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资本经营论文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969481

【导言】此例“资本经营论文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资本经营论文1

[关键词] 资本结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修正的净资产收益率

一、引言

从Modigliani和Miller开始,学术界对资本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国外对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MM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二是以MM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然而,国外的资本结构理论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主要是在既定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下研究各种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也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外理论是否适合,以及多大程度上适合我国国情,还需要具体分析。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服务几乎面向所有的生产和消费部门,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共同需要。而且,从资金需求来看,电力行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它的发展需要各种渠道的资金投人,电力行业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融资成本的高低和经营业绩的好坏。因此,对电力行业资本结构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1.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

本文共用到我国46家电力上市公司2006年~2008年如下基础数据: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所得税等。这些基础数据均来自各电力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

2.实证分析的样本选取

在样本的选取中遵循如下4个原则:

(1)只考虑那些上市时间较长的公司,上市的年限较长可以确保公司的行为相对成熟,样本数据更具代表性;(2)数据完备,相关指标可以计算;(3)不考虑那些与电力有关,但主营业务不属于电力的上市公司,以使样本数据具有可比性;(4)不考虑PT类、ST类上市公司。

基于上述原则,本文选取了2003年以前上市的46家电力上市公司2006年~200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三、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

1.实证分析的指标选取

经营业绩简单的说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它指一个经营实体在一定时间内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现金流量、市场价值和投资报酬率。本文选择通过投资报酬率来评价公司经营业绩。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出于如下的考虑:

(1)没有选择现金流量指标的原因有:单独的现金流量指标并不能反映公司业绩的全貌,也不能可靠预测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必须辅以对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分析。例如:一个有着良好发展前景,正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其现金流量却可能是负值。

(2)用来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市场价值指标主要有:市盈率、净资产倍率和托宾Q。不选择市场价值指标的原因如下: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股价并不能反映资本的真实价值;负债的市场价值也难于估算。另外,我国股市的一大特色就是将股票人为的分割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两种股票无论从流动性上还是从市场价值上都有所不同,非流通部分股票的市场价值很难评估。由于上述的客观原因,公司的市场价值计算很困难。

(3)投资报酬率指标把企业的收益与所使用的资产联系了起来,用它来评价企业使用资产的效率水平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具有横向可比性。而且,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也主要以投资报酬率指标作为衡量公司业绩的主要手段。但是,投资报酬率指标也有其自身缺陷:首先,收益率并未进行风险调整,不能反映获得收益所承担的风险水平;其次,资产可能被不恰当的估计。

所以,本文选择了修正的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修正主要体现在:从收益中剔除了营业外收支和补贴收入的影响。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营业外收支和补贴收入并不能体现公司的资产使用效率,将其剔除会更有利于准确地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构成中所有者权益与负债两者各自所占的比重及其比例关系。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仅指长期资本结构。关于资本结构的度量,学术界普遍采用以下三种做法:一是资产负债率;二是产权比率;三是长期负债率。在本文的分析中采用第一种做法,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资本结构,主要是因为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能更完整地反映公司资本结构的全貌。

2.实证分析数学模型的构建

本文旨在研究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在进行研究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资本结构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经营业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1)为了考察资本结构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本文设计的基本回归模型如下:

Pi,t = a + b×ZCFZLi,t +εi ①

参数说明:

Pi,t:第 i 家公司在第 t 年的经营业绩;

ZCFZLi,t:第 i 家公司在第 t 年的资产负债率;

εi:随机干扰项。

(2)为了考察企业经营业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设计的基本回归模型如下:

ZCFZLi,t = a + b× Pi,t +εi②

ZCFZLi,t:第 i 家公司在第 t 年的资产负债率

Pi,t:第 i 家公司在第 t 年的经营业绩;

εi: 随机干扰项。

四、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方程①和②,利用软件对2006年~2008年的样本数据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1.资本结构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回归结果

为了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对其经营业绩的影响,本文将资产负债率作为解释变量,采用回归模型①进行回归分析,表1是对回归结果的汇总:

