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德育论文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1885

【导言】此例“大学生德育论文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1

尽管红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但由于其特定的精神内涵与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题与任务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红色文化对于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仍然有时代价值。

(1)红色文化内涵的思想基础仍然是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

红色文化的红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我们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首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当前德育大学生的首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可以看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工作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

(2)红色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与大学生德育工作所秉承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首先,红色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英雄儿女追求国家独立、富强、文明的政治价值观;其次,建立一个对外独立、对内自由民主平等的中国,也是红色文化蕴含的政治价值和目标;再次,爱国、奉献,勤劳、勇敢也是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要求。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完整论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其实就是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阶级和阶层的先进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以红色价值观为基础,并结合新的时代变化而扩展提升出来的。因此,红色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追求也是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在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3)红色文化内涵的精神实质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价值也是一致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培育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水平高尚、崇尚民主、自由,法纪观念强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首先,我们可以发挥红色文化中的理论引导功能,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次,我们可以发挥红色文化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的导向价值,教育大学生志存高远,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有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再次,我们可以发挥红色文化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化功能,帮助大学生克服和抵御各种不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侵蚀,努力成长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遵纪守法的人才。

二、运用红色文化成果,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策略

红色文化反映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阶层的先进政治理念、政治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取向和教育目标是相通的,在新时期,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手段,综合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正能量作用。

(1)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要求,这要求高校要将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活生生的个人形象及真实的革命遗存等,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红色文化引入教学当中,借助红色文化生动、直观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二是要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作用的发挥。具体来说,要注意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重视红色文化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坚持课内和课外育人相结合。三是专业课教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课教师要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课教学中,视具体的教学内容高潮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进去,以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2)强化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

近年来,网络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亿。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占%。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②另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一份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报告披露,63%的大学生将互联网视作最为信任的信息来源。③可以看出,互联网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手段,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红色文化教育实效,非常有必要。首先,政府和社会要通过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减少网络上否定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歪曲中共党史、军史,污蔑革命先辈的各种有害言论,对各种有害言论进行引导、揭露与批判,让社会公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认清其真面目,认清其观点的实质与危害;同时,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通过建设各种红色网站、理论频道,加强对网络论坛的介入,旗帜鲜明地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和灌输,多给大学生传播正能量。其次,各高校也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创新红色资源教育模式。如针对大学生喜欢从各互联网站获取信息的习惯,高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建设红色文化专题网站,为他们提供各种红色文化的信息和资源;又如辅导员、团委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班级QQ群、班级微博、班级微信群等平台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

(3)加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全员育人的原则,广义上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包括高校全体教职员工。本文的师资队伍主要是从狭义上理解,即高校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人员,包括党团机构工作人员、辅导员队伍,还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教师作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其自身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的信仰与坚持,直接影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学习效果。首先,从事红色文化教育的老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遵守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其次,这些老师必须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历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从中读出中国共产党人为首的中国各革命阶级、阶层为求得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力量;再次,这些老师还要有足够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艺术。

三、总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4篇大学生德育论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大学生德育论文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大学生德育范文2

[关键词]网络德育;高校;管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校生提供大量信息和便利条件的同时,由于其隐秘性的特点也带来了相当范围内的高校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一、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和防范。高校在建立互联网上德育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网络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其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

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必须明确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国家保密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法规必须执行,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近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办法和条例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等内容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条例,如:规定联接学生寝室的网络暂限国内运行,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自修和影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赔偿损失、取消学生评优评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此外,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对各院系、班级寝室制定上网的“乡规民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启用时,由于网络防卫系统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快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了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有效地抑制了同类问题的发生。现在,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对境外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禁止访问,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使网络抵御校内外“黑客”攻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安全性明显提高。

再次,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网站。该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如下管理办法:

明确职责并建立责任制。对于BBS的管理,要明确主管和协管部门。管理者不仅要有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德育工作者和安全保卫人员。凡申请在学生寝室上网或申办“论坛”者,须填写入网申请书,并签署有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的入网责任书。BBS站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各版主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本版的内容,及时删除一些错误的信息。

