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论文范例【通用4篇】
【导言】此例“模具设计论文范例【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模具设计论文范文【第一篇】
模具毕业论文
本文的主要围绕两方面内容:
提出一个基于模板的统计翻译模型以及相应的训练和翻译算法;
根据这种算法模型实现一个汉英机器翻译系统。
首先,我们将提出一个基于模板的统计机器翻译算法。这种算法是传统的基于转换的方法和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的有效结合。克服了现有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忽视语言结构的缺点,同时又继承了其数学推导严密,模型一致性好的优点。
然后,在我们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根据以上算法,提出一个完整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及其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案。
本文第一章是对已有的各种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方法以及机器翻译评测方法的一个综述,第二章结合我们已有的工作,提出我们自己的研究思路——基于深层结构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第三章给出一个具体的汉英机器翻译系统的实现方案,第四章是总结。
综述
机器翻译方法概述
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其他技术一样,机器翻译方法也主要分为两类:人工编写规则的方法和从语料库中学习知识(规则或参数)的方法。从目前的趋势看,从语料库中学习知识的方法已经占到了主流。当然从语料库中学习知识并不排斥人类语言学知识的应用,不过这种语言学知识的应用一般不再表现为直接为某个系统手工编写规则,而更多的是通过语料库标注,词典建设等大规模语言工程的方式体现出来,应该说,这是一种计算机研究者和语言学研究者互相合作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
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方法主要有: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方法,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方法,混合(Hybrid)的方法。这几种方法各有特点。其中,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由于其数学推导严密,模型一致性好,可以自动学习,鲁棒性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中提出的机器翻译方法就是统计机器翻译方法中的一种。
根据我所查阅的文献,我把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方法大体上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基于平行概率语法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双语平行的概率语法模型,同时生成两种语言的句子,在对源语言句子进行理解的同时,就可以得到对应的目标语言句子。这种方法的主要代表有Alshawi的HeadTransducer模型和吴德恺的ITG(InversionTransductionGrammars)模型以及Takeda的Pattern-basedCFGforMT.第二类是基于信源信道模型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这种方法是由IBM公司的PeterBrown等人在1990年代初提出的,后来很多人都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工作,这也是目前最有影响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一般说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都是指的这一类方法。第三类是德国Och等人最近提出基于最大熵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这种方法是比信源信道模型更一般化的一种模型。
机器翻译的范式
机器翻译经过50多年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范式(Paradigm),大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如下图所示:
直接翻译方法:早期的不经过句法分析直接进行词语翻译和词序调整的方法;
基于转换的方法:基于某种深层表示形式进行转换的方法,典型的转换方法要求独立分析,独立生成;注意,这里的深层表示既可以是句法表示,也可以是语义表示;
基于中间语言的方法:利用某种独立于语言的中间表示形式(称为中间语言)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基于平行概率语法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
这一类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双语平行的概率语法模型,即两套相互对应的带概率的规则体系,同时生成两种语言的句子,在对源语言句子进行理解的同时,就可以得到对应的目标语言句子的生成过程。
这一类方法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有明确的规则形式;源语言规则和目标语言规则一一对应;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共享一套概率语法模型,对于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不使用概率模型进行描述。
以下我们分别介绍这一类方法的有代表性的几种形式。
Alshawi的基于加权中心词转录机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
有限状态转录机(Finite-StateTransducer)和有限状态识别器(Finite-StateRecognizer)是有限状态自动机(Finite-StateAutomata)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有限状态转录机在识别的过程中同时可以产生一个输出,其每一条边上面同时有输入符号和输出符号两个标记,而有限状态识别器只能识别,不能输出,其每一条边上只有一个输入符号标记。
中心词转录机(HeadTransducer)是对有限状态转录机的一种改进。对于中心词转录机,识别的过程不是自左向右进行,而是从中心词开始向两边执行。所以在每条边上,除了输入输出信息外,还有语序调整的信息,用两个整数表示。下图是一个能够将任意a,b组成的串逆向输出的一个HT的示意图:
基于加权中心词转录机(WeightedHeadTransducer)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是由AT&T实验室的Alshawi等人提出的,用于AT&T的语音机器翻译系统。该系统由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三部分组成。其中机器翻译系统的总体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加权中心词转录机模型中,中心词转录机是唯一的知识表示方法,所有的机器翻译知识,包括词典,都表示为一个带概率的HeadTransducer的集合。知识获取的过程是全自动的,从语料库中训练得到,但获取的结果(就是中心词转录机)很直观,可以由人进行调整。中心词转录机的表示是完全基于词的,不采用任何词法,句法或语义标记。
整个知识获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双语语料库结构对齐的过程。句子的结构用依存树表示(但依存关系不作任何标记).他们经过一番公式推导,把一个完整的双语语料库的分析树构造并对齐的过程转化成了一个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这个过程可用一个算法高效实现。得到对齐的依存树后,很容易就训练出一组带概率的中心词转录机,也就得到了一个机器翻译系统。不过要说明的是,通过这种纯统计方法得到的依存树,与语言学意义上的依存树并不符合,而且相差甚远。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训练可以全自动进行,效率很高,由一个双语句子对齐的语料库可以很快训练出一个机器翻译系统;2.不使用任何人为定义的语言学标记(如词性,短语类,语义类等等),无需任何语言学知识;3.训练得到的参数包含了句子的深层结构信息,这一点比IBM的统计语言模型更好。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语音翻译这种领域比较受限,词汇集较小的场合。
吴德恺的ITG模型
InversionTransductionGrammar(ITG)是香港科技大学吴德恺(DekaiWu)提出的一种供机器翻译使用的语法形式[Wu1997].
这种语法的特点是,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共用一套规则系统。
具体来说,ITG规则有三种形式:
A[BC]
A
Ax/y