从表1可以看出,回归方程①2006年~2008年度的显著性水平 均大于,表明资产负债率对修正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2.经营业绩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回归结果

为了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将修正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解释变量,采用回归模型②进行回归分析,表2是对回归结果的汇总:

从表2可以看出,回归方程②2006年~2008年度的显著性水平 均大于,表明修正的净资产收益率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五、结论与思考

通过前面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只考虑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的相互关系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样本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根据公司税MM理论的命题二,即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等于相同经营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加上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与负债成本之差及负债率和公司税率决定的风险报酬。具体来讲,如果上市公司是在有意识的进行负债经营以提高经营业绩的话,那么,当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大于负债成本时就应该适度增加负债;而当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小于负债成本时就应该尽量减少负债。这就会使得业绩好的公司相对负债也较多,而业绩差的公司负债也较少,在统计上经营业绩与负债比率应该呈正相关的关系。另外,根据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核心的资本结构理论,负债对于降低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都有着重要作用。这进一步使得负债比率与经营业绩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上市公司是在有意识的进行负债经营以提高公司业绩的话,那么负债比率应该与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关系。

综上,可以推断出:电力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之所以无明显相关性,其主要原因是电力上市公司并未主动通过负债经营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王学亮:电力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相关性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张佳林杜颖李京: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第17卷,第3期

[3]龙莹张世银: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统计教育,2006,1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的5篇资本经营论文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资本运营论文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资本运营论文范文2

资本经营的方式。资本经营有多种具体方式,且各有特点,但从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1、扩张型资本经营,即企业通过资本经营扩大规模,资本扩张是资本最大化增值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企业通过资本扩张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发挥协同效应,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多元化经营等目标。2、收缩型资本经营,即企业通过资本经营缩减规模。传统的观念认为资本收缩是企业经营的失败,但从现代资本经营的理念来理解,资本收缩同资本扩张一样,都是企业的战略措施。3、重组型资本经营,即通过资本经营优化资本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与之相适应企业也必须经常进行资产重组,调整资本结构,改善资源配置。企业财务战略的类型。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指是指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存在的问题。企业兼并重组的问题和事项。在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企业不仅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特点制定科学的战略计划,而且要在兼并重组中更多的人为因素的变化,把握兼并重组过程中的企业文化融合和行为方式融合,以便推进企业顺利的实行重组。首先,要审查兼并重组的动机。作为兼并方,要对被兼并方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了解其账外存在的各项法律责任。其次,要妥善处理好被兼并方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企业运行效率的直接决定因素就是企业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会直接决定企业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在兼并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安置和管理,避免对员工情绪造成负面影响。股份制改造在运用中的问题。我国企业在资本经营实践过程中,为达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的,股份制改造往往还包括对资产、人员和债务的剥离和重组,即:将优质资产及相应的人员和债务注入股份公司,将其他资产剥离出去,其目的是保证股份公司在未来的持续盈利和不断发展。但通过对众多股份制改造行为的考察发现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企业的融资偏好问题。国内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在我国的二元股权结构下,非流通股东追求的自身价值最大化不以股票市场价值来体现,而是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这与流通股股东的价值趋向明显冲突;第二,企业管理层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致其在进行企业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扩张偏好,这本质上是由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所致;第三,经营业绩不佳导致企业即使存在内源融资偏好,利润增长与利润留存也不能满足企业扩张发展的需求。对策。成功的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如何成功地进行企业兼并和重组。在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而且在兼并重组中关注人的变化,把握兼并重组中文化,思想,动机更加有助于企业顺利的实行重组,保证公司变革的顺利实施。(1)对兼并重组动机的审查;(2)妥善处理被兼并方企业职工安置问题;(3)正确评估被兼并方的资产;(4)企业的兼并重组,应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通过技术的重组推动资产的重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控制资本成本。要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必须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比重,利用财务杠杆来控制融资成本。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低,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股权融资,增加债务融资数量。一般情况下,企业债券利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且其融资成本较低周期较长(以中长期为主),因此通过债券融资企业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自由使用大量资金,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并且由于债券融资不需要提供担保,而只以企业的信用评价为依据,因此对于信用较高的企业来说,发行债券是企业资金取得成本最低且取得效率最高的融资途径。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和信托凭证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信托凭证市场在我国还属于新兴市场,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发展程度来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不可否认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因此企业应充分地利用产权交易市场和信托凭证市场进行小规模融资,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自身资金的问题,也可以促进这些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实现企业和市场的共同发展。五、财务战略在对资本运营的作用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资本运营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基础。在企业资本运营模式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考核标准,生产了什么和生产了多少不再是重点,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是否实现才是其评价的标准。因此,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把财务管理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企业的最佳财务状况。同时,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对财务管理目标做了明确规范:在资本保值的前提下不断增值。财务管理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必要条件。企业经营方式转化为资本运营以后,财务管理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而是不断向其他能够创造利润的领域扩展。财务管理也不仅仅是商品经营过程中的理财活动,也包含资本运营过程中的理财。科学的资本运营模式,需要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与之相适应。

