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时政论文范例【汇集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78861

【导言】此例“时政论文范例【汇集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时政论文【第一篇】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引导学生做人,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这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的根本。“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1.紧扣时代,顺应学情

“微时代”的到来,虚拟世界成为新时代的产物,自然就成为大学生的新宠。传统的载体已无法持续,有效的引来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在“微时代”产生的虚拟的世界里,大学生们以匿名的形式参与其中,真实并且大胆地发表个人的思考与思想。思想的交流争锋、政治观点的个人思考以及价值观的大讨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表达出来。在开放与虚拟的空间里,大学生可以就某些尚存争论的理论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自由分享个人的见识。微电影也成为大学生传递社会思考的新途径。微公益则把思想政治的内核与现实社会状况相融合提供了最佳的社会实践载体。“微时代”已经充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成功地糅合在一起。

2.领域广泛,知识丰富

微博、微信网络等信息依托多方面的科学技术形成了庞大的网络体系。在网络体系中,信息容量以爆炸式的方式不断扩充,信息内容包罗万象。覆盖面大、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的微时代信息传播特征,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生动活泼、全方面、多角度的深度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思想理论中抽象难懂的部分,因有了微博、微信信息的充分补充而变得丰富和丰满。以强调微民参与为特征的微时代,大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终端上随时发挥自己多学科的知识团体优势,做到多领域、广知识的广泛交流。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达到知识交流,信息共享,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除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困惑。领域不断拓宽,知识大量覆盖,积极地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3.师生互动,平等无缝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一直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但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事情开始变得简单。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荡然无存。交流的单向性已自动变成为互动双向性、多向性。传统面对面交流时存在的主导客观强势感与优越感被虚拟环境切割得找不到立锥之地了。平等无缝地交流与探讨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潮流。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平等的地位进行互动的,双方可以畅所欲言,摆事实,解剖事实真象,探讨真理。通过平等、良性的互动,教师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大学生也能及时从教师的点拨中,纠正自己的认知误差,阐述自我的情感诉求和加强个人的意志磨练。“微时代”的平台,缝合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裂缝,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严重缺陷,营造出一个平等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氛围。

4.共同参与,实现价值

“微时代”背景下,渐渐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微公益,它充分发挥大学生作为微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微民的小力推动社会的大行动,以微小的代价践行着时代的最强音。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上,公益和志愿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但“微时代”的微公益克服了传统上的不足,如组织力度上,微公益只需在微博、微信上发表公益事件的缘由、网络地址链接和银行帐号。事件本身即可由微民自发链状传播,以几何级数速度迅速地在短时间内告知爱心人士,整个过程简单有效。大学生通过微公益,既奉献了爱心,也实现了价值。高校师生共同谋划微公益活动,在献爱心的实践中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5.新式载体,新颖内容

“微时代”创新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如平面载体的移动手机媒介和平板电脑,立体载体的微公益和微课,混合载体的微电影和微论坛。它们冲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大多停留在以课本为主载体的局限,也从另一方面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它已演进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阶段,如微电影的制作,它要求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影像艺术表现的把握以及思想政治意义的提炼。“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可超越实践的层面,如微公益的组织者不仅仅是在帮助别人,同时在某些角度上讲,它加速了大学生的成长速度,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可见,“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许多新载体和平台。

二、“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

1.“微时代”信息的开放性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带来挑战

微博、微信缺少了来自社会层面的有效的行为监督。在充分自由的平立台上,缺乏主流意识形态的过滤,导致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充斥着大量虚假等不良信息。主流媒体面对庞大的信息又无法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在“微时代”里寻求彰显自我个性的大学生极易不加甄别地去接受和认同,并迅速地在网上和网下进行链状传播。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困惑。教师面对这些虚假信息难以做出权威的引导和修正,无法厘清难辨良莠的信息的真实背后意图。如何帮助大学生挑选有用信息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塑造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迅捷性给教师应对滞后性带来挑战

“微时代”信息来源广泛,传播速度惊人。世界各地的信息传播速度随着技术的发展已超出人类反应的速度,尤其是在微博、微信上突发事件的发酦与传播速度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速度。网络信息反馈的思想内涵经过人为的因素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已超过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节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反应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给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的澄清出现了时间差。总之,如何在第一时间解决信息传播的迅捷性而教师应对滞后性的矛盾问题,如何提高教师应对快节奏的时代脉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

