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小组先进事迹材料大全【汇集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72359

小组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

陈传主,x年入党,当人关黄党小组组长和罗塘村民组组长,他勤奋敬业,从不服输,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感与责任感,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全村闻名的“和事佬”

罗塘、胡塘个光黄村的村民们发生了邻里纠纷、田地纠纷甚至家庭矛盾,都爱找他来调解。陈传主在处理纠纷时,从不武断,在公正公平的原则下,更有一套独特灵活的方法:他把矛盾放在一边,先摸清矛盾双方的性格,然后和两方分别详细了解情况,分别做工作,最后作为中间人,将双方叫到一块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调解打架斗殴,摆平家务事,他成了法庭的“编外调解员”,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为广大群众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

陈传主经常帮助村里解决土地纠纷。作为一个农村党员,陈传主知道,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好农村土地纠纷,就是维护和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也是衡量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关系农民对我们党的信任。他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一贯坚持一个原则:土地不能撂荒。这个原则,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称赞,在解决一些有可能造成土地撂荒的纠纷的时候,经常能得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二、尊老助人的模范。

这几年,陈传主经常会用自己的三轮车带一车废硬柴给孤寡老人,老伴经常数落他:“你自己的柴都不够用,还管别人做什么。”他劝老伴说,人年岁大了,一个人生活,儿女又都不在身边,我这个党员怎么能看着不管呢?丁希才因为购买农耕机,花了很多钱,今年连春种都负担不起,他二话没说拿出1000元让丁希才先安排春耕。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冬闲时节,陈传主会骑上自行车转村看看,为那些没力气的留守老人排忧解难。他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群众;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困难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一路走来,陈传主党龄有20多年,担任党小组组长也有十个年头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从25岁起,应了一辈子事,从不吃群众的,不喝群众的,公公道道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咱们的党是好党,党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充分发挥党员、党组织的作用。”他认为,只有把农村无职党员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扩张、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大幅提高。

他的事迹也得到了村名们的肯定,作为一个农村党员,陈传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理想。

小组先进事迹材料【第二篇】

党小组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将党建工作转化为推进事业的强大动力。以下是本站网友精心搜集的20xx年党小组先进事迹范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传主,xxxx年入党,当人关黄党小组组长和罗塘村民组组长,他勤奋敬业,从不服输,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感与责任感,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全村闻名的“和事佬”

罗塘、胡塘个光黄村的村民们发生了邻里纠纷、田地纠纷甚至家庭矛盾,都爱找他来调解。陈传主在处理纠纷时,从不武断,在公正公平的原则下,更有一套独特灵活的方法:他把矛盾放在一边,先摸清矛盾双方的性格,然后和两方分别详细了解情况,分别做工作,最后作为中间人,将双方叫到一块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调解打架斗殴,摆平家务事,他成了法庭的“编外调解员”,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为广大群众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

陈传主经常帮助村里解决土地纠纷。作为一个农村党员,陈传主知道,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好农村土地纠纷,就是维护和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也是衡量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关系农民对我们党的信任。他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一贯坚持一个原则:土地不能撂荒。这个原则,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称赞,在解决一些有可能造成土地撂荒的纠纷的时候,经常能得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二、尊老助人的模范。

这几年,陈传主经常会用自己的三轮车带一车废硬柴给孤寡老人,老伴经常数落他:“你自己的柴都不够用,还管别人做什么。”他劝老伴说,人年岁大了,一个人生活,儿女又都不在身边,我这个党员怎么能看着不管呢?丁希才因为购买农耕机,花了很多钱,今年连春种都负担不起,他二话没说拿出1000元让丁希才先安排春耕。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冬闲时节,陈传主会骑上自行车转村看看,为那些没力气的留守老人排忧解难。他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群众;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困难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一路走来,陈传主党龄有20多年,担任党小组组长也有十个年头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从25岁起,应了一辈子事,从不吃群众的,不喝群众的,公公道道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咱们的党是好党,党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充分发挥党员、党组织的作用。”他认为,只有把农村无职党员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扩张、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大幅提高。

他的事迹也得到了村名们的肯定,作为一个农村党员,陈传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理想。

建安公司第三党小组是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坚持科学、求实与创新的集体。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创建特色党小组,构建坚强堡垒”的建设目标,通过组织。

