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时政新闻论文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10018

【导言】此例“时政新闻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时政新闻论文1

关键词:新闻评论;社会责任;要素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22-03

新闻评论不是新闻,不是事实报道,而是事实评价,是基于新闻事实或有新闻意义的事实而发表的意见。相比于新闻报道,由于新闻评论对社会制度情境的依赖更强,因而,新闻评论带有鲜明的价值属性,对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为突出。

一、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提出

无论是以事实描述为特征的新闻报道还是以价值规范为特征的新闻评论,都属于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因而都处于一定的传播及媒介制度中,进而处于规定传播及媒介制度的整体社会制度之下。所谓制度,就是系统。社会制度就是社会系统。从社会学意义上的系统论角度而论,处于社会系统内人化的各个要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其他人化的要素相互制约,并统一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服从并服务于该社会系统。就传播媒介及其传播内容而言,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脱离了自在状态而进入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整个社会系统之内,从而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大众传播媒介因其大众性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它理当更多地体现为公共的意志(“公意”)和公共的利益(“公益”)。正是从这个意义说,作为大众媒介传播活动的新闻评论不仅是个人和媒体机构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针对大众传播媒介为追逐利润而逾越新闻自由的界限和抛弃应对社会担负的基本责任,西方人很早就提出了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思想和理论。1788年,被美国人誉为“自由开创之父”的托马斯・杰斐逊在支持制订旨在保护新闻自由的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同时,就指出:“报界有义务向公众提供可信的、准确的和重要的消息与意见。”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制订了《记者信条》《新闻法规》等规约,业界要尊重公民自由和对公众尽责的行业规范。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非政府机构―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有关媒体社会责任论的基本思想:现代传播媒介应当“将自己视为公共讨论的共同载体”,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社会中所有重要的观点和利益都应该在大众传播机构上得到反映”,要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以及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等。[1]其后在50年代,美国学者佩特森(Peterson)提出了作为“现代社会公众通讯工具”的媒介所应承担的包括以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或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启发和提高公众的自我决策意识,对政府进行监督等各项职责和任务,他认为:“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报刊,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2]70年代,美联社编辑主任协会制定伦理规则明确要求:“报纸应当为人们交流评论与批评提供论坛,特别是当那些评论与社论立场相左的时候。”[3]凡此种种,表明的是新闻媒介在追求和享受新闻自由的同时所应承担的方方面面的社会责任。在所有这些对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规约中,几乎都涉及到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

迄今为止,新闻(包括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即新闻责任问题一直是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界及其整个社会的公共议题,西方的新闻业始终处在追逐商业利润、享受新闻自由与接受新闻审查、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中。

中国自近代引入新闻学以来,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就包含了对新闻责任的关切。在论述报纸社会功能和意义时,无论是梁启超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严复的文章《国闻报缘起》,还是徐宝璜的著作《新闻学》,都涉及报业即新闻业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道德。[4]尤为突出的是,鉴于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和革命的时代主题,联系国事是报纸的第一要务,报纸所担当的更多的是政治宣传家的重任和义务,报纸的政治实用价值备受重视。由此,基本上可以说,报纸不是以新闻而是以新闻评论为本位(只是到了后来,报纸才向新闻本位回归),而报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则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新闻界的这种评论本位主义盛行至改革开放前,并存留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于西方,中国人所谓的新闻责任首要地不是新闻报道即新闻本身的社会责任,而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其中的政治责任。

一般而论,从人类新闻实践来看,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说,新闻报道要早于新闻评论,因此,对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关注要晚于对新闻报道社会责任的关注。作为广义的新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项主观性更强的新闻实践活动,相比于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因其与新闻本身的差异而使其社会责任问题更难以被评判,更难形成公认的标准。但是,基于新闻评论更强的社会性及对公众的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新闻报道,对新闻评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媒介批评同样成为一种媒介实践的必然。因此,迫切需要对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加以主题化研究。

二、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要素

基于新闻与社会的多重关系,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这三重社会责任成为对新闻评论媒介批评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一)政治责任

