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57911

【导言】此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一篇】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从文字到国家,一脉相承。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谈到中国时说,“高度文明的国家,存在了四千年以上,现在依然生机勃勃,这样的国家世界上只有中国。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都已成为过眼烟云,拉丁美洲文明也已经逝去,可是中国还在。”

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的密码在哪里?是什么使她绵延数千年而“至于今日岿然独存”?密码就在,中华文化总有“基因”在。既然是基因,就总能与时俱进地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原因就在,中华文化总有“传人”在。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也无论出家在家是僧是俗,中华民族总有“传人”在那里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或著书立说载入史册,或口口相传“有话要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读《“贫僧”有话要说》,我分明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基因的生生不息,中华文化的传人在直抒胸臆,传承着“沛乎塞苍冥”的浩然正气。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大题目,一项高要求,但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虽大却不空,虽高却不远,需要从当下做起,也可从当下做起。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吹尽狂沙始到金。非洲一种因生长在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花朵,虽然生于环境恶劣的沙漠,但只要给予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条件,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需要我们从狂沙之中找寻出来,让其散发出耀眼的光辉。读《“贫僧”有话要说》,可以看到大师一生都在上下求索,寻寻觅觅。无论你是否信教,看到这位“贫僧”,就仿佛见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化巨匠,你不能不对他肃然起敬。

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其实也就在灯火阑珊处。她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些优秀基因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包括两千年已经中国化了的中国佛教之中,同时又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存于中华民族的呼吸,体现在每日的生活之中,蓦然回首,就在灯火阑珊处。读《“贫僧”有话要说》,就不时有豁然开朗的顿悟的。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就在日常你我的交往之中。我因当过14年多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职责所系,常致力于促进两岸佛教交流,便与星云大师交往甚深。星云大师对我说过,佛教讲世间的“八苦”之一“苦”,是“爱别离苦”。爱得越深,思得越切,别得越久,苦得越重。中华民族本是一家,大陆人、台湾人,都是中国人!两岸骨肉同胞长期不能团聚,乃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大师积一生的万语千言,现在“有话要说”了。他不顾年迈体衰,继续奔走于两岸,“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写好字”。87岁时见到我,欣然送我“有情有义”墨宝,“两岸一家亲”的深情大义皆在其中。88岁见到我,又再送一幅“有你真好”,殷殷思念之情跃然纸上。今年,大师89岁,我去拜望他,又“贪心”地对大师说,佛教讲“三宝”,还想求一幅墨宝呢!大师就挥笔写下“我有欢喜”四个大字再相送。

大师说,欢喜,看来简单,但世界上有金钱、有名位、有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欢喜”才可贵。如果拥有了世界上的一切而不欢喜,人生有何意义?所谓欢喜,不是个人单独的欢喜,而是与人共享共有的欢喜。

这使我想起,主席特别强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命运相连,面对同样的挑战和危机,也享受同样的发展和繁荣,共商、共享、共建、共赢、共欢喜。中华文化深层次的基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即“人之所欲,施之可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支撑了命运共同,也要共享世间欢喜,皆大欢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承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实际,对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等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抛弃传统、忘记根本,就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增加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为90后,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相对明显的特征。

(一)价值观偏差和信仰缺失。

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90后大学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尚未形成稳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崇尚个人选择、强调个体意识的90后大学生当中,近1/3的大学生处于无信仰状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大学生信仰的缺失,对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奋斗目标,社会的不竭发展造成影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缺乏。

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知,对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涵缺乏理解。从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名著的学习和阅读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学习阅读兴趣不高,传承情况不佳,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看过“四大名著”,对身边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也了解甚少。刚入学的学生中文化品位有西方化的倾向,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教育阵地的缺失使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普遍更乐意谈最新的娱乐八卦等非主流文化和西方的流行文化,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有较高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但往往因为觉得传统文化学习较为枯燥,较难理解或者不够时尚等原因不能主动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够谈到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也表示出了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

二、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一)课程设置的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和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课程设置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接近市场需求,相应就弱化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大学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专业课程之外,接触更多的是外语和计算机,较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造成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内容的附属化。

大部分高校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学生获得课外学分的资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只是作为主要学习课程的配角。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开展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比例。

