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纳兰容若诗词【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47852

【导言】此例“纳兰容若诗词【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纳兰容若诗词【第一篇】

[关键词]纳兰性德;纳兰词;金缕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79-01

“有人说,十七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性德的。一个乃一代英主,雄韬伟略;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只是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令北京城的星空暗淡了许多。”[1]康熙二十四年,纳兰性德在跟随皇帝南巡后回到北京,不想突染重疾,至此一病不起。1685年5月,年仅三十一岁的纳兰性德溘然长逝。在他身后留下的仅有三百四十二首“纳兰词”。也正是这“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三百四十二首词作,积郁了纳兰性德一生的苦乐情愁。

一、恰与花神供写照:以花喻人表心事

说起《金缕曲》便不得不提到中国词史上的一件盛事――秋水轩唱和。公元1671年,时值康熙十年,词人周在浚下榻京城孙承泽的别墅秋水轩。周在浚寓居秋水轩后,“一时名公贤士无日不来,相与饮酒啸咏为乐”,其间接连举行了多次唱和活动,并一直持续到年末,当时词坛名士纷纷加入唱和之中,“见壁间酬唱之诗,云霞蒸蔚,偶赋贺新凉一阕,厕名其旁”,而秋水轩唱和也波及全国,一时藻制如云。当时,年方十六的纳兰性德虽并未参与到秋水轩唱和之中,但也用“秋水轩韵”填过一首《金缕曲》: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澹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G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t裘典。休便把,落英翦。

参与秋水轩唱和的词人多为名流,身份复杂。有的持遗民立场,不与新朝合作;有的先仕明,后仕清,是贰臣;有的是朝中新贵;还有的有意于功名,却仕途坎坷。因此秋水轩的唱和之作多是悲凉惆怅的,容若此篇既用秋水轩旧韵,自然便少不了悲凄清丽,不无惆怅。

二、当时只道是寻常:长调悼亡最凄苦

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发妻卢氏的离去对容若而言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以至于此后,容若的词风也因此而转变,与原先的悲戚惆怅相比,卢氏离世后的纳兰词作中更多了一层孤独和悔恨在其中。最早流行于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句便令多少读者潸然泪下,而堪称纳兰性德“悼亡”代表作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里那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轻声叹息又令多少人为之动容。此番情义,本已是凄苦满怀,倘若加上《金缕曲》本身就有的那份缠绵,如此歌来,便又是另一种心伤: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此恨何时已”,以问句开篇,不仅没有突兀的感觉反而在一开始就将读者的心情打入无限的沉痛当中。而这样一个叹出百般无奈的问句,也道出了自卢氏去后心中的那份思念从未停止。只这一句,问出了容若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继而道明时日:“葬花天气”。此处“葬花”二字一语双关,既是写眼前的时令,又暗喻卢氏之故如春花凋零,甚是感伤。擅用典故是纳兰词的一大特点,而此篇也毫无例外地多处借用典故。窃以为最妙的应是“钗钿约,竟抛弃”一句。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言:“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于是,容若此处借钗钿指代夫妻之间的盟誓。“竟抛弃”既是埋怨卢氏早于他逝去,更是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深情所在,进一步理解,词人更待身后重续钗钿之约。词的最后以“再缘悭、剩月零风里”做结,“剩月零风”的说法更是使得全词的哀婉凄厉环绕不绝。

三、酒洒青衫卷:狂傲只因挚友生

纳兰词大都词情凄苦,充满抑郁哀伤之情,这与词人的家世出身看来确实并不相合。传说其父明珠罢相后,在家中读起《饮水词》忍不住老泪纵横,叹息道:“这孩子他什么都有了啊,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快活?”[2]而其挚友顾贞观便曾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中的情深意远。

说起纳兰词中与友情相关的词篇,顾贞观在《纳兰词・原序》这样说道:“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骚雅之作,怨而能善,惟其情之所钟为独多也。”在这些赠友抒情的词作当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名篇《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词以凄婉缠绵著称,但这阙《金缕曲》中却绝无儿女情长之气,全词直抒胸臆,不假修饰地表达出真挚的友情。《饮水词》中,容若与顾贞观的交酬之作并不仅于此,现在收录的纳兰词当中,仅是赠与顾贞观的词作就有13篇,数量之多情感之真切无不令人赞叹。在《金缕曲・简梁汾》中,容若直言道:“知我者,梁汾耳。”显然,在容若的内心,对于顾贞观的信任和依赖,早已不仅仅是朋友两字可以形容的了。

