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舞蹈专业论文范例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0000

【导言】此例“舞蹈专业论文范例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舞蹈学论文1

幼儿舞蹈教学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它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在节奏、动作以及娱乐中提高了模仿的能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加深。第二,舞蹈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当众表演的锻炼,很多幼儿渐渐克服本身内向的性格,增强了自信心,也开阔了眼界。第三,舞蹈教学有助于幼儿健康发育、塑造良好体形以及提升整体气质,舞蹈有促进幼儿骨骼发育、帮助消化等作用,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第四,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一般都是结合经典童话故事和典故进行的,潜移默化中使幼儿接受并热爱美好事物,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使他们渐渐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对幼儿园舞蹈教育目标的认识上,有许多教师认为就是为了参加舞蹈考级或比赛,可见在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深刻认识到幼儿舞蹈教学的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只是一味地鼓励幼儿参加考级或比赛,忽略了对幼儿人格、身心健康的培养。

(二)幼儿舞蹈教学途径单一

在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以课堂教授形式为主进行舞蹈教学;只有少数教师会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舞蹈教学,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和使用电化教学的模式进行舞蹈教学的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舞蹈教师受限于课堂教学,和其他课程并没有差别,发挥不出舞蹈教学的特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他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舞蹈教学,不同水平的幼儿并没有选择的机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幼儿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幼儿舞蹈教学的设备较差

在舞蹈教学设备的调查中,10%的教师所在的班级有电子琴或钢琴,%的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电视,%的教师所在班级有录音机;而只有%的班级在舞蹈教学课中有多媒体的使用。专业化舞蹈教学设备的缺乏使得舞蹈教师在授课时受到局限,幼儿对舞蹈课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幼儿舞蹈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对幼儿舞蹈教师的调查发现,绥化市幼儿舞蹈教师在学历方面,37%的教师是本科学历,43%的教师是专科学历,还有20%的教师是中专及以下学历。因此,绥化市幼儿舞蹈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教师的专业构成比例如下:%的教师是幼教专业毕业的,而舞蹈专业的教师占30%,另外,%的教师是其他专业毕业的,其中部分幼教专业的教师在工作后参加了舞蹈专业的继续教育。因此,绥化市的幼儿舞蹈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绥化市幼儿园很多舞蹈教师都是外聘的,他们即使经过专业的舞蹈教育和训练,但在幼儿教育和幼儿心理等方面和专业幼教教师还有一定的差异。

三、提升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

舞蹈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舞蹈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更是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教师不应该只从考级、比赛的出发点去进行舞蹈教学,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注意观察不同幼儿的兴趣方向,针对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等因素,给幼儿选择不同的艺术类别,让他们在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另外,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将重点放在幼儿舞蹈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上。

(二)多种途径开展幼儿舞蹈教学

在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教学,避免单一的方式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舞蹈欣赏、舞蹈示范、音乐欣赏、模仿和想象、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运用,让幼儿的大脑高度集中来支配自己的身体,表达丰富的动作和情感,集体舞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也帮助幼儿提高记忆力。例如在幼儿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听到节奏明快的音乐会随之舞动的天性,在唱到“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地抱抱我”这句歌词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和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出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使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

(三)改善幼儿舞蹈的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园应提高对幼儿舞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教学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幼儿园自身应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出舞蹈气氛,利用吃饭、课间娱乐、午睡后等时间为幼儿播放音乐,有条件的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经常为幼儿播放舞蹈类的视频,在生活中随时去引导、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幼儿园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舞蹈区域,通过增加对不同风格舞蹈服饰、道具的投放等,鼓励幼儿穿上自己喜欢的舞蹈服饰,大胆自由地表演快乐的舞蹈,给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四)加强幼儿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

幼儿园舞蹈教学的长效发展,必须依靠高素质、专业型的教师队伍。绥化市大部分的幼儿园舞蹈师资力量依旧比较薄弱,部分教师缺乏专业舞蹈知识和技能以及专业的教学态度和方式。幼儿教师的文化修养也有待提高,因为舞蹈不仅涉及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还和其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幼儿园应当注重培养或招聘全面型、高素质舞蹈教育人才,为幼儿的舞蹈教育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现有的幼儿舞蹈教师也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到“嘴勤、手勤、腿勤”:嘴勤就是教师经常要在舞蹈教学中为幼儿讲解舞蹈要领和注意事项,手勤就是要多动手纠正幼儿的不规范的舞蹈动作,腿勤就是要经常去每个孩子面前进行指导。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加上高效的教学方法,才是提升幼儿舞蹈教学水平的良策。目前,绥化市幼儿园的舞蹈教学正在朝着积极改革的方向发展,提高聘任幼儿舞蹈教师的门槛,完善教师培训体系,逐渐提升幼儿舞蹈教学的水平。在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切忌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与塑造幼儿的个性,使其全面而协调地发展,从根本上提高绥化市幼儿舞蹈教学的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这5篇舞蹈专业论文范文是来自于山草香的舞蹈论文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舞蹈论文2

