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工商管理论文论文(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52356

【导言】此例“工商管理论文论文(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工商管理论文论文1

关键词: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挑战;信任;可持续组织;社会契约;多学科研究

在历史的长河中,通常商业,特别是商学院,周期性地徘徊在被认为是经济进步的领导力量的观点和被认为是不相关的或者太狭窄地关注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而牺牲有助于企业和经济的成功的其他人的利益的观点之间。当前,我们又处在历史的反思阶段之中,最近的公司丑闻、高管过高的薪酬、服务于私人利益以及更广泛需求的公司行为和社会利益之间的日渐分离状态。已经招致了另一波的猜疑和批评浪潮。美国公司通过多种途径、花了将近20年实现振兴而成为世界争相模仿的模式,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被颂扬为变革中的有远见者,他们可以被信赖去带领他们的组织、雇员甚至经济和国家进入繁荣兴旺的2l世纪。

同时,工商管理学院已经受到批评,批评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工商管理学院落后于对满足这些发展的管理惯例提出疑问和挑战,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培养出的管理者只具备狭隘的技术和分析技能,而这些技能还不足以胜任领导者的职位。好消息是批评家们提出的关于管理专业和管理学院的这些问题和挑战,现在又一次公开地进行讨论,看起来好像很有可能去承担这些问题。

在2003年斯隆管理学院50周年纪念聚会上的讲话中,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说:“商业完全有条件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投资和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推进全球公民意识。斯隆管理学院完全有条件帮助定义企业公民意识的参数。

我们所有人私营部门、公民社会、工会、非政府组织、大学、基金会和个人必须联合成一个联盟以求发展。联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并必须实现从个人价值到集体价值、从股东到利益攸关者、从资产负债表到平衡发展的转变。联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并必须面对前面的危险,就近找出解决应对我们时代工商管理的挑战有力的分析方法与应对管理和社会贡献所面临的大挑战的承诺结合起来。我相信这个观点将能定义下一代的管理和管理教育。但是,这只有在管理学院有重大改变时才能发生:管理学院不仅仅拥护这些价值,而且把价值灌输到我们的研究、教学、咨询、公共服务以及我们所扮演或我们期望学生将在社会上扮演的其他领导角色。

所以我非常高兴在中国拜访我们斯隆管理学院的伙伴,讨论管理专业在危急关头所面临的大挑战。特别兴奋地和你们谈到中国现在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国家、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中国处在前所未有的聚光灯下。当20世纪美国也许已经支配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的时候,中国准备好扮演作为塑造2l世纪全球经济中的同样重要的角色(如果不是作为更重要的角色)。因此,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未来的管理者要做好领导世界构建2l世纪组织和公共机构的准备。

其中一些重大的挑战是什么?我想要探讨三点,这三点是紧密联系的。

(1)需要重建商务中的信任和社会角色;

(2)需要建立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的组织;

(3)需要建立一份新的社会契约,该契约保证那些工作的人和将人力资本投资在工作上的人将受到尊重的对待,并得到他们帮助创造的经济价值的公平的份额。而且,我想要表明我们可以利用现存的大量的、越来越深多的研究来迎接这些挑战。我将大量利用近几年完成或当前在斯隆管理学院进行的研究来证明这点,并请你们在引领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道路上借鉴这些研究。

一、重建信任

一种管理系统的方法在斯隆管理学院50周年校庆的书的前言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董事会主席亚历克斯·达尔贝洛夫强调有必要重建商务中的信任。

借鉴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的声明,达尔贝洛夫说:“艾伦·格林斯潘最近作了一个报告,指出不可否认的事实: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我要进一步考虑: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中的信任是基于构成市场体系的公司的集体完整性中的信任。一个公司的完整性依赖于信任--信任表明公司的雇员、顾客、供应商、股东和周围的所有其他支持者。所以信任不只是为了美德的需要而存在,它也是任何企业想要长久生存的不可或麦格雷戈(DouglasMcGregor),MIT公司最著名的管理专家之一,MIT公司劳资关系科的前主任,人力资源管理现代领域的创立人,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企业的人性面》,在书中他论及信任问题。回他向管理者挑战,反思他们坚持的动机假设和他们关于下属能力的观点。传统的观点是雇员们不情愿地付出他们的精力和努力,并缺乏如何把工作做到最好的知识,他把这种观点称为“x理论”。持有这些假设导致一个管理系统集中于控制雇员、监督雇员的工作,并限制雇员出声和怎样工作的判断力。他提供了一套备择假设,即员工将大量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投入工作中,并要利用这些属性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和满足客户或顾客的需求。麦格雷戈把它称为“理论”,并且认为通过信赖员工、授权员工去运用他们的技能和动机,他们将会付出创造力达成企业的目标。麦格雷戈的两种管理模式仍然活跃,并且在当代的管理实践和组织生活中彼此适当地竞争。

