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案设计精彩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敕勒歌教案设计精彩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一篇】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探究新知。
(一)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二)、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四、当堂作业。
五、作业: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
(茂盛肥壮)。
课后反思: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二篇】
“古诗诵读”是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既然是诵读,课堂上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读,如:个别读、分男女生读、齐读、找朋友读等,学生能在这种不时变换的读中读诗的乐趣,从而领悟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他人读书的习惯。
在次课的教学中,我还重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从插图入手,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三篇】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四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罩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五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
1、解决生字,熟读课文。
2、根据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
二、背景资料:(投影)。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三、诗歌朗读: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
四、问题探究:(投影)。
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五、小结:
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展示学生作品。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六篇】
欣赏视频歌曲《天堂》,一曲《天堂》了草原人对家乡的热爱、赞美,的确如此,那辽阔旷野、茫茫草原、洁白的浮云、嘹亮的牧歌,无不充满着诱人的魅力。此时,进行草原的图片展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敕勒族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住随时可移动的“穹庐”。
听录音朗诵,指导学生朗读。主要是从音调、音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上进行指导,并注意诗中个别字的读音,找几名学生进行试读,另找几名学生进行评价,师生反复揣摩进行朗读。
整体感悟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内容
第一句:介绍地理位置
第二句:景色景物描写
第三句:草原景色描写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笼罩、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默写全诗
3、完成学案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七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八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九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自身对照拼音,做到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利用课件播放大草原的风景,引导学生在图中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的耳、脑、口、眼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中所描写大草原的美丽和辽阔无边以和牧民富足的生活,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敕勒歌教案设计【第十篇】
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又是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司马光,和宋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明亮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时间如流水,转眼又过去了600多年,少年时代的纳兰性德,与清朝的孩子们一起,用甜美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今天,我们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将来,我们的子子孙孙仍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这种清脆的读书声永不停息,中华民族文化的薪火就会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孩子们,传承文化,我们任重而道远!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