(三)教学形式的简单化。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几乎都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班,专门学习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形式也相对丰富,但也是作为一个专业来开展教学工作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只限于课堂教学,尚未安排其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感触也都来源于书本,没有开展体验式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绝大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属于零散渗透式教学。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就是要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零散渗透式的教学形式,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以立德树人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目标相一致。世界各国文化融合日趋增强,文化在增进彼此的交流沟通,增进共识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深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在对外交往沟通中实现求同存异,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3001406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命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建设文化强国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日益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弘扬中华文化”列入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文化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上是理性辩证的,礼敬自豪的,批判继承的,而且内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意义与党建价值,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现代开掘与时代阐发指明了方向[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具有互容性,是相互联系的实践进程,二者互为资源支撑,互相促进、保持持续性的共生,互为因果、互相提供真理性的确证[2]。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成为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战略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3]政党的滋生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基因、文化根基、文化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滋养了中国共产党,是党自身文化生成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出台的一些重大战略思想如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革故鼎新,彰显时代特色。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从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里汲取精神养分,同时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时代的青春活力。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根本保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两者有着内在一致性,实践上互动,效能上互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发挥广大党员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先锋模范、坚强堡垒作用,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带领全社会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必将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党的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党视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必将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增强党与群众的亲和力。当今世界,世界文化发展更趋多样性,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化解文化危机,是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执政党面临的挑战的本质实际就是文化考验。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这要求中华文化必须牢牢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的同时,以更为宽广的世界视野,更为博大的包容心态,顺应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会更加光彩夺目。

增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的需要。执政中客观存在的文化制约,是执政实践中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列宁在论及文化传统的历史特征时,曾形象地阐述道:“旧社会死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遗害我们。”[4]当下,在我们党内,这些诸如官本位、潜规则、裙带关系等腐败现象的出现,是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联系。指出:“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仍然存在。”[5]因此,客观分析传统文化对党内生活的文化制约,弘扬传统文化积极的、进步的,且具有普遍、永久价值的精神,克服传统文化落后性的负面影响,增进执政中的文化自觉,保持党的先进文化代表性质,以先进的政党文化促进、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必会增进党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凝聚力与社会融合能力,极大地丰富党的软实力资源,增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北京大学软实力课题组从中国的角度这样认为:“国家软实力的资源分为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国内政策)、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与形象等五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五类。”[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组织保障。关于政党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学者撰文指出,政党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前提,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要求[7]。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就是在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的基础上,使之融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全过程,培育和形成强大的执政党文化软实力。这样一来,通过党的软实力的发展不仅可以引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发挥党的执政文化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导作用,而且可以增强我国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用文化强党建设带动和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不断丰富党的建设理论的需要。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全面审视、科学梳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深刻总结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认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建设和繁荣党的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无疑对理性思考党的建设有着积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来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实现两者的协同推进,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新拓展,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与党的建设两者内在一致性和互动性的确认,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的新自觉,必将为党的建设理论提供重要素材,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扩容,开辟党的建设实践发展新领域,拓展党建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新空间[8]。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对策分析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必须把握其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着力创新融入理念、融入路径、融入方式方法,探求一条可行的融入路径,进而真正实现入心进脑见行动,使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成为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模范和坚强堡垒。

(一)对策之一: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规律

1.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必须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离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人民和时代赋予党的庄严使命的完成便无从谈起,党的执政成效便无法得以检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保证,更是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典范的内在需要。重视对党自身的文化研究、总结、概括、提炼,纯洁党的文化环境,形成系统完备的文化先进性体系,进一步发扬光大党的革命文化传统,加快党内文化社会化进程,发挥党的文化体系科学性、先进性的引领、引导作用。

2.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尤其在当今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的历史条件下,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个有力的理论指导,但这并不否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相结合。妥善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必须深入思考且回答好的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扫除观念上的障碍。当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者;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封建化、儒家化。要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批判,必须予以澄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审视中国文化系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的、本有的价值意义凸显出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更为充实,使马克思主义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生命力更为长久。

3.把握弘扬中华文化重点促其向现代性转换

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需要不断地开发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地对其进行现代性转换,使其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党的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着诸多因素的思想体系,表现其精神的思想观念异彩纷呈、多种多样,甚至有一些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的、反动的传统文化。为此,要依据新情况,区别对待,有重点地把握我们所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当前,要把中华文化中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热爱和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英勇奋斗、天下为公、知行合一、自我修养、恪守信义、勇于创新等精髓、内核和那些内涵科学、民主、法治、德治等与时代吻合的基本精神融入到党的建设中,并根据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新的实践的需要,对其进行现代性改造和转换,使之具有时代品格,使之实现与世界文明对话,与外来文化综合创新,成为适应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新文化。

(二)对策之二:健全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要营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效纳入党的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文化建设业绩的重要依据;制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纲要;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人才保证;进一步提高领导文化建设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与本领,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举措上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加强文化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并发挥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建设作用。