新闻是观念的产物。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新闻实践活动是一种界定和调整权力关系的权力话语活动。如果说,新闻报道是“用事实说话”,是把报道者的倾向寓于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因而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那么,新闻评论则是“有形的意见”,是基于事实的立场和观点的价值偏向性表达,它总是受一定的权力即政治意识形态框架支配。而作为意识形态机构的新闻媒体把关后的新闻评论,更是一种制度性(而非个人性)行为,因而其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或“党性”完全是一种必然的品性。在意识形态的框架效果即筛选、过滤机制作用下,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价值特征和价值观差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是一套言说定义(或规范)现实世界的权力话语,新闻评论活动是政治性的活动,从事新闻评论就是从事政治。恩格斯曾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么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5]从事政治活动的新闻评论当然要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这是一项必然的逻辑。在自由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社会公器”和被喻为的“看门狗”(watchdog)的角色,为社会(公益)服务,肩负起对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公司企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政治责任,要求成就为“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社会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执政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及舆论支持、舆论引导(导向)和舆论调控工具的政治责任。新闻评论履行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等政治功能,就是在承担政治责任。这种对政治责任的承担集中表现为合政策性,即要为一定的政策所约束,服从和服务于政党和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

(二)法律责任

从法律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关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人的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等社会关系的新闻实践活动。基于新闻评论的权利和自由是有底线和疆界的,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更多地表现在不作为上,力求避免评论权利的滥用和误用。新闻评论因此主要成为被社会规范的对象(而非社会规范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基本上是消极性的、否定性的责任。事实上,新闻评论承担法律责任主要表现为合法性,即要合乎法律精神的要求,要受一定的法律规范的约束(应该承认,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是合法之法或“良法”。从原则上说,对不良之法或“恶法”,作为社会舆论工具的新闻评论不但不能在精神上受其束缚,而且在行动上要通过新闻批评的方式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使之尽早得到修正)。[6]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要在法律允许的界限内进行,具体是指新闻评论主体选择评论的新闻事实和人物及得出的相关结论必须是法律(主要是新闻传播法)允许传播的内容,不会对他人或某个群体、对执政党和政府及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不得侵犯他人的个人权利,不得损害法人的利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败坏社会的公序良俗,不得造成干扰独立司法审判的“新闻审判”现象。

(三)伦理责任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辨别善恶并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的软权力话语行为。“言论是一种试图影响人、改变人―改变人的价值观、行为和信仰―的文本,因此,它不能不受到伦理的审视。”“就像论说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并改变他们的生活一样,‘论说’也可以破坏和伤害人们。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和‘私民’,我们必须以监督和批判的眼光审视我们所制造和接受的论说。”[3]作为一种广为传播的社会言论(“论说”),新闻评论的伦理品性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传播对象或者说受众“耳聪目明”,更具思考力、鉴别力、批判力和创造力,总之,更自主、自由,更有个性,而不是相反―更易于被人所操控、役使和同(质)化。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者即“论(说)者的伦理”旨在“强化个人和社群”(strengthening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使之更有力量。而要实现上述伦理目标,就必须要求新闻评论者像古希腊圣人苏格拉底那样,做知识和真理的“助产士”,通过“辩证法”与人“理论”,目的不在驳倒对方,而在于共同达到真理,达成共识。事实上,今天的新闻评论者更应平等对待传播对象,平等交流,做到理性劝服。如果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一种消极性作为的责任,那么,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更多地表现出积极性作为的责任一面,它要积极作为,执行一定的社会基本职能。譬如,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全社会的各种声音,搭建“开放的话语空间”和“意见的自由市场”,尤其是确保话语权和发言机会的均衡分配,让弱势、边缘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还有,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地彰显人性中的光辉,显示人道主义和推崇人文关怀,弘扬和释放道德力量的正能量,以凝聚社会共识和舒缓社会情绪。当然,从根本上说,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要求新闻评论合道德性(“合德性”),即要求新闻评论遵守德性社会的道德约束,其评论主体所选择评论的、作为公开传播对象的新闻事实或人物及得出的结论都应该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之所接纳。概括起来说,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包括:在内容上,要“公正”(fairness,而非不偏不倚,impartial),不要碰触和突破民主、法治和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底线;在形式上,要公开,不得隐匿或模糊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得使用不利于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事实,独立、合理地进行判断、推论的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段。应该指出的是,基于伦理界限和规范不像法律界限和规范那么硬性和明确,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比其法律责任要宽泛也要宽松一些,承担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也就要求更自觉、自主一些。