3.“微时代”网络信息的知识庞杂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素养的局限性带来挑战

“微时代”知识爆炸在网络信息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各种新文化,新思潮和新观点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障眼瞒天的新概念迷惑大学生的思想,冲击大学生的年轻激情。而专业性过强的名词习惯性地堵住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思路。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全面专业素养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如何解决“微时代”知识爆炸给大学生带来的冲击,如何有效的缓和两者的矛盾是必须应对的挑战。

4.“微时代”价值多元性与思想政治主流性的冲突带来挑战

“微时代”的许多形式如微电影和微论坛等,由于它们各自生存于开放的网络土壤上,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必然造成多元价值的化学反应,如微电影体现了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与大学生所需要的主流价值的核心价值观,两者在许多方面是可以共通的。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显得尤为关键。如微电影过度的商业抄作,过分的渲染暴力和色情,过多的广告植入。微论坛上对于突发事件的过度发酵,信息不透明的事情被认为存在“有猫腻”,导致群情激愤,引起网民的信息的蝴蝶效应。以上的情况与现在所倡导的以文明、和谐和诚信为特征的核心价值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必须合理地发挥“微时代”中的微电影和微论坛等形式在思想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克服它们的不足之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应对各种不利大学生成才的价值的冲击和挑战。

5.“微时代”网络道德弱化给道德规范性建设带来挑战

在微博、微信虚拟世界里,人的行为受约束程度下降,自我言行的意识控制能力弱化了。网络社会不仅充满了人性,而且也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在没有有效准则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导致了自我欲望的盲目膨胀。许多大学生不懂得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不懂得无私奉献与公私兼顾;不懂得自尊自信,志存高远。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充斥网络,不科学、不道德的言论随意发表。缺乏理性思考的跟风附和的现象屡见不鲜,偏听偏信、盲目冲动的网络失范举动时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修养在于解决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道德选择及践行之间差异。可见“微时代”网络道德弱化给道德规范性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把握“微时代”特点,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和微公益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要基于微博、微信构筑师生间的交流平台,强化微电影在理解抽象理论与升华理论双重功效的作用,把微公益做成实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有形补充。充分发挥微课、微论坛的作用。

1.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动态快速干预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指的是大学生针对社会现象通过网络传播,表达各自意志和情感,集合互动造成社会广泛反响。高校网络舆情客观地表达大学生现阶段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动态。高校网络舆情产生起因是多方面,可能是社会的热点信息,也可能是校园里的突发事件。由于“微时代”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反响程度强烈、破坏性极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网络信息动态监控,建立快速舆情干预机制,遏制舆情的发酵,平息大学生的不良情绪。首先,高校应建立舆情分析机制,设立相应的机构和安排相关的值班人员,快速查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区分不同信息舆情的警示等级,及其启动相关等级的干预方案。“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特点,决定着信息的繁杂多样。其次,建立舆情处理机制,澄清事件的事实,还原信息的本源,击破谣言的真相,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向大学生负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依据我国思想政治的总路线,把握正确方向,对信息加以筛选与过滤,对于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信息,应及时加以肯定和宣传,对于背离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舆情,应及时加以澄清和矫正。可见,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动态快速干预机制可有效消除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弘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正面力量。

2.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微素质”职业培训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微时代”的步伐,需解决信息的时代特征和专业化程度,提高教师驾驶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建立微博群、微信群,全面系统地最新的思想动态方面的信息,客观平等地答复大学生的每条信息,坚持“处理问题有效原则”,有针对性地处理思想动态疑点和鉴别信息真假问题。同时,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还需群策群力,发挥理论课教师团队优势,有针对性的研讨热点问题,及时疏通学生棘手的思想瓶颈。教育主管部门可创造条件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走出校园,体察社会民情,实地考察论证,以补充实践经验的不足。开展“微课”教学的尝试,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而上好“微课”,要求教师需具备拍摄和录制过程中的各种设备的使用,以及相关软件的熟练应用。拍摄构图,灯光的选择和后期的美化等都是必须顺应“微时代”潮流的教师“微素质”。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讲,“微课”提升了理论课的精彩程度,也提升了教师的各方面的职业素质。“微课”的出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益补充。它带来了崭新的教学模式和创新的理论学习方法。只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微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反之,高校教师的“微素质”无法有效提高,处理网络信息能力弱化必将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正常运转。

