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人教版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21230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人教版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人教版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篇】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教案

第一课 朝 夕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7.打击乐伴奏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

4、3/

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 农 家 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第一课时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3.学唱主题4小节。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

1.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9.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第二课时

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难点练习。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三课 足 迹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课时:听《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聆听《红星歌》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二课时

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梅赞》 教学基本要求

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第三课时

一、表演《我怎样长大》

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二、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第四课 可 爱 的 家

教学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第二课时: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

第三课时: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

第一课时

一、聆听《天黑黑》

1.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一、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 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第二课时

一、《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范唱《可爱的家》,让学生哼唱。让学生熟悉内容和主旋律。3.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4.复听乐曲。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二、《回家》

1.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2.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5.小结:家是可爱的。

第三课时

一、表演《牧场上的家》

1.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2.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3.学唱曲调。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二、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第五课 故 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做变奏创作练习。

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第二课时

一、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6)各组展示。

(7)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二、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教师要鼓励、表扬积极参与者。

第三课时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如: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唱准“

3、4、5、#

4、6、5、3”。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第六课 欢 乐 的 少 年

教学目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听《罗马的松树》;《雏鹰之歌》。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本歌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而创作的歌曲。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 ”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二、表演《叮铃铃》1.以聆听前奏导入:

设问:

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听范唱。

2.聆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3.学习歌曲曲调。

(1)歌曲的前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4小节至关重要。可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4.学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 里拉琴这一记号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演奏。

创作活动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1.该创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创作的最后2小节要有结束感。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即可。2.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1应该是“do”结尾,谱例2应该是“la”结束。但必需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听辨练习

1.先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分别弹奏这两段曲调。要求听辨这两段曲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跟着钢琴模唱一遍,说出这两段曲调相同与不同之处。(节奏相同,曲调也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第二小节的“4”升高半音为“#4”)3.用竖笛吹一吹,进一步巩固“#4”与“4”的音高关系。

第七课 雨 花

教 学 目 标

1.“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2.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3.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踩雨》;听《踩雨》。

第二课时:听《雨滴》;唱《雨中》。

第三课时: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第一课时

一、表演《踩雨》

1.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请听歌曲《踩雨》。2.聆听范唱。

谁能模唱开始的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常强!

3.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4.听钢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5.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6.最后8小节曲调很容易,但注意有两小节稍有变化,要看仔细,唱准确。7.要带着欢乐、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这首歌。并用自制的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8.谁在夏天的雨中踩过雨?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9.我们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活动,轻松地、甜美地唱一唱。

10.小结:“沙沙沙、叭叭叭”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呵!

一、听《踩雨》

1.这首歌曲与本课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内容,(同一词作者)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所以歌曲的构思、风格也不一。如果说前者是几个人在玩踩雨的话,那么这首歌则是一群人在踩雨。2.欣赏《踩雨》。

设问:歌曲表现出怎样的情景?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3.再次欣赏《踩雨》。

谈话:听了两遍《踩雨》,也唱过了另一首《踩雨》,能说出他们的同工异曲之奥妙吗?

4.选择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边欣赏歌曲边轻轻为歌曲伴奏。5.小结: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乐趣所在。

第二课时

一、聆听《雨滴》

1.主题名称导入: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雨花,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 2.初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片断。你能听出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

3.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试弹奏这雨滴声!4.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设问:这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5.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设问:这中间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起什么变化? 6.介绍肖邦创作背景及生平。(见乐曲分析)

7.聆听全曲。如果班级中有学生能演奏此曲,请她(他)来演奏,效果更佳。8.小结:雨滴带给人们遐想……。

二、表演《雨中》

1.这是一首带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校园歌曲。2.看着歌谱听一遍范唱。

3.用不同的颜色把相同的节奏与相同的曲调涂上,这样便于学唱。

4.再听一遍范唱。要求各声部的同学跟录音的范唱哼唱自己声部的曲调。5.分声部自学曲调。

(1)把全歌分为两个部分:前16小节为第一乐段,其余是第二乐段,分乐段自学。学好第一乐段,巩固第一乐段。再学第二乐段。(2)跟伴奏音带唱二声部曲调。教师可参与第二声部给予支撑。

6.因为歌曲是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学生很容易投入。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以表达校园的多彩生活。第三课时

一、聆听《暴风雨》

1.复习四年级(上)《羊肠小道》的第一部分。

设问: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它的名称是——?内容是——?

师生回忆四年级(上)《回声》中及聆听过的《羊肠小道》。2.出示教学标题——暴风雨。

这段欣赏曲是继四年级聆听的《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3.初听第一部分。

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暴风雨前的宁静)

4.初听第二部分。

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5.聆听全曲(第五乐章)。

要求: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6.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二、创作活动

1.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2.构思:

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3.因为是命题的自由创作,所以各种形式不限。

如:用各种音响的先后交织出现,组成一幅《狂风暴雨》;再如:用数首表现“雨”的歌曲串联起来,加上打击乐器、串联词等。还可以小品形式、艺术造型、舞蹈等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4.创作展示。

八课 冬 雪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靠近“3”,这样“#2”就能唱准。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7.讨论: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生物科普知识——冬眠)(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表演

第二课时

一、表演《堆雪人》

1.对于没有见过冬雪、没有玩过堆雪人的孩子来说,只能从图片、动画片中去想像,但歌曲《堆雪人》给我们带来了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2.聆听范唱,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3.学唱第一乐句的曲调(3小节)。

4.在掌握第一乐句曲调识谱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每句3小节),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每一句的第1小节除节奏相同外,旋律的行进方向也基本相同;每句的第2小节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每句的3小节都含有切分节奏)

5.完成歌曲的练习:线条图形的连接。

6.如果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能流畅地唱好的话,第一乐段的低声部两个乐句也迎刃而解了。

7.歌曲的表演有两个难点:

首先是要唱出轻松活泼的、欢快自豪的情绪,具体是唱好衬词“啦啦啦”。其次是伴奏,要吹奏好伴奏谱,要花一定时间排练。当然合唱的和谐也不是很容易能唱好的。

8.在流畅地唱好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按词意排练、构思表演唱,这样一定可以更好地表演歌曲的情景。

二、创作活动

1.在找到歌曲第一乐段的四句曲调的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这就是曲调创作上的一种模仿进行的发展手法。

2.按教材上的要求,做“模仿”的创作练习;素材是:

模仿创作的第一个音是规定的,这样很显然其创作的曲调应该是:

三、聆听《乘雪橇》

1.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乘雪橇》。2.对全国的少年来说,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去想像其中的情景与乐趣。3.初听全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国家)的音乐风格?为什么?

(美国,爵士音乐风格足以证明。)

4.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 5.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6.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

四、祖国各地的冬季

1.展开中国地图的挂图。2.找出课本中的“黑龙江、海南、昆明、西藏”的地理位置。3.同样是冬季,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冬景不一样?

4.让学生谈谈在寒假中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或从书本知识、影视媒体、网络上获得的各地冬季的风景。

5.请体验过冬雪的同学谈谈其感受。

第九课 对花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演唱和集体舞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感情 二:能用欢快的节奏为歌曲《对花》伴奏。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常规练习

1、师生问好、音阶练习

2、发声练习: 2/4 1 5 5 5 | 5 4 3 2 | 1—| ma ha ha ha ha ha ha ha

3、复习歌曲:前课内容。

二、新课学习:学唱歌曲《对花》

1、听录音范唱,后讲讲歌曲的体裁与风格,2、随录音伴奏作律动。男生为甲、女生为乙作对拍练习。

3、视唱旋律(二遍)

4、歌词学习(二遍)

5、集体舞学习(书中动作可;学生自编也可)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常规练习

1、师生问好、音阶练习

2、发声练习:2/4 1 5 5 5 | 5 4 3 2 | 1—| ma ha ha ha ha ha ha ha

3、复习歌曲:前课内容。

4、复习上、下两种滑音的唱法。

二、复习歌曲旋律

1、学唱歌曲,《献花歌》

2、欣赏乐曲《军队和老百姓》

略谈乐曲的出处,浅释内容。导入欣赏,初听。三:集体舞练习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常规练习