制定张贴规则,供张贴者自律。张贴规则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警告:张贴者对张贴信息的行为和张贴的内容负全部法律责任,不得违反国家法规和校规。(2)不得伤害他人;不准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具有污蔑、诽谤、诋毁、淫秽、辱骂性质的信息;不得骚扰、威胁他人;不得使用冒犯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的语言。(3)保护国家秘密:不得、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4)不准讨论和鼓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保护个人隐私:不准张贴他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照片等;不准在网上向年龄在18岁以下者套取姓名、住址、电话和学校名称等信息。(6)不得抛撒信息垃圾:不准连续张贴同一内容,不允许在不同的议题下张贴同样的内容。(7)保护知识产权:不准张贴受版权保护的图片、商标和文章。(8)不轻信网络谣言。(9)不准用于商业目的:不准在BBS或“论坛”中张贴广告、推销产品、开展有偿服务。(10)不要无节制地迷恋于虚拟的电脑世界。

适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调控。开设BBS和“论坛”的高校网站必须声明,网站管理者具有删除、转移、编辑所有违规信息,对不良信息传播者给予警告、勒令改正、取消联网资格若干天,以及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等处罚的权利。网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向提供服务的网站举报他人的违规行为。网站接到举报后,有责任回复举报者,对举报内容做出处理,并对被举报者提出警告或采取技术措施限制违规者继续张贴信息。(张鸿:《双刃剑:网络与大学生》,载《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组织信息员对网上消极信息予以平衡,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他们由德育工作者和部分学生骨干组成,受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在单位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整理BBS上的讨论热点及主要观点,捕捉和反馈重要信息,掌握网上动态,以适当方式制作和积极信息,反驳或平衡消极信息。

二、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应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知识技能学习。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主动学习和着重发展网络知识和技能:

1.交流与沟通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掌握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2.浏览与查询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采取一定的信息保存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存储起来,提高网络使用率。

3.信息与网络参与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运用规范,学会网上查询方法,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网上监控的方法与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技术技巧都应熟练掌握和运用。

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网络培训,通过技术讲座和培训,介绍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应用软件的新版本,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德育工作者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大学生德育范文3

论文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是大学课堂德育的必要补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这已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并被各高校普遍接受。但是,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深入发展,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其德育实效,不断探索提高其德育实效的途径。

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已在各高校的推动下,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还有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和德育实效认识不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和德育实效重视不够,致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缺乏正确的指导,德育实效也不能得到充分显现,出现了活动形式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欠佳的尴尬局面。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地位

从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来看,德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教育,是培养思想行为的养成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大学生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体验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实现品德的外化。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实践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把它看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充分突出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早在1994年,在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就提出,学校德育要加强实践环节,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军政训练、勤工俭学等活动,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在2001年国家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强调,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落实中央16号文精神,2005年5月,国家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根本途径,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德育的根本要求,把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作为德育的根本举措。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重视和人们对实践育人认识的加深,国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究中,学者们都清楚认识到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德育研究者都认同一个观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戴锐教授认为:“社会实践既是德育的途径,也是多种经由实践的德育方法的集合体,是政治与道德知识的检验场和强化途径,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德育对象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

1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界定

在当前的德育理论界,普遍认为德育的实效实质上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它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的要求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概括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就是指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校、社会、大学生个体三方的合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主要途径,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道德调适为主要目标,用有限的人、财、物、时间投入获得对大学生开展德育的最佳效果和最大效益。它通常表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预期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情况,以及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程度和学生达到社会实际要求的程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考查可以是多角度的,它可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进行考查。但是,最能体现社会实践中德育价值的应该是从学生层面去考查德育实效。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作为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学校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里使学生逐步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能在实践中通过角色的真实性体验深化角色认知,强化角色意识,正视期望角色与实践角色之间的角色差距,从而摆脱角色的边缘性,并通过角色调适,最终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实现角色的社会价值最大化。

2当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原因

(1)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常说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不能说这句话是正确的,但这也说明德育在现实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地位也是如此。很多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始阶段都高喊德育口号,把社会实践的德育目的说得冠冕堂皇,但在实践过程中则忙于“自身业务”,忘却了德育的存在,对德育的实效更是置之惘然。

