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29896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篇1

《太阳是大家的》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儿童诗。诗歌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一起游玩,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太阳是大家的, 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习方式以朗读、感悟、联想等为主导,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升华对太阳的热爱,激发学习语文和创作诗歌的欲望。

1、会认“彤、陪”两个生字,会写“彤、陪”等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全诗,并进行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快乐气氛,体会全世界人民的团结友爱。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引领学生理解诗歌含义,体会作者的拟人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1、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说一条谜语,大家来猜,好不好?“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抬头看天空。”

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 (出示“太阳”图)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导入新课,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引入新课。)

3、有人说太阳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也有人说太阳是个技艺高超的画家,还有人说太阳是个辛勤的园丁。在诗人眼中,太阳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诗人薛卫民的1篇关于太阳的诗歌。(板书课题)

1、请同学赶紧拿起手中的课本,自由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都读通顺后再停下来。

2、这么美的诗你喜欢吗?把最喜欢的那个小节大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3、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很高兴。让大家也来分享你喜欢的小节吧。谁来把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听。

4、喜欢不同小节的同学各选一名代表轮读,读完后请同学自我评价,教师相机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达到读得正确、流利。再指名读,逐节检查朗读情况,为下面有重点地学习生字词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最后让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把自已当成学习的主人。)

5、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6、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情况相机指导,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诗句中蕴含的意思。

(设计意图:诗歌的文辞很简单,但含义却不易领悟,教师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初读课文后,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层次和浅显的含义。)

1、(课件出示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看谁识字快,方法好,学会后,同桌互相考考。

2、谁能把自己好的识字方法与大家交流?(指名汇报) 3、(课件出示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在书写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5、教师有意识的挑选几份学生书写作品进行展示。

1、同学们,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七色光之歌》)

2、伴随着动听的音乐,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太阳是大家的》。 (设计意图:伴随着《七色光之歌》的音乐进入课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很自然地为“揭题”效劳。)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把你喜欢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第一节:指导朗读“彤,红彤彤”。

① “彤”在平常读第二声,组成abb型叠词时读第一声。

②“彤”在字典中的解释就是红,三个表示红的字连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一起读出它的味道来。

(2)第二节:体会拟人写法,感受太阳带给大家的温暖。 ①回想太阳在一天中,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②假如你是这些鲜花、小树还有小朋友,太阳暖烘烘地照着你,你的心情怎样?把你的高兴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让别人听出高兴,把你的舒服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让别人听出温暧。

(设计理念:朗读也是有层次的,此处让学生在想象说话、在评读范读中,领悟诗歌的节奏──舒缓,感悟诗歌的韵味─

─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读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所描绘的画面。)

③同学们,太阳带给鲜花、小树、小朋友的不仅仅是快乐、舒服。它还带来了暖暖的爱!这样的爱流淌在细节中,要靠同学们去发现!请你们再用心默读第二小节,想想从哪个字,哪个词中发现了太阳的这份爱?(“洒”、“拔”、“陪着”、“看”)从这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把太阳当成()来写,运用了()的手法,把太阳写活了。

④你们喜欢这样的太阳吗?那就把你对太阳的喜欢之情表达出来吧。和同桌比一比读第二小节,看谁更能读出你对太阳的喜爱之情?如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⑤除了诗中写到的,太阳还为大家做过哪些好事?小组交流。

请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把自己说的编成诗句写在书上第二节后面,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诗人。

(设计理念:抓住文章的空白点,让学生想象说话,从而变封闭式阅读为开放性阅读。既帮助学生更好地充实了对诗歌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了语言,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还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努力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3)第三节:

大家和太阳相处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可是一天过去了,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下啦!她要去哪儿?用诗中的语告诉我。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篇2

苏教版第二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水在他们中不同的状态,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第一教时

1、小朋友,这阵子天一直下雨,你知道是下的什么雨吗?你观察过这些雨都落到哪儿去了?

2、雨点落到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有个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写了一首《雨点》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板书课题:雨点

3、出示“雨点”图,师述:看,小雨点多可爱呀!谁能把课题读好?指名读课题再齐读。

1、听,小雨点落下来了。播放下雨的声音。

2、让我们来看一看雨点落下来的情景,配乐,老师范读课文。

3、诗歌写得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多读几遍,遇到我们课后要学的生字词把它圈出来。

4、检查自学:

(1)、抽读词语:

a、指名拼读:落进、睡觉、小溪、散步、奔跑、海洋、跳跃、(小卡片)

b、指名领读:(不带拼音)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2)、生字读好了,课文谁愿意来试试?指名读课文,学生再评,再指名读。

1、过渡:课文能读通了,怎样才能读好呢?我们再深入地学习,把课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会读得更好。

2、轻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用“……”标出,在那里干什么?用“△△△”标出。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3、交流:

(1)、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师出示图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学生说话要完整。(图片随意摆放)

b、谁能用一句话来回答: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和_____里。

c、看看这几幅画可以怎么排列?

