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实施方案【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14411

【导言】此例“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实施方案【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第一篇】

一、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员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得到企业大多数员工一致认同的价值体系,它包括企业共同意识、职业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国内观念大多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社会经营活动中,一致贯彻与体现出来的企业团体竞争意识,它包含职业道德、企业精神追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

企业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是用科学思想、先进文化理念来武装企业员工,使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趋于规范,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管理行为与方法。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内容。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企业价值观念、群体意识、理想道德等总和,它能统一干群思想、凝聚企业智慧与力量;企业制度文化是行为规范,它约束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实现企业理念制度化、制度规范化,企业管理人性化;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形态。 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三者互相关联、互相作用,构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整体。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很大进步。很多企业营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普遍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总纲,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明确;组织和制度相对健全,企业文化建设责任分工明确;能够适时的进行检查督促,且建立相应的考评与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受传统国企文化思想影响,政治思想式的企业文化观较深,不少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形式主义,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和深化;不少企业没有文化建设的紧迫感,缺乏主动性,缺乏统筹兼顾的思想理念,企业文化建设急于求成;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能深入推进,与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结合不够密切,缺乏时效性、针对性;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往往是企业一担挑,没有形成全员分工体系,全员参与氛围不浓厚。“有效的企业文化需要体制的保证、领导的重视及操作人员的明智才能合力推进。”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国有企业成长的意义

第一,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经济是基础,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基础。所以国有企业要获得发展,必须要重视意识形态的文化建设。国有企业要塑造与传递良好的形象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企业的产品也要通过企业文化来进行宣传。国有企业要不断的走向市场,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的传播作用和影响是不可或缺的。形象就是市场,就是品牌,企业文化建设是国企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企业文化能增强国有企业精神凝聚力。

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它是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方法。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精神食粮,它能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合力。“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的各项素质,有效激发员工的热情,增强员工企业主人翁意识,员工具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使命感,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成功的国有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是重要因素之一,企业文化创造了企业良好的发展氛围,形成无形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第三,企业文化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部分,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能反映出国有企业企业特色,企业产品特色,企业发展的方向等;它能反映出国有企业的各项制度文化,企业的规范与规章制度、员工共同的职业道德观、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能够体现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意志、共同追求等。这些最终形成国有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第四,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

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的构思,而企业长远的谋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精神风貌,精神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思想保障,是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工作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国有企业只有具有积极的企业精神,共同的企业价值观,才能够对企业员工起到精神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员工在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才华,使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二篇】

一、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1.从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我国中小企业近年虽获得长足的发展,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总的来说是寿命短、质量低。据2005年的一项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的68%寿命不超过5年(《劳动报》2005年4月3日),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中国中小企业寿命如此之短,和企业主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有密切的关系。中小企业的长处就是具有灵活性,而灵活性也同时带来临时性的问题,而临时性就带来企业寿命短,对产品和方向不作认真调查研究,不作长远规则,没有企业战略,没有坚定的信念,凭感觉办事,一遇风浪和困难就转向,转来转去,企业就无以为继了。甚至有的已经发展得相当规模的中小企业也是凭感觉办事。浙江一位民企老板在回答记者所提出的“产品过两年市场不好了怎么办”的问题时,不假思索地回答:“市场不好了就转向”。这种不重视企业战略,不重视企业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没有长远计划和规划的现象是中小企业寿命短的主要原因,而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建设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就是要解决企业的观念性、长存性、坚定性问题。国外的调查多次证实,那些长寿的企业大多是那些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如果中小企业在开办之初或者摸索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认真地研究企业文化的问题,认真研究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和理念,认真研究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相信中国中小企业寿命短、质量低的问题是会得到逐步解决的。

2.从入世后我国面临的市场环境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市场和世界市场越来越融为一体,原有的各种贸易壁垒逐步拆除,我国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我国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相对而言,大企业这几年学习走国际化道路,对国际市场知识越来越了解和熟悉,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知识却知之不多。这对中小企业是很不利的。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走过了科学管理,系统协调管理,人本管理,今天走到了文化管理的阶段。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企业管理理论界研究日本企业竞争力强的经验提出了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至今已有20多年,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普遍重视文化资源投入,重视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建设,极大地加强了企业管理效能,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竞争力空前提高,而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还相当薄弱,许多中小企业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更不用谈花力气建设企业文化,这种情况如不改变,中小企业是无法面对国外企业竞争的。为了能够在入世后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能够使我国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战胜对手,我国中小企业必须建设企业文化。