所不同的是,当前我们有大量的实证和理论研究表明,也许企业在任一管理模式下都可能成功地脱颖而出,而成功地竞争、尊重工人的人格、获得工人的必要支持来创造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是开发围绕理论原则的管理系统。当麦格雷戈关注于管理者的人性假设时,现在我们知道不仅仅管理价值是重要的(尽管它们仍然是基本因素)。关于人们熟悉的如“高绩效”或“知识型”工作系统的研究中,其主要发现是一整套的管理惯例、管理价值、管理政策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加强以达到和维持信任,构建知识型、高绩效的21世纪组织。概述了一组更宽泛的要素,从假设和管理人们的方法到工作编制的方式、技术如何被开发和部署、领导能力如何发展和受到支持以及组织考虑多重利益攸关者和贡献者的利益或者是主要或单一关注股东利润的最大化等的潜在目标范围等。重建工商管理中的信任将需要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和战略原则的承诺。

1.人员:成本还是资产?把人员当作资产而非成本,这要求雇佣和留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工,为了留住他们和减少人工周转成本需要投资在职培训和发展,授权员工运用他们的判断力,促进他们在如何做好工作以及如何满足顾客的期望方面的持续改善。阐释这点的典型例子就是沃尔玛。

它单一地关注于以最低的成本零售商身份进行竞争,以雇员和供应商为代价创造赢利。H1结果,沃尔玛不只比它主要的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周转成本(即职位变动),它现在面临着一系列集体诉讼和其他法律诉讼如性别歧视、未付工资和加班费以及违反劳动法。相反,它的竞争对手之一,好事多(Costco),通过支付稍高的工资以期降低周转成本和达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来寻求竞争。还不清楚哪些管理系统在零售部门创造利润方面是出色的,但很清楚的是哪种模式创造利润并对工人和供应商都给予他们所期望的和应得的尊严和尊重。

2.工作:单独工作还是团队工作?在20世纪工业时期中的大部分工作围绕具体订单(工作)来组织。学者们早如亚当·斯密就指出效率与狭窄的工作专业化和分工相关。过去50年的行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备择假设: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人的知识、协调在相互依赖的任务工作中的工作流程,在个体之间、职业团体之间、职能之间有必要设计一些能促进团队工作、协调、协商冲突解决的方法。在项目小组和/或职能小组之内、项目小组和/或职能小组之间有必要通过奖励机制加以强化。西南航空公司通过开发和维护能产生当前航线运营中所需要的高水平协调的工作系统和工作文化,已经成为美国最能产和最有利可图的航空公司,它经常被当作例子来援引。?

3.技术:控制,还是由工人赋予智慧?传统的工程原理把技术当作控制生产变化的硬件,以消除人为错误。但在20世纪8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发现:遵循这一原理导致通用汽车公司在工厂的过度自动化上耗费500亿美元,结果却发现它仍然是高成本的汽车制造商。它从这次惨痛经历中学到: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有必要以让能运用技术的雇员参与、牵涉其中的方式来设计和实施。日本的口号是“个人把智慧给予机器”,这个口号需要被认真采取,它已经被证明是丰田汽车一跃成为世界上最有生产力的汽车生产商,以及许多其他公司现在寻求模仿丰田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理由。

4.领导:自上而下还是分布式?先前的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里,不计其数的商务用书和商务案例中把首席执行官们(CEOs)奉为“变革型领导”,其果断的行动创造经济效益,并将确保可持续发展和成功地将文化嵌入组织中。川当前,这种领导观受到了一种观点的挑战,后者将领导视为各级组织都需要和实行的一套技能和行为。

“首席执行官们或者身为领导的主管人员”自上而下的领()导模式不足以使组织在创造性和持续的改进中茁壮成长。这是我们现在在教学中使用的麻省理工学院分布式领导模型的一个主要前提,并且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领导学学者和老师的支持。

5.目标和责任:股东还是多重利益攸关者?

