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样例【优秀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44439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样例【优秀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一篇】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其教学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讲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教书与育人,如果不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完美地统一起来,那么教书便失去了其灵性和神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将人文主义精神有效地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有机融合的产物。它既进行科学教育,又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和满足人的两种需求和追求.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它利用科学人文主义的理念和追求来塑造培养内心和谐、与他人及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人。它既反对唯人性论,又反对唯科学论,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即在科学教育中渗透着人文精神,又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着科学精神。

因此,它既避免了因轻实践而造成的空疏无用,又克服了因轻人文而造成的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幸福。在此教育中,人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单纯作为现实的劳动者而得到发展和满足。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它要求所有人文教育工作者具有科学的素养,在实施学科教学时进行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对于理工科工作者来说,在实施学科教学时同样需要人文的科学主义教育。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就是以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为理念,在进行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的精神。换言之,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养成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积极的人文主义教育。因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要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这对于今天普遍的分学科教学来说很难操作。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学科教学中互相渗透。因此,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是相对于人文的科学主义教育而言的。人文的科学主义教育即以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为理念进行理工科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的精神,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技术是用来造福人类的。

21世纪的今天,现代教育正在逐渐朝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有人文思想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正如英国教育家埃里克爵士(ericashby)所写道的,“文化之路应贯穿于而不是绕过一个人的专业……一个能够把自己学到的技术融会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学生,可以说是受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而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甚至连一个好的技术专家也配不上。”拉塞克()和维迪努(nu)在谈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趋势时指出,“对各门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的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依存表现出更清楚的意识,这是现代学校政策最令人感兴趣的特征之一。”面对各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趋势,我们应当改变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中忽视人文主义的教学情况。为扭转这种局面,作为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倡导学生无论主修什么专业都要具备相当程度的历史、哲学、语言、文学的修养;教会学生观察和识别英语背后的文化和文化现象,纠正学生的一种误解,即认为文化和文学知识与英语学习无关。这就对每位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蓄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其次,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范围的教学,还簧在课堂上体现出科学人文主义的教学精神。

2.创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大学英语教学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因此,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任务的重要保证。

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师生的关系如何。”可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目标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意识地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整,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既要坚持生本主义的育人理念,又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把两者结合起来,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教师作为师生关系中的引导者、管理者,怎样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和结果。

在任何语言教学中,都需要大量输入文化信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中也不例外。英语里面的大量谚语、成语、俚语都跟西方文明的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有必要在语言教学的同时,给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学、文化经典;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西方社会的种种文化习俗。那么学生在与外国人交往的时候,就能够准确表述,而且还会有得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对于外国人的种种礼仪中。更重要的是,理解了西方的文化渊源,我们与外国友人的交流才会更加深入,才会有助于知识的.实践。当然,作为学习西方语言的中国人,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互动与交流。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把西方文化奉为经典,对于自己母语的文化却知之甚少。要担负起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首先必须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所以,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开设中国文学、文化课是必要的。我们要提倡“大文学”观,打通文、史、哲的界限,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堂外的文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科学人文主义的教学方式,还必须选择具备科学人文主义精神的大学英语教材。对于高度体制化的高校教育而言,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坚持语言习得与人文精神输入并重的宗旨。以笔者所在学校曾经教授过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我们先后使用过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有的教材是以培养基本技能为目的的,其优点是教材的课文选进了许多优秀的英美名家的名篇,富有哲理和人文思考,缺点是语法雕琢的痕迹太明显;有的教材注重学生语言习得的每一个环节的重复操练,却忽略人文精神的输入,名家名篇几乎没有,无形中剥夺了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机会。因此,有必要编写、选择能综合提高学生语言习得和人文精神的教材。我们在输入语言材料时,既要考虑到文化教育的多维性和层次性,也需要考虑文化教育的阶段性和文化项目的实用性。文化因素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制约因素。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是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在具体的交际中,还必须懂得合理运用目的语文化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言行,还需要恰当得体地向对方解释和介绍本族语文化的内涵。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既要关注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也有必要更好地学习掌握本族语文化的外语表达。在这方面可以作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在每个单元后面的翻译练习中,增加本族语文本的翻译段落等。总之,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实施人文素质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圆满完成教学要求和内容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朝晖,教育的希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2]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二篇】

