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农村创业故事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6480

【导言】此例“农村创业故事精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民创业故事【第一篇】

“我养的这些肉鸽已经开始下蛋了,下个月就能孵化出小鸽子挣钱了!”7月9日,站在自家的鸽笼前,河南柘城县张桥镇张桥村贫困户张国民高兴地说。在精准扶贫中,柘城县不搞统一化,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脱贫模式。张桥村就是依托村里的肉鸽养殖场,形成了肉鸽养殖脱贫专业村。

张桥村原有贫困户133户,贫困人口458人。经过2014年、2015年两年的脱贫攻坚,现在未脱贫的还有51户139人,计划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出列。张桥村脱贫帮扶单位柘城县委宣传部的驻村干部和来自市盐业局的驻村第一书记,根据柘城县委的要求,积极为贫困户想法子,找路子。

张桥村的村民张涛,前几年到外地学习肉鸽养殖技术,2014年在张桥村南建了一个肉鸽养殖场。现在,张涛的肉鸽养殖场月纯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效益非常好。张涛在2014年建场时,为帮助他解决资金困难,张桥镇镇长史云洁曾以自己的工资卡担保,为张涛贷款20万元。张涛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发自内心的支持。近两年养鸽事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张涛扩大养殖规模。

几乎就是一拍即合,在驻村干部的撮合下,张涛与贫困户迅速达成了“公司+养殖户”的脱贫发展模式。张涛为每户贫困户提供40对80只优质的种鸽,帮助贫困户在家里建设鸽笼,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养殖技术、防疫药品,签订协议确保回收养殖户养殖的鸽子。养殖户购买40对种鸽的钱由“到户增收”项目资金贴补。

这一扶贫措施受到张桥村养殖户的拍手欢迎:政府补贴资金,自己不花一分钱,40对种鸽就送进自家院子里的鸽笼里;肉鸽养殖不像养鸭养猪有异味,每天稍微打扫一下就行,院子里空气清畅没异味;给肉鸽每天喂的玉米、小麦家里应有尽有,不需要为购置饲料发愁;技术问题、防疫问题,张涛跑到家里来指导……关键的是,40对种鸽通过繁殖生长,每年基本上能保证1万元的纯收入。

养殖一小段时间后,贫困户张华影还创新性地在自家鸽笼的最下面,放了几只鸡。鸽子挑食,在吃食时会把一些小麦、玉米啄掉下来,正好让下面的鸡吃掉。这样,张华影不但省去了每天打扫鸽子掉落到地上的残食的麻烦事,又喂肥了几只鸡。

今年三月份首批发放给贫困户的肉鸽,现在都已经开始下蛋了。下个月就能孵化出幼鸽。张涛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笔账,40对种鸽孵化出80只幼鸽,按现在18天的肉鸽每只15元到22元的价格推算,村民下个月就能收入1200元到1760元。张涛说,现在肉鸽养殖的前景非常好,跑东跑西去打工,不如留在家里养群肉鸽。现在,张桥村已经有很多不是贫困户的村民也想养肉鸽致富了。

张桥村形成的肉鸽养殖脱贫方法是柘城县实施产业扶贫工程的一部分。目前,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的形式,柘城县已经创建了“个体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土地流转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脱贫模式。除张桥村发展成为肉鸽养殖专业村外,张桥镇张集村发展成为了苹果种植专业村,远襄镇陈楼村发展成为了养羊专业村。

农民创业故事【第二篇】

"9月1日,看着一箱箱生姜被商贩“抢走”,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九君村的左永福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今年气候好,试种的8亩菜姜和8亩姜种获丰收,菜姜亩产达8000公斤,每亩纯收入在万元左右,16亩生姜收入30万元不成问题。除了自己挣了钱,左永福还带动当地发展了几百亩生姜,带动了60多户村民种姜致富。

左永福今年46岁,前些年一直在乐山、宜宾等地从事建筑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左永福发现乐山犍为县生姜种植业不仅红火,种植收入也很可观,种植户每年收入多则几十万元,少则也有六七万元,而且不愁销路。

村里没有主导产业,乡邻都外出打工了,有大片土地适合种植生姜,我们回去试种,成功后再带领村民种植。”左永福和蒋权友不谋而合,利用自家土地各试种近20亩生姜,其中菜姜25亩,种姜15亩左右。“去年9月种植的菜姜,长势好产量高,亩产在7500公斤左右,12元一公斤还很抢手。”左永福说,生姜采挖时地里很热闹,许多闻讯而来的销购商都来抢购和预订。

