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例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5167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例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文【第一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网友分享的“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例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是一首儿童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赞扬了少年儿童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全诗紧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写“送”的用意和蝈蝈的欢叫,洋溢着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现了儿童美好的心灵世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

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

3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盲喜

邻替

野童

难忘

3、理解词语。

喜滋滋:欢喜的样子

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农田的野外地区

欢乐:欢喜和快乐

童年:儿童时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野:“里”的最后一笔改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

难:“又”的最后一笔改为点。

四、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

一、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

盲喜、邻替、野童、难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齐读。

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二)

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

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组齐读。

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

3、出示投影片。

(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蝈蝈为盲婆婆带来了不少欢乐)

(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较2、4小节,(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节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蝈蝈唱得好听有什么用意?(蝈蝈会为婆婆带来更多的欢乐。)

3、巩固认识“……”省略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通过描写“我”送蝈蝈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当堂巩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指名读,引导背。

3、自由练背。

4、同桌互背,教师抽背。

三、当堂巩固。

1、指名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蝈蝈,()滋滋地送给了(0家的()婆婆。

(2)歌声会领您走进(),()小溪流淌的()。歌声会把您带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的蝈蝈,在我()的时候,就让它(0我给您()。

四、作业。

1、组词。

你()邻()里()居()

您()领()野()尾()

2、把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婆婆一只我绿色送给蝈蝈的

想起让欢乐婆婆了歌声童年的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文【第二篇】

《》是一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联系不够普遍。因此,有必要抓住“盲”字,充分引发学生想象,为理解诗歌内容,走进诗歌所创设的情境作铺垫。

师: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盲婆婆的生活。说说你的感受。

生: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生:看不见鲜艳的花朵,看不见碧绿的树叶。

生:看不见蓝蓝的天空,看不见红通通的太阳。

生:她会感到寂寞、孤单。

生:她会感到伤心、难过。

生:她会感到孤零零的,会有许多烦恼。

师:在生活上,会有哪些困难呢?

生:眼睛瞎了,洗衣服、烧饭、扫地都很不方便。

生:眼睛瞎了,过马路很危险。

师:假如你家隔壁有一位盲婆婆,你会为她做什么呢?

生:帮她扫地,干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

生:扶着她上街、过马路。

生:陪她聊天,解闷,帮她消除烦恼。

生:给她唱歌、跳舞,给她带来欢乐。

生:陪她散步。

师:对呀,盲婆婆眼睛看不见,走路不方便,你可以做她的'拐杖,你可以当她的眼睛。

让学生模仿盲人,闭上眼睛想象盲人的生活,走进盲人的内心深处,学生的体验深刻了,才能走进诗歌,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歌中小朋友提回蝈蝈,送蝈蝈时的喜悦,并与其同喜。以及感受到蝈蝈如同小朋友陪伴盲婆婆,它清脆的歌声让婆婆产生无限遐想。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文【第三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文中主人公的一颗爱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用“歌声会------,歌声会--------”想象说话。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体验。

1、揭示课题 。

解题 ----送给----的----。

2、复习词语。

3、体验盲人生活的困难。

谈话: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后体会一下眼睛看不见的感觉,做了吗?

叙述:小朋友才蒙了一会儿时间,就这里出错,那里出错,很难.可是有一位老婆婆,她眼睛长期看不到光明。

出示练习:盲婆婆,孤零零地住在小屋里,看不到_______________,她感到_______________。

过渡:她觉得自己一个人非常孤独。她看不到红红的太阳,她看不到花草树木,她感到难过。可是今天,盲婆婆怎么样?(出示图片)。

二、精读课文。

1、第一小节。

你知道盲婆婆为什么这么高兴吗?请读一读第一小节再告诉老师。

学生朗读第一节。

回答问题,板书:送蝈蝈。

提问:(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说说自己对蝈蝈的了解、喜爱(出示蝈蝈图)。

(2)盲婆婆是课文中小朋友的?你们家的邻居是谁?

(3)小男孩喜欢它吗?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用笔画出词语。

指导朗读,抓住这两个词语你也美滋滋的读一读第一节。

2、第二小节。

提问:我为什么要把它送给了盲婆婆?强调“您”字,看出小男孩对盲婆婆的尊敬。

指名读(出示幻灯片)。

平时小朋友不上学时,他都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呢?(唱歌、扫地、谈话。)。

过渡: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心里还惦记着盲婆婆,希望他的蝈蝈能替我给婆婆唱歌,帮婆婆带来欢乐。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齐读。

3、第三小节。

(出示插图二盲婆婆手捧蝈蝈,大背景是广阔的田野)。

提问:蝈蝈唱着歌,盲婆婆听着、听着、歌声把她带到了哪些地方呢?

