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讲故事精编3篇
【导言】此例“莫言讲故事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莫言讲故事1
人如何使自己保持真实
第一个故事,他说了他在念小学时的一次告密事件:在集体参观忆苦思甜教育展览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为了表示悲伤而努力装出痛哭的样子,只有一个同学没有这样做:“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这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政治教育下已经开始出现了扭曲心灵的伪善性格,把原来发自内心感情真实的“哭”演变成为政治上表示进步的举动,不仅如此,由于伪善行为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所以他们特别害怕看到有人在这个集体中不参与表演的行为,伪善者特别讨厌的就是真诚,因为在真诚的面前,伪善者就感到了作假的困难。那位没有参与痛哭表演的同学并不是什么觉悟的先驱者而只是心灵中单纯善良暂时还没有受到戕害。但是很快灾难就来了,有十几个同学向老师告发了这个同学,其中也包括莫言。于是这个同学受了警告处分。单纯的孩子无法在虚伪成风的环境下苟且地生活下去,他只活到四十多岁就死了。莫言从这个事件中看到了: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如果在一个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环境里生活过的人,对这个故事都会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当一部分人们对于某种外在理想原则作了绝对的确认以后,这部分人们就成为一个“集体”,他们在共同的理想原则下生活,为同一的理想而奋斗;这对于自愿加入这一团体的成员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对理想的信仰,无论宗教、政治、党派都需要克服个性的欲望和权利,以最大能量奉献于理想事业;但是当这个原则扩大到集体以外的范围,要求集体以外的人也必须遵从这个集体选择的理想原则,这就变得荒诞和非理性。当某种理想被强调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则,并且利用集体的统治力量使它成为人人必须遵从的教条的时候,那么荒诞也可能成为一种实践。它会摧毁所有影响所及的人的个性选择。中国儒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王道,但事实上人类世界历史上无数的战争、杀戮、镇压、刑法等等,都是在“己所欲,必施于人”的堂而皇之的正当理由下进行的。这是人类通往奴役之路还是通往自由之路的分歧点。一旦选择了奴役之路,那就意味着个性的毁灭,所有的人必须被迫伪装成服从,尽量使自己取得与集体的同一性。因为只有在这种集体的同一性下才能获得安全感。莫言把“当众人都哭”和“当哭成为一种表演”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集体与个人的异己关系,而后一阶段,则是在个性已经被毁灭的前提下个人是否还有消极存在(不伪装)的可能。我突然觉得,莫言的这个故事呼应了巴金先生生前呼吁“讲真话”。巴金的呼吁曾经遭受到许多人的讥笑、讽刺和鄙视,那些讥笑者故意混淆和模糊“讲真话”的背景,把“讲真话”曲解成“小学二年级”学生就可以做到的低级要求。但是在巴金看来,中国的特定政治环境下要做到“讲真话”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说,如果在不能讲真话的时候,可以保持不说假话。“讲真话”和“不说假话”也是两个不同环境下的产物,后者是退而求其次的不得不为之的保持操守的措施。而莫言的这个“小学生装哭”的故事,又一次明确分清了两类“不哭”的允许范围和限度。
人如何才能证明价值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军队期间,莫言一个人在看书,老长官推门进来,显然是找平时坐在莫言的办公桌对面的那个人,而那个人不在现场,于是老长官自言自语地说:没有人?虽然用的是问号,但明显不是在问莫言。少年气盛的莫言被这种漠视他存在的态度所激怒,于是冲动地抢白老长官:“难道我不是人吗?”这样的调侃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会遇到的,并没有什么尖锐性的含义。这事发生在三十多年前,1980年代初人道主义思潮刚刚在中国思想界发生作用的时候,在这个背景下大声疾呼“难道我不是人?”留下了思想解放运动的痕迹。但是,莫言在这里偷换了对话中“人”的概念:老长官说的“没有人”是指他所要找的那个“人”,敏感的莫言则把“人”泛化成为所有的人,概念的人,成为大前提,于是就有了小前提:“我也是人”。这是典型的19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思维方式。