资本经营论文3

(一)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是预测国有企业下年度经营收益困难。通常情况下,本级预算大约在上年度的七、八月份开始编制,在编制时难以准确预测下年度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数,因此,要准确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存在一定困难。二是被纳入预算范围的企业还不够重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是财政部门、国资部门、国有企业三个编制主体上下多次互相协调编制而成。由于多年来国家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留给国有企业继续使用,解决前些年度国有企业困难时期及国企改制时遇到的资金需求矛盾,因此,国有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税后利润就应该全部留给企业,由于存在抵触心理,在实际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中,企业会出现隐瞒收入、虚增成本,虚提费用等影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行为,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带来一定困难。三是部分地方编制预算不规范。在走访部分市、县时发现,他们在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时,由于对收入不能准确估计,支出预算也没有细化,每年确定一个控制数,收支通常是在一般预算中体现,将国有资本收益直接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统一安排支出,随意性较大。

(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支出不合理国有资本具有国家所有的公共性质,决定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应当优先用于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及弥补公共财政资金的不足。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保持社会基本公平,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很大,由于公共财政资金紧张,对农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关系民生行业投入明显不足。按照主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要求,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公共财政资金相对较紧而国有资本收益每年产生巨额收益的情况下,为充分体现国有资本公共所有的属性,将国有资本经营的部分收益转入公共财政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是可行的选择。但就这几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来看,国有企业上交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基本上按原上交渠道返回,作为政府持有的资本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企业上交积极性,但没有起到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分配制度,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

(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上缴情况较差我国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留归企业使用已经多年,己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导致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应上缴财政部门的国有资本收益没有上缴。而国有企业不按规定上缴各种收益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国有企业对国家投入的资本形成的税后利润不分配和不及时分配,影响上缴;有的是因为国有企业对占有和使用的资产经营不当,没有实现利润,甚至亏损,没有收益不能上缴;有的国有企业出租资产或对外投资,资产未能及时收回,投资收益未及时入账,或故意隐瞒收益,造成收不抵支或坐收坐支,造成国有资本收益未能上缴。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存在困难由于有些企业认识不到位、预算编制本身不够科学合理、监管未跟上等原因,导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不高,没有全面、完整地反映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使用及分配情况,直接造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距较大,预算无法执行或执行困难。

二、有效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督检查的对策措施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督检查要注重宏观目标和有针对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督检查要注重宏观目标,关注全局性、整体性和效益性,力求在把握总体、揭示微观的基础上,针对预算的准确性不高,编制不规范,支出不合理等问题,从中检查分析苗头性、倾向性和普遍性,从根源剖析查找原因,从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尽可能多地提出检查建议,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二)对纳入国有资本预算范围的企业营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企业经营效益是关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核心问题。财政监管部门应按照会计年度严格对纳入预算范围企业的收支、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核实、检查和监督,检查是否存在隐瞒和延迟登记收入、虚增成本、虚提费用等影响企业损益真实性的问题。严格检查企业经营中是否存在转移收入、编造虚假财务报告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确保企业的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审查企业实收资本是否按照占用比例实现了同股同利,是否同期实现了股利分配,是否存在应提未提、应付未付、延期支付和挪用国有资本收益等问题,跟踪确定国家按出资比例享有的税后利润,按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制度的规定,加强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管理、收缴、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