现今的社会中,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往往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忽略了情感的表达。在音乐发生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只有注重情感的表达才能将乐曲所包含的情感及思想表达得透彻,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呢?笔者就此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分析乐曲的音乐背景。

我们如果要成功地演奏一首钢琴作品,并把它的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首先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了解一首乐曲的音乐背景,主要应从以下几点来具体分析:

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一首音乐作品总是表现了作曲家对某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的感受。

2、了解作品的民族特征。一切音乐作品都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因此,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

3、了解作者的创造个性。作曲家由于生活时代、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比如我们学习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5首《g大调前奏曲与赋格》,就需要对巴赫以及那个时代风格有所了解。那个时期演奏所使用的是古钢琴,这种乐器不但键子轻而且声音纤细、音质清脆,要求声音清楚干净、颗粒均匀。这首作品的前奏曲旋律弹奏时要求指尖触键积极。

二、正确、细致地分析乐谱。

提到正确地分析乐谱,许多学生认为只是音符的正确、节奏的正确。而实际上除了这两者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标记,都直接影响着对乐曲的理解、表现以及对乐曲风格的处理。

1、音乐术语:包括乐曲情绪、表情、音乐的性质、速度等等,这些术语提示学生,乐曲是欢快的或抒情的、是快板还是行板或慢板,这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风格把握。如《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82条,这条练习曲开始标有allegrettoalhongroise,意思是匈牙利风格的小快板。为什么说是匈牙利风格的小快板呢?因为曲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装饰音和跳进旋律,使音乐活泼生动、情绪激烈,近似匈牙利音乐风格,准确地说是匈牙利吉普赛民间音乐风格。

吉普赛音乐具有热烈、活泼、狂放的特点和风格。弹奏时,除在技术上要把三连音时值弹奏准确、均匀、清晰而连贯之外,还要注意第一段的装饰音在前半拍,同时没有连音线,而第二段装饰音却在后半拍,并且有连音线。除这些细节问题之外,还要尽量表现出吉普赛音乐特有的风格特征。

2、具体的力度标记:在古典音乐中,一般从pp到ff之间就有p、mp、mf、f的六个不同层次;而浪漫乐派及后期作品从pppp到ffff,幅度加宽,还有sf、sfz或crese、dim等等。这些具体的力度标记,同样关系到乐曲演奏中音乐的表现。

3、速度的不同变化:如放宽(allargando)、减慢渐弱(calando)、加快(accelerando)、逐渐加快(stringendo)等等,不同的速度变化直接影响着乐曲的效果。如《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第89条,开始标有allegro——galoppo,意思是快速的加洛普。“加洛普”是18世纪流行于德国和法国的一种快速二拍子轮舞,其风格热烈激昂、潇洒活泼。这首练习曲在弹奏上,手指要准确到位地触键,随着音乐的进行,手指伸展后手腕要左右转动,移动重心,每个音都要弹奏得扎实饱满、清晰均匀。因此,学生在演奏作品时要把握不同的速度要求,尽可能表达出作品的本意。

三、正确、熟练地运用弹奏技巧,掌握旋律的歌唱性,并正确地划分乐句。

1、歌唱性的旋律最能体现音乐的本质。钢琴弹奏中的歌唱性其实并不难。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歌,要让自己真正感觉到所弹的乐曲是歌唱般的音乐。其次要学会相应的触键方法,熟练地掌握各种弹奏技巧,感觉音乐与弹奏音乐是同时进行的。歌唱性的音乐是多种多样的,有明亮的、欢快的、忧伤的、暗淡的等等,那么就要求我们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和弹奏技巧来得到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弹奏技巧可以得到不同的音乐,乐曲的类型也决定着弹奏的方法。

2、呼吸是音乐语气的一种表达和交代方式。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去体验和感悟乐句的呼吸、乐句的语气和乐句的脉搏以及音乐的走向。具体地讲,乐句划分有以下几种情况:(1)乐谱上的连线就是分句线。(2)有连线并不意味着是分句线。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是生活语言的升华,它有其自身的语言呼吸和语气特征,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准确理解,使自己的弹奏有呼吸、有语气、有情调,从而使弹奏富有表现力、具有感染力。(3)乐谱上没有连线时怎么划分乐句。钢琴曲乐谱上没有连线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可以说是不乏其例。这就要根据音乐的性质、情绪、风格、音乐的语气等来体验、感受、理解并划分乐句。如《钢琴基础教程1》第26页《卡尔图里舞曲》,全曲没有一条连线,经过弹奏体验、感受、分析,就可以明显地发现它是四个小节为一个完整的乐句。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的体现,而只有演奏技巧的话,那么,就弹不出自己所需要的音响,而完全是音符,也体现不出音乐的情感来。因此,能把情感表达好的人,那么他的演奏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三篇】