三、结论

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内生的,是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形态的内在属性所规定和赋予的。一般而论,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伦理责任―是统一的,但不可否认,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新闻评论的政治价值标准、法律价值标准与伦理价值标准即合政策性、合法性与合道德性并不完全一致。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的言论―“每个社会都有维持和平和秩序的权利,因此就有权禁止宣传报道带有危险倾向的意见……执政者在限制他所认为的危险意见时,他在道德上或神学上可能有错误,但是他在政治上则是正确的。”[4]―恰好从对立面上反映了这种多重价值标准的非统一性。因此,承担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就成为一种讲求周全、兼顾的平衡艺术。此外,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还要求注意一种情形。上述政治、法律和伦理三重标准有可能与新闻价值标准都不一致。譬如,有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以新闻价值标准来衡量是值得评论和传播的,但从政治、法律或伦理的角度看,又都不适合评论和传播。因此,在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时,还有一个平衡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与传播责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新闻自由委员会编。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马少华。新闻评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4]董岩。新闻责任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这5篇时政新闻论文是来自于山草香的时政论文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时政新闻论文2

[关键词]政治视野 新闻网站 传播功能

一、政治环境下的中西新闻网站的发展状况

1.中国新闻网站――生于党报土壤,以政治宣传为养分,成长于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从一开始就诞生于政治的土壤之中,各种新闻媒介应政治宣传的需要发展。传统媒体,尤其是以中央党报为核心的新闻网站带有的政治性尤为明显,其政策规划、政治目标等功能一直被传承、沿袭和发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网站,争取其中一到两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入世界前列”。[1]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是2009年10月启动的。运用上市融资等经济手段,增强重点新闻网站综合实力,探索既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又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既保证导向正确又富有活力的重点新闻网站发展道路,为下一步改革积累经验。[2]

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如虎添翼,1987年5月,专门面向在外留学人员的《神州学人》杂志在北京诞生,1995年1月在中央领导同志关怀下,教育部又率先利用国际互联网的先进传播手段,领导创办了主要面向留学人员的“神州学人电子周刊”,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中文网络新闻媒体。自此之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抢滩网络,创办自己的新闻网站,1997年1月1日,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人民网》成立,2000年3月,新华社主办的新华通讯社网站更名为《新华网》,真正开始了新闻网站的综合拓展式发展,还有凤凰新媒体于2006年在原凤凰卫视中文台和《凤凰周刊》基础上重组崭新的《凤凰网》。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国内的大部分新闻网站都开展了综合网络服务平台,而不再是单一的新闻信息,具备了强大的社会功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悄无声息到被世界关注,政治体制与政策法规等因素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各个媒体网站就像这张网上缀满的珍珠,彼此连接,台网互动,报网联合,构成了如今国内新闻媒体的骨骼与血肉。

2.西方新闻网站以传统媒体为舞台,资本集聚为幕布,上演现代传媒商业竞争大戏:17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同时也带来了政治体制、社会阶层、大众文化等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世界从此走向了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道路,并且在新时期演绎着新的内容和形式。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垄断集团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也包括新闻传媒。在绝对化市场经济主导的环境中,新闻网站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就刻上了“资本”的烙印,众所周知的《圣何塞信使新闻报》的电子版,就是西方新闻网站的鼻祖,从1995年的“波士顿环球报网”到后来的“华盛顿邮报网”,随着这类新闻网站的兴起,这股“传统媒体创立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从美国的土地上迅速扩散开来,欧洲的主流媒体报刊也在原有纸媒的基础上,拓展自己在新媒体的一席之地,紧接着报刊上网的是广播电视上网,广播电视上网的时间稍微延后。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一经诞生,就开始倾向于从新闻内容开始延伸到更多资讯。

1994年德国之声开始在网上进行广播,并发展为后来的德国之声新闻网站,英国广播公司世界广播电台在1999年创办了BBC中文新闻网站,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英国的《金融时报》早在10年前就意识到只有网络才能使新闻生产释放最大的能量,在报网互动上采取“网络+报纸”捆绑销售模式。[3]在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下,西方的新闻网站还有商业公司创办的网站和公民网站,这两类网站都带有鲜明的政体环境特色,都是在高度集中的资本运行中,以营利为目的,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的新闻网站。从政治的层面上来说,新闻网站就是要为国家的宏观战略服务,美国也不例外。为了使互联网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使得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份额;为了网络媒体成为安全可靠的传播、宣传、商业工具,美国需要制定一个稳定可行的法律环境。在这些条件和目标的驱动下,美国选择了一个由政府的法律强制控制和由民众自我控制相结合的双重模式来管理新闻网站。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明确禁止国会通过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由于美国法律制度对公民言论表达的比较宽松,使得政府强制模式只能定位于有限的目标,而政府运用非强制性资源,鼓励以内容控制技术、道德自律和依据财产法的合同为基础的自我控制,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控制途径。[4]

