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论文实用5篇
【导言】此例“医学心理学论文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医学心理学论文1
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1,探讨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不仅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在灾后公众健康问题中显得更为重要。核事故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其引起的核辐射、核污染以及放射性尘埃令人更为恐慌。Becker2研究表明,在各种灾害中核辐射最令人畏惧。因此核事故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最为显着。尽管核事故少有发生,但其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是造成公众的辐射暴露。众所周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影响已经远超事故本身引起的灾害。其他的科技灾难带来公众健康影响与核事故也极为类似。现通过分析国内外核事故对灾后健康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核事故应急的效率。
1核事故与公众健康
人类掌握原子能利用以来,曾多次遇到核危机和灾难性核事故。二战时期的广岛、长崎核弹爆炸给两座城市带来的灾难至今还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危机给周围居民带来长期的心理影响,紧张相关的高血压、心血管系统变化等各种症状在事故当年三里岛附近居民流行病调查中有显着表现,甚至在5年后,都有许多亚临床慢性紧张综合征的报道,其中暴力倾向的症状最为明显。1986年4月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造成32名工人和救灾人员当场死亡,绿色和平组织认为该事故导致近1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亡,数百万人长期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影响,超过三里岛核电站事故65000倍的核污染给方圆6万平方千米带来长期的公众健康影响。儿童甲状腺癌激增,白血病、淋巴瘤发病率增加0等各种辐射相关疾病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事故也给当地公众带来更为深远的心理影响,在事故4年后的调查中发现,5%的成年人观察到明显的心血管系统改变,50%的人抱怨有胸痛症状,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正遭受辐射相关疾病,核电站废物清理人员出现工作变动频繁、孤僻、家庭不稳定、离婚、酗酒等精神压力相关的心理学改变。近期的日本福岛核危机已经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短期内的放射病爆发和长期的癌症发病率增加以及今后长时间的公众心理健康影响难以估量。
我国没有发生过引发公众恐慌的核事故灾难,除了原子弹试爆工作人员遭受核辐射事件相对较为严重,其他一些均为小范围影响的事故。例如,20xx年4月份的天津大港油田钻井平台放射源暴露事件造成81人受照剂量在1mSv以下的核事故,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作为国家放射病救治第一临床部参与救援,事故伤员涉及较多但剂量较小,没有形成辐射损伤;尽管如此,当事人及家属存在普遍的恐慌心理,受照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造成社会心理影响较大。不管是直接的核辐射危害还是广泛的社会心理学效应都需要规范科学的核应急方案和公共教育政策。
2核事故与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反映了心理行为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在突发性核事故引发的社会心理变化给公众带来许有临床表现的灾后综合征等健康问题。亚临床的慢性紧张综合征、机制未明确的心血管系统的变化都在事故后公众健康中产生长远的影响。
核事故最初引发的社会心理反应就是恐慌。产生恐慌的因素很多:对核辐射相关知识的缺乏;缺乏自信的逃离引发群体效应;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对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印象;信息传播速度快而相关专家没有统一的指导意见;政府报道信息的不透明;媒体过多的报道;对污染地区人和物的歧视排斥等68。恐慌、挫败、绝望等心理行为引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进而表现为临床的各种全身不适症状。长期精神紧张还会诱发各种疾病和行为失控。
医学心理学的身体和心理表现是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各种全身不适等紧张相关症状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公众往往会出现自己是否遭受核辐射危害的担心,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这种心理和身体的相互影响是长久的,例如,在25年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回顾调查表明公众心理健康问题仍面临挑战。做好公众教育和应急政策,才能减少事故后的公众心理健康影响和救援压力。
3核事故医学心理学与应急政策制定
核辐射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公共核辐射
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在核事故应急中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能减少社会心理恐慌,降低灾后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在突发事故中的第一救援者并非政府救援,往往是受害者相互救援起主导作用,正确核安全常识能够提高灾区自救效率和能力,减少对和污染地区人或物的恐惧排斥。旅馆拒绝污染区逃出人群投宿和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拒绝运载污染区的受害者等现象在1987年巴西的放射性污染事故、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99年的日本核事故等中都有报道69。信息的不透明和公众核辐射相关知识的匮乏加大了核事故中的地区动乱。因此,核辐射相关知识的公众教育和核事故安全自救培训是政府进行核应急的基本政策之一,这也是保障其他核事故应急程序的有效执行的基本条件。
心理疏导配合医疗救援
心理救援和医疗救援在核事故应急中同样重要,不仅是核污染地区受害者,还有作为主动接受污染的一线救援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对医学应急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专门的心理医师的心理咨询或疏导可以预防短期的社会心理恐慌效应,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公众长期的焦虑、烦躁、全身不适等紧张相关的灾后综合征。