在左永福的带领下,九君村陈祖权等20多户村民纷纷利用自己田地种植生姜。种植期间,左永福和蒋权友不仅提供种姜,还全程免费作技术指导,让村民都享受生姜种植带来的好 “钱景”。如今九君村生姜种植面积200亩,产值近400万元。

“生姜之所以卖得好,还得益于我们独特的营销方式。”左福权说,去年他把生姜种植过程和生长情况挂上网后,吸引了一大批购销商前来实地查看,不少购销商与姜农协商,一次性买断生姜收获权,实行“包亩”收购,让村民实现无忧种植。"

农民创业故事【第三篇】

夏天最好最凉爽的草席非蔺草席不二之选,蔺草席选材天然,不使用染土、染料,集竹席之凉爽、亚草之柔软轻便等优点于一身,凉性温和,婴幼儿、老人和体质差者的最佳选择。蔺草分为咸水草与淡水草,咸水草生长于靠海一带,通称咸草或灯心草,品质较粗硬用来编织粗席外,昔日杂货店与市场商贩常用来困绑货物用,过去台北北投地区生长较多,在日据时代,北投蔺草和温泉一样有名。平常易见的蔺草席,竟然漂洋过海在日本、韩国等地热卖,这种蔺草席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它又是怎样为祝龙带来巨大财富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一个有关蔺草席的故事。

他站在浙东的田野上,用手骄傲的一划:“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我的土地”。他带领我们走进宽敞的厂房,上百部编织机正在吞吐着绚烂的云霞,五彩缤纷、流光闪烁,无数片草席草垫淌弄在我们眼前,我们惊呆了,仿佛置身于彩云锦霞中一时难辨天上人间……

一米八零的个子,天生的卷发,俊气的脸庞,不吝惜花钱,对朋友绝对讲义气,他的口头禅是:“朋友之间不要谈钞票”。他就是浙东北地最大的蔺草产品生产商祝龙。

江南出产一种植物,名字古怪,叫蔺草。春秋战国时候,赵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贤相叫蔺相如,敢和凶暴的秦王面对面的斗争,还取得了胜利。这种草就叫蔺相如的蔺,蔺草。蔺草绵软细长,是编织草席草垫的好材料。北地自古就盛产草席,颇有名气。

祝龙从小就看着蔺草长大,但他却不喜欢这种只长草不结粮食的水田植物。祝龙喜欢吃饭,喜欢吃香喷喷的白米饭,在他童年时代又偏偏吃不饱饭,每当他看着有条件吃饱饭的小朋友捧着一大碗白米饭吃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不知悄悄咽下多少口水!因此祝龙不喜欢不长粮食的蔺草。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地,祝龙已长成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眼下吃饭应该不是问题,乡亲们都在算计怎样赚钞票。大家都在动脑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在了传统植物——蔺草上面。于是出现了全民打蔺草编织各式各样草席的运动。

祝龙不甘落后,会同了一个漂亮姑娘,他的女朋友阿英,大家一道奋斗。

于是通宵达旦,于是废寝忘食。漂亮的阿英,英俊的祝龙,编织出来了頂頂漂亮的草席。他们又给漂亮的草席起出了漂亮的名字:朝霞满天,夕阳犹美,鸳鸯戏水,马踏天涯等等。看着这些漂亮的草席,小伙子小姑娘仿佛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新建的洋房、火爆的婚礼。

农民创业故事【第四篇】

1987年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看到自己家乡各村镇,像赛跑似的建起了一家又一家纽扣厂,在那一年,仅桥头镇就多达750家纽扣厂。与此同时,与家乡发生巨变的还有那些纽扣厂老板的生活,家家都盖起了3层小洋楼,而他还是拿着自己的锄头在修地球,此时人与人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他十分的沮丧,他一咬牙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5万块赌一把,进入行业后才发现整个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因为各个工厂间近白热化的恶性竞争,开始时一粒纽扣还可以赚元,后来降到元,到最后元的微薄利润都难以保持。

此时的柯兴桃是记得一筹莫展,好行情赚大钱的时候自己没有赶上,等好不容易下定决定去大干一场的时候,遇到了行业的最低谷,当初如雨后春笋般新开的工厂都在举步维艰的经营着,柯兴桃一直在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之道,一天去探访亲戚,在酒席上遇到一件令他很尴尬的事情但也正是这件事情给他巨大的启发,使他的命运开始发生巨变!

