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业务培训方案例子【汇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0190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业务培训方案例子【汇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培训方案【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大会精神,通过举办科技培训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农业技术培训活动,突出宣传农业技术创新,大力普及农业技术知识,广泛弘扬农业技术精神,深入宣传农业技术思想,为"保增长,保民生"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我县农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技术支撑及农业技术服务。

二、培训时间

农业科技110培训活动时间为年1月至12月(详见附表)。

三、培训期数和人数

年全县计划举办农业科技110培训班321期,培训人数达到25240人次。

四、培训内容

1、龙眼、荔枝高产栽培技术

2、水稻新品种栽培实用技术。

3、良种木薯栽培技术。

4、甘蔗良种栽培技术。

5、橡胶割制改革技术。

6、果园化学除草剂的应用。

7、生姜栽培技术。

8、四季竹、大叶麻竹栽培技术。

9、南药栽培与管理技术。

10、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1、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治技术。

12、新农药使用知识技术。

13、西部蝗区的综合防治技术。

1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五、培训对象

1、各类农业技术员。

2、乡镇干部及农村党员干部。

3、各专业协会及农村专业户。

4、农村农民。

六、培训地点

全县11个乡镇科技培训中心及各个村庄田间地头等地点。

七、培训方法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形式,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从县到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逐级培训。

八、科技110示范基地

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培育农业产业新亮点为重点,以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决定推荐以下基地为我县年科技110示范基地。

(1)镇凤凰山龙眼、荔枝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镇木棉村内,示范种植面积600亩(其中荔枝200亩,龙眼300亩、速效林100亩),主要推广储良、石硖等龙眼品种,白糖婴、妃子笑等荔枝品种。主要推广的技术是控梢、保花保果、着重施用农家肥和生物肥等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荔枝、龙眼种植2000多亩,全县已推广面积达15000多亩。

(2)镇南征橡胶间种生姜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镇南征村内,示范种植100亩,主要推广小黄姜高产新品种,主要推广的技术是预防控制生姜种植气温(温度),防治线虫为害等技术,示范带动全镇种植生姜1000亩,全县利用幼龄橡胶行内间种生姜面积达4900亩。

(3)乡香蕉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乡什冲村内,种植面积150亩,主要推广香蕉巴西抗病高产品种,着重推广水肥施肥,增加香蕉抗病力,减少农药使用,利用套袋保果等技术,示范带动周边村庄150户种植香蕉500亩,全县推广香蕉种植面积已达到8000亩。

(4)乡麻竹间种生姜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乡印妹村内,示范种植120亩,主要推广小黄姜、大黄姜等高产新品种,主要推广的技术是预防控制生姜种植及生产气温(温度),重点防治线虫为害等技术,示范带动全乡种植生姜600亩,全县利用竹行间种生姜面积达2100亩。

(5)乡橡胶套种益智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乡保优村内,示范基地180亩,主要推广益智品种,着重推广分株种植,培土施肥,消除病株和残叶等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全乡利用橡胶套种益智4500亩,全县已推广面积达1万多亩。

(6)镇四季竹高效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县二中旁,示范基地70亩,主要品种是四季竹。重点推广技术:①笋前管理技术(第一年内):种植、及时补苗、抗旱防涝、除草培土、留母竹和防治虫害。②笋后管理技术(第二年后)施肥、培土、抗旱防涝、采笋、合理留母竹、防治病虫害。示范辐射带动周边种植400亩,全县推广面积达9000亩。

(7)镇木薯高产栽培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镇南班村内,示范种植400亩,主要推广华南5号、华南8号等品种。着重推广种植规格、选择种植季节、施肥等技术,示范带动邦溪镇种植木薯1700亩,全县推广木薯种植6万亩。

(8)镇橡胶高产管理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牙叉镇什奋村内,示范基地170亩,主要推广热研7-33-97等橡胶品种,主要推广修整平台、挖沟施肥压青等技术,示范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橡胶高产管理基地400亩,全县推广橡胶高产管理基地2500亩。

九、培训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副局长任副组长,负责具体操作;科技局技术人员为成员,负责培训工作。

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第二篇】

20xx年上级下达我市雨露计划培训计划人数866人(其中职业教育培训466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00人),安排培训补助资金万元。

一、补助范围及对象

20xx年度“雨露计划”培训实施范围为:扶贫部门统一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家庭。

补助对象为:上述范围内的“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接受中、高级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和青壮年劳动力。

二、补助标准

职业教育培训为每人每学年补助20xx元(中等职业院校一、二年级和高等职业院校一、二、三年级的在校学生)。

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为每人次补助1000元。

三、申请及审定程序

“雨露计划”培训对象的审核和补助资金的发放,按照“户申请、村证明、乡镇审核、市扶贫部门审定”的程序组织实施。

(一)当年接受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对象。可向户籍所在地县级扶贫和移民部门提出“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资金申请。申请人须提交以下材料:

1.XX省“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资金申请表(见附件1);

