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气污染防治法处罚条例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04131

【导言】此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处罚条例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气污染的灾害【第一篇】

关键词 桑蚕;安全生产;影响因素;控制技术;广西蚕区

中图分类号 S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09-03

进入21世纪,广西地区紧紧抓住“东桑西移”战略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区位优势,把桑蚕产业列为加快发展的11个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之首,明确定位桑蚕产业作为继糖料蔗产业之后又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自2005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缔造了中国蚕业神奇的“广西现象”。但是随着近年来桑蚕业的发展壮大,广西桑蚕业也逐渐面临诸多因素带来的安全生产隐患,如极端性天气增多、桑园病虫害加剧、农药中毒事故明显增多、蚕病危害、环境化学因子污染、养蚕废弃物污染等,都影响桑蚕生产安全。这些影响因素在江、浙、粤等老蚕区造成蚕农欠收、绝收的案例触目惊心,教训深刻。新形势下广西蚕区如何提高桑蚕业安全水平,提升桑蚕业安全保障能力,维持桑蚕业持续安全稳定,应引起各级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和相关从业者的重视和思考。

1 桑蚕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

气象灾害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天气增多,气象灾害成为影响桑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洪涝、霜冻、持续干旱以及冰雹等灾害频发,且呈现出灾害种类多、发生范围广和影响面大的特点,增加了桑蚕生产的不确定性。2005年6月下旬,柳州市洪灾造成全市桑园受灾面积1 522 hm2,其中重灾区鹿寨县蚕业直接经济损失1 107万元。2008年春季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仅柳州市桑园直接受灾面积就达到1 040 hm2,蚕茧减产9 000 t。2009年冬季至翌年春的长期干旱,东兰、巴马、风山、宜州等蚕区出现重度至特重级干旱,仅宜州市因干旱桑叶产量就减少了30%。2011年进入7月后,部分蚕区再度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2013年3月中下旬,象州县、忻城县、宜州市等蚕区遭遇罕见冰雹灾害,给桑蚕生产造成不小的破坏。

桑园病虫害

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常态性发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桑园虫害形成品种增加、抗药性提高、世代重叠严重、发生期延长和发生量激增的危害现象[1]。据估计,每年因桑树病虫为害损失的蚕茧至少在10%~15%,严重威胁桑蚕安全生产。广西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有利于许多病虫害的繁殖和蔓延,据统计,广西桑树发生的病虫害共有109种,其中病害23种,虫害86种[2]。各蚕区几乎每年均有因桑树遭受病虫害侵害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情况发生。2005年融安县出现桑瘿蚊为害,导致全县95%的桑园受灾。2006年蒙山县桑园受桑赤锈病危害面积达3 hm2,感染桑树细菌性青枯病桑园面积有 hm2。2007年宜州市桑园花叶病发生率达52%,桑叶减产15%[3]。

农药中毒危害

随着桑园病虫害危害加剧,不科学地使用农药致使土壤、水质、大气等整个生态环境受到农药污染。另外,蚕农缺乏自保意识。农药保管不善,蚕药、桑药与农药混放保存,喷雾器、计量器等工具共用造成相互污染,药瓶、药袋乱仍乱抛,甚至直接扔在桑园里,很少有人按技术规程操作[4],加之市场上药品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桑蚕生产过程中农药中毒事件明显增多,蚕农出现减产甚至绝收,对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

蚕病危害

在农村养蚕生产上,蚕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蚕茧质量和数量的重要因素,一些蚕区由于蚕病虫害高发导致的蚕茧大幅度减产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由此影响到蚕桑行业的健康发展[5]。随着广西地区桑蚕生产的发展,养蚕量的增多和批次过密,蚕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起来。2008年春蚕期,广西横县、象州县、忻城县、武宣县、港南区等地的局部地区桑蚕流行僵病,一些村屯养蚕普遍发生僵病,有的农户发病率高达50%[6]。

环境化学因子污染

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与蚕桑生产密切相关的农村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也明显下降,特别是一些含有氟化物的有害气体对桑树的影响很大。蚕吃下受污染的桑叶后,轻则导致茧和丝的质量明显下降,重则使家蚕死亡甚至颗粒无收。大气氟污染对桑蚕生产影响在江浙粤等老蚕区较为严重,给蚕桑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目前,在广西蚕区虽然不是很严重,但近年来也陆续发生大气污染桑叶导致蚕造不稳或纠纷的事件,而且正逐渐成为蚕桑生产发展的隐患。