那么,莫言感到内疚的是什么呢?是对老长官不够尊重?是故意曲解了老长官说的“人”的所指?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老长官作为领导漠视了下级军人莫言的存在。所以他描写了当时的心情:“我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这是一个向体制要人权的寓言。契约是双方的,作为一个下级军人珍视老长官的权威,那么他必然在乎老长官对自己是否在意。“难道我不是人吗?”其实是抗议老长官对他的漠视。但是,我们似乎也可以反问莫言:难道你是不是“人”还需要“问”老长官吗?你需要由老长官来证明你是一个人吗?这又回到了演讲的第一部分的故事,当莫言告诉母亲,别人都嫌他“丑”而欺侮他时,母亲对他说,你并不丑啊!你五官不缺、四肢健全,为什么说你丑呢?关键还是你自己能否心存善良,能否多做好事。所以,一个人是“丑”还是“美”,要通过自己的遗传基因、内心本能及其实践来证明,而不是依靠别人的眼睛来确认。如果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推论莫言后来真正感到内疚的,应该是他“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的幼稚行为。“难道我不是人吗?”的提问需要看对象,看你是对谁提出这样的问题。联系到前一个故事,如果是要这个假哭的集体认可你是一个“人”,甚至是个“模范的人”,那你的前提就是,必须裂开大嘴嚎哭,或者用唾沫抹在眼睛里冒充眼泪。
我们从莫言的小说中看,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开始,莫言笔下的大多数人物几乎都没有人把他们当作人看的,而是他们自身的生活实践中,那种大胆无畏、放荡无度的元气淋漓的生活方式(像余占鳌,九儿),或者不屈不饶、九死不悔的倔强的生活选择(像西门闹、篮脸),为自己谱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这才是个人的选择,个人用自己的实践来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具有独立价值的人。
人何以为善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的3篇莫言讲故事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莫言讲故事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莫言讲故事2
一、以人为中心,尊重生命存在
莫言曾说过,小学时,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甚至还被借到邻近的一所学校去范读,这种激励,对孩子来说,比任何形式的褒奖都能激发他的写作热情。可以这样讲,几乎所有作家都强调,他们的写作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课上老师经常拿自己的作文当范文在同学面前读。所以,教师心中要始终有人,以人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批改作文时,要想到自己)山草香●(手上捧的不仅仅是作文本,而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鲜活生命。孩子的作文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虽幼稚但很有个性,虽不够规范但充满灵性,即使漏洞百出但也充满成长的气息。我们完全可以用放大镜放大亮点,在班上读读、品品、议议,抑或全篇,抑或片断,甚至只言片语,那一定能在学生心中掀起一阵阵波澜,进而能唤起孩子善于写作、勇于写作、乐于写作的愿望。
二、以故事为伴,激发表达欲望
莫言获奖后在瑞典学院作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以一个个故事的形式,深情地回顾了他的成长史、创作史,由听故事、讲故事、看故事,到最后的写故事,让人觉得莫言的一生是那样的有情有趣,莫言的获奖是那样的水到渠成。作文与故事都属于一种表达或创作,是一种语言的排列、建构与组织,而事实上孩子们往往喜欢故事而不喜欢作文。故事以其独特的构思、完整的情节、生动的场景、鲜明的人物,更能调动人的形象思维,进而启发人的思考。我们完全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启动、激活和利用学生头脑中的故事细胞,把听故事、讲故事和写作文融为一体。听、读故事是信息的接受,而讲故事是信息的输出,是一种写作,甚至是创作。