在过去20年里,使股东价值最大化日渐成为公司目标的主流观点。当前,另一种关于公司目标和责任的替代性观点开始引起争议,这种观点主张公司需要对公司总价值的最大化负有责任,即为股东、雇员和对组织贡献金融资本或人力资本的其他利益攸关者创造价值负有责任。支持公司为比使股东利润最大化要更广泛的目标负责的观点,也是起始于那些主张在金融资本、技术、知识和生产可以被重新配置的全球性经济中私人公司和国家经济利益可以而且常常偏离的人。

托马斯·寇肯:应对我们时代工商管理的挑战和其他的经济政策需要考虑这些新的现实。或许这将是在未来岁月中塑造公司行为、公共政策和管理教育的一次关键性的辩论。

二、可持续性

1.社会维度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公司主要或者只是为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观点在商业媒体和执行行为中已经占据了支配地位。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恶意的公司兼并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兴起。对公司的建议就是最好把那些公司的所有者与CEO和其他高级主管的奖励摆在一起。结果是优先认股权和主管人员薪酬的增长,扩大了美国CEO和普通工人薪酬的差距:在20世纪70年代,而在2005年保守估计约是260。同时,从1979年到2005年普通工人的报酬基本上仍日保持不变,尽管在这个时期,生产力提高了70%多。但是,日渐增多的非政府组织、学生和其他激进组织已经对顾客导向的公司如耐克和其他公司施加压力,使它们更好地管理公司的全球行动和全球供应链以符合基本的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结果现在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公司已经制定它们期望所有的供应商都能遵守的公司行为规范。有些公司正与非政府组织、工会和产业协会合作,更好地监控和改善劳工标准,这是它们通过全球供应网络,继续努力提高组织的生产力、质量和竞争力的一部分。这些问题,是当前斯隆管理学院正在进行的令人振奋的研究领域之一,而且它与世界范围内的名牌大学关于全球生产和供应链的研究工作是相符的。我们的挑战就是协力灌输这些原则如何改善商业惯例和劳工环境标准的原则并将其作为每个管理者责任的一部分。

2.环境维度上述材料揭示了当前关于怎样构建基于社会可持续组织的研究和争论的范围,即,它们得到的结果就是维持选民的支持一继续在组织中投资、为组织贡献并从组织中获益。公司问责制和管理问责制同等重要的一个方面牵涉到环境可持续性管理的必要性。斯隆管理学院正着手强调这个问题,以创新的“教职工--学生--工作人员可持续性倡议”为开始。理查德·洛克(Rich-ardLocke),这个倡议的领导者之一,阐述了斯隆管理学院和它的伙伴管理学院从事这个问题的必要性。

当前的商务模式已经创造了经济增长和技术革新无法预料的水平。但它们也已经在我们的环境、社会系统和个人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压力。构成我们当前许多经济活动的生产和消费的能源密集型模式都是靠环境的严重破坏来维持的。对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日益关注只是更大层面的挑战中的一个事例,但是对清洁水、空气、卫生、能源、安全、经济适用房等的未来可利用性(或分配)的关注同样紧迫。当前公司和事业单位一样都在努力使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优点与满足更多可持续的商业惯例的需要相一致。这是涉及迈向更大的可持续性的巨大挑战,也为新产品、新服务以及基于这些创新、现有的商务模式和商业惯例再设计的新企业提供了许多机会,以使他们更有可持续性。徊我不必提醒你们中国在构建环境可持续性的组织和产业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果对斯隆管理学院的“可持续性倡议”的最初的热情反应是一个征兆,关于怎样建立竞争性的企业和产业、企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分析,在未来岁月里将可能成为管理研究和管理教育最普遍和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三、通往新的社会契约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生产力和实际工资基本上都加倍了。然而自那以后,生产力继续稳步增长,而非管理者的工人的实际报酬仍旧不变。最近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收入不平等一已达历史性的高水平一还在继续扩大,10%的人口高收入要以其他90%的人口为代价。不幸的是,这个模式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包括亚洲的大部分和中国这里,是显而易见的。这导致我们许多研究雇佣关系的学者认为基本的社会工作合同已经瓦解。现行的惯例和政策不再坚持这个简单的原则:人们应当得到他们为提高公司和国家的经济绩效所作贡献的合理份额。我和我的同事在其他工作中已经争论了这个原则,其瓦解的根源就在于工作的本质、劳工和经济比起构成和调整雇佣关系的政策和制度更为迅速地发生了改变。为现代劳工和现代经济构建新的契约将要求公司、政府和劳工角色进行基本的重新调第5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整。20世纪产业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敌对的劳资关系,这种关系将被工人发言权和劳资伙伴关系更为合作的形式所取代。劳动力市场机构和政策必须支持工人工作之间的迁移,比如对于当前流动劳工中的许多人而言,单个雇员的工作任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缩短。全球性贸易伙伴和国际金融贸易机构必须确保那些从贸易中获益的人去帮助补偿由那些贸易受损的人所承担的损失。这些都是建立现代社会契约以适应当前全球化经济和迎合不同的劳工所必须的部分措施。未注意这些问题不仅会持续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的风险,而且会因社会混乱、政局不稳、贫富差距扩大等风险使我们各自的社会经济在全球化经济中变得越来越不堪一击。

