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67655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优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普通话流畅地交流格言,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倾听,准确理解发言者的话语、观点。

3、积累格言,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激励学生用格言指导自己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准确流畅得体的交流格言内容,清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格言的作用,激发学生交流格言的兴趣。

(二)课堂讨论,掌握技巧

以讨论的形式明确交流格言“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使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技巧有章可循,对口语表达的评价也更有针对性。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口语交际中对听者的`要求。

(三)小组交流,集思广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搜集的格言进行组内交流。

(四)推选代表,交流互动

表达自己看法,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启迪思想,个性表达

在交流名人格言基础上,试说出属于自己的“格言”。

(六)课堂反馈,积累升华

以提问的形式进行课堂反馈,督促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格言。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1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附:板书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丽江游记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叙述角度(物)

如果我是一滴水(一株花、一堵墙)……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第三篇】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执笔:韩云生 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课型:精读 课时:2课时 时间:11月 日

班级: 姓名:

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理请文章思路。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的思路。

教学重点:理请文章思路

一.走进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脚步集》,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

二.知识积累

1. 给加点字注音。

相间( ) 池沼( ) 镂空( )

鉴赏( ) 阑干( ) 丘壑(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yong 俗( ) 嶙 xun ( ) zhen 酌 ( )

3.文学常识填空。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顺序、顺序、顺序。

(2)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 、、、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等。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3.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思路介绍苏州园林的?

4本文采用什么顺序有层次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5.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整体说明的?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局部说明的?

四.学后练习

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二三题。

五.教学后反思

第二课时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执笔:韩云生 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课型:精读 课时:2课时 时间:11月日

班级: 姓名:

知识目标: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章具有分寸感,准确性且优美的语言。

一.研读品析

1.本文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并写出实例体会其作用。

2.课文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主要是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适当的还用到( )和( )的表达方式。请在文中找出并勾画。

3. 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的有什么不同?

5.说明的准确性,离不开语言的分寸感。语言表达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2)水面假如成了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3)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二.我出你猜

下面的诗句写的是苏州园林的哪些景色?

1. 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2. 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三.内容小结:本文由( )到( )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 )和( )之情。

四.教学后反思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2.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人物的能力,反映传记人物积极向上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

教学难点:学会剪裁材料突出人物个性。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写作,集体评议。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1.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如《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严格按照探险队留下的日记等材料还原斯科特等人的经历,又通过合理的想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英雄气概。这样就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读者过目不忘。

2.传记重视细节。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在《美丽的颜色》中,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描写并不多,只撷取几个细节,稍加点染,如“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轻轻地笑了笑”“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等,却能表现出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气质。

3.从小传入手。与一般的传记相比,小传的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记主人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特点。如老舍先生的《著者略历》一文。

二、例文引路感受特色

母亲小传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影响着我们。在我的生命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案_文档下载 中,那个影响我一生的人便是我的母亲。我特别爱在闲暇时缠着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儿时轶事

我的母亲出生于××(填籍贯)。小的时候,家里还算富裕。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孩子多,母亲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自然就不太平静了。那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乡下尤为严重,一般的家庭是不会让女孩子读书的,长到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而母亲发誓要读书,于是凭着韧性,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就这样坚持读完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入学通知书已经下来,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困难。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年仅十五岁的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创业艰辛

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进城找工作。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母亲找到的也就只有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啥事都不怕吃苦,干活又比一般人勤快,两年后便升职做到了推销经理,也就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爸爸。他们彼此欣赏,互相照顾,于是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又迎来了我的出生。

三口之家

母亲告诉我,她怀我时,父亲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后来干脆让母亲辞了工作,呆在家里休养。就这样在××年1 1月8日的下午,我出生了。

我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母亲每天忙完了家务就对着什么也不懂的我,依依呀呀地说个不停,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带着我做“体操”,忙的不亦乐乎。守着我一点一点地长长、长胖,兴奋地和下班回家的父亲讲我每一天的不同和进步,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值得期待。她说这段时光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第五篇】

诗词五首(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目的:

1、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2、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不同形式,了解其特点。

3、体会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2、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不同形式,了解其特点。

3、体会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1、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2、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不同形式,了解其特点。

3、体会诗词的意境。

教学设想: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人们称他为?(学生回答:“诗圣”。教师板书)。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闪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教师板书)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难关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所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二、正课:

1、熟悉课文,学生齐读,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2、再读课文。

3、解题:

(1)课文标题中的“为……所……”,表被动。破,破坏、摧毁。歌,原本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后来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上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阐述理由。

(分析: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4、同理:

(1)第一节诗中的下列词语有怎样的作用?

