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12个Excel函数公式整理(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78985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12个Excel函数公式整理(优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EXCEL函数公式大全【第一篇】

一、 说教材

本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零起点)第24课和25课的内容。

从教材的结构上看,本节课的内容一是公式,二是函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前面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又是前面内容的完善和深层次发展,环环紧扣。

从地位上看,公式和函数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完初识Excel、创建数据表、编辑数据的基础上来学习公式和函数,学习好公式和函数对今后的数据的排序、筛选图表呈现关系起到铺垫的作用提供的数据计算的前期知识。另一方面,对于整个EXCEL的数据处理而言,它又是一个基础。在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运算都可以通过Excel的公式和函数来解决,实用性很强。本次说课学生已经学习了24课Excel公式的基础上来学习Excel函数。

二、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我校的学生有零起点的和非零起点的学生差异性较大,因此在教学策略上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Excel中数据区域的表示,(2)理解EXCEL中函数

能力目标:(1)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2)正确合理的安排上网时间。

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Excel中函数的使用;单元格区域、运用公式和函数计算。

四、 教法、学法

1、 教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创新教育所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以任务作为驱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即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通过对上节课的知识的复习引出任务,以三个任务贯穿整节课,任务难处由易到难,学生操作由模仿到探究再到自主完成。并以问题贯穿始终,激发学习兴趣。

演示讲解:教师通过对任务一的讲解和演示教会学生插入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软件的提示来学习未知函数的功能。

归纳总结:由于知识点由设问一个个引出,没有形成系统,也没有高度概括,讲完函数时都要归纳一下前面的知识点,理清学生思路,形成知识脉络。

2、 学法

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EXCEL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对于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已有初步的了解,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试着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观察、对比、分析法——通过观察和对比教师操作,从模仿教师操作到掌握函数插入方法,阅读分析软件的提示来学习新的函数的功能。

2.探究、讨论、合作学习法——在对《任务二》的平均分计算中,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任务一、二、三的计算练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本节课我主要借助于以下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含广播教学软件的多媒体机房一个,多媒体课件一个。

五、教学过程

通过投影展示我们网民的数量和年龄,激发学生兴趣。给出结论青少年占了网民数量的绝大部分。下发任务一,通过复习自动填充柄和单元格地址的知识引出任务。教师讲解演示插入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软件的提示来熟悉函数的功能。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操作来完成任务一,体验函数的快捷和强大的功能。

在学生体验的函数快捷和方便之后,趁热打铁下发任务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教师的介绍和讲解。学生自主探究平均值函数的使用,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来完成。在任务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广播集中讲解。

接下来根据实际的要求,数据表有所改变,下发综合任务,综合任务要求所有同学需要利用公式完成最大值、最小值和总上网时间的计算,思考评上网时间除了利用平均值函数计算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本任务及照顾到了所有学生最基础的操作,也照顾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拓展训练。

六、说课总结

1.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活跃了身心。

2.依据教材,又对教材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提炼,内容精简,以点带面,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全过程以“任务”驱动,以问题贯穿始终,以讨论、探究、练习等多种形式,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在任务的设置上由易到难,从任务的知识点设置上即有广度也有深度。任务贴近生活,增强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12个Excel函数公式整理【第二篇】

1、动态获取A列最后一个数字

=LOOKUP(1,0/(A2:A100>0),A2:A100)

2、不重复个数公式

=SUMPRODUCT(1/COUNTIF(A2:A7,A2:A7))

3、提取唯一值公式

=IFERROR(INDEX(A:A,SMALL(IF(MATCH(A$2:A$7,A$2:A$7,0)=ROW(A$1:A$6),ROW(A$2:A$7)),ROW(A1))),"")

4、中国式排名公式

=SUMPRODUCT(($D$4:$D$9>=D4)*(1/COUNTIF(D$4:D$9,D$4:D$9)))

5、提取字符串任一位中的数字

A1的值为 ,截取结果:

数组公式:{=LOOKUP(9^9,MID(A1,MATCH(1,MID(A1,ROW(1:9),1)^0,0),ROW(1:9))*1)}

6、金额大写转换公式

=TEXT(LEFT(RMB(A2),LEN(RMB(A2))-3),"[>0][dbnum2]G/通用格式元;[<0]负[dbnum2]G/通用格式元;;") & TEXT(RIGHT(RMB(A2),2),"[dbnum2]0角0分;;整")

