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论文(最新4篇)
【导言】此例“儿童心理学论文(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儿童心理学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负重心理
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发现,大多数学习钢琴的儿童是在缺少愉快的心理过程中度过的。由于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这种负重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崩溃,以致终止学习。为什么听起来美妙无比的音乐,学起来却痛苦不堪呢?究其原因,除了教学体制、教学方法外,还有社会、家庭以及儿童自身的心理问题等等。
一、儿童学习钢琴的负重心理分析
学习钢琴虽然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大有裨益,但是,我们又必须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审视这一教育功能,找出其自身的规律,避免其盲目性。
第一,儿童自身的心理问题。准确分析儿童的心理活动,是掌握儿童学琴规律的最好方法。心理研究发现3-7岁的儿童,他们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就是缺乏自我意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易分清质与量、因与果、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等关系,他们绝大多数的主观意识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是靠家长及教师传授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对直接感性认识接受得较为积极,而对间接理性认识接受得较为被动。虽然钢琴发出的美妙声音感性因素居多,但是,在技巧训练的过程中的确是理性因素居多。所以儿童们在欣赏钢琴音乐时常常表现得较为主动,而学习钢琴理论与技能时却表现得较为被动。
第二,教学体制。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体系,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强调技能的训练,而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会使人产生疲倦感,疲倦感的不断反复又会给人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压力。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中度过的,这种教学体制的模式已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在他们的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的也会是同样的教学模式。
第三,教学方法。儿童天真活泼,同时也十分脏弱,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机械的反复、长时间的注意,都会使儿童难以承受。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由于多数钢琴教师在教学中会重复自己在学校里的学习过程,即更多地强调与注重学生的共性发展,而忽视了个性的存在(忽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例如:过分强调技术的训练,很少注重儿童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儿童由于教学方法上的不正确所带来的厌倦心理,也会转嫁到钢琴学习上。
第四,家庭和社会。当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越来越大,教育备受关注已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多数家长在选择孩子接受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切实际的盲目心理与从众心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学习音乐的天赋。只有提供给学习钢琴的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使我们的钢琴教育事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二、减轻儿童负重心理的基本途径
针对儿童学习钢琴的负重心理,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应该注重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他们的学琴压力。下面,谈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减轻儿童的心理负荷。
(一)动机、兴趣、情绪
动机、兴趣、情绪是减轻儿童负重心理的内部动因,在学琴过程中,需要越迫切,兴趣越浓厚,情绪越稳定,儿童的学习热情就越高涨,学琴的状态就越积极。
第一,良好的动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力量,钢琴学习也直接受到一定的动机支配。有些孩子来上第一节课时,常常会带着一种恐惧加被动的服从。通过询问,我们可以发现原因是家长在学钢琴前对孩子进行了一些不良动机的诱导。例如,“你平时太调皮了,学琴是为了让你收心;学琴可苦了,你要好好练。”这些有害的暗示会使孩子觉得钢琴学习是一种“可怕”的事,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荷,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其实,从激发学习动机出发,应该让孩子觉得钢琴音乐很好听,弹钢琴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父母能从孩子的琴声中得到快乐,小伙伴也会因为有一个会弹琴的朋友而自豪等等。良好的动机是减轻儿童学琴负重的原动力。
第二,浓厚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对学琴也是如此。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钢琴有浓厚兴趣的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跟一般孩子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兴趣特点是易于变化,优美的音乐,有趣的图片,动人的故事,好玩的游戏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钢琴学习中,培养并保持孩子学琴的兴趣是减轻他们负重心理的有效途径。教师优美动听的范奏、生动形象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和蔼可亲的态度,都能提高儿童学琴的兴趣。
