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演讲精编4篇
【导言】此例“莫言获奖演讲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莫言获奖演讲1
2014年5月25日,在第67届戛纳电影节颁奖礼上,《透纳先生》中的男主角蒂莫西・斯波毫无悬念的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奖,当莫妮卡・贝鲁奇为其颁奖时,这位英国戏剧界的灵魂人物绅士又不失幽默的表现获得了满堂喝彩,“我的感谢致辞在手机上,啊,手机快没电了……迈克・李教我如何表演,我们合作了33年。他的个人魅力令我折服,我应该把这个奖献给迈克・李”。
此次是他与迈克・李的第六次合作,从1970年开始,蒂莫西・斯波就开始出现在了迈克・李的作品中。迈克・李塑造的人物一般个性鲜明,往往可以给演员很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他的电影也往往会成为很多演员的“得奖利器”,比如电影《裸》让大卫・休里斯成为戛纳影帝,《维拉・德雷克》让伊梅尔达・斯汤顿成为威尼斯影后,而《秘密与谎言》更是让群戏里的布兰达・布莱斯跃居为戛纳影后,《透纳先生》同样也不例外。
透纳先生很符合迈克・李过去电影里的主人公形象――一个略显古怪的英国人,这位艺术家并不像传统想象中那样潇洒不羁,而是粗暴、骄傲、执拗的。蒂莫西・斯波为了准确把握透纳先生的精神世界,坚持学习绘画长达4年并仔细揣摩艺术家的心态,他饰演的透纳无论是姿态还是声音表现,都恰到好处,尤其是透纳永远带着痰的火鸡喉咙,随意一哼,时而掩饰他的悲伤,时而又表达了他内心对世情的嘲讽,总会让观者为之一振,这标志性的演绎,也是此次影帝方面强有力的竞争点。因此在片中蒂莫西・斯波的表演无懈可击,67届戛纳电影节开始之前,就有很多人预言他会获奖,结果可谓是实至名归。
英国影坛的荣耀
蒂莫西・斯波出生于伦敦一个没有任何演艺背景的家庭,在决定做演员后,他先后在国家青年剧院和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RADA)接受表演训练。RADA期间,斯波登台表演了《麦克白》和《奥塞罗》等名剧,并以“年度最有潜力新人”的名号获得班考夫特金质奖章。1979年他加入了皇家莎士比亚戏剧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演出。蒂莫西・斯波随后也开始触电荧屏,先后在迈克・李执导的电视剧中亮相。而这些经历,成为了斯波精湛演技的保证。也赢得了更多影迷的喜欢。但中国观众熟悉他,还是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开始。他在其中饰演绰号虫尾巴的小矮星彼得,因此在影迷们口中,蒂莫西・斯波被称作“斑斑”。而当他出现在《国王的演讲》中饰演丘吉尔时,严肃认真的表现让人完全想不到他是那个与哈利作对的小矮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上这4篇莫言获奖演讲是来自于山草香的莫言的演讲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莫言获奖演讲2
但领奖并不是一场尘埃落定的嘉奖,而是一场纷争的开始。从新闻会上答记者问到文学讲座,从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讲座到颁奖典礼的演讲,莫言此行的所有发言都在国内引起了强烈争论。
有关“母亲”
据新华社通稿,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公布开始,外界就在猜测莫言到了斯德哥尔摩到底要讲些什么。12月8日凌晨,莫言发表了名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在这篇演讲当中,最重要的线索是回忆母亲。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这一点,莫言不止一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到。在演讲一开始,莫言就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莫言说,去年,因为要修铁路,自己无奈迁移了母亲的坟墓。开棺时,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从那一刻起,莫言觉得母亲已经成为了大地的一部分,他站在这片大地上的诉说便是对母亲的诉说。
通稿显示,莫言关于母亲最初的记忆,是他失手打碎了家里的唯一一个暖水瓶。
当时,他因为害怕,躲了起来,但母亲最后并没有责罚他,而是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叹息。
而对于莫言来讲,童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看到母亲捡麦穗被打。他说,从母亲眼里看到了绝望的眼神。多年之后,莫言与当年那个打母亲的人再度相逢,莫言想替母亲报仇,但最后被母亲劝住了。让莫言最难以忘怀的,还有母亲对贫苦人群的悲悯之心。有一年中秋,莫言家吃饺子,每人只有一碗。一个老乞丐前来乞讨,母亲给了这个老人半碗饺子。而让莫言最后悔的事情,莫过于当年跟母亲去卖白菜,多算了买菜老人的一毛钱,莫言的母亲觉得儿子给自己丢了脸。