怒号,卷、三重,飞、洒、挂、飘转、沉。

(2)第二节诗中的下列词语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欺、忍、公然,呼不得。

(3)第三节诗中的下列词语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多年、冷似铁、被破、屋漏、丧乱、少睡眠、何由彻。

(4)“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有怎样的作用?

5、先让学生阅读、思考,然后发言、讨论,教师随处点拨。最后归纳,明确如下:

明确1、怒号——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之猛、之凄厉。

卷、三重——表现了风力强劲,受害之严重。

飞、洒、挂、飘转、沉——这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绘出风吹茅草,漫天飞舞,四处飘散的惨状。

明确2、欺、忍、公然——表现出群童故意气人的调皮情态。

呼不得——表现了诗人面对群童的戏弄,无力无助又无奈的痛苦心情,所以,只能倚仗叹息。

明确3、多年——说明棉被破旧不堪,诗人生活穷苦困顿难当。

冷似铁——比喻棉被又晾又硬,不足御寒。

被破——又使诗人困顿的生活雪上加霜。

屋漏——用“雨脚如麻”比喻,表现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苦不堪言的惨状。

丧乱——战乱,安史之乱。

少睡眠——因忧国忧民而夜不能寐。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彻晓,天亮。

明确4、”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语意双关。表面上是写凄风苦雨,屋漏被裂,长夜难熬;而实际上是诗人从眼前想到过去,推想未来。从自己的痛苦想到战乱中的百姓,想到灾难深重的国家。感到一切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这深重的灾难啊,何时才能结束呢?此句意味深长,收束本段,也为下一段张本。

6、先让全体学生齐读诗的第4节,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该段大意。

(2)分析本段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评价诗人这种思想的意义。

7、首先,就以上问题,让学生先阅读、思考,然后讨论发言,教师随处点拨。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明确如下:

(1)这节诗,抒写了诗人的理想愿望(加线的字板书)。

(2)诗人由眼前的遭遇,切身的痛苦,联想到离乱中的人民的疾苦,由自己推及“天下寒士”,表现宁愿“吾庐破受冻死”而要让天下百姓得安乐的崇高愿望。表现了诗人已经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同情百姓的苦难,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以进一步表示:只要理想能变为现实,甘愿牺牲个人的舍己为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诗人做为封建社会的文人,却能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和进步的思想,不但在当时是积极的、进步的,即使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今天,对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广大人民的疾苦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品质,也同样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8、分组讨论:此诗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在创作风格上,有何显著不同?(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发言,教师随处点拨,最后教师归纳。)明确如下:

本诗是诗人根据自己切身的现实生活感受如实地写来的,从而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痛苦,然后推己及人,表现出诗人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宽广胸襟,也突出了他济世救人,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这正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则不同。这首诗的作者假托梦境来抒情述志。即诗人先虚设一个梦境,并由此幻入仙境,且借助夸张、联想、想象的手法,来描绘一种富丽堂皇、雍容典雅、热闹非凡的洞天仙境,从而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对自由、理想的热切追求,以及对权贵的不妥协的反抗精神——这体现的正是李白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总之,二人同样是写诗述志,但他们所采用的表现方式迥异,两位文学巨匠的创作风格的差异,我们由此可见一斑。

9、小结:

10、板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怒号——风势之大、之猛、之凄厉拟人

卷、三重——风力强劲受害之严重

飞、洒、挂、飘转、沉——狂风破屋

欺、忍、公然——群童调皮

呼不得——无力、无助又无奈

多年、冷似铁、被破、屋漏——生活穷苦、困顿难当

少睡眠何由彻——忧国忧民、夜不能寐

创作风格

杜甫:现实主义

爱国主义诗人

李白:浪漫主义

第二课时

一、《过故人庄》

(一)导入。

我们又遇到一位“话桑麻”的诗人了,他被别人用“只鸡”招去喝酒,这就是孟浩然,他比陶渊明晚了二百多年,只能算半个田园诗人。他早年隐居湖北襄阳的鹿门山,中年曾去京城应考,又去各地漫游,最后做了三年小官,死在任上,年51。他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更多的诗与田园无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算得田园诗吗?有什么理由?(算得。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

问:开头两句是叙事,这番叙述跟诗题有什么关系?(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你们看,主人待客仅用“鸡黍”,客人一请就到,这说明了什么?(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可见友谊极深。)