我们不妨选以下方法进行尝试:
1.连词故事。出示一组词汇,让学生发挥想象说故事。
2. 接句故事。给出一个场景,让学生一人说一句话,要前后连贯,就是让孩子为故事编一句话。
3.主题故事。先出现故事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描述。
4.看图故事。布置学生从家里带来图片或生活照片,根据图片编一个故事。还可以用自己的思路把图片排列成序,讲一个完整的长故事。
5.抽编故事。在盒子里放学生熟悉的物件,让孩子从里面抽出物件,孩子根据抽到的物件讲一段与该物件有关的故事。
6.补全故事。如教师给一个开头,让学生接着讲;或说一个结尾鼓励学生讲出故事开头可能发生的起因和经过;或给出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写出中间可能发生的事情……当学生讲故事的情绪得到调动,讲故事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再根据故事的内容、情节和环境适当指导,那学生一定能文思泉涌了。
三、为想象插翼,放飞自由心灵
据说,莫言之所以能获诺奖,最重要的原因是诺奖评委们赏识他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力,大气磅礴,洋溢激情。莫言为何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不难发现,一是他对于书籍的无限痴迷。只要是有字的书,他都会废寝忘食地读,为了书,情愿帮别人拉一上午的磨,情愿在草垛里长时间忍受蚊虫叮咬,这些白纸黑字所描写的五彩斑斓的世界打开了莫言想象的闸门。二是他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田野里,他一个人放牛,孤独、寂寞,但他会和牛说话,和鸟儿说话,在草地上躺着,面对蓝天白云,他会做一个个美丽神奇的梦。大自然的自由、清新、广阔激发了他纵横驰骋的想象力,同时为他今后的创作营造了广阔的背景和环境。
莫言讲故事3
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内,莫言的获奖感言《讲故事的人》,更是让世界认识了这位内心细腻、创作力丰沛的山东汉子。莫言何能成为第一位中国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有怎样不同常人之处?在纯文学渐趋边缘的当下,莫言获奖带来的轰动效应能够持续多久,能否给疲软的文学打一针“强心剂”?
在与诺贝尔文学奖108次擦肩而过之后,中国籍作家莫言终于摘取了这一桂冠。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大陆文化界人士振奋,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学、中国文明和成就的肯定。但与此同时,一些争议与杂声也伴随而来。
一
国家的强大乃是得奖的根本 VS诺贝尔文学奖靠的还是作品实力
张颐武(北大教授):莫言的得奖其实是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带来的结果。我们还会得到更多荣誉,甚至比我们预料得还快。他们无疑作出了一个有远见的决定。
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莫言的创作用他高密的故事和恣肆的语言、浓艳的色彩,扎根中国大地。他的每部作品都有不同的一种构思,使他的文学达到了一个可以达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被专家们认可,我为莫言感到高兴。说明了国内外的认可度达到了共识。
二
莫言获奖代表中国文学的发展VS纯属个人行为
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莫言的获奖不但是他个人的成就,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也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奖是一次破冰,打开了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大门。
杨澜(著名主持人):莫言得的是文学奖,是个人奖,是肯定他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洞见与刻画。大可不必和国家强盛、文学复兴扯在一起。诺奖很多时候是颁给欠发达国家甚至是身处离乱中作家,可见与国力强盛没什么关系。中国文学离真正繁荣复兴还远呢。如果众人都要他挟带若干私货,莫言背得动吗?