摘要: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过于重视,从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文化水平,更需要情感丰富的人才,而在当前教育模式下,语文教材蕴含着较多的情感,阅读文章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带来的丰富情感,还能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完善自身人格有很大的帮助,针对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四篇】

大学英语教育不同于高中与初中英语教育,其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一个有效而生动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从笔者在课堂导入部分设计的自身教学经验及多位前辈经验中做一小结,说明一个良好而热烈的'课堂起源于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设计.

作者:丁洁云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刊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keji年,卷(期):200728(8)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五篇】

一、倾注关爱,让学生有亲切感。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新型关系。虽然,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老师不是真理的化身,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课业上,老师只是个先行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担当起学生治学与成才的向导和顾问,还应该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跟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事实上,真正的爱,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看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关照,不自恃过人、高居人上,这样才能构筑师生之间的桥梁,收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之效。

关爱学生,体现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当学生感到心烦意乱或身体不适时,一声轻轻的问候,胜过于千言万语。就算明知学生是在睡觉,也可以假以问候:“你哪儿感到不舒服啊,是不是感冒了,需不需要就医?”学生定会不好意思再睡觉了;当学生学习上有困难时,给予及时的辅导,为其清除“阻碍”,建立信心,学生定会感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关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老师的关爱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的同学。

关爱学生,还往往蕴藏在教师不经意间的言行细节中。如:教师刚接班就能很快记住学生的名字,提问直呼姓名,而不是用“你”“穿红衣服的”“戴眼睛的”等称呼,这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学生会感到很亲切,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中有地位,他的精神上会得到满足和愉快,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为教师的授业解惑铺平了道路。

二、真诚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

有人说批评是老师专利,学生一旦犯了错误,老师怒发冲冠者有之,讥讽挖苦者有之,苦口婆心者有之,但被批评的对象并不是都立竿见影,有则改之。换种方式试试看,一个出了名的“小刺头”在音乐方面却崭露头角,老师立即和送他去学校的合唱团。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肯定,他激动不已。果然不负老师期望,他的品质行为却有了积极的改进。可见,衷心的赞扬要比批评更能达到教育效果,因为“横的难吃,竖的难咽。”

对学生而言,“我太笨了”“我天生不如人”的枷锁不打破,他会畏缩不前,长时看不到自己的发展,他的学习热情就会逐渐消失。一位老师在一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本上经常写这样的批语:“你又进步了,祝贺你”“你很有潜力,老师相信你”等,老师的鼓励给了这位学生极大的自信,一年后,他果然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正如美国心学家韦纳在成就动机归因分析中指出的那样:“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将降低对成功的期望;将成功归于稳定的,将增加自豪感。”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成功的因素,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老师的鼓励言行获得自信心、成就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三、一视同仁,让学生有信任感。

俗话说:十指有长短。学生的差异也是同样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但作为教师,心中要有一杆天平,那就是对每个同学都一视同仁,做到“一碗水端平”,切忌厚此薄彼。对于学业等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遵守纪律就对他们特别亲近。如果这样的话,不仅容易滋长优秀学生骄傲自负的情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且对其他同学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认为老师差别对待,心生不平。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于优秀生违规或犯错,教师应一视同仁的予以必要的批评和处罚,绝不姑息迁就,要让他们懂得必要的批评也是一种爱,同时也是一种制度的公平,每个人既有权利去生活,也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承担责任。对于中等生,教师要注意抓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鼓励他们努力,向学习优秀的同学看齐。对于后进生,教师不能因为他们成绩不好或者调皮就对他们不理不睬或者态度有失偏颇。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爱与关注,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依然很看好他们,使他们对学习、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只有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处处体现平等、尊重,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归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用我们正确、积极、恰当的言行去激励学生,感召学生,开启学生乐观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灵之门,无愧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誉。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六篇】

摘要:实施人文教育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随着我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也就是通过培养人的品德情操、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来展现自我。