第三,愉快的情绪。在钢琴学习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是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任何斥责、强迫都会影响孩子学琴的积极性。如果一个孩子在上课之前刚好被父母骂了一顿,那么他在上课过程中一定是情绪消沉,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儿童来说,他们的情绪很容易真实地暴露出来,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洞察孩子的情绪变化,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鼓励是使儿童保持愉快情绪的最好办法,它可以使儿童在精神上获得很大的满足,增强自信,在获得愉快心理体验的同时对钢琴的学习将投以更大的热情。
(二)良好的学琴环境
儿童钢琴学习的心理当然也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学琴环境来减轻儿童的负重心理。
第一,家庭环境。对一个琴童来说,能为他(她)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中,父母自身对音乐的爱好,会吸引孩子。例如,早晨,轻松愉快的音乐、会使孩子精神振奋;晚上,悠扬动听的旋律,会使孩子带着微笑进入梦乡……让孩子多参加音乐会,多听钢琴演奏,会建立起对钢琴的亲切感。此外,家长对琴童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学钢琴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自己能力的无法肯定,使他们感到不可抗拒的压力。孩子需要一种感情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如果家长的态度是“叫你练琴就练琴,没什么条件好谈,”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摧残。
第二,教学环境。钢琴教师不但有让儿童会弹琴、弹好琴的责任,还应该培养儿童爱弹琴、乐弹琴。在教学环境中,老师过于严肃的面孔,不耐烦的情绪,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荷。所以,教师要鼓励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只有让儿童时时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才能使他们消除学琴时的紧张感和负重感。此外,由于钢琴学习的整个进程比较缓慢,在教学中往往会造成拔程度现象。其实,高度复杂的作业,必然会引起儿童紧张、恐惧加厌烦的情绪。因而,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除了要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作品外,也应掌握教材的难易,在儿童的能力范围内,选择适合于他们弹奏的作品。
马克吐温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对于每一位琴童来说,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专业工作还是增加音乐修养,学习钢琴都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何减轻他们学琴过程中的负重心理,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只有发挥儿童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给他们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才能真正使“要我学琴”变为“我要学琴”。
参考文献
[1]丁祖荫著.儿童心理学Cul.济南:山东敏育出版杜,1986.
[2]沈竖,李山川著.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3]应诗真著,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二篇】
隔代教育的界定及现状
对于隔代教育的定义,学者们各抒己见。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本文把隔代教育界定为:由于年轻父母忙于事业等各种原因,由祖辈(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下同)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也就是说小孩接受的不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而是接受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
当前我国隔代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我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1]有关部门对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58%家庭的老人在帮助照看孙辈[2];另据对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7980名儿童家庭,全国8省11市1973名幼儿家庭和上海市1129名0~3岁婴幼儿家庭的调查发现,随儿童年龄段的降低,家庭中以祖辈为主的隔代教育的比率随之升高,小学生三代家庭中占66%,3~6岁幼儿三代家庭中占65%~87%,0~3岁婴幼儿占%。调查统计简要结论为10个家庭中就有5到6个家庭的幼儿由隔代老人抚养;[3]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有近一半的小孩的早期教育是由祖辈来承担的。祖辈承担越来越多教育小孩的责任。
教育社会学功能理论的概述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是在借鉴和吸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众多社会科学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与社会学的理论关系密切。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论就是源于社会学功能理论,开始于19世纪中下叶,形成于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中期。
社会学功能理论开始于早期社会学家斯宾塞和迪尔凯姆,后来发展为两个主要功能学派:社会功能文化学派和结构主义功能学派,前者主要是以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后者主要是以社会学家帕森斯与默顿为代表。其中以斯宾塞和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早期功能理论思想与以帕森斯与默顿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对教育社会学功能理论的影响较大。