1、师生问好、音阶练习

2、发声练习:2/4 1 5 5 5 | 5 4 3 ma ha ha ha ha ha ha ha

3、复习歌曲:前课内容。 聆听乐曲《山高遮不住南来雁》

4、复听,为乐曲作伴奏。

分组表演集体舞后。集体表演集体舞。

三、总结本课

2 | 1—|

人教版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第二篇】

第一课

歌唱祖国 四年级 音乐

教材简析 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被定为国歌。歌曲引子部分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音,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召唤人们奋起战斗,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势。歌曲《歌唱祖国》,创作于1950年9月。它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奋进的步伐。歌曲《采一束鲜花》旋律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旋律采用了级进与跳进交织的方式进行,并运用了切分节奏,进行乐句的重复。第二部分,较多地运用了附点、切分、八分休止符及大跳音程,充分抒发了儿女对“妈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中,有一部分能够独立表演歌曲,而且具有较高的表演水平。但对集体演唱歌曲的能力欠缺,所以本学期把唱好二部合唱作为重点。另外,加强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本学期的重中之重。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国歌》,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初步了解我国作曲家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用准确的节奏和激昂的情绪演唱《国歌》。

2.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采一束鲜花》,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欣赏歌曲《歌唱祖国》,感受歌曲两个不同部分的不同情绪,体会歌曲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4.掌握旋律的进行—上行的音乐知识,能用指定的音和节奏编创上行旋律并演唱。 5.能准确听辨和演唱附点四分音符,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特点。教学重点:

1.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及不同的情绪。

2.能用准确的节奏和激昂的情绪演唱《国歌》。

3.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采一束鲜花》,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能准确听辨和演唱附点四分音符,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聆听模仿、实践创编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学期寄语。

二、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谁作曲?

(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聆听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4.师生议论。

5.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 6.师生议论。

7.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三、演唱《国歌》 1.聆听歌曲录音并跟唱。

2.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曲调。注意后半拍起唱及附点音符和三连音的节奏。3.重点分析:

(1)歌曲中哪几个小节的音调像军号声?这句旋律用了哪几个音?(135)(2)带有重音记号的乐句所表现的力度及情感。

(3)“起来!起来!起来!”这一句中的三个“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讲解音乐知识:旋律的进行—上行。旋律由低到高的连续进行叫做“上行”。4.师生讨论“起来!起来!起来!”的含义是什么?设问:(1)这一句的音乐形象,你想到什么?

(2)“前进”的谱上又用强音记号(>),为什么?

(3)为什么“前进”“前进”“前进”最后还要加一个“进”?

5.各组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各组讨论自行排练歌唱表演、造型表演、歌舞表演。

6.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小结: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探索:通过听唱《国歌》,她在节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板书设计:5∣ ∣ ∣5-∣

起 来!起来!起 来!

第2课时

一、背唱《国歌》。

二、聆听《歌唱祖国》

1.欣赏合唱《歌唱祖国》(第一段歌词)设问: (1)听到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2)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聆听童声独唱《歌唱祖国》设问:(1)独唱和合唱有什么不同的感受?(2)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的什么内容?(3)跟着音乐哼唱。3.师生议论。

4.完成课本上“唱一唱,填一填唱名”。

三、音乐知识:“上行”。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1)先简单讲解“上行”(2)举一反三,„„(3)完成教材上的作业:用“s l si d r m f s”等唱名,以上行的手法,按照以下节奏,即兴编自己的歌。×.× |××|×× ××|×-|(4)展示、评价。

四、学唱歌曲《采一束鲜花》

1.初听歌曲,说说歌曲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感受是什么?请学生讨论后回答(两部分,第一部分抒情具有动感,第二部分充满激情)2.复听歌曲,继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学唱第一部分曲调。(1)教师范奏曲调,请学生小声跟唱。(2)跟着老师的弹奏视唱曲调。(3)完整地演唱第一部分曲调。

四、小结:我们的祖国是美丽富饶的、强大的,我们《歌唱祖国》,《采一束鲜花》献给我们的祖国-妈妈。 预习:课下视唱歌曲的第二部分曲调,感受带有附点的节奏变化。板书设计:上行↗

s l si d r m f s

×.× |××|×× ××|×-|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采一束鲜花》的第一部分曲调。

二、学唱第二部分曲调

1.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准确拍打节奏“× ×、×××”。(2)把以上节奏加上连线,再次拍击,说出它们的不同。(3)找出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拍一拍,唱一唱。(4)跟着老师的弹奏模唱。(5)完成教材上“听、唱下面两句旋律,比较它们的不同”。2.教师完整地弹奏第二部分曲调,请学生跟唱,注意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3.跟琴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的曲调。4.填唱歌词。

5.复听歌曲录音,注意两部分演唱的不同。

6.跟着老师的琴,用中速、抒情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部分;用稍快、激动的声音演唱第二部分。

7.表演歌曲。

三、小结:带着对祖国妈妈的热爱,用我们优美的声音歌唱祖国,歌唱妈妈。 知识拓展:课下用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创编旋律唱一唱。板书设计:× ×、×××-------×.×

第2课家乡美

教材简析 歌曲《故乡是北京》是一首“戏歌”。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传统景物,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风貌。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赋予了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歌曲分为三个部分。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小提琴曲《牧歌》是沙汉昆于1953年根据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具有典型的蒙古族长调的特征。音乐舒展优美,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体现了南北朝民间歌谣《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小提琴田园牧歌风格的演奏,表达了牧民的幸福和希望。歌曲《杨柳青》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歌曲《大雁湖》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第4-6课时)第二课 家乡美3课时(四年级)切分节奏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学情分析 能够区别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以及它们的演唱形式,但在歌曲演唱中切分音节奏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我国各地极富特色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

2.聆听小提琴独奏曲《牧歌》,了解蒙古族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小提琴的音色美与丰富的表现力。

3.聆听《故乡是北京》,感受戏歌中的京腔京韵,了解戏歌的基本知识。

4.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并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歌曲,感受这首江苏民歌的风格。

教学重点:准确感受歌曲的情绪,辨别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演唱形式;能够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切分音在实践活动中的掌握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模唱与跟唱、点谱视唱。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一课歌曲。

二、唱一唱:2/4 60 50 |60|60 50|60|| |50 60|10| 提示学生:要唱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表演《杨柳青》

1.初听《杨柳青》歌曲录音,设问:(1)这首歌给你什么感受?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知道是哪里的民歌吗?(2)这首歌演唱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你听得懂吗? 2.交流后教师简介民歌:《杨柳青》是江苏扬州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3.多次复听歌曲录音,请学生用“lu”反复哼唱歌曲,熟悉曲调。

4.学唱曲调:(1)分句学唱,注意乐句的完整性。(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5 6)(3)单独学唱第二乐句、第三乐句,唱准附点八分音符。(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11 10”?在出现这个曲调时,请按节奏轻轻拍手。(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5.学唱歌词:(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2)填入歌词演唱歌曲,注意情绪与速度。(3)播放方言演唱歌曲录音,请学生模唱,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1)在“11 10”处,两人可对拍手三下。(2)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曲。拓展:自制打击乐器,编创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板书设计:1 2 3 4 5 6 11 10

第2课时

一、复习演唱《杨柳青》 1.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2.边演唱歌曲,边用自制乐器伴奏。

二、欣赏《牧歌》

1.教师范唱民歌《民歌》,并出示多媒体课件-内蒙古草原的景色。 2.跟着老师的弹奏,哼唱歌曲。说说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3.看着教材上的谱子,随着老师的琴声用“呣”音哼唱乐曲主题曲调,边哼唱边感受上下两个乐句在音区上的高低不同,并能用动作或图形普表示音乐的这一特点。

4.初听小提琴曲《牧歌》,设问: (1)乐曲主题旋律共出现了几次?(2)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音色给你什么感受?