社会实践中这种德育地位虚化的现象,实际上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认为德育是门面,智育才是生命线,抓智育见实效快,抓德育投入多,产出少。有些学校领导口头上重视社会实践的德育,实际上却是为了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就没有把德育放在真正重要的位置。有些学校领导虽然看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开展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和如何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取得实效等问题不作深入的探究,只做些表面工作,结果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各项措施得不到落实,德育的各种问题得不到解决,德育的实效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资源合力尚未形成社会实践的德育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它的完成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和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在社会实践的德育中,起决定作用的两股力量是环境和人的力量,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单位环境、学校环境,而人的力量主要包括社会公众的力量、社会实践单位指导人员的力量、学校指导教师的力量、学生自身的力量。社会实践的德育只有在这些环境与人的互动与通力合作下才能得到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但是,目前社会实践领域中环境和人的力量尚未形成德育合力,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就环境因素而言,在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单位环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它们中的以假乱真、坑蒙拐骗、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现象对社会实践的德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负效应,不利于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健康发展。从人力因素来看,各股力量对社会实践的德育重视程度也不同,态度不一,他们的现状是:学生有德育实践要求,但对实践目标和内容理解不清;教师对大学生的德育实践未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德育时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单位指导人员关注的只是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引导;社会公众只注重自身利益的追求,对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漠不关心。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实效。

(3)社会实践中德育主体的积极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德育不是一个被动的育人行为,而是学生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个体内在地把各种德性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并通过德育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本体价值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德育与个人成才是内在统一的,其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解放人。

但是,目前高校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追求功利化,把学生作为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忘记了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很多高校在设计社会实践的德育时,在指导思想上忽视德育中的人本思想,在德育内容设计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突出学生的发展,没有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德育操作中,没有尊重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德育评价中也不能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发展。这种在社会实践的德育中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做法,往往是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难于收到预期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4)社会实践的德育深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有较快的接受能力,但由于自身还处于成长阶段,其知识和能力都还有待提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对事物的辨别力和价值的选择往往带有随意性和主观性。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不良思想和不正之风的冲击。在现实生活中,萎靡的东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生面前,如“金钱比精神更重要”、“人生如梦”、“今朝有酒今朝醉”等等,使得大学生在顾全自身价值体系时失去了社会价值准则的参照和指导,处于迷茫、徘徊和不知所措的境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出现了很大变化,种种不正确的心态和认识也就随之产生,通常表现为悖离传统道德规范,蔑视现存社会秩序,表现出道德沦丧、追求享受、缺乏法制观念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实践的德育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几点思考

目前,国内教育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性认识是一致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研究也有不断深化的趋势。但是,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仅仅看到其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的具体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问题,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真正体现社会实践的德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尤显重要。

1整合德育力量

德育人员是德育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是德育过程的组织和监控者,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指引者和道德理性的培养者,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同样,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也在人。为此,能否在实践中很好地发挥各德育力量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各种力量是由思想素养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阅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等多结构多层次的人组成的。因此,在整合社会实践的德育力量时,必须要做到各取其长,互补其短,目标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力量上聚分适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从而形成优化的教育合力,达到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各自方向不一、目标不同、互不联系,分散教育力量,不仅影响了各自优势的发挥,甚至出现相互抵消、互相冲淡的负效应,最终导致教育的失效。

同时,在德育力量的整合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较高、较全面的德育能力结构,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教育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另外,在确保德育人员高素质的基础上,整合德育力量还需要在人员的管理上做足文章。对待德育人员,一方面要确保他们的正当利益和有合理的待遇,另一方面要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职责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保证德育人员的相对稳定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实践的德育中去。

2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

马克思曾经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要创造各种相互作用的道德情境条件,使德育主体真正地主动地参与道德教育过程,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训练和实践。这对面临个体社会化的大学生们来说,可以培养他们协调和解决不可预测的道德矛盾冲突的能力,不至于因环境和地位的变化而不知所措。为此,实践中,要充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要将德育环境的优化建设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学校要通过校内德育)山草香○(文化建设、学生团体德育氛围营造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清理不良文化影响,努力培育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在实践中,学校可依靠德育指导教师和学生两股力量,共同完成德育环境的构建。其中,德育指导教师是关键,他们通过在具体实践中指导学生确立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抵制不良习俗,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带动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团体的良好德育氛围。

其次,企事业单位与社区要主动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社区有良好的环境优化意识是确保实践德育取得高效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社区要积极发挥现有环境的德育功能,以企事业单位、社区良好的整体风貌和团体文化、员工个人素质、人际关系和谐等提升大学生对本单位文化的认同,从而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并最终促使其转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不断创设新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教育培训,如业务培训、礼仪培训等。