二、政治视野中的中西新闻网站的传播功能

单纯就新闻传播的属性来看,中西在新闻网站的传播功能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政治体制环境下,这些相似的功能又带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下面以中国的《人民网》与美国的《纽约时报网》为例,以政治为视角,深入比较中西新闻网站的异同。

1.政治意图表达、政策方针宣传功能

2.人民议程设置与公众舆论引导功能

关于网络新闻传播政治功能的作用程度,比尔・盖茨曾经预言:电脑网络将对政治产生特别影响,电子邮件和网上论坛的出现,将使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人际政治交流变得轻而易举。在国内,新闻网站所更新强调的议题与大众话题基本一致,政府为了更好的为人民设置议程,常常是多种媒体形式齐头并进的“轰炸式”传播。在西方,政治人物设立网页,期待利用网络媒体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从而取得权力和经济方面的利益。不论是人民网还是纽约时报网都具有很强的舆论引导功能,不仅因为他们都是本国最为权威的新闻网站,有专业素质的新闻采编人员打造的新闻评论,消息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媒体的舆论引导形式,网络时代的舆论表面趋于分散,难以用同一个声音定性某种事物,但新闻网站的引导功能仍旧发挥着幕后推手的强大力量,人们在传播某些观点、意见信息的时候,还是常常依据权威媒体的褒贬态度来决定自己站在哪一边的。人民网的议程设置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官方信息上,为了让人们更好的“服从”这种政治传播,网站不仅仅提供报刊评论,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远近闻名的“强国论坛”“微博”等交互性社区工具来扩展议程的分层与阶梯性传播。

3.监督政府行为,塑造政府形象功能

无论政治体制如何,几乎每个国家的媒体都有监督政府的行为,现代社会的中国是自下而上的监督,人们在监督政府行为中占有很大的主动权,人们在使用新闻网站,阅读分享和评价新闻信息的同时,就是对政府行为的一个测量,当然,国家为了内部团结与安定,在新闻审查方面必须做到严肃认真,而不同于其他网站。在西方,国家政权是“三权分立”的,公共媒体在这种权力制衡监督模式下,在某些特殊时期,还会成为塑造政府形象的工具。例如美国在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前一段时间和战争进行期间,美国的主要新闻网站每天都在滚动着诸如“伊拉克境内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信息,尽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事实充满着矛盾,但政府常常采取某些措施来引导媒体的报道,使假设事件变成“事实”。[5]这种“工具中心主义”反映在新闻网站上,就是大幅度地为政治选举、对外战争等营造舆论阵地。

4.人民意愿传达,公众参与沟通功能

新闻网站在新媒体形态中最具“政治性”,因此,在自下而上的传达意愿时,新闻网站是最好的平台。在人民网上最能展现人民声音的板块当属强国论坛和强国社区,人们在政治经济等议程主题下展开充分的自由辩论,在强国博客中,网民们大多以“政治”话题为自己的博客标签,以达到源头取水,信息积聚的传播效果,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使得各种声音争相呼应,此起彼伏,信息不再是简单的1+1,而是几何数地在扩散和集纳新的信息,从而达到“政府会议”无法达到的效果。纽约时报网把The opinion pages 的页面放在首页主体部位的右首栏,各界人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不同的观点,却很少看到有参评时政的文章。在美国GOOD网站的调查中发现经济是2010年最多美国人关心的话题。83%的美国人认为经济是他们首先考虑的议题,其次是就业问题,再次是恐怖主义问题。

5.国家形象展示,国际话语占有功能

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6]对于多种语言传播的新闻网站,肩负着一项重要的功能职责,就是国家形象的展示,和对国际话语权的重新分配。权威的新闻网站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在这里不仅可以解读大到国家发展战略小到胡同文化符号,还可以以网民的身份消除国籍参与社区信息的传播。在08年奥运期间,人民网以“全球视野、人民参与”为宗旨,突出国际合作和全民参与,及时、充分、全面地报道好奥运赛事,同时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民主、热情、和谐的国家形象,新闻网站利用“媒体事件”“本土特有”来塑造国家形象,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声望,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都在挖空心思,使出浑身解数寻找重大媒介事件。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丰富的内涵中包括对议题的设置、对规则的制定,话语权甚至意味着使其他的表述和看法失去合法性。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最好时期。新闻网站等媒介形式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舆论工具,更应该积极配合“十二五”期间的国家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中国比,美国联合通讯社作为全球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在全球有2万家媒体的订户,遍布世界11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天有15亿人会接触到美联社新闻。每当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听到、看到的都是用美语传播的美国文化,很难想象如何能不被美国话语左右,必然导致美国的话语霸权地位。