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更加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高校培养的英语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人文素养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交际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

从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同时也反映了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英语这门语言能将人文教育和语言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帮助大学生提升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将丰富他们的人文内涵和道德修养。

多年来,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中心,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和名次,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为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通过率,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没有开设英美文化类课,平时教学只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致使很多大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匮乏,口语交际和跨文化交际水平低下。

所以,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英语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

面对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作出改变,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努力把英语学习变成一种提升内涵和陶冶情操的活动方式。

在教学理念上,教学大纲的制定应更具有前瞻性,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运用到英语学习中,有利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在教学内容上,英语教师要注重实用性,探索提高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兴趣的各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结合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来组织教学,吸收西方的文化精髓,同时注重大学生的母语文化教育,提高其人文修养。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逐年增多,社会需要更多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迫切要求。

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盛行的一种语言,英语同样有着辉煌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人文内涵。

在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变后,英语见证了西方国家历史的兴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要想把英语这门语言学好,就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

在学习西方历史和文化知识的同时,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同样不可忽视。

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充分的认识,才能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而对文化的多元性有深刻的认识。

英语是一门语言文化课程,本身有着鲜明的人文特色,体现了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内容涵盖了哲学、宗教、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方面。

大学英语课本选用的文章题材广泛,语言生动,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理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这些文章都是西方文化的优秀代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的真实场景,更有助于大学生学习西方的文化习俗和人文知识。

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展现的文化形式也不一样,比如在学习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结合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文主义理念的理解。

在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大学生也学习了西方历史和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充分证明了语言和文化的统一性,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既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其英语文化素质修养。

因此,教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语言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发挥英语课堂人文教育优势,采用交际法授课。

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实现需要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交际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交际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交际法,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增强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人文素质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交际法教学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开展各种语言交际活动,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变能力。

例如,一位外国游客在商场购物时与服务员发生了争吵,双方各不相让。

在这个场景下,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化解矛盾的方法。

汇总学生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评选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然后把学生进行分组,选择不同的方案来化解场景中的矛盾。

最后,教师作出评判并对他们的表演进行点评。

在学生参与交际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向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人文点,设计一些有趣和热点话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观察社会和人生,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二)加强英美文化作品的学习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也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体现。

加强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对学生发散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教师在解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复述小说、背诵名篇、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观看电影的精彩片段,然后分角色扮演小说中的四位主要人物。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有整体的把握,尤其是主人公奥利弗的成长历程有清楚的认识。

随后教师让学生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提炼出小说的思想内涵,初步形成关于作品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生可以清楚认识狄更斯创作的理念,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

此外,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各类文学讲座和文化论坛,让学生重读经典文学作品,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三)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言行和魅力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在知识层面、品格层面和能力层面上具备较高的水平,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人文教育。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对西方的历史和文化非常熟悉,将语言教学与人文有机结合,把人文精神融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报纸、期刊和网络等途径搜集信息,将西方历史和文化知识融合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其次,英语教师自身要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英语教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用行动来影响学生。

教师应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生的职业,不断充实自我,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励学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对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文化知识必将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学习上,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在生活上,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

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把人文教育贯穿到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教育带来的乐趣。

在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教育氛围下,这种语言与文化、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是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李毅,韩凤.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6).

[5]刘明琼.语言教学文化与人文精神[j].西安外国语学报,,(9).

[6]莫颖.大学英语文化学习策略论[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4).

转载自

摘要:全球化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带来挑战,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高校教育理念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提出高校可以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挖掘教材的人文内容、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教育建设等途径,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进步和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近年来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相应的人文素质,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的人格,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等。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七篇】

本文通过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提出了在大学英语特别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韩愈在《师说》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处的“传道”不仅是指教师要传授学生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其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承载着太多的希望和责任。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给语言学习者“授业”和“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和挖掘英语这门语言的文化和内涵,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给学习者“传道”,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机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以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人文的定义及其意义。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中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

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

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

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其集中体现是,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

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素质则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手段,以提升灵魂,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教育。

1、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由于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应试教育占主流的教育体制、人文教育途径的欠缺等现状使得当前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某些方面缺失。

首先,个人自觉的纪律修养不高。

有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对纪律的严肃性缺乏应有认识,行为自由散漫,对校纪校规置若罔闻,上课迟到、旷课时有发生,上课吃东西、接手机似乎也不以为然。