在默顿看来,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时,对其各种可观察后果可以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调整和适应是系统中的参与者所预料所认识的;反之,潜功能是没有被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4]。简单地说,显功能指主观目标与客观后果相一致的功能,而潜功能是指主观目标与客观后果不相一致的功能。默顿还认为,分析事物的显功能和潜功能都十分重要,两者不可偏颇。分析显功能和潜功能的作用在于:一是可以明晰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社会模式;二是促进理论上最有潜力的领域的注意;三是发现隐功能意味着社会学知识的重大进步;四是避免以朴素的道德判断代替社会学的分析[5]。本文主要采用默顿的功能主义范式全面地分析隔代教育。
从教育功能论看隔代教育
(一) 隔代教育的显功能
1.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孙辈的身上。祖辈没有了工作压力和生活拖累,祖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孙辈身上,祖辈很乐意与小孩子在一起生活中获得乐趣。祖辈家长不仅照顾小孩的生活起居,还对小孩的早期家庭教育给予一定的辅导教育;祖辈家长本来就有一种“返老归真”的倾向,与小孩子一样具有喜欢玩耍的天性,加上他们具有很强的耐心,与小孩融洽地相处,有着深厚的情感,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对亲情的需求,为孩子提供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2.祖辈丰富的教育孩子的经验、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祖辈具有抚养孩子和教育孩子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孩子各个时间段的身心健康成长都具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对于孩子的各阶段的发展出现的问题都能及时地发现,并及时地进行很好的解决,有利于小孩的身心很好地健康成长。同时祖辈家长具有丰富社会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小孩子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品质,有利于孩子基本的社会常识、道德规范、社会角色等等的社会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人”。
3.隔代教育不仅对祖辈和小孩有好处,对年轻的父母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对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化、生活压力大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隔代教育能够帮助年轻父母减轻亲子教育的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这样既不影响事业的发展,又不影响小孩的早期家庭教育,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隔代教育的潜功能
1.祖辈采用相对滞后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自身的人生观不利于小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祖辈、年轻父母与孙辈毕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对于小孩的早期教育自然存在差异,加上当代的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祖辈教育孩子的方式自然存在相对的片面性和滞后性,这都不利于孩子儿童期的全面发展。对小孩的早期家庭教育,祖辈们总是倾向于采用识字、背古诗、数数等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少能意识到早期家庭教育也应该尽可能多地采用多样的手段,特别是能激发小孩丰富的想象力的途径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在婴幼儿时期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儿童的智慧。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强制要求,而是善于用比较有趣的活动进行引导,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同时,祖辈惯于用自身的经验代替科学,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教育孩子,这样容易使小孩与“新时代、新知识”脱节,由于祖辈的疑虑心理比较重,人际交往圈比较狭窄,小孩的人际交往也仅限于祖辈的交往圈,没有更多的机会与同龄群体一起玩耍,这样小孩的交往能力比较差,不利于小孩以后在学校和社会中交际的发展。
2.祖辈溺爱孙辈的心理与“物质奖励”的教育方式使不利于小孩很好的社会化。由于祖辈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不愿意看到小孩受到和自己一样的苦,因此不忍心让小孩去做一些事。当小孩要去做一些他们觉得是力所能及或是有趣的事情时,祖辈总认为他们年龄太小,害怕他们做不好或是怕小孩受苦,因此总是阻止,自己代劳为妙。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婴幼儿发育的主要动力为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婴幼儿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其对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因此祖辈对小孩的“代劳或者说是全程服务”,只会让小孩错过了学习新知识和培养兴趣的大好机会。同时由于现代家庭规模越来越少,祖辈对孙辈有着过度溺爱的行为,对于小孩的任何要求,无论对与错都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他们,有的祖辈甚至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教育小孩,这样不仅错失了许多教育小孩学习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机会,也容易使小孩养成对物质的依赖心理,不利于以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