2.着力整合资源,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强大合力

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要不断健全任务责任、监督管理、服务协调、社会参与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让蕴藏于人民的文化创造激情得以持续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竞相涌流,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成果得到充分运用。要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支持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发挥作用,特别是要推动文联、作协、记协等文化领域人民团体的创新管理、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以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要增强协调力,形成整体联动互相配合的良好局面;要增强执行力,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在 90 多年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融入现代化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逐步深化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和“文化主体属于人民”的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顺应人民的道义作为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9]。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运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特征的生动体现。遵循人民主体原则,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在热爱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既要为广大群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广阔舞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有机结合,又要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健全鼓励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制度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和好做法,大力宣传涌现的先进典型。

(三)对策之三:建设党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1.提高党员干部中华文化保护、利用与弘扬并重的意识

党员干部在传统文化素养上存在着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结构不完善,理解不到位、不够准确,个体传统文化素养差异大,保护、利用与弘扬并重意识缺失等短板。因此,应强化传统文化载体,开展以“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养成活动,为提高党员干部传统文化修养搭建平台;把党员干部传统文化修养水平纳入干部综合素质的考核;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着力部署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规划;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2.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活动

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不断探索党内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实践[10]。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各类党员干部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提高担当干部教育培训任务教师的“国学”修养和中华文化与学术的功底,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专门课程,增加干部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设一批党员干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利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利用好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红色资源和国庆节、“七一”建党、“八一”建军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广泛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拓展党员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阵地,普及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社区(村组)”、“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两新组织“、“进头脑”,让党员干部浸润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3.提高党员干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实现文化融合,创造新文明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创造新文明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新契机。爱因斯坦曾说:“事物的这种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刻勒,而且总是使之适应于雕塑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如果这种真理不能被不断地重新创造出来,它就会被我们遗忘掉。”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时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带来全新的手段,又要看到所带来的新挑战。党员干部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自觉地提升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能力,必须促进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出版、网络化应用、通俗化传播步伐,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网络传播,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促进传统文化有序、有效地传播。

(四)对策之四:形成有机融入和有效融入的体制机制

1.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

这是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由于党员的先进性客观上存在着不平衡性,党员干部在利益诉求和对思想文化成果的接受途径和接受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在融入的进程中,必须增强针对性,否则,达不到理想的融入效果。所谓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建设阵地的覆盖和有效控制系统。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党的核心价值目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的形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立足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全过程,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全过程,党的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建设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的全过程[11]。通过体制建设和机制建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媒体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党员日常工作生活、党内法规制定和党务管理之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贯穿到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反腐倡廉、先进性建设中去。同时。针对新时期党员和干部的思想需求和行为特征,以行之有效的科学融入方法,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一整套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传播渠道、贴近生活、贴近党员群众、贴近实际的,为党员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入心进脑见行动。

2.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发展的舆论引导机制

思想的地位最终取决于思想本身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能否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其关键是靠自身的魅力,而无穷魅力的增强则需要自我发展,向现代化转换。在全球化宏大语境下,当今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古今交汇、中外碰撞、异同争鸣、演变加速、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当下的中国社会生活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转换的立足点,以能够回答和解决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是其转换的重要尺度和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要坚持现代化、全球化的视角,必须朝着理性、科学、人道主义的方向努力,必须克服“文化部落(原教旨)主义”和“文化帝国(霸权)主义”这两种不良倾向,其关键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培育其现代性价值,促进其现代转型,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是一个充满了反抗、调适、整合和重建的过程,这当中需要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化。当前,正如有关专家所说,“近年来,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12]。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要进行冷思考,防止其商业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不能夸大,把握好分寸;要利用各种有效舆论宣传载体对各种社会思潮开展深入的解读和辨析,对各种思潮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发生作用的制度背景进行客观揭示,使人民群众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引导公众对社会思潮树立正确的态度。

3.健全融入动力激励、政策保障与经费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党委依法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动力激励机制,保证党对文化建设的决策落到实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师、泰斗、巨匠和领衔人物;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开发利用、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文化改革成果;进一步落实好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创新的经济政策,加大财政、税收、交融、用地等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增加对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化投入,加大对革命文物、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开发、宣传传播力度;设立弘扬中华文化专项基金,逐步扩大规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力的要予以惩处,并责令整改。多渠道融资,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弘扬中华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 林建公。唯物史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20.

[2] 谢涛,蒋娟。发展中国特色社色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的互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7376.

[3] 刘云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11028.

[4] 列宁。列宁全集:第27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07.

[5] .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5.

[6] 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8.

[7] 刘序明。试论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政党软实力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640.

[8] 冯德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党建理论的发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8):7882.

[9]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5.