(三)严格监管纳入国有资本预算范围企业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情况财政部门要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直接纳入国库集中管理,支出按照预算安排和资金使用的具体计划划拨到收款单位账户。财政部门中的专们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负责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的收缴、支出实行常态化检查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企业切实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分离资金的使用权和控制权。

资本经营论文4

一、基于企业理论研究范式的民营企业家族化研究进展

(一)基于社会一文化范式的民营企业家族化研究

该范式遵循韦伯传统,主要是运用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去探究家族化问题。所谓韦伯传统就是强调特定企业组织形态与其所处的文化制度环境(包括经济伦理环境、价值认定环境和社会交互环境等)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比较蕴含在不同企业组织结构背后的“文化决定因子”来解释某种企业组织结构生成衰败原因的一般性命题。国内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文献集中体现传统文化论、家庭契约论和社会资本论。

1.循着费孝通(1985)的思路,传统文化论的主要观点有:中国传统的“家文化”特征和“差序格局”的信任关系(卢现祥,2000;陈立旭,2000;姚贤涛,王连娟,2002;李春来,2002)是民营企业家族化的文化动因。张之锋(2001)认为,家族制是民营企业在“私德有余而公德不足”条件下的“不得已的选择”。张强(2003)则从“自家人”和“外人”的角度对传统文化与家族经营的关系作了解释。

2.家庭契约论(贺志锋,2003)认为如果把具体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看成是外生变量,假设它们是同质的;由于家庭的行为规范是利他主义,思想感情的一致使家庭内部能够实现有效的劳动分工(贝克尔,1987),从而实现“有机的团结”(迪尔凯姆,1986)。当家族成员共同控制和管理企业时,企业的委托的契约性质、团队生产监督问题、人力资本专用性问题和信息特征都将发生改变;家族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一套基于感情的共同预期和非正式承诺,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家族企业是一种“高信任”(这种信任是一种基于感情的感情信任,而不是基于能力的认知信任)的组织形式(Jones,1983),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契约;而且,在家族企业中,委托人对人的高度信任来源于人的行为和情感,而不是人的绩效。其契约特征表现为感情关系导向,而不是遵循经济理性,并且委托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强度远高于非家族企业的董事会和CEO之间的影响。

3.社会资本论在家族制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福山(1995)关于华人企业的研究结论给予足够的重视,社会资本与民企融资的关系(储小平,2003)借助行政权力和社会关系为企业获得各种资源(李路路,1995);周殿昆(2002)从作用范围、信息搜寻费用、防范道德风险机制、监督费用、违约失信概率和获取资源状况六个方面比较当前社会信用和家族信用,来说明家族信用是乡镇企业向家族企业回归的主要原因。程书强(2003)从信任与社会结构、制度变迁转型存在高度关联的角度分析社会信任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影响。储小平(2003)把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财务资本、社会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指出家族企业在这四个层面的具有内在的作用机理。

(二)基于资源-能力范式的民营企业家族化研究

该范式运用企业管理理论从组织效率论、企业家能力论、企业文化(团队精神)论等角度对民营企业家族制作出解释。

1.组织效率论以Leibens-tein(1966)的X-效率理论为依据对民营企业家族化治理机制作运用性解释。强调特定企业组织形态与其在管理和技术层面所能达到的经济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比较不同“企业制度类型”在组织成本、管理能力、经营绩效等方面所可能存在的差异,得出某种“企业制度类型”之所以生成衰败的一般性解释。民营企业家的自我雇佣或家族化倾向在于它能低成本的减少X-效率从决策效率、对市场机会的捕捉和把握、企业凝聚力、减少内耗等方面说明家族企业的效率。如朱富强(2004)从显性协调和隐性协调角度论证家族企业长期存在的理由。