完善核事故应急程序
完善的核事故应急程序可以减少核危机给公众带来的医学心理学影响。完善的应急程序包括专家的统一指导意见、媒体适度正确的报道、成熟的救援经验准则、快速高效的救援方案。
首先,核事故救援涉及核物理、辐射防护、放射医学、救援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媒体引导的专家意见对公众救援行为和事故应急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但不同领域的专家在共同研讨之前给出的意见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引导,导致专家意见的不统一,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例如,福岛核事故后的碘盐抢购事件就是公众核辐射知识的匮乏和专家错误的指导建议引起的。其次,现代社会的信息多元化,高速的信息传递给媒体的信息传播也带来一定的隐患:过多的关于破坏、死亡等报道引起社会心理的低落、担忧和恐慌,加剧了公众的恐惧心理。最后,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效率、顺畅的工作衔接、医学救援和心理救援的联动效率是确保救援方案高效执行的客观条件。
考虑到医学心理学作用和社会心理学影响,公共救援策略至少应该包括三个阶段:紧急响应期、早期应急期和恢复期。
紧急响应期(事故发生后48h内):策划启动紧急救援方案;指导公众进行核安全防护;劝阻人群的危险行为;安顿幸存者;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受害人群的医疗分类;组织公众自救;救援人员的医学和心理援助(职业安全的防护)。
早期应急期(48h至1个月):保证公众信息畅通和政府工作的透明;听取公众的质疑和反馈意见;继续提供医学和心理援助;帮助家庭重聚;重建地区管理秩序;关注灾后心理病变。
恢复期(1个月至1年):主要解决公众心理健康和医学心理学影响形成的灾后压力综合征。突发灾难中多数人能投入自发救援和自救工作,但在早期救援结束后却陷入各种精神或心理疾病中,表现为精神的突发失常、情绪紊乱、全身不适、高血压、士气低落、各种压力引起的疾病困扰、失眠、孤僻内向,其主要原因是灾难场景的记忆、亲人的逝去、自身的伤残、经济的损失、家乡的迁移、责任过失引起的自责等。多数受灾者会把心理影响反映给提供他第一救援的救援人员,医学和心理后期援助应结合灾后人群的社会关系进行。同时,心理干预也需注意受害者隐私的保护以避免引起相反的效果。其次,对于生活信心的恢复,媒体应给予更多的重建家园和患者救治的信息传播,组织悼念的仪式和典礼可以更大程度地释放对失去亲人的回忆和痛苦压力。
4小结
核事故对公众医学心理学的影响对核事故应急政策方案的制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医学心理学影响给事故地区公众造成短期和长期的身体和心理影响,遵循核事故医学心理学经验准则的救治方案具有可行性、高效性,能获得较好的后期效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5篇医学心理学论文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医学心理学论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浅析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
近年来,随着卫生部门的重视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医学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并且医学心理学已经列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和全科医师的培训课程,各医学院校也逐渐认识到这门新兴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医学心理学课程兼有医学和心理学知识的特殊性,同时医学心理学又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且各医学院校的领导和教师既往知识结构中没有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贮备,而多数医学心理学教师又是“半路出家”者。所以,在医学心理学课程开设和教学工作中就存在有一些问题。为提高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质量,笔者从自身的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剖析自己的几点体会。
1课程开设时间的不合理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该门课程的主要应该针对的是已初步建立医学理论体系的临床医学类学生。而有的院校系部在开设该门课程时,没有重视到这点,在未作充分调查和论证,就随意安排课程开课时间。有安排大一,也有安排在大二和大三开设的。这种随意的安排在教学中就明显的体现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和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从考试成绩中也可体现出来。在教学中,高年级学生学生的领悟能力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反应更积极,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优于低年级学生。鉴于医学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医学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故开设本门课程前,应使学生首先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才能在学习中把心理学和医学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否则,对一个尚不知冠心病为什么病的大一新生,去和他们大谈关于冠心病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是什么,如何进行心理治疗?岂不可笑。所以个人认为医学心理学应于大三或大四开设为宜。
2重视不够,课时较短
由于生物医学模式对当代医学贡献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即使是医学院校在开设本门课程时,大多仅设置为24小时,课时安排甚至不如一些选修课。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在二十世纪中叶已趋向成熟,其理论和操作部分内容都是极其丰富的。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叫做医学心理学,实际上包含了普通心理学、心身医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治疗、健康心理学等学科。20余学时,医学心理学一个分支仅能触及皮毛,更何遑去掌握一门课程。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然更不会重视这门课程。毕业以后,在医疗实践中又怎么能学以致用?又怎么能够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医疗实践工作?又如何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临床医疗中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呢?