莫言说,母亲去世后,他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莫言仅用了83天,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在这本书中,莫言“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在卷首语位置,莫言也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
因为相貌丑陋,莫言说自己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很多人都嘲笑他甚至还因此打过他。最后母亲开导莫言,让他多做善事,这样丑也能变成美。童年时的莫言非常喜欢听说书,听到后来自己也能说上几段,家人最后都成了他的听众。母亲很担心他将来靠耍贫嘴吃饭,于是提醒他少说话,笔名“莫言”由此而来。
新华社通稿称,莫言自己说,自己的故事起初都是他个人经历,是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虚构的。在诸多小说之中,最贴近他自己的是《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
除了把母亲写进小说,莫言的亲人和乡亲也都在小说中登过台。在小说《蛙》中就出现过姑姑的形象,不过,现实中的姑姑与小说中的姑姑完全相反,莫言做了文字化的处理,小说中的人物超越了现实。
作家的创作过程各有特色,莫言认为自己的每本书的构思与灵感触发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小说起源于梦境,譬如《透明的红萝卜》;有的小说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譬如《天堂蒜薹之歌》。但无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莫言强调,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用无数生动细节塑造出了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
他还特别用《天堂蒜薹之歌》作例子,提出了“人的立场”:
“文学发端于事件但要超越事件的关键在于,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字,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
关键的三个故事
莫言的演讲稿题为《讲故事的人》,这同时也是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一本随笔集的名字。
莫言的演讲几乎全是在讲故事,先讲母亲的故事,再讲创作的故事,最后讲的三个似乎最关键: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自己举报过一个参观苦难展览不哭的同学,多年之后因为告密而忏悔。
莫言总结说,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年轻的时候,因为反驳老长官“我不是人吗”而得意,现在则觉得内疚;最后是听爷爷讲的故事,风雨大作的庙宇里,八个泥瓦匠在避雨,他们需要找出那个有罪的人出庙接受惩罚,七个人都认为是第八个有罪,结果把他扔出庙宇时,庙就塌了。
和莫言的所有表现一样,对于这份演讲稿,赞贬都有。贬的人说莫言的演讲“又臭又长”、“只讲自己的人生和作品”、“像个絮絮叨叨的老太太”、“没有情怀”,“演讲太一般了。一堆感伤,并无神奇。苦难并不是文学。母亲并非信仰。”
香港作家廖伟棠直接在微博中表示莫言的“假哭”故事放在演讲里不妥:“关于哭的故事,我觉得是非常可怕的,莫言再一次偷换概念。……你的小学同学在表演哭,不等于今天现实中哭泣的人都在表演哭,你可以有不哭的权利,但绝对不能说哭的人就是在表演。”
赞扬的人则认为他的故事意味深长。网友“树下马兰”这样解读三个故事:“第一个,人人都在演戏,人性就是装;第二个,人人都在自说自话,沟通就是鸡同鸭讲;第三个,人人都是愚昧的,存在就是合理。”
作家陈村在微博里透露:“今晚和朋友们吃饭,王安忆几次赞赏莫言讲的最后一个故事。”同为作协副主席的王安忆,此前一直被拿来和莫言作比较,被认为是一位“低调”、“中立”的作家。蒋方舟在网上也表示对莫言的最后一个故事很喜欢:“最后那个故事,怎么解读都会挺有意思的,如果从政治学的角度解读其实还挺大胆很深刻的。相互勾心斗角的结果可能是整个庙宇都塌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多关注莫言作品
从莫言得奖的消息传出直到领奖的整个过程,争议似乎都围绕给莫言制订道德标准有关。批评莫言的人希望莫言承担得多些再多些,支持莫言的人则高呼政治要和文学松绑,把文学还给文学。
但仍有不少人不满意莫言此次瑞典之行的讲话,对莫言提出了种种期望和要求,甚至连莫言的演讲里只讲故事都为人诟病:“本来能说得明明白白的话,可谁叫你莫言非要嘴里含枣儿曲里拐弯地表达。”作家陈村对这些要求表示无法赞同:“搞文学又爱搞政治……手伸得太长,就没本业了。1949年后的古诗文和外国文学的序言,往往谴责作者们不够政治,带有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局限性。某些人深得这衣钵。”
莫言获奖演讲3
