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例【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8833

【导言】此例“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例【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第一篇】

关键词:经典阅读;灵魂;高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15-03

几千年前,荷马吟唱着《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用言说(Logos)的力量让阿基琉斯、赫克托尔、尤利西斯等英雄永远活在希腊人心中。荷马是整个希腊的精神导师,所有的希腊人都是在荷马史诗的英雄故事中成长的,他们学会了勇敢地去战斗、智慧地去言辞,他们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在于获取荣耀、追求卓越。荷马史诗并不是简单地记叙着过去的英雄故事,伟大的荷马智慧地运用言辞,刻画了英雄的高贵和神性,让英雄有血有肉地活在希腊人的记忆里,激励希腊人追求卓越与荣耀,去过一种高贵的生活。无怪乎梭罗会说:“可以读荷马或埃斯库罗斯的希腊文原著的学生,决无放荡不羁或奢侈的危险,因为他读了原著就会相当程度之内效仿他们的英雄,会将他们的黎明献给他们的诗页。”荷马史诗培育着整个希腊,深刻地影响着希腊人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面貌,把高贵赋予了希腊人。

荷马既歌颂高贵英雄和伟大功绩,也揭示英雄作为凡人的性格缺陷。英雄纵然伟大高贵,但是终究是人类。品达说:“诸神是一个种族,人类是另一个。”英雄不是诸神,不是完美的存在。英雄有着强健的体魄、勇敢的心灵、高贵的气质,但他们也具有人类特有的缺陷:

“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给阿开亚人带来了受之不尽的苦难,将许多豪杰强健的魂魄打入了哀地斯,而把他们的躯体,作为关食,扔给了狗和兀鸟,从而实践了宙斯的意志,从初时的一场争执开始,当事的双方是阿特柔斯之子、民众的王者阿伽门农和卓越的阿基琉斯。”(《伊利亚特》,第一卷)

荷马在《伊利亚特》开篇就道明阿开亚人(Akhaioi)所受的灾祸苦难,看似是宙斯的意志,其实是由于阿基琉斯的愤怒造成的。这象征性地揭示人类的命运注定是苦难的,人类自身的缺陷导致其悲剧性。然而,荷马并不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悲观,荷马史诗的“全部要义在于人的尊严与弱点,这正是贯穿古典希腊文学中悲剧色彩的最终来源”。荷马把人类永远要面临的悲剧命运以英雄作为原型呈现出来,纵使阿基琉斯这样伟大的英雄也无法逃脱他的命运,命运注定他是伟大的,也注定他是悲剧性的。

荷马洞悉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本质,所以要把卓越、荣誉深深地烙印在整个希腊民族上,彰显人类的尊严。荷马使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从此发生了永久的改变,永远带着荷马式高贵与悲剧性。“在人类一切活动中,他们唯一持续不变的伟大目标,是获取幸福。换句话说,使人生获得最好意义上的成功。”荷马的目标就是引导希腊人去过一种高贵的生活。在希腊人眼中这就是幸福的,是值得一过的。古希腊人宁愿荣耀地死去,也不愿苟且地活。希腊人在荷马的教导下,选择了一条荣耀之路,高贵的走完有限的一生,功绩和荣耀让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具有永久的激发力量,激发着人类去追求和践行高贵的生活。荷马史诗“哺育了希腊人的心灵和想象”,决定了希腊民族的精神发展方向,将希腊文明塑造的如此伟大,犹如一个奇迹。

荷马史诗在吟游诗人口耳相传的吟唱中,是希腊人生活中活着的经典,充满着生命力。但对于现代人而言,经典的语言是古老的,只存在于古老的卷轴之中,即使用我们自己的语言翻译并印刷成书,我们也很难去理解它们。经典中的智慧也因此而沉寂,经典中的高贵也难以感染我们。“但是有进取心的学生还是会时常去研究古典作品,不管它们是用什么文字写的,也不管它们如何地古老。因为古典作品如果不是最崇高的人类思想的记录,那又是什么呢?它们是唯一的,不朽的神示卜辞。”的确如此,经典无论是多么的古老,它抓住了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关注人的完善,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贵自由,获得生命的意义。伟大的心灵创造了经典,让智慧永远地隐藏于其中。梭罗说,“便是求神问卜于德尔菲和多多那,也得不到的,近代的一些求问的回答,在古典作品中却能找到。”经典是一座思想的迷宫,我们要在古典作品中找到“答案”并非易事。经典是用古老的文字在叙说,把人类的最高智慧深藏其中,像一座高峰一样伫立在人类精神世界之中。经典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攀爬到峰顶。只有灵魂保持着对经典的开放,才可能攀爬到峰顶,去领悟其智慧、感悟其崇高。

