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试论文化的属性与功能

网友发表时间 1123311

【导言】此例“试论文化的属性与功能”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试论文化的属性与功能

关键词:文化;文化的属性;文化的功能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028-05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应建立在对文化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从这种意义上说,重新审视文化的属性和功能,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的精神属性和化人功能

属性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事物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一定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文化的精神属性是文化最为凸显和最本质的属性。

文化的精神属性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第一,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精神追求。恩格斯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是人的精神需要,文化的精神属性也是文化的人文属性。文化对于人来说,是内在的、普遍的、终生相伴的需要。因为只有人才是精神性存在物。只有人才有思想意识,有精神世界,也只有人能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反观。第二,文化是人精神生产的结果。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精神生产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人全面发展的最高向度。只有进行精神生产,才能充分施展人的潜能,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这说明,精神生产摆脱了人的肉体需要这一自然必然性的规定,它表明了精神生产才是人的“真正的生产”。第三,人的精神需要主要通过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精神需要,是人对现实的超越。马克思把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人的天然权利,认为脱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权利也就无所谓真正的自由。马斯洛在《人的潜能和价值》中指出:一个需要满足后,就会出现另一个更高级的需要。“终极的人的状态仿佛是注定我们要永远力求达到,而又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状态。”正因为人的需要永不会完全满足,失落感总伴随着他,永恒的不满足感、失落感使艺术活动成为人生的一种安慰,成为人类心灵自由的精神家园,人在审美的艺术世界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得到现实中不能得到的满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奥戴说:“没有功能的东西便不再存在,这是功能理论的公理。”既然文化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显然它具有某一方面甚至一系列的功能。

文化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其化人功能。早在《易·贲卦》中就有“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化人是文化最古老最持久的功能。张岱年曾说:“从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的意义上,文化是文,还不是化。只有考虑到这些成果同时还意味着对人自身的改造,才是文化。”即如果没有化人的功能,就不能称得上文化。化人就是改造人。这个“化”有教化、感化、转化、美化、化解、塑造、熏陶等含义。其实,文化的化人功能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先进文化具有积极的化人功能。人们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启蒙心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加精神上的和谐感、幸福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归依。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先进的文化以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如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艺术熏陶力、心理微调力等满足人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人的这种精神上的需要和满足会成为人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当你向一个失足的孩子伸出温暖的手,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孩子因你的帮助从此有了光明的人生。当病人精神上注入了某种希望,或有了积极的精神暗示,就如打了一针强心剂,支撑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甚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战胜病魔。另一方面,落后文化有消极的化人功能。落后的文化让人失魂落魄,精神萎靡。一个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不会是有理想的孩子;一个沉溺于黄色文化的成人,不会是一个体格健硕的人;一个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经不住诱惑的人;一个没有毅力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人。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应发挥文化化人的积极功能,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真正使文化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

二、文化的民族属性和软实力功能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不同的民族有不同文化,即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属性。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指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产品,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和物质对象等。”即文化是群体共有的产品,是同一文化群落中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价值体系等。这个共有产品使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日本的大和文化、德国的日耳曼文化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疆土是基础,而文化则是根。疆土可能会随着国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文化存在,疆土失去了可以失而复得,但是如果失去了文化就是永久的灭亡。“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史”就是这个道理。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根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文化是形成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无论历史怎样沧桑变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都是这个民族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精诚团结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绵延不息和发展延续的内在因素。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力量,去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是民族的生命力。历史充分表明,没有精神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文化的民族属性决定了文化的软实力功能。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和施加国际影响的各种力量的总和。综合国力不仅需要经济硬实力,也需要文化软实力。约瑟夫·奈将软实力归纳为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四个方面。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国家的发展就不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时,起决定作用的将是文化软实力,这已经是一个时代的共识。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主体实力是科技力、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体现强大民族凝聚力的先进文化因素渗透于经济、政治、军事之中,可以起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这种先进文化通过国际间的传播,对其他民族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冲击力、征服力,产生一种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的软实力。

三、文化的知识属性和育人功能

一说到文化人,往往就是指知识分子。一说到学文化,就是学知识。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知识,是知识的积累,是进步,是文明。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要学知识、求进步、变文明。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知识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掌握了知识,就是提高文化水平。“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文化教育强调的是不仅要给学生以鲜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以创造知识的整个文化。”