先进性教育。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等手段,在企业建设中与时俱进彰显党员本色,开拓创新铸造一流团队,唱响了一曲“围绕中心抓特色,创新党建促和谐”的嘹亮之歌。

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建安公司第三党小组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提高职工素质为根本,以争创“无违章班组”为主线,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狠抓队伍建设为根本,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廉洁自律、敬业爱岗、业务精通的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任的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一年来,面对不断递增的检修任务,面对日益繁重的后勤保障任务,一次次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并且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公司创下较大经济效益并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公司形象。

第三党小组活跃在公司生产的第一线,始终贯彻公司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不断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厂区生产检修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厂区发展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创造性,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营造了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内部环境,取得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丰收,为推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首先,立足理论,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党员来说,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程度是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前提。政治上的坚定、实践上的进取,往往得益于理论上的清醒坚定。针对于此,我党小组克服了其他一些党小组在理论学习上重视不够、抓的不紧、要求不严、态度不端、理论学习不能联系实际等缺点与不足,创新思维,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在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中掀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并推动学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方面坚持理论与新形式下发展党的思想内容相结合;另一方面,坚持学用结合,落到实处。全面落实我公司建设安全发展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其次,以理论,促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零九年六月至今,我第三党小组党员所在项目部完成公司交给的一个又一个检修任务,党员在这期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其中有检修项目部完成数辆天车的检修及线路检修,还有正在加班加点为铁前系统挡墙做模具。机械化车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每天都有党员带头两班倒,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比如说正在施工中的铁前系统“三通一平”工程,员工两班倒,每天是到公司最早的也是每天回来最晚的,吃饭就在工地,整天风吹日晒饱尝风沙,但在党员的耐心细致的沟通下,没有一名员工叫苦叫累,这正是一支公司领导下的敢打硬战,善打硬战的队伍。在这其中机械化维修站的更是这样,检修起这十来年的设备毫不含糊,维修工每天和车队司机一样风餐露宿,完成车辆的一个又一个维修任务,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故障,确保了车队对车辆的需求,成功的完成后勤保障任务。

最后,响应公司号召,确实做到实际生产中的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在实际工作中和每个职工进行沟通以获取最好的解决方式,同事开展修旧利废工作,做到小材大用、缺材代用和一物多用,做到“吃干炸尽”不轻易报废一个零件,以最小的能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始终贯彻的目标。

芙蓉小学党支部第三小组有党员5名,在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围绕支部工作重点,开展符合本组党员工作实际的实效性党小组活动,加强党小组建设,使全组党员立足本职工作,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团结务实、奋发向上的党小组集体,带动了周围同志共同进步,这5名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均彰显作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根据我们党小组年龄层次大(老、中、青都有),岗位面广(既有领导和后勤管理人员,又有一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特点,提出“立足岗位,向我看齐”的小组活动要求。通过小组会议,使大家进一步明确:“立足岗位”,就是要对工作聚精会神,学会学习和研究,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把分担的工作做得有质量,树立“无功就是过”的思想。“向我看齐”,要求全组党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折不扣执行我校“双细则”。在思想和工作上都要高起点,严格自律,在工作细节上做教师的表率,带动周围同志共同进步。

姚黎军校长理念新,善指导,抓教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次为教师业务辅导前总是精心准备,在工作笔记上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听她辅导总是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她常说:“作为领导,要研究好本职工作,否则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为搞好课改实验和“学法研究”,她倾注了满腔热忱。白天她深入课堂,与教师开展“五同”活动,听课,评课,导课……中午在学校吃过饭后继续工作。为了更好驾驭新理念,指导教师工作,她坚持晚上自学课改理论等教育书籍。不分节假日的工作,为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她甘为人梯。

教导主任刘亿红将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有特色、有质量,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胃不好,人累病了,抽屉里的药也吃光了,可她还是硬挺着工作。她就是这样不知疲倦的忘我的工作着。为了让全校的教师走进新课程,她走遍了每个教室,听遍了每位语文教师的课,每学期听课很多节。她的自学笔记上还摘录了数百条教育。

名言。

以鞭策自己鼓励教师。在她的指导下徐佳颖等几位年轻的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脱颖而出多次承担了市县级课改公开课、观摩课受到好评。