养蚕废弃物污染

随着桑蚕业的发展,蚕沙、桑枝等废弃物对养蚕环境的污染环境问题已日益突出,有些地方已成为“公害”,严重威胁桑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未经处理的病死蚕和蚕沙,是蚕病病菌繁殖和传播的主要场所,一些蚕农在养蚕过程中乱扔、乱倒,其中含有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就会通过雨水、风的传播扩散,导致养蚕大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从而容易导致蚕病的流行与发生。

2 桑蚕安全生产控制技术

科学进行防灾减灾,积极应变减轻气象灾害损失

一是以预防为主,做到防在灾害前面、实行主动避灾。蚕业部门应积极主动与气象部门联系,为蚕农及时提供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以及生产建议等信息。二是加强灾变规律和防灾救灾技术研究,科学合理应用防灾减灾技术应对极端天气。

洪涝灾害后管理技术。洪涝灾害发生过后,应设法开通排水沟,使排水顺畅,避免桑园长时间积水,保证雨停水干。然后及时清理桑园,扶正倒下的桑树,做好灾后桑树病虫害防治和消毒工作,追施叶面肥[7]。

霜冻灾害生产管理技术。一是灾前预防,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预知有霜冻天气情况下,可提前采取熏烟、灌水等方法防霜冻害。二是如冻害已经发生,对于冻害严重的适当降干剪伐促进下部桑芽萌发,并且适时追施速效肥,促进潜伏芽和副芽萌发和桑树生长。合理调节养蚕布局,春蚕适当延期收蚁。冻害特别严重,可提前伐条,放弃养春蚕,多养夏蚕。

抗旱生产管理技术。选用抗旱耐旱桑树品种。在遭遇连续长时间干旱时,有条件的要及时选择在傍晚后进行桑园灌溉,并要速灌速排。有条件灌溉的桑园对土壤进行耕翻,在桑园地表覆盖地膜或作物秸秆。浅耕除草防止杂草争水争肥。增施叶面液肥补充养分和增加水分。在旱情得到缓解后,应及时追施速效性肥料。

冰雹灾害生产管理技术。剪去破损严重无使用价值的桑枝,以减少枯枝和养分的消耗,防止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全部枝叶受损的桑园,应及时在新梢基部20 cm处剪枝,促使其重新长芽长叶,恢复生机。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促使桑树迅速恢复长势。受灾桑园整修清理后,需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注意防芽叶病害发生。

多举措加强桑保工作,确保桑无病虫、蚕无中毒

桑园病虫害防治要坚持既能有效控制桑园病虫的为害又保证蚕作安全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工作方针,坚持以害虫发生的特点和阶段为依据,把农业、物理、生物及化学等防治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防治。

建立暴发性桑蚕病虫害预警与防治体系,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加强对重点病虫害的监控和预测预报,及时病虫情报,按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准确地提出防治意见,指导蚕农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检疫,禁止从病虫害严重区域调苗。重视桑树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及其抗病能力。桑树伐条时,冬伐留长枝防治花叶病,修剪病枯枝以杀灭桑象虫等越冬成虫。及时清园,烧毁落叶、杂草及地表的桑树病虫害。冬耕冻死害虫,破坏地下害虫越冬场所。及时挖除桑青枯病、桑萎缩病等重病株。有条件的桑园可适量养鸡吃虫。

物理防治。在桑园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利用趋光性灭虫,应用斜纹夜蛾性激素诱捕器捕杀成虫。采取人工机械捕杀幼虫或摘去虫叶。用48 ℃温水浸渍苗根30 min,以防治桑树根结线虫病和紫纹羽病,用50 ℃温水浸根10 min,可防治桑萎缩型萎缩病等[8]。

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如桑象虫的天敌有桑象虫旋小蜂,桑尺蠖的天敌有桑尺蠖腹茧蜂。