3.祖辈对孙辈有着“望孙成龙”的心理,对于小孩的教育容易造成重智力、轻心理的不健康的教育模式。虽然祖辈教给小孩一些基本的加减乘除,可是却无形之中把小孩培养成孤僻、内向、任性执拗的性格,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差,交际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悲观的心理。何奕敏通过家庭样本调查,发现在隔代教育的孩子中,近60%不同程度地存在任性、自私、冷漠、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上进心差等问题。[6]同时由于祖辈与年轻父母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对小孩的教育方式自然存在差异,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出现冲突,祖辈以自己的权威占得有利位置,这种冲突时常让孩子无所适从。比如有个知识分子家庭,爷爷学过俄语,奶奶学过法语,爸爸学过英语,妈妈学过日语,在教育小孩的语言上引起分歧,每个都想首先教他们自己学到的语言,最后搞得小孩再也不敢开口说话。李晶琳也认为,祖辈在抚育孙辈方面与子女存在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为孙辈充当保护伞的同时,也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容易使孩子形成见风使舵,多重人格。[7]由此可见,在隔代教育中小孩的健康心理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祖辈与父辈不同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小孩无所适从,形成多重人格。
4.隔代教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以弥补刚退休下来精神的空虚。由于国情的限制,国外年轻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不到收入的1/10,而我国城市中的年轻父母几乎要花费两个人50%的工资抚养一个孩子。[8]隔代教育让祖辈承担属于社会职能的一部分职责,帮助家庭功能社会化,为家庭在经济上减轻负担,促进和谐;伴随着我国老人高龄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退休下来后有一段很长的闲暇时间,隔代教育可以弥补他们刚退休下来精神的空虚,切实感到还有价值的事情可做,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结语
我们在对隔代教育的显功能和潜功能进行分析后,应该来认识显功能――潜功能和正功能――负功能这两个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显功能――潜功能是从事物的客观后果与主观意识是否一致来划分的;正功能――负功能是从事物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来划分的。为了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功能,默顿认为应该对显功能――潜功能及正功能――反功能的交叉分类构成功能分析的四个最重要基本取向,即显――正功能、显――反功能、潜――正功能、潜――反功能。[9]由此可知,有些显功能属于正功能,有些显功能属于负功能的,同样地有些潜功能属于正功能,有些潜功能属于负功能的。在我们对隔代教育的显功能与潜功能分析中,属于显――正功能的有: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孙辈的身上;祖辈丰富的教育孩子的经验、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隔代教育不仅对祖辈和小孩有好处,对年轻的父母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属于潜――反功能的有:祖辈采用相对滞后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自身的人生观不利于小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祖辈溺爱孙辈的心理与“物质奖励”的教育方式使不利于小孩很好的社会化;祖辈对孙辈有着“望孙成龙”的心理,对于小孩的教育容易造成重智力、轻心理的不健康的教育模式。属于潜――正功能的有:隔代教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以弥补刚退休下来精神的空虚。
由此可知,隔代教育成为新时期的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模式,肩负着人由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实现人社会化的重任。然而,隔代教育又是一把双刃剑,有着它存在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给社会、家庭、父母和小孩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隔代教育的显功能――正功能、潜功能――正功能、潜功能――负功能,在发挥其正功能的影响同时要克服负功能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基础,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4):137.
[2]黄祥祥。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J].吉首大学师范学院,2006(4):203.
[3]李洪增。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山东教育,2002(33):42.
[4][9]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2.
[5]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80.
儿童心理学论文【第三篇】
2006年年底,看到了吴其南的新著《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论》(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方卫平的《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明天出版社出版)、朱自强与何卫青合著的《中国幻想小说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舒伟的《中西童话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可以说,整个2006年(连同2005年末)出版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毫无疑问成为这一年儿童文学界不可错过的风景。这些著作还包括《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张之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论》(朱自强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儿童文苑品评录》(张美妮著,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了儿童的文学》(金波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王泉根、赵静等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谭旭东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彭懿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童话创作散论》(谢乐军著,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创作论》(王瑞祥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等等。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很多问题在这些著作中得以阐释或被提出,甚至这些著作本身又隐含或生成了很多问题,儿童文学研究正是在对于各种“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越行越远。可以说,儿童文学研究在今年的确出现了“新的拓展”,而非重复性研究。