四、管理学院的角色

从研究角度看,当前管理和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要求回归到以问题为中心、以分析为基础、多学科的研究。近年来太多的管理学院已经自我独立,喜欢从大学里其他学院的学科、教职员和学生中分离出来。我自己的产业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就是一个好例子。二战之后的岁月里,当劳资冲突被公认为是国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时,这个领域首先在美国成为大学固定学科。名牌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跨学科项目,而跨学科项目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其他专家集合到一起。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领域范围缩小,许多商学院采取更为狭隘的教学和研究雇佣关系的方法,雇佣关系最初被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之后被作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观点把管理劳工的任务视为自上而下,并主要集中在管理者和其他高级职位。结果当前美国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教学是非常封闭内视的,并甚少提及如何应对重建可行的社会契约的重大挑战。

中国不可能照搬这种狭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教学模式。这样做的话将会失败,甚至或许会加剧在中国工厂关于雇佣合同、薪酬和工作保障、未来的劳动和就业法的紧张形势。这些是与自由劳动力市场和民主社会相关的不可避免的紧张和冲突。建设性地处理这些问题、帮助设计和培育能满足工作各方需求的就业系统,这样的能力需要复合型人才和以综合学科为工具。我强烈推荐发展反映产业关系作和就业研究与教学传统--而非当前美国商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传统的交叉学科项目。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上面这3篇工商管理论文论文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工商管理论文范文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工商管理论文论文2

关键词:工商管理;改革;建设;探索

目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未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未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仍以教师的灌输式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密切联系实践的知识较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工作。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使之市场化

教育教学理念是有关教学过程中谁是主体、为谁服务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大学日益成为一个服务性机构,大学的教育有必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价值的理念上来。作为服务性机构,大学要像企业尊重顾客的需要一样尊重学生的需要,教育教学应以帮助学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学生的市场价值为导向;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他们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满意与认可(郝德永,2006)。国外大学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为学生服务,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主要面向政府,为政府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韩玉志,2004)。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任务之一的人才培养应该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了解社会需求,了解学生的期望,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价值是重中之重。各高校开展的一系列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工作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2.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使之个性化

从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平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领导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后备力量;MBA、博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

东北财经大学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实践就业导向,即注重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硕士生——应用和研究能力,即侧重工商管理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博士生——研究和创新能力,即重点在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南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承担和独立承担物流管理、项目管理和创业投资等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密集性和综合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培养能够进一步从事工商管理科研工作的研究人才。受名牌大学的挤压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如重庆工商管理大学结合重庆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特点,提出要培养制造型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饶莉,2007)。

3.丰富人才培养途径,使之社会化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专业,它的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依靠高校自身。高校必须要敞开校门,引进各种市场资源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有三点。第一,逐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实行企校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培养。第二,打造“两栖型”教师,改变“教学型”、“专业型”师资的模式,推动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三,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进入市场,做市场调研,打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范庆瑜,20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导师-团队制:由校内的学术导师负责学生学习作风、科学道德养成,部分课题研究的指导;由校外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企业调查与实践。现已联系并落实了江苏大贺国际广告集团公司等11个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王鲁捷,2003)。

