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42111

【导言】此例“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1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教师在进行课程组合时,要逐渐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界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按照功能任务的不同组合新型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将每个任务划分为几个小型任务,让学生化整为零的掌握所有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实践水平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只传授课本知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多动脑;而教师需要采取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技能,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配备先进的教学工具以及加强自主研发性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教学设备也随之更新换代,各种先进设备也开始进入教学课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实践技能,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各种先进设备供教学使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带领学生自主研发教学设备,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方面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而学生在此过程,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如何学以致用,其自主研发能力也会取得显著的进步。

三、引进实践经验,打造校外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付诸实践,把所学知识都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对此,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是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实践岗位,建立学校专用的、为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的实践基地。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能,学校要为学生配备一支雄厚的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师资队伍。最后要求具备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环境,结合学生的自身实践水平,设计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每个学生的客观能力为出发点,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培养方案,而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制定缺乏实用性的教学计划,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极为不利。

四、注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代汽车维修业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应用性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他们具备求实创新的能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对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培养出一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的专业化、应用性人才队伍,以此适应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产业的发展要求,最终促进我国汽车维修业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依据企业的要求,结合维修岗位的需求,创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为汽车维修产业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最终拉动汽车为业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因此,学校在注重提高学生检测与维修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文,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2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结构新一轮的改革与调整升级。相关企业单位对汽车专业人才的用人需求也有所提高。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业国。但就目前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掌握现代汽车关键性新技术的人才十分稀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培养学生们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为适应新时期背景下对汽车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与自身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新课程体系与教学管理模式,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特点

德国高职院校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会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参加企业实训。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我们所说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德国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双元制理念的指导下,德国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十分注重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德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训练时必须像其他正式员工一样持证上岗,目的在于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汽车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实训正式就业后,在汽车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着相当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是生产高质量汽车最基本的保障。

以培养学生职业资格为教学重点。在德国。职业资格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因此。德国汽车专业类的高职院校除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有效保障了汽车专业人才的技术涵养与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直以来,德国职业教育都领先于国际水平。这是因为德国企业并不是很看重学历。因此。德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绝大部分可以选择直接进入企业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继续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只有少部分的人会选择进入“普高圈”。德国学校十分注重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为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生源基础。

基于德国双元制的我国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对德国双元制教学理念的了解,我国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切实提高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加强汽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质量水平的教师队伍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地。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构建“双师素质”培训机制。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为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任职的研究生。M管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深厚,但实践操作能力普遍不强,对于各个岗位的操作技能不是很清楚。因此,培养“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关键。高职院校可以据此制定一系列较完善的培训机制。如要求教学年限在十年以下的教师必须进入企业参加一线生产培训,定期选送优秀教师参加进修,以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带动新进教师等等。

聘用企业教师。拓宽“双师”教师队伍来源。针对高职院校现有“双师”教师人员匮乏的情况,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引入机制聘请一些汽车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指导学生们的实训课以及教师们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传授他们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不断加强汽车专业“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促进校企合作教学。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性人才。有必要将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与企业的实践培训相结合。为此。高职院校应与相关企业建立起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关系,除了定期组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前往企业参观一线生产,还应安排学生们参加为期数个星期的顶岗实习,既锻炼了高职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型人才。

建立学生实习中心。高职院校应以汽车生产商、销售商、维修商等为依托建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实习中心,当学生们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后。便安排他们进入实习中心参加实践训练。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完善相应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为每名学生指派专门的教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顶岗实习,完成周记、实习计划书、实习报告等内容的书写,同时还应指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习经验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确保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毕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3

论文摘要: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的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走模块教学道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2008年达到930余万辆,今年1至5月,汽车产销万辆和万辆,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 这给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现代汽车维修对技术人才的要求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其技术发展虽滞后于新车开发,但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2 我国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教育现状

我国维修企业的人才现状

从我国汽修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文化基础落后,技术素质不高,大量未经任何培训或学习的人员从事汽修技术岗位。调查数据显示:汽修行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为% ,高中阶段% ,专科及以上10% ,并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无任何技术证书,且技师和高级技工比例偏低,仅为8% ,这就导致我国汽修人才还是以初级人才占多数,中、高级人才紧缺,复合型优秀人才稀缺的局面!