3.加强正面引导,强化教学实践“微化”常态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直接体验为内容,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目的,与理论教学既相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微博、微信中强化主流信息的作用,建立正确舆论导向。紧扣“微时代”的特征,在微博微信中布置实践任务,例如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要求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案例加以整理和比较,参与评论和评估,追求正能量的潜移默化。建立校园数字微信,开设微信论坛、微信信箱和微谈,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宣传主流价值观。通过开通大学生解惑系列微博,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凝聚大学生校园情感,提高学子们的学习热情。引导高校师生共同学习“微时代”相关知识,开发更多的微产品,比如支持大学生创办电子杂志、微报刊和微电台,用新颖的时代技术和工具吸引学生关注高校思想政治发展动态,群策群力经营好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方便师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通过播放和制作“微电影”,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以新形式和新内容,形成以人为本理念和传统道德美誉熏陶的“微传播”,寻找依法治国方略的案例典范。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协调可在“微公益”实践中得以实现。大学生的“三观”可在“微时代”不断创新中形成和确立。可见,正面引导,教学实践“微化”常态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在乐于接受的形式下参与。

4.适应时代潮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微时代”的特征决定教育的载体的拓展。微博、微信、微电影和微公益为主的新媒介手段,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大学生所接受。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在工作方式上,如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连功能,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理论学习资料网址等;如在理论学习中,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面平台,利用播客等视频方式即时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中央最新政策的专题版面,利用网络连线,集体共同商讨;如教学实践中可利用微博、微信互动平台发起思想领域微论坛,由思想政治工作者主持引导讨论,让大学生畅谈自身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思考。在工作方法上,可以将“微时代”的各种传媒工具相结合,确保思想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变为立体、从单一个体走向社会群体。在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下,保证信息内容的思想性,增加受众的关注度,确保教学的时效性,注重教育的平等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5.创设有利条件,整合多载体混合教学机制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显性和隐性载体已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持续关注,转变思路和改变方式已是必然。整合传统载体和“微时代”的新载体的各自优点,开发新功能,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

时事论文【第二篇】

(一)时事新闻是一种表现形式

我国的著作权法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而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著作权法中可以看出,著作权保护的是作品而不是客观事实。换言之,如果这种作品就是单纯的客观事实描述,它就不能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如果这种作品它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经过了作者的加工,有了客观事实之外的表现形式,那么它就可以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对于究竟是客观事实,还是表现形式,是一种典型的思想和表达加以区分的情况,因此著作权法施用的重要原则就是思想和表达二分法。对于时事新闻而言,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它应该是一种典型的客观事实,这是不应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但是时事新闻必须经过各种媒体的报道,才能被广大公众所获知。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台、互联网,只要对原始的新闻事件进行了加工,它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事实。可以说,正是时事新闻报道中的“报道”,使得时事新闻具备了超出新闻事件本身客观事实以外的表现形式,这时它就应该成为被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国内对于此问题的争论就在于此,很多媒体都认为自己的时事新闻报道没有施加任何主观因素,仍然是对新闻事件本身客观事实的自然描述。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时事新闻的报道,都会或多或少地融入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感受或者主观评价。因此,站在事实的角度上看,这种争论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时事新闻报道就是在时事新闻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一种表现形式。至此,第一个争议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这还不能确定时事新闻就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因为,著作权法对于作品的保护还有第二个条件,就是作品的独创性,而且这种独创性是有标准的。如果时事新闻报道中,表现形式的独创性不足或者无法提炼出独创性,它也不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所以,要理清时事新闻报道到底受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还必须看它是否具有独创性。

(二)时事新闻具有独创性

在我国,时事新闻报道是否具有独创性,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各派观点各执一端。将这些观点进行系统地归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肯定观点,即认定所有时事新闻报道都具有独创性,所有时事新闻报道都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这类观点的依据是,时事新闻报道归根结底属于新闻作品,它是新闻工作者辛勤和智慧的结晶。换言之,既然时事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它就应该具有自身的产权,它就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第二类是否定观点,即认定所有时事新闻报道都不具有独创性,所有时事新闻报道都不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这类观点的依据是,时事新闻报道就是对新闻事件这一客观事实的反映,反映客观事实的表达谈不到独创,用作品来描述时事新闻报道也不合适,因此不能用著作权法进行保护。对于肯定派观点,否定派学者认为,时事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付出的劳动是有限的,其劳动的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第三类是中庸观点,即认为时事新闻报道中,有些具有独创性,有些没有独创性。换言之,这里需要一个判断时事新闻报道是否具有独创性的标准。符合标准的就认为它具有独创性;不符合标准的就认为它不具有独创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庸观点或者更符合实际情况。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找不到对于时事新闻报道独创性的判断标准。本文从事实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绝大多数时事新闻报道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时事新闻是对新闻事件本身的客观表达,但是中间的遣词造句都凝结了新闻工作者的辛勤汗水。而且,为了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新闻工作者都在时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构思和设计,尽可能使得客观事实的描述引人入胜。不仅如此,很多时事新闻报道中都蕴含了新闻工作者的评论。所以,从事实的角度出发来讲,时事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时事新闻报道就是新闻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其中的独创性也是明显可寻的。综合以上两点,从事实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时事新闻报道是一种表现形式,也具有独创性,是应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