5.讨论交流:出现了三次。师简单介绍小提琴基本知识。

6.复听乐曲,哪次高?哪次低?每一次主题描述的是怎样的情景或场景? 7.再次复听哼唱,并熟悉理解曲调。8.根据主题曲调,创编歌词唱一唱。

三、表演《大雁湖》

1.导入:《杨柳青》是江南地区的民歌。现在我们要学北方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不同。

2.欣赏《大雁湖》范唱。设问: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

(南方曲调较平稳,北方曲调多大跳,„„)

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西北的热爱。

4.跟随录音哼唱歌曲,个别句子练唱。注意乐句的完整性(4小节一句)。5.再次跟随录音演唱歌曲。6.跟琴演唱歌曲。

7.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强调切分音。(2)教师范奏,用点谱法请学生小声跟唱。(3)跟琴视唱歌曲曲调。(4)填唱歌词。(5)分小组表演唱歌曲。

四、小结:我国的音乐丰富多彩,风格各异,了解学习多民族的音乐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创编延伸:为自己熟悉的歌曲,创编新歌词,唱一唱,从中寻找创作的乐趣。板书设计:南方-平稳

北方-大跳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杨柳青》和《大雁湖》。

二、交流自己的创编。

三、欣赏《故乡是北京》

1.欣赏歌曲《故乡是北京》,设问:(1)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2)它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简介戏歌:戏歌是把戏曲唱腔和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歌词是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内容的,而曲调是采用了一些中国戏曲唱腔的旋律。它既有中国的戏曲元素又有现代歌曲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听起来别有风味。

3.再听一遍:设问:(1)这首歌曲汲取了中国哪个戏曲唱腔的元素?(京剧)(2)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3)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赞美)(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

4.复听歌曲:随着范唱哼唱,学一学歌中的京腔京韵。

5.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四、编创活动 (1)简单复习两拍子和三拍子的含义。(2)完成教材上“填一填唱名,唱一唱”。并说说像哪首歌的旋律。(3)各组讨论自编,并说一说改编后的感受。(4)交流自己的改编创作,还可填入歌词唱一唱。做一做:搜集赞美家乡的歌曲,听一听,唱一唱。歌曲的演唱形式。板书设计:戏歌、京剧

第3课快乐的校园

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钢琴曲《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活泼欢快,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管弦乐《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根据自己创作的四首连弹钢琴曲《儿童游戏》,改编的管弦乐组曲里的第三首,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游戏的情景。管弦乐《打字机》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打字时,受打字机发出的声响而创作的乐曲。乐曲为三段体结构,速度甚快。使人感受到工作着的人们紧张忙碌的心情以及娴熟自如地操作打字机时得意神态。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们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歌曲《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城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学情分析 掌握二拍子的音乐知识,并尝试用指挥动作,感受二拍子的音乐特点。能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课间快乐的校园生活。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唱好《大家来唱》。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一组反映校园课间、课余生活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表现的课间、课余生活的放松、快乐和有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趣和品质。2.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并能用有力度对比的声音,表现歌曲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表达快乐的心情。

3.在实践中初步掌握2/4拍子的音乐知识,能感受歌曲或乐曲的二拍子音乐特点。 4.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感受节奏、音符的变化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景。尝试用变化节奏的方法编创变奏曲。

5.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歌唱时的快乐心情。通过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等方式,体验歌曲三拍子的韵律。

6.聆听管弦乐《陀螺》、《打字机》,在聆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并能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大跳音程旋律进行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形象和结构,进一步体会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快乐、活泼、优美、和谐是声音演唱歌曲,并通过音乐实践感受变奏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音乐节奏,在实践中掌握二拍子的音乐知识,并用图形进行创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学唱、综合实践。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二课歌曲。

二、学唱《哦,十分钟》

1.导入:课间十分钟,你们都玩什么?

2.聆听范唱。设问: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请说说你听后的心情或感受。 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4.再听范唱,继续感受歌曲的情绪。

5.学唱歌曲曲谱 (1)学唱第一部分旋律 ①师出示:55 34∣50∣,请学生视唱,并在歌曲中找一找这一旋律出现了几次。②师生接唱第一乐句旋律。③请学生跟琴自己视唱第二乐句旋律。④跟琴完整地演唱第一部分曲调,注意唱出二拍子的强弱特点。(2)讲解二拍子拍号及指挥图式。(3)学唱第二部分旋律 ①教师范唱曲调,请学生说说这一部分在节奏上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②跟着老师的弹奏,请学生借助科尔文手势自学。③请学生用“lu”和“la”,分别模唱歌曲的第一、二部分的旋律。

6.学唱歌词 ⑴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⑵指导学生填上歌词完整地演唱歌曲。⑶讨论歌曲感情:你的学习生活实怎样的?课间十分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从哪里感受到同学对十分钟的喜爱?

7.跟着老师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注意前后两部分在节奏上的变化。8.分组练习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9.歌曲处理:试着用有力度对比的声音,跟伴奏欢快地歌唱。还可用强弱变化的不同拍击方式为歌曲伴奏。

三、小结:课间十分钟是宝贵的,希望你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过的快乐、幸福。 做一做:课下根据歌曲的旋律,改编部分歌词唱一唱。

板书设计:55 34∣50∣

2/4 ●○

第2课时

一、复习演唱《哦,十分钟》。

二、随歌曲录音,练习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

1.设问导入: ①你们课间都喜欢些什么样的运动? ②能不能把这个运动的节奏念出来?

2.初听乐曲,说说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3.复听乐曲主题部分,请你跟着音乐节奏,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进行律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模唱主题旋律,跟着录音再次模唱旋律,熟悉主题旋律,感受旋律进行特点。

5.聆听全曲。 ①随音乐画出旋律进行,并说说他们的特点。②再听乐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你能说出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6.师生讨论。

7.分段聆听,说说音乐史怎样变化的,每次变化所联想到的情景。 8.复听全曲,用图形或色块把变化表示出来。

四、编创与活动

1.请你选择一种节奏型,为下面的乐句做变化节奏的练习,然后唱一唱。(1)2/4×××(2)2/4×× ××(3)3/4×-×(4)3/4×××× 2/4 1 2∣3 1∣1 2∣3 1∣3 4∣5-∣3 4∣5-¶ 2.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3.展示、评价。 拓展:还可以选择自己熟悉并喜欢的歌乐曲曲调进行创编。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哦,十分钟》。

二、表演《大家来唱》

1.聆听导入:唱歌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一起尽情地歌唱吧。请听歌曲《大家来唱》,听听是几拍子的歌曲,它有几个声部? 2.聆听范唱,教师随音乐划三拍子的图示。

3.这首歌就是3/4拍。说说三拍子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随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一起跟音乐做三拍子律动。

4.学曲调。(1)先学唱第一声部。请学生跟着老师的弹奏轻声视唱,并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2)学唱第二声部曲调。引导学生找出第三句旋律进行的特点。

5.二声部合成。(1)先唱好二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2)一句一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3)相互之间聆听对方的声部演唱,注意声音的和谐,并及时表扬。 6.填上歌词。

7.歌曲处理: (1)为歌曲配上打击乐伴奏,要表现出三拍子的律动感。(2)按照歌曲中提示的力度记号唱出音乐的强弱对比。(3)加入适当的律动演唱歌曲。

8.歌曲相关知识补充:这首歌曲表达了孩子们歌唱时的快乐心情,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意大利-威尼斯)

三、音乐知识:附点二分音符

1.师板书歌曲《大家来唱》中第二小节的三个四分音符。设问:这一小节是几拍?然后用连线把三个四分音符连起来,导出附点二分音符×-.。2.探讨附点的含义:附点就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3.找出歌曲中的附点二分音符,打着拍子唱一唱这些音,感受它的韵律。

四、编创活动

1.选择教材上的四种节奏型的其中一种,做变化节奏练习。 2.模仿歌曲前三小节旋律的进行,将空白小节填唱完整。

五、小结:我们大家来唱吧,唱出你的快乐生活,感受合唱的魅力。 探索:你能模仿歌曲中的旋律进行,编创简单的曲调,唱一唱。板书设计:×××→×-×→×-.第4课时

一、复习演唱本课歌曲。

二、聆听《陀螺》

1.导入:谁玩过陀螺,或见到过陀螺?说说怎样玩法?陀螺是一种玩具,请看教材中的插图。简介创作背景。2.初听全曲。设问:你听到陀螺转动的声音了吗?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吗?

3.再次完整地复听,请学生模仿动作,跟着再次做律动。主题做抽打陀螺的动作,间奏转动身体模仿陀螺转动的声音出现时,原地转动身体模仿陀螺。

4.随音乐唱主题曲调,并说说乐曲的节奏、旋律音程有什么特点,感受其欢快、热烈的气氛。

5.复听全曲。随音乐做律动。

三、聆听《打字机》

1.图片导入,并简介它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初听乐曲。设问:(1)在乐曲的伴奏声部中,你听到什么音响声?(打字机击键声、铃声、倒机声)(2)音乐的整体的情绪是怎样的?