化学防治。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浓度、时期以及方法杀虫。桑园上常用的农药有敌敌畏乳油、乐果乳油、克螨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夏伐后,7 d内必须进行白拳治虫。冬伐清园后及时进行封园杀虫,喷药时确保均匀喷洒桑树体及地面。

防控桑蚕农药中毒。在粮桑混栽区,蚕业部门要加强与其他农业部门进行生产动态和情报交流,蚕农在治理桑园时也要求互通治虫情报,协调防病治虫方法和时间,尽量做到统防统治,根据用药高峰期合理做好养蚕布局。尽可能用非化学手段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桑园农药,严禁使用有机氮类农药、菊酯类农药及其他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推广应用新农药前做好安全性生产试验。使用有农药污染嫌疑的桑叶,喂蚕前应先做少量试喂观察。加强宣传和指导,指导农户选用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注册商标“三证”齐全的厂家生产的农药,严防使用假冒伪劣产品。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户掌握农药使用技术水平,防止错用、混用、乱用农药。农业执法部门加强农药质量执法管理,严查国家禁用农药、“三证”不齐的农药。

狠抓以消毒防病为中心的养蚕技术,控制蚕病发生

建立蚕病预警机制。在饲养中,根据天气变化趋势和适宜病原体滋生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蚕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养蚕风险。

加强养蚕技术普及,增强消毒防病意识。通过培训,确保蚕农弄清蚕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原理,并掌握防治蚕病的关键技术,确保配套技术真正落实到位。

做好养蚕各个时段的彻底消毒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病原物数量和毒力,净化大环境。做到养蚕前彻底消毒、养蚕期经常性消毒和养蚕后及时回山消毒。加强桑园消毒防病工作,防止病虫害对家蚕交叉感染。

推广标准化饲养技术,增强蚕体质。选择饲养优良的抗病抗逆品种。积极推广小蚕共育技术,降低由散户单独饲养过程中受环境病原菌感染的风险。按蚕各龄期生长发育要求加强温湿度调节,严把桑叶质量关,做到保证小蚕吃好、大蚕吃饱、饱食就眠、适时饷食,使蚕生长发育良好,增强抗病性。

准确诊断蚕病,及时控制传染。发现病蚕要及时拣出并投放到石灰缸中。发现感染真菌病的,应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坚持每天早晨使用1次防僵粉或烟熏防僵。发现感染病毒病的,应早晚使用1次新鲜石灰粉消毒蚕体蚕座。发现感染细菌病的,应连续添食蚕服康3~4次,直到细菌病控制为止。发现感染蝇蛆病的,应及时使用灭蚕蝇。发现农药中毒的,首先查明毒源和中毒种类,然后立即撒新鲜石灰粉,使蚕停止食桑,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加网喂新鲜无毒桑叶后除沙。

防控环境化学因子污染,为桑蚕业提供良好洁净环境

从源头上防控。工厂设置及桑园规划必须统筹兼顾。地方引进小型化工企业时,应认真做好环境质量标准评估。排氟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环保意识,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排放废气,做好“三废”治理。养蚕季节必要时熄火停产。发展桑蚕基地必须离开砖瓦窑、水泥厂等生产企业至少2 km以上。

在生产上防控。在氟化物污染蚕区,建立桑叶含氟量检测制度和环境检查制度,开展污染气象预报。蚕业管理部门根据监测情况适时调整养蚕计划和发种时间,避开污染高峰期。地方政府和环保等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切实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为桑蚕业发展提供良好洁净的环境。氟污染蚕区应尽可能选栽抗氟能力强的桑品种和饲养耐氟力较强的蚕品种。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桑园喷灌,以减低桑叶含氟量。做好氟化物中毒预防工作,合理选采桑叶,对污染叶,大、小蚕期分别用5%和3%的石灰浆浸桑叶或喷于叶面后养蚕可解毒,再改喂清洁的桑叶,并加强饲养管理。