二、时事新闻报道应受著作权保护的三点合理性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从精神层面也步入了一个理性的时期。对于一种事物、一种现象,其是否正确合理,可以将其是否合乎理性作为依据。为了进一步明确笔者的观点——时事新闻报道应该受到著作权保护,本文有必要对于时事新闻应该受到著作权保护的合理性加以分析,本文的视角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时事新闻应受著作权保护的第一点原因

在从属范围上看,著作权应该明确归属于知识产权制度。知识成果虽然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但其形成的过程中凝结了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按照洛克构建的财产权劳动理论体系,任何一个人对其自己付出的劳动都具有所有权,这也就构成了知识成果具备知识产权的理论依据。著作权的制定,就是尊重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的保护。从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上看,它将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科学作品都纳入其保护的范畴,这一点无疑是合理的。因为,每一件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科学作品都是作者辛勤和智慧的结晶。按照上述分析,将时事新闻报道纳入著作权的保护范畴,就具备了财产权劳动理论基础之上的合理性。下面,从时事新闻报道的过程来看,每一点都凝结着新闻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思维智慧,是新闻工作者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当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为了获取有关此事件的第一手资料,必须赶到现场进行走访和核实。就算记者毫不加工地将时事新闻记录并报道出来,至少获取时事新闻的相关内容就要付出辛苦的劳动。获得了时事新闻素材以后,记者必须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将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便能够被编辑采纳。编辑采纳以后,要进行进一步的文字修改、版面设计、视觉效果设计,才能将时事新闻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可以说,时事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新闻工作者劳动成果的体现。付出如此艰辛劳动获得的新闻成果,难道不应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吗?

(二)时事新闻应受著作权保护的第二点原因

在弘扬知识产权合理性的过程中,黑格尔的人格理论被广泛使用。在黑格尔的人格理论框架下,财产这种外在形式实际上是内在人格的表象化。换言之,我们在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属性时,往往会考虑其中人付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通常会忽视其中隐含的作者的人格魅力。所以,知识产权对于无形财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对作者付出劳动的保护,也是对作者人格价值的一种尊重。著作权既然要保护作者对于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科学作品的合法权益,实际上也就囊括了对作者人格价值的尊重。换一个角度看,著作权对于作者权利的保护,是可以拆解为对于作者人身权和作者著作财产权保护这两个内容的。对于绝大多数时事新闻作品来讲,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素材挖掘、新闻材料编辑加工、新闻事件报道的整个过程中,除了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以外,也将自己的思想、意识、观点融入其中,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格价值的展现。从这个层面上看,保护时事新闻作品不受到别人的抄袭、剽窃和转载,是契合黑格尔的人格价值理论的。诚然,时事新闻事件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应该是人类社会所共享的资源,任何人都没有对它的专属权利。可是,时事新闻经过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的采访、编排、修饰,就在某种程度上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主观成分。这种主观性,就是新闻工作者在时事新闻报道中的人格体现,它是应该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