3.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跟踪后联合撰写的《关于企业增长的研究报告》中说:“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只要我国坚持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只要我们还在意国民经济发展后劲,就必须要重视关系着企业寿命、企业活力的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是不够的,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以及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所能顾及的只是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和他们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所起的作用,这虽然是重要的却又是远远不够的。

二、我国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有利因素

1.从企业资源结构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有利因素。

企业资源结构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货币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各自所占的比例。文化资源是指企业投在建设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及其科学合理性。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货币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数量不及大企业,但在文化资源上,只要中小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合理地建设企业文化,就可以和大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在资源结构中,中小企业文化资源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中小企业的资源结构就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因为现代管理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视文化管理,管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文化理念决定制度形式,制度形式决定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决定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决定企业竞争力。既然建设企业文化是很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就有必要建设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知识并不复杂,适当的学习和培训就可掌握。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形成的,为绝大多数职工认可遵循的,具有企业个性的价值观念、经营作风、企业精神、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思想意识因素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由企业家倡导并精心培育的被职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和主导意识。这些概念并不复杂,有的学者把企业精神就等同于企业文化,实践中也有这样的现象。上世纪90年代,我国曾有一个代表团到日本去考察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主交流接触,许多在我们看来企业文化建设得很好的企业,其企业主根本不知道企业文化,说:我们只有社训、企业精神,就是用很简练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把员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文化并不复杂,我们众多的中小企业企业主和职工加以适当的学习和培训是完全可以掌握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纠偏,使其科学化、合理化。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只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完全可以建设好企业文化的。

3.中小企业管理层级少,管理幅度小,有利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在职工中的解释、贯彻、落实和普及。管理学上有一个管理幅度原则。所谓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一个人能直接高效地领导、管理下属人数的限度。早期的法国管理学者格兰丘纳斯(Graicunas)根据管理者和下属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推理出如下结论:在向经理汇报的人数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他们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就以几何级数增加,其公式为C=n[2n-1+(n-1)],式中C为可能的相互关系的数量,n为直接向管理者汇报的下属数。这一原则说明,管理幅度越宽,可能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就越多,管理信息的途中损耗就越大,管理变数就越大,管理效率就越低。根据这个原则,合理地确定管理幅度是非常重要的。中小企业恰恰在这一点上,具有优势。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层级少,管理幅度小,企业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内外环境,企业家个性概括出来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就能有效地向全体职工解释、教育、要求落实并普及到每位职工,每个工作流程和运转环节。如果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那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地发现并检查原因给予纠正。和大企业管理层级多,管理幅度宽,管理信息途中损耗多相比,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上是有有利条件的。

4.中小企业主可以亲自设计、亲自领导企业文化建设。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不如大企业资金雄厚,因而也常常没有一定的资金来聘请专家为自己企业设计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这就需要中小企业企

业主自己动手设计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并亲自领导企业文化建设。这种资金上的劣势有时又可转为优势,因为只有企业主本人才对自己的企业最了解最熟悉,才对自己本企业的职工心最亲近最知心,这可以更好地设计好企业文化,更好地领导企业文化建设。国内外许多知名大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就是在他们还是小企业时开始形成并建设的。日本京瓷公司董事长稻盛和夫27岁创建了京瓷公司,当时只有28名职工,要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他说“我不懂得什么是经营,想找个人商量也找不到,十分苦闷,后来我想,既然自己对经营一无所知,不如先去考虑‘作为一个人什么是正确的’‘作为一个人什么是不正确的’以此作为一切的起点和根本,去判断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就以‘作为一个人什么是正确的’这样一个基本点开始了自己的企业经营。以伦理观和道德观作为根本推动经营。正是这一点,带来了今天的成功”。以上事例说明这些大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在企业还是小企业时,企业家亲自设计并领导建设的。这应该给我们启发。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职工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经过近20年的摸索也有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些也是我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在实践中摸索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建设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第三篇】