积极进行蚕沙等废弃物就地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防止扩散污染环境

加强对蚕农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养蚕废弃物危害性的认识和保护养蚕大环境的意识。除沙时操作细致,避免蚕沙大量散落地面,除沙后应及时进行地面消毒;淘汰的病弱蚕严禁饲喂家禽。蚕沙严禁乱倒乱放在村头村尾、房前屋后和田边地头,严禁直接倒入河流。养蚕规模较大的专业村屯,可采取“桑+蚕+沼+果(蔬)”、“桑+蚕+菌+肥”等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利用蚕沙。建蚕沙池用微生物菌剂对蚕沙进行发酵处理,在短时间就地处理后能灭活蚕沙中的病原微生物,迅速还田。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蚕沙处理工厂,生产蚕沙有机肥或对蚕沙进行提炼综合利用,使蚕沙资源利用走上农用化、产业化和商品化的道路[9]。

3 结语

桑蚕业是广西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能否确保安全生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只有自觉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在各个环节上落实各项控制技术应对各种不安全因素,才能确保桑蚕生产安全。同时,为了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因素对桑蚕安全生产的威胁,还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在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尽量降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

4 参考文献

[1] 戎世芳。海安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的主要做法[J].北方蚕业,2011(3):62.

[2] 王小欣,周晓舟,梁萍,等。广西冰冻灾后春季桑园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初步调查[J].广东蚕业,2009,43(4):25-27.

[3] 黄显卓,罗日梅,韦思庆,等。桑树冬留长枝防病高产技术应用[J].广西蚕业,2008(3):57.

[4] 许梅。桑园生态治理对策[J].江苏蚕业,2010(4):32.

[5] 李文学,青学刚,王芳。影响蚕桑生产安全因素现状及对策[J].四川蚕业,2010(3):49.

[6] 朱方容。广西部分地区桑蚕僵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控对策[J].广西蚕业,2008(3):29.

[7] 贝建设,刘秋丽。浅谈原蚕区种茧育桑园的建设与管理[J].北方蚕业,2012(1):28.

空气污染防治方法【第二篇】

关键词:室内空气质量;污染;检测;防治方法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及工作环境的优化,人们有70%以上的时间留在家中、办公室或处身其它室内环境。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是保障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不合格的室内空气可导致身体不适,健康欠佳 (例如头痛、眼睛痕痒、呼吸困难、皮肤过敏、疲劳或呕吐等),而在工作中,更会引致高缺勤率及低生产效率。近年来家装业发展迅速,不规范的家装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而目前建材市场的混乱,造成非环保、低劣质的家装材料进入家居,有害气体的污染十分突出。影响室内空气环境的有害物质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甲醛,氨,苯、TVOC和氡等。本文就以上几种污染物的来源、危害、检测以及防治措施作简单的论述。

1.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来源

甲醛

用作室内装饰装修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木芯板等人造材料,在生产制作中,需要甲醛作粘合剂,粘合剂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另外甲醛还具防虫防腐功能而被广泛运用,各种板材残留的甲醛会逐渐向环境释放。其次地板家具的油漆、壁纸、涂料的稀释剂等,一旦用于装修暴露在室内就会释放甲醛。

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混凝土防冻剂;另一种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凝固速度,使用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不断增高。另外氨还来自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如家具涂装时作为添加剂和增白剂均使用氨水,氨水为建筑材料市场常用商品之一。

苯在室内装饰、装修所用的各种建材中大量普遍存在,装修使用的胶漆、涂料等,都是室内有机挥发组分包括苯污染的源头。室内装修以涂料用量比例较大。涂料主要成分多为树脂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施工使用时需用稀释剂调合。主要有辛那水、松香水及脂、酮、醚、醇类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等按一定比例与涂料配制使用,居室涂料后,挥发性强的稀释剂大气弥散空气中,是引起人中毒的主要祸首。

TVOC又称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含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等。室内的TVOC主要是由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办公用品主要是指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 此外,家用燃料及吸烟、人体排泄物及室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也是影响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含有量的主要因素。

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分布极广的天然放射性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室内氡的污染来源于: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户外空气中进入室内的氡;供水及用于暖通和厨房设备燃煤与天然气中释放的氡。

2.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危害

甲醛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白血病等。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等。

氨对接触组织有腐蚀刺激作用,可吸收组织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组织膜结构。溶解性极强,浓度过高时除腐蚀刺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反射引起心脏停博呼吸停止,氨通过肺部吸收,少部分可被CO2中和,剩下部分被血液吸收或随汗、尿呼吸排出。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氨气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发生水肿,呼吸窘迫综合症,当氨浓度为13mg/m3时,被接触人尿和血液中尿素和氨明显增高。