3.再听音乐感知音乐结构和特点。(1)乐曲分几部分组成?教材中的主题旋律是第几段的曲调?(2)讨论: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力度的对比等方面探讨,总结出音乐的结构特点。(aba三部分组成)4.复听乐曲,随音乐模仿打字动作。 5.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

6.复听乐曲。要求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找出铃声“叮”出现的规律,并用拍手或其他音响与音乐中的“叮”同步打出,要准确而整齐。

四、小结: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你会发现音乐随时陪伴着我们。 板书设计:2/2 5435 4324|3213234|5435 4324|3012

第4课甜梦

教材简析 弦乐四重奏《小夜曲》是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乐曲分为两个部分。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节奏轻快、旋律优美,具有典雅质朴的情调,深受人们喜爱。此曲也背改编成管弦乐去、小提琴曲、钢琴曲和吉他曲。大提琴曲《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一部名为《童年情景》的钢琴套曲。套曲共有13首曲子,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纯真的心灵。此曲是套曲的第七首,为单主题的三段体结构。这段音乐的旋律温馨甜美,和声纯朴厚实,听来令人神往。歌曲《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儿童梦中神奇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色的认知和理解。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6/8拍,速度较慢,节奏平稳,无太多的变化,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歌曲《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基本相同。音调抑扬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学情分析 本课除了让学生感受抒情优美的音乐外,重点是对旋律进行的特点作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并初步接触“调式”,能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体验月夜带给人们梦幻般的美好意境,激发音乐想象力,并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情景。

2.结合乐曲欣赏,感受音乐旋律进行的特征;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主奏乐器,并感受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3.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二部合唱的独特魅力,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4.在学唱歌曲中掌握旋律下行、连线的音乐知识,并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情绪,并体验宁静、安详的气氛。教学难点:音乐知识-旋律进行特点及调式的学习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感受与实践。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三课歌曲。

二、聆听《梦幻曲》

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是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一部钢琴套曲,共13首曲子。作曲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纯真的心灵,通过对童年生活的甜蜜回忆,把人们引入天真无邪的儿童世界。2.初听《梦幻曲》,感受乐曲的意境。

3.复听,设问: (1)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2)它的音色和小提琴有什么不同?(3)给你什么感觉?介绍大提琴。

4.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1)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变化而成全曲。聆听主题音乐(出示主题旋律谱)。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2)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并用手势或身体动作表现旋律的起伏。(3)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5.复听全曲。说说这首乐曲又让你想到了什么情境?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三、演唱歌曲《愉快的梦》

1.发声练习: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并用手划出旋律线,感受从上到下的意境。 2.开门见山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聆听范唱。3.再听一次:要听清他做了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4.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5.简单解释拍号。

6.边看谱,边打拍子。教师范唱前4小节曲调,学生可轻轻跟老师唱。7.按刚才的方法,自学下面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8.教师示范第三乐句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 9.学生唱第三乐句。

10.请整理全曲,自学唱会歌的曲调。 11.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

12.讲解连线和延音线,并让学生观察下面的音有什么特点。(连线是一字多音,所以要唱的连贯;而延音线的下面是相同的音符,表示吧这两个音的时值连起来唱)13.找出歌曲中不同的连线,唱一唱。

14.一起填唱歌词。并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15.师生讨论。

16.跟着老师伴奏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17.跟歌曲伴奏有感情地,用柔和的声音背唱歌曲。

四、小结:愉快的梦,宁静的夜,多么祥和、安静的月夜啊,让我们轻轻歌唱吧。 知识延伸:在学过的歌曲中找出连线和延音线,唱一唱。板书设计:梦幻-宁静-月夜

连线 延音线

第2课时

一、演唱歌曲《愉快的梦》。

二、交流关于连线与延音线知识。

三、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2.复听,让学生熟悉歌曲。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请学生视唱。4.请学生跟琴再次视唱,注意弱起小节。

5.请学生说说歌曲共有几句,再按照歌曲中的换气记号唱一唱,并注意连线地方的时值要唱准确。

6.填唱歌词,师对方言作解释,然后请生说出: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7.跟音乐演唱歌曲。设问:(1)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2)这首歌是用什么速度演唱的?这样的速度对表现歌曲起到了什么作用?(3)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旋律起伏大吗?这样的旋律进行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8.分声部学唱歌曲。9.二声部合唱练习。

10.跟伴奏演唱歌曲,讨论:怎样唱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11.歌曲处理。

四、编创活动-旋律进行

1.师引导学生,说出旋律的上行。 2.师分别弹奏教材上(1)、(2)旋律。3.生模唱,并用手划出旋律线。

4.总结:音乐旋律连续向下进行的,我们称之为“下行”。 5.找出歌曲中的上行和下行,并边唱边用手势划一划。6.感受下行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觉,表现了歌曲怎样的情绪。

五、小结:下行的旋律,给人带来深沉而有神秘的感觉。 拓展:旋律除了上行和下行外,看看还有怎样的走向。板书设计:↗ ↘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二、聆听《小夜曲》

1.解题: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爱情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2.欣赏《小夜曲》。介绍作品:这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音乐柔美、活泼动听。

3.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要求:大家看着书本上的图形谱,第一个音是mi。 设问:你能听出是几个声部?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衬托乐器的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答案:主旋律由一小提琴演奏,衬托的乐器用拨弦伴奏,由四件乐器合奏。)

4.再听一次全曲。结合课本上的插图,简单介绍弦乐四重奏的形式。(两把小提琴,一把中音提琴,一把大提琴)

5.了解乐曲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设问:(1)你能听出几种不同的声音?(2)乐曲开始部分的主题是有哪件乐器演奏的?(3)你知道伴奏的乐器是用怎样的方法演奏的吗?

三、编创活动

1.教师弹奏前面部分旋律,生轻声视唱旋律。

2.选择合适的音填在括号里,唱一唱,感受旋律进行的自然性。

3.完整地演唱旋律。

四、小结:月夜的美,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第5课《荡秋千》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荡秋千》,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这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

2、通过节奏拍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3、在学唱过程中了解仡佬族歌曲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两处的大跳要唱准;八分休止符要断开。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本堂课的学习。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一首《爱我中华》唱的是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5个。我知道大家课外知识都很丰富,那么,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二、走近仡佬族

1.老师最近也去了解了一个非常神秘的民族,它是 出示仡佬,并标注拼音

2.你知道仡佬族吗? 仡佬主要居住在去南贵州广西等地,现有四十三万人。你想不想跟着老师的步伐再去深入了解下仡佬族呢?

三、节奏练习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仡佬族。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轻轻地走。x x x x x| x x x – 请听第三条有什么特点: 迅速停止,在音乐中,迅速停止用什么符号——休止符 第一条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第三条节奏:迅速停止;

四、歌曲学习:

1.我们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仡佬族的村庄,一进;仡佬族小朋友非常热情邀请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播放歌曲《荡秋千》;学生随音乐晃动手臂,老师请个别同学上台荡秋千;

2.我们知道好的歌曲都是由美妙的旋律构成的,现在;这里有四条旋律,现在老师来唱一唱,请你听一听,我;

3.跟唱四个曲调 第一条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 第三条节奏:迅速停止

四、歌曲学习:

1.我们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仡佬族的村庄,一进村子,就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在——出示图片 荡秋千,他们呀荡得非常的高兴,一边荡还一边唱歌。仡佬族小朋友非常热情邀请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一起来荡一荡秋千。我请表现最好的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播放歌曲《荡秋千》 学生随音乐晃动手臂,老师请个别同学上台荡秋千。

2.我们知道好的歌曲都是由美妙的旋律构成的,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的耳朵灵不灵。 这里有四条旋律,现在老师来唱一唱,请你听一听,我唱的是哪一条,用手指迅速地表示。3.跟唱四个曲调,注意: 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低音 连起来唱歌谱,并跟琴唱一唱。4.刚才我们唱的旋律就是仡佬族儿歌,荡秋千的曲调。既然来到了仡佬族,怎能不学学仡佬族的儿歌呢? 这首荡秋千是四二拍的歌曲,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我们一起边听歌曲边挥拍,并找一找,哪两句的歌谱是一样的。第二句和第五句 第三句和第六句 唱谱

5.现在老师给这首歌曲加一点点变化,请你仔细听,在哪里有了变化,当听到这个变化的时候,迅速地用手表示 加哟哟 在后面是二分音符的地方加了哟哟,这两个哟哟,唱的要有弹性。师生合作:生加哟哟

6.在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的声音?唱一唱 第二句,如果这样唱(不加休止符)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从高荡到低? 7.跟琴唱全曲,重难点指导

8.跟音乐唱全曲,手臂荡起来

五、仡佬族舞蹈学习跟歌曲一起来 三个动作

六、表演歌曲 1.加哟哟 2.铃鼓 3.舞蹈 4.荡秋千

第2课时《童心是小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愉快、充满朝气的情绪。

2、表演《童心是小鸟》,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重点与难点:三四拍节奏、附点节奏、休止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分享的“2024年人教版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4篇)”,听老师读一读,生听赏。我把小树苗栽到春天的故事里;我把小蜻蜓送回夏天的目光里; 我把小鸽子放飞在秋天的歌声里;我把小雪人堆在冬天的童话里; 童心是小鸟,羽毛很美丽;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师:你们也想读一读吗?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想,如果让这些优美的文字化成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再用动听的声音唱出来,那一定更美。(听录音范唱)(一遍)