[10] 姚满林,吴琼。论文化与青年领导干部的人文修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982.

[11] 范志轩,王玉珏。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三维度及当下意义[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四篇】

文化是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而同时,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的思维观念、行为模式、社会关系等等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建构起来的。可以说,离开了文化,人就不成其为人,文化也使得人获得了高于自然界一般动物的属性。文化具有传承性,它传承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每一代人甚至是每一个个体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也使得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文化也具有教化性,每个个体在其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不管他意识到或者未意识到,自愿或者不自愿,都会受到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易经》中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文化地教化使他成为“人”。因而,文化与个体的生存紧密相关,文化是塑造个体的“基因密码”,离开了对文化的深刻认知,也就无法更好地理解个体。中国是马克思称之为“活化石”的国家,中华民族在绵延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直到今天仍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形成了大量优秀的文明成果,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体现着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中国精神的文化根基、中国价值的文化源泉,也承载着中国梦的文化内涵。”[2]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汲取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更好地应对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在全球化的民族交往中找到民族的“根”,明晰中华民族的民族印记,寻找中华民族的民族身份认同和民族自信的根基;此外,我们还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优秀的价值资源,进一步推陈出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的时代生命力。“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先进与否、功能魅力之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所蕴含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是否科学、是否高尚、是否进步,也就是是否与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趋向相一致,是否体现了进步阶级应有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风范。”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汇聚者和引领者,要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中很大的一部分内容就来自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这种价值自信则来自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的继承,当然也包括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使其不断获致新的时代价值,新的时代生命力,从而使中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风彩,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重获生机,获得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强大生命力。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生长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继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价值本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反映中国人民价值诉求的最大共识,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价值牵引和精神支撑。而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失去了生长的基础,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因而,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无不是处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也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走进大学生心扉,走入其内心深处,从而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鸣。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母体,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

二、传统的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切入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支撑中国发展的优秀价值的高度凝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优秀价值资源的认识的深化,当然也包括对其他一些优秀价值的挖掘与吸收,体现了我们党引领中国发展的价值自觉,是中国崛起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对于实现“中国梦”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意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论往往反映了人们对某一领域中一些本质性关系的认知,也反映了对这些关系的规律性揭示,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抽象性。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发展,反映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以寻求民族复兴的一些普遍价值规律,但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接受、所认同,还必须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结合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与大学生的心理实际、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和使命,对于实现这一任务和使命,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解析、论证,官方层面的宣传、引导,更要将它落实到实践中。理论再完美,论证逻辑再严谨,再天衣无缝,也必须要经得起实践的磨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如所指出的,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有学者指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只是停留于简单的宏大叙事层面,而是必须通过不断细化,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具备与时俱进、与世携行、关照大众、融入生活的能力。”[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要融入社会生活中,融入到大众的日常行为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社会大众处处时时受其影响,受其规制,最终就会达到所说的———“日用而不觉”的程度。而到了这样一个程度,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内在建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心底,从思想的最原初的发端处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深蒂固的信仰。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的土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塑造他们精神与人格,陪伴他们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因而,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是大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家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定义发展,使之真正成为青年人自己的内心呼唤,才能使他们真正从中获益。传统文化因为起到信仰的导向作用,真正帮助青年人在思想领域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易被现实的不良思想所左右。”[6]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与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价值承继关系。因而,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发展,可以减少大学生对于严肃的政治理论教育的抵触心理和逃避心理,激发其内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他们之间的桥梁,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切入点。

三、以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之间存在价值相承的紧密联系,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切入点。因而,在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注重以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大学课堂教学是传递社会主流价值、传递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其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而言,认同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但是没有对它的深刻认知,就谈不上形成对它的认同。因为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只有认识了,才能理解它,才能内化于心。正如前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激发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在大学课堂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在人类文化与文明传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文化守护的高地,也是文化传承的高地。大学应当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因而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应当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因为这是新时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有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价值的体认,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营造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校园文化是一种植根于校园土壤,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以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目标和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内容,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了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7]育人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因而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向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为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中国发展的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对其优秀机制的高度凝练;同时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精神,应当在校园文化中予以积极倡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也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应当积极融入和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行住坐卧于弥漫着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无形中能促进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进而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重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养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积极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都能够促进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地内化于其心外化于其行,就必须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德育在于行动,行动体现德育。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体细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实在在的行动。”[9]而前文的分析已经指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切入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及其实践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伦理型的文化,具有丰富的道德养成与道德培育的资源,在推动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更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养成,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会,促进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通过实践体会和实践教育,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要沿着文化的理路,从文化中熏染价值、感受价值,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拉近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距离,从而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发认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5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