老党员李玲、程莹、刘慧敏同志老当益壮,爱校如家。她们仨像老黄牛任劳任怨,工作从不拈轻怕重,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困难的挑战。

所以,在困难面前,特别在创强区的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党员们永远是个胜利者。她们这种韧劲为全校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感染、激励着大家努力工作。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今天的时代,不仅仅是时间的变迁,而是时代飞速发展的开端,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任务将更艰巨,更繁重。我们坚信,在党委党支部的领导下,我们明天会更加美好立足学校发展,加强党小组建设,做岗位上的先锋。

小组先进事迹材料【第三篇】

一年来,外科第一党支部第二党小组在院党委及行政领导下,在内科党支部的正确指导和细心关怀下,小组全体党员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事事从大局出发,时时为医院考虑,团结协作。努力进取,在各自岗位上有了一点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党员素质。

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全组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章》,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大家积极参加医院及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每人撰写学习。

心得体会。

1篇,大家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各自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今年的学习年活动中,全组党员带头响应公司及医院号召,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分步实施,积极书写学习心得体会和笔记。

二,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求真务实,加强个人党性修养,弘扬正气,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虚心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加强科室工作结合起来,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支持效能监察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和教育,指导、督促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以身作则,无向患者“吃、拿卡、要”及向客户拿“回扣”的行为,不任人唯亲,不拉帮结派。积极参加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和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执行廉洁自律制度。

三、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1全组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畏艰苦,冲锋在前,勤奋好学、心系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带领全体员工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科室狠抓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落实医保政策,绩效考核办严格医院各项工作考核,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为医院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年来党小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按高标准严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个别党员工作、学习积极性不高,与职工群众谈心不够、理论学习深度不够等等,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改进。今后我们小组每一位党员都要更加积极、认真地加强学习,经常与职工群众交心谈心,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格遵循新党章对我们的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务实创新,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学习科学发展观,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信在党组织的教导和关怀下,我们党小组会进一步走向成熟,进一步完善自己,共同进步,为医院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4年3月26日。

小组先进事迹材料【第四篇】

9、20。

10、2011年被院党委授予“优秀党小组”称号,曾涌现出多名“优秀共产党员”,其中中医科主任冯惠莲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这是一个坚持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党小组,在院党委高瞻远瞩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坚持党建为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儿党小组在支部书记景群、组长陈昱同志的带领下积极响应院党委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院党委各项组织活动和党课学习,每名党员都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报纸、新闻时事动态的讨论,领悟党的精神,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夯实了党的理论基础。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医疗义诊、支农援建,培养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全局观念,弘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召开党内外同志座谈会,与非党同志结成帮扶对子,促进了党内外同志的共同进步。

二、坚持发展为主,为振兴百年老院提供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说: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即是发展。自沈阳市全面启动18岁以下儿童医疗保险工作后,我院集门急诊、病房、药局,收款于一体的儿科是市属综合医院人才、规模最全面的儿科。作为沈阳市18岁以下儿童医保、商保最主要承接单位,赵丽华主任、胡瑛护士长面对发展机遇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保持和发展儿科诊治呼吸道常见病的特色优势,针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增加了多项特色治疗,目前儿科病房床位利用率达90%以上,年平均门急诊量14000人次,纯收入84万余元,出院人数399人,较5年前翻了4倍。

我院中医科在冯惠莲主任带领下平均年床位利用率达100%以。

1上,仅2011年出院患者870人,开展了中药贴敷、雷火灸、脑循环治疗等多项新技术,连续十余年被评为“沈阳市先进中医科”,被沈阳市政府命名为“沈阳市先进集体”,被沈阳市中医药管理局评为“沈阳市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专科”。

三、坚持和谐为本,增强党小组的凝聚力。

中儿党小组的四名党员干部:儿科赵丽华主任、胡瑛护士长,中医科冯惠莲主任、陈昱护士长在工作中都非常注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儿两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党员模范作用的引领下努力工作、奋发进取,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促进了团队和谐团结、积极健康的发展。2011年中儿党小组有3名党外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2名同志被正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有1名同志加入了党组织。

四、坚持服务为重,树立为民服务工程。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儿党小组的党团员即利用上、下夜班和休息时间到沈河区红巾社区医疗义诊服务。中儿党小组“爱心塑造品牌,诚心奉献社会”共产党员工程多次被评为医院“优质共产党员奉献工程”。去年,党员徐英姿主动报名参加新疆医疗援建工作,今年2月—4月,冯惠莲主任也多次下乡支农医疗服务。他们用行动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随着新领导班子的组建,今年是我们百年老院发展建设的最好时机,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中儿党小组的全体党员愿意紧密团结在新一届院党委的周围,不避艰险、不计私利、勇于承担、默默奉献,以患者的健康、医院的发展为己任,铸就百年老院辉煌的明天!