再次,社会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大德育环境。有人说”校内十年功,抵不过校外三分钟”。这种说法虽有些偏激和夸张,但却说明了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年学生危害的严重性。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为此,在社会这个德育大课堂中,社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职能,承担起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责任。政府和执法部门要在规范社会秩序中有所作为,要将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黄、赌、毒流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价值观扭曲,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点,为青年学生营造一个诚信与效益、道德与价值、付出与所得一致的公正的生存环境。

3健全和完善考评环节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考评研究较少,这也使得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考评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在现有的社会实践德育实效考评中,往往存在考评任务不明确,考评标准不科学,考评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等弊病,使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考评流于形式。结果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领导不重视,教师敷衍了事,学生缺乏积极性,社会实践的德育有计划无结果,有目标无成效。在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健全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确立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考评原则。要在考评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按照学生的本来面目对学生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要坚持整体性评价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将团队的评价和个体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将对德育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德育指导人的考评列入考评范围;坚持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不能片面地追求定性的评价,而应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把客观的统计方法和各种主观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其次,精心设计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考评指标。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指标是社会实践中德育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和操作化,它是考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没有考评指标,考评工作将无从下手,更谈不上考评的实效,考评的鉴定、评判、诊断、导向、激励、修正和规范等功能也就发挥不出来。为此,研究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要从建立考评指标开始。一方面,要求考评指标必须充分反映德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相一致,反映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目标,真正把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根本途径之一。另一方面,要体现考评指标的差异性,要依据不同年级的社会实践、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担当的不同角色,将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指标分等细化,体现社会实践德育考核指标的差异性。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慈善文化;大学生德育;耦合

慈善文化代表着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在当今的21世纪,由于慈善文化在满足个体对精神成长和心理调适需要的同时,也积极顺应了和谐社会建设与公民社会发育的要求,因而不断得到丰富与发扬。国务院于2014年12月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可见慈善文化在全社会的弘扬已经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为社会培养大批慈善意识良好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高等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传承文化理念与思想的重要使命,培育慈善文化的优势独具。因此,我们应将慈善文化作为高校德育的新课题,以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实现有效结合,促进奉献、友爱、互助的校园新风形成和大学校园人文关怀精神凝练,进而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全面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素养并提升其人生境界。

1 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耦合的必要性

慈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体为募捐对象,属于一种人文性鲜明的价值文化。慈善文化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作为核心,其内涵综合了基于爱心、尊重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利他主义、理性财富观、志愿精神等一些理念。教育是弘扬慈善文化的主要途径,学校是开展系统教育的最最重要场所。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和人才的摇篮,在慈善文化的培育与传播之中,作用非常重要。高校是德育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关键性节点,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出懂慈善、爱慈善和行慈善的高等教育人才很有必要。

能够培养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

衡量公民素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当前,在以95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中,属于“独二代”、“独三代”群体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这一群体最显著的特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高校德育引入慈善文化教育,就能够为当代大学生群体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重要平台。通过德育对大学生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从关爱他人出发,主动去关注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和谐。高校德育还可以与一系列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慈善活动作为载体,让大学生的关注点从家庭、学校的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向火热的社会现实延伸。通过扎实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当代大学生深刻感受到自身成长与社会进步的重大关系,进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有效培养。

能够培养大学生具有主动关爱他人意识

社会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人的人生图景起到决定性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掌握好与人相处的本领,使促进自己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社会的关键性生存技能。与人为善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任何人只有做好这一点,才可能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范围。处于18~22岁左右年龄的大学生,这是学习人生经验的一个极为关键的阶段,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拥有一份真、善、美的心态,能够倾其所能和全部力量去关心和关爱他人,这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交往观非常有利。结合德育开展“义卖”、“助学”、“慰老”、“济困”等一系列慈善活动,能够将青年大学生内心深处埋藏的“善端”激活,进一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善良情感,从而对当下社会“冷漠症”的负面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矫正作用。

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

个体生命的厚度与长度是由高尚的道德境界所决定,而服务他人与这一境界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追逐利益是市场经济的特性,这就需要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大学生,必须在对商场的厮杀和利润的增长能够关注的同时,更应秉承与恪守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宗旨。只有做到以合法合理、知止适度、回馈社会为基础实现财富的合理增长,才能够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德育只有善于通过深厚的慈善伦理教化当代学生,才能促进其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为以后引领社会走向文明和谐奠定基础。

2 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耦合的主要内容

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结合,可以通过将两课内容有机融合传统慈善文化的精华,从而做到传统慈善文化与时代精神在德育中的自然衔接。具体来说:

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

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的有效结合,就应将慈善内容加入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人才培养计划之中,进行慈善通识课程的开设和专门慈善研究教师的培养等。也可采取将慈善理念注入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如,把慈善教育内容补充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在教材之中实现慈善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的有机统一。可以与历史课程结合,使大学生对有关慈善的历史、现状、事业与社会保障、慈善组织概论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增强大学生的慈善认知能力,从而将慈善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树立起来,以便将来能让大学生从理论上具备发挥慈善主体作用的基础,使德育教育的慈善文化成为对现代公民人格培育和塑造的重要思想资源,并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基础。

培养大学生经常性慈善行为

人们经过慈善文化的长期熏陶,就可以将自己的慈善体会发展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和慈善品德,然后转变为积极自愿地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促使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结合,主要是培养学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这与普通慈善活动的捐款捐物和其他慈善活动有着本质区别。由于最好的体验只有依靠积极参与才能获得,在参与之中,自觉去追求慈善并承担起社会责任。要借助于慈善捐助和慈善服务等相关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新的社会公共精神的培育和确立,让他们对公共生活更加关注,并能将公共责任承担起来,让大学生能够自觉追求社会公共价值和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就本质来看,大学生的发展是个体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大学生中弘扬慈善文化,就是要求他们能够自觉关怀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对人类同伴满怀同情洗,能够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将自我存在与人类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使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快乐息息相关。同时,促使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结合,通过让大学生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有足够认识,将慈善作为自己自觉选择的人生价值和绝对使命。当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可以把在学校累积的慈善意识转变为经常性的慈善行为,从而成为一个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全面发展的人。

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慈善的新格局

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的有效结合,是慈善文化教育与慈善事业的有机对接与融合,可以让那些掌握一定慈善文化的大学生来对慈善意识不强的人产生影响,特别是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可以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均处于不断成熟阶段,其慈善意识也面临着积累的过程,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通过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的有效结合,能够对大学生的慈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促使其有积极向上和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反哺功能产生,在带动和影响他人的过程中,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慈善的新格局。

3 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耦合的基本途径

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结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德育教师应具备慈善知识和慈善素养

传播与培育慈善文化,高校德育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将慈善文化与教师职业文化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项重要内容。要组织德育教师研究慈善文化教法,比如,要选择学生身边有关系的素材作为慈善课程内容,采取体验互动等教学方法,使大学生提高学习和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在学校的考核、评优等激励机制中融入慈善文化,使那些具备善举的教师,就可获得社会声望、荣誉以及成就感等非物质性的精神回报。在学校人事管理制度中,要对善行和道德价值的肯定在德育教师职务提拔、职称晋升等方面充分体现。

编写适合大学生的慈善教材

可以由学校教务部门组织相关德育教师,对国外慈善教材的成功经验给予充分借鉴,比如,美国慈善教材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和自主、合作与研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进行鼓励;注重培养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等等。系统地编写出一本有效的慈善教材。

增设慈善课程与慈善实践并举

可以采取慈善教育专题课、选修课等形式开设慈善教育课程,由专人指导学生,围绕慈善问题,从个人、学校和社会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让学生在对慈善事业相关知识系统了解的基础上,激发出为慈善事业献身的热情。此外,可以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组织一些慈善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多结合学生身边问题,并对各级各类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加以充分利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

借鉴德育方法进行体验式慈善教育

道德范畴包含着“爱心”“利他”“感恩”,而“参与”体则为道德准则下责任行为的体现。所以结合上述内容开展教育,其实质就是将其纳入到德育体系之中,对有效德育方法进行借鉴,并在爱心教育、利他教育、感恩教育和参与教育过程中实施,将取得良好效果。德育与情感体验教育在本质上一致,其对认知学习和行为学习进行有效连接,达到言行一致,说与做的统一,以情贯穿才拥有整合言、情、行的德育方法。对这一整合方法的借鉴,就要求多将特定情境创设出来,达到引发体验和慈善认知,在整合慈善情感和慈善行为的基础上,使大学生的慈善品德得到培育。

大力开展慈善教育理论研究

这一研究内容主要有编写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以及如何使学生慈善行为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等,以理论研究带动高校慈善教育进入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将专家学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及时总结和推广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经验,广泛借鉴国际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理论和新经验,加快发展慈善组织,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慈善事业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东利。青少年慈善意识培养与校园慈善文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1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