儿童电影有了“历史”
首先是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给了儿童文学界一个惊喜:是啊,早就应该有这样一本书了!在中国电影百年之际,儿童电影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历史”。从1922年算起,中国儿童电影已经历了80余年的历程,虽然几十年来也有不少关于儿童电影的论述,但大多零零散散、只言片语,即便偶有富有见地的研究也被淹没了,在大量的史中又难见儿童电影的踪影。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史论可以说是在这块空白之地上砌下了第一块砖。它不但留存了许多史料,而且梳理了学界对“少年儿童电影”的种种定义和印象,尝试着对中国儿童电影进行了最初的阶段划分和分类。虽然,像作者所说,由于“在电影理论上既孤陋寡闻,又缺乏理论素养和训练”,“书中一定有不少疏漏和错误”,但是,无论作者本人和后来人对这块砖是多么地不满意,他们都要在这块砖的基础上往上垒,这个领域的研究也才能向着系统、严谨并极具学理性的方向发展。
图画书的“狂飙突进运动”
整个2006年的下半年,儿童文学界甚至是所有关心儿童文学的人都被彭懿带着图画书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宣讲激荡得热血沸腾。彭懿的研究经常是走在本土创作的前面。虽然最近几年,儿童文学界和出版界都相当关注图画书,但是能够熟悉图画书的历史、图画书的文本特征的人,却没有几个,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仅仅处在起步阶段,因此,这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对很多人来说便是一部迟到的教科书:从结构到方法,从史料到评析。同时,在铺垫基础、展现图画书魅力的同时,彭懿也告诉了我们研究图画书的难度:从他对封面、环衬、扉页、封底、拆页与散页、色彩、节奏、方向等方面的介绍便可看出,图画书的阅读和研究绝对绝对不是我们惯常的文字阅读和研究,它需要新的学术素养和知识储备。但是,就研究来说,彭懿的著作还仅仅是个基础,不过,是一个铺垫得比较规范、踏实的基础。
教育的文学与文学的教育
最近几年,随着语文教改的推进,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成为儿童文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新课标全面实施的重要举措,就是使儿童文学重新走进语文教材和校园文化建设”(见《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我注意到王泉根教授在此用了“重新”一词。“重新”针对的是上世纪后半叶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分家”。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恰恰是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文学的教育功能被空前看重,儿童文学被直接表述为“教育儿童的文学”,也正是从这时起,儿童文学被从语文课本中剥离,也就是说,加强了文学中的教育性,削减了教育中的文学方式。所以,在今天,一批学者强调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结合,不是儿童文学教育工具论的死灰复燃,不是号召作家本着“教育儿童”的目的去创作,而是正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亲缘”关系(而非同一关系),二者携手面对他们共同的对象――少年儿童。 王泉根、赵静等合著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在这项工作的学理依据、途径和具体方法上都提供了一些参考。
现在,很多儿童文学研究者都注意到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朱自强、周晓波都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做了很多尝试,方卫平也因为参加《新语文读本》的编选,学术思路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对儿童文学的思考开始与当代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与少年儿童的实际阅读生活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而我业已形成的儿童文学阅读趣味和评判尺度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性的打击和洗礼。”
幻想文学备受瞩目
在幻想文学这个称谓尚未流行,甚至这个文体的独立性尚未被意识到的时候,朱自强便在1992年发表了《小说童话: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敏锐地发现了童话大家庭中的异己分子,并将其命名为“小说童话”,对“小说童话”的语义、本体及艺术风格都做了一些探讨。1994年,他的《人类幻想精神的家园――论童话的本质》再次考证童话和幻想之间的关系,仍旧使用“小说童话”的称谓。但是在这之后,他已经明确使用“幻想小说”一词,如《论幻想小说与童话的文体区别》、《中国大陆幻想小说的沿革》。这种变化体现的正是我们对“幻想小说”(幻想文学)这种文体的认识和接受过程。在幻想小说大行其道并成为阅读宠儿的今天,朱自强、何卫青在新著《中国幻想小说论》里,对幻想小说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文体的“正名”和辨析,而是对这个文体在中国的源头、发生及其流变进行了考察,并直接进入到具体作品的分析当中,以“幻想小说”的角度重新解读了很多作品,包括许多被作为“童话”阅读的作品,新的角度展现出作品新的内涵。这部专著和彭懿的《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以及刚刚出版的舒伟《中西童话研究》,构成了目前对童话本体和幻想文学研究的主体,他们的学术观点各不相同。
作家作品研究有了新收获