其中A,B,C都是非终结符,x,y是终结符。而且B,C,x,y都可以是空(用e表示).
对于源语言来说,这三条规则产生的串分别是:
BCBCx
对于目标语言来说,这三条规则产生的串分别是:
BCCBy
可以看到,第三条规则主要用于产生两种语言的词语,第一条规则和第二条规则的区别在于,前者产生两个串语序相同,后者产生的串语序相反。例如,两个互为翻译的汉语和英语句子分别是:
比赛星期三开始。
ThegamewillstartonWednesday.
采用ITG分析后得到的句法树就是:
其中,VP结点上的红色标记表示该结点对应的汉语句子中两个子结点的顺序需要交换。
通过双语对齐的语料库对这种形式的规则进行训练就可以直接用来做机器翻译。
吕雅娟[Lü2001,2002]基于ITG模型实现一个小规模(2000个例句)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这个系统利用的英语的单语分析器和英汉双语词对齐的结果来获取ITG.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Takeda的Pattern-basedCFGforMT
[Takeda96]提出了基于模式的机器翻译上下文无关语法(Pattern-basedCFGforMT).该模型对于翻译模板定义如下:
每个翻译模板由一个源语言上下文无关规则和一个目标语言上下文无关规则(这两个规则称为翻译模板的骨架),以及对这两个规则的中心词约束和链接约束构成;
中心词约束:对于上下文无关语法规则中右部(子结点)的每个非终结符,可以指定其中心词;对于规则左部(父结点)的非终结符,可以直接指定其中心词,也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序号规定其中心词等于其右部的某个非终结符的中心词;
链接约束:源语言骨架和目标语言骨架的非终结符子结点通过使用相同的序号建立对应关系,具有对应关系的非终结符互为翻译。
举例来说,一个汉英机器翻译模板可以表示如下:
S:2NP:1岁:MP:2了
————————————
S:beNP:1beyear:NP:2old
可以看到,这种规则比上下文无关规则表达上更为细腻。例如上述模板中如果去掉中心词约束,考虑一般的情况,显然这两条规则不能互为翻译。与实例相比,这个模板又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因为这两个句子的主语(NP:1)和具体的岁数值都是可替换的。
该文还证明了这种模板的识别能力等价于CFG,提出了使用这种模板进行翻译的算法,讨论了如何将属性运算引入翻译模板当中,并研究了如何从实例库中提取翻译模板的算法。该文作者在小规模范围内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基于信源信道模型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
基于信源信道模型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源于Weaver在1947年提出的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解码的过程。其正式的数学框架是由IBM公司的Brown等人建立的[Brown1990,1993].这一类方法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成了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的同义词。不过在本文中,我们只把它作为统计机器翻译方法中的一类。
IBM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
基本原理
基于信源信道模型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机器翻译看成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用一种信源信道模型对机器翻译进行解释。假设一段源语言文本S,经过某一噪声信道后变成目标语言T,也就是说,假设目标语言文本T是由一段源语言文本S经过某种奇怪的编码得到的,那么翻译的目标就是要将T还原成S,这也就是就是一个解码的过程。
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术语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一般谈到机器翻译时,我们都称被翻译的文本语言是源语言,要翻译到的文本语言是目标语言。而在基于信源信道模型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中,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是相对于噪声信道而言的,噪声信道的输入端是源语言,噪声信道的输出端是目标语言,翻译的过程被理解为"已知目标语言,猜测源语言"的解码过程。这与传统的说法刚好相反。
