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敕勒川传唱千年的敕勒歌2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1472

【导言】此例“敕勒川传唱千年的敕勒歌2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穹庐一曲本天然――《敕勒川》赏析1

摘 要:《敕勒川》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格调慷慨,语言古朴自然,千古传唱不绝。

关键词:汉乐府民歌;草原风光;句式

北朝文人诗坛一度冷落,但汉乐府民歌的创作异常活跃。连年的兵燹浩劫、雄奇的北地风光、转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哺育出一代北国民间诗人,赋予北朝以慷慨爽朗、古朴雄浑的鲜明特色。北朝乐府民歌丰富多彩,有的表现强悍不屈的尚武精神,有的抒发战争、行役的悲苦,有的一往情深地歌咏理想的爱情,有的慷慨高歌放牧于千里草原的劳动生活。《敕勒川》正是一首描写草原风光和游牧生活的不朽名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诞生的时候,汉民族已走过了文明的草创时期,正孕育着文明的又一巅峰。那个时候的南朝正是杏花春雨时节,人们在青山绿水间,唱着“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情歌,妩媚纤巧的吴楚软语和着轻风燕呢。那个时候的汉人诗歌已经历四言五言,七言也正已兴起,已经有人研究出作诗要依声合律。“放马大泽间,草好马著膘”(《企喻歌辞》),“放马西泉泽,忘不着连羁”(《折扬抑歌辞》)。生活在北方的敕勒人,逐着丰泽的小草,赶着马群,过着迁徙不足的生活,不懂得作诗的声律,所言所思脱口而出即成天籁。一位西方的评论家曾这样说“一个民族的文明以诗歌始”,是说文明的开始,人类与大自然契合,经验世界全由具体的实景、实物组成,只懂得形象思维,那些是鲜明的意象,有时简直就是诗。《敕勒川》不正是出口成诗,浑然天成吗?那质朴、那真实、不修饰、不造作,不正是多少诗人千辛万苦、千推万敲所追求的境界吗?想象着回到苍茫的古代,苍茫的草原,让《敕勒川》的歌声去追逐那个远去的民族。

“敕勒川,阴山下”,颇富异族情调的“敕勒”一下子把人的思绪带到了辽远的北方,交代了敕勒川这一游牧民族的居住地,展示了大草原广阔的背景。阴山脚下,敕勒平川横无际涯地铺展开来。阴山西起河套西北,东至内兴安岭,峥嵘挺拔,绵亘千里,它把大草原的背景衬托得雄浑而邈远。

中间四句写草原的无比辽阔。伫立草原举首四望,高邈莫测的天空宛如“穹庐”。“穹庐”是敕勒族牧民居住的毡帐,俗称“蒙古包”它中间隆起,四面下垂,诗人取其圆顶,以比青天,贴切新颖,“笼盖”二字写天地相接,茫茫难分的壮观,也很传神。“苍苍”、“茫茫”简简单单的形容词,白描天空和四野,草原无垠,天空辽阔,空间被无限推开。广袤无垠的草原在寥廓天宇的衬托下\\真是浑涵汪茫,境界阔大。这四句如同画家饱蘸丹青,大笔挥洒,线条粗犷地勾勒出大草原的整体形象。

结尾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写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兴旺景象。“风吹草低见牛羊”历来被称颂,诗人将草原的动景捕捉入诗,用素描笔法写出了草原的勃勃生机,从而唤起读者的无限遐想。闭目凝思,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草茂畜多的生动图景:疾风吹过处,丰茂的牧草泛起层层波澜,牧草起伏间,成群的牛羊现出点点身影。风吹而草低,草低而牛羊现。整个画面,动感强烈,使人于诗情画意之中感到大草原风劲、草高、牛羊多的本色美以及游牧民族乐观、豪爽的精神气质。

纵观全诗,虽寥寥数句,句式也长短错落,参差不齐。但此诗格调慷慨,千古传唱不绝。出之穹庐,语言古朴自然。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熟悉草原,了解游牧民族生活,目有所触,心有所感,因而写景状物,未加雕饰,却真切如见。诗中粗犷遒劲的线条、朴实苍茫的草原气息,非亲受草原风光陶冶者是难于绘出的。我喜欢这首《敕勒川》。我欣赏它的诗句自然浑成,不假雕琢。我也向往《敕勒川》所勾画出的那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我的足迹从来不曾到过那种地方,让我在那里醉卧一宵或者在那里滚来滚去,那该是多么惬意啊!正所谓:“慷慨高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敕勒川传唱千年的敕勒歌2