广场舞蹈是近年来兴起且快速发展的一种现象,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广场舞蹈和其他舞蹈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参与人员,其参与人员基本上是中老年妇女即“大妈”。那么,广场舞蹈到底有哪些特征呢?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表演的特殊性

广场舞蹈和其他舞蹈最大的不同就是其表演的特殊性。人们对于美的欣赏和享受是在于对它的直观感受,即直接性。广场舞蹈之所以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也是因为广场舞蹈能够给人带来直观的感受。广场舞蹈的参与者,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而广场舞蹈的舞台也是和观众融为一体的,这都使观众有一个特殊的感受。

(二)集体性

广场舞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集体性,人数很多且没有限制。无论男女老少、会跳舞的还是不会跳舞的,都可以参与其中。集体性还是广场舞蹈主要表现手段。由于广场舞蹈一般都是在广场上进行表演,而广场一般都比较宽阔;因此参与的人数很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有时甚至会达到上千人,场面异常的火爆。

(三)参与人员的自发性

参与人员的自发性是广场舞蹈的主要特征之一。参与广场舞蹈活动的人都是自己自愿去参加的,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发动。而且也没有任何规定和要求,人们可以随时参与、随时离开。现在有很多中老年人去广场公园散步时,都流行带一个小型收音机,在碰到同是舞蹈爱好者时随时都可以来一段舞蹈。

(四)随意性

随意性是广场舞蹈与其它舞蹈最大的区别之一。在舞蹈编排中,广场舞蹈没有专门的编舞人员。在舞蹈训练方面,广场舞蹈也没有制定一套方法。在舞台方面,广场舞蹈也没有固定的跳舞场地。而且其舞蹈动作也很随意,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个舞蹈动作该怎样做才是规范的、正确的。除此之外,广场舞蹈在时间的选择上也很随意,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这也是广场舞蹈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作用

(一)广场舞蹈具有满足群众自娱自乐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群众对业余文化生活也会随之产生更高的要求。广场舞蹈是从群众自娱性开始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抒发喜怒哀乐的时候,就会伴随着舞蹈的存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了,电影、电视、戏剧等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更愿意参与到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中来,而广场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人们更容易参与到其中,舞蹈所独有的审美情趣,是其他娱乐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参与意识更加强烈,希望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情怀,并从中获得审美价值和生命情趣,群众喜欢上了自娱自乐的舞蹈活动。为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他们自觉地步入了自我娱乐的舞蹈当中,在舞蹈中人们不再只是观众了,而更多的是“表演者”。他们通过舞蹈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舞蹈已逐渐成为群众乐于接受的艺术活动,满足了群众自我娱乐的需求。群众需要舞蹈,离不开舞蹈,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具备重要的作用。

(二)广场舞蹈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居住面积大了,环境好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邻里间的相互接触越来越少,邻里间的情感交流也随之淡漠,邻居之间相互不认识、在园区里形同路人。街道、社区的群众舞蹈活动,客观上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架起了桥梁。早晨,在城市里不论公园、广场、街道、社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大多是以广场舞蹈为主,广场舞蹈尤其以妇女居多,她们几十个人一个队伍,有跳东北秧歌、健身舞、拉丁舞,交谊舞,百姓健康舞等等,这些别具特色的广场舞蹈,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居民百姓,他们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纷纷走出封闭式的高楼庭院,参加到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中来,既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打破了居民之间互不相识、互不往来的沉闷局面,使那些有着相同情趣、相同爱好的社区居民相聚在一起,抒感,建立友情。广场舞蹈所表现的形式是一种群体活动,人们是通过这种群体的表现,来展现舞蹈集体美,所以人们在相互配合之间产生默契,进而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在追求美的同时,促进了邻里间的了解与和谐。