出示第3小节。

师范读。

指名回答。

提问:田野里有什么?理解“清波”、“领”。

盲婆婆怎么会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理解词语“往日”,(看图)你的童年有什么难忘的欢乐的事情吗?

指名说。

(一名学生朗读第三节,其余学生评议。)(配乐朗读)。

读的好的配乐读。

提问:小朋友,你知道歌声还会把婆婆带到什么地方呢?照着书上的句子能试着说说吗?出示说话训练题:歌声会--------,歌声会---------。

过渡:听了小朋友说的,老师多么希望盲婆婆的眼睛突然恢复了光明,真正地享受到歌声带给她的欢乐生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第三小节,把对盲婆婆的祝愿之情读出来。

4、第四小节。

提问:这里有六个点,老师不明白,谁知道?

4、有了蝈蝈,盲婆婆是多么的快乐。齐读全诗。

四、小结明理。

5月19日,全国助残日,在你身边有没有残疾人?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身边的人献出爱心,加入到爱心助残的行列中!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文【第四篇】

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词语。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本课初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本课初备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课前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教后记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文【第五篇】

生:现在是茉莉花开的季节,我要带她来我们学校闻一闻茉莉花的香味。

师:多细心的孩子呀!虽然,盲婆婆看不到茉莉花美丽的外形,但是茉莉花的香味也能让她陶醉。

生:昨天我妈妈发了一箱苹果,我要挑两个最大的送给婆婆。

师:多有孝心的孩子呀,把老师讲的《孔融让梨》的故事牢牢记在心里了。

生:我要和我的奶奶每天抽空去和她聊天。

师:你真是个周到的孩子,有了你和你奶奶的陪伴婆婆一定不会在孤单了。

生:我妈妈会织毛衣的,我要让妈妈给婆婆织一件毛衣。

师:你们的那件毛衣,会让婆婆感受到你们对她的浓浓的爱。

……。

师:让我们捧起书本,一起来感受小作者对婆婆的关爱吧,一起做一个关爱别人的小朋友!

此时此刻,孩子们读得特别投入,从他们的表情中,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他们真正理解这份爱了。我这样设计比教师直接总结的要好。在很多时候,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教师适时指导一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理解文中所包含的内在含义而忽视了学生的一个接受过程,只能是事倍功半。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文【第六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 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具准备:

投影片、词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

今天我们要学习1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课题,解题。

1、学生字“ 盲 ”,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读生字词。(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

3、自读课文,分小节。

4、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5、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出示小黑板)。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6、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7、小结。

四、指导写生字。

1、分析字形。

“野 ” 里字旁。

“替”上下结构。教师范写。

“喜 ”教师边示范边讲述。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哪些人?

(2)系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他拿什么?

(3)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板书:送蝈蝈)。

(2)这一节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1)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3)第二句说了什么?对盲婆婆称“您”而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

“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

(4)小结。

(5)齐读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想起、欢乐)。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什么?

“歌声会领你走 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

为什么要说她会看到小溪 的清波呢?

(3)第二句说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这句话是什么 。

意思?

(4)出示投影片:《盲婆婆在田野里》。

盲婆婆艘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开心?

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5)小结。

(6)齐读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这小节。

(3)学生自学。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这节写了什么?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6)小结。

三、总结。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 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忘 ( ) 你( ) 邻 ( ) 古( )。

盲 ( ) 您( ) 郊 ( ) 居( )。

2、扩 词。

野——( )( )( )( )。

喜——( ) ( )( )( )。

童——( )( )( )( )。

居——( )( )( )( )。

忘——( )( ) ( ) ( )。

板书设计 :

领 看到 清波。

让它替我唱歌 盲婆婆。

带 想起 欢乐。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文【第七篇】

理解课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理解重点词、句。

投影片。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范文【第八篇】

师:“好的。”

生:“是怎样送的?”

师:“不错。”

生:“为什么要送?”

师:“是呀。”

也许是受了老师的鼓励,学生们越发起劲,并挖空心思起来。

生:“盲婆婆收到蝈蝈后,有什么表情?”

师:“你真会动脑筋!”

生:“盲婆婆是否爱动物,爱蝈蝈?”

师:“对呀!”

生:“蝈蝈是怎样唱歌的?”

师:“你预习得真不错!”

生:“盲婆婆有了蝈蝈,心情如何?”

……。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还真不少,好,下面就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为什么“乐呵呵地提回了,喜滋滋地送给了”?

“在我上学的时候,它就替你唱歌”,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为什么她会看到小溪、清波?

把盲婆婆带回童年,她是不是变小了?

……。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为什么会不理想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75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