学生上来排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排?(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d、师小结:书上作者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因为雨点落进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要流进小溪里,小溪里的水要流进江河里,最后所有的水都要流进海洋里。

e、谁能读出他们不同的气势来?指名读再齐读: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点落进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

a、生答师出示雨点各种姿态的图片与相应的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b、想一想,课文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

c、指名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d、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态也就各不相同,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加上动作把它表演出来?找个好朋友一起练一练。

e、指名上台表演朗诵课文。

f、配乐朗诵课文:叫几对好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1、快速看课文,这首诗歌共有4句话,每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这样的句试也说一举句诗吗?“雨点落进______。”

3、这阵子绵绵的春雨给世界万物带来了春的生机,老师让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许多收获。请你用“春雨落在(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再来说说。

4、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学着书上的写诗方法,写一首《春雨》的小诗。

雨点(图片)

↙ ↓ ↓ ↘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篇3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③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①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

②实物投影仪。

●导题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

(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或资料)

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读文

①边看插图,边读导读。

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交流

①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

③指名板书。

●品味

①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

②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积累

抄写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试着背一背。

●运用

①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②用“是……也是……”“仿佛”“悠然自得”写一句话

③找1篇优美的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

(内蒙古包头市 姜杰)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篇4

“是对非,长对短……”这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识字7的内容,短短六行话,不仅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语境,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真可谓一举两得。同时,传统蒙书的结构以及语言形式的借鉴使得这首对子歌节奏感极强,读起来韵味十足。良好品质的渗透又不愧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通过学习识字3,学生对对子已经很熟悉了,他们可以随口说出几句好听的对子,所以对这些好读好记的对子学生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潜能,锻炼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的意思。

4. 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5. 感受对子这种语言形式的优美,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识字、写字和朗读。

1. 图片、生字卡、小黑板、课件。

2. 学生搜集的对子。

两课时

1. 对对子。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有趣的游戏——对对子,比一比看谁接得快,谁的对子美。(如:师:我说“云对雾”,生接:我说“花对草”。)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对对子、贴词语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认识生字,在乐中感悟了句子,积累了词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

2. 谈话。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评一评自己吧,要是实话实说噢!(学生畅所欲言,揭示本单元主题——我们都有好品质)导语引入:“你爱劳动,我爱集体,他很诚实。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都是好孩子。”

(利用本单元的导语引入新课——揭示主题——好品质、好孩子,体现了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组织教材”的特点。)

1. 借助拼音自由读,把字音读准,把对子读流畅。

2. 同桌互相读,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3. 把自己读得不够好的字或对子多读几遍。

1. 学生读对子,教师依次贴出如下几个对子。

是——非 长——短 虚心——骄傲

热情——冷淡 诚实——虚伪 赞——嫌

2. 摘掉了所有生字的拼音帽子,你还能读吗?读了上面六组对子,你有什么发现?(互相提醒注意“诚、实、招”读翘舌音,“赞”读平舌音。)

3. 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4. 巩固识字。

(1) 对对子。

学生用手中的字卡,一生举起“是”,手拿“非”字的同学立刻举起字卡,以此类推。

(2) 看图贴词语。

图一:两支铅笔,一长一短。图二:两个小朋友,一个热情地招待客人,另一个脸上表情很冷淡。

词卡:长、短、热情、冷淡。学生看图,将词语卡贴在相应图画的下面。

1.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6个字,引导学生观察你觉得哪个字难写。

2. 引导学生将字归类,本节课写好“冷、淡、情”3个左窄右宽的字。认真观察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教师范写其中的一个字,其余两个字学生自主练习。

4. 学生描红、临写,并展示写字成果。

(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字分类指导书写,有利于学生抓住规律,把握特点,自主写字。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自己的板书示范。)

老师把上节课结识的生字朋友藏在了下面句子里,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小黑板出示句子。

1. 妈妈待人很热情。爸爸待人很冷淡。

2. 王晓红虚心好学,诚实勇敢,赢得了大家的赞扬。

3. 我们要向别人学习,用他们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课前复现上节课要求认读的字,并把这些字编排在句子中,意在让这些字和孩子们反复见面,避免了认字多、巩固率差的弊病,而且这种复现方式完全符合认读的字的教学要求。即:在课文中认识,换个语言环境还能认识。)

1. 和小组同学一起练读对子,请小组同学为你的表现打分。

2. 小组派代表朗读对子,其他小组评议。

3. 师生合作接读句子,生生自由组合对对子。

4. 背诵课文。

1. 你最喜欢对子中的哪些词语,用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2.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3. 选择你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1. 我会读。

2. 你还能说出几个对子吗?你能像课文那样编几句对子歌吗?