根据Bayes公式可推导得到:
这个公式在Brown等人的文章中称为统计机器翻译的基本方程式(FundamentalEquationofStatisticalMachineTranslation).在这个公式中,P(S)是源语言的文本S出现的概率,称为语言模型。P(T|S)是由源语言文本S翻译成目标语言文本T的概率,称为翻译模型。语言模型只与源语言相关,与目标语言无关,反映的是一个句子在源语言中出现的可能性,实际上就是该句子在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合理程度;翻译模型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有关系,反映的是两个句子互为翻译的可能性。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使用P(S|T),而要使用P(S)P(T|S)这样一个更加复杂的公式来估计译文的概率呢其原因在于,如果直接使用P(S|T)来选择合适的S,那么得到的S很可能是不符合译文语法的(ill-formed),而语言模型P(S)就可以保证得到的译文尽可能的符合语法。
这样,机器翻译问题被分解为三个问题:
1.语言模型Pr(s)的参数估计;
模具设计论文【第二篇】
进料箱的结构
进料箱、进料管及软布套管共同组成了进料装置。其中进料管被安装在机架上,通过软布套管联接到进料。在进料管的内部,有1个偏心锥形圆筒,该锥形圆筒的作用就是改变物料落点位置,并且引导物料准确落入进料箱的中心。进料箱是被安装在装置中的筛体上,当筛体开始振动,进料箱随之振动,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喂料的均匀性。固定在进料箱内有一个分料板,其中部会垂直箱壁,分料板的两侧略朝下倾斜,分料板中间有匀料闸门,可调整伸缩,以保证物料均匀分布在筛面宽度。进料箱与机架之间的联接为刚性联接,这样可以保证抽查筛格,同时进料箱也可以自由的拆卸与翻转。
出料箱的结构
螺栓与筛体联接在一起是出料箱的特点之一,主要包括大杂出料口、粮食出料口、机箱、及小杂出料口,通过焊接,不同的出料口结构都可以与出料箱机箱联接,不同的出料口和筛体之间都存在着密封装置。出料箱结构通过筛面筛出的大杂项经过大杂出料口输出到一旁的机箱,上筛面与下筛面之间的物料经过物料输出口后直接输出,而小杂项通过下筛面选出,并通过小杂出料口输出。机器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其严密情况,保证设备不存在泄漏情况,以保证各个出料口之间不会发生混合的可能。
机架
采用分离式设计是该振动筛的特点之一,同时横梁和底座的支撑采用分开设计,支撑横梁与底座之间使用可调式螺栓联接,这样的好处是横梁可以上下移动,因此保证了筛体调节角度在0~12°。不同角度的调节可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的筛选要求。该方案的优点是实用性强,并且制作简单,运输方便。物料输入和进料机构联接的设备是移动架。螺栓进行联接是料筒盘和进料筒之间的主要联接方式,物料也可以经过管道直接进入物料筒。料筒盘可以直接在支架的横梁上进行焊接。上支架的组成部分包括了加强板、料筒盘、封板。移动架和支撑架之间是刚性联接,这是由支撑板和螺栓完成的。在设备开始运转之前,要保证移动架支撑架的联接紧密,这样才能保证物料准确进入进料箱。
驱动电机的设计
驱动电机的驱动设置一般都选择在筛体两侧,并且要保证筛体重心的位置重合。在4只螺栓的固定下,电机安装在圆盘上,当圆盘的固定螺栓被松开时,电机和圆盘将同时绕着中心轴旋转,以至于改变电机安装角度,实现调节振动角,振动角在0~45°可调节。
2模具设计
在模具的设计过程中,以下现象需要考虑到,有模具头部的成形,在球形顶端的飞边、打偏等现象。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限位工件、出料自动等来自各个方面的多因素。各个部件的关系如下:上锻模被安装固定在了工作头的主轴孔中,下锻模被安装固定在定位模具中,压板紧紧压住下锻模,工作台与压板在工作台的T形槽的作用下,由联接螺栓被紧密联接在一起。工作台和定位模具为了提高定位与定心的精确度,选择了比较小的间隙进行配合。模具中存在着顶芯,机床底座的下面存在着模具底座,在连杆和工作头的作用下联接为一个整体。设计的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模具被固定在指定位置后,把加热后的材料放在下锻模里面,上锻模在工作头的带动下,压在了下锻模上,模具底座在联接杆的作用下随之往下,顶芯因此落到了定位模具的下边。顶端的部分刚好比下锻模的底部高出部分,可以支住工件。等工件加工完毕,工作头将会随之升起,并带动上锻模和模具随之升起,在顶芯的作用下,模具底座的柱销也因此被顶出模具。
3设计时注意的问题