在酒席上,他穿了一件200元的皮夹克,而正巧的酒席上的另一位客人也是穿着款式和颜色都和他一模一样的皮夹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撞衫,那人毫不留情面,当场便在那炫耀,我这皮衣是在杭州一家皮衣专卖店买的,花了2900元,弄的他尴尬不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幸好一朋友解围,说我是做服装的,其实我们你们的质量和款式都差不多,只不过柯大哥的这件牌子不够出名而已,只是品牌的问题而已。

品牌?柯兴桃灵机一动,对啊,一个品牌竟能够对一件商品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我为何不把自己的纽扣也做成名牌呢?

他的这一想法马上遭到乡亲们的嘲笑和讽刺,服装可以做品牌,一个小小的纽扣算什么玩意儿?也想走品牌路线?纽扣之于服装,就相当于牙签之于酒宴--酒宴可以有名酒名菜,哪里也没有听说过“名牙签”呢?不管嘲弄再多,他也不为所动,毅然走自己的纽扣品牌路钱。

但问题马上又出来了?那如何才能迈出实际的第一步呢?如何才能走品牌路线呢?这个问题又让他一筹莫展,直到一天突然看到村里一个当兵的小伙回来了,穿着一身军装,很帅气,村里的女孩子个个都要和他一起拍照。他灵机一动,对啊,军装虽然不是最贵的但却是最肃穆和庄严的,是代表一个国家形象的。说干就干,他马上就到处托关系,费劲周折之后,终于见到了铁道部劳动人事局生活处,虽然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对于没有见过世面的他来说,还是紧张的不行,站在门口徘徊了好久也迟迟不敢进门。最后是处长主动问他,您找谁啊?他马上壮着胆子答到,我。我就找处长您,然后,他迫不及待地说了自己打算生产铁道部制服纽扣的信心和决心。见唐处长犹豫,他忙说;“我先最一批样品让领导确认,领导满意后,再考虑与我合作,怎么样?而且我保证,不仅质量过硬,而且单价比军工厂和其他任何一家纽扣长低10%!”处长被他的诚意打动,答应让他先试做样品,交给上级商议决定。

几天后,柯兴桃寄回了样品。他忐忑地等待了几天,好消息终于从北京传来:永嘉县纽扣长被铁道部指定为铁道部制服纽扣定点生产单位!消息传来,他兴奋的一夜未眠,但仅靠微薄的利润拿到铁道部不是他的目的。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瞄准公安部,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公安部的路上走的很艰辛,因为公安部对工厂的硬件要求很高,得知他现在还停留在小作坊的地步,对他工厂的能力很是怀疑,经过前后10多次样品,才拿下最后指定权。军需产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每天他都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质量要求很严格,必须每年向总后军需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送检4次,抽检1次,数量达标率要求100%,开箱检验合格率在99%。而要执行这样的高标准,对于他这样的小厂谈何容易?最后他只能狠抓质量,要求员工全检,对每一粒小纽扣的挑选都细致入微,有的时间淘汰率竟然超过50%,后来又贷款200多万扩建一条生产线,2000年又借了50多万引进国际质量体系,然后又成功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现在谁也无法制止他的成功了。2007年,解放军进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换装,其中就包括纽扣的升级,新的纽扣因为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其他厂家根本无法解决,唯有柯兴桃迎刃而解!所以他当仁不让的拿到了此次军队换装中的3000万枚纽扣服饰的全国独家生存权!这次部队开出了适当的高价-每颗纽扣单价元,而成本仅为售价的一半,每颗纽扣至少能纯赚元。这意味着,他每天能产生十万的纯利润,2个月做完这批纽扣,他就赚下了600万元,平均月入300万!

紧接着2008年初,参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胸牌的生产全竞标,一举成功,2009年9月,凭着头年生产奥运志愿者胸牌的良好表现,又顺利拿下一个无比光荣的订单:为参与此次大阅兵式的420名武警将士生产了全套都市,包括纽扣。帽徽,领花,胸标,领带夹和服役章等6大件。

农民创业故事【第五篇】

红枣、核桃、黄豆、小米、苦菜、土豆粉条……农家土特产,绿色无污染,农家货成了网店新宠!把这些土特产拿到网上去卖的人名叫王小帮,他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叫“山里旺农家店”的店铺,“坐山吃山”卖山里货赚钱。

王小帮本名王志强,33岁,1978年生,初中文化,山西吕梁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村一位普通农民。2008年开办自己的第一家网店,销售自家种植的红枣、小米、核桃等原生态绿色农产品。现任山西王小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他的网店年销售额达600万元。

坐山吃山网上卖粗粮

打开“山里旺农家店”的页面,王小帮骑摩托送货的照片映衬着沟壑重重的黄土地,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王小帮的店铺运营不到1年,已经累积到3颗钻的信誉,买家好评率达100%。

在这交通不便、通讯不捷的山沟沟里,王小帮怎会想到在网上开店的呢?