2.企业家能力论延续了熊彼特传统,即认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源泉。主要观点是认为民营企业创业者的在企业的创建、成长和发展中具有特定的作用。邬爱其等人(2003)认为,企业家主导下的组织认知的一致性才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民营 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将长期存在。石军伟(2003)基于企业家能力的内生性提出“建立企业家机制主导模式才是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这是对阿尔钦的古典企业论的明确坚持。

3.团队精神论(Alchian&Demsetz,1972)认为家族企业在创业的历程中具有天然的凝聚力和奋斗精神,为家族荣耀甚至为打造百年基业而努力工作:又因为亲属关系相互熟知,信息对称,建立心理契约比较容易。钟朋荣认为民营企业选择家族化经营,是因为家族企业拥有更多的关心企业资产的资源。

(三)基于制度范式的民营企业家族化研究

该范式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企业家供求论的观点对家族企业进行制度分析。

1.交易成本理论。是从交易成本出发研究民营企业家族化的思路,故可以归结为科斯传统。所谓科斯传统就是经典的企业理论分析方法,即交易成本范式。由科斯的交易成本观点出发衍生的团队生产理论(Alchian&Demsetz)、资产专用性理论(Williamson)、理论(Fama,Grossman&Hart)、契约理论等成为企业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该论把这一现象归结为成本过高,主要的观点有非对称信息论、内部交易成本论、外部市场论。非对称信息论认为:市场制度环境的不完善(王连娟,2001)和“低文本文化”形成的信息非规范化和分散化(陈凌,1998)。外部市场论认为由于经理市场还是一个“柠檬市场”,所以发现优秀经理的信息搜寻成本很高;因为高昂的成本和残缺的社会信用使家族企业排斥外部职业经理,这种“寻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环境的矛盾”构成私营资本管理方式转换的障碍,这将使私营企业“管理青春期”跃迁要经历的一个长期过程(刘伟,2010);同时又由于“家族企业治理家族主义的信任结构”促使经理市场的失灵(李新春,2003);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制度创新(周立新,李传昭,2004;刘平青,2004);周立新,李传昭(2003)运用信息经济学方法建立一个外部市场模型。

2.制度变迁理论。可归结为诺斯传统。即从外部制度环境和企业整体制度变迁角度研究家族企业。在家族企业的研究中关于制度演化的分析范式运用,存在两种观点:制度变迁论和制度效率论。制度变迁论者主要从制度创新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讨论当前家族企业走向公司制的约束条件(方晓军,高瑛,2004);从制度嵌入和制度耦合的角度寻求制度变迁与制度环境的兼容性,如在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条件下家族制虽非“最优”制度安排,但或许是“最不坏”的制度安排(郑家喜,蔡根女,2004);制度效率论从非正式规则的存在及其变化对企业制度选择的制约来论证一定制度环境下家族制的阶段合理性(何智美,2004),认为只有能对企业核心要素提供有效激励约束的制度就是有效率的制度;郑文哲(2003)建立了一个家族企业制度适用边界模型。

3.企业家供求论。任晓(2004)以温州为例从经理市场的供求状况探讨了企业家古典锁定的内在机理和外部条件:导致企业家供给水平低下的原因是逆淘汰支配下的企业家市场导致过低的预期收益增加了企业家专用性资产进入市场的风险,噪音化的职业市场信号加剧资产所有者的自我雇佣;企业家需求弱化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及泛家族组织与企业生产梯队的整合”、“股份合作与企业家人力资源共享机制”以及“发达的专业化商品市场或专业化产销基地弱化了企业对企业家的需求”。张佩国(2004)对民营企业换帅提出自己的看法:个人权威与制度化结合不会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基于演化范式的民营企业家族化研究