(三)时事新闻应受著作权保护的第三点原因

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之所以要制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措施,其根本目的不是单单为了保护这些无形财产的财产权,而是要激励国民注重创造、注重知识的应用。正如知识产权对于发明专利的保护,使得发明专利的拥有者在专利被应用以后有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正是这种激励,使得西方的各类创新活动从未止歇。我国制定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很大程度上也是要鼓励国民的创新意识。通过保护国民的知识成果让国民获利,促进国民进一步去挖掘知识实现新的创造。著作权利属于知识产权体系,因此其相应保护法律的制定有着同样的出处。再转回到时事新闻报道这个议题上来,如果一直没有著作权或者其它法律为其保驾护航,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恐怕难以保证。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很多时事新闻都是来自危险领域的。就2014年以来的重大新闻来看,军事冲突和恐怖袭击的时事新闻最容易吸引观众眼球。很多新闻记者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搜集第一手资料,他们获得的新闻素材新鲜度是靠对新闻事业的热情来保鲜的。但是,如果这些报道得不到任何保护,在各大报纸上被反复抄袭、在各个电视台上随意播出、在各大门户网站社区论坛上随意转载,新闻报道的源头无处寻起,真正为这些新闻冒着生命危险去奋斗的新闻工作者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呢?他们还会在日后的新闻工作中再冒险去挖掘第一手资料吗?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恶性后果是,新闻工作者都只会坐在电脑前,随意转载转发各种新闻报道,甚至没有新的新闻内容就胡编乱造,一个充斥着过时新闻、虚假消息的时代也就为期不远了。所以,从激励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来看,时事新闻报道太需要法律保护了。这种保护或许不能给新闻工作者带来额外的收益,但至少会给真正为新闻事业勤奋工作的人以肯定,给那些靠倒卖别人新闻成果的人以约束。

三、完善时事新闻法律保护的对策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绝大多数时事新闻报道是符合著作权中有关作品的规定的,其独创性也是明显的,对于时事新闻进行法律保护也在诸多层次上表现出了合理性。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角度完善有关时事新闻的法律保护工作,以推动时事新闻报道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加入判断“时事新闻独创性”的标准

在分析时事新闻是否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时事新闻具有独创性。而有关此问题的观点表现出三大流派,并且每派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为此争论不休。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尊重事实和实事求是。从绝大多数的时事新闻作品来看,它们都凝结了作者的智慧和构思,因此应该看作具有独创性。而极少数时事新闻作品确实没有经过太多的编辑加工,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对于法律工作而言,要准确把握这些差异性,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时事新闻独创性”的判断标准。符合了这个标准的时事新闻报道,就应该纳入著作权的保护范畴;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时事新闻报道,就排斥在著作权的保护范畴之外。当然,这一标准的制定应该在广泛征集新闻工作者意见的基础之上。而具体到法律施行时,也应该充分听取新闻领域专家的意见。

(二)不具备“独创性”的时事新闻也要有所保护

在“时事新闻独创性”的判断标准之下,必然有一部分时事新闻被认定成不符合著作权的保护原则,但并不是说这类时事新闻报道就丝毫不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可以看到,确实有些新闻就是客观事实的陈述,没有经过记者编辑的粉饰和加工。但这些新闻素材的挖掘,也凝结了新闻工作者的体力劳动,他们可能要跑好多路、花好多时间才能搜集到这些素材。所以,对不具备独创性的时事新闻也应该有所保护。例如,可以允许这类新闻被转载和转发,但前提是要表明新闻的原始出处,对获得第一手新闻材料的新闻工作者予以肯定。

(三)保护措施要动态调整并认真执行

我国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保护法律制定之初,时事新闻报道的侵权纠纷并不多见,这也是当时没有相关规定的重要原因。但随着这几年新闻媒体的资源开放,网络报道的大量出现,使得新闻版权纠纷变成了习以为常的问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任何一项法律都不应该一成不变,都应该跟随时代的变化去更新解决问题的方式。即便法律制定的当时是完备的、毫无缺陷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问题的出现,其中的内容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合理性。所以,对于时事新闻报道的法律保护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并在纠纷出现时严格按照法律依据认真执行。总之,要通过各种手段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激励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摒弃现有新闻保护法律框架中的不足,使得对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领域的法律保护更加完善。

时政热点论文【第三篇】

一、涉农期刊特色栏目现状

涉农类期刊一般创刊早、发展历程较长,其依托于农业类院校、科研机构产生,具有较强专业性,同时也广泛服务于农业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涉农期刊创建特色栏目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创立特色栏目,才能吸引优秀的稿件和增加读者群体,进而提高期刊的质量和知名度。因此,特色栏目的创建对期刊来说应摆在首位。通过分析期刊自身特点和优势,创立特色栏目,征集高质量的相关稿件,不但使得特色栏目内容应用性和科学性更强,而且通过创立特色栏目的举措,也可以提高编辑的专业水平和期刊的管理水平,最终大幅提高期刊的发行量,促进期刊的良性发展。《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杂志创办于1984年,由安徽科技学院主办,是反映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其特色栏目“动物科学”主要报道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医学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1992年创刊,依托于安徽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为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建言立说的平台。其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安徽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建设服务。《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安徽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出版,创刊于1972年。杂志主要刊发农、林、牧、渔业应用研究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研究论文,报道各学科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其特色栏目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包括“科学研究”“污染与控制”“土壤与肥料”“农业气象”“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子栏目,涵盖农业与环境相关的多方面内容,充分体现了实用性。