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时,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乏力等现象,重者还会导致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TVOC还可使眼睛不适,感到赤热、干燥、沙眼、流泪,喉部不适,感到咽喉干燥,呼吸毛病,气喘、支气管哮喘等,同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接触高浓度的氡,人会出现血红细胞的变化,氡对脂肪的亲和力很高,若与神经系统结合损害更大。氡的危害具有潜伏期。氡被人体吸收后,其衰变的阿尔发粒子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拐伤,诱发肺癌。氡是除吸烟外引起肺癌的第二杀手。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3.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检测

甲醛和氨

甲醛和氨一般都是用分光光度法来进行检测的,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现场用一个内装5ml (氨为1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min的流量抽取10L(氨为5L)空气,及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及大气压力。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保存,于24h内分析。

(2)将所采回来的样品放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检测,测得相应的吸光度值,进而得出空气中甲醛和氨的含量。

苯和TVOC

苯和TVOC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现场打开Tenax-TA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以/min的速度抽取10L空气,精确计时。采样后,应将吸附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 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Tenax-TA管在采样前已老化。

(2)将采回来的样品放在气相色谱仪上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出相应的谱图,根据谱图分析苯和TVOC的含量。

氡一般用连续测氡仪直接测出其在空气中的含量。

4.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健康的生活,源于清新的空气,室内空气对身体的健康影响颇大,要想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必须从源头开始控制,第一,尽量选择环保建材;第二,装修不要太复杂,特别是儿童房尽量减少墙纸的使用和家具的摆放;第三,可以与装修同步进行装修污染治理,即对装修使用的石膏板、木工板或其他板材未上油漆前进行药剂治理,对于强化木地板,未安装前药剂治理一次,装修整体完工后再全面治理一次,这样就可以减少源头上的污染。

同时也可以用以下几个简单有效、实用经济的方法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植物消除法

吊兰、芦荟、虎尾兰能适量吸收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改善室内空气污染状态;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但植物本身吸附作用较为微软,一般作为辅助方式。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能够对室内有害气体起到吸附作用,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大气污染的灾害【第三篇】

在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中,不论是作为“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还是其他单行的法律,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等,都明确作出了规定:排放污染的单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这些规定既是对排污者的一种惩戒,同时也充分体现法律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保护。

根据这个规定,受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向排污者索取相应的赔偿,他们既可以请求环保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协调处理,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要求赔偿。

但在规定这些赔偿责任的同时,有关环保的法律同时还作出了补充规定,如《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五、五十六条分别规定:“水污染损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过失引起的,第三者应当承担责任;完全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依然不能避免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而作出相同或类似规定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这些补充的规定,更加明确、细化了损害赔偿责任问题,但同时也引发了其他一些问题:一是第三者故意或过失造成的污染损害由第三者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污染损害的第三者有时在确定和寻找上存在困难,这样就会对污染损害赔偿的解决造成障碍;二是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污染损害免于承担责任,由于没有任何一方承担责任,使污染受害者未能取得任何赔偿,这对于事实上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来说有不公之处。针对引发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探索加以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中引人投保机制,通过保险机制的市场调节,使污染损害赔偿问题能得到更科学合理的解决。

笔者认为在污染损害赔偿中引入市场化的投保机制是对“三同时”保证金制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通过投保机制的引人,将能更好地体现法律公平公正的原则,能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更能有利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妥善解决。

大气污染防治法释义【第四篇】

关键词:光触媒薄膜 活性炭 污染 处理 原理

一、室内污染气体成分分析

新装修房中含有甲醛、苯、氨、TVOC等

1.甲醛

目前装修中最大的装修污染就是甲醛,甲醛可引起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出现咳嗽、咽痛、胸闷、头晕恶心、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更为严重的诱发鼻癌、、咽喉癌、皮肤癌和白血病等癌症发生。

2.苯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沸点为℃,甲苯、二甲苯属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目前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因为苯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的特点。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溶度的甲苯、二甲苯,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溶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样症候群。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3.氨

