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94713

【导言】此例“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关键词:古籍文献数字化 学科建设 古籍整理 古籍保护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广博精深,古籍文献蕴藏着我国五千年历史的全部智慧精髓,它不仅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传统明证,也是中华民族的立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古籍文献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以及艺术代表性,对研究我国古代的社会风貌以及生产、科学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好好加以保护,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古籍文献数字化,有效地保存了我国现存的古籍资源,并借助信息技术,以发掘其中隐含的知识内涵,为我国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因此,将古籍文献数字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体系来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1 古籍文献数字化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古籍是特殊文献,既具有罕见的史料价值,又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其中有些孤本、珍本,纸张已经变质变脆,而作为文献资料的古籍不可避免地要供人阅读。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又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就成了古籍收藏单位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古籍数字化以后,读者可以通过光盘或者网络浏览阅读善本,可以任意查找珍本书籍,避免了直接翻阅古籍的诸多不便,从而解决了古籍保存和使用的矛盾。古籍文献数字化,是保护和传承古文献最有效的形式,也是古籍整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古典文献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吸取诸如文化人类学、阐释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区域社会史等学科的成果,拓宽研究视野。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国学研究的基础。它支撑了众多以古代文化学术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科的研究工作,促进了它们的持续良性发展。同时,中国古典文献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只有以各学科的知识积累为基础,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内容,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古典文献学界要以接纳、包容的心态,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加强同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学者的联系,共同促进学术事业的发展。

2 古籍文献数字化学科建设的现状

当今,Internet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作为一种全新的文献存在方式,数字化古籍文献,经过短短十数年的发展,已经向我们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契机。

基础理论研究缺失

古籍文献数字化理论的研究薄弱,尤其是系统理论缺乏。当前,有关古籍文献数字化的研究,过多地集中在对古籍文献数字化资源的调查和利用上,深层次的理论探究涉及较少。对于古文献资源来说,古籍文献数字化,只是技术手段上的革新,其本质上仍然属于古籍整理之范畴。古籍文献数字化,也面临着版本选择、文字校勘、文献考证等古籍整理的基本环节。所以,从事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的相关人员,须具备古文献学的基本知识。

技术手段革新

古籍文献数字化,主要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大型数据资源库,藉以揭示古文献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古籍文献数字化的相关技术也日渐成熟,且取得的成就十分突出。

从数字化古籍文献利用的角度看,信息化的古籍产品呈多元、自主开发的态势,这样就使读者获得了更为广阔的阅读、科研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查阅方式及学习模式。故引入数字化技术,是古籍文献再生性保护的必然趋势。

学科队伍的不作为

一方面,由于古籍文献数字化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与之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大多着眼于古籍文献数字化项目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带来重复选题、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从事古文献研究和史学的学者,虽认为数字化的古籍文献有益,但却不作为;真正投身于古籍文献数字化规划项目事业、推动古籍文献数字化进程的学者,却是图书馆、信息管理学界之人士,此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古籍文献数字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3古籍文献数字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成立的根据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古籍文献数字化”,是指以古籍文献为对象进行的数字化工作,它包含了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古籍文献”,二是“数字化”。我们在探讨“古籍文献数字化”的研究对象时,就必须从这两个基本要素以及二者的结合上入手,并考察古籍文献数字化是否具有特殊的研究领域。

作为文献的一种类型,古籍的数字化与其他文献的数字化相比,有共性,但也有其个性。古籍的个性,体现在其特殊的外观和历史文物价值上。为了体现这些个性,需要我们采取一些特殊的加工手段和技术措施。因此,根据古籍的特点来进行数字化,是“古籍数字化”学科的研究对象,更是提高古籍文献数字化水平最主要的途径。

古籍文献数字化,应根据古籍的特点来进行,并通过数字化的操作过程,对古籍文献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重组。

将古籍的特点与数字技术的特点相结合,既要充分考虑古籍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让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古籍文献,保持原有的文化特征与内涵;同时又要考虑数字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对文本和信息处理的过程,让后者所具有的信息分析、聚类以及海量信息处理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过去必须用人工进行处理的事情,甚至是人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让计算机来处理,实现从古籍影像的数字再现到古籍内容的分析、聚类,从单种古籍内容的处理到海量文献的综合处理,从简单的文本转换到信息重组甚至知识挖掘,这将是今后古籍数字化学科重要的研究领域。