二、涉农期刊特色栏目创建思路

(一)发挥主办平台的优势作用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依托其主办单位安徽科技学院这一高等教育科研平台,在报道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成果和新信息方面独具优势。尤其是其动物科学学院,为“动物科学”特色栏目创建提供了优势条件。该学院的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均为部级或者省级特色专业,并承担多项改革试点工作;拥有动物生产学、基础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3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提升畜牧学学科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基础兽医学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动物科学”栏目借助学院有利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建设特色栏目。通过积极联系相关优秀人才团队,巩固专家资源基础,持续稳定和不断扩展优质稿源,提升栏目水平。

(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

2005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后,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和政府关注和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此背景下打造其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聚焦“三农”问题,针对各项社会关注的农业土地资源、农业人口医疗与教育、农村金融、乡村旅游、农村人口就业等热点进行报道,提供新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信息,交流各种新农村建设成果等。《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密切关注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国家的政策导向,积极整合期刊人力和资源,着眼于目前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国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国务院《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基于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中的“污染与控制”子栏目针对此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满足社会行业需求

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频发,而农业生产对气象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迫切需要总结相关应对策略和实践经验,以应对各种极端气候条件,保障农业稳产和高产。因此,《现代农业科技》杂志“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中的“农业气象”子栏目注重探讨区域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灾害分布与防御,尤其关注气象为农服务,直接指导农业生产一线,为农业生产者及农业企业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趋势,紧跟农业生产行业热点,着重报道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生态农业实用生产技术、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注重探讨与农业生态环境友好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用技术。

三、涉农期刊特色栏目创建途径

科技期刊特色栏目建设对提高期刊知名度至关重要,作者的科研水平、专家的学术水平及编辑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特色栏目建设的成败。特色栏目的建设离不开作者、专家、编辑三支队伍的建设。因此,加强科技期刊作者、专家及编辑队伍建设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关键。特色栏目的创立是提高期刊创新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期刊杂志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充分发掘期刊自身的优势以及读者需求,创办特色专栏,拓展优秀稿源,提升期刊影响力。

(一)提升期刊从业队伍职业素养

1、强化编辑队伍综合能力

杂志社应建立起一支具有对口专业背景、稳定度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编辑队伍。一是注重通过内部交流学习提升编辑的业务能力。定期召开业务会议,主编统筹引领方向,社长综合协调日常工作,除了进行常规工作安排和交流,应有针对性地探讨特色栏目选题与策划,选择开放式议题,各个栏目编辑共同参与,鼓励创新,尤其是尝试对跨学科的新颖题材进行探讨,多维度地提升专业水平。加强交流,多角度拓展视野。二是有计划地参与业务培训,更新业务知识。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要求,编辑应当每年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强化与更新编辑业务知识,使期刊出版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发展与创新。三是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拓展视野。有针对性地参加学术会议,尤其是特色栏目相关学科的专题交流,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并且有意识地联系相关专家和研究团队,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为特色栏目的组稿、约稿奠定基础。

2、强化通联部门的服务意识

通联部门是负责日常接洽读者与作者的部门,是杂志社对外沟通的窗口,通过邮箱、QQ、网站、电话、信函等多种方式与作者(读者)交流,全天候有求必应,解答疑问,满足需求。通联部对特色栏目创建也有重要作用,应明晰栏目的特色方向,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注重适时推介和引导,主动出击,让更多的读者和作者了解特色栏目,从而吸引他们参与其中进行交流互动。及时听取读者和作者的反馈意见,对有益的建议进行总结,通过提供贴心服务,让读者和作者满意,从而愿意主动为期刊发展建言献策。

(二)严格进行选题策划

1、正确把握导向,坚持科学的办栏宗旨

涉农期刊是为我国农业行业服务的,为农业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提供交流平台。刊物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把握正确的导向,各项组织工作均围绕发展农业这一立国之本而开展。在特色栏目创建过程中,更需要坚持科学的办栏宗旨,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既顺应时展趋势,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服务区域社会的实际需求。