(三)广场舞蹈具有强身健体、美化心灵的作用

舞蹈浅析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李 敏摘 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艺术是一项受到广泛认同和参与性极强的活动形式,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它是以群众为主体,群众自愿参加的一项的活动,通过舞蹈活动可让群众掌握和学习丰富的舞蹈语汇,并运用多彩的的艺术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群众自身的思想感情,从而满足群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活动的需要,最终达到群众自我娱乐的目的。本文先简单分析广场舞蹈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主要论述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人的肢体语言。舞蹈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畅性动作来表达情意。舞蹈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活动,它融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于一体,是高雅的全身性的文化活动,它即能健身、娱乐、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也可以使人精神焕发、身心健康,在优美节奏中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并不受场地、器材和锻炼者年龄、性别的限制,动作的繁简、难易可以根据舞者自身的需要而编排,是易于接受,易于开展的大众健身的最佳方式。现在舞蹈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极受欢迎的艺术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身心常常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跳舞能够消除多余脂肪,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和呼吸系统状态,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身的协调能力。舞蹈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的运动,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达到调试和发展,尤其对中老年人保持一颗年轻心,延缓衰老,延长青春是大有意义的。在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舞蹈作为一种欢快、节奏感强的群众文化形式,健身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人们通过运用形体自由地表现心灵,抒发内在情感,可以使人们在美的愉悦中充分发展,使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重力、节奏、人体平衡得到训练,可以培养人们对人体美,对时间、空间的感受,使舞蹈成为锻炼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想象力的一种极好的形式。人们在不断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体强身也愈加重视,以各种形式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而舞蹈恰恰是强身健体的载体,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人们有节奏的运动着全身。而音乐在广场舞蹈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编舞者对音乐的欣赏不同,而编排出的舞蹈也不同,所以,给广场舞蹈带来了各种风格的各个领域的音乐,而音乐所表现的都是各国、各民族最优秀、最美好的语言,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人们在跳舞的同时净化和美化了心灵。

(四)有利于舞蹈文化的大众传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广场舞蹈其实就是一种广场文化,由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创作、参与并传承。现在,我国的舞蹈文化只掌握在各地的歌剧舞院、舞蹈教练以及高校的老师与学生的手里,离广大人民群众很远。而广场舞蹈正好打破了这一局面,它将高雅的舞蹈艺术、舞蹈文化变得雅俗共赏,让广大人民群众能真正接触到舞蹈文化、感受到舞蹈文化。

三、结束语

舞蹈论文3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天地,也是艺术启蒙的摇篮。”学校舞蹈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一起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合力。

1舞蹈资源考核性普及

所谓舞蹈资源,是指以各种舞种为载体的舞蹈技术技能、舞蹈理论知识、舞蹈艺术研究与相关的音乐和服装等元素。在不同的舞种考级中,其考核标准的不同直接推动着舞蹈资源的强制性和自觉性普及。首先,标准统一的强制性资源普及。为了达成考级和升级的目标,无论是校外的培训机构和学校的专门教育教学,都会严格按照考级的要求去教学。这些资源会按照不同级别的标准,既有单项技能动作的强制教学与高标准掌握,也有系统技能动作的熟练掌握;既有既定舞蹈剧目的学习与表演,也有其他即兴的创作要求。通过这种强制性意味的普及,不仅强化儿童的考级意识、学习意识与努力意识,更让儿童们把这些作为自己理想和成长必备的素质内化,对他们未来的舞蹈发展、艺术修养、兴趣发展和个人高雅志趣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其次,个人追求的自主性资源普及。舞蹈作为一种充满灵性的行为艺术,儿童舞蹈的学习既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也需要儿童自己对其充满天赋性的喜爱,并且把其树立为自己发展的某种理想,甚至是长远的人生理想等。除了他们接受培训机构和学校老师的系统教育教学外,他们还运用家庭的有利条件以及学校的相关条件,开展自主的学习和练习,如对学习技能的巩固练习、对其他兴趣舞蹈种类的模仿性学习等,使自己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得以增长,最终实现舞蹈资源的自主性普及。