3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从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来看,担任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具有医学和心理学的教育背景。但目前我国医学心理学教育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心理学师资的需求,这也是一门新学科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大批“半路出家”者就走上医学心理学的教师岗位,这些教师中,有的人毕业于医学类专业,有些毕业于心理学专业,甚至还有的毕业于教育类和哲学专业等。第一学历专业可谓是五花八门。而对于教师而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讲授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毕业于医学专业的教师,在讲授医学心理学之前首先应学习相关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如普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治疗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而非医学类毕业的教师,则应当学习医学导论、医学史、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在此基础上,医学心理学教师还应当加强哲学和社会学的的修养。只有教师基本掌握了医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讲起课来游刃有余。
4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
从医学角度看,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基础理论课,它要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辩证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论;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医学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要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具体工作领域,从而提高这些领域的工作质量。这种学科强烈的实践性要求决定了从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功底,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临床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应具有丰富的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只有通过这种理论和临床实践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过程,才能使医学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彻底摆脱空洞枯燥的现状,使学生感到医学心理学的实用。可以说,一个从没有上过手术台的医生,他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学教师,同理,一个没有过医学心理学临床工作经验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医学心理学教师。因此,我们的医学心理学教师,要主动创造条件,积极投身到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实践中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这些规律存在于我们自身,反映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之中,对于个体来讲,社会实践的机会越多,他去感受心理活动规律的机会也就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心理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使自己在理解和讲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时,有一个感性经验的支持。就象一个道德水准低下的人无法讲好思想品德课一样,一个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医学心理学教师,告诉学生待人要宽容豁达,但自己在现实中却总是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师传授的知识又怎么能深入人心呢!所以,医学心理学教师要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塑造自己,要把完善人格的过程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
5临床实践机会缺乏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医院未设置心身科、临床心理科等。即使设置的,或者只有门诊没有病房,或者实际上是精神科的代名词,远远不能满足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和临床专业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实习和见习需求。而在人们的习惯性认识上,人们往往认为他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忽视了与临床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而对于心理学技术而言,除少数心理治疗技术之外,绝大多数归根结底还是依靠语言来发挥作用。心理治疗作用的产生,前提是首先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如果缺乏充分的实践,不重视语言技巧的运用,不懂得如何去和患者沟通,不能和患者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心理治疗又怎么能发挥作用呢。通过临床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实习质量。因此,医学心理学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并加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对学好该门课程意义重大。
同时,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和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等配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危机干预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等,这样既丰富了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环境,健康成长。
总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和医学课程有机的结合,还要和生物医学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也要更好的为在校的大学生服务。坚持这样的原则,对课程进行改革,才能使这门课程更加具有生命力,更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
医学心理学论文3
在传统观念里,医学的产生就是为了治疗人体的疾病,具体地说就是研究人体生物学的改变,探索疾病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传统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方面,涉及到的主要学科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以及临床各学科。传统医学的研究模式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随着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的研究也日趋深化,许多疾病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或消灭。但任何科学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暴露出缺陷来,生物医学也是如此。因而近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个方面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WHC提出的健康定义,反映了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人类健康观的重大发展,对以促进健康为目的的医学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重视不够