三
莫言获奖被指当之无愧VS贿赂诺奖评委,向洋人献媚
任鸣(导演):觉得莫言是中国最有实力、有思想的作家,同时他的作品也“最中国”,莫言作品语言非常自由,想象力很丰富,而且充满诗意,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思想性很深刻,也很犀利,有一种勇于批评的精神。
李师东(编辑):人们不该抹杀莫言的文学成就。莫言的作品政治性其实不强,突出的是他作品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他得奖是当之无愧的。
张一一(作家):莫言支付给诺奖评委马悦然的“翻译献金”是60万人民币,中国作家中可以这样下血本而且能够一次性随便拿得出这么多钱的并不太多,但莫言非常聪明,他知道如果真的在中国搞定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其价值不可估量,60亿都不止,甚至还可以“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关键词二:莫言其人
瑞典文学院成员作家瓦斯・特伯格这样评价莫言:“莫言是个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公众对他的好奇已经迫不及待,要了解他,就要走进他的生活。
风趣莫言:除了写小说,打油诗已经成了莫言的另一个标签。和朋友交流,打油诗开道;新小说构思,几句打油诗道明。甚至在他家乡为他建的莫言文学馆,他的打油诗也在其中怡然自得。瞧瞧他打油诗写的“自我介绍”吧。
姓名:一柄大镰四面挥,眼前高草立纷披。莫言干活不偷懒,受人表扬第一回。
出生地:开出荒地种桑麻,东北乡里有我家。天高地僻皇帝远,荷锄归来有野花。
家传:我家伯祖老中医,治疗伤寒有绝技。桂枝麻黄生石膏,再加一把地骨皮。
经历:少小辍学业,放牧在荒原。蓝天如碧海,牛眼似深潭。河底摸螃蟹,枝头掏鸟卵。最爱狐狸精,至今未曾见。当兵两年还故乡,车站广场听茂腔。此曲只应高密有,使我潸然泪两行。
性格:读书从不求甚解,得理更愿让别人。谓我狂者不知我,俺本老实厚道人。
学历:我本野狐禅,无奈入校门。痴人多美梦,孝子出忠臣。学诗明人欲,读易见天心。无师可自通,何必耻下问。
职业:二十九省数我狂,栽罢萝卜种高粱。下笔千言倚马待,离题万里又何妨?
饮食:韭菜炉包肥肉丁,白面烙饼卷大葱。再加一碟豆瓣酱,想不快乐都不中。
哲学观:天下之事见不尽,天下之书读不尽。天下之理参不尽,此话吹兄信不信?
爱好:装修细密活,全凭兄督促。无事即闲坐,有酒可读书。
题《钟馗》:豹眼虬髯大红袍,打鬼钟馗声气高。貌丑却能招人喜,正义在胸剑在腰。
题《长安魏安画仕女图》:高髻云鬓时样妆,疑是江南杜韦娘。倚栏读书因寂寞,心系天涯薄情郎。
《丰乳肥臀》手稿:此乃《丰乳肥臀》第一稿。赠高密莫言研究会存。能放一百年后,也许有点价值,只因高密少名人,故将莫言捧上天,但愿今后三十年,故乡能出真圣贤。
凡人莫言:摘下著名作家的光环,生活中的莫言,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对不公,他会义愤填膺,嬉笑怒骂;新闻八卦,他煞有介事评判;重家庭,他是慈父良夫。
今年的北京大雨,很多人受灾,莫言也在关注着,看到有旅馆为此漫天要价,他怒斥“趁火打劫,强盗行径”;坐火车看到有自称欧洲华人的人威胁乘务员,他拍案而起,批评对方没水平没礼貌,甚至写打油诗嘲讽。
伦敦奥运会,看似和莫言没什么关系的事,他也看得津津有味。刘翔的因伤再度退赛,莫言不仅会说“把他当人看待,别当神来看,也别当鬼来看”,还用自己“坐地铁出来脚抽筋,后来因为有事赶路走得急了,导致肿痛”的一个故事,煞有介事地评论一句“抽筋万勿疾走,脚伤切忌跨栏”,让人忍俊不禁。
在莫言的作品里,父权有着矛盾的色彩,这跟他从小的经历有关。但在现实中,他却是不折不扣的慈父,在学书法的他,就曾手书“为老婆孩子奋斗”的条幅。
个性莫言:要了解莫言,就要走进他的世界,倾听他的心声。
如果说我的作品在国外有一点点影响,那是因为我的小说有个性,思想的个性,人物的个性,语言的个性,这些个性使我的小说中国特色浓厚。我小说中的人物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其他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
我只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
一个作家写久了,总会想到要寻找自己的语言。……某种语言在脑子里盘旋久了,就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一旦写起来,就会有一种冲击力。我在写作时,常常感到自己控制不住,不是我可以要寻找某种语言,而是某种叙述腔调一经确定并有东西要讲时,小说的语言就会自己蹦跳出来,自言自语,自我狂欢,根本用不着多思考怎么说、怎么写,到了人物该出场时,就会有人物出场,到了该叙事时,就会叙事。
我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的。作家是有国籍的,这毫无疑问,但优秀的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
关键词三: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作品被评价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象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这正是: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作品欣赏:
墙角上站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孩子赤着脚,光着脊梁,穿一条又肥又长的白底带绿条条的大裤头子,裤头上染着一块块的污渍,有的像青草的汁液,有的像干结的鼻血。裤头的下沿齐着膝盖。孩子的小腿上布满了闪亮的小疤点。
“黑孩儿,你这个小还活着?”队长看着孩子那凸起的瘦胸脯说,“我寻思着你该去见阎王了。打摆子好了吗?”