2提升儿童艺术素质

舞蹈作为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艺术,不仅舞蹈种类多、舞蹈道具多、舞蹈服装要求多与舞蹈音乐类型多,其蕴含的艺术素质也非常丰富,对儿童而言,舞蹈考级能从两个方面提升他们的艺术素质:一是,提升儿童的舞蹈艺术素质。是指舞蹈艺术内的造型艺术、姿态艺术、表情神态艺术、团队协作艺术与气息控制艺术等,随着儿童舞蹈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艺术素养会越来越高,且逐渐内化为他们的个性,被以更多样性的个性特色表现出来。特别是随着儿童年龄、学识和舞蹈技能的提升,他们会逐渐地以更多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表现出来,使自己的舞蹈和个人形象更加美观。二是,提升儿童的舞蹈关联性艺术素质。是指与舞蹈密切相关的其他艺术,如音乐艺术、服装艺术、道具艺术、色彩艺术、化妆艺术、灯光艺术与舞美艺术等,这些对儿童的舞蹈起到了必不可少的辅作用,且会对他们的舞蹈艺术效果起到助长的作用,彼此之间相得益彰,锦上添花。这些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能有效地培养儿童舞蹈训练和表演的适应性,包括对场地、音响、舞蹈氛围和其他方面等的适应。

二。结语

跳舞专业论文4

关键词: 大理学院 民族传统类 校本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1]提出以来高校体育校本课本开发研究成了一个热点,校本课程除了能满足学生需求、弥补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外,本身就是一个特色,它具有特殊地域文化的特点。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根据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学校办学理念、所处文化地域等因素进行。

1.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探索

大理学院“外环境”分析

这里的“外环境”分析是指大理学院所处的文化区域或省份内的宗教、民族、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基本情况分析。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全省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有15个民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云南境内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了种类丰富、内涵深厚、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据统计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达300多项,居全国之首,堪称民族体育王国。

大理学院是一所设立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作为独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理学院,应该秉承“文化强省”的宗旨,充分挖掘各种可以利用的民族体育资源,打造自己的特色。

大理学院“内环境”分析

学校坚持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地区,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个性充分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学校建成在云南先进,西部地区有广泛影响、南亚东南亚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强化科学研究,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围绕目标打基础,突出特色创品牌,深化改革求发展,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2]。大理学院80%的学生来自云南本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从小受不同节庆日民俗影响较深,对于接受云南文化区域的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优势,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据调查发现,大理学院学生社团和体育俱乐部不多,仅有的一些团体开展活动也不是经常性的,学生的锻炼意识较差。另外,在学校机构设置方面,体育场馆的管理部门与使用者分属不同的部门,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场地的利用率受到一定影响。

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从大理学院“内、外环境”分析看,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从理论上看,采用体育需求主导模式较好。一是学校发展有这方面的需求,地处民族文化区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同时,学校有彰显民族区域文化、办出特色教育的需求。二是学生的需求,学生从小生长的环境,从小所接触到的东西,在大学时能让他们挖掘、升华,并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这个手段使他们掌握自己民族的东西。在就业时,还能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宣扬他们民族的文化,这是学生根本的需求。从实践看,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宜采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时,注意有选择性地对一些项目进行修改,并进行相应的归类,总结出规律,以做到有序、有目的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

2.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可以是民族传统舞蹈。民族传统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每个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同时,不同民族的生产方式也直接影响民族舞蹈的形式、风格和节奏等,而民族传统体育就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在我国不同的民族中,舞蹈和体育往往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所以民族传统舞蹈是我们开发的资源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应该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综合实地调查、文献和访谈获得的资料,统计显示大理市现有白族传统项目包括:“龙舟、赛马、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执树舞、白鹤舞、秋千、登山、耍龙、耍狮、跳牛、踩马、跳花盆、跳铁门槛、陀螺、拔河(人拉人)、跳火棚、抢秧旗、上刀梯、火中取铁链、耍火把、打歌等。”[3]项目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武术,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宜开展等特点,是民族传统体育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在进行开发时要选择适宜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大规模开发。

3.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主要从武术类、舞蹈类、技巧类进行开发构建。

武术类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在中国有丰富多样的流派和拳种,是校本课程资源的宝库,但国家统一课程中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武术在中小学校及高校普及得不够好。所以有必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人们的审美观、健身观的需要,改编、创编新的形式,使人们既能容易接受,又能很好地享受武术带来的乐趣及健身效果。大理学院的国际交流活动,在全云南省排在前八名,赢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在与泰国开展的国际交流的几年当中,武术一直是主要内容。功夫扇的创编既满足了交流的需要,又符合新时代对武术的需求。功夫扇清脆的开扇声,外化了练习者的力度,形式美,造型美,还能与音乐完美的配合,使一般没有武术功底的练习者也能很好地理解武术,进而接受武术。这几年来的交流活动与教学活动,总结了一定经验,首先是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功夫扇的内容。在内容的更新方面,最重要的是音乐的选择,当音乐选择好后,根据音乐的旋律与节凑进行动作编排。音乐的选择与动作的编排要做到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进行,如果是表演,则要根据表演的场合及气氛进行编排。