4.明确培养方向,使之特色化

课程体系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高校必须要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体系,并使之特色化,才能吸引学生报考并为学生创造价值。通过设置“兴趣模块”及模块下的特色课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削弱工商管理专业“宽泛”的缺点。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群,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南开大学为建设部级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准备建设一套以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商业伦理和知识服务等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南京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二个专业方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则分别设了服务管理、项目管理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三个培养方向,广东商学院则设置了创业方向、房地产方向、物流方向、领导方向,并首创了《危机管理》课程,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5.探索教学方法,使之综合化

管理活动需要的是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一定是“能力分子”(主要不是“学术研究能力”,而是“动手实践能力”),因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不应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市场实际,开放课堂,让实践知识深入到课堂中来,而不单纯通过学生实习来实现实践教学活动。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就是积极探索各种开放性、互动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自2002年开始,广西大学启动了“新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工商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特别强调要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学方法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王宝荣,2004)。从具体课程教学来说,以中山大学广东省精品课程《公司经济学》为例,该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指导学生参加项目策划,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商业模拟竞赛。同时,还多次聘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公司经济学某个专题以讲座形式进行探讨,再配合该系的工商管理专题系列讲座。

6.加强师资建设,使之团队化

现各高校都开展了各级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来实现师资队伍的团队化。如东北财经大学部级精品课《管理学原理》,共计25名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十分理想,形成了承前启后的师资梯队,学缘结构合理。本教师团队5名教师有留学经历,比例为43%;课程组有非本校毕业教师2人,比例为17%;到国内名校进修1年以上5人,比例为42%;经济学博士4名,比例为22%;管理学博士5人,比例为28%;理学博士1人,比例为6%;其余8名教师分别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将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合作进行知识创新;教授为6名,其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为8名;讲师3名;助教为1名。队伍职称结构合理。

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教学团队以省部级研究基地“湖南省包装经济研究基地”、湖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校级重点学科、省优秀实习基地“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实习基地”、“企业管理”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为依托,主要承担工商管理学科所涵盖的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的专业课程教学。该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具有四大特色:学缘结构多样化、职称和学历结构呈梯度配置、年龄结构合理搭配、学术功底扎实。

7.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时代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工商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跟上时代潮流。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而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和全球化冲击导致的环境动荡更需要创业者和企业家,因此近年来东北财经大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胜任高层经理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创业者素质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中山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新经济时代需要的现代化管理与职业经理人才。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电子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应用技术;能胜任在各类企业,尤其是在涉外及跨国经营企业以及有关单位的管理工作。它所开设的十门核心课程中,有三门双语教学课程,即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贸易和战略管理;有一门课程直接与计算机有关,即管理信息系统;有三门课程与跨国经营有关,即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开设了组织行为学,西方管理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三门双语课程,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开设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开设了跨国公司组织管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国际营销管理、国际商法等课程。

8结论与展望

2007年,一些知名高校的校长建议应该取消管理类专业,引发了设有管理类专业高校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更是面临巨大挑战。但今年教育部批准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这说明工商管理专业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各高校必须要围绕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构建一个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体系,只有这样工商管理专业才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并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德永。社会化定位与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04-12.

[2]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3).

[4]饶莉。探索新时期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途径[J].科学咨询,2007,(5).

工商管理论文论文范文3

(一)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性教学是需要课程老师引导、辅助、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就研究性教学具体来说,其是基于问题为起点,设计切近真实生活的课堂教学情境,有效地融入科学研究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剖析和掌握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规律进而能够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和研究分析能力。老师利用研究性教学进行深入地参与教学活动,强调过程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但是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研究存在差异,其中老师方面的研究强调研究成效、其具有原创性;学生方面的研究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的,强调研究的过程体验,以及经验的累积。(二)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主要思想是认为知识实际上不是借助传授而获得的,是学习者处在特定的情景下,通过老师、同伴以及其他人的辅助,借助所需的学习资源设备,利用意义架构的形式取得的。其中建构主义是上个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与互联网、多媒体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构主义进行理想学习的环境得以实施,使得其被心理学领域研究体系所关注。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学习者要进行自主建构,学习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还是需要有老师针对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和规律,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根据课程知识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老师在信息资源共享、学习活动的组织、研究性学习的引导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二、对工商管理课程进行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迫切性