中西方的政治文化观念不同,在对中西新闻网站进行比较中,一些基本观点已被世人所接受,诸如中国文化强调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强调竞争分离;中国文化重义,西方文化重利等等。从统一与分离,义和利中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中西方在新闻网站政治性上的差异。[7]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新闻网站发展有着本国的特有的功能特色,不能盲目仿制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环境下的发展模式,但通过对其体制的调整、法律健全的借鉴,新闻网站将在不远的将来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新闻媒体不可忽略的传播力量。

注释:

[1] 国家“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2006- 9- 1 3)

[2]冯文礼:《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用思想新解放推动改革新突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08- 24

[3]王平、吴乐瑁:《国外知名报纸报网融合现状及启示》,《青年记者》

[4]王涵:《美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特点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

[5]何玉江:《从伊拉克战争看当代美国媒体管理战略》,《当代世界》

[6]丁园园:《互联网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新闻爱好者》

时事政治论文3

期待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教师和学生单纯着眼于“落笔”阶段是不够的。小论文的撰写,应该以课程标准为统领,系统地贯穿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否则,突击布置小论文作业,学生是无所适从的,也很难一下子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以下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结合几年来在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时政教育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高中生普遍对课堂所提到的时事政治感兴趣,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要与“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现在教材的内容都很重视生活化,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政策教学和实例教学,因而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时政性,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态度,提高学生分析时政的能力。学生投身于时政学习,往往热情高涨,感到政治课的原理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了写小论文的信心。如果平时在课堂上教师不注意引入时政案例,学生因知识面过窄,缺乏社会生活的积累,写小论文时就会手足无措,或者出于交差了事,或者难以写好。课堂与时政教育相互补充,一方面为将来小论文积累素材,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在阅读评论中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时政评论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经过上一环节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时政的关注有了进一步的增强,愿意就热点问题口头谈谈自己的看法,但若诉诸文字,他们则会普遍对如何撰写政治小论文感到陌生,甚至有畏难情绪。这时,有必要指导他们阅读含有政治小论文元素的文章资源。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资源”。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教师平常应注意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生动有趣、短小精悍的时政评论,在全班面前介绍,指出其中的作者观点、论证方式、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让学生熟悉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可取之处在哪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哪里,并且张贴出来让感兴趣的学生阅读。这样,既能揭开像时政类评论等政治论文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小论文的陌生感,又能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推荐学生阅读评论,向他们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政治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难事,只要你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尝试,就能写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小论文。

三、在综合探究中提炼学生朴素观点:社会现实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经表示,“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实证、推想、会通、分析――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如今的高中课堂,都开设有综合探究课,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施所长,或形成课件,或形成提纲,或形成手抄报等。在这里学生运用所学认识社会现象、适应社会规范、融入社会圈子,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习潜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教师应关注学生提到的初步观点,引导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及时给予分析、评价,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火花,使其在将来的政治小论文写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和成熟。

四、在论文写作中规范学生严谨撰写:学生主动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课程标准明确提到:“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没有得到实践支撑的理论是苍白的,没有得到运用的知识是空泛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阅读评论、综合探究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内化为自身的技能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而撰写政治小论文就能很好地巩固并提升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撰写的整个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学生应遵循确定主题、收集资料、精心起草、反复修改、形成定稿的步骤展开,教师应坚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的标准加以指导。

政治时政热点论文4

关键词时事政治 高中政治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9-01

在高中课程中,政治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书本的知识点,还要求学生将课本的内容和时事政治相互结合,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老师通过时事政治的渗透和讲解,培养了学生用政治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时事政治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区别与联系

时事政治和高中思想政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思想政治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区别

1.从内涵上看

时事政治是指以国内一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方针、政策为主,以一年内国外发生的一些与我国相关的重大事件为辅的政治热点。高中思想政治课以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

2.从教育目的上看

时事政治着重在于培养学生正确了解国情理性分析形势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从影响上看

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高中思想政治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质。

(二)联系

时事政治丰富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减少其枯燥性,反过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时事政治的分析加强了理论基础的支持,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时事政治与高中思想政治结合的必要性