四、何事添凄咽:以史谏友表深情

纳兰论词推尊《花间》、《尊前》,而所自作亦以言情宛转的小令见称于世。但长调《金缕曲》中却屡见慷慨悲凉之作,这些词作除咏物词一阕、悼亡词一阕外,其余均为与友赠答之作。而这些赠答词中,在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及对朋友的劝慰之余,也借以抒发自身未能达成的志向。且看这曲《金缕曲・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全词最精彩的部分在于词的下片,作者举出史上不愿在朝为官却过着潇洒不羁生活的古人来劝慰:一是列举范蠡协助勾践灭吴国后隐居太湖之事,二是借汉朝严助 “厌承明之庐 ,劳伺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其事。通过吟咏其事,词人发出感叹:“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 、吹冷长安月”。“长安月”也就是古今之人对到京城人仕施展抱负的向往罢了,其实入京城祸福难料,他们也就是过眼云烟而已。如西风吹冷的“长安月”。由此词人劝慰朋友“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让他不必对小小的失意耿耿于怀。

参考文献

[1]刘东黎。北京的红尘旧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纳兰容若诗词【第二篇】

1、顾贞观当年为了营救一个朋友而来投奔纳兰,却与他成为了最好的朋友,纳兰为其写一首著名的金缕曲,赠梁汾。

2、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来源:文章屋网 )

纳兰容若诗词【第三篇】

倚在窗旁,我将流连在书中的最后一缕目光收回。空旷的房间里,我听见一声轻微的叹息,或悲或忧。闭上眼,睫毛轻颤,书中的故事太过凄婉,我竟无法言说灵魂深处那时而颤动的感觉。所有的所有,至唇启时,只化作一声清唤:“纳—兰—容—若—”

容若,他的字,亦是他的诗。纳兰容若,连在一处,便是一阕永驻秀词。山月清绝,风月萦怀,这四个字的名字,叫多少人念了一生,痛了一生,伤心了一生。看尽过客千帆,走遍漠北江南,依旧解不开心中的一斛清愁。

为官者,是不该多情的。而纳兰却是天生情种。生于富贵流年之家,却钟情山鸟岁花;注定承袭祖辈道路,却走向风月缠绵。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家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翰海沙。”

——纳兰容若《采桑子》

这首写雪的诗,仿佛上苍预知在前,写尽了容若的一生。

雪漂泊无依,居无定所,本不该是君子所喜爱的。而雪降于苍穹,凝结天与地,又灭于苍穹,无欲亦无所求。雪的美与魅便在于,于孤绝寒冷至极时无声无息却耀眼的绽放。纳兰的美与魅便在于,于寂寞虚无之至时无所慰藉却在其诗词王国中肆意地驰骋。

雪无根无芽,却不属凡尘,一生孤傲,不似人间娇柔秀气的花。纳兰无欲无求,不追求繁华,一世清高,不似时间贪婪庸俗的人。

“烛光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

他的初恋从表妹被禁入深宫那一刻而告终,而如今更甚者,发妻已逝。

回忆了了,冷气入侵,单薄的被子承载不住偌大的寒。从深爱到死别,从伤口愈合到再度撕裂,当年翩然如玉的少年,已清减得憔悴不堪。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词》

假若人生的所有都停留在初见的那一瞬,只有初见的欢喜,惊诧,温柔,芬芳,还有微红的脸庞,以及胸腔那颗乱了节拍跳动的心,那么一切是否能同最初的时光那样美好呢?

可是这样美好的愿望,却出自太过凄怆的后来。

纳兰容若诗词【第四篇】

关键词纳兰,约翰弥尔顿,悼亡,凄婉,爱别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所谓“哀莫大于死别,悲莫大于生吊”,“多情自古伤离别”,爱情中有甜蜜也不乏痛苦,而最痛苦的莫过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死别,正如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逝者已去矣。纵观《浣溪沙》与弥尔顿《悼亡妻》,二者都浸染着诗人对亡妻的刻骨铭心的爱恋与思念,但不同的文化,哲学,宗教背景使得伤逝的主题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和色彩,体现出异样之美。

一、不同的身世,相似的不幸

根据史载,卢氏因难产匆匆离世,纳兰容若与卢氏三年的夫妻生活,举案齐眉,恩爱非常,这样的恩爱生活也只能叹一句“只道当时是寻常”,这种别离之苦令容若的哀伤入骨,容若此后的九年人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亡妻卢氏。这首《浣溪沙》便是其中一首在痛失爱妻之后,追忆往日,哀叹今日的沥血之作,其文中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

弥尔顿《悼亡妻》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悼亡诗,也是弥尔顿所作的唯一的一首爱情诗。第一个妻子病故后,他在1956年又娶凯瑟琳伍德科可为妻,两人婚后极为恩爱,不幸的是两年后她死于产褥。于是弥尔顿写下此诗通过叙梦来表达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以及对她的无限缅怀。