孩子不说话,只是把两只又黑又亮的眼睛直盯着队长看。他的头很大,脖子细长,挑着这样一个大脑袋显得随时都有压折的危险。《透明的红萝卜》
我的故事,从1950年1 月1 日讲起。在此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阴曹地府里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每次提审,我都会鸣冤叫屈。我的声音悲壮凄凉,传播到阎罗大殿的每个角落,激发出重重叠叠的回声。我身受酷刑而绝不改悔,挣得了一个硬汉子的名声。我知道许多鬼卒对我暗中钦佩,我也知道阎王老子对我不胜厌烦。为了让我认罪服输,他们使出了地狱酷刑中最歹毒的一招,将我扔到沸腾的油锅里,翻来覆去,像炸鸡一样炸了半个时辰,痛苦之状,难以言表。鬼卒还用叉子把我叉起来,高高举着,一步步走上通往大殿的台阶。两边的鬼卒嘬口吹哨,如同成群的吸血蝙蝠鸣叫。我的身体滴油淅沥,落在台阶上,冒出一簇簇黄烟……鬼卒小心翼翼地将我安放在阎罗殿前的青石板上,跪下向阎王报告:“大王,炸好了。”
我知道自己已经焦煳酥脆,只要轻轻一击,就会成为碎片。我听到从高高的大堂上,从那高高大堂上的辉煌烛光里,传下来阎王爷几近调侃的问话:“西门闹,你还闹吗?”《生死疲劳》
老铁匠操着小锺,与其说是打,毋宁说是抚摸了一下那蓝钢。三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各操着十八磅的大锺,各打了一锺,挟带着狂热与激昂,如同奔驰中的烈马之蹄,迅速无比但又节点分明地砸下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声音。往常这父子四人打铁时发出的声响半条街都能听到,连火车的汽笛声都能被盖住,但现在,这锻打,这劳动,剧烈至极,连墙角上蟋蟀的鸣叫都声声入耳,让人感觉到深秋之悲凉,生命之短暂。《月光斩》
她听到他骂了一声,骂枪。这孙子!敢不响!然后他又举起枪,击发,啪嗒一声细响后,一道火光蹿出枪口,黯淡了霞光,照白了他的红脸。一声尖利的响,撕破了村庄的宁静,顿时霞光满天,五彩缤纷,仿佛有仙女站在云端,让鲜艳的花瓣纷纷扬扬。《丰乳肥臀》
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白狗秋千架》
背后的故事
莫言创作了31年,迄今为止发表了80多篇短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11部长篇小说、9部影视文学剧本、两部话剧作品。莫言的创作,既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又具有开阔的世界性文化视野,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走进作者内心,分享背后的故事。
话题一:乡土情
主持人:有网民说,著名作家福克纳有他的故乡“约克纳帕塔法县”,您有您的故乡“高密”。不少作家都有一个地理意义和精神意义兼具的故乡。但您在与大江健三郎的对话中又说:“作家只有摆脱了故乡才能认识他的故乡。”该怎么理解呢?