问:这是一首律诗,开头两句叫“起”,下面两句(即第三、四句)叫“承”,承接之义。这两句承上文哪两个字?(“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好,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大意是,村庄四周有绿树环绕,远处可以望见城郭,郭外有青山横斜。)你对这样的风景有什么感受?(清新,淡远,幽静,色调丰富)这是写诗人初到时的观感。

问: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就是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说说饮酒中的气氛怎么样。(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双方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又是多么愉悦,简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把世间的忧愁都忘得一干二净。)

问: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拢全诗。同学们读过诗人的《春晓》,它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这是用感叹方式收尾。这首诗的'收尾方式跟《春晓》不同,用的是普通的道别语。“重阳日”是哪一天?(农历9月9日)现在是什么时候?(从“绿水”“青山”“桑麻”等语可以判定是农历三四月间)“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来的意思,暗含欣赏之意。过半年再来欣赏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再来做客)这个道别语好在什么地方?请大家各抒己见。(主人家很可爱,值得再来;主人待客热情,愿意再来;诗人率真,主动提出再来;主宾之间极其融洽;等等。)

(三)总结:

这首诗看起来也很平淡,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毫无夸张铺排之意,用的都是口语。我们平时说话用的,“淡而无味”“淡乎寡味”,都是把“淡”和“无味”看作一回事,既如此,这首诗是否无味呢?(不是)它的味在哪里呢?(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情,也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这当然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这告诉我们,读诗一定要反复地细心品味。

二、《游山西村》

(一)导入: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跟《钱塘湖春行》—样,也是记游的。诵读全诗两遍后,说说它在记游上跟《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异: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同:也写了游中可见;也用抒情作结。)

问: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问: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讲: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

问: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略)这是写村中的习俗。

问: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按: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意思是“如果有机会”。

再问:这歼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补充问: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三)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中“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

[附录]

古人作诗有所谓“脱化”之法,即在前人诗句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有新意。陆诗“山重”一联也是脱化前人诗句的结果,例如:

“遥看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流转处,忽与前山通。”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江上》

第三课时

一、《渔家傲》

(一)导入:

1、朗读(渔家傲)。

2、作者简介(略)

3、解题。

作者是身将数万甲兵的将领;又成守西北、塞多年,所写的词是边塞生活的真实反映。

(二)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西北边塞军中所作。词中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及战士们的思乡优国之情。

上片通过景物描写,写出边地的荒漠、凄凉和边塞将土时刻御敌的情况。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写西北边塞地区到了秋天,风景与中原大不相同。下边各句分叙这个“异”字。一写大雁南飞,二写边声四起,三写千嶂孤城,长烟落日。大雁南归,对边塞地区没有一点留恋之情,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表现了塞下风景之“异”,也暗示了将士思乡之情。“四面边声连角起”,军中号角一吹,四面悲凉的边塞声随之而起。这一句既渲染了边地时刻防备敌人的气氛,更将边地风景之“异”具体化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了在层峦叠嶂里,一座孤城于长烟之上,落日余晖之中,关门紧闭,绝少人迹的情况。“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组成了一幅“塞外关山图”,突出边塞将土时刻备战以防不测的特点。

下片主要写边防将士戍守生活的艰苦与思乡、报国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极写边关与家乡相距之遥远,思乡之情如何来解?只好借酒消愁了。“浊酒”可见生活的艰苦。“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是引用典故来抒发报国之志,写出了作者为国立功的远大报负,同时也是对戍边将土的激励鼓舞。

“羌管悠悠霜满地”是纪实。月光皎洁,满地如霜,远处不时传来悠扬的羌笛之声,使戍边战士深夜难寝。将士们本来是想像东汉大将窦宪那样报国逐敌,立功而返的,可是宋朝从一建国就实行“安内虚外”的政策,对内防范极严,对外却忍辱求和,抗敌战争常常失利,不断地割地赔款。因此,范仲淹虽戍守边疆多年,威名远扬,却不能实现报国壮志,这怎能不令他感慨万分呢?“将军白发征夫泪”就是这种债想之情的抒发。结句以生动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三)小结:《渔家傲》表现边塞将士戍守边疆、远离家乡的痛苦和报国壮志。

(四)再读全诗。

二、《浣溪沙》

(一)导入:

这首词是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贬官司黄州期间所写。小序表明此是一首记游之作。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浣溪沙》上阂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讲:山下小溪边,生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流涕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问:下阔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讲: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小结:

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

(四)再读全诗。

(五)布置作业:背诵五首诗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667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