学科性质

古籍文献学,吸收了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博采众家所长,以全新的视角,将古籍文献作为一种数字信息资源,动态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诠释传统古籍与人类社会文化繁衍之间的交互关系。 转贴于 古籍整理是对古籍原文的整理加工,以便于人们阅读与研究。从学科体系上看,古籍整理从属于文献学,文献学是“把整个古籍整理工作统统包括了进去,可见文献学全部内容之庞大”。因而,将古籍数字化定位于古文献学的分支学科,使之从文献学与信息技术交叉的角度,来审视古籍整理领域中特有的现象与规律,并形成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意义十分重大。

古籍文献数字化的重点,在于计算机技术同古文献学的融合,它不是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融合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升华,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古籍数字化的角度来看,是研究新技术、新环境下的古籍整理的问题;而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是研究、拓展数字技术在古文献学中的应用。因此,古籍文献数字化,实际上要涉及到古文献学、古籍整理、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具有十分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对古籍文献数字化学科可以这样描述:古籍文献数字化学科,是研究古文献在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的特质和规律,指导数字技术在古籍整理领域中的应用,以优化信息环境下的古文献学科研究领域。

4 古籍数字化学科的研究内容

古籍文献数字化,不仅是技术条件下的古籍整理方式的一种尝试,更在于它是一项跨越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科学领域上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旧有典籍的数字化进程,古籍文献数字化涉及众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并将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结构框架。

古籍数字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其初创期可以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数字化古籍整理学

古籍数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仅是文献载体的转换,还包括对古籍的版本考证、文字校勘、史实考订、目录编纂等工作,其制作过程的本身仍然是对古籍进行整理。可以说,整理工作的好坏决定着古籍数字化的质量优劣。因此,数字古籍也必须遵循古籍整理的一般过程和相应规则,而探究技术条件下古籍整理的独特规律将有助于古籍数字化的进一步研发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是我国特有的、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处理中文信息的技术,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不小进展。但古籍文本的信息处理,既包含古籍外部体式或内容的数字转换和再现,如页面的扫描、文本的数字化转换、光学字符识别以及版式还原等,还包括文本数字转换后的应用,如智能检索、内容关联等。其共性与个性的把握,需在中文信息处理范围内专门引入特定的古籍处理范式。

古籍数字化管理理论

古籍数字化的管理理论,是指对古籍数字化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实行有效调控的理论。它涵盖了对古籍数字化成果及产品的预测、决策和评价的研究,古籍数字化的管理体制和开发机构的研究,古籍数字化从业者的素质及技能的研究等。针对古籍数字化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古籍数字化实践活动的效率,更在于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古籍数字化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因此,必须加强对古籍数字化管理理论的总结研究,以给古籍数字化管理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5 结语

古籍文献数字化,不能只着眼于数字技术,或市场运作,其更加深刻的内涵在于,数字技术所承载的内容,这需要通过学科建设这一途径来完善其相关理论体系,从而折射出古典文献在内容上对于人们的使用价值,并成为活着的文化生命与民族精神传承资源。

参考文献:

[1]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李国新。中国古籍数字化资源的进展与任务[J].大学图书资料学报,2002(1):21-26.

[3]郑永晓。古籍数字化与古典文学研究的未来[J].文学遗产,2005(5):130-137.

[4]徐筱红。刍议高校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6(1):48-50.

[5]陈 力。中文古籍数字化的再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2):42-49.

[6]徐 清,石向实等。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深度开发[J].图书情报工作,2007(3):95-97.

[7]程 微。对我国图书馆古籍管理数字化的三点认识[J].图书馆论坛,2008(3):61-64.

[8]李明杰,俞优优。中文古籍数字化的主体构成及协作机制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0(3):34-44.

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2

1.原始记录性价值。古建筑档案是还历史面貌之依据。古建筑如同其他历史文物一样,一旦毁去,将无法挽回,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既能反映中华民族建筑风格又能反映出自身建筑特点的分门别类的古建筑档案体系,有利于对古建筑的维修、保养与利用。

2.依据凭证价值。古建筑的构造复杂,由于构件本身材质性能所限,再加以人为的破坏和自然营力的侵蚀等多方面的原因,古建筑必须经常保养维修,才能保护其年代久远[3]。为了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需要在研究古建筑遗物的同时,配合相应档案资料的研究,两者互相作证、互相结合可以使研究成果更为可靠,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必须重视档案资料,发挥其依据凭证作用,应当要求达到万一这一建筑物全部毁掉时,能根据档案资料加以复原的程度。

3.参考决策价值。古建筑档案在古建筑保护中除了具有依据凭证价值,还具有参考决策价值。如文化部门在研究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时,借助档案,便于了解古建筑的全貌与细节,或者对古建筑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规划建设部门在研究古建筑价值,衡量哪些古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是否应该保留修复、拆除或者改造时,借助档案,便于进行反复研究并作出科学决策;设计施工单位在修复或改造古建筑时,借助档案,参照古建筑过去原貌细节,便于制定科学的设计与施工方案[4]。