7、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假如A2中是应税工资,则计算个税公式为:

=5*MAX(A2*{,2,4,5,6,7,9}%-{21,91,251,376,761,1346,3016},)

8、一对多查找包含公式

=COUNT(FIND({"AAA花苑","CCC龙廷"},A2))

9、Vlookup多表查找公式

工资表模板中,每个部门一个表。

在查询表中,要求根据提供的。姓名,从销售~综合5个工作表中查询该员工的基本工资。

方法1:

=IFERROR(VLOOKUP(A2,服务!A:G,7,0),IFERROR(VLOOKUP(A2,人事!A:G,7,0),IFERROR(VLOOKUP(A2,综合!A:G,7,0),IFERROR(VLOOKUP(A2,财务!A:G,7,0),IFERROR(VLOOKUP(A2,销售!A:G,7,0),"无此人信息")))))

方法2

=VLOOKUP(A2,INDIRECT(LOOKUP(1,0/COUNTIF(INDIRECT({"销售";"服务";"人事";"综合";"财务"}&"!a:a"),A2),{"销售";"服务";"人事";"综合";"财务"})&"!a:g"),7,0)

10、Sumif多表求和公式

工作表名称常常是不规则的,如下图所示

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用宏表函数取得表名

公式 - 名称管理器 - 新建名称 - 在新建名称中输入名称“sh”,然后“引用位置”框中输入公式:

=MID((1),FIND("]",(1))+1,99)&T(now())

最终公式为:

=SUMPRODUCT((SUMIF(INDIRECT(sh&"!b:b"),D2,INDIRECT(sh&"!c:c"))))

11、筛选后连续序号公式

插入辅助列,输入公式 =1。加入这列是方便在序号列使[]用公式统计行数。

在序号列输入公式

=SUBTOTAL(2,B$1:B2)

12、用QQ聊天的excel公式

=HYPERLINK("tencent://Message/?websiteName=q&Menu=yes&Uin="&C3,"点击联系他")

EXCEL函数公式大全【第三篇】

我说课的题目是《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结构上看,本节课的内容一是公式,二是函数,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引用贯穿其中,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前面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又是前面内容的完善和深层次发展,环环紧扣。

从地位上看,它是国家一级考试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与EXCEL前面所讲的单元格地址紧密联系,又是它的延续;另一方面,对于整个EXCEL的数据处理而言,它又是一个基础。在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运算都可以通过EXCEL的公式和函数来解决,实用性很强。

(二)教学目标

由于本节课内容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依据教材分析和大纲要求,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EXCEL中公式与函数、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概念。

2、技能目标:

掌握公式、常用函数以及自动求和按钮的使用,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大纲,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公式的使用

2、EXCEL中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引用

3、常用函数的使用

根据本节课的重点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于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理解与引用有一定难度,容易出错,而且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公式与函数的正确运算,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

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概念与引用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创新教育所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以任务作为驱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即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设问法——在公式等知识点的讲解时,安排不同的任务,增强感性认识,并以问题贯穿始终,激发学习兴趣。

2、自学法、图示说明法、探究法、演示讲解法——公式采用自学法,相对地址采用图示说明法,绝对地址采用探究法,函数采用演示讲解法,其中贯穿讨论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归纳总结法——由于知识点由设问一个个引出,没有形成系统,也没有高度概括,讲完公式与函数时都要归纳一下前面的知识点,理清学生思路,形成知识脉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依据不同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将上述教学方法灵活适宜地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三、说学法

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EXCEL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对于老师所展示的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印象深刻,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根据“实践是知识的源泉”这一方法论,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试着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观察、对比、分析法——在对相对地址概念的教学中,诱导学生观察复制后的公式有何变化,再与源公式进行比较,分析EXCEL是如何根据源公式自动推导出其它公式的,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探究、讨论、合作学习法——在对《任务二》的百分比计算中,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任务一、二、三的计算练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所学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我主要借助于以下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含熊猫电子教学软件的多媒体机房一个,连计算机的大屏幕投影仪一个,多媒体课件一个。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课堂练习、xls”文件分发到每台学生机的桌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此我在上课开始呈现目标,展示,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唉?!这不是我班的学习成绩表吗?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回顾单元格地址的概念,明确其在EXCEL运算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出问题:“怎样计算总分?”,引发学生思考,形成学习动机。这个导入过程,需要花费1分钟时间。