生物医学模式统治医学院校时间太长了,根深蒂固,很难动摇。新的医学模式于1976年由恩格尔提出至今已30余年但在医学院校里医学心理学的受重视程度仍旧不高。医学心理学不仅课时少,而且大多数院校都把它作为考查课。医学心理学课程远远达不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应有的地位。
在20xx年出版的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将医学心理学分类为人文社科行为类课程,其中包括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这一安排淡化了这门课的医学和理科特征,也隔断了它与临床实践的联系。目前,大学基本都将医学心理学课作为医学基础课,在本科的大二或专科的大一开设。大多数院校安排36学时,有的五年制本科只安排30学时,比课时最少的《人体寄生虫学》的22学时只多出8学时,这么少的学时,很难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丰富的内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些专科则只将这门课作为选修课开设,而实用技术类专业如影像、眼视光、检验等专业则均不开设这门课,这意味着有些专科毕业的医学生将完全没有医学心理学知识。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的结合,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世纪中期其理论体系已渐趋成熟。它的理论部分和操作部分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尤其后者(包括综合性医院常见的心理学问题、药物与心理行为、心理诊断技术、各种心理行为治疗、医学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等等)更应让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并应用于临床。
30余课时医学心理学课程,充其量只触及了普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诊断学的皮毛,甚至在某种分支学科方面连皮毛也未触及;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然也不重视这些课程,相应学生到了医院也就不大可能积极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来开展工作,其恶果就是“医患关系紧张”心因性疾病、医源性疾病増加,同时也影响了许多生物性疾病的恢复。
开设时间不合适
许多院校将医学心理学作为基础课,在第一或第二学年讲授,这本身是不科学的,而且给教学带来难度。
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是在解剖、生理、生化以及临床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脑的活动极其复杂,每一项心理活动都是一个有许多神经组织参与的复杂的功能活动过程。人的知觉、记忆、认知、运用、言语、思维、书写、阅读、计算等都不是孤立的功能,不是有限细胞的直接功能,故而很难机械地定位于一处的脑区,要阐述清楚这些内容就涉及到了许多基础课程。若第一学年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与解剖、生化、生理等基础课同步进行,该课程要承载的内容就太多了。
除理论部分外,医学心理学的操作技术部分也涉及大量的临床技术问题。如各种疾病的心理问题,尤其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器官移植中的心理问题、危重症者的心理问题、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等等,都应在有一定的临床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才容易接受。因而,这门课程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较为合适。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医学心理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増进学生对心身医学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理论和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临床过程加以运用。
2.教学改革建议
医学心理学课程应该在精炼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増加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加大医学心理学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的结合和融合力度,并着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促进对医学模式转变的影响
病因或促发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很多,几乎涉及到了临床各个学科。有些疾病如传染病等,其病因和促发因素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不大,但在疾病的整个发病与转归过程中,则可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20xx年SRS(非典)流行时,许多住院病人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了疾病的加重或死亡。北京对进入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心理干预及与患者心理沟通的培训工作。专家在培训中建议医生,第一次见到病人要这样说:“我会以我最大的努力,以现有的最好条件,和你一起努力,我们共度难关”还要求医生,一定要注视患者一秒钟以上,得到患者眼神和语言的回应后再转移,注视的同时可以点头或用简短的问候与病人打招呼。抗SRSt,在心理干预、心理沟通方面,专家们总结出了最能对患者产生鼓舞作用的四种表达方式:①轻轻拍肩;②扶肩说话;③向患者伸大拇指;④向患者打V字手势。前两个动作可以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表明医护人员并不害怕他们,而是把它们当作亲人、朋友。向患者伸大拇指,表示患者情况良好,这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増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生要离开病房时,可以向患者打一个V字手势,等患者有表示回应时再转身。有关临床医生在引用以上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沟通后认为:有92%的患者当医生轻轻地拍打他的背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正面感受,他们说医生的触摸像一股暖流,一道激光、一束射线,把SRS病毒驱走了。就是光用眼神和大拇指,也有71%的患者当天就増加了食欲。
许多疾病从发病到转归治疗都离不开心理学内容,只强调生物医学而忽视心理一社会因素是不符合目前医学发展规律的。
重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在人们的习惯认识上,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基础课,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轻视它与临床实践的结合。笔者一再强调这门课应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就是强调它与临床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到医院实习的学生,应该是已经学习过了医学心理学这门课程或正在学习,这样学生在与病人接触时,就会时时意识到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并时时注意使用有关知识与技术。
心理学技术,归根结底都是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除大部分心理测验外)因此,实习时,应该要求学员重视语言技巧,与病人接触时有意识地发挥语言的治疗作用。如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分别选用安慰、鼓励、劝说等方式以提高治疗水平。
