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信息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06306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信息化3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信息化篇1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是多年来主要由于信用环境、行业政策、行政干预等原因形成的,对于农村信用社信贷存在的风险,不能简单的就化解论化解,必须把其置于发展和变革的环境中,在变革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发展中消化存在的风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理管理工作,关键是要对症下药。笔者建议:

运用多种清收手段

集中精力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是当前形势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既重视信贷资产总量的扩大,以增量稀释存量,又重视以前资产存量的清收与盘活,把优化增量与盘活存量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要继续实行不良贷款清收责任人制度。对不良贷款要按形成原因分为:行政干预、党政干部、金融系统干部职工及家属、信用社人员发放的明责自清贷款等几种,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上报党委政府或请求有关部门协助、督促清收。

(二)运用各种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摸清情况,搞清信贷风险底数,严格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真实反映信贷风险状况是清收不良贷款的前提。在对不良资产新老划段的基础上划分具体责任:对个人违规操作形成的不良贷款要追究经济或刑事责任;对其他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可仿照商业银行成立金融资产管理机构,专门组织收购管理。要运用多种手段清收欠贷欠息,尤其要注重各级政府的力量,提高清欠效果。

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仅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和农信社增收及全面发展的需要。农信社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认真落实,确保各项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达到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的目的。

一是坚持贷款“三查”制度,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始终是信贷工作的生命线。要在防范和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上下功夫,严格贷款的发放和使用,确保信贷资产安全。

二是加强信贷审贷分离制度,要健全严密的信贷手续,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严防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三是适当压缩信用放款,规范抵押合同,完善担保手续,全面推行抵押担保贷款。历史的经验表明,信用贷款风险最大,要想规避信贷风险,实行动产及不动产抵押可以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点,相对能较好地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因此,尽管发放抵押贷款,涉及到要到各种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协调,放贷手续要比信用贷款手续烦琐得多,可能会流失一部份怕麻烦的客户,但是实践经验表明,其发放效果比信用贷款效益要高得多。

信用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依法守信观念,抓好“信用村”建设,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域建立“信用村”、“信用户”、“文明户”,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并通过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

总之,要解决好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存在的问题,信用社要克服面临的困难,促其健康发展,需要中央与地方、经济与金融、管理与党建、组织措施与政策支持的协调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农村信用社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支持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帮助,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争取良好的运营环境。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信息化篇2

部分改革单位的资产管理模式、管理制度有了较大改变,又恰逢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等现实情况,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新形势、新挑战,对如何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期福建监管局针对属地机构改革单位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展调研,认真分析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进而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从顶层设计开始,结合本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明确科学的资产管理目标,合理制定管理决策,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各单位各部门严格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建立奖惩机制,定期开展资产管理专项检查,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明确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和职责分工,使资产管理在单位内部真正落到实处,将资产规范化管理的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使之形成常态,以制度建设的方式提高单位的资产管理理念,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业务素质好、理解力和执行力强、政策性和原则性水平高的专业化队伍。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单位设立专职资产管理员岗位,确定相对固定的兼职资产管理员,以点带面,保障资产管理工作的延续性。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载体和媒介平台,加大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操作流程、常见问题、典型案例及注意事项等开展专题培训、制定操作手册等,强化资产管理的业务水平。加强资产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的人力资源基础,切实提高本单位资产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现有财政部开发使用的资产管理系统基础上,吸收借鉴有关部委已经独自开发并成熟使用的资产管理软件,兼容预算一体化系统完善相关模块功能,并推广给各部委使用,提升系统可用性、易用性,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系统响应速度,提高一线工作效率。发挥好条形码、自动识别、射频通信等智能数字化管理手段作用,从根本上减少手工作业量和重复劳动,提高资产登记、使用、存储的管理信息化程度。建立融资产、财务预决算、采购、内控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早日实现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内部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信息实时查询及比对,实现资产数据网络化、同步化、精确化管理,着力构建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过“紧日子”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要求,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强对资产采购预算的事前必要性审核,科学制定标准,准确核实存量,确保采购资金用到实处。对于无法达到绩效指标的无效低效采购开支不予通过,优化固定资产结构,避免资产的盲目投资和闲置浪费,实现国有资产合理配置。探索建立闲置资产共享共用和调配的长效机制,简化审批手续,制定合理可执行的资产调剂政策和具体操作流程,积极推动同系统内不同单位间和跨系统间的资产的有序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为更加简便高效地完成各单位报废资产处置工作,建议国管局能够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在“北交所”和“中再生公司”等指定机构无法满足处置需求的情况下,适当扩大特殊及偏远地区资产处置渠道。例如按照属地原则,自行在当地或就近选择具备资质的处置机构开展资产处置工作,有效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对部分量少价低或经评估后无回收使用价值的家具类资产允许经内部审批后自行销毁,并留档备查。加大对报废资产后续处置情况的监督管理,避免出现大批量资产已报废未处置长期滞留仓库的情况出现,有效盘活固定资产,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信息化篇3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9-0000-01