氨的来源:① 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冬季施工常常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外加剂对混凝土进行防冻保护。这些添加剂在墙体中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被还原成氨气并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增加。② 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采用含有尿素组分胶粘剂的木制板、以氨水作为添加剂与增白剂的涂料。

氨的危害:① 以气体形式吸入肺泡,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②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使组织蛋白变性,使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③ 长期接触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④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4.总挥发有机化合物 T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世界卫生组织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是指沸点范围在50~100℃到240~260℃之间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烃、卤化烃、氧烃、脂肪烃、氮烃等,多达900多种,其中部分已被列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

TVOC的危害:由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非单一的化合物,各化合物之间的相加、相乘作用不够清楚,且不同时间地点TVOC的组分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有所变化,大体的危害如下: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痛、无力、胸闷等症状;感觉性刺激,嗅味不舒适,刺激上呼吸道及皮肤;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怀疑性危害: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毒性作用。

5.有害气体的综合作用

由于新装修房屋和新置家具会释放大量高浓度的甲醛、苯、氨、tvoc等有害气体,若不经过有效处理, 对人体伤害是不可小觑的。

二、活性炭处理原理简述

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是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很大(1500m2/g以上)、吸附能力很强的炭。是以煤、木材和果壳等原料,经炭化、活化和后处理而得。按外观形状可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成型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

活性炭吸附的实质是利用炭吸附的特性把低浓度大风量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吸附到炭中并浓缩,经活性炭吸附净化后的气体直接排空,其实质是一个吸附浓缩的过程。并没有把有机溶剂处理掉。是一个物理过程。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炭物质, 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 碳纤维的多孔结构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从而具有了特有的吸附性能,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收集杂质的目的。就象磁力一样,所有的分子之间都具有相互引力。正因为如此,碳纤维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从而达到将有害的杂质吸引到孔径中的目的。但不是所有的碳纤维都能吸附有害气体,只有当碳纤维的孔隙结构略大于有害气体分子的直径,能够让有害气体分子完全进入的情况下(过大或过小都不行)才能达到最佳吸附效果。

三、综述

室内装修污染的处理方法具有多样性,将光触媒薄膜和活性炭二者有效结合,是一种最完美、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以其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光触媒薄膜和碳纤维的结合必将成为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浩, 张吉光, 苏有亮 建筑装修材料与室内空气质量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期刊论文]2003,22(5) .

[2]余江, 李伯灵, 王军义, 刘建泉 装修居室内空气质量及其健康影响的卫生学调查 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论文]2005,22(2).

侯燕 浅谈木质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中国科技博览[期刊论文] 2011(29).

[3]田世爱, 于自强, 张宏, TIAN Shiai, YU Ziqang, ZHANG Hong 室内甲醛污染状况调查及防治措施 洁净与空调技术 [期刊论文]2005(1).

[4]王俊, 张景义, 陈双基, WANG Jun, ZHANG Jing-yi, CHEN Shuang-ji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污染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期刊论文] 2002,16(3).

[5]梁宝生, LIANG Bao-sheng 关于我国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中国环境监测 [期刊论文]2005,21(4).

[6]梁宝生, 刘建国 关于我国苯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三峡环境与生态 [期刊论文]2003,25(12).

[7]张胜军, 姚晓青, 蒋欣 室内装修后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污染调查 中国环境监测[期刊论文] 2004,20(4).

[8]黄昱, 刘赐敏, 李少茵, 周金森, 刘钰钗, 龙军标 室内装修危险因素对装修工人影响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期刊论文] 2007,14(2).

[9]宫菁, 刘敏 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及控制 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论文]2001,18(6)落志筠 我国室内装修污染的现状及其法律原因分析 现代物业 [期刊论文]2011(2).

[10]李连山, 马春莲, 陈寒玉 室内甲醛污染的分析调查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论文]2002,25(3).

[11]杨士建 室内装修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论文]2004,27(2).

[12]迟欣, 石玉琴, 颜进, 付承红, 张本延, CHI Xin, SHI Yu-qin, YAN Jin, FCheng-hong, ZHANG Ben-yan 室内装修后苯系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期刊论文]2006,17(6).

[13]宋召强, 于文霞, 马娅, 孙自平, 孟斌, 高梅兰 室内装修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现代预防医学 [期刊论文]2003,30(6).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0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