4.科学技术价值。中国古代有着领先世界的建筑技术,而作为这些技术载体的古建筑档案也是浩如烟海、富有特色。研究古建筑档案的科技价值,不仅对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筑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资料。比如通过现存的样式雷图档,就可以看出清代皇室建筑完整的设计程序,无论是宫殿、陵寝还是园囿,都是先由算房丈量地面,再由样房里以掌案为首的“样式雷”进行设计,然后是设计绘制地盘尺寸样,即立样图并估算工料,呈奏钦准,而后实施[5]。

5.文化艺术价值。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历史积淀,同时还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系,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当前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已日渐增强,在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维护中,古建筑档案在体现其文化艺术价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对木(石)构件的更换,对碑文的复原,对建筑雕饰的修补不仅仅靠工匠的技艺和经验,将档案的原始记录利用于此,无疑能更真实体现该物质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

二、古建筑档案工作

1.科学鉴定是确保古建筑档案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首要环节。古建筑档案鉴定是指运用古建筑和档案学的理论和技术,科学地判定古建筑档案的真伪、是否准确、价值大小等。由于古建筑形成时间长,设计、施工、实测、历史考证和现状调查各步骤间隔时间久,经手人员多等因素影响,档案中记载的信息,特别是古建筑实测、历史考证和现状调查部分档案的内容只有经过后人的鉴定方能确定其真实性。根据《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古建筑档案鉴定工作要在总建筑师或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和档案人员共同组成。上述“三结合”的组织形式,适应了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古建筑档案鉴定工作经验的总结。

2.全面收集是保证古建筑档案齐全完整的有效手段。首先,改变古建筑档案不齐全的被动局面,从古建筑测绘入手,积极主动立项开展专题研究,保证古建筑档案的齐全完整。古建筑测绘的基本原则是:弄清历史沿革,保持建筑风貌,据实测绘。具体要求是:据实精确测绘,做到图物一致,测绘语言统一,凡是原古建筑物已无遗迹或遗址,而由测绘者根据各类材料绘制的建筑图,应注明原由;测绘图中反映不清楚的,应以文字、图表作补充说明。实测内容包括:总平面图;单体平面、立面、剖面图;单体台基、结构图;节点大样详图;屋盖结构图;特殊结构用料情况、截面尺寸、图例等。测绘所附说明包括:古建筑物的历史沿革;所处地理平面分布位置;各个立面照片及局部照片;现使用单位及使用情况;文物保护等级及保护方法,维护管理等有关规则;名人参观记录及名人题词;事故报告及处理情况记录;今后规划设想。对于图纸、文字说明难以反映的应采用录像、照片等方式予以补充[6]。其次,除了实测和现场拍照外,多渠道地对相关历史文字和图片信息进行收集,如档案部门保存的档案、考古出土和文博部门保存的档案、地面遗存的石刻档案、古人今人的科技建筑汇编、以相关著作等保存的史志著述等,有利于全面收集到珍贵的档案资料。

3.现代化管理手段是保护古建筑档案安全的重要途径。古建筑档案的寿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内因即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如发黄、变脆、褪色等现象,尤其是经过复印的图纸和文字更难保存,二是外因即档案保存环境与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线、有害生物等都是影响古建筑档案寿命的因素。因此需要及时补救受损的古建筑档案,可采用防治结合的保护措施,一方面改善档案保管条件,防止或减缓自然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对档案的破坏;另一方面,运用档案保护技术对受损的古建筑档案进行修复、补救;此外,在生成古建筑档案时要注意对档案生成材料的规范要求,从源头上保护档案的安全,延长档案的寿命。另外要逐步实现双轨制管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将纸质档案数字化,既有效保护古建筑档案的实体,也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7]。

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3

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年)》与《“十三五”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6―2020)》聚焦的重点工程。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

科普展教是科技馆活动的核心基点,几乎所有的科技馆活动都围绕此开展。展览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场馆功能的发挥,是否能吸引观众、得到启发并取得积极收获,这离不开展览设计。当今展览设计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吸引观众眼球。

关键词:科技馆;工艺美术展览设计;运用

一、科技馆展览设计的特点和目的

科技馆的展览设计具有对现有科学发现成果展示及启发创造的特点,在展览设计时,就要求不仅是为了展览而简单设计,工艺美术的独特审美性将贯穿于整个展览中,从整体构架到具体细节,都将展项本身与美的创造相结合。