安慰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感到亲切愉快,改善心境。成功的安慰是不容易达到的,学员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以期达到真正的安慰效果。鼓励性语言,实际上是医护人员对病人心理积极一面的支持,对调动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非常重要。劝说性语言对医护人员来说更显重要,因为对病人劝说能不能达到目的,是对医护人员心理治疗能力的一个重要检验和评估手段。其次积极的暗示语言的运用,也能显示医护人员心理治疗的技艺水平。好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有时还可以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还要让学员避免对病人使用伤害性的语言。因为伤害性语言是一种劣性信息,会给病人以伤害刺激,从而通过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躯体的生理平衡。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加重病情。
通过以上临床实践不仅提高了学员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深刻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习质量,所以说把《医学心理学》果程和临床课程同时开设,并重视这门课程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对学好这门课是有重要意义的。
医学心理学课程应结合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充实内容
大学生群体不是脱离社会发展环境而孤立存在的,社会中的各种风气,都会在他们身上得到反映。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实现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学校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丰富医学心理学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如近几年全国大专院校呈上升趋势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就应该引起重视,并在这门课中给予涉及。大学生自杀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相对来说,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比较理性、素质也比较高的群体。但有研究资料表明,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同时,自杀占到了20至30岁年轻人死亡原因的首位。
虽然大学生自杀的人数相对于大学生整个群体比例较小,但是带给大学生的心理冲击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却非常巨大。因而应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増加自杀专章或专节,论述自杀的病因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等。
《医学心理学》教学还应配合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等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医学心理学勘教学,相应也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医学心理学课程不仅要与生物医学临床实践相结合,也要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服务,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对这门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才能使这门课更富有生命力,更符合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
医学心理学论文4
1目的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健康的概念和内涵也随之发生改变。据了解,在门诊病人中,有近80%病人的健康问题是由社会、家庭、婚姻、感情、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造成的。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也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心理学和整体护理学相结合,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是医疗工作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护士除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外,还因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并根据病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就是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为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被服务者消除或缓解由于疾病或其它方面的问题所引起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以促进医患互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保证被服务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使他们愉悦地接受治疗及护理。
2注意事项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人员与病人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这种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基础上的平等关系。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神志等方面去影响病人而建立的。
(1)言语心理护理是在护士与病人交往过程中完成的,言语不仅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交往过程中亲切的言语是最好的良药,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好的语言交流能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又能表达护士的良好愿望和诚挚的关心。通过交往可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协调关系,满足需要。既有利护理工作的进行,又可以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如对心情不快的病人给与劝导、慰抚,使病人心情愉快;对疑虑的病人给与解释,解除其顾虑;对消极悲观的病人给与鼓励,使病人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神情在心理学上称为非语言性交流。护理人员要学会控制情绪,时刻乐观、开朗、以此去感染病人,而切忌惊慌失措。神情可以在举动及目光中流露出来,特别应该注意。
(3)态度表现在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自身的仪表、风度、姿态等。和蔼的态度、甜美的语言、精湛的技术、严谨的作风会,使患者获得安慰、寄托,使其心情舒畅,对疾病的早日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行动一个人的行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绪,而护理人员的行动对病人有直接的影响。懒散、懈怠令人产生厌恶;轻佻、潦草使人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慌忙,冒失令人恐惧、疑虑。因此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应轻柔、庄重、淡定、认真,从言行举止上可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
(5)启迪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只是单纯询问,而应不断地用医学心理知识向病人作科学的宣传解释,给病人以启迪,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消除治疗的态度的错误观念,错误认识,使病人对待疾病治疗的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
(6)有针对性即强调个体化心理护理,一是因人而异,二是同一病人因时因地而异。病人心理虽有一定规律,然而年龄、性别、心理特征和病情不同,其心理活动差异很大。所以心理护理方法要灵活,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在对病人进行细致、客观的观察分析、采取灵活多样的具体心理护理。