其次,诚信缺失。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认真学习,经常以生病等原因缺课、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表现出严重的诚信缺失。

第三也是同样重要的,感恩意识缺乏。

有的学生认为见老师打不打招呼无所谓;更有甚者对父爱、母爱以及感恩节嗤之以鼻。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责任心、爱心和自尊心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多年以来,英语主要是作为一门与世界沟通的语言工具出现在教学中的,无论是在英语教育者或者学生的印象中,英语无非和日常的笔纸和车船一样是一种实用工具。

在教育部高教司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这一要求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将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从本科压缩型英语教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然而相对大学英语“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来说,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似乎把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去除掉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无论是大学英语还是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当前的教学重心多数还是放在应试教育上,从大学英语的四六级到高职英语的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仍然是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主角。

这也难怪近年来对于英语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有很多人呼吁给英语热“降温”,取消英语等级考试等。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英语只是一门交流工具的思想在很多人的脑力还是根深蒂固的。

在《北大英语精读》的序言中编者写道,“英语专业应清楚地界定为大学的人文学科之一”。

也就是说,英语教育应该是以启蒙为定位的,英语不是一门实用学科,不能作为一种工具。

“学生应该尽快接触到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好文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制约着语言的发展。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习这沟通中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

单纯的工具式的语言训练或者是盲目的文化灌输都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在英语教学中,合适的导入是课程成功的重要开端,成功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很多英语教师的安排导入的内容的时候,往往根据授课内容,通过问题、背景知识等来进行。

因此,在文化背景导入的时候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探讨和教育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途径。

比如说笔者在讲授“wearefamily”这个单元的时候,就先用两个问题引入主题:“whatisthemeaningbehindthewordfamily?”

“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house,homeandfamily?”

笔者在课堂上提出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学生感觉到很好奇,什么是家?家有什么含义?问题虽简单但是却是我们平时经常忽略的问题。

在学生讨论回答后笔者用几句话归纳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house:abuild,aplacetolive”

“home:homeiswhereyourheartis.”

“family:fatherandmotheriloveyou.”

通过对以上三句话的内涵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了家的深层次含义,然后进一步给学生讲解了中西方文化中人们不同的家庭观念。

通过这一导入的设计,不仅能够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更能激发和唤醒学生的爱。

教师在课文讲解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反映的政治历史、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意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相关人文知识。

特别是那些包含着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情感的世界,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体会客观世界的奥妙,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比如在讲解“lohas”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仅要学生了解lohas是一种健康和环保的生活方式,还要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才能成为lohas一族,正如课文最后总结说的:”trytobegoodtoyourself,trytobegoodtoothers,trytobefriendlytotheenvironment,andthenyouwillbelohas”爱自己、爱他人、爱环境是lohas一族的核心,同样也应该是我们现代社会倡导的一种良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教材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英语教材的建设是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关键因素。

因此教材建设在合理安排语言知识和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教材范文的选择。

首先,有着地道语言的英文原版文章对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但是我们在选择原版文章的时候,需要对涉及西方的腐朽思想、价值观或者具有悲观注意的内容进行过滤,吸纳西方国家中积极的、健康的观点,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二,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在英语学习中不应该把本国的文化精髓割裂开来,对于我国古今的经典文化著作应该逐步引进到英文教材中来,在引入的时候还要注意其英文版本的准确性和可学性。

4、通过教师素质提高保障人文教育。

教师是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播人和执行者,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必要保障。

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所以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

教师在做好行为示范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学会鉴别真伪,判断优劣,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四、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潮流,也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点。

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要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实施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挖掘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情感因素等,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高品位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2]李冬梅.高职高专应用英语教学法初探[j].考试周刊,(26).