2012年6月18日。

小组先进事迹材料【第五篇】

2004年的一个冬夜,纷扬的大雪把军休六所的小院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已近深夜12点了,周围万籁俱寂,突然雪地上传来了一阵“咯吱咯吱”的踩雪声。一位老干部突发急性心绞痛,情况危急。卫生所所长刘香和护士黄彦冒雪紧急出诊。厚厚的积雪浸湿了鞋子,雪水钻进了鞋里,冰凉刺骨,两个人却浑然不觉。她们忧心如焚的是老人的病情与安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及时护理,终于稳定住了病情。120的救护人员来到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多亏了你们抢救及时,给我们争取了时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这是军休六所卫生所的同志无数次出诊的一个最普通的场景。对他们来说,救护患者风雪无阻,深夜如常。“服务无双休,温馨在六所”就是他们对患者最朴素的承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一腔热血和亲情服务温暖了患者和群众的心,履行了他们对党最忠诚的誓言。

军休六所卫生所党小组由5人组成,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战斗集体。在所长的带领下,他们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立足本职岗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了大量的爱心,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受到了广大军休干部、患者以及家属们的一致称赞。老干部的民主测评满意率达到99%以上,几乎每一期。

黑板报。

上都有老干部表扬他们的稿件,他们收到的。

表扬信。

更是不计其数。有位老干部曾经真诚地对所领导说:“卫生所一年到头实在太辛苦了,应该给他们报头功、评大奖。”

就是这样一支在人们心中树起丰碑的医疗队伍,这样一座人们给予极高评价的卫生所,谁又能和几年前松松垮垮、毫无干劲、群众满意率不高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呢?“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用在卫生所所长刘香的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2003年,她担任卫生所所长后,带领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今卫生所已成了群众最信任、最贴心、威信最高的地方。

别看是在最基层的医疗护理岗位上,卫生所的党员们却都是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所长刘香有30多年的护理经验,主攻内科,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有独到之处。医师黄彦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熟悉基层社区全科医疗工作,特别是对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充足的治疗经验。护士王萱虽然最年轻,却是一位有着14年党龄的老党员,有着多年的病房和术后监护经验,提起她的注射手法,没有一个人不竖大拇指。

按摩医师满守民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济南日报》早在1994年就报道过他的事迹。他在祖传的基础上独创出一套集点、按、揉三法一体的满氏推拿手法,创悟了满氏导引点穴功,他发明的推拿温经锤获国家专利,他本人也获国家高级保健师职称。经过他的手解决了无数病患的伤痛。而他在利用自身特长服务社会的同时,利用双休日向全社会免费治疗,并无私地向社会传授技术。一位老干部在诗中这样赞颂他:承传祖业弘盛名,与人为善医术精。按摩揉搓抻捏打,身心舒畅经脉通。非是佛仙显圣灵,妙手回春扶众生。疾患千愈宣佳话,召来万客求神功。

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业有专长,凭着这些优势,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薪酬更丰厚的工作,他们却恪守职责、不图回报、无私奉献,在基层岗位上默默地挥洒着汗水与青春,用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传达了党对老干部的深情厚意,把党的温暖传播到了千家万户。

卫生所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军休六所的离退休老干部,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几率增多,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干部都患有这样那样的慢性病和老年多发病,有些急病会突如其来毫无预兆,但也有一些病是可以通过掌握了解患病的规律加以预防的,例如季节的交替、天气的变化、情绪的起伏都容易引发一些疾病。针对这一特点,卫生所党小组开辟了壁报栏,把一些预防疾病的常识传授给大家,根据季节的变化随时提醒老人们注意一些多发的疾病,受到老干部和家属的好评。