莫言:我读了福克纳的作品感到一种感召的力量。他对故乡的理解和处理非常符合我的心意,他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就有但是一直没有想明白的很多问题,他唤醒了我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文学共和国”这样一种意识。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也是建立在真实故乡的基础上半虚构的文学地理。我在后来的小说里屡屡出现高密东北乡,也有点类似于约克纳帕塔法县这样的文学地理。文学中的故乡和作家真正的故乡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又不一样的。真正的故乡是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比如我的故乡高密,现在跟上世纪80年代、60年代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我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在的故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童年时期的那段记忆是不会变化的,童年记忆中的故乡现在已经找不着了,但是它在脑海里永远存在着。所以我在北京老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乡人,是高密东北乡的人,但是我真正回到高密东北乡又感觉不是那儿的人。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都有怀乡的情结,我们浏览一下历史,怀乡的作品比比皆是,我们读唐诗、宋词,能够打动我们的,怀乡作品是一大类,也就是每个人都有怀念故乡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很高尚和神圣的,这种感情跟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是一致的。祖国相对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但是乡土、故乡是比较具体、比较小的概念,我现在生活在美国,我说我怀念祖国,这个祖国是比较抽象的,但是我要把怀念祖国具体到某一个城市、某一个街道,它就非常具体。怀念故乡,思乡情绪是一种很高尚的情绪。
话题二:原动力
主持人:说到莫老师的作品,您的每一部作品里都有个性形象非常鲜明的主人公。《红高粱》中的“我奶奶”、《檀香刑》中“狗肉西施”孙眉娘、《丰乳肥臀》中“上官鲁氏”,直至您的新作《蛙》中的“姑姑”……您用心写了一些列风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原动力来自哪里?
莫言:创作原动力来自生活中生动的形象。比如说《蛙》里的“姑姑”,我生活中确实有一个姑姑是做医生的,她是我大爷爷的女儿。我们下一代,甚至是下一代的下一代,高密东北乡成千上万的婴儿都是通过她的手来到人间,这个人在我们故乡本身就有很高的威信,也很传奇。正是生活中有了这样一位非常有个性、非常文学化、戏剧化的人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她变成文学里很典型的人物。比如说《红高粱》里的“我奶奶”,她跟我奶奶差别很大,但是确实有一些像小说里奶奶的敢说敢做,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和社会对抗的一些形象。
男性里也有一些原型,比如说《生死疲劳》里单干户蓝脸,那也是生活中确实有这样一个人,我作为一个孩子的时候就认识他,我走向文学之路的时候感觉到他非常有意思,你想在全国都是的时候,只有这样一个人在坚持单干,一个人的力量跟整个社会相对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而且他要承担多么大的压力,我觉得他肯定会变成我小说里的人物,最后终于变成了。当然在写的时候做了很多处理,很多典型人物是合成的,但主要还是在他的基础之上,把别的很多外部的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全都累加到这个人身上去。
文学类的典型应该按照高尔基的说法,是熟悉的陌生人。大家看了以后好像觉得很熟悉,但是一想他又是陌生的,每个人都感觉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但是没有人写出来,他又和你所熟悉的人不一样,这就是典型的文学阅读。
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话题三:故事会
曾有人说,作家的一生,必然是复杂的一生。莫言就是如此:苦难而孤独的童年,成就了他的写作背景,敏锐幽默而又疏离感十足的观察,让他拥有了打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写作风格。多样莫言,终成中国文坛问鼎诺奖的第一人。让我们端坐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聆听他的故事,走进这位令中国文学界沸腾的作家的生命吧。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苦,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的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社,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庭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