3. 把你课外分享的“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精选4篇)”,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1、认识古诗生字,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能通过读、想象,体验诗歌的境界。

二次备课

1、导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位诗人(板书:吕岩、杨万里)。吕岩,我们对他很陌生;杨万里呢?(引导背诵杨万里的小诗)。看来大家很熟悉它们了。但是老师要说,看似陌生的诗人,其实我们早已耳闻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杨万里,但我们并未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相信吗?不信,等我们认真学完它们的古诗,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2、你们说,怎么学?(读准-〉读懂-〉读出感受)。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两首诗读三遍以上。(老师板书课题)

3、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两首诗。

(评价、正音。指导书写“蓑”字:手和老师一起书空,默记5秒钟)

4、故事读正确,读通了,我们还应该争取把诗歌--(读懂)。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同学们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前后左右相互提醒学习,还可以询问老师。

5、学生说故事大意,老师纠正。

6、从刚才同学对故事的理解,你能发现这两首诗有很多共同点吗?

(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

(3)、都表达了诗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闲适。

(学生如果说不全:老师相信同学们学完他们的两首古诗,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发现)

1、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电视动画片中看过牧童吗?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样的?

2、让我们认真地读,没读懂,细细体会,你一定会从诗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说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预设一]: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

(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趟,有清风明月为伴)

(2)这样的生活真是--?(板书: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展开丰富的联想)

(4)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指导朗读,范读)

[预设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自在)

(2)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铺”:着一“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

“六七里”:眼前是无限宽阔的原野。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自然的怀抱。

(3)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4)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

“弄”:逗弄的意思。快乐的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张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有远的牧童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或许……

4、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牧笛为友,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园的'生活。在这样的怀抱中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

(板书:童乐)你能读出这样的快乐吗?

5、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读出你的向往。

6、吕岩又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展开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些什么?

7、总结:生于兵荒马乱的吕洞宾更渴望能过上这样安悠、快乐的生活。谁能读出这种渴望。

1、牧童在清风明月下安然入睡,让我们目光跟随杨万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过安仁,看到了什么?

(课件: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你看到了什么)

2、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问?

3、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百思不解,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大白天撑着一把雨伞,撑篙、船桨叶放在船上。忽然,他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你是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怪生(理解“怪生”)来,谁能读出这样的恍然大悟?(知道朗读)

4、请同学们想象:假如是你,假如你便是杨万里,恍然大悟,你会是怎样的表情?(体验诗人情绪--〉引出童趣)

5、小结:一个“怪生”让我们看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还让我们看到两个有趣的孩童,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6、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爱的诗人,谁能用你的读书声,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呢?

7、拓展:诗人杨万里,还写过其他描写孩童的诗篇呢。请同学们读读这几首诗,再看看我们今天学的诗歌(轻音乐起),结合起来,你能见到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喜爱儿童,未泯的童心)

8、总结:诗人杨万里就是这样一位对孩童充满喜爱之情,童心未泯的大诗人。杨万里还写了许多其他的田园杂诗,每一首诗的背后,我们都能见到诗人深藏的美好的心。

1、现在我们在读这两首诗(老师范读),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2、陌生的诗人:吕岩,其实我们早已认识,今天更让我们看到了吕岩对悠闲、安定生活的向往。熟悉的诗人:杨万里,之前我们并没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今天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未泯的童心。千百年前的诗人,今天依然呈现他们那么美好的心,让我们怀着对诗人的崇敬,齐读一遍,老师引读。你们愿意了解更多的诗人吗?那就去读更多的诗,是个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走进诗人内心的路。

清平乐村居

1同学们,你在农村生活过吗?

2和城里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1、时光如水,岁月如流,今天让我们一起慢慢回头,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去品味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一起读:《清平乐?村居》。

2自己读一读这首词,看看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读)

交流:(词牌名上下片押韵长短句)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争取读得有感情。

2、谁来读一读。(1-2人)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我们来交流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a翁媪:根据字形就能猜测它的意思。

在这首词里,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相媚好:你认为呢?

吴音:吴的地方话!

醉:知道意思吗?可能是谁喝醉了?你们认为呢?

无赖:调皮的样子。

卧剥:谁知道?(躺、趴)

词语的意思你们都读懂了,这首词你们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相媚好”,老师还有更深的思考:词中说到“茅檐低小”,足以看出生活的清贫,可为什么他们还这么“相媚好”呢?