二、参与学习,感受体验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活跃。师:大家从歌词中发现,在四季里,“我”都和谁成了好伙伴呢?小树苗,小蜻蜓,小鸽子,小雪人。

2、师:大家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三拍子 师:老师可以这样表示三拍子和它的强弱规律,想一想,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3、教师跟伴奏范唱 师:现在你们就是挺拔的树苗,可爱的蜻蜓,活泼的鸽子,善良的雪人,随着音乐用动作来表现你们的形象,好吗?(师范唱,学生做动作)

4、通过聆听,谁能找出歌曲中节奏相同的乐句或旋律相似的乐句? 一开始四个乐句是很对称的排比句,节奏基本相同,里面的附点音符和休止 符使得旋律欢快,跳荡,表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心情。歌曲中有没有情绪的变化? 第二段的旋律优美舒展,更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跟琴演唱,解决难点。

5、歌曲学唱,表现歌曲。(1)同学们跟音乐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师:同学们演唱时觉得哪句比较难?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解决。(师提出不足,示范)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这首歌曲。(2)师:童年快乐吗?你感觉唱到哪儿最能体现这种快乐?那么唱到这部分,力度应怎么变化(强一些??声音应该怎样表现?充满朝气??用你们的歌声让我们分享这份快乐吧。童年有了小伙伴,所以有了很多快乐,怎样用声音表现你的伙伴?声音是愉快的??用好听的歌声告诉你的伙伴你是这样喜欢他。(3)师:让我们一起来享受快乐、享受童年。师生分成四组,分角色演唱。(4)多种方式演唱歌曲,如:领唱与齐唱,接唱等(5)瞧,老师把小伙伴们都请来了。(歌曲动画,学生跟唱)

三、教学延伸,创作表现

1、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音乐家把歌名定为《童心是小鸟》呢? 生讨论回答:把童心比做小鸟,表达了少年儿童美好幸福的童年时代,就像小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一样,快乐、美好、无拘无束。(听《童年的回忆》,看童年的画面。)师:同学们优美的歌声让老师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同学们的歌声在上空快乐的回荡,在小鸟一样快乐的年龄,大家都有过哪些快乐的事情?老师带你们一起来回忆。

2、说一说,编一编 (说童年趣事,创编歌词)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生说:?? 师:同学们能不能以童心是小鸟为题,把自己的童年也写成一首诗唱出来呢?四小组每组想一句,商量商量(生开始创作)课件出示: 我把小(??)放飞在春天的天空里 我把小(??)送回夏天的池塘里 我把小(??)埋在秋天的泥土里 我把小(??)请到冬天的阳光里 师:同学们表演的非常精彩!通过我们演唱《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希望大家更加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表现大自然,更希望你们如小鸟般自由地放飞自己的童心。第6课

教材简析 歌曲《划龙船》这首民歌非常生动地表现了赛龙船的热闹场面。歌曲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旋律刚劲有力,音乐节奏和划船动作的节奏紧相吻合,并以男声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具有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因此从民歌体裁来说,它带有号子的属性。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是亨德尔为英王乔治一世即位而举行的庆典所写。它是组曲中的第六首《坚定的快板》。乐曲采用三段体(aba),快板,3/2拍。主题a带有鲜明的号角性特点,辉煌而灿烂,表现了宏伟壮观的庆典场面。歌曲《小螺号》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它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能够体会音乐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准确辨别演唱形式;但两声部合唱及曲调填空创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

1.聆听《水上音乐》、《划龙船》,演唱《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表现,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2.学唱歌曲《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演唱歌曲中体会装饰音以及波浪形旋律进行给歌曲带来的表现作用,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

3.聆听安徽民歌《划龙船》,从演唱形式、节奏等音乐要素中感受歌曲表现的情景,能编创合适的节奏表演其他的劳动场面。

4.学习并掌握旋律的进行方式—波浪形进行知识,并能在音乐实践中听辨和表现。 5.聆听管弦乐《水上音乐》,能从旋律进行、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上感受音乐富丽豪华、宏伟壮观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唱好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螺号》。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二声部的和谐及装饰音的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聆听模唱与实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第五课内容。

二、表演《小螺号》

1.情景导入:也许大家没有海边打渔人家的生活经历,但是我们可以从影视的画面中,书本的描述中想像渔村的孩子们就地取材,吹奏小螺号的情景。

2.欣赏范唱。设问:歌曲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曲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3.学唱歌曲:

(1)曲调学习第一部分:分四句学唱,注意上滑音记号。a.教师范唱歌曲曲调。b.请学生分句模唱。c.讲解上滑音唱法。d.加上上滑音记号,视唱歌曲曲调。e.跟琴演唱这四句歌曲曲调。

(2)曲调学习第二部分:分四句听唱法学唱。a.教师弹奏这部分曲调,请学生用指挥划拍。b.教师范唱曲调,学生模唱。c.讲解波音记号的唱法。d.加上波音记号,视唱歌曲曲调。e.跟琴演唱这四句歌曲曲调。f.跟琴完整地视唱歌曲曲调。

(3)填上歌词唱歌。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前后两个乐段的对比。唱好上滑音及波音,使歌曲更有风格、特色。4.学习伴奏

(1)乐器记号说明。请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各种乐器的音色。(2)熟悉节奏型。教师示范、指导。(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伴奏。(4)分小组结对配伴奏。(5)请表现好的小组展示、评价。

5.表演歌曲--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演歌曲,表现渔家儿童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聆听《划龙船》

1.民间风格导入。设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在这一节日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你见过吗?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2.讨论: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划得动作一致、整齐?我们来实践两种形式比较一下,哪种更有利于调剂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使动作划一? a.口令;b.演唱号子(教师范唱《划龙船》)3.初听《划龙船》。设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4.讲解:上节课讲了独唱与合唱。这首歌是领唱与齐唱。什么叫齐唱?(许多人唱同一曲调)请看教材上的图解。《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合”,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益。

5.复听《划龙船》。合着歌曲做划船动作,在齐唱衬词处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加强其气氛。注意动作的统

一、整齐。

6.分组讨论设计表演,每组要选出一位“指挥”担任“领唱”。

7.表演展示。各组出一位评委委员组成评委会。合着音乐,各组同时表演,评委打分。8.评委点评,宣布评比结果。

9.分组设计自选(自定)劳动项目,编创节奏及号子。10.展示表演,评委点评亮分。11.小结:这是中国民间“水上的歌”。

四、小结:无论是独唱还是齐唱,都能够反映音乐的特点,表达歌者的思想感情。 拓展:课下搜集关于“劳动号子”的歌曲,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

指挥-领唱

第2课时

一、复习演唱歌曲《小螺号》。

二、集体交流“劳动号子”。

三、聆听《水上音乐》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1)设问:18世纪早期大致年份是哪一段?(2)创作背景简介: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

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出示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

3.欣赏乐曲第一部分音乐。 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

4.聆听全曲。 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哼唱每一部分的主题曲调。

四、编创活动 1.波浪线进行方式

(1)复习三种旋律进行方式:↗ ↘ →。(2)简介波浪线进行“~~~ ”。(3)自由创作旋律。2.填写结束音(1)教师简介调式。

(2)请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多次视唱。(3)填上正确的唱名,唱一唱。3..全班交流展示,并评价。

