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西师版大全(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42331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西师版大全(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2、 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画图。

3、 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5、 通过生活实例、工艺设计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从生活中引入圆

1、 出示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找“圆”。

2、 除了刚才这些图形,你还能举出哪些圆形的物体?

3、 师: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小到手表里面的零件,大到宇宙飞船的制造都要用到圆的知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的研究就有伟大的成就,因此我们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是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

(感受数学之美,板书“圆的认识”)

二、在画圆过程中认识圆

1、 你会画圆吗?你能借助哪些工具来画圆?

(圆规、硬币、有圆孔的三角板、瓶盖)

2、 说说各种画法的不同特点。

3、 介绍圆规,用圆规画圆。

展示学生作品,分析失败案例,请成功同学介绍经验,教师总结。

4、 教师示范画一个圆。请学生上台画一个和老师一样的圆(同一地方、同样大小)。

5、 师:你是怎么做到的?揭示圆心、半径。

6、 认识圆的特征和圆各部分的名称,师生一起操作进行。

(1) 认识圆心

取出圆纸片,先对折,打开,换方向后再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

问:像这样折可以折多少次?(无数次)

问:这些折痕意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这些折痕意是在圆中心这一点相交)

(2) 认识半径

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

问:量一量,半径长几厘米?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3) 认识直径

口答后教师指出同时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

问:量一量,直径长几厘米?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4) 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 做课本第58页上面的“做一做”中的题。

(2) 判断题

(1) 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 ( )

(2) 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3)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1/2。 ( )

(4)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

四、小结

今天学了哪些知识?

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各是什么?

圆的特征是什么?

怎样画圆?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p42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一共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颜色、面值。第二课时学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换算,明确:1元=10角,1角=10分。第三课时让学生模拟购物,体验购物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付钱。在这单元的教材分析时,我有这样想法:关于教学重点、以往教学时总把重心放在识别面额价值和弄清进率进行换算上。而对于这些,学生都有生活经验,过分强调、单纯讲授显然脱离学生的实际,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又从何谈起。所以我大胆地进行了创新,下面把我将对这一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做一下反思: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所以,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2、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交流。

让学生怎样区分不同的人民币,怎样付款。这些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尝试。充分利用学生到商店里购物的生活实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产生主体作用,并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认识人民币面额值在100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通过到商店里购买物品付款活动,买14元9角的文具盒,9元的钢笔,23元的转笔刀,让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时,自主探索出了多种付人民币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找出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为下一步的购物游戏奠定了基础。

3、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能力的培养。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最后我设置了一副存钱的图片,利用问题:图片上的小男孩在干什么?来引导学生学会存钱,学会如何合理地花钱。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太活跃了,导致纪律有些差。

2、在购物游戏中虽然学生大部分都挺活跃的,但有的学生把小组里所有的货物都买了一遍,可有的一件也没买,虽然我在这个过程中把每一个组都问了一遍,帮助一些不动的同学买到了物品,但这也暴露出了问题。如何才调动起这一部分人的主动性呢?这将是我以后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3、由于时间关系,结束时太仓促,没有引导学生说,而是自己说了出来。

4、自身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总之,以后的教学工作我要不断总结每一堂课的教学经验,认真进行反思,培养自身素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工作,我相信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的!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的含义。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启发式谈话、练习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开火车(口算题卡)

2、(1)师:同学们,小鸟们在开演唱会,你们想去看吗?

(2)点出课件师提示:仔细观察,地上、树上、空中。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师:说得真完整,地上有4只小鸟,树上有2只小鸟,空中有3只小鸟。边板书:4、2、3。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列式。

(1)师点出幻灯片2: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师板书:4+2=66+3=9。

(2)师点出幻灯片3:这位同学列了两个加法算式来表示,真不错。谁能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地上、树上、空中一共有多少只小鸟?(配合手势,语气轻短,再次强调三部分合起来,启发列式。)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4+2+3=9。读作:4加2再加3等于9.

(3)师: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板书出其余的算式。

2、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同学们列出了像这样的加法算式,算式里的4、2、3分别表示什么?师指图。

3、师幻灯片4:

(1)4+2+3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师板书:4+2=66+3=9

(2)先算4+2=6,我们来看看4+2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回答,师:是把地上的小鸟和树上的小鸟先合起来,一共有6只。(手势)算完了吗?

接下来怎么算?

生回答算6+3,师反问:几加3?

师:是用我们刚才先算出来的得数6来加3。

师:大家同意他这样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方法:先算4+2=6,再算6+3=9。

师总结算法(幻灯片7):计算4+2+3,先算4+2=6,再算6+3=9。(边小结边板书横式)。

师指另一个连加算式问:这个加法又该怎么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回答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先算…再算…。(师板书出横式)

4、总结运算顺序(幻灯片5):

对比4+2=64+2+3=9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课堂活动

2、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连加,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课件出示)星期天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cat哥哥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的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探索算法

1.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8=5(条)。

你是怎么计算出13-8的?能给菲菲讲一讲吗?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小组内讨论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帮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2.交流汇报算法。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2,3+2=5。

+5=13,13-8=5。

=10,10-5=5。

分成10和3,3-8差5个不够减,10-5=5。

……

3.尝试运用,多种择优。

菲菲从小朋友这里得到了这么多好方法,解决了cat哥哥的问题,高兴坏了。它灵机一动,决定考考cat哥哥:“有13条金鱼,我钓了5条黑的,有本事算一算你钓了几条花金鱼?”

谁知cat哥哥马上计算出13-5=8。同学们能猜猜,它用哪种方法算的这么快呢!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除了类似以上四种方法外,还有学生可能这样想:

8+5=13 13-5=8 13-8=5(教师补充板书。)

小结

同学们用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答案,计算时你要向cat哥哥学习,在众多的方法中,选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练习巩固,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愿意与cat和菲菲一起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1.看图列式,说算法。

练习三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这里渗透了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只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或在汇报中自由的表述,教师不作介绍。)

2.动脑筋计算。

分组出示以下题目。

+5= 7+8= 4+8=

11-5= 15-7= 12-4=

学生做完后,师问:“做完这些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吗?”

+□=11 8+□=16 6+□=15

11-3=□ 16-8=□ 15-6=□

学生做完后,师问:“你发现什么了吗?”

3.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三的第2题。)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信息和符合信息,鼓励学生完整的叙述图意。

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计算练习(练习三的第3题)

先在小组内抢答算式的得数,再各自写出算式。

教学设计说明

在童话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获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节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恰当设置童话情境,把计算教学蕴含在实际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一方面有效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计算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采取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算法多样化和算法选择的恰当结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04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