说儿童文学缺少有分量的作家论,应该不会有很大的疑义。作家研究,特别是对与自己同时代的作家的研究,经常是件费时、费力却不讨好的事,但它又是最为基础和根本的研究之一。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看到的多是印象式的评论,或者与新书有关的时评,真正富有学理性、方法独到而得当并探究到作家心灵深处的研究并不多,吴其南扎实、恳切的著作《守望明天》在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有了新的开拓。在对象的选取上,作者兼顾了小说、散文、童话和诗歌等不同的体裁,达到了“作者希望,本书虽只是一本作家论,但合在一起,能对这一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有一个大致的描绘”的目的。他所说的“这个时期”,也就是他一向关注的“社会转型期”。作为一部作家论,必然要有对作家和作品的新发现、新阐释,吴其南抓住了韦伶写作中的“少女”,发现了《男生贾里》系列作品中“叙述者和人物的分离”,关注到“结构”在周锐童话中的重要性,等等,都显示出他丰厚的文艺理论储备,摆脱了印象式的批评,切入到了作品的细部。在著述中,能够感觉到吴其南对研究方法的注重,特别是在《班马:一个任命地走向儿童文学的东方精灵》一章中,面对班马这个特殊人物,他绕开生硬的切割,而是以札记的方式、对话的态度试图走进班马的精神。
重新认识“童话”
2006年岁末,舒伟的《中西童话研究》对童话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研究,它在童话本体论和儿童文学比较研究两个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不容忽视。对于童话本体的考察、童话与幻想小说(幻想文学)的异同、中国古代的童话存在等方面的研究,在整个儿童文学研究中是比较零散和薄弱的,朱自强、方卫平、彭懿在这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舒伟的研究是一个继续,但却不是观点上的继承,这部专著使得之前几位的研究不再孤伶冷清,缺乏参照、对话和争论。舒伟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托尔金的童话观,在中与西、童话与神话之间做了深入的比较,并用托尔金的童话观来求证中国童话的源流。“人类基本愿望和愿望的满足性”,托尔金的这种童话观更趋向人类学的、统括的定义。但它是一种“童话观”,绝非是童话的“定义”。
舒伟对于童话和幻想文学的讨论有点“逆时而动”,如果他的这些考察成立,特别是对于托尔金的童话观和作品的考察,那岂不是有些“拨乱反正”的意味?但是,我相信,在今天,每个人的研究都是对答案的“寻找”,而非盖棺定论。观点的分歧恰恰证明了问题的重要性。彭懿在《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中,也以很大的篇幅阐述了托尔金的思想和作品,特别是他的“第二世界”,连同《中国幻想小说论》一起比较阅读,想必会生出很多话题。
舒伟对《山海经》和《西游记》的研究,不但是童话本体研究的深入,也延续了儿童文学界很久以前即有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古代有没有童话(儿童文学)?很多人也会顺口说一句《西游记》是童话,但并非言之凿凿,似乎只是为争得个“祖上既有”的英名,舒伟在对《西游记》的“童话性”和“成长性”认定上却是认真而严谨的,那这是否是对《西游记》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就像很多人注意到了《西游记》的成长小说特质一样?(见施战军《论中国式成长小说的生成》,《文艺报》2006/12/21)这本身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西游记》在文体上是“童话”还是“小说”?舒伟对中国古代作品的这些阐释,其实也是他在儿童文学史观上的选择。这部著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生成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带来的讨论也是很有价值的。
面对这些著作,我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之后,我们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梅子涵认为,“我国的现代儿童文学理论应该说已经成熟了。几代人的相继努力,终于在今天,开始更为科学和完善”(见《中国儿童文学》2002年第1期)。在这个问题上,王泉根教授显出他乐观而实干的性格。他认为目前的儿童文学研究正在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儿童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都出现了新的成果,在图画书、童话、幻想文学、科幻文学的研究上不断拓展。面对儿童文学研究还存在的不足,他更愿意去以实际的行动去填补。这是事实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目前的儿童文学研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批评的问题。方卫平认为现在的儿童文学批评真正富有批评锋芒和批评勇气的声音实在太稀缺、太微弱了。仔细想想,雷达在《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中对于文学创作的批评,何尝不适宜于当前的文学批评呢?但是,相比之下,儿童文学界显得更为严重。儿童文学理论资源的匮乏也是个时常被讨论的问题,在这些著作当中,我们再次面对这个问题。吴其南在写作这部作家论中坦言:“近年虽也读过一些学术前沿的理论,尝试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但画虎类犬,感到还是在原来的思维轨道行进方便些。”王泉根认为,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薄弱之处就在于理论视野的封闭,我们经常是自说自话,缺少与西方的交流;二是在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上也亟需突破,目前关键要有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
最近两三年,两本西方论著――《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和《童年的消逝》中的观点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儿童文学论文中,明显地感觉到它们对于儿童文学研究者的启发。这么反复地引用是否恰恰印证了我们在理论资源上的匮乏?其次,为何我们已有的儿童文学理论没有这么强大的思想能量?我们已有的这些著作当中,有哪些能够成为我们长久的理论资源?
其次,在最近几年出版的各种论著中,可以说没有一本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史,哪怕是当代儿童文学史,原因何在?有没有必要?王泉根教授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正说明了研究者们的严谨。他认为,写作文学史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深厚的学术能力,要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对作家负责,不能随便动笔写史。如果是就个人学术风格而言,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几本有分量的文学史或教程、概论,那也是很成问题的,毕竟,每个初学者都有这样的需要。王泉根教授介绍说,现在全国的初等教育学院就有80多所。我听到这个数字后想到的是,这么多学生在学习儿童文学,他们不需要较有权威性的文学史吗?初等教育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这么多从业的儿童文学教师依据什么来教授这些学生?