(1)下锻模下锻模在实际作业时受到的压力非常大,因此若强度方面没达到标准,很容易因此而断裂。所以在实际选用特殊材料,并且加热处理,满足强度方面要求。下锻模的台阶过渡时选择了大圆弧过渡。(2)定位模具为了在实际作业中避免锻压工件偏倒现象,为此特别设计一个定位模具,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保证上锻模与下锻模的同心度;②对顶芯的支撑作用,对工件的定位作用;③若顶芯上升的话,将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3)顶芯上锻模通过工件对顶芯施加锻压压力,同时,为了保证下锻模和定位模具能够在允许范围内正常滑行,那么一定不能存在形变,所以也需要选择特殊材料,并进行热处理。
4结语
模具设计论文范文【第三篇】
BIHLER多工位成形机床在多工序、自动化生产领域,具有高速、多方向、多角度的工作特点和工序可组合、运动相对独立、运动可规划的特性。该多工位成形机床进行模具设计时,其关键点在于工序优化、运动轨迹和成形过程的开发。在一个工作循环(360°)中要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定义模具和机构的运动轨迹。(1)工序可组合性。机床工作空间可排布装配、攻丝或者焊接等功能模块,在主工作平面内,以主传动齿轮为中心、360°圆周方向上设置多个安装点,通过该齿轮带动刀具弹簧座,可实现任意角度的运动。(2)运动相对独立性。工作平面内工作单元都是由单独的凸轮驱动,因此能够自由选择其运动流程。同时也可自由地选择这些加工单元在工作平面上的位置,预设运动轨迹。同时相互独立的、可调节的功能模块的直接关联度很低,从而避免因个别模块改变而对其他模块造成影响。(3)运动可规划性。机床主传动带动凸轮机构运动,通过凸轮工作点位置可控制刀具座的运动时间及行程。机床以主传动齿轮为运动原点,分配各子模块在360°范围内的动作始末点,所以能够通过运动顺序排列来实现不同的工作顺序。
2模具结构方案
零件成形方案
根据零件工艺分析成形工序,在3个工位实现4道工序,其中冲裁使用2个工位。按照左侧的进料方向,第1工位冲裁实现缩口部位的余料切除;第2工位冲裁按照步长实现带料的分离;第3工位为复合工位,实现卷圆、整形、缩口等3道工序,该工位内实现成形件的直角转向,即通过中心导向成形杆,利用成形刀具实现卷圆,然后通过推管沿中心导向成形杆推动圆管件的前进,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整形,通过整形使圆管件达到尺寸要求,此阶段完成,继续保持压紧状态,随后缩口刀具运动,缩口成形过程完成;机床继续运动,打开缩口刀具整形刀具回退推管前进,下一个零件入位成品零件弹出红外检测过程完毕,即背部大传动齿轮转动360°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运动过程规划及材料计算
根据工作循环周期上滑块的运动规律,上滑块下运动死点为圆周的6点方向,上运动死点为圆周的12点方向,规划12点~6点之间完成冲裁卷圆整形缩口,6点~12点之间完成缩口刀具回退整形刀具回退卷圆刀具回退推件、出件推管回退完成条料的步进。根据中性层计算公式进行料带宽度计算[7-10]:ρ=R+Kt(1)式中:ρ为中性层半径;R为折弯内角半径;K为中性层位置因数;t为折弯材料厚度。零件的折弯内角半径为,通过文献[4]中性层位置因数K与R/t的关系,取K=,则料带宽度为。进行步距计算,在卷圆时中性层向外移,考虑到铝材质,按照文献[5]推荐,本例中K取,则条料步距为。
模具总体结构
(1)送料部分。采用机床自带、并与背部大传动齿轮相啮合的自动步进机构实现送料。(2)冲裁成形部分。第1部分和第2部分冲裁在固定盘实现,通过上滑块提供动力,第1部分冲裁成形形成缩口的多余材料,第2部分冲裁通过组合凸模实现带料分离。(3)复合成形部分。该部分结构分为固定盘1、固定盘2、动盘、随动盘、压盖、刀具等部分,圆形固定盘1和2提供卷圆刀具运动导向结构,同时也提供动盘和随动盘的转动轴心。动盘提供整形刀具和缩口刀具运动导向和安装空间,通过动盘和随动盘的旋转运动,利用斜楔结构,实现整形刀具闭合。整形刀具自带弹簧,保证6点~12点之间能够打开,缩口刀具为2个半型结构,成形区背侧设计螺旋曲面,利用随动盘和压盖的转动,使缩口刀具闭合,并向管端逼近,实现缩口成形,其中2个半型在6点~12点区间打开,从而在推件工序时具有足够的让位空间。整个复合成形部分包括3层独立运动功能模块,这些模块运动的组合,可实现卷圆整形缩口等4道工序。
3模具结构设计
送料机构
模具由机床自带的曲柄连杆式步进定距机构实现进给送料,在步进机构与主工作台面之间单独设计带盖板的固定导料槽,保证料带平稳进入复合成形部分。
冲裁和卷圆机构
卷圆成形属复合成形部分的第1层,将固定盘1通过螺栓固定在主工作平面,中心成形杆位于盘中心,均与背部大传动齿轮同心,此结构部分要实现第1、第2步冲裁和卷圆成形。第1步冲裁利用上滑块带动冲裁凸模,通过固定盘1上的凹模和卸料结构,实现缩口部分多余材料的去除。第2步冲裁凸模与12点成形刀具为组合结构,固定盘1内的镶拼结构端面为半剪切凹模,实现料带的定距分离。固定盘1提供卷圆刀具、推管和中心成形杆的定位和运动导向。该部分设计4把卷圆刀具,刀具并和后顶端圆弧结构形成零件的外形尺寸,成形刀具分别按照12点、4点、8点的位置分布于固定圆盘的四周[11]。成形刀具固定于刀具弹簧座,运动顺序为12点成刀具顶出4点和8点刀具顶出,完成卷圆。
推件机构