组织演化论源于阿尔钦(1950)的达尔文主义市场选择论和纳尔逊和温特(1982)的“惯例性行为”论。前者认为,生存下来的是经过经济体系甄选后的成功者,因而是有效率的;后者认为组织创新的运动机制在于对惯例的承继和创生。在民营企业研究文献中,组织演化论者认为民营企业之所以选择家族化的产权形式或治理结构是适应现实经济环境的结果,运用演化经济学的方法和观点来深入探究“家族企业基因”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借助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等概念加以解释。刘平青(2003)关于“家族基因”的解释比较新颖,他认为决定家族企业“遗传”与“变异”的关键在于“家族基因”的四种“碱基”:利己人性、心智模式、利他人性和文化因子。陈文科(2005)认为,“家族基因”所形成的非契约凝聚力和适应性创造力是家族企业生命力保持持续发展活力的内生性因素。企业认为温铁军(2004)强调了环境的作用,认为大规模民营企业转制是在宏观经济波动的产物,不单纯是微观经济的结果。

(五)基于网络范式的民营企业家族化研究

网络是界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企业组织形态(或叫经济组织形式)。专业化家族企业集群的生存多是依赖这种网络分工形式,以此降低风险。因为网络存在企业需要的关于“相似性活动”的知识,Richardson(1972)将企业间密切的合作关系称为产业组织网络模式,他开创的网络范式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前沿方法。拜尔恩(Byrne,1993)把企业网络定义为:独立企业间的短期结合,它没有总部和组织图、没有科层、没有纵向一体化,网络内成员企业的分工细致。浙江和珠三角一带兴起的企业集群吸引了国内学者的眼光。陈守明(2000)认为,小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稳定性强、效率高的特点,温州家族小企业正是通过由相关性强的企业组成企业网络组织这样一种形式克服规模局限获得竞争力。以温州打火机产业为例,家族企业网络的优势在于一是减少机会主义,如零部件生产的标准化和适度竞争、网络内道德信用、区域内企业集聚的低信息成本以及网络组织的柔性化都有助于克服机会主义;二是相对于大企业的比较优势,如对需求多样化适应性强,内部管理成本低,激励机制好,分工、合作、竞争导致核心能力的专注,以全价值链最优化来选择合作企业并进一步促进核心能力的提高。钟朋荣(2004)以绍兴纺织业的产业集群为例揭示了作为企业网络或产业集群中一个元素的中小民营企业,其走家族化之路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他提出一个公式:产业集群+家族制=竞争力。朱秋霞(1998)和陈凌(2003)则从家庭网络和企业网络的角度分析了家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社会基础。

二、企业理论研究范式比较及其对民营企业家族化研究的启示

笔者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内在逻

辑和主要概念做出上述分类,这种的归纳不一定与成果所有者本人的初衷完全一致,但它并不影响我们对研究方法本身的认识。社会一文化范式、资源一能力范式、制度范式、演化范式和网络范式是当前企业理论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甚至可以说有的是主流方法,有的是前沿方法。这些方法用来解释家族制存在的合理性,展示了问题的不同侧面,深化了对家族企业演变的理解。不过,仅就观点而言,单一的视角不足以给出满意的答案。只有综合起来,才能形成对家族制的合理解释,才有可能对民营企业的未来变迁以及家族企业合理性空间的扩展做出有说服力的推测。传统文化论强调“家文化”特征和差序格局的信任关系对家族化的重要影响,但无法回答:使得家族化组织成为儒家文化圈中的主要和有效的治理模式。但这至多能部分解释为什么在儒家文化圈中,家族企业成为主要的企业治理模式。但它显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2/3以上的企业也是家族企业。因此,对于中国当前盛行民营企业家族化现象,社会文化范式并不具备足够的解释力。

对于家族企业管理效率和组织能力的高度评价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缺陷。如强调创业者尤其是核心人物的领导作用的观点,这种解释随着第二代的更替已成为追忆的历史;而家族企业产权和治理的非经济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被经济力量所穿透。

制度变迁理论强调制度环境约束和嵌入性要求,认为家族化锁定是市场和制度不完善的结果。但是它无法解释已经有不少的民营企业建立了现代公司制,一些家族企业逐渐地“泛家族化”。