五、小结:音乐创作来自平时的积累,只要够细心,你也能创作出动听的音乐。 知识延伸:把歌曲《红蜻蜓》的曲调,补充完整。

板书设计:↗ ↘ →

~~~

第3课时

一、展示、评价作业。

二、复习演唱形式。

三、表演《让我们荡起双桨》

1.时代歌声导入:今天要学唱的是一首唱了半个世纪的经典少儿歌曲,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唱过,也许都会唱,学会后可以去与他们一起合唱。2.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设问:你听过这首歌吗?你能哼唱吗? 3.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电影插曲,曾获少儿歌曲一等奖等。

4.再次聆听歌曲。要求学生跟录音,看着歌曲哼唱。对歌曲整体有一个较深刻的印 5.学唱曲调:

(1)用2/4拍的指挥划拍法来唱准曲调的节奏,重点是弱起节奏、后半拍起唱等。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及分句处的换气。

(2)学唱齐唱部分。分小组学习,以自学为主。

(3)学唱合唱部分。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注意曲调进行的走向与声音的力度强弱成正比例,使声音有起伏,更形象地表达“荡”的情景。

(4)二声部合唱。在曲调和谐的基础上用“呣”音的发声唱,进一步取得和谐的效果。6.学唱歌曲:

(1)在曲调准确、流畅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歌唱。(2)重点演唱第一段歌词。

(3)边学唱、边听录音范唱,要求能背唱第一段歌词。(4)深入其境,有想像、联想的,有感情的演唱、处理歌曲。7.自编伴奏表演歌曲。

四、小结:“水上的歌”丰富多彩,沁人心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让我们“荡起双桨”,大声地歌唱吧。 巩固学习: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谱。板书设计:二重唱图形谱

旋律的进行图形谱

第7课

教材简析 吹奏乐《祝你快乐》,是一首铜管乐合奏曲,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此曲又由词作家晓光填词改编成歌曲。歌中的歌词十分贴切的诠释了乐曲的内容。弦乐曲《生日快乐变奏曲》是德国作曲家彼得·亨德里克创作的以《生日快乐歌》为主题的弦乐四重奏。此曲由主题和分别模仿了不同的作曲家以及不同的舞曲音乐风格的变奏组成。第一次变奏是莫扎特的清新、典雅的风格,第二次变奏是贝多芬谐谑的小调风格,第三次变奏是有着浓烈舞蹈感的西班牙探戈风格,最后一次变奏是一段有着浓烈吉卜赛风格的匈牙利查尔达斯舞曲。歌曲《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日本的儿童歌曲,4/4拍,大调式。歌曲的速度较快,情绪活泼,节奏紧凑。弱起节奏和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使得歌曲生动有趣,游戏性强。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的歌词十分精炼,含意深刻,它表现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于用歌声来诠释音乐的内容、表达情感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二声部演唱,才刚刚接触,所以本学期的学习重点在二声部的演唱上,要加大练习的力度,争取二声部的和谐统一。另外,音乐的创编也是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幸福拍手歌》、《阳光牵着我的手》,聆听《生日快乐变奏曲》、《祝你快乐》,感受音乐传递友情,表达祝福的主题和情绪,在音乐的感染下学会珍视友情,团结友爱。

2.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在演唱与编创活动中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知识,能为歌曲编创歌词和设计动作,边唱边表演。

3.能听出两声部合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中的两个声部,学习二声部演唱,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4.聆听《生日快乐变奏曲》、《祝你快乐》,能够从音乐的重复与变化中感受乐曲的结构,并能够根据乐曲段落的变化设计不同的动作或情景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用欢快、轻松的声音和快乐、活泼的情绪,演唱和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难点:了解铜管乐的排列,感受并辨别铜管乐器的音色;能够唱好二声部歌曲,使其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铜管乐挂图、打击乐器 教学方法:聆听与跟唱。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六课歌曲。

二、学唱《幸福拍手歌》 1.聆听歌曲范唱,说说感受。2.复听歌曲,随音乐做律动。3.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1)设问:歌曲中哪种节奏出现的最多?把它标记出来。(2)师介绍附点八分音符×.。借助连线讲解它的时值,并拍一拍。

(3)生活中哪些声音可以用这样的节奏表示?念这样的节奏时,哪个音符的声音重?哪个音符的声音轻?

4.教师范唱歌曲,问:歌中都唱出了什么?

5.生跟着老师的弹奏默唱歌词,再带有感情地对歌词,然后小声填唱歌词。 6.跟琴演唱歌曲,注意附点八分音符。7.跟伴奏加入动作表演歌曲。

8.编创活动 (1)编创歌词-提示:当你感到幸福时,你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把你的幸福表达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2)设计表演动作:根据创编歌词的内容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表演动作,表达你的幸福感。(3)交流、分享,相互评价。

三、聆听《生日快乐变奏曲》

1.聆听第一段主题,设问: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你会唱吗? 2.聆听全曲,提示:这首乐曲与《生日歌》有什么不一样?

3.复听,乐曲中《生日歌》的旋律变奏了几次?每次变奏使你联想到了怎样的场面?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4.再次聆听全曲,交流讨论:每次变奏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有什么变化,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5.分组设计生日聚会情景,随音乐表演,然后小组展示。

6.总结:像这样有一个主题反复变化组成的乐曲,我们称之为“变奏曲”。

四、小结:如果幸福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吧。 延伸:课下继续编创歌词,唱一唱,演一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交流创编歌词。

二、学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1.欣赏歌曲范唱:你能听出范唱中两个声部的演唱吗? 2.再听范唱。设问:“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3.看谱听教师范唱第一乐段曲调。设问:哪一句基本相同,哪一句基本相似?请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来,并模唱。

4.学生自学第一乐段曲调。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重点指导唱好 55 54 ▏32 0▕ 1―▏1 0▕一句。

(2)同座学生相互唱曲调,交流自学成果,相互纠正。(3)全班齐唱第一乐段。

5.学唱第二乐段。全班分成两部分,各唱一个声部。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的曲调。(1)各声部学生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第二声部。(2)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音列: 1 2 3 4 5 6 5 4 3 2 1 6 7 1 2 3 4 3 2 1 7 6(3)重点练习两个乐句: ∣4240∣2712∣3-∣ ∣4242∣2567∣1-∣(4)唱好第二乐段二声部曲调,注意音准与和谐。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7.填入歌词(合唱部分学生分声部唱一次)。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设问:“阳光”、“太阳”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师生讨论。 9.充满活力地唱好歌曲。

三、小结:大家手挽手,团结友谊朝前走。 拓展合作:课下和同位或好朋友合作唱一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音列。

板书设计:1 2 3 4 5 6 5 4 3 2 1

6 7 1 2 3 4 3 2 1 7 6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二、聆听《祝你快乐》

1.聆听乐曲。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再细听乐曲。请学生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合奏、铜管乐合奏)4.教师出示课件边看曲谱边跟音乐哼唱。5.再次聆听,请有能力的同学跟着演唱歌曲。

6.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7.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8.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9.小结: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

三、编创活动

1.复习附点八分音符知识。 2.视唱音乐片段。

3.正确选择音乐片段,补充完整,唱一唱。 拓展-唱一唱: 演唱歌曲《祝你快乐》的第一部分“我们播种多么快乐,我们收获多么快乐„„”

板书设计:☆☆ ☆☆

☆☆ ☆☆

★★

★★

☆☆

祝你快乐!

☆☆

★★

★★

☆☆

☆☆

★★

★★

☆☆

☆☆

★★

★★

第8课

教材简析 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片段。表现了杨子荣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并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京胡与乐队-《夜深沉》是以昆曲中《风吹荷叶煞》一曲中的四句歌腔为基础,经过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三个字。而京胡与乐队的演奏,集各家演奏版本之长,将乐曲结构扩展成为引子-慢板-中板-快板的板式铺排,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表现。歌曲《龙里格龙》选自合唱《流水恋歌》。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歌词“龙里格龙”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学情分析 本课是以我国的国粹-京剧为主要学习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和聆听感受上,鼓励孩子们大胆模仿表演,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的“国粹”—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2.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表现出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3.在聆听、模唱旋律、身段表演、念(奏)锣鼓经、为京剧伴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京剧相关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和表现京剧的韵味。

4.认识京剧重要的伴奏乐器-京胡,通过对比聆听,能辨别二胡和京胡在结构音色上的不同。

教学重点:感受京剧的音乐风格;用和谐、活泼的声音,演唱具有京剧韵味的歌曲。教学难点:准确模唱及身段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京胡与二胡的图片。教学方法:模仿演唱、表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七课歌曲。

二、聆听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1.初听,设问:这是什么音乐?你了解京剧吗?出示课件,简介京剧基本情 况。2.复听唱段,请说说这段唱腔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师简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及本唱段所表现的内容。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唱段表现的内容,感受该段唱腔表现的杨子荣坚定威武、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3.师简介京剧板式中的“板”和“眼”。

4.再次聆听,请学生跟着唱段边模仿演唱边模仿打板。并重点视唱结束句“甘洒热血写春秋”,感受其唱腔特点。

5.师简介京剧表现手法中的“做”,请学生跟着视频中的表演模仿做一做,并为杨子荣这一角色设计身段,边唱边表演。

三、编创活动 1.师讲解锣鼓经。

2.跟着老师念锣鼓经,边念边用手模仿演奏其中的一件打击乐器。 3.跟着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尾奏旋律年锣鼓经伴奏。4.请个别节奏掌握较好的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锣鼓经伴奏。