二人的作品从字面意义看所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即都是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二人对亡妻的思念追忆一样的情深意切,在作品中诗人都流露出自己的悲切之感,表达了伤逝的主题,同样地寂寞难奈与凄凉。

二、两种别样哀叹,一样刻骨心酸

1. 意象选择:“身边事,儿女情”与“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由于意象上的差异受,中西文学的艺术风格有不同取向,中国多为现实主义,而西方多取浪漫主义。从纳兰和弥尔顿悼亡诗的意象选择看,二者各呈特色。纳兰的《浣溪沙》一词中意象选择带有极普遍的特征,用平白话语道出他们伉俪二人平常的生活场景。如“沉思往事、读书、泼茶、当时只道是寻常”,读来直如白话,用在词中形成其平易流畅的特点,“以浅语写真情”,用最细微最容易忽略的生活细节来突现最朴实最体贴的深情。而弥尔顿的悼亡诗中则意象多为幻想和想象性意象,意象选择自由,范围极广,想象丰富,绵延古今,没有局限于生活中的现实意象。

2. 内容侧重:“善”与“美”

中国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评判也多是道德品德这一角度去加以定性的,而西方评判女子的角度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聚焦在道德伦理层面,它主要注重女子的貌美才美。“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中纳兰以细腻的笔触追忆了妻子与自己相濡以沫,休戚与共的人世间最体贴的情谊,从而表达了亡妻走后自己无限的情思和对永逝之爱的绵绵追忆。

而在《悼亡妻》,弥尔顿歌颂妻子则侧重突现一个“善”字,他不仅歌颂亡妻的德美,更关注赞扬她的貌美与才美。诗中他对妻子的外貌和品质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他仿佛看见爱妻“穿着心地那样纯洁的白衣”,心灵与外貌都纯洁如初,像天堂里的圣女。这种美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比拟的,给他带来的愉悦之情也是无法代替的。

3. 感彩::“他生未卜此生休”与“在天愿作比翼鸟”

纳兰词中的“悲痛欲绝”与弥尔顿诗中的“悲中有望”的感彩究其原因是中西文化不同的生死观所致在感彩上,纳兰在词中传达的是一种悲情,面对无情的“西风”、飞落的“黄叶”、黯淡的“残阳”,不由地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全词哀伤凄婉,出语悲苦,可谓一字一泪,不由得让人黯然神伤,正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读者只能沉浸在诗人的巨大悲痛和深切哀伤中。

而弥尔顿悼亡诗传达的情感则是悲中有慰,痛苦中还有一线希望,相信来生彼世,把乐土天堂看作幸福的归宿,给读者的感受是哀而不伤,情致相对纳兰的《浣溪沙》较为温和,在《悼亡妻》中弥尔顿在悲伤的同时流露出一种安慰,一份宁静,一线希望。虽然是在幻梦中,却分明看到平和善良美丽的爱妻死后已升入天国,她短暂的生命已上升到永恒的新生。

中英由于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生死观------哀死和乐死。纳兰哀痛极甚,而弥尔顿认为死亡与生存之间有连续性,西方社会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故他们走的道路是先恋爱后结婚,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是建立在对外在世界的无限追求之上的。所以西方人结婚之后,夫妻双方依然是各自独然的,你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他们的这种文化氛围亦更能清醒地认识到死亡乃人生之必然,也更能激发他们对外在世界的探索对真理的追寻,这多少使弥尔顿在爱妻亡去后减轻了悲哀,增加了幻想。

三、结论

约翰弥尔顿《悼亡妻》与纳兰容若的《浣溪沙》两首血写的文字、发自灵魂深处的痛哭,真实地展示了生命的底蕴,让我们产生强烈地共鸣------ 一种伤逝,两处悲愁,同一棵缠绵藤,开出两朵凄婉花!通过在意象选择,内容侧重,感彩的比较,本文发现纳兰的悼亡诗多用日常生活的现实性意象,悼亡内容突现“善”字,歌颂妻子的美好品德,词文情感倾向于悲痛欲绝,如泣如诉;而弥尔顿的悼亡妻则多用想象型意象,悼亡内容突出“美”字,诗歌感彩悲中有望。同时,通过中西这两篇悼亡诗的比较,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他们各自的独特魅力,看到它们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差异。

参考书目:

[1] 《英美文学精要问答及作品赏析》胡宗锋。[M]. 西安出版社,2001

[2]《读诗有智慧 》赵仁 主编。 [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3]《20世纪英美诗歌导读 》张礼龙。[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英美经典诗歌阅读与欣赏》NICOLAS H. NELASON.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纳兰词漫笔 ”张宗刚。《古典精读》.[J].200805期 第27页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847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