2、立足本刊实际,以栏目和刊物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依据期刊的特色制定期刊长远规划和年度规划,组织开展市场调研和论证,并针对特色栏目创建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划。编辑根据期刊的年度计划,对相关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进行筛选,选择能反映特色栏目的新方法、新经验等相关选题,进行内容与形式的策划,使作者撰写的文稿能按照策划编辑的总体思路进行表述,从而强化特色栏目的特色。

3、关注国家重大决策,对前沿热点迅速捕捉

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特殊的地位,涉农期刊对行业新政的关注尤为重要。在特色栏目的选题策划中,应当围绕国家的重大决策,对时政方针正确进行解读,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甄选主题。关注社会热点,紧跟学科新动态,开展选题研究,不仅迅速捕捉前沿热点,还要使选题策划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延续性,通过系统性地选题策划,突出特色栏目的深度和广度。

(三)积极组稿和约稿

1、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依托主办单位拓展稿源

农业科技期刊的来稿质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学术水平高低,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基础环节。编委会是期刊学术性水平的体现,也是优秀稿源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利用编委会的专家资源,积极争取优质稿件,在特色栏目建设中重点关注领域内专家的动向,主动邀约优质稿件。依托主办单位这一重要发展平台,发挥其学科优势,扩展专家库,延伸读者和作者群体,形成群体效应。针对特色栏目相关的学术群体,联合权威机构和科研团队广泛组约稿件,为栏目的发展建立信息支撑。

2、关注行业热点动态,重视学术会议交流

密切关注特色相关专业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有目的地组织编辑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学科学术会议,还可以组织专题座谈会,与各有关学科的带头人、课题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函约或面谈,以便及时、准确地组织或约到优秀稿件。

(四)严格审稿和严谨编校

1、坚持主编审稿制度,甄选优质稿件

在特色栏目创建中,主编和编辑都应当具备前沿意识[7-8]。平时针对特色栏目注意积累热点信息,了解行业和学科动向,审稿时遴选出切合特色栏目的稿件。

2、不断进行横向比较与纵深挖掘

编辑在特色栏目创建中,应当注重与其他同类刊物的相关栏目进行横向比较,扬长补短,吸取其他刊物的经验,总结其成功之处,结合本刊特点,发挥本刊独特优势,刊载优质的特色稿件。强化问题意识,坚持深度纵向挖掘,即对相关领域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寻找契合点。尤其是农业技术研究期刊,应从实用角度出发,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突出技术论文的实用价值。

3、强化编校质量

涉农期刊要生存和发展,内容是根本,编校质量是保障。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确保编校质量。不仅要符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出版物的审核要求,也是期刊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实行编校一体化,坚持三校和通看终审制。定期组织抽查审读,尤其针对特色栏目,将刊物送至相关的专家进行审读,针对性地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编校质量。

(五)提高出版发行质量

涉农期刊的封面设计各具特色,但是一般尽量遵循出简约、大气的设计理念。《现代农业科技》封一追求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左下方绘有期刊公众号二维码,以方便读者(作者)通过纸媒延伸到网络端。内文设计根据技术研究性期刊的特点,追求庄重、简约、有序的风格,视觉效果很好,也便于读者阅读;特别是接转部分,极易查阅,克服了传统排法很难找到或找不到论文接转部分的弊病(有些杂志校对粗漏,甚至丢失接转部分,或者美编粗心,排版时丢失转接部分;还有些期刊,为排版方便,把论文的接转部分排在论文首页的前面,不便作者阅读),设身处地地为读者(作者)着想,深受读者(作者)好评。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在体现期刊一贯风格的基础上,针对栏目对设计进行变化和创新。如内封设计中,均可以特色栏目相关领域为切入点。《现代农业科技》杂志针对“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配合增加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从而适时起到特色栏目宣传作用。

(六)贯彻期刊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

《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自筹资金,自建具有稿件管理、期刊宣传、后台服务等功能的期刊网站,并不断更新和优化。为了加速期刊内容的传播,满足作者(读者)对信息时效的需求,还加强与国内知名的期刊网站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上述网站近几年公开的数据表明,《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的各项主要指标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期刊的“网络发行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处领先水平。“网络发行量”的大幅增加,不仅大大提高了该刊的知名度,累积了品牌效应,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作者的社会影响力,加深了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稳定了一支可信可靠的作者(读者)队伍,2017年度《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社在微信平台的搭建实现了PC到手机的延伸,使数据获取和信息反馈更为迅速便捷。主要定期推送一些农业生活常识、刊社动态、企业文化、每期目录和重点及热点论文等。最主要可以实现手机微刊的在线阅读,从而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四、特色栏目建设效果