为了做到把老干部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便于随时观察和预防疾病发生,他们为全所老干部建立了健康档案簿,把每位老干部的健康状况都记录在案,哪位老人有什么疾病他们都非常清楚,了然于胸。同时,他们还制定了老干部巡诊制度,定期到他们家中进行巡诊,并且把每次巡诊的情况都一一记录下来,跟踪观察。不论严寒酷暑,天气好坏,工作忙闲,楼层高低,他们都始终如一,从无怨言。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就送药上门,义务出诊为他们打针拿药。老干部住院时,他们就像儿女一样到医院去探望,嘘寒问暖。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实际行动。老干部生病住院没有陪人他们就是陪人,老干部独自在家无人照顾,他们就会主动关心照顾。家属和子女们常说,“卫生所的同志帮了我们大忙啦,有了他们的关心,我们再也不用发愁了。”

有一次,毕明辉老人因为异地安置来到了六所。他没有老伴,儿女又在外地,初来乍到的陌生感与孤独感侵袭着老人无助的心。就在这时,卫生所党小组的成员们带着领导的关心和党的温暖来到了老人的家里,跟他拉家常、问病痛,对她说:“您老孤身在外,就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无论生活上的、身体上的,只要有需要,随时到卫生所找我们。”一股暖流涌上了老人的心头,模糊了她的双眼,这位寡居的老人感动了,“没想到你们的工作做得这么细,有你们这样一帮孩子,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呐。”

正是基于这种信任,军休所的老干部都喜欢到卫生所去坐一坐,让他们检查检查。有的一天来量三四次血压,卫生所的同志告诉他们,您老没有问题,不用来回跑啦,跑来跑去身体消受不了,血压本来不高也高了。他们就说,我们这些老干部谁家里没有个血压计,就是想来跟你们说说话,听你们唠唠嗑,心里就踏实了,一天不来心里就像少了东西。

卫生所的党员们不仅是老干部身体上的守护神,更是他们心灵上的依托,是化解他们精神阴霾的灵丹妙药。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心理医生的角色,为老干部义务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最典型的就是马老,他特别容易着急上火,一上火血压蹭地一下就上去了。每次到卫生所来的时候,给他量的血压都很高,可是他来了既不打针也不吃药,就是要求卫生所的同志跟他聊一聊,通过疏导,他的心情平静了,血压也就恢复了正常。日子长了,马老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往卫生所跑,卫生所成了他的精神疗养院。

去年,梁老感到身体不舒服,自己骑自行车过来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脉搏特别慢,于是给他做了一个心电图。结果发现他严重地房颤伴着心律失常。生命非常危险,应该马上住院观察。而梁老丝毫不以为意,居然还要骑自行车回去。为了老人的安危,卫生所立即通知了家属,并派了两名同志把他送到医院的急诊室,随即梁老就住进了住院观察室。等到梁老的儿子匆匆赶来时,他们已经为老人办妥了一切手续,领了药品安顿好了。老人的儿子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梁老也直说:“多亏了你们救了我一命,太感谢了。”

对患者和群众来说,卫生所的党员们就是他们血肉相连的亲人,是情感深处的依靠,是危难时刻的救星。而对于他们自己,卫生所就是他们事业的殿堂,战斗的阵地和扎根立足的地方。

人生的舞台在哪里?

人们常常感到茫然,常常发出这样的追问。可是,在这群共产党员身上,你会得到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他们事业常青的秘密!是啊,不管岗位多么平凡,祖国需要,人民需要,社会需要就是一个人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身为共产党员,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始终不忘自己肩挑的责任,始终把患者当成亲人,他们每个人身上的动人之处才愈发显现出熠熠的光辉,而这些往往是在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

2004年上半年,董元福老人心衰,家人又不在,卫生所的同志领了电图仪赶到老人家中及时救治,为他输液、吸氧。老人已经88岁了,在这种情况下更是没有行动能力,他想上厕所又不好意思,刘香揣摸出了老人的心思,主动说:“我帮你接尿吧。”老人死活不肯。刘香笑着说:“董老,您就把我当成自己的闺女,闺女尽点孝道还不是应该的嘛,您还害什么羞啊。”就这样,刘香一次次地给老人接尿、清洗,感动得老人热泪直流。