“《敕勒歌》流传至今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久远,文化厚重。蒙汉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共同演绎的团结、统一、和谐、相融之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云山(2010年9月8日致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的贺电)

北魏民歌《敕勒歌》

是最早吟咏阴山敕勒川的诗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古老的敕勒族的一首著名民歌。穿越1600年的历史时空,至今仍传唱不衰,也让人们记住了敕勒族。

敕勒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史载“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时有小异,或云其先匈奴之甥也”,因所制木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又称高车族(《魏书·高车列传》)。大约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游牧于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附近大鲜卑山(属大兴安岭山脉)的拓拔鲜卑,历经艰难西进南迁,于3世纪中叶进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和山西、河北北部一带。公元310年在盛乐(今和林格尔)建立代国,公元386年称帝建立魏朝,之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洛阳,雄踞中国北方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史称北魏。4世纪末北魏兴盛时期,降服了游牧在阴山南北的敕勒族,将数十万部众“皆徙置漠南千里之地”,“东至濡源,西暨五原、阴山,竟三千里”(《北史·高车传》)。他们大力发展畜牧业,使这里出现了一派繁荣兴旺景象。部分敕勒族还成为鲜卑拓拔氏的组成部分。有学者推测,《敕勒歌》就产生于这个时期。

《北齐书·神武纪》指出,《敕勒歌》最早吟唱者,是东魏名将斛律金,这是关于敕勒歌的最早记载。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且相互间征战不已。掌握东魏大权的大丞相、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公元546年亲率大军攻打西魏重镇玉璧(今山西稷山),久攻未下,损失惨重,军心浮动不安。面对困境的高欢,“乃勉坐见诸贵,使斛律金敕勒歌,神武自和之,哀感流涕”。很显然,高欢是想用这首歌颂家乡的歌曲安定军心,激励斗志。这也使这首民歌得以记载并流传下来。由于北魏、东魏和北齐都属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故后世称之为北朝民歌,也有人称北魏或北齐民歌。

《敕勒歌》中的阴山,是我国北方东西走向的一条著名山脉,也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天然的军事屏障。现代所说阴山, “西起狼山、乌拉山,中为大青山、灰腾梁山,南为凉城山、桦山,东为大马群山。长约1200公里”。阴山这一名称自古有之,《史记·匈奴列传》载,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阕为塞”。 因秦汉时期今巴彦淖尔市五加河为黄河故道,故将北面的山即今狼山称阳山,《史记·蒙恬传》载,蒙恬“北逐戎狄,收河南。……于是渡河,据阴山”。 这说明秦汉时期的阴山与现代阴山的范围除狼山外大体相同。但阴山南麓的几块平川中,今土默川无疑是面积最辽阔、水草最丰美的一块。

《敕勒歌》这首民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传唱不衰的过程中,敕勒川随之名扬天下,后人也常常将“阴山敕勒川”连用。

唐代的敕勒诗歌

隋、唐时期,鲜卑、敕勒等族虽然在这一时期消失了,但他们豪迈开放的基因注入了中原汉族和草原其他游牧民族。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生母独孤氏,即是鲜卑贵族之女。隋唐两代对边疆少数民族虽然也采取过武力征伐的政策,但总的来讲是以招抚为主。特别是唐代,对归附的南突厥部众在漠南妥善安置,加强对敕勒川地区的开发,从而促进了这里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这些情况,在吟咏阴山敕勒川的唐诗中有着生动形象的反映。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史籍曾明确提到“阴岭一带,青冢嵯峨”。在唐诗中吟咏王昭君、青冢的篇数众多。盛唐诗人张仲素在《王昭君》一诗中写道: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诗中赞扬了昭君出塞和亲对促进胡汉和平、民族友好和生产发展的积极意义,也是当时这一地区边境安宁、民族和睦情况的写照。

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也写有一首《敕勒歌》:

敕勒金隤壁,阴山无岁华。

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

羌儿吹玉笛,胡姬踏锦花。

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

如果说,北魏《敕勒歌》描绘了敕勒川夏日白昼的原野自然风光,那么这首《敕勒歌》则写出了敕勒川冬季夜间的景色,并刻画了帐内的人物形象。在阴山下敕勒川的夜晚,无论是风中飘落的雪花,还是明月映照的沙地,都给人一种宁静辽远的感觉。在军营大帐内,少数民族少男吹奏着悠扬的玉笛,少女则伴跳起优美的舞蹈。来自江南的人们,和他们一起尽情欢乐。诗中向我们展示了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