事实上经典离我们却是很远很远,特别是在我们这种品德滑坡的时代。我们的内心和眼球已经被虚华的流俗所充斥,我们需要不断地刺激来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和意义缺失。人们习惯了“一觉醒来就抬头问,‘有什么新闻?’好像全人类都在为他放哨。……新闻之不可缺少,正如早饭一样的重要。‘请告诉我发生在这个星球之上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的新闻,’——于是他一边喝着咖啡,吃着面包卷,一遍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上的瓦奇多河上,有一个人的眼睛被挖了;一点也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洞里,自己眼睛早就没有了瞳仁的了。”…这不正是我们现代的生活的原型吗?我们沉迷于毫无意义的不断变化的刺激里,每天关注新闻八卦、微博等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关心这些琐事甚于自己的灵魂,好像这是生活的全部。几千年前,苏格拉底在申辩中质问雅典公民:“高贵的公民们啊,你是雅典的公民,这里是最伟大的城邦,最以智慧和力量著名,如果你们只关注获取钱财,只斤斤于名声和尊荣,既不关心,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和自己的灵魂,你不感到惭愧吗?”几千年后的我们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和当时的雅典公民们应该受到同样的质问。我们迷失在习俗生活中,从不会去运用我们的心智去思考,去关心我们灵魂的美善,去追求智慧、真理。

《圣经》教导世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如果我们想从经典获得智慧,同样需要谦卑,怀着敬畏去与伟大心灵对话,对经典保持开放性。经典是用古老语言书写的,这种语言以及其中隐藏的智慧已经被人类不断发展出的文明所遮蔽,经典对于我们而言是死去的智慧。要让经典活过来,“我们就必须辛辛苦苦地找出每一行诗每一个字的原意来,尽我们所有的智力、勇武与气量,来寻思它们的原意”,那么我们将获得更深更广的原来意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经典阅读,“许多人学会了阅读,为的是他们的可怜的便利,好像他们学算术是为了记账,做起生意来不至于受骗;可是阅读作为一种崇高的智力锻炼,他们仅仅是浅涉略知,或一无所知;然而就其高级意义来说,只有这样才叫阅读,绝不是吸引我们有如奢侈品,读起来给我们催眠,使我们崇高的官能昏昏睡去的那种读法,我们必须踮起脚尖,把我们最灵敏、最清醒的时刻,献于阅读才对。”这是一种灵魂的阅读,是走进经典的必由之路。任何阅读如果无法激发个人的内在心灵气质的变化,那么这种阅读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个人迷失在这思想的迷宫。经典阅读旨在改变的是人的灵魂,不是赋予个人以技术层面的知识;经典阅读让人类超越了自身的局限,真正走向了精神的“自由王国”,见证更高的、更美好的事物,从而让灵魂走向高贵、自由。经典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诗性”的,它从来都是与“有用性”无缘,是在人类精神世界中渲染一种趋向完美的想象,让人类超越动物性的、技术性的物质世界,从而走向神性的世界,也就是走向人的“完整”。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第二篇】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可以通过对故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与其整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过程得以发现。诸如外国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故事性的处理以及人物的行为的描写与人物行为的动机,即这些人物为何这样做,主宰这些人物行为的动机为何,以及作者眼中的世界观与世界观的表述,进而得到故事中人物的价值和故事推而广之的价值。

(一)从文风中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每一位外国文学家都有其特有的迥异于其他文学家的文风,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而言,文风其实就是构成文学的各要素之间的细微差异,这些细微差异最终形成了外国文学家之间的各自不同的文风。不同的外国文学家会以不同的文风表述其源于内心深处的感知经验与情感的宣泄,文风孕育在作者行文的修辞、语法以及图形图像之中。外国文学中同样重视修辞的运用,而且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其词义的广泛性,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将作品主题价值的外延意义向读者传递出来。外国文学作品不仅以其内涵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而且其外延同样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一点与荣格的本我的意义以及心灵之间的关系理论不谋而合。外国文学在其作品之中所运用的全景技术更加突出,通过强调与事件关联的某些要素以达到强化与渲染的效果,与长篇大论的叙述及解释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样的全景技法所表现的意象更易捕获读者的注意力,也更加节省笔墨,同时,更加具象与生动。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通常会同时使用多条线索对主题价值进行衬托,作者通过在行文之中的时间感一步步逼近,将读者带入作品深处,与此同时,通过在行文中的空间感一点点地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直到读者走入作者的内心,通过行文的抽象达到移情的效果,进而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化的包括意识、思维、想象、心理、生理在内的一切可资调动的“读者资源”共同涌向一个作者的终极目标———主题价值。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才在其诗作之中这样说:“书能将你的心带向任何一片热土,而我则从不曾离开。”外国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的因地域而不同的文风,为读者提供一种近乎美妙的方式阅读、学习,并使读者享受作品所带心灵的按摩。作者以文风所达成的主题价值是作品的制高点,作品中的主题价值也常常会因此占据人们的心灵,这也是某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得以永恒的原因,因为这些作品的主题价值符合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人文精神。