(一)延伸高中政治教材充分备战高考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每天都会出现新的问题,老师在教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教材,应该注重热点时事政治和政治教材的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近几年的高考内容上看,越来越多的重视思想政治学习与社会时效热点的结合,重视通过教材的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政治学习中有意识的去关注社会热点,老师也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学科迁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高考的战场上将自己的能力最大发挥,取得骄人的成绩。

(二)利于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在很多的政治教学课堂还比较陈旧落后,老师一味的去灌输知识,忽略学生的吸收知识能力和对课堂的感受,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师生缺少互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无法充分教学。如果将时事政治和思想政治课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活跃度,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上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可以增进感情,实现共同进步。

(三)促进政治教师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水平

时事政治和思想政治的结合这就要求老师也要加强对时事政治的理解和把握,在引入时事政治的过程中要找到所涉及的时事政治与所讲授的内容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教会学生客观、准确的看待某时事政治问题。老师经常完成牵引的任务,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计时事政治板报

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利用班级黑板进行时事政治板报设计。涉及的内容包括近期国内外大型事件,比如联合国环境署第一届亚太区域环境会议的召开、中国银行在2015年5月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红十字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把握时事政治的内容,并在抄写板报的时候形成自己对时事政治的观点,还可以之后联系政治教材进行全面的结合分析。与此类似的还可以举办时事政治的辩论赛,对某一政治热点展开讨论,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时事新闻

在课堂中加入时事政治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人文情怀,引起情感的共鸣。在进行时事政治的教学中,首先要引入国内外的热点事件,然后引入课堂内容,比如在国家下调存贷款利率的时事政治上可以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职能特征。由此,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同时也补充了教材。

(三)用时事政治联结政治教学的多个领域

往往一个时事政治热点里面蕴含的政治知识不是单一的,对于一个时事政治,可以利用政治知识进行多方面分析。比如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召开,会议上的内容在分析上可以涉及高中政治的四个模块。老师在政治教学中需要根据政治内容对时事政治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学好高中政治,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到书本以外。

时事政治的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老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教材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无形中也会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拥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高中生,是每一名高中政治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闫荣娟。高中政治时事政治教学[J].学周刊,2013(11).

时政论文5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怎样使一门枯燥、死板的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让学生能够以十分的注意力去开始学习,是所有思想政治教师值得去探究的问题。通常在每堂思想政治课的开始,学生都很难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这时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当前课本理论知识所教授到的章节内容为主,以当前正在发生的或曾经发生的相关经典新闻话题作为这堂课的开始。例如,当教学“市场多变的价格”时,教师可以利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这一经典现象,让学生对话题展开讨论,并分析猪肉价格为什么会持续上涨,持续上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财政有何作用”这一内容时,如果直接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讲授,学生就很难从根本上理解财政的作用,似懂非懂,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信心。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我国财政部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内容为主要的切入点,介绍我国2012年在节能减排和再生能源方面投入资金979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251亿元。然后继续延伸话题,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建设体育馆、奥运会举办活动、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投入资金共1045亿元人民币等。通过这些巨额数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思考:投入的这么多钱都是哪里来的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通过集资而来,有的认为是国家投入资金,此时,教师要及时点拨:这是财政的巨大作用。这样就将学生对“财政的作用”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接下来的教学效率必定是相当高的。

2.时事热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从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理解能力出发,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闻素材辅助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每一堂政治课都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从而让学生感觉自己在政治课堂上真正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在讲授商品的价格时,可以利用民间炒作农作物,导致农作物价格上涨的现象作为教学资料,要求学生利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析,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的知识内容掌握得更加透彻,并通过延伸掌握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通过时事热点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充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到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时候,授课教师应该特别注意避免学生受到负面观点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误解。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利用与爱国主义有关的时事新闻和课本中爱国理论知识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有的教师一提到爱国,就只会想到岳飞、林则徐等与现实相距甚远的古代爱国英雄,殊不知,这些远离当今社会的话题已经很难让当代的高中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应该选择归属问题、新疆事件等全国人民关注的话题作为素材,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话题讨论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掌握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3.把握时事政治的及时性。

授课教师在选用时事政治话题作为授课素材时,选择的素材应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和及时性,多选取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热点话题,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时事热点话题所反映的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问题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授“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将2013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相关资料和会议过程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边展示边向学生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并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所拥有的四项权利。其中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通过图片和教师讲解相结合,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新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7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