地方特色的旅游。 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8+1城市圈”,在省旅游局近年提出的“灵秀湖北”的建设口号后,又定出“大江、大湖、大武汉”的旅游标签,行业快速发展。武汉市在获批城市圈后,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因为城市圈内周边城市旅游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加上品牌营销成功案例的增多、高铁时代的带动以及本地旅游的增加,武汉市主城区内的发展速度不断增快。但是周边的“8”城市群,却由于部分城市经济条件、开发力度等原因,旅游产业发展相对较慢。黄州、麻城两地的旅游事业,今年在周边城市“8”里具有代表性。本文就黄麻地区的旅游营销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一、黄州麻城地区旅游现状及营销近况黄州区和麻城市均隶属黄冈市委管辖。黄冈也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进行培植。“多情大别山,风流看黄冈”已成为黄冈旅游的新名片。“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也是湖北境内人尽皆知的旅游广告,极大的推动了麻城地区的旅游宣传。黄州麻城是著名的黄麻起义原址。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昌盛的历史人文优势和优美的绿色生态优势。黄州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黄州东坡赤壁风景区(文赤壁)、陈潭秋故居纪念馆、禹王城城址、李四光纪念馆、黄州安国寺、白谭湖、遗爱湖等,当然了名誉全国的黄冈中学也是在黄州的。麻城的旅游资源更甚一筹,其中国家AAAA级风景区麻城龟峰山、麻城烈士纪念园,已经具备相当规模。麻城还拥有国家AAA级风景区3家,分别是麻城杏花村、麻城五脑山、麻城博物馆。但是,黄麻地区因地属山区,虽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交通并不便利,客源地也不太丰富,大多以省内客源为主;其市场营销力度和手段更是不足。近年已经加大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宣传力度,并且找出行之有效的推广口号,耳熟能详的“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现在的营销效果还是没有办法和自身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相比。景点分散割裂,没有形成体系规模。各自为政的营销,没有办法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旅游资源分散,营销重点难以突出;即使突出了,也没有整合的资源吸引住游客,更不提口碑效应。加上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如省会城市,市场营销的人才、资金和渠道都过于分散。两地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的问题。系统性不强,没有把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到旅游市场营销当中去。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营销策略。许多企业手工劳动较多,缺乏对高科技、新技能的运用。以旅行社日常业务为例,大都停留在对电话、传真的使用上,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营运模式显然是不能跟上时展需要的。市场营销最终是要对商品进行营销。可是该地区旅游商品,挖掘包装不足。广告做得好,品牌形象没有成功树立,尚未在游客心中建立一定地位,换句话说,常常不是旅行社或者说旅客的首选地。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当地少数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的销售目标,而不是长期的营销目标。没有几个部门或旅游企业在年初即拥有自己完整的《年度营销计划书》,更别说近、中、长期旅游营销规划了。他们不熟悉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价格策略、旅游销售渠道策略、旅游产品促销策略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不太根据消费者需求心理去选择适合的推广对策、促销载体。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与营销计划尚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能深度挖掘,更不用谈旅游市场营销计划控制、旅游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控制、旅游市场营销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即便是对于推动作用较大的节事活动与公关活动的策划设计和执行方面,也是如此。或者抄袭照搬别人的模式,或者在自己管辖的地盘里“鼓吹”一番,将举办该类活动的真正意义颠倒过来,结果劳民伤财,却达不到促销的真实目的。
二、黄州麻城地区旅游营销建议市场营销的推广要深入更广大的群体。要抓住各种机会对外推介,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剧,电影,书籍,广播等媒介,树立黄麻旅游的品牌,吸引游客。这一点需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尽全力寻找与黄州、麻城地方景点,名人,历史,文化有关的文化产品,并进行“广告式”植入。如韩国,“来自星星的你”一剧热播后,韩国境内只要是重要剧情拍摄地,都成为了知名的旅游景点。当然,这些景点中大多数都是拍摄方应景区要求或者政府支持后所做出的拍摄选择。积极改变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从旅行社自身做起,寻求长期利益的目标建设。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可以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如武汉市旅游监督局都向社会征集30名旅游监督员,这些旅游监督员可以出入景区、旅行团甚至酒店进行旅游的综合评价,监管以及意见。也有效的促进的旅游营销的监管。提高服务人群本身的素质,并建立一批高素质导游群体,让他们成为旅游产品里营销的一部分。从人的素质为出发点,加大地方文化精品游的市场营销。要视形象为生命,把旅游公司的形象宣传作为一项旅游营销工作目标。要多组织展览、旅游知识有奖竞赛、旅游摄影比赛、模特表演等,积极搅动旅游市场,使旅游市场淡季不淡,增加旅游收入。提高高科技的营销手段,如微信,QQ,微薄都应该是未来营销的主战场。
参考文献:
[1]郎贤萍,汪侠。旅游消费券发放模式初探
[J].消费经济,2012,(2):3-5.
[2]李雪山,徐戈。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设计探讨
[J].商业时代,2012,(12):12-14.
[3]王世鹏。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人文旅游的态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
[J].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