3结论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仍表现不够,对心理护理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体会到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对绝大多数的病人是有效果的,并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临床上对患者的心理反应,要认真地观察分析,以便有效地实施心理指导,是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护士职责,应贯穿临床护理全过程。心理护理就必须通过观察、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去掌握病人的特点及心理状态,因人而异的做好心理护理。这就要求护士在在护理实践中注意磨练自己的性格,加强自身修养,逐渐培养自己责任、勤奋、坚毅、认真、忠诚求是的良好气质,做到忠于职守、忠于患者、刻苦学习并掌握心理学知识持之以恒地开展好心理护理。总之,心理因素与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视角下的医学心理学教学模式5
引言:
儿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果不重视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会使儿童消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对儿童的性格、心理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儿童的心理疾病。这就要求在儿科医疗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传统的治疗方式,同时应该注意借助心理辅助治疗的方式,从而保证儿童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儿童时期心理自我调节水平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弱,现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在儿科医疗过程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由于儿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使得经常会出现消极的治疗态度,通过研究发现在各个年龄段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时期的心理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生儿时期,由于新生儿时期还不具备说话的功能,因此新生儿时期与外界的交流方式主要是哭,通过自己的哭声来传达不同的心理变化,这个新生儿时期的心理变化大部分与受孕母有着极大的关系,受孕母的情绪、心理变化都会对新生儿产生影响。(2)婴幼儿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心理情绪拥有20多种,并且处于感觉动作的思维阶段,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变化主要是受父母情感交往的影响,父母密切的情感交往容易给婴幼儿带来安全感,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父母在婴幼儿时期注意避免对儿童造成心理阴影。(3)学龄前期,学龄前期的幼儿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心理情绪逐渐完善,但却由于大脑思维还未发展完善,使得这个时期的儿童容易受心理情绪的影响和支配,控制自己行为能力较差,从而做出一些过于兴奋和激动的事情。学龄前期的儿童在接受医学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父母的溺爱极易害怕打针而产生恐惧心理,在这个时期的儿童的心理问题极易对儿童的性格造成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增加心理辅助治疗。(4)学龄期,这个时期的儿童逻辑思维较为完善,对周围的事物拥有自己的判断力,能够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理变化,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身的行为控制力越来越强,在接受医学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有很好地配合,但从临床表现来看一般会易产生焦虑和急躁的情绪,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周围人际关系的影响所致。
2、注意缓解儿童得病时家长的心里情绪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家庭都仅有一个小孩,因此这就造成了对当前儿童过分溺爱的现象,当儿童患病时有的家长甚至回避儿童自己更需要心理安慰。受父母情绪的感染,直接会影响到患儿的治疗情绪,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在进行患儿的医疗过程中注意采取方法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有些家长为了让患儿尽量少的接受打针等一系列的治疗方式,在还没有了解病因的前提下往往会急于求成,希望通过更简单有效的方式来根治儿童的病症,这将直接影响患儿接受治疗的积极情绪,使患儿心理产生一种抵触心理,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患儿进行治疗就必须解决患儿家长这种因心理性应激而产生否认的防卫反应。
3、缓解患病儿童心理问题的意见
由上面叙述可知,当疾病发生时往往会使患儿产生各种的心理问题,若是对这些心理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容易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对患儿的性格产生影响。因此这就要求这对患儿采取医疗治疗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对患儿的心理以及患儿家属的心理做一定的辅助缓解和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本文针对通过心理学辅助的治疗方式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1)幼儿儿科医疗的对象年龄较小,针对一些流感之类的病症往往不会在短时间内治愈,因此在日常的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患儿产生消极情绪,及患儿不配合治疗的现象发生,这就要求医疗工作人员注意日常的治疗过程尽量轻柔及对患儿的态度尽量和蔼,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对患儿进行恐吓、责备等心理刺激,培养患儿积极接受治疗的态度。(2)针对以上描述可以发现,家长的行为和情绪往往会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心理变化,因此首先就要做好家长的心理工作,通过患儿家属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引导来保证欢而良好的心理治疗状态。(3)良好的医院环境会对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产生影响,医院在提高自身医学水平的过程中,注意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同时注意为患儿的户外活动提供场所来缓解治疗所带来的心理压力。(4)在对患儿的治疗过程中,由于经常会受各个方面的影响,经常会产生心理变化,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的增加心理暗示或鼓励,提高患儿的治疗积极性,对患儿的治疗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在对患儿的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医院工作者与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关系,注意与患儿主动进行交流,从而赢得患儿的信赖,增强患儿治愈信心。
结语:
有效的心理辅助治疗方式能够培养患儿稳定、积极地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治愈信心,同时还有助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医学心理学在儿科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希望会通过心理干预的辅助治疗方式对患儿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