(二)从心灵层面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心灵层面是人类作为客体与世界进行交流与建立关联的最高阶的通道,外国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的成就要远比国内的文学作品更为出色,国内新时期的较为流行的文学作品要么是以低俗悦人,要么是以玄幻骇人,少有能够自然而然地真正地与读者建立心灵沟通的优秀作品,而外国文学作品更重视作者与作品、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从主体到客体,再从客体到主体的心灵协调与象征的能力,更关注个人层面之中的心灵统合能力。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伟大作家亨利•瑞德•哈格德在其名著《她》中即以心灵层面的映射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个“造梦空间”,以至于瑞士的伟大心理学家荣格也会经常在其作品之中对亨利•瑞德•哈格德杰出的描写加以引用。这就如同读过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与《巴黎圣母院》中足以震撼人类心灵的描写一样,透过文学的张力直达读者内心深处,并以此触及读者灵魂棱镜之中的心灵层面的主题价值的显现。再如法国伟大的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场以涅槃为开始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的生离死别正是他们崭新的爱情的开始,这场以毁灭开始的爱情对于读者心灵的撞击是不言而喻的。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是一种既可以被低估又可以被高估的价值,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主要工作并非仅仅为了主题价值,主题价值仅仅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借以抒发其对于生活看法的一种表象。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学,从另外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认为是神学,尤其是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那种坚不可摧的悲剧性的命运主题往往会让人真的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的存在。外国文学作品会以探索人类的命运作为其主题价值,并且,每部作品中的主题价值都会在作品中不断地闪现出来。针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应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参照那些足以影响作者文字的信仰与宗教因素,并加以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公允、更加客观地对外国文学作品之中的主题价值予以正确的评估。比如,相传为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所作的四十八卷的《荷马史诗》中关于希腊的民族英雄式的人物阿喀琉斯的命运的描写就能够佐证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神学性质的主题价值,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形象,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同时,非常凑巧也非常不幸的是敌人的箭又偏偏射中了他的致命弱点,读到这里所有读者都会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叹息,同时也会对这部文学作品中所弘扬的荣誉、尊严、命运的同一律感到犹如神谕般的不可抗拒。

德国伟大的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其辉映千古的伟大作品《浮士德》中,再次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提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并在其中为全世界的读者展示了那道著名的“浮士德难题”,即自然欲求与道德渴求之间孰轻孰重以及二者之间如何平衡的难题。《浮士德》中囊括了人生之中可能经历的五大悲剧:知识、爱情、政治、艺术、事业,这五大悲剧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的悲剧命运的象征。道德渴求固然是崇高的,但是自然欲求亦是神圣的,面对这种两难境地,人类究竟要何去何从?也许正因为找不到正确答案,因此,浮士德选择了追随魔鬼继续探求,这就像从不曾休息的西西弗斯,明知道巨石必然会从山上不停地滚落下来,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没得选择。

三、结语

罗素曾经说过,回避某一事物,尤其是自然的事物,不但不会使其减弱,反而会使其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这一切皆缘于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期望与回避期望的力量,在这两种力量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回避的力量愈强则期望的力量愈旺。这是因为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期望与回避的力量是成正比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中所流露出来的主题价值在作者的笔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种力量:一种力量源于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期望,另一种力量则源于作者的主题价值思想。这两种力量之中,任何一种力量愈强,则另一种力量会随之愈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愈具有正能量,则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所获取的思想也就愈具有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与作者在作品之中所传递的主题价值为人类文学宝库共同谱写了一曲永恒的绝唱,外国文学作品之中的主题价值也在不断地为读者释放着灵感、智慧与情感之微光。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第三篇】

一、低效对话种种

1.由教师主宰的“虚假对话”

一位教师在讲解完《背影》后问学生:“你们喜欢《背影》中的父亲吗?”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喜欢,这位父亲慈爱可亲,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有的说“父亲对儿子的爱是沉默,但却是伟大的”,也有的说“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丁点的伤害,是个真正的伟大的父亲”……最后教师说:“很好,我赞同大家的观点。”私下听两位同学议论:“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的父亲,太溺爱孩子了,没有给孩子自主的空间”;“我爸爸也是这样,啥事都帮我做好了,我反而不乐意了”。