在交易成本理论看来,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不断把内部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外部化的过程(交给市场解决),同时引入不可交易的且企业需要的部分。它犯了科斯同样的错误,就是只看到企业的交易功能,没看到企业的生产功能。因为企业的知识由契约性知识和生产性知识组成(刘刚,2002),前者可以根据收益成本比较从市场上购买,而后者是内生的,需要自身的投资。

能力范式在于解释那些企业内部不能交易也无法交易的现象,如企业的隐含知识、核心能力、关键性资源等。基于交易成本范式的资产专用性理论在一定程度靠近能力范式,但是还存在很大距离。刘伟(2001)把企业产权制度看作是要素市场制度的函数,产权结构是资产专用性程度的函数。这种观点有助于对家族制在交易成本理论和能力理论结合性方面进行解释,即民营企业选择家族化的产权形式和治理形式既降低了交易成本,又维持了关键性资源,而这正是要素市场(经理市场、资本市场)制度和资产专用性(核心人力资本和其他关键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演化理论是研究民营企业制度的一个崭新视角,但是仅仅局限于达尔文主义的生物进化观点有时显得比较牵强,而且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与生物演化毕竟不可同日而语。

现有文献中的一个缺憾是关于网络范式在民营企业研究中的运用与经济现实相比远远不够。网络范式揭示了区域性产业集群或企业网络的形成机理,以及信息化时代的网络经济和虚拟组织的存在理由,它以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辅之以经济社会学和交易成本理论,暗含着演化理论的逻辑,形成有现实感的理论魅力。在当前家族企业研究中,少数文献有所涉及,但缺乏理论自觉。家庭契约论和社会资本论以及产业集群论从非正式制度和规模效应的角度进行分析,显示出网络范式的痕迹,但似乎又有一种欲说还休、不够明快的感觉。网络范式以其特有的理论生命力显示出比制度范式(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和社会文化范式(也可成为经济社会学)对民营企业家族化有更强的解释力。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虚拟网络、社会网络与企业网络的交互作用,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企业组织形态,这些组织形式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需要我们运用新的理论去解释。

从国外企业理论的发展现状来看,理论、控制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治理经济学)对中国民营企业有较强的解释力;在方法论上,新古典方法、制度分析和演化分析都有助于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当前企业理论出现了契约理论和能力理论合流的趋势,这将为研究中国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新的视角,有待我们去吸收养分,灵活运用。

三、民营企业家族化现象的经济逻辑

企业组织形态(包括产权、治理结构、组织形式等)的变化是由经济系统运动的内在逻辑决定,它是企业自身的因素与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用williamson的话来说,企业是一个适应性组织。在一个无强制性的经济体系中,企业之所以采取某种产权制度或治理方式是企业经济活动自生自发演进的结果,而不是某个人或组织理性设计的产物,这种企业从而具备了“自生能力”(林毅夫,2002)。根据制度变迁理论中的影响制度供给和需求的因素,企业演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提高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市场规模的扩展;技术进步;制度环境的改善。而判断一种企业制度是否合理或具有效率,要看它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要看它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是否是低成本的(巴曙松,屠新曙,2002)。

民营企业作为一种本来意义上的企业,对市场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它的演变过程与市场进化过程息息相关。应焕红(2005)把民营企业的特点概括为:具有生存特质,是一个动态伸展的过程,是一个自觉学习的系统,是一群尖锐矛盾的集合,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组织。基于这样的描述,大部分民营企业实行家族经营一方面是根据自身发展要求作出的制度选择,另一方面也是适应市场化发展进程的结果。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在特殊的政治环境、经济生态和文化背景中,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民营企业面临两种不信任,即在经理市场上,企业主不信任经理人,在资本市场上银行不信任民企(所谓金融恐私症),产权封闭化、治理家族化是无奈也是明智的制度选择。简言之,就是为克服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将成本和风险最小化。当然,即使是家族化治理,也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制度形式,这就取决与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信息结构,不同的信息结构导致不同的控制权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契约结构,最终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治理机制。而这种治理安排也并非静止不变,民营企业天生的学习、模仿、纠错能力使治理机制处于不断的优化调整之中。迷信现代企业制度、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新型企业制度、简单的否定家族制,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更不是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因为,这种否定“缺乏扎实的经验基础和令人信服的学理根据” (韩朝华,2004)。

[参考文献]

[1]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5.