与文化的知识属性相对应的是文化具有育人的功能。育不仅是教育,还有培育、改变、提升的含义。首先,文化知识使人进化。知识使人由愚昧到文明、由愚钝到聪慧、由无知到博学。人和动物相揖别,乃在于人是有知识、有文化生命的存在。人类学家兰德曼说:“没有文化,人什么都不是。”其次,文化知识可以塑造人。一方面,具有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对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把自然人塑造成社会人;另一方面,健全的教育体制,使人通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行为规范,把人塑造成文明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具体地说,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使人成为具有现代教养的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也就是一个人掌握的文化知识因素。第三,文化知识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掌握各种文化知识,人的创造能力大大提升,人可以由体力劳动者变成脑力劳动者,或者成为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追求知识,改变命运。

四、文化的生产力属性和社会动力功能

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是获得自身生存发展的能力。文化具有生产力属性即是说文化蕴涵着人类强大的生存发展能力。文化是无形的,但产生的力量却是有形的。首先,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精神力量和反映出来的能力,是人类生产、生存能力的记录和反映。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刘茂才指出:“文化是人们应对自然、社会和人等环境挑战的产物,它是一种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概念,也主要指人类以知识或智力形式表现出来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人的智力、知识作为精神生产力,不只指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和其它一切智力因素在内,它们综合地表现为人的精神素质、精神能力。其次,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道出了以科学技术形式存在的文化的生产力属性。科学技术作为文化来说,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改变和提升,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大大增强了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人作为生产要素一旦掌握了科学技术,就会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工具一旦加入了科学技术的因素,就会更新换代。更加灵敏高效;劳动资料加进了科学技术能更加乖巧地听命于人的利用;管理科学的出现使生产管理更有效。因此,文化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人的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具有生产力的属性。

文化的生产力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社会驱动功能。即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当代社会,文化已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首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文化支撑。没有文化人类社会不可能摆脱自然状态和愚昧状态,就没有人类社会由野蛮阶段向文明阶段的进步发展。西汉初期先进的儒家文化战胜了黄老文化才有了西汉的强大;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新思想代替了封建社会的旧思想,才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有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才有了我国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和社会进步。随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如果没有文化的发展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其次,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文化支撑。文化越发展,文化功能越凸显,对社会的协调发展作用就越明显。世界上曾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落后和贫穷,奉行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注重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陷入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境地。这些教训表明,经济增长不能自然而然给人类带来福祉,如果没有文化的价值导向,没有文化功能的发挥,社会就不能协调健康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了地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人类生存条件的急剧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挑战。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信息和人才等文化因素,正在丰富和扩充原有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因其支撑着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发挥着社会驱动的功能。正如所指出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五、文化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作为劳动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我们知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而文化作为人类精神产品和社会分工的产物,一旦用来交换和满足别人的需要,就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成为了商品,就有了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文化产品商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时候,文化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成为全社会的公共产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加速了文化产品的商品化,为文化经济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运行机制。文化商品和物质商品的区别在于物质商品随着对它的使用其价值越来越小;而文化商品则可以无限复制,越用越能发挥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经济功能。商品属性是文化产品经济功能的原动力,它内在地驱动着生产者将自己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其劳动价值。文化的经济功能表现在文化产业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桶金的文化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等明显优点,成为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文化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即一体化。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深刻推动了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物质产品的文化化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体现精神力量,而且还具有强大经济功能。首先,文化因素使物质商品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物质的东西一旦加进了文化的元素,就变得有生命、有色彩、有内涵、有个性特色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消费结构逐步发生着变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主流追求。因此,物质产品加入文化内涵可以在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文化需要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其次,文化因素提升了物质产品的附加值。物质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的大小取决于文化的内涵,文化已经不是外在于经济的精神因素,而是直接成为经济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文化软实力也是经济力。因此,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与经济融合产生的巨大能量成为最为持久和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质上就是一次文化转型。

六、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功能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首先,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唯物史观的理解,社会意识形态,即“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以及绝大部分的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就如同一个人必定有自己的意识一样,一个国家也必定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恩格斯指出,“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具有自己的社会归属和文化渊源。意识形态伴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在阶级社会里,离开了意识形态,人类的精神生产就失去了基本的场所。阶级社会,文化的制造者大多属于意识形态阶层,意识形态生产和文化生产是同一个过程,因而文化总是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而意识形态也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其次,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通过控制社会文化,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规范人们的行为,于是文化的精神力量在阶级社会就是意识形态力量。