1.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和支柱,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创新的新经济时代,谁拥有文化的优势,谁就拥有竞争的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财富》杂志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着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些公司保持了长盛不衰。”现代企业文化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的。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市场的饱和、产品的同质化、服务的攀比性,已经迫使竞争升华到更高的层面。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迫使企业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及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使得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其成功的企业有很多。这里有老牌的北京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堂、还有新生的山东青岛海尔集团、广州的五羊本田摩托公司。显而易见,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并将这一企业文化理念去管理企业,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的作用如下:(1)能把握和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导向的作用;(2)能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形象,具有提升的作用;(3)能吸引和团结企业的员工,具有激励的作用;(4)能保持员工的稳定,增强员工的信心,具有稳定的作用;(5)能统一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意识,具有约束的作用;(6)能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教化的作用。

二、建设科研院所企业文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全国各省区各单位在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下大力气打造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在万变之中,求这个“宗”,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个“宗”就是企业文化。有人说:“一个企业成功几年靠机遇,成功十几年靠权威和手段,成功几十年靠管理,成功上百年靠文化。”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劳论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人们已经意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当今市场的激烈的竞争中,从表面看是单纯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同时,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完整的管理体系,建设具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形成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由此可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型企业的雏形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但是转制科研院所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其思想观念如何转变,经营意识如何建立和提高。这些都是转制科研院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科研院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彻底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中走出来,克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旧思想,旧观念(计划经济时期,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都由政府部门拨付和指定)。全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二是要制定发展纲要和经营策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三是要立足自己的产业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和渠道,逐步形成一条自主创新的产业链;四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科研院所以改革为契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模式,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科技型企业,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借助文化的渗透力,建设自己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例如:北京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的“聚五羊灵气,取本田精神,创世界一流”。从他们的企业精神不难看出,这些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突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彰显了本企业的鲜明个性。因此,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应该秉承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精心构筑自己本企业的文化体系。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将事业型单位转变为科技型企业,由依赖型转变为自主创业型,这一重大的变革,标志着新型科技型企业的诞生。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不仅给科研院所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者生存勇者上。面对机遇与挑战,科研院所必须冷静地分析和思考,认真地研究本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下大力气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价值观念还停留在“大锅饭”的氛围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很模糊的,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这些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是科研院所不可回避的,又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诚然,科研院所要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科研体制的改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打破“大锅饭”的旧观念,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不利因素。除此外,还要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号召力,渗透力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

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

全国开发类科研机构有5000多家,职工总数约56万人。在这些科研院所中,大多数具有成立时间早,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殷、各类人才济济、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另外还有一支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坚强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院所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行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文化基础较好。因此,建设一个以企业文化为灵魂、以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形象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根本的企业文化,是完全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研院所有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

科研院所大多数是在建国初期成立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中,科学技术领域更是一片空白,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老一辈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难、不计个人得失,在一穷二白的国度里,建立了多行业多学科的科研体系,并逐步成长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科研队伍。他们的这种坚韧不拔、敢于开拓、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成就了科技界的事业基础,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并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结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科研院所有自己的人才优势

转制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从整体上看,其文化结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都比较高,他们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对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激励他们的斗志和创新能力,把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和单位的荣辱与兴衰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才能与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好,确立一个大家认同的价值观体系,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单位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三)科研院所有技术成果的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奋斗,科研院所不仅聚集了大批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而且获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老一辈科学家和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克服种种的困难,开创了科学技术的崭新天地。在国防科学、机械制造、生物工程、医药化工、石油冶金、电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甩掉了科学技术落后的帽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是享誉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他的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今他又创立了“隆平高科”的品牌文化,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可见,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成果,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注入活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当前,转制科研院所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但是,不能因为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要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不畏艰难,勇于开拓、乐于奉献、敢于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单位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成果优势、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特点,将优势文化概念,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之中,确立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燃.浅析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北京:中国外资,二零零八,(6).

[2]王孝清.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经济师,二零零八,(1).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意义;作用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的产生社会进步不断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有意识地发展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也是由现代科技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安全生产是彰显一个国家的民生状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既是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行为的强制要求,也是企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更是维护和保证企业生产者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近年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在安全保障的投入上逐步增加,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但在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技术培训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大多数企业并未形成适合本企业的安全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企业先进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总结、宣扬现代安全文化,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企业先进的安全文化理论和方法,不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就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者根据企业内外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企业安全生产的理念和价值体系。因此,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养职工新风尚、企业新形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任何企业必须把安全文化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以促进企业安全、健康、科学、快速发展。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观念。十七大又提出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然而党的十报告中再次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们的需求就决定了企业必须采取确保安全生产的方法,“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所创造的确保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观念、环境和条件的总和,企业安全生产“一年靠运气,十年靠制度,百年靠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重要的作用。