[3]任晓.经济民营化运动中的企业家:自觉生成与古典锁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6):121-125.

[4]余立智.民营企业家族化的产权经济学解释[J].浙江经济,2003,(14)

[5]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9).

[6]弗郎西斯·福山.1995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7]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纳尔逊,温特.经济发展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威廉·大内.Z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0]Leibenstein,Harvey,(1966).Allocative 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56,392-415.

资本运营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股权分置的含义,基于盈余管理的概念,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同时也提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也不会因为股份的全流通而得到彻底的解决。

“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被区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这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股权分置扭曲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司股价难以对大股东、管理层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资本流动存在非流通股协议转让和流通股竞价交易两种价格,资本运营缺乏市场化操作基础。股权分置不能适应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最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在诸多方面制约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2005年4月29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2005年9月4日证监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它的完善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的程序规范,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和转折点。

一、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改革,就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从微观上,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将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营机制,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增强社会公众法人股东的持股信心。从宏观上,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将消除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制度的差异,加强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市场约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资本市场功能的全面发挥创造条件,并从根本上推动证券市场的彻底变革,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手段或实际经营活动和交易以达到影响盈余为目的的行为。盈余管理是现代财务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盈余管理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还对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和会计实务变革、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公司会计行为、完善公开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是很普遍的现象。在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中,有的纯属会计造假,有的则是盈余管理所致。会计造假是公司管理当局蓄意的欺诈行为,由此形成的会计失真应该依法加以制止和严惩。而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有会计选择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者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合规合法行为。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盈余管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尽管盈余管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始终是违背了会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原则,违背了高质量财务会计报告的精神。公司管理当局仅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极有可能会对广大投资者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功能发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而且集中体现在上市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上市公司引出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

(一)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股份得以全流通,解决了一股独大,产权不够明晰,流通股的比例过小等问题。在股权分置下,大约存在2/3的股份是不流通的,而且股权高度集中于非流通股,国有股权持股比例在60%左右。许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所持有的比例均超过了50%,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这样控股股东很容易利用其控股地位进行盈余管理,操纵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股份全流通后,控股股东很难维持其绝对控股地位,这样就减少了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行性。同时,控股股东在经营公司过程中,如果经营不善,则会导致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下跌,此时就会有其他股东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票来获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原控股股东即失去控股地位,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二)促使上市公司注重公司价值

股权分置的解决,即股份的全流通,将有效抑制二级市场的投机性,重塑投资者的理性价值投资理念。在股权分置情况下,上市公司2/3的股份是不流通,只有1/3的股份流通,由于流通股所占比例较小,在“一股一票”制下,流通股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能力非常有限,通过参与公司经营决策来提高司价值的动力不足,所以流通股股东很少期望从公司的期发展中受益,而只是通过获取买卖价差来实现自身收益,也就是所谓的投机。而这种投机行为使得股票价波动不能正确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严重阻碍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广大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股份全流通以后,股份再无流通与非流通之分,所有股东有了共同的目标利益,即公司价值的上涨,而不是具有历史性质的账面盈余。这样,企业管理当局也就会对账面盈余渐渐失去兴趣,而将注意力集中于改善企业的经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上来。

然而,股权分置改革只是解决了我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的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也不会因为股份的全流通而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国资改革的方针政策明确表明,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战略等方面的考虑,国有资本将对一些基础性行业和战略性行业控股。其次,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即使在股份全流通状态下也仍然存在。内部人控制即便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是困扰公司治理的一个问题。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不会因为股份全流通而消失。

参考文献

[1]刘月平,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及行为研究。转轨经济下财务与会计问题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6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