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立德心得体会范文【精彩4篇】
育人立德心得体会【第一篇】
x在20x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x的讲话,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希望新要求,为加强改高校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一、立德树人,语意深远。
立德的“德”,就是德行品德,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品性与操守。所谓立德,就是以德育为先,用积极的正面教育激励人,人生最高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理想,著书立说。树人的“人”,就是要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接班人的事是百年大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立德树人,就是要作为人民谋福祉的人,做高尚的人,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根本目的。百年大计,立德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不仅是成才立业之本,更是治国安邦之道。
立德树人就是说在教育中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本能,关照人的发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把人的智慧潜能挖掘出来,成为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乐观向上的精神,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学生从学校门走出时,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因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精心培养学生,信任每一个心灵,善待每一名学生。大学生是有思维有感情有知识的群体,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体贴与热情帮助,心情舒畅地接受教育教学,实现教育心灵沟通、灵魂交融、人格对话的目标。
三、立德树人,德育先行。
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成长的根基。要做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的,脱离实践空谈道德,只能是水中捞月。道德是养成的教育,要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就要做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新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之中,融入到各学科课堂教育教学之中。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高校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不但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配合,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也是一门德育课,它的地位和任务是任何课程无法取代的,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学校教育和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四、立德树人,教师是关键。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接班人的关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道德的引领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的塑造者。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育别人自己要先受教育。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教师自身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才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要按照x的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关注社会,学术规范,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立德树人的先锋和楷模。
一是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各科课程改革各个环节之中,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到各科课程改革各个细节之中,将学科育和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挖掘学科教育中的文化内涵、德育因素,人文精神,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大学德育课程要关注社会价值取向,坚持科学性,具有针对性,符合时代性,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知识时,潜移默化受到德育教育,体现全过程育人,这就要求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大力推行学科教育,改变只教书不育人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育有机统一,把德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是吸收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立德树人。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立德树人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的优秀精粹,要学会道德修身,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好孝、悌、忠、信、礼、义、廉恥等处世之道,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救世情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教育感化学生,用传统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反思自我,感召体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将这些优秀道德传统融入学生思想中,增强教育效果。
三是在德育实践中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体悟人生,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磨炼意志,适应瞬息变化的世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学校德育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吸引学生参加丰富有趣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围绕一定的目标组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增加情感体验,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课程学到的德知,形成德识,有了一定的德行,在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的德行习惯,使德育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公益活动,成为生活化德育的有效途径。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团结友爱,真诚互助,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在与他人交流中学会文明有礼,有责任心,内化德识,外化德行,从德行升华为德性,德性是一种发乎心、行乎外的道德素养,它与生命融于一体,需要学生去体验感悟反思而自主构建。
四是道德教育要利用一切资源,包括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社会各种文博资源,社会媒体资源,全社会齐抓共管,多管齐下。
五是立德树人,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以节粮节水节电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讲文明,懂礼节,树新风,创建优秀校园文化,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学习,为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懈奋斗,为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从我做起,严格要求,做到x所要求的,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育人立德心得体会【第二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直播课程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立德育人直播课程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新的途径。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堂立德育人直播课程,并深受启发,下面我将分享我对此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立德育人直播课程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直播课上,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过去亲身经历的自我反思,以及对身边事物的感悟,让学生在直播环境中主动思考,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引导。这种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非常有帮助,因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其次,立德育人直播课程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直播课上,老师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往往受制于书本知识的束缚,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而通过直播课程的引导,学生能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提升思辨能力。
第三,立德育人直播课程强调学生的情感发展。在直播课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倾听学生的心声,并组织学生开展同理心的练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情感交流的能力,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在直播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获得理解和支持,从而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学习环境。
第四,立德育人直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直播课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最新的问题和挑战,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的背后,并思考如何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立德育人直播课程的参与对我个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参与直播课程,我积极思考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改进自我的方向,并学会了用思维的眼光看待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我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思考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立德育人直播课程中,我认识到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和品德修养。通过立德育人直播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提高,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获得成长和成熟。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中,立德育人直播课程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育人立德心得体会【第三篇】
我的十几年教学生涯,我不敢说自己具有很高尚的师德,但我深深意识到,师德规范的主旨,简单概括就是“责任”与“爱”.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教育、教学工作热爱,也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
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否能影响和感染学生,无非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思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有效教学,也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充满关爱,尽到自己最大能力去培养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明确了“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职责。我们教师要确切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以高尚师德影响学生,以风范学识感染学生,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育人立德心得体会【第四篇】
教书育人、立德立心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教师有责任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必要的品德和道德,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有道德追求的公民、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第二段:教书育人的成功要素。
一、注重自我修养。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和操守,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教育方式灵活多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知识浸润教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将道德融入到教学中,让知识和道德滋润学生。
第三段:立德立心的持久辐射作用。
立德立心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品德决定突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相关观念,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因此教育从开始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第四段:教师的责任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管理、服务、研究等方面应该监督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在教育中我们应该运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和实践,发展出自己的特长和灵活的思维能力。并且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做一些练习来促进他们品德的形成。
第五段:总结。
教书育人、立德立心一直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回报社会的质量和效益。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素质,注重教学方法,秉持着诚信正直、公正客观的原则,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行为模范和社会贡献者,为未来的社会繁荣发展创造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