——莫言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论坛上的演讲
我曾经被文学评论家贴上许多文学标签,他们时而说我是“新感觉派”,时而说我是“寻根派”,时而又把我划到“先锋派”的阵营里。对此我既不反对也不赞同。好的作家,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创作,他甚至不去关心读者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莫言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演讲
“作家在对话交流时,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文字必须抓住社会热点,否则文字就是一纸空文。”“文学揭示了人类的普适价值。歌德晚年提到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也是文化交流,了解各种文化观念。今日我们发现,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已经突破了文学的范畴,多样性的思想是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这也是对歌德文学理想的实践。”——莫言在法兰克福书展的发言
对于作家个体来说,要写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作品来,然后再写出跟自己已经写出的作品不一样的作品,这就足够了。我想如果有众多的作家实现了这个愿望,那么集合起来,我们的整个中国文学就会非常丰富,非常有个性。只要有这么一批作家出现,那么我们的文学自然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就会取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觉得现在我们基本实现了这个愿望,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西方的年轻作家就会说他受到了中国的某个作家的影响。
——莫言接受《南方周末》记者夏榆采访
它就是一个奖项,得了这个奖,并不证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这个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好的也有很多,得了这个奖我很幸运,我自己心里很清楚,不会轻飘飘的。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还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勤勤恳恳的、对土地忠诚的写作态度。
莫言获奖演讲4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也曾于1981年来过中国,由时任北京作协副主席的王蒙等人接待,并去往当时是中国作协副主席的丁玲家中做客。
与国际友人交往的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日益密切,那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得奖前或得奖后来过中国的不在少数,他们经过相关的引荐来华,与中国作家展开交流,谈论对中国文化的观感,更有甚者,在中国高校任教也不无可能。
牵线搭桥受邀请
私人旅行不算,作为文化交流,诺奖得主来中国还是要颇费一番波折的。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与中国作家最早的见面应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与国外高层次的文化交流还比较少,1986年,王蒙、陆文夫等在美国参加国际笔会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莱辛。
1990年上海科学院英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瞿世镜在伦敦英国学术院做客座教授,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参赞汪大钧让其邀请英国作家访华,鉴于与莱辛有十多年的交往,瞿世镜将莱辛算在邀请作家之列,定于1991年访问中国。
但不凑巧,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同行作家时间安排不一致,预定方案被搁置,直到1993年5月,75岁的莱辛才来到中国。
与只来过中国一次的作家相比,1994年诺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明显是中国的常客,截止到2006年9月他共来了中国五次。1960年访华见到了、等政治领袖及相关作家,1984年的访华是在国内批判存在主义余波未平之时,这两次访问都偏向于政治性质。
2000年,大江受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者的邀请进行了第三次访华,由叶渭渠等接待,翌日与王蒙、莫言、余华、铁凝等举行座谈会。之后又于2002年春节来到山东高密莫言的故乡,2006年来华,参加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的“大江健三郎文学研讨会”。