2.申请人照片、户口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就读学校(院)出具的学籍证明、《入学通知书》复印件。

(二)当年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对象。可向户籍所在地扶贫和移民部门申请一次性培训补助资金。申请时须提交以下材料:

1.XX省“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资金申请表;

2.申请人照片、户口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技能证书(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市扶贫和移民部门受理相关培训补助申请后,对补助对象情况进行审查。补助对象经初步审查确认后,在申请对象所在行政村公示拟补助对象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市扶贫和移民部门在《申请表》上签署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汇总形成“雨露计划”培训补助对象花名册,将审查材料交市财政部门复核无误后,于规定时间内由市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将补助资金拨付到补助对象财政惠农资金“一卡(折)通”中。

培训方案【第三篇】

一、培训目的

普及信息化基础知识,提高县、镇、村三级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全面推进信息化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提升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培训目标

通过分层次培训,使县、镇、村人口信息化工作人员达到国家人口计生委规定的信息化管理、操作人员能力标准;30%的村级信息员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利用全员人口个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信息变更、查询、分析、引导服务等应用。

三、培训内容

人口统计报表、卡牌管理PADIS快速调查子系统;全员人口数据库录入、查询、报表;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

四、培训范围

各镇主管领导、计生办及服务站全体同志,市、县监测点计生专干参加培训,全县约150余人。

五、时间安排

县人口计生局将按照省、市人口计生委要求,提供培训资料教学大纲,各镇确定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县人口计生局邀请省、市人口计生委业务骨干,对各镇计生干部和市、县监测点计生专干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考试。各镇也要结合实际,开展信息化业务知识培训。

六、几点要求

培训方案【第四篇】

一、培训时间:

2013年4月18日,共1天。

二、培训地点:

县委党校多媒体教室。

三、参加培训人员:

各乡镇党政办公室主任,部分单位秘书股股长或具体负责公文处理的文秘工作人员。

四、培训主要内容: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知识、办公室人员应知应会事项、公文写作知识等。

五、培训经费:

县委党校负责

六、其他

1、县委党校负责拟定培训方案,邀请授课教师,落实培训经费。

2、县委办、县政府办负责人员调训、培训通知的发放、动员讲话稿的撰写。

3、县委宣传部负责新闻报道相关工作。

七、几点要求:

培训方案【第五篇】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农村工作会议和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坚持“培训提高,转移输出,回引创业”的工作思路,面向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化要求,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务工人员夜校培训,使农民掌握1至2门适用技术、市场竞争力和转移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用的原则。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际需要,因地制宜开展用得着、能赚钱的适用技能培训,确保农民素质稳步提高,增加群众收入。

2.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训的原则。根据农村劳动力的性别、文化、年龄、务工需求等分别进行摸底统计,因材施教,开展分类分层培训。

3.坚持形式多样,方便群众的原则。深入村组宣传发动,采取集中办班、发放学习资料、广播、板报等各种有效形式组织培训,就地就近方便群众。

4.坚持适应市场,注重引导的原则。结合用工企业需求,大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技能订单培训,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跟踪维权等服务。

(三)工作目标。

2017年,开展务工人员夜校培训试点,实现每户农户有1名劳动力参加培训,全乡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计划培训800人次,其中,务工技能培训260人次,;务工引导性培训400人次,经营能人、种养业能手培训140人次。

二、培训时间、内容与方式

(一)培训时间。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

(二)培训内容。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愿择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年满16周岁至50周岁的农村劳动力,开展种植,养殖等各种技能培训。同时,着力抓好经营能人、种养业带头人的适用技术培训。

(三)培训方式。按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以提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为目的,增强夜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多种方式,就近组织农民集中在乡村夜校开展务工培训,培训后建立完善培训就业台帐。

(四)教材编写。培训教材由参与夜校培训项目实施的培训机构按农民所需的技能培训要求,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培训时做到培训人员人手1册。

(五)课程设置。根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课时,力争使每一位参学人员学懂、学会、能运用,其中,理论知识占1/3,实践操作占2/3;经营能手、种养业能人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17年的务工人员夜校培训,是党委、政府承诺办理的惠民实事之一。各村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各村专职老师不少于6人,建立教师使用库,不少于30人。师资力量由村干部、驻村干部、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各村致富带头人中产生。各夜校校长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夜校培训的资金、师资、设备、人员到位,力求举办一期、成功一期,培训一批、转移一批,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乡、村两级要切实做好务工人员夜校培训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好不同工种、不同专业学习人员的组织和转移输送等工作,确保务工人员夜校培训取得实效。

(二)明确工作责任。

各村负责整个夜校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包括培训方案的撰写、申报及师资的整合、引导性培训教材的编写、培训设备的询价和购置、培训工作的检查验收等。负责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参与培训设备的询价和购置。负责夜校培训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务工人员参加培训,并做好培训场所的安排、布置;协助做好培训设备的询价、购置及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培训基地负责技能培训教材的编写、培训聘用教师的推荐、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等工作;并负责按要求完成培训及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56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