2000年时,王小帮和妻子远离家乡,到北京打工。2006年春节,王小帮夫妇回到家乡,他竟用自己在北京攒下的4900元钱,买回一台电脑。王小帮回忆说:“在北京看到别人在网上打游戏、购物。我就想,没准在网上卖东西还真是条致富的路子。”

吕梁山虽然是穷乡僻壤,但是农作物都是自家种的,用的是农家肥。王小帮在淘宝网上注册了店铺之后,准备“坐山吃山”。“很多城里人现在提倡吃粗粮,我就卖这些城里少有的东西。”于是,他把家里的花生、小米、红枣、核桃都拍成照片放到网上。

这些颗粒饱满、绿色天然的山货很快就引起了人们注意。没几天,第一笔生意来了。紧接着,第二笔、第三笔……王小帮来劲儿了。他开始背个袋子,走家串户,收购新鲜的小米、红枣等农产品。

交通很不便无奈发平邮

店铺走上正轨后,曾经认为上网就是不务正业的父母终于认可了儿子的创业方向。很快,王小帮一人忙不过来了。于是全家人齐上阵:父亲帮忙打包送货,母亲和妻子在家拣黄豆、核桃,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问题也存在,问题出在送货上。王小帮所在的临县位于吕梁山西侧,属国家级贫困县。由于交通不便,整个县城除邮局,就没有别的快递公司。而邮局发送的EMS特快专递价格又比较高,王小帮只好给顾客发平邮。

“平邮1斤到上海,五六块钱就行,EMS得20多块钱,这个差别就大了。”王小帮说,一般货物都有五六斤,平邮的续重也相对便宜。但通过平邮发货不方便,最不方便的是顾客必须上邮局取货。“网购大家图的就是方便、节约时间。”王小帮无奈地说,有的顾客下订单后,一看是发平邮,立马就取消订货。除不方便外,邮局还很慢,一般要7—15天才能到货。

送货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好在寄出的货品从没出过差错。如果对方没去邮局领货,退了回来,王小帮总会耐心地在网上询问:您还需要我重新给您寄吗……就这样,顾客的抱怨慢慢减少。

他在自己的网店首页写了一首打油诗:“淘宝我最牛,就我发平邮。淘宝我最穷,就我在山村。平邮最最慢,山货我最鲜。”尽管如此,还是有个别买家没有看清物流说明就下了订单,三四天没收到货就提交了退款申请。针对这种情况,王小帮一律先点击同意,把钱退给买家,然后再通过旺旺说明情况,请对方在收到货后再补款。他说:“别人买我的东西是相信我,我更得相信他们。”

王小帮这种真诚负责的态度赢得了不少买家的称赞,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恶搞蹿红添商机卖土货月赚5000

就这样,王小帮在保证货物质量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

2009年2月,王小帮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在网上恶搞了。事情起源于2009年春节,王小帮参加了淘宝网举办的“网络创业先锋大奖赛”。参赛的帖子叫“电脑、相机、铁驴子、山货,一根网线串起来,我就是网商。”帖子里上传了他的大量生活照片,没想到这个帖子迅速在各大论坛流传开来。王小帮憨厚纯朴的形象引来了各路PS高手的兴趣,一时间,“大肚哥王小帮”系列搞怪模样蹿红网络。

看到各种搞怪图片,王小帮的妻子刘林梅感叹说,咱普通人也过了把“明星瘾”。恶搞图片流传不久,王小帮惊讶发现,自己店铺的浏览量开始大幅度上升。“店铺原来的浏览量有100左右吧,有恶搞图片以后,每天都有三五百,还促成很多成交量。”这个意外收获让全家人都很兴奋。

王小帮成了淘宝明星,网友们纷纷找到王小帮,有人跟他聊天,也有人要买他东西,王小帮有问必答。很快,一个月就能赚到近5000元。他的“山里旺农家店”也被评为2009年度淘宝网十佳创业先锋奖。

不久后,王小帮还和圆通快递达成协议:起价1公斤10元,续重1公斤6元;先把山货托运到太原市,再以快递寄出。如今,王小帮家里增加了两台电脑,有4人打包货物。

说到未来的目标和期望,王小帮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山西特产的品牌形象。这个目标需要全行业的创业者达成统一共识,不要一味打价格战,而要从保证质量、做好服务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山西特产真正走出去,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

王小帮表示,开网店让他尝到了网络销售带来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到了更好的、完全可以养家糊口的新型的赚钱方式。王小帮把最先进的互联网和最原始的土特产连接起来,打开了一扇财富之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26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