“惺惺相惜”觅知音
说到中国友人,不禁要提及大江健三郎与莫言的交往,由于类似的农村生活背景,两人的创作原点和理念上有不少相似之处。2002年春节,大江为NHK制作电视节目“二十一世纪的开拓者”而专访作家莫言,来到了莫言的山东老家,他们进行长时间的对谈,探讨共同心灵的故乡,两人共度春节。
大江曾表示,亚洲如果还有作家获诺奖的话,他看好莫言,并预测“再有十年,他能拿奖”。果不其然,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王蒙是众多国际友人欣赏的对象。莱辛在1995年在华期间,提出想见两个人,一个是作家王蒙,另一个是导演张艺谋,因对后者《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菊豆》的印象极为深刻,并觉得“张让我体会到传统中国人身上的质朴味道”。莱辛认识的第一个中国作家是王蒙,他们在1990年意大利蒙代洛文学节上同时是获奖作家。
艾丽丝・门罗1981年访华时,对封闭的国内创作氛围及作家的被动性感到失望,但是她却格外欣赏王蒙,“王先生,他特别棒。我常常念起他,想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他有幽默感,会讽刺,能分好几层分析事儿。”
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许钧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保持着长达25年的友谊。从1977年开始,许钧接触到克莱齐奥的作品,并陆续翻译其作品,1993年,法国大使陪同克莱齐奥夫妇来南京与许钧见面。此后,一旦有新作问世,克莱齐奥都会第一时间寄给许钧,并且对许钧的翻译给予尊重与鼓励,“你翻译我的作品,就等于参与我的创作,我给你一定的自由。”
对此,许钧表示内心的欣慰难以言喻,从而感受到了近乎神圣的使命――让克莱齐奥的作品在中国“再生”。
文化桥梁来架起
五次来华,大江健三郎从来不隐藏他对鲁迅的崇拜及受到的影响,他说:“、、鲁迅……这些中国的伟人群像构成了多么茂密的森林啊。”
大江儿时从母亲那里接受了有关鲁迅等中国作家的影响,他坦言“孔乙己”是他最初记住的中国人名字之一,“社戏”中的风俗和那几个少年让他着迷,“白光”中的那个读书人的命运让人难以忘怀。
他对鲁迅的阅读从不间断,贯穿了整个的创作生涯。2005年出版的作品《别了,我的书!》,红色书腰上用白色醒目标出的“始自于绝望的希望”正是对鲁迅“绝望至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最新解读。
而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桃花源的避世现实的理想,大江于197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同时代的游戏》明显侧重于通过现世的革命和建设大道理想之境。
在构建森林这个乌托邦的过程中,不时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参照系,大江直言不讳地表示小说中构建的根据地确实源自于的根据地,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那年文章里,对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做了仔细阐述。
勒・克莱齐奥在谈到中国文化时,表示自己是个中国迷,他对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尤其感兴趣,鲁迅、巴金、老舍等都是他深爱的作家。
他尤其喜欢老舍的作品,还曾和老舍夫人见过面,并表示基于老舍是满族人,而他是毛里求斯人,同属少数民族的背景,所以对于老舍笔下充满浪漫气息的怀旧情绪非常有感触。他评论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是世界性的,超过国界”的,而“描写家庭关系,怎么讨生活”这些方面则非常有意思。
在中国古典文化方面,克莱齐奥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京剧、国画、书法以及杜甫的诗,他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谦虚地表示还要多加学习。
在华开课新趋势
虽然不乏因各种偏见而对中国不甚亲近的诺奖作家,但是比起三四十年代,中国学界对于诺奖作家始终是越来越包容的。
相较于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1924年来华时惹起的纷纷扰扰和不欢而散,以及1938年诺奖得主赛珍珠因小说纷争而被禁止来华,中国文坛日益开放,与诺奖作家的交流越显融洽。而今,诺奖作家来华已是很普遍的一件事。
2011年具有西班牙、秘鲁双重国籍的2010年诺奖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来华,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追捧,众作家包括刘震云、莫言、阎连科、张抗抗与其进行对话,翻译家赵德明在座谈会上表示了对他亲切的欢迎。