这样的课堂对话,称之为“虚假对话”。虽然此时教师并不是在唱独角戏,但实际上他牢牢控制着教学的方向,整个课堂是在预设好的一问一答中来展开的。

2.漠视差异的“精英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主角是少数几个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甚至有些学生完全置身于事外。而教师在和优生的激情碰撞中沾沾自喜,却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其他学生的不负责任。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惰性,对语文课只剩下漠然。

3.莫衷一是的“肤浅对话”

听过一堂公开课——《老王》,其中有一个片断,教师请同学讨论:老王和杨绛能成为朋友吗?问题一出,教室就像炸开了锅,有人说“老王和杨绛之间有金钱关系,他们只能是雇佣关系”。有人说“他们是邻居,但不是朋友。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杨绛就不会因为老王外表的难看而吓坏,如果是真正朋友,杨绛就不应该不知道老王的家,就不会连老王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也有人说“他们既是邻居也是朋友。因为他们彼此牵挂,在老王去世多年作者仍怀念他,感到愧怍”。这时,教师说话了:“大家谈得很好,下面进入新的环节。”这位教师看似提出了一个问题,但并不管这个问题是否有思考的必要,是否有思考的价值。学生回答了,课堂热闹了,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既不置可否,也不予置评。看似热闹,实则空洞,学生在讨论过后,对问题的认知水平仍停留在原地。这样的对话缺失了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锋,是肤浅的对话,是近乎无效的对话。

二、实现有效对话的途径

1.理解“课堂对话”的内涵是课堂有效对话的根本

要让语文课堂走向“对话”,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深刻理解“课堂对话”的内涵是根本。

有些教师并不理解真正意义的“课堂对话”,以为“课堂对话”就是有问有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对话”就算完成了。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对话,是一些近乎机械的问答,如“喜欢吗”“喜欢”;“好吗”“好”;“是不是”“是”。这样的对答基本谈不上对话。

以对话为教学手段,古已有之,孔子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其实就是在与学生做着知识和情感的交流,是有“以对话求新知”的企图的。孔子自觉应用对话,并产生教学效益,是当之无愧的教学对话。真正的课堂对话,是可以使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是民主、平等的,是沟通、合作的,是互动、交往的,是创造、生成的;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来展开的。对话表现在课堂上,应该有“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

2.解读文本是课堂有效对话的基础

文本是师生活动的资源,是师生交流的媒介。课堂要达到有效对话,教师自己首先要走进文本,在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中,读出文字里流淌出来的情感,读出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这样才有可能在作者(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桥,才有可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对话,这是有效对话的基础。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荟萃了各朝各代名家名篇。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好的范例,漠视这些课文是十分可惜的。可是,在日常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却只顾埋首于手边现成的教师用书,几乎不把时间花在研读这些精美的教材上。但是,现成的东西,毕竟不是经过自己内化得到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把那些干巴巴的课文分析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完全丢失了自己对作品独到的见解,把那些充满人文光辉的思想用面目可憎的答案模式呈献给学生,作为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个“安分守己”的“教书匠”。

同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考试的长期“熏陶”下,已经养成了一种功利的读书习 惯。对文本进行扫描式阅读后就直接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诡异的是,正确率还颇高,并屡试不爽。长此以往,学生已没有耐心去细细品读作品,也已不懂得如何自主的阅读那些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试题命制一定存在弊病,这里不一一赘述。学生这样草率的阅读方式,一定也是在教师长期的一厢情愿的满堂灌的教学中形成的。因此,深透解读文本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更是实现语文课堂对话有效化的基础。

3.关注学生是课堂有效对话的关键

教师拥有比学生更多的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学生由于自身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需要得到教师多方的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应该让学生觉得教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当然,如果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发现了与学生的隔阂,此时作为认知水平高出一筹的师者应该敏锐地去搜寻、去判断、去引导,不能因为讲平等而熟视无睹。我在讲解《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时,面对一句话,和学生发生了分歧。“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这是斯科特日记的一段话。该怎么解读这句话呢?它本是斯科特在极度失望、无奈乃至近乎愤怒时的感情流露,是特定时候的特定感情,我们可以理解它,但并不一定赞同它。但有的同学却认为现实就是这样的,当他考试失败时,自己就是一只可怜的丑小鸭,一无是处,教师失望,家长伤心,同学嘲笑,只有考出满意的成绩,他才能找回往日的自信。又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我们在伤感之余,会对菲利普夫妇“冷漠无情,金钱至上”的丑陋嘴脸感到厌恶和痛恨,但偏偏有些学生会认为于勒大大占用了“我”家的那一部分遗产,理应受到惩罚,当他一无所有时,理应被抛弃。对这些偏差,我们的任务就是因势利导,纠正学生偏离的思想航向。