现阶段国内的高校工商管理方面的各个专业的招生规模是比较大的、辐射的范围广,同时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随着每年的商科类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市场上的用人单位的对应届人才需求量在不断地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足,归根结底是由于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因此,完善和改良不适宜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开展实效的研究性教学,这对现阶段国内各大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一)传统课程教学方法落后于时展的需要。一直以来,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于高等教育深入完善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始终都在进行着,但是,其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其课程课堂教学方式一直采用的是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老师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比较落后,也不适应现阶段的教育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大。第一、无法有效地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只能够让学生凭借记忆去掌握知识,处于被动位置,因此,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当前处在国际市场上的企业来说,要在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对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质量要求与高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质量之间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第二、无法有效地实现学生家长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诉求。由于长时间不适当的教学手段的采用,导致学生家长对国内的教育质量产生了怀疑。因此,很多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家长就将学生送到国外高校去学习、深造。由此表明,现阶段的国内教育质量不受公众的认可。第三、无法有效地实现学生对于学习需求的跃迁。现代大学生接受十几年的教育,必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处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随时获取知识信息,但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知识传授,是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二)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的不足导致商科教育的国内外差距。由于国内的教学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知识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也有一定的差距。而造成这一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譬如:办学理念、资金投入、管理体制以及师资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学方法的不同是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差距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接受国外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认为:在国外大学学习比在国内的要有更多的收获。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外的课堂教育手段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就是在研究性教学形式与知识传授型教学形式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性教学形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形式主要表现为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强调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知识认同能力。这些都在现阶段的商科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得以体现。当今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都不具备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国外大学培养的应届毕业生普遍都能够很好地适应新工作,具有一定的能力。而这些表明课程教学方法上存在的差别,是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工商管理类

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基本路径与要求针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来说,不管是课堂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能够开展研究性教学方式。其中推行研究性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基于问题解决进行的学习方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这个手段中涉及的学习实际上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指向,一般是以学生发现问题作为出发点。针对问题解决进行的剖析和探究活动,其不仅能够有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教学知识,而不是灌输记忆教学内容;还能够激活学生现已掌握的经验,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工商管理课程课堂教学,不管是特定性课程,还是其他类型的实践课程,创作型导向课程,甚至是偏重于理论性课程,都可以运用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这一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其主要是根据引导学生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灵活、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是适用于工商管理课程课堂理论教学,其还是适用于实践性教学,譬如:生产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应用案例

工商管理专业中有一门管理学原理课程,这属于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的高低直接对学生未来从事管理工作岗位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作用。针对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其先后采用两种教学方法。前几年,该项课程采用的是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方法,偏重于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认同知识;最近几年,该项课程开始尝试利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研究性教学形式的彰显的魅力。(一)具体应用。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这一门课程来说,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也是最有效地、最适当的教学方法。由于课程中设计的案例都是贴近真实情况的,因此,具有比较高的可鉴性。但是因为该课程开设的教学课时是有限的,教学案例通常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学习讨论。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在课前将教学案例分享给学生,并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组织各个小组在课前进行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并以小组的形式上交分析结果。上交的分析结果中还要涉及小组成员的意见、想法,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提过的问题做总结性的分析和评价。涉及比较重要、有难度的教学案例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专门组织一场讨论会,让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讨论,再让小组代表进行总体性的发言,让其他小组成员对于发言进行补充、评价、质疑。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扮演好引导者、激励者的角色,在完成讨论后,老师或者学生进行总结。(二)实施效果。①在上述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与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属于学习、研究的主体;而老师的角色定位是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由于研究性教学主要体现的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触发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由于在开展成果交流的过程中,各个讨论小组之间会产生较强的竞争、创优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提高。②在上述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但是无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因此,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方法能够取得的教学成效是有限的、暂时性的。在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在工商管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协助学习的能力,能够深入地掌握、吸收学习的知识,进而将其转化成自身的创新能力。

作者:李君健 单位:益阳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周露阳,孟艳杰.问题导向、案例研究与团队学习———本科工商管理课程自主学习机制设计[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5,(02):61-64,69.

[2]刘中艳,刘晓霞,曾丽艳.建构主义在高校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3,(08):40-42.

[3]别敦荣.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2,(08):10-1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05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