[4]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八篇】

摘要:情感是人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感受,良好的情感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人们端正态度,产生良好的动机。可以说,在高中时期,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能够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就显得非常关键。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讲,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美化学生的心灵。

一、因文制宜,挖掘文本情感要素。

高中教材文本的选文文质兼美,蕴涵丰富的情感因素,担负着读者和作者进行双重情感交流的任务。但传统意义上的高中语文教学侧重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对文本的情感因素挖掘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良好情感。教师要摆脱陈旧、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教材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要素,以此感染与启迪学生。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各种情感要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跟作者进行深入的心灵对话与情感上的交流,进而使学生在感受中获得快乐,健全人格,培养美好心灵和陶冶情操。

比如,在教学《药》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思考和讨论小说通过哪些要素体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梳理出了如下情感载体:夏瑜的革命意志和牺牲精神;华老栓一家的愚昧无知和悲惨命运;康大叔之流的凶狠残暴和贪婪狡诈;茶客们的麻木不仁和无知落后;社会环境的晦暗和压抑;坟头花环孤独和希望……进而,学生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而感动,因反动者而愤懑,为麻木者而忧叹,为过去而深思,为未来而憧憬。课文的深刻内涵在教师引导之下深入揭示,内含的情感要素逐步呈现,学生的思想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激发。

尤其在富含情感要素的诗词文本中,教师对情感要素的挖掘角度更加丰富。比如,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时候,品读“独立寒秋”,感悟伟岸形象;遐想“万类霜天竞自由”,领略勃勃生机;追问“谁主沉浮”,激发豪迈情怀;赏读“浪遏飞舟”,升腾舍我其谁的壮志。诗人自身形象,美好的自然景观,深刻的人文哲理等等,无不饱含充沛的情感,在教学中恰当挖掘,均有激发学生青春激情的巨大作用。

高中选修教材篇幅长、容量大,所具备的诸多情感因素更加全面。如,《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所选的人物传记,有革命家、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人物类型全面,经历丰富,作品本身内涵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极佳素材。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活动中,灵活地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深入体会作品和作者的情感,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情感与品质。这是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去,以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实世界,文本所描述的景物变得鲜活,从而使学生跟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在这种情境当中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命力,学生良好的情感自然得以有效地培养。

三、迁移引申,内化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价值指向是学生人格塑造。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后,还需通过各种迁移引申,把他人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陶冶性情。如,在《荷塘月色》课文中,朱自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情感,通过荷塘、月色、树影等朦胧淡雅景象得到了含蓄深沉地表达。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深入课文情景的体验,较充分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学临末,教师提出问题:朱自清坦诚而勇敢地表达了面对现实,内心的哀愁和无奈,真实袒露自己难为外人道说的心理,假设你遇见今夜的朱自清,你会对他说什么?学生思维被激活后,结合自身经验,谈出对朱自清的理解,有的赞成、有的劝告、有的质疑,借对作者的情感体验,升华自身的情感境界,内化为自身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所学习的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也能够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际手段和工具,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重视语文的人文性,仅仅是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这种教学思想严重地阻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其实,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情感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全方位和多角度地实施情感教育,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九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高等院校教学影响不断深入,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各学科发展需要,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才能为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情绪对大学英语学习有着直接影响,良好的情绪可以使大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大学英语学习中,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

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师对情绪教学认知度普遍偏低,导致其无法有效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同时也无法推动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效率与质量提升。

1情绪概念简述。

《张氏心理学辞典》中对情绪的定义为:情绪是人生命活动中受到客观事物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当人在受到客观事物刺激而使身心进入激动状态,在激动状态中也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性反应,在这种状态下人产生的生理变化被称为情绪。

情绪的类别在不同文化领域中都有着不同的界定,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情绪主要被分为喜、怒、悲、忧、思、惊、恐这七种表现形式,但其在不同的`心理学领域中给的界定也十分不同,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以将情绪界定为:快乐、郁闷、愤怒以及恐惧这种基本表现形态。

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自然的面对事物过程,同时也可使人更加全面的对自身感情有一个认知了解,从而使人在面对事物过程中的感情制约能力更加优越,同时也可以通过情绪调动自身感情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个事物中。

良好的情绪同时也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使自己在看待他人情感时可以以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他人对事物过程的不同见解,所以良好的情绪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可以使人通过情绪制约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物中,对加强人工作效率与学习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教学秘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十篇】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当今社会发展和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使大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本身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升华境界,成为具有健全、和谐人格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新课题。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的内涵遵循其字面表述意义,“人文”应为“人文科学”如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质”则是“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组合,一般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

所谓“人文素质”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其核心概念就是“学会做人”。

教育部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的试点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同样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门语言也是一种人文学科英语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体现出了英美国家的人文精神。

然而,我国高教领域受应试教育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学科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过分注重实用性,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分割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使科学、教育、文化受到了整体性损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34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