我们注意到了师生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学生之间差异更不容小觑。要真正落实课堂对话的有效性,就应该让自己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一块发展的空间。所以,课堂对话时,教师既要关注那些才情四溢、思维活跃的学生,还必须关注那些课堂表现不突出但个性独特的学生,他们可能是那些学习比较困难、时时准备放弃的学生,他们可能是那些胆小内向、不善于或不喜欢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学生,他们甚至可能是自我较为封闭、比较排斥与人交流的性格孤僻的学生。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对话氛围,要重视问题设置的广度和深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找到切入话题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话中。

4.实现心灵的对话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对话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首席代表”,应该努力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设起一座心灵的桥,使“走进作品深处”,实现心灵对话成为可能。

讲解《伟大的悲剧》时,我引导学生品读一个个细节,试图告诉学生,斯科特等五名勇士南极覆灭,是一个悲剧,但这个悲剧是伟大。失败是悲,而冒险精神伟大;为胜利者作证是悲,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生命的毁灭是悲,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世人悼念是悲,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但就在群情激昂时,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这五个人死得不值得,他们是在冒险”,这句话引发了学生对“斯科特等五名勇士的死到底值不值得”的争论。此时我适时抛出了一些新问题:“探险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看待值与不值”,“探险是冒险吗”……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学生不断深入文本,迫切地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加到位,这是我在备课时,预设的问题所达不到的高度,同时这些问题的设置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使一些平时习惯于等待标准答案的学生激发起探索的欲望。试想此时,如果教师忽略或有意回避了这些另类的声音,教学任务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但岂不可惜了这个可擦出思想火花的稍纵即逝的契机!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它是思想与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它不应该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对话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动态生成的资源,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的话题,实现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之间心灵的对话,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真正在教师、学生、作品之间架设起一座心灵的桥,教师还应加强问题引导。

《老王》中的老王和杨绛到底是不是朋友,这个问题可以讨论,讨论过后教师应做些什么?虽然课堂上的对话可谓热闹,每个学生都试图说服对方,从文中找证据,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找答案,个个讲的头头是道,但其实这个问题的提出,对深透文本并没有很高的价值,因问题的无意义使得对话变得肤浅、轻率。因此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引导不容忽视。把看似走入死胡同的课堂对话引入正轨,是对话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教师可对这个问题四两拨千斤:“老王是一直把杨绛一家当作朋友的。而杨绛还只是把老王当作一个好的下人。几年之后,杨绛回想起老王种种行为,才渐渐明白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是很不够。所以她良心上过不去,感到愧怍。她到底在反省些什么?”此时,教师借“朋友”问题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而解决这个新问题才是领会文章主旨的关键。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变成了通悟全文的切入点。

由此可见,教师永远是课堂对话中的不可取代的“首席代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对话中的引导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师、生、本之间心灵的对话,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第四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等方面,来探讨了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探究意识的改革空前高潮,我深知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的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宁鸿彬,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

四、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的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如不熟悉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设计提问时,我主要是掌握课堂提问的度,所谓“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课堂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围绕教学重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倾注笔墨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只情?

2.作者是怎样从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转而表达“先忧后乐”的主题思想的?

3.为什么要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4.作者是怎样顺理成章地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的?

这些问题提出后,我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是学生在探求主题思想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兴趣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锤炼课堂语言,使教学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心为之动,情为之倾。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要采取不同语言。在讲述欢快、诙谐和幽默的情景时,多用轻快的语言,声音清楚而不用力,这样可使学生的听觉达到亢奋状态,调动情绪,触发思绪,增强记忆,在讲述庄重、肃穆、沉重的内容时多用节奏沉稳、语速连贯、音强而有力的慢语。如我在教《伟大的悲剧》时,就采用深沉,哀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朗读课文,这样学生的感情被浓烈的气氛感染,课文中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就无形中烙在学生心中,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必须采用嘲笑、讽刺、诙谐的语言,如教授《变色龙》《范进中举》适宜采用嘲笑、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就要用趣语……总之,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随情而变,随境而迁。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像涓涓流水,应像润物的春雨,像夏日的清风……流进学生的心里,浅近学生的记忆,吹进学生的心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效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58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