四、小结:唱、念、做、打是京剧的精华,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我们的国粹-京剧。 延伸:课下到网上或跟着自己家的老人学唱一段京剧唱腔,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唱-念-做-打

第2课时

一、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录音,请学生念锣鼓经为其伴奏。

二、交流:唱京剧。

三、学唱《龙里格龙》

1.初听歌曲范唱,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我们称此类歌曲是什么歌曲? 2.复听录音,讨论:这首歌曲的唱词和曲调有什么特点。师小结。3.跟着录音哼唱旋律,体会浓郁的京剧韵味。4.师范唱歌曲,重点是儿话音的演唱,请学生模唱。5.生练习演唱第一声部歌曲。6.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二声部歌曲。7.合唱歌曲。注意力度的对比。8.请学生分角色设计表演动作,演一演。9.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演歌曲。

四、小结:“龙里格龙、龙里格龙”,咿咿呀呀唱起来。 拓展:创编新的象声词唱一唱歌曲,进一步体会京剧的韵味。板书设计:龙里格龙-象声词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龙里格龙》。

二、交流演唱创编的新歌。

三、聆听《夜深沉》

1.初听乐曲,说说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师简介京剧中常见的伴奏乐器。 2.师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是创作者们根据传统京剧曲牌编创的一支乐曲。3.分段聆听,重点聆听板胡的演奏。让学生听一听京胡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4.认识京胡,比较二胡与京胡在结构和音色上的不同。

(1)出示图片,让学生从外观上辨别二胡与京胡的不同。师再从制作材料上简介它们的不同。

(2)聆听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比较二胡与京胡的音色差异。

5.再次聆听乐曲,熟悉曲调。并边听边击出板眼,用象声词“龙里格龙”随乐曲的旋律哼唱。

6.讨论: (1)这首乐曲在速度、节奏上有什么变化?(2)这段音乐的变化带给你什么感觉?你联想到了什么?

7.再次完整地聆听,感受这首刚劲有力、充满激情的乐曲。

四、编创活动-选用京剧打击乐器,编创四小节节奏,为《夜深沉》主题伴奏: 1.分组讨论,拟定锣鼓节奏,用锣鼓经念一念,各组进行交流。

2.挑选学生编创的1-2组合适的锣鼓节奏,用打击乐器来演奏练习,再为乐曲主题伴奏。

五、小结:锣鼓经念起来,锣鼓镲敲

人教版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第三篇】

实用标准文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劳动的歌一、教学目标(一)能够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 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积极参与

结合学习号子的创造性活动。(二)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和《翁

嘿呀》两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 点。并表现出这两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三)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 《哈腰挂》、《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 的特点与风格。

(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 作劳动歌曲的关系。二、教材分析(一)《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 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推炒面》是广泛流行于甘肃东部的著名打夯号子。《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 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

1 / 18

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10段歌词,后 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5段词,歌词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战斗生活,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军民大生产》为c商调式,由六声音阶写成。演唱形式为领唱

和齐唱,具有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曲调健壮豪迈,多采用同音重复与跳进相结合进行,有很强的动力感。

节奏

坚定有力,主要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显得紧张有力量。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一段体(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第1~4小节)分为两个乐节,第1、2小节采用重复主音的 手法,第3、4小节强调“徵”音,形成模进。第二乐句(第 5~9小节)的前三小节为快速的切分节奏及连续的十六分音 符节奏,与前面的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歌曲情绪推向高 潮。最后两小节铿锵有力,是全曲的归纳和总结。

张寒晖(1902~1946)作曲家、戏剧家。河北定县人。1922年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习戏剧表演,1925年入

1929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学习表演和编导。年毕业后在 北京、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民众教育和报刊

2 / 18

编辑等工作。1941年8月赴延安。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

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等职。1946年在延安病逝。一 生创作歌曲50余首,大多自己作词。并作有配合革命斗争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的秧歌剧。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去当兵》、《游击 乐》、《军民大生产》等。他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朴素、洗炼,形象鲜明,语言生动。(二)《翁嘿呀》

《翁嘿呀》是吉林延边朝鲜族的一首劳动歌曲,因歌中用了很有特色的衬词“翁嘿呀”而得名。朝鲜族农民在集体劳动中,合着劳动节奏,“一领众和”地歌唱,有利于调节精神,统一意志。

歌词随兴而编,领唱者唱正词,众人唱衬词。表现了丰收时节的打谷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喜获劳动果实的情景,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歌曲具有浓郁的朝鲜族民歌特色。歌曲为c羽调式、由、1、2、3四个音编织而成。2/4拍子。

一段体结构(单一部曲式)。歌曲节奏紧凑、规整,突出的节拍重音,有规则地进行,使大家的力量集中,情绪高涨。开始的4小节中带长音的引子由众人唱出,好像大家已经做

好劳动准备,就等一声号令开始干活。

3 / 18

接下来是“一领众和”的演唱,领唱从高音开始,以兴奋的情绪唱出第一句,众人

在句尾呼应,而后是紧张的间隔一小节的领唱与合唱的交替进行,节奏紧凑,腔节短小,犹如自然的劳动呼号。到最后句尾

4小节又出现了与引子相同的曲调,但与引子效果不同的是,此处已告一个段落,这样的结尾便于在持续性的劳动中不断反复演唱。这种旋律特征也是许多劳动号子所共有的。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这首歌曲具有明显的劳动歌曲特点,重音突出,节奏感强,唱腔短小,近似于自然劳动呼号,而且歌词常常是即兴而编 的。

(三)《哈腰挂》

《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抬木号子。又

称“吆号子”,流传较广,遍及整个东北林区。属于搬运号子类。1956年著名号子歌手赵希孟根据林区号子改编成男声合唱《森林号子联唱》,《哈腰挂》是其中一首,曾在全国音

乐周上演出,得到好评。搬运木头时,木头两侧各站4个人,歌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当领唱者唱出“哈腰挂呀”时(预备 开始的号令),大家一起弯腰(哈腰)把挂钩挂在被抬的木头 上,当挺起腰来开始起步时,左侧4人迈右脚,右侧4人迈 左脚,形成相对的脚步,边走边唱,随着歌声的节奏齐步向 前迈进。《哈腰挂》歌唱简便,气势雄浑,歌曲采用d宫调

4 / 18

式。

节拍采用两拍子与一拍子混合形式,其节拍规律是“强、弱、强”。曲调的基本结构是单乐句的多次反复变化,乐句 的衔接不固定,也没有一定的句数,根据劳动的情况随时都 可以结束。曲调起伏较小,全曲虽有一个八度,但经常用的 音调只在的五度范围内。多为依字行腔,与当地方言音调 紧密结合。在抬较细的小木头时,进行的速度比较快,歌声 高亢,号子的旋律性较强;如遇到沉重的大木头时,每个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肩负着几百斤的重量,精神需要高度集中,行进速度不仅减 慢,而且唱时不可避免地带着粗重的自然呼喊声,领唱与和 唱在接腔时常形成声部重叠。(四)《连连夯》

《连连夯》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

子类。多为一领众和形式(也有少数是齐唱的)。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

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节奏鲜明、铿锵活跃、节拍工整,重音突出,音调质朴开朗,雄壮热烈,高亢有力,与劳动动作紧密配合,展现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图景。歌曲为2/4拍子,五声徵调式。

5 / 18

曲式结构为变化重复的一段体结构(单一部曲式)。开始的4小节为歌曲的上句,之后有两小节的重复,其音乐主题是由动机发展而成,嘹亮、高亢的歌声,激发起人们的劳动热情;接下来的4小节是歌曲乐段的下句,它是上句的变化发展,十六分音符的运用显得十分活跃,以流畅的进行停

留在调式的主音上,构成这个乐段结束。再接下来的4小节

是乐段上句的重复,曲调由音乐变化主题发展而来,前两小 4小节在中低音区,而后八度向上大跳,使情绪高涨,最后 节是乐段的下句完全再现,使全曲完满结束。歌曲短小精炼,适于劳动中歌唱,音乐显示出北方黄土高原高亢、开朗的特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色。(五)《船工号子》

《船工号子》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 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 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川江船夫号子》廖云、孑农作词,常苏民、陶嘉舟作曲。8首不是流行于四川境内长江流域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由

同特点的号子联缀而成。行船时,通过号工的领唱来指挥、协调大家的动作。领

唱部分旋律婉转,装饰音较多,常用远距离音程,和唱部分

6 / 18

节奏富于变化,常与领唱交织重叠,构成多声部合唱。每种 号子有不同曲调,可以独立唱,也可以联唱。其中,有表现 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 号子》;有发现险滩后,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 斗时,唱近似呐喊的急促紧张、气氛强烈的《上滩号子》与 《拼命号子》。

这首歌曲由多段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

号子实际演唱是“一领众和”,而在这首独唱曲里,与独唱相呼应的是伴奏,它不仅渲染了气氛,而且起到“众和”的作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歌曲用了4/4、3/4、2/4三种拍子,五声羽调式和宫调式。曲式为多段联缀结构(或称多段体结

构)。由羽调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式开始的第1小节是歌曲的引子,它把我们带进一个宽阔江 面的意境之中。接下来的5小节,由慢板转入中速,其曲调,间好似“平水号子”中“号工”的领唱,豪放而有气势 奏好似“船工们”的呼应,坚定有力;第7小节至第10小节 的曲调进行,好似《见滩号子》,它告诉我们,前面就是险 滩,要做好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准备,节奏紧凑,语气刚毅;

7 / 18

第11小节至14小节的曲调进行,好似《上滩号子》,3/4拍,歌声与伴奏紧密呼应,随着速度的加快,情绪逐渐高涨,气

氛越来越紧张。第15小节至38小节的曲调进行,好似《拼命号子》,这是全曲最紧张的段落。表现船工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顽

强搏斗的场景,造成全曲的高潮;第39小节至43小节,速度渐慢,曲调的节奏拉长,表现战胜了险滩,闯过了滩关后的胜利喜悦心情;接下来的两小节的间奏,把我们带入《下滩号子》意境之中,第46小节至62小节曲调进行流畅抒情,船工们唱起舒展、悠扬的歌,驾船在涛声中平稳地航行,曲

调结束在宫调上,把我们带进这美丽的江河景色中;第63小 节至歌曲终了,是歌曲的尾声,从这个乐句起,用移位的,而最方法,重复几次,最后停留在调式的徵音上,即: 后的这个在高音区的结束,表示船工们驾船远去,留下人 在画中游的美好景象。三、教学时间(2课时)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一)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

1.学唱歌曲前应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以使学生对歌曲有整体性的感受,并激发其学唱歌曲的兴趣。