(1)、改善工作环境

企业安全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制度、法制、管理等精神层面,也体现在技术和物质层面,发生事故的原因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会促进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防护、维修、淘汰,会激发企业员工改进技术确保更加安全的操作,会对现场进行整顿、整理、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的6S管理,确保工作环境不仅安全,降低危险源和职业危害,而且会使员工操作简便,感觉舒适。

(2)、实现管理规范化

发生事故是人――机――环的不协调所致,环就是指的管理,对于管理,三流企业靠惩罚,二流企业靠制度,一流企业靠文化。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思想、态度、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而不是只靠冷冰冰的制度和时刻的监督,通过教育、宣传、创建小组、渲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使职工从被动执行管理制度转变为自觉地按章操作,以安全操作为荣,以违规操作为耻,用员工的自觉遵守和提醒监督来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提高管理绩效,实现管理规范化。

(3)、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安全文化要求员工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就会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对员工进行熏陶,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树立员工的热爱安全文化的激情,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在安全生产中做到“四不伤害”,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和安全价值观。既为员工安全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又相应地提高了员工的素质。

(4)、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安全管理的整体趋势是由滞后的总结手段,逐渐向依靠科技和企业安全文化进行预防转变,安全文化在这一转变中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做指导,可以提升员工队伍的安全素养,可以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转,可以促进管理的规范,使企业的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为方针,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树立企业新形象。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用的具体实现

(1)、坚持五项原则,实现长治久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时刻把“人”放在首位,尊重生命,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严字当头,不论是安全文化建设,还是安全文化的学习贯彻,都要狠抓落实,坚决执行。三是坚持求真务实,严禁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讲空话,力求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四是持之以恒,要自始至终本着对企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态度,决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五是坚持全员参与,在企业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大安全”格局,确保安全生产。在市场经济竞争已经形成的今天,企业只有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并将安全文化融合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让企业安全文化创造出安全生产力,让全体员工自觉地约束自身行为,规范作业,按章操作,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2)、创新管理机制

建立职工自愿遵守、能激发保安全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打造安全制度文化,实现安全生产刚性约束柔性操作的有效手段。一是完善机制。把安全制度建设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针对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不规范、不具体,有的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的实际,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使每个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序可控。二是约束考核。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也是不完善的管理。安全文化建设要与安全管理过程融为一体,纳入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纳入安全评估考核,纳入日常管理,做到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抓好安全标准岗,安全自控班组,安全放心车间等重点工作和岗位,实现安全文化建设考核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3)、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有少数人对安全工作不在乎、我行我素,怎么顺手怎么干,大问题不出,小问题不断,对这类典型的习惯性“三违”,这就要求在安全教育上必须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三违”人员及时进行曝光,视其情节轻重,该检讨的要写出书面检讨,该罚款的要罚款。但是,不能够一罚了之,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活动,注重心理干预,使“三违”人员从思想上要真正认识到违章的严重性,以及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既要让当事人受到教育,也要消除当事人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4)、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企业要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把安全生产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举措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确保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技术装备、教育培训等措施落实到位。不断完善企业绩效工资制度,加大与安全生产挂钩比重。政府部门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加强经济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行政首长安全生产负责制和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及时纠正查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并做好事故查处的公开公示工作,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5)、搞好安全培训,发挥教育功能

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多种方式方法和渠道,但安全教育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育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承担重要职能和作用,应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和途径,经过长期不间断的培训教育,让安全思想和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员工的心中,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并变为自觉行动。如果企业注重安全文化建设,注重安全生产教育,做到年年讲、月月讲、时时讲,铭刻脑海,深入骨髓,“安全第一”不只是一条标语,就是告诉人们要学会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达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质的飞跃。

搞好安全文化建设,不光单纯是让员工在安全意识上提高,在技术水平和技能上也必须达到安全生产的需要。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上岗之前进行特种作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做到持证上岗。可见,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宣传教育培训,才能使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和文化素质全而提高,自觉做到人人懂得珍爱生命,人人自觉遵章守纪。

四、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从实际出发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注重加强员工的培养和教育,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稳步推进,形成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不断发展和创新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小强,赵仁宇。浅论冶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3:136.

[2]郭建华,朱永青。谈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J].建筑安全,2012,11:20-2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1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