两宋和辽金对峙时期

十分推崇《敕勒歌》

北宋文学家郭茂倩潜心编撰了一部《乐府诗集》,辑录了从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凡100卷,分为12类。其中在卷86《杂歌谣词》类中,收录了北魏民歌《敕勒歌》。并注:“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语,故其句长短不齐”。自此,这首《敕勒歌》流传得更加广泛。

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他在《诗评〈敕勒歌〉》一诗中赞道: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诗中前两句赞颂《敕勒歌》之所以传唱不衰,是由于该诗气势慷慨大气,风格浑然天成。后两句则指出中原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说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

北宋官员刘敞,曾奉命出使辽国,途径阴山时,写下了《阴山》一诗:

阴山天下险,鸟道上稜层。

抱石千年树,悬崖万丈冰。

悲歌愁依剑,侧步怯扶绳。

更觉长安远,朝光午未升。

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阴山的地势险要和道路艰难,也表达了盼望国家统一的心情。

元明清时期的敕勒歌

元明清三朝,是我国连续时间长达600余年的封建王朝,也确立了今天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广阔版图。在元明清时期,“敕勒歌”也成了蒙古族民歌的代名词。

早在辽代,敕勒川上就建起了丰州城,成为辽西南的商贸和军事重镇,敕勒川又被称为丰州川。蒙古族统一全国建立元朝后,丰州很快发展成长城以北的一座比较热闹繁华的城市。元人刘秉忠在《过丰州诗》中描写了在袅袅炊烟中吟鞭驱车途经丰州所见景象:山边河水,滚滚西流,路旁繁茂,庄稼稠密,城内白塔高耸,城楼雄伟,街市车水马龙,喧闹有序……

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

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

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

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

元代诗人张翥在《上京秋月》诗中写道:

水绕云回万里川,鸟飞不下草连天。

歌残敕勒风生帐,猎罢阏氏雪没鞯。

这首诗大气磅礴地描写了草原的辽阔美丽,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蒙古族歌曲在毡帐中荡漾,极具夸张地描写了没入马鞍的冬雪和雪中打猎的人们,展现出冬日草原的独特风光。

明朝建立后,元帝室退守蒙古草原与明对峙,史称北元。16世纪初,蒙古土默特部分封在敕勒川一带,因此这里又有了土默川之称。该部首领阿拉坦汗奉行“蒙明友好”,实现了通贡互市。明代诗人王世懋在《华夷呼市》中,描写了土默川出现了边境和平安宁、蒙汉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以及互市贸易给双方都带来极大的益处:

大漠高空寂建牙,两军相见醉琵琶。

天闲苜蓿多羌种,胡女胭脂尽汉家。

云里射生旋入市,日中归骑不飞沙。

金钱半减犁庭费,五利应知晋史夸。

(最后一句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人说“和戎有五利焉”)

清代诗人王循在《归化城》所写“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形象地说明这里牧民已实现定居,经济农牧结合,商贸兴旺,文化进一步繁荣。晚清曾任绥远城副都统的三多在《次和厚卿归化秋感》所写“盛世同文沾化雨,边风尚武富清霜。渐移游牧为耕稼,会看家家足稻粱”,生动地反映了这里各民族经济文化逐步相融。余正酉在《出塞绝句》所写“此生梦断封侯想,也到阴山敕勒川”,则深情表达了对这里的向往。

至于用敕勒歌来代表蒙古族民歌及草原歌曲,在清代诗歌中更是比比皆是。例如:

看牧独回歌敕勒,射生双获笑轩渠。——乾隆《过蒙古诸部落》

远流昆仑水,雄风敕勒歌。——升寅《早尖后赴沙拉木楞》

我正狂吟敕勒歌,心肠铁石肯消磨。

忽闻一串如簧舌,顿觉冰天气也和。——崇实《帐下闻歌》

人们吟唱《敕勒歌》,吟唱蒙古族民歌及草原歌曲,从中产生愉悦、雄壮、气和的感受,这就是敕勒歌传唱不衰、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这2篇敕勒川传唱千年的敕勒歌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敕勒川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5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