功夫扇只是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武术类的一个项目,以这个项目的实践经验为指导,采取从点到面的方式,做到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总结这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共同规律,使参与的学生知识体系更合理、实用。当然这类课程的开发,着眼点可以是云南少数民族特别是白族的某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其他地区一些民族某一种或几种的融合改变,总的原则是做到精品,学生喜欢,突出文化宣传、健身功能。

舞蹈类

云南民族舞蹈丰富了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增强了艺术性和观赏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征,促进了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大理白族民间舞蹈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有使用道具而舞的“霸王鞭”、“双飞燕”、“八角鼓”、“执树舞”,有模拟鸟兽的龙狮舞、“鹤鹿同春”、“百鸟朝凤”,有自娱自乐的“里格高”和“打呀撒塞”,有祭祀、宗教时跳的丧葬舞、羊皮鼓舞、八宝花舞,等等[4]。每种民族传统舞蹈的起源、发展、传承都离不开相适应环境,这种环境可能是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经济水平,也还可能是所受教育,高校要开发民族传统舞蹈,并凸显舞蹈的健身功能,难度很大,所以选编、改良是必需的。大理学院最先选择了最能体现白族文化的“霸王鞭”,由于教师专业知识所局限,授课教师只能从艺术学院聘请,可是作为艺术专业的老师传授“霸王鞭”,老师的视角,老师对体育生的思维、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了解都欠缺,这就导致所教的“霸王鞭”体现不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体育生的精神风貌,而只停留在民间形式的模仿和套路的简单传授。这是几年来笔者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所以要做出精品,套路得改编,授课老师最好从体育专业教师开始培养。在古代,人们跳“霸王鞭”,或是别的宗教、节目仪式,更多的是突出它的文化功能,大家不会分动作属于体育学科,音乐又属于音乐学科,在传承时,也绝不会只传动作而不传配乐,它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这里是否启示大家,在对待民族传统体育、舞蹈时,不能以现代人的分科视角研究它,而是要注意它的整体性、文化性与统一性。

技巧类

据调查,云南民族传统技巧类的项目主要有跳花盆、跳马、跳山羊、溜索、过溜、跳火棚、跳竹、跳铜鼓、跳牛、跳竹竿、飞石索、跳大鼓、跳花鼓、跳乐、跳脚、跳歌、跳高脚马[5]。从本质上看这些项目更接近于现代体育项目,对文化背景要求不高,旨在提高练习者身体的某一项或几项身体素质,应该更容易开展。大理学院目前主要开发了花式跳绳这个项目,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兴趣着手,编排花样在里面,甚至把跳绳的节奏都改变,提升锻炼价值,对练习者的协调性要求也提高,既锻炼身体又用来表演。在民族传统体育技巧类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将组织专门的学生团体,从众多传统项目中选择几项容易开展,对器材要求不高的,如跳竹竿,进行实验开发,逐步完善,以促进大理学院教学的特色化建设。

4.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设形式

大理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完善人格为目的的一类课程。“三学期”制是为了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落实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解决“两学期”制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反复征求部门和校属各学院意见的前提下,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学校党委和行政研究同意所实行的一种新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可以向教务处申报,经学校批准即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全体学生都有机会选修。可以根据选课的人数分成不同班级,进行授课,学生完成课程学生即可取得相应的一两个学分。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还可以专门面向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既普及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掌握一种技能。

参考文献:

[1]曲宗湖,顾渊彦。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42.

[2]戴志明。大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J].大理学院学报,第8卷第1期2009(1):2.

[3]朱艳。大理市白族传统体育的变迁[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6卷3期。2012(6):100.

[4]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42.