现行教育体制滞后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3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设想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

在划分模块时,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必须的内容提出来,打通各种知识,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成多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

实施模块教学的意义

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来看,实施“模块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等四个方面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双师型”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集团,将每一知识集团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技能培养之间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二,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到工作、适应工作要求。第三,这种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克服现行单向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被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组织实操活动,既有利于在现阶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长远自我发展的方法、能力。

推行模块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采用模块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切实提高为中心,着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一、深刻领悟“模块教学”的本质内涵。“模块教学”不能仅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后产生的教学模式。第二、结合专业特点,扎实稳步推进。我们应当联系院内外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年级具体情况,分头实施,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整合方案。第三、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知识模块的整合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实践能力越强越好。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4

关键词:汽车维修 项目化教材 研究

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109-02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对理论知识要求很高、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课程。

目前国内出版了很多关于汽车维修专业方面的书籍,在专业课方面的书籍比较全面、系统和适用,在基础课方面,有机械制图、汽车常用材料、机械基础等,虽然每门课程涉及到汽车维修一些内容,但通常都沿用了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鉴于此,我们对汽车维修基础课程进行项目化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的开设旨在为汽车检测与维修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课题的研究主要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售后服务等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汽车检测与维修生产过程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汽车相关专业提供专业课程学习所需的全部基础知识,并能够有效推动汽车专业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该项目成果对汽车维修基础课程的教材改革起到引领作用,对推广项目化教学具有较高的价值。填补国内汽车维修基础项目化教材的空白。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内容

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岗位要求,分析岗位能力所需的基础知识内容,本着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本教材共分七个项目:即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汽车常用材料;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及工具;汽车维修测量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基础;液力、液压传动;汽车常见零部件和机构。每个项目都有若干子项目组成。

2.课题研究目标

要求通过七个项目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充分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必备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维修的检测、维修设备、工具和量具,具备对汽车维护、调整、维修的基本技能。

3.课题研究技术关键

改革传统学科型教材的模式,整合汽车维修基础知识内容,便于实施项目化教学。

三、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及具体实施

1.研究方法

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来分析汽车专业人才岗位技能要求,分析实现技能所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点,找到汽车维修基础整合的方向。

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全国范围内汽车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掌握重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试点法。通过试点教学来验证解决问题的理论根据、设计思路是否正确,为最终取得正确结果奠定实践基础。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向及实验结果的比较,找出最佳的方案。

2.具体实施

起始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网上查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外专业建设资料和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用人需求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同时,明确成员分工,为了使设计思路更合理,首先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分析整理阶段

分析收集整理的资料,研究其共性、特性,结合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确定项目化教学方法,确定教材编写整合内容。

实践实验研究阶段

依据初步提出的研究改革方案,进行项目化教学实践,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的使用,进一步进行反思、调整、探究相对优化的教材整合策略,最终定稿,开发出版项目化教材《汽车维修基础》,充分体现了教材的适用性。

结题阶段

根据实践应用研究阶段的成果,撰写课题的研究报告,填写课题结题验收表,组织课题结题相关材料并装订上报。

教材出版

四、汽车维修基础课程项目化教材的改革

1.改革的特点

本书对传统学科型教材进行了整合,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突出了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保证了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的经典内容。

基础知识的选取以实用为度,没有过多的理论推导,为体现汽车专业的特点,本书选择了许多汽车维修实际应用的实例,以培养学生针对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在叙述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于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阐述力求简明扼要。本书所引用标准均为最新标准。实施项目化教学。

3.改革的内容

整合了汽车维修专业所有基础知识

为了实现以适用为度、删减过多的理论推导,我们将涉及的领域进行了整合,包括: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即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汽车常用材料即维修方法的选用及材料的选用;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及工具即汽车检测维修设备的功用、选择及正确使用;常用传动形式的特点等七个领域。

2.实现教、学、做项目化的教学理念

本课题不仅改革了其教学内容,还改革了教学的理念,将全书以领域为界划分成模块教学,每个模块又以理论辅助实训项目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维修必备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维修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工具及量具,具备对汽车维护、调整、维修的基本技能,实现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宗旨。

3.体现零基础、易掌握的改革原则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求,分析毕业生应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制定出理论、实践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调整理论、实践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规律,分层次、分阶段地完成理论、实践教学目标。从理论讲授到校内实训皆由同一位教师负责完成,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与专业技能等级考试融合,增强理论、实践教学的目的性;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实践教学课时毕竟有限,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后,学生的实训操作时间大大增加,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汽车维修基础课程项目化教材改革的实施效果

1.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通过项目化教材改革的实施, 我院学生的维修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实际操作能力也都得到了普遍提高。学生在参加应聘时,更是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都被用人单位提前一年预订,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8%。而学生在择业时也更侧重考虑个人发展空间, 而不是以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为重。

2.教师专业教研水平的提高

各位教师在课题的研究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在教改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参加课题两项,先后在部级刊物上发表了5篇教研论文,参编四本教材,组织实施试点教学班二个,取得良好的效果。

3.对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工作的促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项目化教材的实施更好的体现了岗位用人的需求。以此为例,其他专业课程的建设及教材的选择都应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照职业能力本位,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能力,确保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建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六、结论

课题的研究对高职、中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有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也使机电系全体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汽车用人企业与院校人才零对接的难题,真可谓一举三得。为学生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金堂,刘棣中。 项目化教学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J]. 广西教育,2012,31:68-69.

[2]孙焕新。 例谈汽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模式[J]. 课程教育研究,2012,21:43-4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84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