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生活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数学与生活论文三年级【汇集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03287

生活数学小论文六年级【第一篇】

在生活中,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小的数可以变成一个非常大的数。下面就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水。要是每一个人节约一滴水,就一个中国来说就节约了13亿滴水!要是1000滴水可以装满一个桶的话,1300000000除以1000就等于1300000,整整一百三十万个桶啊!整个地球的人,就可以节约60亿滴水,也就是说有600万个桶!这些水可以救多少严重缺水的地区!只是没人节约一滴水而已,就可以救活那么多的人。那我们想一想,没人节约两滴呢?三滴呢?那个很小的数就是1滴水,很大的数就是6000000000滴水,所以一个很小的数可以变成一个很大的数!

再比如说:电。要是每一个人都浪费一节电池的话,光中国人就浪费了13000000000节电池,全球人就浪费了6000000000节电池!那就可以救很多的缺电地区了,让他们重见光明。这里的那个小数就是1节电池,大数就是6000000000节电池。所以一个很小的数可以变成一个很大的数!

还有:一次性筷子。一棵大树大约可以做一千双一次性筷子的话,中国13亿人就浪费一百三十万棵大树,整个地球就浪费600万棵大树!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数学问题是处处都可以发现的,只要你用心去观察!

生活数学小论文六年级【第二篇】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然后探究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包括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联系生活常见事物,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降低抵触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许多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都存在许多问题。初中数学正处于一个由简单向复杂过渡的时期,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导致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加上数学科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联系生活,就能够丰富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增强实践意识,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将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丰富课堂,也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再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具体教学,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1]。

(一)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以这个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向学生发出提问,“以某校寄宿生的宿舍安排问题为例,假设每间宿舍能够住六个人,那么会有三十人无法安排,但是如果每间宿舍能够住进八个人,那么其中一件宿舍就住不满八个人,求宿舍到底有几间?寄宿学生到底有几个?”这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要通过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对其进行解决。

(二)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如今,生活化教学正在大范围的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改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模型,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呈直角三角形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以此来发现其中的关联,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并做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应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不断复习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控制习题的数量,不要给学生造成压力,尽量使用典型习题,鼓励学生以举一反三的方式来对习题进行思考。例如,数学调查这种实践活动就可以在学习“数据的分布”之后来进行,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下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然后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制定出相关的频数直方图和其他图表,让学生进行自主定义实践的.主题,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思维能力[2]。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去讲解数学知识,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并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展开。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如学生手中的教科书、书桌、家中的柜子等,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中画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再相互对折。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轴对称其实就是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一个图形,折叠之后图形的两边是完全重合的,这就是轴对称。联系生活实际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培养初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翔.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j].学周刊,(31):85.

生活数学小论文六年级【第三篇】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然后探究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包括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联系生活常见事物,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降低抵触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许多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都存在许多问题。初中数学正处于一个由简单向复杂过渡的时期,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导致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加上数学科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联系生活,就能够丰富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增强实践意识,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将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丰富课堂,也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再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具体教学,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1]。

(一)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以这个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向学生发出提问,“以某校寄宿生的宿舍安排问题为例,假设每间宿舍能够住六个人,那么会有三十人无法安排,但是如果每间宿舍能够住进八个人,那么其中一件宿舍就住不满八个人,求宿舍到底有几间?寄宿学生到底有几个?”这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要通过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对其进行解决。

(二)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如今,生活化教学正在大范围的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改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模型,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呈直角三角形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以此来发现其中的关联,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并做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应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不断复习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控制习题的数量,不要给学生造成压力,尽量使用典型习题,鼓励学生以举一反三的方式来对习题进行思考。例如,数学调查这种实践活动就可以在学习“数据的分布”之后来进行,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下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然后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制定出相关的频数直方图和其他图表,让学生进行自主定义实践的.主题,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思维能力[2]。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去讲解数学知识,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并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展开。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如学生手中的教科书、书桌、家中的柜子等,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中画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再相互对折。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轴对称其实就是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一个图形,折叠之后图形的两边是完全重合的,这就是轴对称。联系生活实际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培养初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翔.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j].学周刊,2014(31):85.

-->

-->

-->

生活数学小论文六年级【第四篇】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教材、教法、学法都有较大改革。从教材内容调整看,尤其明显;在数学新课标中,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分为四大版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而把训练目标也划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在学习内容标准方面,把“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看出数学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适应学生今后发展学习是十分重视的。

其实,这是远离学生生活实践的,在学生生活中,早就见过,甚至用过“正”字统计法和相关统计图表。在新教材编排中,把“统计与概率”提到很重要的位置,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的一个方面。在课标总体要求方面,每一学段要求对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每二学段明确经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并且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方法方面:第一学段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统计过程、方法;第二学段是进一步学习与分析。统计结果:第一学段要求回答简单的问题;第二学段则是能作出判断与预测;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方面:第一学段是初步感觉,第二学段是能理解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且第一学段对统计图表了解是初步的,第二学段则是较全面的了解,根据“统计与概率”的学段不同要求,教材的编排在各学段也依据课标有所侧重。

至此,初步的统计的几种方法,学生已初步感受,并且这些统计内容出现及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因此,笔者认为,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一、联系实际,灵活教学。数学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材料,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一个素材。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根据教学安排,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作一些调整,便于学生学习,以达到课标的培养目标。如在一年级中,学生对全班同学生日的统计时,不知道生日怎么办?可以让学生先想办法统计小组,再用同样方法统计全班。这样,不至于让学生束手无策。又如,一年级1册让学生分类时,可以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既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用好校内外资源。生活中有我们取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有利用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充分利用学生中的资源,学校内的资源和校外的教学资源,为我教学所用,为教学服务。“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教科书上的编排少之又少,但生活中的应用却很广泛,在学生活中,如选举班干部用统计,对作业做得好、坏也需要统计。对学校开展活动情况、社区各方面情况等等,都需要统计。如果我们根据教材编排、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并学会分析、整理数所,学生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大胆放手,注重过程性。“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免单纯的术语的学习,让学生对统计过程有体验和经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0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