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而EXCEL的公式运算比较简单,在这一环节,我安排学生进行自学,这样学生就会根据屏幕的有趣提示积极地投入到公式的运算当中去。从中体会到EXCEL运算功能的快捷与方便,从而激发学生与WORD表格公式计算相比较,区分不同,以旧引新。最后,回放两个学生的运算结果,进行点评,强调注意事项,就使公式这一知识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得到领悟。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我们注重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结果”。为此,我让学生观察刚刚复制的公式有何变化,从而提出问题:“为什么计算机能自动根据源公式推导出其它公式呢?”引发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那么不论是否有结果,学生都已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辅以图示说明,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将相对地址这个概念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从而使这一难点得以突破。

职高一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和思维能力也比较强,他们不喜欢老师把意识强加于他们,喜欢尝试和摸索。认知主义也倡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内在结构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依据这一理论,我以“任务二”做为驱动,让学生完成《某国家收入情况统计表》中的百分比计算,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为什么会出错?然后根据屏幕提示展开进一步讨论,最后,在教师引导下,找到错误的根源,进而引出绝对地址的概念。老师虽然只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却使这一难点得以分解和突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时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将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进行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深化。

课程进行到这儿,要让学生对公式运算进行一下归纳和总结,理清思路。

接下来,向学生展示公式运算的其它场合,进一步了解公式运算的其它形式。让学生体验到EXCEL公式运用的广泛,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实际意义,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对于最后一个知识点——函数,学生自我学习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还是采用传统的演示讲解法,以“任务三”中的合计计算为突破口,提出问题:“这时用公式求和麻不麻烦?如果对一千个一万个数求和怎么办?那么就由公式运算的弊端引出函数讲解,过渡自然。将步骤、格式、常用函数功能介绍溶合在一起,讲解精炼,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清晰的认知效果。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教师的介绍和讲解。为此,我把剩下的运算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时老师下去辅导,解决学生认知过程当中还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最后,转播回放几个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达到正确认知。

至此,基础知识介绍完毕,为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所提高,简介求和技巧。(整个教学过程需要40分钟)

(三)总结:(展示板书设计)。(3分钟)

(四)布置作业:(1分钟)

对于混合地址,由于不常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上网查询有关资料进行学习。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自己的特色在于:

1、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活跃了身心。

2、依据教材,又对教材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提炼,内容精简,以点带面,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以多媒体教学系统为辅助,全过程以“任务”驱动,以问题贯穿始终,以讨论、探究、练习等多种形式,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开放性和探索性。

4、课堂练习设计典型,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贴近生活,增强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学即所用。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excel表格公式【第四篇】

一、INT取整

对于正数,截掉小数取整

=INT() 结果为 12

对于负数,截掉小数再 -1 取整。

=INT(-) 结果为 -13

二、TRUNC取整

对于正数和负数,均为截掉小数取整

=TRUNC() 结果为 12

=TRUNC(-) 结果为 -12

三、四舍五入式取整

当ROUND函数的第2个参数为0时,可以完成四舍五入式取整

=ROUND() 结果为 12

=ROUND() 结果为 13

四、整数位取整

当ROUND函数第2个参数为负数时,可以完成对整数位的四舍五入取整。

=ROUND(,-1) 结果为 1530

=ROUND(,-2) 结果为 1500

=ROUND(,-3) 结果为 2000

五、向上舍入式取整

只要数值大于1,都可以向上进一位。这个功能ROUNDUP函数可以实现

=ROUNDUP(,0) 结查为 13

=ROUNDUP(,0) 结果为 13

=ROUNDUP(,-1) 结果为 20

六、倍数舍入式向上取整

Ceiling 函数可以实现向上倍数舍入取整,即向上指定数值倍数舍入

=CEILING(3,5) 结果为 5 (5的1倍)

=CEILING(8,5) 结果为 10 (5的2倍)

=CEILING(8,3) 结果为 9 (3的3倍)

七、倍数舍入式向下取整

FLOOR 函数可以实现向下倍数舍入取整,即向下指定数值倍数舍入

=FLOOR(3,5) 结果为 0 (5的0倍)

=FLOOR(8,5) 结果为 5 (5的2倍)

=FLOOR(8,3) 结果为 6 (3的2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78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