(一)企业资产管理权力和责任不明确

从现阶段我国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来看,对于资产管理不善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并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责任,在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责任人,导致了很少有专业的部门和人员为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尽职尽责。同时,企业的管理者大部分都掌握了当企业资产出现问题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权力,当企业管理者有隐瞒虚报的行为发生时,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水平。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权力与责任分配不明确,就会直接导致企业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管理意识淡薄,缺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缺少对资产管理的正确认识,对于一些被企业无偿占用的非经营资产,既不计提折旧也不计盈亏;对于企业一些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不予利用和处理,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者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缺少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人员也很少得到培训的机会,也就不能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到资产管理实践当中去,有的企业资产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资格,是由财务人员兼职的,这些问题都大大的降低了企业资产管理的水平。

(三)对投资项目缺少事前的分析和评估

一方面一部分企业在对投资项目部进行投资之前,并没有对被投资方的经营、信誉情况进行核实,在投资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企业投资亏损,甚至不能收回投资;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投资项目,不顾实际情况的扩大投资规模,使投资的效益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大量的资产闲置,企业资源得到浪费。同行,有的企业存在引进的外来资产评估不实的问题,高估外来资产、低估国有资产,造成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权威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以及在查阅企业账簿、原始单据、财产清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首先企业必须严格的控制好对设备投资的规模,将资产经营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使企业对设备的分配过程可以有章可循;其次,企业要健全内部资金使用制度,制定企业资金授权管理方法,明确资金管理管理的权利,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再次,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入库、核算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同时,企业也要建立资产预算管理制度,认真的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编制资产预算表,预算的指标既要以企业战略为前提,又要考虑到企业下一年度资源的变化,这样就可以避免企业在资产预算管理上的盲目性,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二)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意识和人员素质

大多数的企业对于资产管理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基本前提是树立一个清晰的资产管理意识,首先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加大对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更新资产管理人员的意识和专业水平;其次,企业在对大型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同时,也要提高对资产转化与迁移的重视程度。同时,企业管理者也要通过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对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资产管理人员,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

(三)建立健全企业资产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在健全企业资产管理的监督方面企业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首先,加强对资产管理部门的控制和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提高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避免部门权利过大造成的徇私舞弊;其次,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监督,健全定期稽查和岗位轮换制度,避免财务人员与中层管理人员中饱私囊现象发生;再次,加大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监督力度,杜绝经理、厂长不顾实际情况盲目的进行投资。同时,企业也要通过内部审计部门来加大对企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帮助企业完善管理程序,审计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不能形同虚设,企业管理者要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审查。

同时,企业也要健全绩效评价机制,通过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其中绩效评价的指标要充分的考虑到资产管理所处行业、生命周期、地区上的差异性,指标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清晰,绩效评价机制要坚持以评促改的原则,将改善国有资产管理与绩效评价有效的联系起来,降低管理成本,更好的实现企业资产的优化配置。

(四)加强对企业资产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分析

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资产管理的优化配置,企业要在投资项目之前做好对被投资方的经营情况、信誉情况等方面的调查,保证投资回收率。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控制好投资项目的规模,不能盲目的扩大投资规模,避免投资规模过大造成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发生。同时,国家部门也要对相关资产评估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的认定,提高资产评估部门和人员的水平,更好为企业资产管理评估服务。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的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改进,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铺平道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红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导报,2011(07).

[2]毕晓辉,王云志.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60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