对3家涉农期刊2011-2017年载文情况以及特色栏目论文数量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通过几年的努力,《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的“动物科学”特色栏目的创建取得了累积性的成效。2011-2017年,全刊载文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其特色栏目的论文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上升至%。此外,“动物科学栏目”的基金论文比例也由%提升至%,由此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栏目论文质量水平呈上升的发展态势。《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经过不断调整,其论文数量比例也得到提高。2013年该栏目论文数量仅占比%,到2017年增加至%,增幅明显。《现代农业科技》的“资源与环境科学”特色栏目,其论文变化趋势十分明显。2011-2017年,期刊精简版面,优选论文,全刊年载文量减少%,而该栏目论文数量却稳中有升,其占比逐年攀升,由%提升至%。通过特色栏目的创建,使栏目有效地发展壮大,其在各栏目中的优势地位逐年凸显。

五、结语

涉农期刊是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重要平台,为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院校学生提供交流空间。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实现期刊的自我发展,应当针对期刊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创建特色栏目对于提升涉农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涉农期刊应充分利用农业类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平台优势,紧跟国家政策导并满足社会行业需求,积极创建特色栏目;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继续根据国内期刊的发展态势以及本刊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巩固特色栏目建设效果,持续带动期刊整体发展,从人才队伍、选题策划、审稿与编校等各个环节多管齐下,有效提升涉农期刊特色栏目的知名度,进而把刊物办出特色,成为引领我国农业科研水平和指导农业生产发展的旗帜。

(一)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涉农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期刊研究团队建设,培养一支专业水平与稳定度较高的研究团队至关重要。在特色栏目创建过程中,通过开展持续研究,在关注与分析期刊发展趋势和农业领域热点动态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团队持续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创新,为未来栏目的更新与调整做准备,为本栏目和期刊的持续发展蓄积力量。

(二)发挥优势,促进栏目纵深发展

涉农期刊应利用特色栏目的优势,继续加大与行业专家的联系,吸引知名专家审稿和投稿,掌握其研究动态,以便深度挖掘各学科前沿热点议题。针对性地策划专题,对某些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进行持续跟进,追踪报道,从而扩展特色栏目的深度,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在达到一定要求后,可以把水平较高、系统性强、特点突出的特色栏目整理成专集或创办成新刊。

(三)以点带面,提升其他栏目的水平

总结涉农期刊特色栏目的创建经验,带动期刊其他栏目的发展。寻找共性的规律和可借鉴的措施,努力提升其他栏目的水平,使其各有所长、各具特色。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形成一批颇具优势的特色栏目,带动了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

时事政治论文【第四篇】

对于学校来说,其要时常聘请专业老师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如有关国家最新颁发法律的详解、最新新闻的观点畅谈等,这样一系列有关政治方面专题讲座的开展,可以给学生枯燥乏味的高中学习中增添灿烂的色彩,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所提高。同时对于文科生而言,热爱政治课程,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政治课程中,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组织专题讲座进校园,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全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政治材料在政治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政治材料的正确运用在政治教学中是一条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学目的达成的良好途径,但是如何才能正确运用,成了教学成功的关键。下面就来详细说明合理运用政治材料于政治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治教师在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时,要从教材和学生接受能力两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自己则是课堂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在一旁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政治课程的学习中,而不是自己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要把指导作用发挥到极致,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对政治时事热点的热爱。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不能代表整个教学的成功,教师应提升自身素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老师讲好课程的基础,开朗乐观的心态、成熟稳重的思维方式是老师内在修养的体现,老师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3.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来说,其要紧跟时代潮流,因为现今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彻底激发综合能力的教育,这就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抛弃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让学生探究自主性质,关注身边的事情,不仅因为高考而学习,更是因为成才而学习。

三、采取合理的辅助手段,发挥现代教育功能

在教学方法的确定上,政治老师要把带领学生到社会中感受最新民生民情,以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让学生对活动进行研讨、分析、调查、结论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完成。这就说明现代教育功能的合理发挥和辅助手段的合理采取共同保障课堂的顺利完成。

在现今高中教学中,改革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被提上日程,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就是指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时事热点新闻结合起来,活学活用,提高综合性能力。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体制,是促进我国教学事业再一次攀上高峰的关键所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178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