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化的政治功能。首先,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凝聚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观念、统一社会思想,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其次,意识形态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由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组成。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精神现象的主体,不仅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或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持,它同样也是社会全面发展不可割舍的部分,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三,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一旦产生便力图为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统治阶级的合法性提供辩护,反对各种不和谐的声音,为凝聚社会各种力量,为维护社会稳定恪尽职守。

当前,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极其激烈、尖锐而复杂,坚持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一刻也不能放松。指出:“西方敌对势力的鼓噪,国内各种噪音杂音,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西方宣扬“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反复鼓噪“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谬论,其目的就是企图“西化”、“分化”我国。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政治功能,与“西化”、“分化”等图谋打一场长期而持久的文化战役。

七、文化的社会属性和社会稳定的功能

人类社会与动物群落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类社会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而动物群落则是一种本能的集合。“没有人创造的文化,也就没有人自己”。人出生时是生物人,“要在社会中从幼年到成年,变成社会人。所谓的‘进入社会’,就是接受一套这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如果已有的文化内容不能适应客观的变动,文化里就要出现新的东西。生物人成为社会人,是靠学而时习之,靠模仿,对模仿不满足后,就要创造,个人的创造为社会接受后,改变为集体的东西,就超越了个人,成为集体的和不朽的文化。”即文化是人创造的,也是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使人社会化的规范、习俗、价值观念等。人对文化的需要就是人的社会需要。因此,文化具有社会属性。

文化具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社会作为人的整体性存在,需要一种整合纽带,平衡各种利益关系、规范各种行为、调节各种矛盾、统一各种思想等,这种纽带就是社会文化。文化,是整个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心理的基础。文化氛围不仅规范着社会的运行机制,而且还直接作用于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历史发展最敏感的感应器和风向标,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归宿地。民心所向,关乎安危。而文化氛围以润物细无声的巨大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社会心理,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杠杆”和推动力。文化对社会心理的作用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健康、向上、清新的文化氛围是保持社会健康和谐的强大动力。文化对社会心理的有效调节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让某些不良倾向在强大的社会心理面前转移或消失,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肌体的“免疫”功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一方面,落后、颓废、消极的文化带来的是道德的滑坡、社会的倒退。因此,我们只要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弘扬正气、美化心灵、坚定信心等方面多做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就能有力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文化的历史属性和传承载体功能

文化具有历史属性,这是无可辩驳的真理。人类社会由蒙昧到文明,不仅是一部生命繁衍、岁月推移的历史,不仅是改造自然、财富积累的历史,更是一部文化进步、文明传承的历史。不论是有形的长城、兵马俑、特洛伊古城、纳斯卡线条、克诺索斯宫殿、罗塞达石碑,还是口口相传、手手相授最终形诸文字的戏剧、小说、散文等各种文学艺术,都在某个特定的角度上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个历史。文化以各种形式被载入文明史册,成为记录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史。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传承是人类认识、知识、经验的积淀,是不同时代不同需要的反映,民族的差异、时代的差异就在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在文化的历史特性的规定层面,历史性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的文化相联系,展示了文化的差异性,亦即人的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从文化的历史属性出发,才可以正确评价一个具体的历史文化的成就、特色,同时也能客观对待其限制与不足。

从文化的历史属性来说,文化具有传承载体功能。文化是人类历史深处的记忆,记载着人类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不同时代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时代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不同时代人类的精神追求,不同时代的荣辱兴衰。从一定意义上讲,人得以不朽,是因为他立德、立功、立言,从被社会承认、对社会做出贡献、对社会关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阐述,而得到超越人生物体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文化,才有了人类精神和思想情感千秋万代的延续。

承认文化的历史属性,我们就可以正确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评价过去文化的基础上,摒弃其文化糟粕,继承其文化精华,服务于当下的需要,反对文化虚无和全盘西化。

综上所述,文化八个方面的属性和功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繁荣富强,必须全面彰显文化的属性,全面发挥文化的功能。不能以文化的一个属性,排挤和否定其他的属性,如单纯强调商品属性会导致“文化功利化”、单纯强调知识属性会造成“文化道具化”、单纯强调政治功能会导致“文化泛意识形态化”等错误的文化观。相反,完全否定某一个方面的属性也会产生错误的文化观,如否定民族属性会导致“文化西化”,否定意识形态属性会产生“文化去意识形态化”等。这些错误都不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利于文化功能的全面发挥,不利于排解人们的精神困惑,不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要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解决当前存在的精神困惑与道德问题,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必须全面彰显文化的属性,发挥文化的功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12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