舞蹈论文5

关键词: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程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服装表演专业都开设了舞蹈课程,并不同程度地加大了舞蹈课程的开设比重。但各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服装表演专业,立足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舞蹈课程的开设,充分利用本系专业的师资条件,除了在第一年必修的基础上,还在以后的两年分别设置了不同层次内容的舞蹈课程,并且为有一定基础和有兴趣的学生还设置了较深层次内容的特色舞蹈班,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途径。

然而,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存在的问题表现在:(1)缺乏专业舞蹈教师,有些院校的舞蹈课是由服装表演的老师兼任。(2)缺乏合适的教材。就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程使用的教材而言,国内目前尚少见有出版过一本合适的面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舞蹈课教材。(3)开课学时偏少。从舞蹈作为一门基础课来看,大多数学校的学时安排还相对有限,加之真正实施时还会因其他活动的冲击影响而打折扣。(4)生源基础差。长期以来,舞蹈教育一直处于附属和依从的地位。就生源基础来看,虽然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自身体形条件较好,但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舞蹈教育,对舞蹈的认识几近空白。(5)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些院校舞蹈课仅作为服装表演专业中副设的专业基础课,对舞蹈修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利用所学舞蹈知识进行服装表演编创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

总之,在面对社会新时期复合性人才的需求,笔者所在的学校服装表演专业在制订教学培养计划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借鉴其他专业服装学院的教学经验,对服装表演专业中舞蹈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内容的编排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形成了自己具有特色的教学优化体系。首先,根据学校专业办学培养复合性人才的方向和特色,对2007本科培养计划中有关舞蹈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既考虑到开设具有实用意义的课程,如舞蹈基训、形体训练,又兼顾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舞蹈理论学养的提高,尽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多地了解掌握不同风格、不同舞种的典型素材以及编排能力。调整教学培养计划时依据“一专多能”“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改变以往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学习舞蹈走过场的误区。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形成了以“舞蹈基础,舞蹈素材,舞蹈鉴赏,舞蹈编导,T台表演编创”为线索的学习板块。这些课程可分为三个学段来实施完成。第一学年为基础阶段,第二学年是提高和积累阶段,第三学年除了继续进行不同层次内容的舞蹈作品鉴赏外,学习重点则转为舞蹈编排并结合专业进行T台表演编创,达到学以致用。此外,又因本校地处江西赣南,赣南有客家风的赣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有着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因此在舞蹈课时,我们也增加了赣南采茶舞,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客家生活情态,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使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在T台上能走“猫步”,还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毕业后走进社会的实际需求。

我们在合理修订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而对舞蹈课教学大纲进行了妥善细致的修订:舞蹈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是为服装表演课程奠定基础。例如根据服装表演学生舞蹈知识技能欠缺,但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通过对一些有深刻主题寓意和表现手法独特的经典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知识学养和鉴别能力。如根据学生基础较差且大学生入校年龄在18岁以上,骨骼发育基本定型(比较硬,软度差)的生理特性,加上服装表演自身的专业特点,在舞蹈课上更多要求形体的训练、身体韵律和协调感的训练,而非专业性较强的技能技巧训练。使学生能够完成大部分规定的基本动作,了解舞蹈训练的基本步骤、方法和要领,适度地淡化或删除专业性较强的高难度动作要求,培养学生利用舞蹈课所学的舞蹈知识,充分运用到服装表演当中。

大纲内容的编排要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标性。就本校服装表演专业三个学年分设的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来看,如何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需要认真思考,第一学年具体内容安排应以基础训练为主,这样才能使教学获得实效。到了第二学年,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应在继续加强形体训练的同时,着眼于舞蹈素材的学习和舞蹈创编(流动造型训练、结构训练、组合编排等)能力的培养,为服装表演时不同的服装展示奠定基础。此外,还将舞蹈赏析的内容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在课堂授课练习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把舞蹈课程中所学的创编知识融合到服装表演的编创中,创编出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艺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体验,达到学以致用。

坚持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生理、心理的个体差异,不能“一刀切”。在施教中,要尽量考虑确定某种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既不能按照舞蹈专业的舞蹈课内容来教学,也不能当作是业余爱好课程来对待。在教学形式上,除了集体课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摩优秀的演出。此外,在教学中采用鼓励欣赏、扬长避短的原则,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服装表演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施教中选用合适的教材非常重要。至今,我国还鲜见有专用的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的统编教材,但我们可以借鉴高、中等院校专业舞蹈教材,也可以根据服装表演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并结合以往教学经验,自己编撰适合本专业实用的教学讲义。

参考文献:

[1]舞蹈论文:高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开设探索。三十二路音乐网。

[2]潘志涛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