很多老干部都不愿在医院打针。他们说,有的医院三遍两遍叫不动一个护士,可在卫生所你们不仅随叫随到,服务态度好,打针打得也仔细。作为一名护士,王萱不是仅仅以完成任务为标准,而是倾注了爱心。冬天在给老干部注射的时候,她总是先用热水袋给老人们暖一暖血管,把刚从冷库取出来的注射液在手里攥热了再给老人们注射。她说,老人们的血管比较脆弱,这样可以避免血管受刺激。

曾有一位患者,要求青霉素800万静滴、氨苄4克静推两次。而在医院开的青霉素是80万单位、氨苄克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输一次液需要加药24瓶。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抽吸直到药液溶解后注入液体,有些粉剂很难溶解,一个20毫升的注射器要重复抽吸上百次。即便没有特殊情况,这也是王萱每天都要做的。对这些耗时耗力的琐碎工作,她从来都不厌其烦,一丝不苟,因为她知道哪怕一丁点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2005年2月28日,老干部廖尧的老伴在返回干休所时突发高血压(250/150),病情十分危急,到卫生所时整个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非常难受。刘香和黄彦接诊后,为她进行了积极的药物治疗,并耐心地稳定病人的情绪。老人此时憋得难受想上厕所,因为知道她是糖尿病患者,如果用错了力气对她的病情可能会有危险,于是黄彦一边安抚她,让她放松下来,一边慢慢地搀扶她到厕所,帮助她正确的用力,看护着她,避免了危险。病情稳定后,又及时送她到医院救治,终于转危为安。廖老的子女专门写了。

感谢信。

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非典期间,卫生所党小组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建成发热门诊,做好接诊和转诊的准备工作。面对药物紧缺的情形,他们多方联系,终于买回来胸腺肽,给每个老干部都注射了这种免疫制剂。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非典肆虐的时候,也是他们工作最繁重的时候,面临着随时可能被传染的病毒和随时会降临的生命危险,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在危险面前抢着上,在重活面前争着干,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品质。

军休六所院内有4座老干部楼,上百户人家。他们就挨家挨户上门送中药,王萱甚至还挂着吊瓶,却也“轻伤不下火线”。满守民作为这个小组中工作在一线的唯一男性,肩挑体抗的体力活自然落在了头上。他每天背着100多斤的消毒水洒遍了六所的角角落落,对预防病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次,老干部张玉芳的儿子从北京的封闭疫区偷跑回来,引起了周围人的恐慌,这时需要有人对其进行医学观察。刘香说:“你们都年轻,孩子还小,不要和我争,我去!”说完穿上隔离衣,戴上口罩就走了。

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不胜枚举,数之不尽。或许没有人觉得他们做了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或许有人认为这些小事不值一提,但正因为他们为的是“人人可为而不为”的,方在平凡中凸显其伟大和可贵之处。

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卫生所党小组就是这样把一种单纯的医患关系变成了充满爱心的亲情关系。夏送清凉冬送暖,把老人们没有想到的替他们想到了,把子女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到的替他们做到了。每年高温的那些天里,他们会准时把防暑降温药送到老干部的家中。逢到雨雪天气,道路湿滑,他们就让老干部安心地呆在家里,他们上门服务。俗话说,以心换心。天长日久,所里的老干部和群众自然就把他们当成了贴心人。

2003年,省老年大学书法协会会长余志强查出肺癌,并且到了晚期。从医院做完手术后,他便一直在家休养。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卫生所的同志们不需要家属来叫,每天按时给老人打针送药,风雨无阻,节假日不休,即使春节也像往常一样。他们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为他化解心头的压力,尽一切可能延缓着老人的生命。余老感动地说,他要为卫生所的每个人写一幅字。2005年的正月初五,余老大概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妙,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承诺,于是让家人准备好了笔墨纸砚,他要写一幅他心中早已默念千遍的字!老人到底是没有对抗住无情的命运,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他的老伴哭着说:“他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是没写成,他走的遗憾呀。”

遗憾虽然不能弥补,但生者如果能完成死者未尽的心愿也算是一种抚慰吧。老干部王志诚在赠给卫生所的诗中写道:外敷银装蓄赤心,一腔热血敬耄人。来时痛苦去时笑,满园春风赞语吟。立业扎根民为本,妪翁安乐幸福村。夕阳沐浴添喜寿,天使情笑美胜金。或许余老的心意也尽在其中了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7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