但是对儿童文学研究的抱怨,并非是对研究者的抱怨,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之责任与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之少也有很大关系。专业人士的缺少便容易造成自我重复。每个人的学术思维是较为固定的,学术资源是有限的,精力也不是用之不竭的,这便使得很多理论问题的探讨上气不接下气,没有形成对这些问题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认识。比如,关于儿童文学的幽默问题和少年小说的问题,几位研究者的早期论文中都有一些思想的灵光,但是随着个人研究兴趣的转移,很快也就中断了,没有人续接上,当娱乐的、搞笑以及真正幽默的儿童文学大量出现的时候,当青春文学、成长小说和伪成长小说大量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研究和讨论要从头开始,而不是在已有的高度上继续走高,这些都是资源的浪费。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四篇】
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杂志上发表了《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一文,文章首次提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简称TOM)”这一概念,Premack和Woodruff认为“心理理论”是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982年,Bretherton等提出这种能力可以被看作一个推理系统,拥有“心理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对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对他人行为进行预测,因而可将该推理系统视为一个“理论”。Happe等曾对“心理理论”这一概念做了这样的界定:“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1983年开始,国外发展心理学家将“心理理论”应用到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
二、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范式
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对信念与现实的理解上,对象主要是学前期儿童。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研究者们设计编制了众多的实验任务,形式多样、难度不同、适用对象不一,主要实验任务及其范式包括:
1.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研究
儿童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客观物理世界有所不同。“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主要包括:“区分想象与现实”;理解大脑的功能;再认心理词汇;图片故事理解。
2.理解知觉信息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研究
儿童能够对物理与心理世界进行正确区分后,“心理理论”能力进一步发展,儿童获得理解知觉信息与心理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能力。理解知觉信息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联系的主要实验任务有:理解“看见导致知道”;二级视觉观点采择;“区分外表与真实”;预测他人行为。
3.“错误信念”的研究
对“错误信念(False-Belief)”的研究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性研究内容。实验程序一般设计为:安排一种情境,使被试儿童的信念是真实的而他人的信念是错误的,然后询问被试他人将会怎样想或做。如被试能认识到他人将会基于自己的错误信念来行动,表明儿童具有了“心理理论”。Holmes等提出错误信念任务两种标准形式: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Perner等认为获得错误信念认知后,儿童会用更精细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和预测人们的行为,即儿童会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有研究表明4岁儿童具有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其中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属于一级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研究
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对儿童“心理理论”做出理论解释,其中经典理论有理论论、模拟论、模块论和匹配论。
1.理论论
理论论是对儿童关于心理生活的认识的一种解释性理论,其核心论点是: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或理解本质上是像理论的,具有与一般科学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理论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一种直觉理论,是一个由信念、愿望—知觉等核心概念相互联系而成的心理知识系统,儿童通过经验不断建构自己关于心理状态的知识,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而后人们就根据这个理论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
2.模块论
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是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中主要理论取向之一,代表性人物主要有Leslie和Baron-Cohen,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是一种天赋的、领域特殊的心理结构,个体出生时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神经系统,其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即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是生理成熟,而不是来自经验的修正,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到“触发”的作用。
3.模拟论
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代表是Goldman,认为我们理解他人心理是通过一种“模仿”的方式进行的:个体首先将自己处于目标主体的情境之中,假装具有目标主体的信念和意图,然后判断自身在这个状态下具有的心理状态或会做出的反应,最后将这种反应或心理状态归属给目标主体。
4.匹配论
匹配理论的代表心理学家有Andrew Meltzoff 和Alison Gopnik, Chris Moore等,他们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即在心理活动情境中,儿童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认识,意识到在与客体的心理关系中,自己与他人具有等价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这种不断观察和再认识,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
四、儿童“心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正如目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描述”优于“解释”。尽管近年来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取得很多进展,但其实验范式、研究范围、理论模型等还都亟待改进。
首先,在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方面,心理状态与信念认知的关系一直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核心。尽管研究者都认为在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还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究竟这时的发展是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还是解释性心理理论,或是对人格特质的认知,都有待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整合。第二,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对象,目前多是针对于普通学龄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地转向童年中期、青春期、成人甚至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发展及他们之间“心理理论”差别的研究。第三,对儿童“心理理论”生理机制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投入。 第四,如何将“心理理论”研究的成果用于教育实践,将是心理理论研究未来的主要取向之一。最后,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影响因素的研究,日后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文,林崇德。“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与研究趋向[J].心理学探新,2004,23(3):30-34.
[2]庄小满。“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65-67.
[3]丁芳,刘大文。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2):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