二、科技馆展览模式

科技馆的展览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类:固定展览模式、互动展览模式、情景展览模式及剧场展览模式。

三、科技馆展览设计的阶段

结合科技馆的展览模式,展览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概念设计、深化设计、施工设计及完善设计。

四、云南省科技馆“科学的探索”科普展览实践

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展览投资1000多万元的云南省科技馆“科学的探索”科普展览项目,是云南省单个科普项目投资最大的一次,也是我馆面对新馆建设一次锻炼的机会。

(一)展览主题

“科学的探索”科普展览

(二)展览目标

通过这个项目把省科技馆作为全省重点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提高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实现我省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展区分布

“科学的探索”科普展览共设计10个展区,100多件展品,分别为:

四大主题展区:“古代智者的探索之路”、“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宇航天地”、“信息及新能源技术”;六个配套展区:儿童天地、光影魅力、科学影视及表演、健康诊室、“梦工场”动手园地,军事高地。

(四)设计思路

以科学发展史为线,以重点项目和云南特色为点,来统筹考虑和规划设计;四大主题展区设计:

1、“古代智者的探索之路”,展示中外古代智者们的成就,展现古代人们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如:“仰望星空”、“算筹”、“倒灌”等展品的呈现。环境装饰设计上,我们考虑中国建筑元素的运用,如古代房屋建筑形式和古长城的体现,最终我们采用石膏板等材料,让古代皇宫的黄色墙面、棕红色窗格和长城城墙相结合的形式,作为第一大展区的装饰风格,展现我国古代建筑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2、“从实验室到工业化”,主要展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里,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学科在欧洲出现了对人类社会起深远影响的发现,比如电的发明。在环境设计上,即考虑独特的时代特征,也考虑与第一展区的结合,我们把思路放在两个展区之间交接处的通道上,采用石膏板制作一个圆拱门,在一展区这边的造型是我国长城上圆拱门的设计,进入二展区,回头望时则进入欧洲哥特式建筑上的圆拱门,利用圆形拱门为突破点,巧妙的将中西建筑风格连接起来。第二展区内部的原方形柱子,采取包裹的形式后,呈现给观众的是罗马柱造型,展现古代欧洲建筑风格。

3、“宇航天地”,从“鸟人”的出现到莱克兄弟的飞机,从人类第一次涉足太空到我国“神九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旨在让观众了解人类“飞天”梦想的实现过程,体验飞行原理,展现空间技术的运用;

4、现代信息技术及新能源新材料的运用,如“计算机工作原理”、“GPS定位原理”的展示,节能地板、太阳能、风能的互友菔镜日逐渐进入我们生活并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高新技术;

三、四展区的环境装饰设计上,我们觉得可以考虑统一风格,信息技术传播速度已是很快,再无明显的国界区分,“世界大同”的理念促使我们不在明显划分三四展区环境装饰风格,主题风格以现代、简约为主,颜色以蓝色为主,必要的地方采用石膏板隔断或是半透玻璃封闭。

六个配套展区设计:

1、儿童天地:充分考虑儿童的审美观,即清新、夸张、卡通等元素,我们在环境装饰设计上,采取与展品搭配、颜色纯净鲜明、赋予卡通元素的原则,运用石膏板和背胶写真,对整个区域墙体进行装饰,画面线条大胆,明快,让儿童步入其境,犹如真正进入“儿童卡通王国”;

2、光影魅力:该区域展品以人的正常视觉经验,与特制的展品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成相反的〈WWW.〉现象,有些“不可思议”;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该区域墙体保留原来样式,只在部分地方设计补充说明;

3、科学影视及表演:根据该区域功能,依然运用石膏板和背胶写真的方式,对整个区域墙面进行装饰,画面依然追求清新、卡通和夸张,满足播放内容和表演内容的氛围渲染;

4、健康诊室和“梦工厂”动手园地:区域位于两个相对且靠窗户的廊道内,因考虑都需要充足光线,两个展区都未进行大的装饰,只是对窗户间留下的墙面进行一些装饰画的张贴,如3D视觉画及与展示内容相关的宣传招贴画;

5、军事高地:“军事高地”及“宇航天地”展区里的“中国宇航历程”,为我馆工作人员自行动手布展的区域,脚手架搭建、墙体打孔、膨胀螺丝的安装,吊线连接,墙体装饰、展品摆放等,从材料购置到安装布置,均由我馆在编职工完成,以达到不会就学、现学现用、共同掌握布展技能的目的,为培养合格的科普展教人员而适时练兵。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79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