此部分由中心成形杆和推管组成,中心成形杆端部设计成缩口凸模,中心成形杆插入推管,固定于机床自带的推进机构,中心成形杆固定不动,推管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背部机构实现往复运动,推动零件沿中心成形杆顺序滑动,成形杆端部2个凹槽放入弹簧钢丝,增大零件运动阻力,保证零件间顺序前进。
整形机构
管件整形通过动盘、固定盘2和整形刀具实现,动盘利用上滑块提供动力,绕固定盘2转动,固定盘2内安装4把整形刀具,整形刀具依靠刀具之间的弹簧和动盘斜楔实现夹紧和打开,刀具末端斜楔结构为圆弧面,此阶段刀具锁紧沿中心成形杆运动的中间件(刀具不再继续运动),从而实现零件整形,并提供缩口成形时的零件锁紧力。
缩口机构
缩口成形依靠2个动半形结构完成,动半形结构之间依靠导向柱和弹簧实现开合运动。动半形结构闭合后形成缩口凹模,动半形结构背部设计为螺旋曲面结构,通过缩口调整杆驱动随动盘和压盖端的螺旋曲面的转动,实现动半形沿轴线运动,并接近待缩口端的中心成形杆端的缩口凸模。缩口调整杆依靠上滑块的运动提供动力。
吹送机构
为避免零件依靠自重滑落出模具而产生卡滞现象,在动盘和整形刀具上加工出压缩空气通路,直接吹扫下落零件,利用吹扫力保证零件快速推出模具本体,并实现检测。
检测机构
在模具的零件下落出口,设置红外检测点,连接于机床的控制接口,在每一个工作循环均要有检测到零件的信息反馈。若出现卡件、叠件等未触发,马上停止工作,以保护工作机床安全。
模具总体结构
模具总体结构可分为冲裁部分和复合成形部分,冲裁部分见图2,复合成形部分结构如图6所示,运动关系如图7所示。复合成形部分的结构和运动复杂,既有相对的转动运动,又有缩口部分的轴向直线运动,同时存在运动时间的顺序性和部分运动时间的重合性。整体结构以中心成形杆为中心,实现各功能成形模块的安装,固定盘1和2通过螺栓连接机床本体,动盘、随动盘和压盖由上滑块提供动力,通过缩口调整杆的调节,达到顺序运动的目的。动盘内刀具通过斜楔控制整形时间和整形量,压盖端部与缩口刀具的螺旋面配合,调节压入深度,保证缩口尺寸。卷圆成形部分刀具由独立凸轮机构提供,可按照需要调整工作时间点和工作顺序,与复合成形其他部分的运动相独立。
4结论
模具设计论文【第四篇】
熔模铸造是一种优异的工艺技术,采用熔模铸造生产阀块的毛坯,可以有效保证毛坯的制造精度,并减少阀块的机械加工量。在Pro/E的模具设计模块中,根据阀块毛坯的结构特点采用装配法和分型面法相结合,进行阀块的熔模模具结构设计。
蜡模相关数据的确定
该阀块毛坯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值为,考虑到中温蜡的铸件表面粗糙度可达到左右,充分满足非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故选用中温蜡作为蜡模原料。铸件的收缩率由合金收缩率、模料收缩率和型壳膨胀率综合决定,最终确定铸件的综合收缩率为1%。
蜡模的模具CAD
在Pro/E的模具模块中进行模具设计,最关键的工作是设计合理的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和结构的合理性,不仅对毛坯的制造效率和精度有影响,而且也关系到模具操作的方便性和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以及经济性。本文中阀块模具的分型面方案和结构设计过程是:首先复制阀块毛坯的上顶孔面并延伸到模具顶面形成第一个分型面,构造出模具的型芯;再利用双侧拉伸创建第二个分型面将模具整体一分为二,构造出模具的上下模型腔。分型面设计完成后,在Pro/E中进行开模检测,没有干涉。另外,为方便脱模和便于型腔的加工,下模设计了顶杆,并将型腔中加工难度大的部分设计了活块和型芯。从制造的工艺性和生产率的角度考虑,将下模型芯与顶料机构的顶杆设计为一体,使铸件能够完好的取出。
2上、下模型腔的CAM刀路设计及仿真
文件格式转换
将Pro/E造型完成的上、下模实体另存为IGES格式。由于IGES文件是Pro/E和MasterCAM的通用文件,所以在MasterCAM中可以IGES格式的模具零件实体进行仿真加工。在加工中一些小的圆角加工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将切削用量适当调整,并且对刀具参数、加工方式进行改进。加工困难的部位需要多次精铣,以保证加工精度。
编程及仿真
在MasterCAM里建立加工任务,选择以外形环状铣削加工方式,先选择Φ10的平铣刀粗铣内型腔,再换Φ5的球头铣刀精铣内型腔,调整切削参数开始加工仿真并生成数控代码。
3结论
1)本文的阀块零件在液压系统中需求量大,材料昂贵,毛坯制造精度要求高,采用熔模铸造其毛坯可有效保证其批量和精度的要求。采用Pro/E软件的三维造型功能快速准确地建立了阀块的毛坯数模,并在其模具模块中结合熔模铸造工艺设计了阀块毛坯的熔模铸造模具,经开模检测,模具结构合理。
2)在MaseterCAM软件中对模具的上、下模型腔进行数控加工刀路设计,经加工仿真显示刀路轨迹合理,导入到CIMCO软件,为传给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