(一)自由读:自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二)交流:(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这个问题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1、学生发言:我觉得儿子勤劳孝顺,他们才相媚好。

2、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出示: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3、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儿子正在锄草,他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想尽孝心,体谅父母。(谁来补充的?你认为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二儿子正在织鸡笼虽然没有哥哥力气大,能干,但也很尽力。

4、小结:夫妻俩看着勤劳能干的大儿、中儿,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年幼的小儿也让他们喜欢吗?

(三)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1、你是从哪儿读懂的?点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为什么喜欢?(小儿子调皮可爱)

3、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哪些地方写出了小儿的调皮可爱?

无赖:a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蛮不讲理游手好闲)

b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c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老夫妇对小儿特别喜欢,是对小儿的爱称)

a“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

b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可爱调皮可爱)

c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好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4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1)听老师读一读?

(2)你觉得老师哪些词读得好呢?(好在哪儿)

(3)谁能读出小儿的顽皮?

小结过渡:大儿、中儿勤劳孝顺,小儿调皮可爱,难怪他们“醉里吴音相媚好”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相媚好呢?(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四)感悟景美

1、生回答: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儿的景色很美。

2、你从哪儿读懂的?

3、谁来读读这句话:[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4、从青青草你读懂了什么?(草青草茂盛生机勃勃)

5、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a自由练说

b指名说

6、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7、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

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五)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听到老两口在说什么?

2、自己说一说,然后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假如你是老爷爷、老奶奶,你会说什么?)

4、小结:乡村的景色如此优美,农家的生活如此幸福,真令人陶醉呀!

5、指导朗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1、喜欢这首词吗?自己练习读一读,注意把感情读出来。

2、老师读上阕,谁来读下阕。

3、还有谁愿意读的?你读上阕,老师读下阕。

4、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生平:

出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任地方官期间,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可是却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1)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饱受了打击,而如今还要面对晚年的凄凉和寂寞。当他看到眼前这一农家的生活时,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2)羡慕有多深,忧愁就有多深,面对如此美景,诗人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我们在静静地聆听中走进他的忧愁,读懂他的向往。

5、配乐吟唱。

1、像这样清新的诗,辛弃疾还写过不少。辛弃疾一生写过600多首词。你读过他的哪些词?

2、学生推荐

宋词历来和唐诗并称双绝。每首宋词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课后,找来宋词读读,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篇6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第十册第十八课:送你一片绿荫。

(1)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和运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从第一人称的叙述中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不但要根据课文中的介绍,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在学文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对人类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爬山虎的资料,爬山虎的实物

1、全班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谁送你一片绿荫?这一片绿荫是送给谁的?为什么会送一片绿荫呢?)

2、师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爬山虎,各朗读一段。(自由朗读做准备。)

3、学生汇报预习生字新词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集体探讨。

1、师: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

(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合并句意,借助关键词等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感受,既了解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情况,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培养的习惯和技能,更是初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也是应该要达成的目标了。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一定对爬山虎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爬山虎。

2、交流:无私、攀爬好手、环保先锋、绿荫使者、绿色屏障

3、小结。

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为绿荫使者,而且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果可酿酒。下节课我们继续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爬山虎是环保先锋、绿色屏障、绿荫使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1、爬山虎主动向大家推荐自己,文中用什么词表达了这个意思?(自荐:自己推荐自己)

2、读了这段文字,你对爬山虎有了怎样的了解?

(出示爬山虎的实物感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这段文字在全文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师明确:这是全文的总起段,后文都是我对自己的介绍。

1、快速浏览,想想这几段写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和作用?

学生交流,板书: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2、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这一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我的这些特点进行了说明?这些特点对改善环境有什么好处?请大家找出相关语句加以体会。自由读,指名读。

学生交流,师点拨,相机板书:作用:降低温度,吸收噪音、吸咐尘土、制造氧气。

1、人们对爬山虎有什么疑虑?事实是怎样的?勾画批注。

2、学生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而有条理地述说感受。

3、自由练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1、随和是什么意思?齐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爬山虎的随和?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爬山虎好种易活的特点。

设计意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经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引领学生自主读书、感悟、交流、评价、探究、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表达,与文本充分对话,在对话中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1、师:本文的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写爬山虎,使文章读起来亲切、自然。这种写说明文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把爬山虎当人来写?

2、交流词句,感受趣味。

3、这篇文章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表达准确,描写具体,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

引导比较句子。

①我生长得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②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

第2组

①我的叶片较大。

②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

这两组句子中,哪一句说得更具体,更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4、师小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让人感到更准确、具体和形象。(板书:说明方法:列数字)

5、指导学生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1、引导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植物能为人类造福?

2、启发思考:我们该怎样利用和对待这些对我们人类有利的植物。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加深对原文内容的感悟。

18

18 送你一片绿荫

特点:占地少 生长快 绿化覆盖面积大

好种易活

作用:降低温度 吸收噪音

吸咐灰尘 制造氧气

说明方法:列数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02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