2.《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都短小、易学。可用听唱法直接学唱歌词。例如:可直接整体模唱,也可分句、分

段模唱,还可以跟随录音先唱衬词、再唱全歌。学唱中应随 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表现歌曲的情感。

8 / 18

3.演唱中可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或参与表演。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军民大生产》;用表演唱的形式

演唱《军民大生产》或《翁嘿呀》;为《翁嘿呀》编配朝鲜长鼓舞节奏,在演唱歌曲时作为伴奏。

4.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学唱歌谱。如:在唱歌过程中,利用乐谱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或校正不准确的唱法;唱会歌词后,返回来视唱曲谱等。

5.演唱歌曲时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歌唱,防止大声唱歌及喊唱的现象发生。(二)聆听《哈腰挂》、《连连夯》及《船工号子》

1.要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作品,使学生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特别是劳动号子的特征。

2.条件允许的话,可用录像、电影片段一类的媒介,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3.聆听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伴随 音乐做表演性或模仿性动作;参与讨论、评价;搜集相关文字、图片、音响、录像资料等。

4.对本单元的音乐作品做综合比较,进而认识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基本特征,认识其风格上的异同。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一、教材分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9 / 18

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

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 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 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

10 / 18

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 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 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 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 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

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

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 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

11 / 18

文化主题组织教材。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

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 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 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 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 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 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 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 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 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 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 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

12 / 18

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

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七、教学进度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2课时欣赏《欢乐颂》第一周歌曲《爱的奉献》 欣赏《爱星满天> 2课时歌曲《歌声与微笑》第二周 欣赏2课时第三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欣赏2课时第四周歌曲《说拉弹唱》欣赏2课时第五周欣赏《梅花三弄》2欣赏课时第六周歌曲《阳关三叠》课时2第七周欣赏《嘎达梅林》课时2歌曲《举杯祝福》第八周歌曲2课时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第九周 欣赏2课时第十周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欣赏2课时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第十一周 2课时第十二周欣赏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第十三周欣赏《远航序曲》课时2第十四周欣赏《街头少年》课时2第十五周歌曲《同一首歌》课时2课时欣赏《告别时刻》第十六周1毕业联欢会活动第十七周13 / 18

教学目标: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青春放歌

一、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 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二、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三、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

--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之神》,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配画。

四、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教学重、难点:

1、经过讨论、探究,理解音乐旋律特点。 2、在理解音乐主题的基础上,为其配诗、配画。3、自己组织语言概括音乐特点。教学时间:五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配合《拉起手》的音乐,播放一些有关世界和平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听清楚歌曲里是怎样要求我们从自己做起让世界和平的。

14 / 18

三、学习歌曲第一声部:

1、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2、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3、完整的演唱歌谱。4、自由朗读歌词。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5、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6、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7、让学生只有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热情、欢快、载歌 载舞)四、音乐练习:在()中填写出do音在键盘上的位置。第二课时

一、分别复习《拉起手》的高、低上声部。 二、学习歌曲第二声部:

1、让学生带着演唱第一声部的情绪来学习地第二声部 的歌曲。

2、反复练习、纠错。 3、给歌曲选择合适的伴奏。

三、用和谐、统一的声音两声部配合。 四、音乐活动:

1、请根据书上四幅演唱照片,在括号内填出演唱形式。

15 / 18

2、以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分组演唱《拉起手》 第三课时

一、以复习《拉起手》的形式开课。 二、对比聆听《行星组曲》

1、导入:你知道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名字吗?至今人类都 登上过地球之外的哪些星球?--和平之神》,比2、聆听《火星--战争之神》和《金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较这两首乐曲在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同? 3、让学生自由表达。

4、可老师总结,也可以学生总结。

三、单独听《木星--欢乐颂歌》1、初步聆听,想想它的主旋律你是否熟悉或听过。

2、反复聆听主题音乐。 3、试着唱一唱其旋律。

4、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为音乐配诗或配画。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开课

1、谈话导入:对于平时朝夕相处的老师,你们认为最

16 / 18

能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是什么? 2、揭题: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 的花瓣》 二、聆听歌曲

1、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结构。

2、再次聆听,想想歌曲分为几个段落3、可跟着音乐试着哼唱。 4、试着为a段b段选择形容词。

三、布置作业: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请你们设计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一组音乐节目,向老师送去你们的问候和祝福。第五课时(随堂小测验)一、开课

激情燃烧!青春放歌!通过对第一课《青春放歌》的学习,我们今天也以这个为主题,来一个与幸运52的亲密接触!二、开展竞猜游戏。

1、邀请好朋友配合演唱《拉起手》2、抢答:《火星--战争之神》和《金星--和平之神》,比较这两首乐曲在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

17 / 18

同? 3、观察题:请在琴上找出do的位置。4、飞来的花瓣》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5、聆听题:听听下面的主题是哪首乐曲的? 三、师生互动环节 四、小结 文档大全

18 / 18

人教版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第四篇】

《洗手绢》教学设计小学音乐人教版 1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洗手绢》,感受并能表现劳动的快乐,表达“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及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适当地加以表演。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帮助来创编歌词及动作,并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表演、有信心的当众表演、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有利途径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乐趣。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绢》。

4 导入

听《劳动最光荣》进教室,做简单律动 师生问好 回想一下刚才歌曲《劳动最光荣》里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4、下面我们再看一遍,看一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5 节奏练习

教师做洗衣的动作学生猜。(背景洗手绢伴奏音乐,哎啰) 同学们你们爱劳动吗?猜一猜: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劳动的动作,不说话,用动作告诉我们你做的是什么劳动,让我们猜一猜?猜对大家一起合着音乐做。

老师在劳动的时候最喜欢打节奏,听一听擦地、洗衣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打节奏,你来模仿。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突出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加入打击乐器。

6 歌曲新授

初听 复听

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范唱

教唱“哎罗哎”,出示歌谱 学生伴奏,模仿演唱,分组唱 学习歌词,图片出示,按节奏读 全曲演唱,接龙、分组

7 编创歌词

编创后小组讨论,展示

8 课堂延伸

手绢最初由头巾演化而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位小朋友带来的东北秧歌舞

跳的真好,我也忍不住想学一学,你们感兴趣吗?一起学一学,手绢的基本动作。

9 拓展

总结

要热爱劳动。播放音乐《喜刷刷》边表演边离开教室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